心理学
理解人性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阿德勒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 - 5
A.阿德勒(1870-1937)是有世界性影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神经精神病学家和社会教育家。他所开创的个性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独树一帜,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在心理学领域和神经精神症领域,仍有不少人沿用阿德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治疗。至于他所提出的自卑情绪、补偿机制、权力追求等概念,更是深深渗透到现代西方文化和一般人的科学常识之中。
本书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自己多年来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6-16 17:42:47
心理学
自卑与超越 豆瓣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6.0 (41 个评分)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 曹晚红 / 魏雪萍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0 - 6
《自卑与超越(修订版)》内容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6-16 17:40:58
心理学
焦虑情绪调节手册 豆瓣
When Panic Attacks: The New, Drug-Free Anxiety Therapy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作者: 大卫·伯恩斯 译者: 李迎潮 / 李孟潮 学林 2009 - 1
《焦虑情绪调节手册》是一本绝无仅有的真正伟大的心理治疗书。作者伯恩斯博士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向人们讲述了希望拥有好心情的读者所需要做的一切。它将告诉你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焦虑以及其他的情绪问题。《焦虑情绪调节手册》以极富魅力的文字介绍了当前最流行的焦虑循证疗法,读者将学会以迅速见效的练习来掌握伯恩斯博士在书中呈现的概念和策略。《焦虑情绪调节手册》中的治疗思想及技术并非用于取代心理卫生专业工作者所进行的咨询或治疗。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4-20 18:27:59
心理学
犯罪心理研究 豆瓣
作者: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 8
《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解析犯罪人与犯罪心理现象。《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共有13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3-31 10:21:58
心理学
真实的幸福 豆瓣
Authentic Happiness
8.2 (12 个评分) 作者: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 译者: 洪兰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8
过去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觉?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本书包含众多的测试,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自己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3-27 16:32:38
心理学
情绪急救 豆瓣
Emotional First Aid
8.1 (20 个评分) 作者: 【美】盖伊•温奇博士 Guy Winch,Ph.D 译者: 孙璐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 - 8
拒绝带来尖锐的痛苦;孤独引发毁灭性的疼痛;丧失使我们的生活破碎不堪;难以摆脱的内疚感毒害了我们的安宁和人际关系;对痛苦的反刍倾向很快会发展为焦虑和沮丧;失败导致极度的失望;自卑则使我们拒绝帮助我们的人。
我们经常性地遭受情绪创伤,如同经常性地遭受身体创伤。失败、内疚、拒绝和丧失就像偶尔擦伤胳膊和拉伤肌肉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自然而然包扎伤口或者冰敷扭伤的脚踝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却空空如也——它根本就不存在!结果就是,情绪伤害只要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就会放任不管,从而使我们感觉糟糕的时间比我们应当感到的延长很多。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些方法,它们就好像精神急救一样用来处理受伤的情绪。在这本亲切友好、可按步骤实施的图书中,执业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利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确、逐步深入的治疗方案。对于应对各种常见的麻烦,从对痛苦的强迫性反刍到极具破坏性的自卑,这些方案均立竿见影,简单便捷,且效果明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温奇博士展示了仅仅几个简单的行动便能帮助我们抚慰情绪痛苦,从麻烦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气和信心战胜挫折。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2019-12-09 17:50:38
心理学
走出忧郁 豆瓣
The Noonday Demon: An Atlas of Depression
作者: 安德鲁.所罗门 译者: 李凤翔 重庆出版社 2010 - 8
《走出忧郁》编辑推荐:荣获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亚马逊网上书店最佳书籍奖、被译为21种语言,获11项国际性奖项。全球畅销250000册。
忧郁也许是人类无法逃避的恶魔。但爱、智慧与意志力的伟大力量,可以帮你走出绝望之城。那永远是神奇的一刻,美丽得不可思议。不看清恶,就不会懂理珍惜善!当你走过地狱,就能发现天堂!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2-12 00:14:49
心理学
心理治疗之路 豆瓣
作者: [日本] 河合隼雄 译者: 李静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 8
《心理治疗之路》内容简介:人的内心是什么?这个谜在《心理治疗之路》中得以解明。心理治疗是什么?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多年临床分析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写下这本对心理治疗的概述性论著,对日本心理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出版十几年以来,一直位列长销书榜单。从现实的多样性认识之中,作者解读了心理治疗的科学性,其与宗教、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的关系,并介绍了心理治疗的全过程,对心理学说与技术上的可行性作了系统深入的概括。这《心理治疗之路》,是所有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的人的必读书。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1-30 14:06:28
心理学
医治受伤的自信 豆瓣
7.3 (12 个评分) 作者: [法]弗雷德里克•方热 译者: 王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6 - 8
>自信是我们人格的一大基本元素,
>自信的缺失或扭曲,会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上疑虑重重,
>给我们带来情感和生活上的伤痛,
>使我们害怕做错事、 害怕被论断、 害怕爱别人、 害怕被爱……
>最终,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书旨在帮我们从自信受伤导致的恶性循环中释放出来,
以教学的方式介绍了诸多简便而易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为世界各地的心理专家广泛采用,
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已被证实,
我们将从中学会更爱自己,学会勇于行动,
学会敢于在他人面前坚立自己。
翻开这本书,我们将踏上一段确切有效的治愈之旅!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20180606 26th/提升12th @2018-06-06 14:57:49
心理学
你好,焦虑分子! 豆瓣
作者: [法] 阿兰·布拉克尼耶(Alain Braconnier) 译者: 欧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6 - 9
你是否也是焦虑分子中的一员?
极度焦虑者,通常有着一种难以得到满足的好奇心。米开朗基罗、维瓦尔第、歌德、弗朗茨•卡夫卡、玛利亚•卡拉斯、伍迪•艾伦、伊夫•圣罗兰,这些大名鼎鼎的人,都是焦虑分子中的一员。
实际上,焦虑性格有着一副百变的面孔。有外倾型焦虑者、亢奋型焦虑者和冲动型焦虑者,还有内倾型焦虑者、羞怯型焦虑者和易感型焦虑者,以及奉献型焦虑者、悲观型焦虑者和嫉妒型焦虑者,最后还有疑病型焦虑者和恐病型焦虑者。在社交生活中,焦虑者可能表现得争强好胜或善于自省,又或者具有创造力。
《你好,焦虑分子!》一书旨在帮助每个人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如有必要,还可以改变自己。因为焦虑就像一枚迟迟不爆的小炸弹,它形成于童年时期甚至更早,可能对生活造成永久性的干扰。
本书将从专业和日常的角度,详细讲解和分析焦虑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更重要的,如何应对焦虑。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知心人系列中很差的一本了 @2017-09-10 16:10:45
心理学
选择理论 豆瓣
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
作者: [美] 威廉·格拉瑟 译者: 郑世彦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6
不是痛苦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痛苦!
………………
※编辑推荐※
☆ 心理学现实疗法创始人威廉·格拉瑟代表作,深入剖析人际关系中痛苦的根源,颠覆你的既有认知:松开控制他人的手,获得变快乐的能力!
☆ 选择理论强调了你的主观能动性。他人只能给予你信息 ,你的情绪由你自己决定,而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困境,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人际关系造成的。格拉瑟以多年从事心理咨询的丰富经验教你从人际关系入手,打破僵局,脱离烦恼,创造你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环境。
☆ 作者通过大量案例探讨了选择理论在婚恋、亲子、校园、职场和社会关系中的实际应用,只要有人际关系存在,就有选择理论的用武之地。它是一种相处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美国心理学家、现实疗法创始人威廉·格拉瑟对心理问题的创新解读。格拉瑟提出,我们应用已久的外部控制心理学,正是导致我们的人际交往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心理和情绪困境,都是令人不满意的人际关系导致的。
选择理论认为,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只有信息,我们的情绪都是自己选择的,这一理论让我们得以转换视角,明确个人自由的边界,积极发展充分保障彼此选择自由的新型人际关系,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格拉瑟认为,选择理论的应用可以遍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本书中,他在对基本概念做过详细定义后,具体阐释了选择理论在婚恋关系、家庭与亲子关系、教育领域、职场和社区中的应用,可以说只要有人际关系存在,就有选择理论的用武之地。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12 01:47:44
心理学
冷暴力 豆瓣
Le Harcèlement Moral: la violence perverse au quotidien
7.9 (24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 译者: 顾淑馨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7
畅销法国20年的心理学经典
...................
※编辑推荐※
☆ 盘踞法国畅销榜50周,被译为24种语言;
☆ 首次全面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行为,让无数受虐者如梦初醒的经典之作。法国心理学家与被害人学专家伊里戈扬的代表作;
☆ 伤人不见血的冷暴力 广泛 存 在于婚姻、亲子关系、职场和社会中,施虐者披着关系亲密的外衣,肆无忌惮地渗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为自己精神虐待的猎物。本书意在指导受虐者认清自己的处境,跳出这一恶性循环;
☆ 伊里戈扬通过大量案例探讨了冷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与危害,详细剖析了施虐者与受虐者的特点与关系。她饱含同情,笔锋犀利,从专业角度为受虐者立起一面镜子,让丑恶无可遁形,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一概念,它广泛发生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施虐者通过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歪曲、讽刺、嘲笑、轻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者,摧毁其自尊,改变其思维方式,使这种关系持续下去,让受虐者无法逃脱。这类冷暴力现象并不如身体暴力明显,只会让受虐者有苦说不出,一味检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伊里戈扬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不同阶段、施虐者的主要手段,并站在施虐者和受虐者双方的角度做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她阐明了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并分别针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建议。
...................
※名人推荐※
伊里戈扬完成了一部对心理治疗特别有价值的巨著。阅读此书成为独特的经验。我相信许多读者会意外发现,书里不仅有一面反映自己人生的镜子,还有最重要的,由一个深入了解问题的目击者提供的协助。唯有像这样的目击者在身旁,我们才有勇气和力量,面对本身痛苦的真相,也才可能去了解,最终获得疗愈。
——犹太裔德国心理分析师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
伊里戈扬提出许多关于这个主题的严肃课题。她明智地建议我们,不要把这整个问题内化或变成心理负担,而应认清,人生充满涉及权力的极端行为。当权力问题失控时,受伤的就是灵魂。
——美国心理治疗知名作家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
...................
※媒体推荐※
精神虐待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心理谋杀。这类现象比你想象中还要普遍。
——法国《商业文摘》
冷暴力的实施者是天生的控制狂,他们经常营造出热情、积极而吸引人的表象,对他人进行的精神虐待不易证明。伊里戈扬清楚这一点,她希望通过本书唤起受虐者对冷暴力的认识,同时也让她的同行们留意到某些危险的迹象。《冷暴力》充满了对受虐者的同理心,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
——美国《出版人周刊》
本书帮助读者清楚且完整认识到,带着不同面具的冷暴力是施以怎样的手法去伤害他人。也让周遭原本对此过程无法想象且难以理解的人,正视问题的严重性。
——德国《慕尼黑水星报》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27 23:02:32
心理学
找寻逝去的自我 豆瓣
Searching For Memory: The Brain, The Mind, And The Past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丹尼尔·夏克 (Daniel L.Schacter) 译者: 高申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作为哈佛大学心理系系主任的夏克特,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将目光聚焦到了记忆这一神秘而又捉摸不定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今天各种心理学教科书中记忆章节最主要的内容。课本上那些简而言之的规律在夏克特笔下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河流,推理过程丝丝入扣。
在书里他为你解答了什么是内隐记忆?语义记忆?海马?究竟什么是知觉表征系统,失忆症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催眠下的儿童期性侵犯受害者?多重人格究竟和记忆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记忆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了解你自己,想了解心理学,想了解记忆,就让严谨执著的夏克特帮你打开这扇大门吧!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27 08:38:48
心理学
越轨 豆瓣
作者: [美]亚历克斯·梯尔 译者: 王海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6
死刑能够遏制凶杀吗?被父母虐待的儿童长大后会施虐吗?年迈的老人更会受谁的虐待?冬季会比春季的自杀率高吗?小偷喜欢找什么样的人下手? 我们为什么会有偏差行为?如何理解偏差?
这是一本关于偏差行为学的畅销书,如今这次新版已是第10版了,同时它已被译成18种语言出版。偏差行为是一个社会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领域,本身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主题。 这本书涉及面很广,作者深入分析了大量、具体的偏差行为案例,分析了许多流行的劲爆话题以及最新被确认的越轨行为,例如自杀、家暴、强奸、同性恋、换妻、滥用麻醉品、网络偏差行为等。作者用大量的调查数据,推翻了人们普遍认可的许多关于偏差行为的假设。阅读此书后,你将重新思考和评价传统社会的成见和偏见。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22 12:26:31
心理学
如何才能不焦虑 豆瓣
Take Control of your Anxiety
作者: [美]克里斯多夫‧柯特曼 / [美]哈洛‧辛尼斯基 译者: 李春花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2
《如何才能不焦虑》为包括心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奖在内的三位心理学专家的新作(他们的《心灵疗愈自助手册》为台湾忧郁症协会推荐书)。《如何才能不焦虑》从日常的故事解读焦虑,并提供真实例子和途径来帮助我们对抗焦虑。《如何才能不焦虑》是一本针对心理学门外汉的自助书,笔调轻快、幽默,逻辑明晰,旨在帮助那些被焦虑困扰的人群,献给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的你!
《如何才能不焦虑》首先呈现了现在对焦虑的理解、大脑如何产生焦虑、焦虑的功能以及它在人类生存中的贡献、病理学的进展等。然后,《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作者分章节介绍了五种主要焦虑症(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原因,结合实际例子讨论应对策略和克服这些焦虑症的练习,《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作者用很轻松的方式如歌词来帮助读者记住这些有用方法,提供的“工具箱”中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一应俱全。佛罗里达心理理事会前主席赫伯特·戈尔兹坦推荐每个人都阅读《如何才能不焦虑》。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2-15 23:29:02
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8.0 (1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简·博克(Jane B. Burka) / [美] 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 译者: 蒋永强 / 陆正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5 10:05:18
心理学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豆瓣
When perfect isn't good enough
作者: [加]马丁·安东尼 / [加]理查德·斯文森 译者: 邓蕊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这本书被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创始人、心理学大师
阿尔伯特·艾利斯力荐!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由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安东尼和精神病学大咖理查德·斯文森合作,旨在献给被完美主义困扰的人士。
焦虑及认知行为疗法研究专家马丁·安东尼和理查德·斯文森会带你发掘完美主义的根源,探索完美主义对于生活的影响,并发现新的、被证明有效的应对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克服犯错的焦虑,帮你改掉完美主义者难得的缺点!《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也讨论了完美主义与担忧、抑郁、愤怒、社交焦虑以及身体意象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当你完成了书中的练习,你会越来越容易远离烦恼、享受生活。《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是让心理学爱好者读得津津有味的心理健康自助读本!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5 10:05:12
心理学
嫉羨与感恩 豆瓣
作者: [英]梅兰妮·克莱茵 译者: 吕煦宗 / 刘慧卿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6 - 7
世图心理”克莱茵全集②:“客体关系之母”克莱茵毕生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克莱茵被视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之发展具卓越贡献的领导人物。梅兰妮·克莱茵基金会授权之完整版。
◎编辑推荐:
《嫉羡与感恩》一书收录了克莱茵在两种心理位置(抑郁心理位置和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这一创新概念下的著作,并显示这样的理论架构如何扩展且深化了她的视野。这是克莱茵毕生中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更是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向这位无与伦比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致敬,“世图心理”将陆续推出《克莱茵全集》全套四本,完整呈现一代大师的工作实务及理论精髓!
◎内容简介:
《嫉羡与感恩》一书收录了梅兰妮·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去世之前的著作,也包括在1963年她去世以后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这些是克莱茵毕生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
克莱茵在本书介绍了新的观点:嫉羡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在运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羡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发现的阴茎嫉羡,但是,克莱茵对于嫉羡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2 00:24:52
心理学
心智探奇 豆瓣
How the Mind Works
作者: [加拿大] 史蒂芬·平克 译者: 郝耀伟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 3
【内容简介】
权威解答“什么是智能”这一深刻问题,破解机器人难题。
详细剖析心智的四大能力,权威解读“心智如何工作”。
一扇窥视人类心智活动神奇与奥秘的窗户。
一场探索心智本质的奇幻之旅。
【编辑推荐】
当代最伟大思想家、TED演讲人、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经典力作;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颠覆性著作,凝聚认知神经学、人工智能和进化心理学等多项研究成果;
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
湛庐文化出品。
【各方评价】
20年前,当麻省理工学院平克教授来我当时所在的伦敦大学实验室访问时,我就被他爆炸式的发型和不凡的谈吐所吸引。其时,平克教授已因《语言本能》一书而成为世界知识界的传奇人物。虽然平克教授在这20年间也出版了其他几本脍炙人口的畅销书,但《心智探奇》尤其值得期待,因为正如作者所说,感知、推理、情感、社会关系,外加语言,就构成了人类心智的主要功能,而前者正是本书论述的主体。本书体现了平克教授著作的一贯风格,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为他的论点所折服。虽然“心智即计算”的观点不一定被每个学者接受,但本书所谈及的内容却能成为思想的源泉。《心智探奇》应成为任何对心智、对人类自身感兴趣的人必读之书。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
“道可道非常道”!虽然“我们并不了解心智如何工作”,但《心智探奇》还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得以一览人类心智活动的神奇与奥秘。《心智探奇》精彩纷呈,开卷有益。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认知心理学研究员
平克是一颗明星,有他实乃科学界的运气。
理查德•道金斯
著名生物学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作者
《心智探奇》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生动有趣的文字,蕴含着非凡的智慧。这样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更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和讨论。看似轻松自在的笔触,实际传达的是极有深度的思想。
迈克尔•加扎尼加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畅销书《谁说了算》《双脑记》作者
能写出如此伟大作品的恐怕只有史蒂芬•平克了!他的论述既游刃有余,又不失权威。他的幽默写作风格,几乎让人们忘记了他原本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认知科学家!他在《心智探奇》一书中得出的众多结论,恰似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心流”之父、畅销书《创造力》作者
读《心智探奇》这本书,我折服于史蒂芬•平克的博学与睿智。他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心理学、生物学、语言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之间纵横捭阖、来去自如。其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浅学陋识的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常常需要回过头再读一遍,细细地咀嚼,慢慢地消化。平克善用比喻,能以我们所了解和熟悉的内容,阐释我们所不了解的陌生理论,使之清晰明了。此外,很多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理论,到了他的手里,三两下间就被拆解得原形毕露。
一位中国读者的心声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2 00:23:53
心理学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Goodreads
8.7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Roger R Hock 译者: 白学军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1
本书中所囊括的研究是根据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杂志和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权威专家的建议精心挑选出来的。虽然对应选多少研究事先并无计划,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和本书的篇幅两方面来看,选40项研究似乎恰到好处,所选的这些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也许是最著名、最重要或是最具影响的。我用“也许”这个词,是因为本书的许多读者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选择提出不同的意见。毫无疑问,要列出一张让所有人满意的40项研究报告的目录是不可能的。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0 00:44:00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