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作者: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 10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了约三百首,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每首诗都加以简明注释,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2011年8月1日 已读 汉魏六朝诗往往有清朗天真的气息,是异于唐五代的、我所钟爱的另一种美。还是最喜欢《西洲曲》~以及,此书的注有点“时代特色” = =```
Wuhan.lib 中国 余冠英 古典 诗词
读古诗入门 豆瓣
作者: 吴丈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4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诗歌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字的四声和平仄
(二)押韵
第二章 诗歌的起源和演变
(一)诗歌的起源
(二)旧体诗形式的演变
第三章 旧体诗的种类和区别
(一)古体诗在字句上与近体诗的区别
(二)古体诗在用韵上与近体诗的区别
(三)古体诗在平仄安排和对仗方面与近体诗的区别
第四章 旧体诗的体派
(一)先秦时期的诗体
(二)两汉时期的诗体
(三)魏晋南北朝的诗体
(四)唐代的诗体
(五)两宋的诗体
(六)金、元时期的诗体
(七)明代的诗体
(八)清代的诗体
第五章 旧体诗的专用词语
第六章 诗韵
(一)古韵
(二)新韵
第七章 绝句诗格律
(一)押韵
(二)平仄安排
(三)格式
第八章 律诗格律
(一)押韵
(二)平仄安排
(三)对仗
(四)格式
(五)运用重复字的限制
第九章 格律中的其他规则
(一)避免孤平
(二)三字尾的平仄安排
(三)拗救
(四)关于“一三五不论”
第十章 古体诗概说
(一)各种形式的古体诗
(二)唐代的古体诗
第十一章 变体诗
附录
常见旧读入声字表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宋·杏花天影 豆瓣
9.2 (10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杏花天影》,词调名,又名《杏花天》。本篇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正月初二,恰是《踏莎行》“燕燕轻盈”的次日,均为恋情词,其对象显然亦是合肥结识的勾栏姐妹,但写作上二词异多同少。首先,前首是梦见伊人,惊醒成空,便假托对方幽魂,来而又去,故词中出现的人物以对方为主,而此词虽有遥想之词,如“想桃叶,当时唤渡”,但这种记忆也只是因柳丝别浦而起,何况那愁眼早被春风吹走,空余词人独倚兰桡,故此词的人物以词人自身为主。其次,就写景而言,前首颇有色彩,此词则哀婉清丽,悲苦动人。而前首的景亦仅末二句。极其幽独凄冷,家园难归,词人的自问已近一种哲理的探讨。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唐·霓裳羽衣
9.5 (11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唐代音乐中,最受世人瞩目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就是敦煌古乐。这里录制的,是根据已故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的译谱而演奏的曲目。另外,我们还收录了叶栋教授根据收录有唐代筝曲的日本筝谱集《仁智要录》解译的筝曲,这也是了解唐代音乐的宝贵音响资料。在收录的作品中,还有录制的被宋代词人姜白石发现的著名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中序”部分第一段乐曲。能够听到这样一段具典雅乐风的曲调,实在是难得。还有《阳关三叠》也是代表性作品,在文学史上,与这首乐曲相关的便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杜甫诗 豆瓣
作者: 杜甫 / 校注 谢思炜 评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6
《杜甫诗》主要内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2011年3月20日 已读
对杜翁的敬仰,与其说是诗作,不如说是人格的光辉。| 从手头上的几本来看,觉得这套书编得还不错,就是用纸实在太糟糕= =
M aH 中国 古典 唐代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 豆瓣
作者: 古月 东方出版社 2010 - 1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内容简介: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先秦·汉魏六朝 豆瓣
9.3 (9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先秦·汉魏六朝时期的乐曲如“楚商”、“屈原问渡”等则完全是后人摹拟古风编创而成,从基于乐谱的音乐原貌的角度看,并无多少学术价值,但由于其中乐队使用的是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原件,因而,即便从了解先秦钟磬乐器“本真”音色的单一角度考虑,此曲亦已具备了较高的欣赏价值。
中国传统色彩图鉴 豆瓣
作者: 鸿洋 东方出版社 2010 - 1
中国的色彩理念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色彩文化。《中国传统色彩图鉴》以图鉴的形式,带你领略建筑、服饰、绘画、雕刻、瓷器、漆器、剪纸的色彩艺术,了解传统色彩知识,感受传统色彩之美。
新源氏物语(上 下) 豆瓣
作者: (日)田边圣子 译者: 林少华 / 彭飞(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10
《源氏物语》诞生于日本平安时代,这一时代也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一批才女作家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源氏物语》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那个时代贵族阶层的喜怒哀乐及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小说以主人公源氏为主线,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将那些与源氏交往过的紫、葵、藤壶、六条御息所、夕颜、末摘花、胧月夜、朝颜、花散里、明石、三公主等性格迥异的女性刻画得惟妙惟肖。不仅如此,小说对于源氏周围的男性夕雾、头中将、柏木的细致生动的描写也着实令人叹服。
《新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女作家田边圣子于上世纪70年代对原著进行的改写,其最大特点是理清了原著的线索,突出重点。并在不损害原著典雅优美的风格的前提下,对原著的适度写,古代人名、官名、衣饰器物及数百首和歌等翻译难点都作了巧妙处理,语言明白晓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2010年5月13日 已读 1.更为白话的改写,此外内容基本符合;2.译者甚多;3.无宇治十帖。
L znufe.lib 古典 小说 日本
幸毋相忘 豆瓣
作者: 吴凌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5
《幸毋相忘:那些尘封的信物》主要内容:古代项饰主要分为项链、项圈两类。项链是由一根长链索串起各色珍珠玉石后,缠绕于项,也有配搭扣,方便摘取的短链。一般在项链下方还悬有精美的坠饰,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项圈一般是用金、银、铜等金属煅制的素圈,也有用整块美玉雕制的,富贵之家还喜欢镶嵌上珍珠宝石。与项圈近似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瓔珞”的项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经爱美求新的女性加以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
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描述了扬州玉肆中一只精美的项圈: “式作海棠四辦,当项一辦,弯长七寸,辦梢各镶猫睛宝石,掩钩搭可脱卸,当胸一辦,弯长六寸,辦梢各镶红宝石一粒。掩机钮可叠,左右两辦各长五寸,皆凿金为榆梅,俯仰以衔东珠。两花蒂相接之处,间以鼓钉金环。东珠凡三十六粒,每粒重七分,各为一节,节节可转。为白玉环者九,环上属圈,下属锁,锁横径四寸,式似海棠,翡地周翠,刻翠为水藻,刻翡为捧洗美人妆。其背镌‘乾隆戊申造赏第三妾院侍姬第四司盥’十六字,锁下垂东珠九鎏,鎏各九珠,蓝宝石为坠脚,长可当脐。”书中说这只项圈锁原是为一个豪门小姐所有,谁料偌大家业陡然败落,这件宝物几经周折后就来到了玉肆中待售。
2010年4月29日 已读
其实,书中出现了多次“万毋相忘”“长毋相忘”或是“长乐未央,愿毋相忘”,只是,却都抵不过一句“春君:幸毋相忘”温暖的力量。前者是叮咛与许愿,后者却仿佛是一种失而复得后的珍惜与幸福,两两相望,尽在不言中。(误!11.04.16.)| 作者文笔淡然,点到为止,在此类书中算是较佳的。
L znufe.lib 中国 古典 吴凌云
红楼梦:曲笛音乐专辑 豆瓣
谭炎健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
详细内容: DISC 01 曲笛01 引子鸿蒙初开八面空,怀金悼玉藏红楼,千媚娇姿惹风雨,却拿春色试闲愁。02 葬花吟又是一夜雨不休,残香流尽,贫血枝头上,长出多少人的感慨,多少人的哀愁。03 分骨肉不经离别之苦,不知切肉之疼,谁撒遮天的方布,能兜起失散的骨肉,离别的情愁。04 叹香菱金陵红楼帝一家,胭脂流芳血染霞,浮萍香菱轻声叹,魂魄落定知谁家。05 晴雯曲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DISC 02 曲笛06 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07 题帕三绝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08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09 聪明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10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广告语: 净土葬花垒香丘,盛春百花望雨稠;西风卷帘群芳尽,凄艳悲歌满红楼。历史的经典名著,民族的精粹乐章,谭炎健大师倾情演奏。曲笛善于表现悠扬委婉的情致,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曲笛在清唱伴奏中是绝美的乐器,笛音一缕,细而诡谲,如入太空无人之境。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弱奏最具特色,善于表现乐句悠长、细腻、典雅的乐曲。适于独奏箫多表现万籁俱寂的内心情调和一种对自然恬静美景的抒发,演奏技巧与笛有同工之妙。曲笛和洞箫演奏文学巨著《红楼梦》,描写宝玉为轴心的爱情悲剧。提帚埋香冢的多情弱女子林妹妹。精干大气的探春远嫁、母女不舍亲情相追。叹香菱身世可怜,终不反抗,晴雯美丽高傲被冤债追魂而去。凤姐精明泼辣但终落悲惨下场……乐曲浑厚浓郁、苍凉凄美,可谓同曲异工、美不胜收。
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豆瓣
孙道临、丁建华、濮存昕、姚锡娟、乔榛、童自荣、陈铎、吕中、肖雄、杨小勇(朗诵) / 余隆(指挥)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钱程艺术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主办:北京音乐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青年报》社、《音乐周报》社
指挥:余隆
主持:方明
演唱:北京音乐厅节日合唱团
演奏:北京音乐厅节日管弦乐团
朗诵:孙道临、丁建华、濮存昕、姚锡娟、乔榛、童自荣、陈铎、吕中、肖雄、杨小勇
童声:北京景山学校、北大附小等
详见:
辛弃疾词 豆瓣
作者: 辛弃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3
这个选本所要介绍的辛弃疾,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词人”,而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文化精英人物,是政治家、军事家而兼文学家。因此,不充分了解这个人的非凡经历、特殊性格和鲜明的主体意识,就不足以知其人,也不足以谈其词。
辛弃疾的词现存六百二十多首,可以肯定都是归宋之后所作。按照作者的生活经历和词风演变的情况,稼轩词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江淮、两湖时期(1163-1181);二、带湖时期(1182-1192);三、闽中时期(1192-1194);四、瓢泉时期(1194-1202);五、两浙、京口、铅山时期(1203-1027)。本书选录稼轩词九十六首,包括了这五个阶段的优秀之作,作品系年和排列顺序悉按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不再一一说明。
李商隐诗选 豆瓣
作者: 黄世中 中华书局 2005 - 8
《李商隐诗选》作者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商隐诗选》“题解”对诗作之背景及所涉人名、地名、年号等均尽可能详尽、准确地加以说明,对诗中深蕴之旨义,诗法、诗艺等则视实际情况,短点长评,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于难解的句子,或诗句之间跳跃性过大、意蕴过于深曲如“无题”诸作,则多采用串讲,疏通的方法,以使读者在阅读时首先能够“达意”,然后再进入到诗中的艺术境界。到于“注释”,凡有典故,尽量注明;难懂语辞,亦酌予讲解;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
2010年3月7日 已读
冯定远评曰:“此等诗不解亦佳,如见西施,不必识姓名而后知其美。”
M 中国 古典 唐代 李商隐
黄景仁诗选 豆瓣
作者: 黄景仁 译者: 李圣华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1
《黄景仁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源氏物语(上、中、下) 豆瓣
8.7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紫式部 译者: 丰子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5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一00一年至一00八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2010年2月15日 已读
09.10.16.上册;10.02.11.中册,好久了~;10.02.15.下册,不似前两册,“宇治十帖”竟是一口气读完的; 终了 原是浮桥一梦
M aH 丰子恺 人文社名著 古典
落洼物语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佚名 译者: 丰子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6
本书为《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和《落洼物语》合集。
《竹取物语》创作于十世纪初,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语文学,开辟了新型文人文学创作的先河。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取到一小女孩,起名“细竹辉夜姬”。“辉夜姬”经三月长成亭亭玉立美少女,五名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结果求婚者均遭失败。皇帝想凭借权势强娶,也遭拒绝。最后,辉夜姬在这群茫然失措的凡夫俗子面前突然升天。
《伊势物语》为平安初期“歌物语”的代表,其最早的原型,应在《古今集》成书的905年之前。全书以平城天皇皇孙在原业平的和歌为主,加上一些口耳相传的和歌,同时铺陈这些和歌的背景或原委。全篇由125话与206首和歌构成,话与话之间无联系,每话独立成篇,隐约可见在原业平一生的经历。本书与《古今集》、《源氏物语》同被奉为和歌圣典。
《落洼物语》成书年代约在十世纪末。故事描写中纳言源忠赖的女儿受到继母的冷落,被迫住在一间低洼的屋子里,人称“落洼”。落洼认识了一位少将,婚后两人过着美满的生活。继母怀恨在心,狠狠打击牵线的仆人。源忠赖故去,继母彻底失势,少将等见继母悔悟便宽恕了她。内容带有警世意味,人物性格的刻画通过对话和动作,并辅以书信、和歌来完成,可以说,它在完成日本古代小说模式方面起着重要的先驱作用。
经典昆曲:牡丹亭 豆瓣
钱熠 / 温宇航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RM/普罗艺术
昆曲《牡丹亭》,晚明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的四大剧作之一,是其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戏剧作品。全剧共五十五场,以杜丽娘游园伤春,惊梦书生,折柳伤情,竟至一病不起,死后魂魄不散,寻觅梦中情郎不止。三年后,真等到书生柳梦梅来掘棺复生,共结情缘。这是最地道的中国人的浪漫方式,在文学内涵上有极高的价值,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西方爱情故事相比毫不逊色,甚至让对方黯然失色。全本《牡丹亭》的昆曲音乐出自1792年苏州人叶堂编著的戏曲音乐总集《纳书楹曲谱》。

导演陈士争排演的《牡丹亭》 世纪交接之际,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联合上海昆剧团把沉睡200多年的全本《牡丹亭》搬上世界表演艺术的颠峰重镇——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此剧在美国引起轰动,主流媒体纷纷撰写报道或剧评,赞誉有加。

平常的中国戏曲,就是一桌两椅,放一张幕就看戏了,没有任何的立体效果。陈士争的《牡丹亭》做了一个中国剧场的环境,像在苏州园林里演戏一样,有最传统的舞台,有鱼池、金鱼、鸳鸯、鸟语花香,把中国明代文人看戏的那种欣赏习惯,都转换到这个环境下。陈士争导演的《牡丹亭》,就是要表现这个传统,让观众"尽情地品味我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观剧的氛围,在深刻体会中国人演剧观的同时,全方位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观众可以跟随导演的镜头去欣赏离奇的故事、华美的辞藻、杂技;人手缝制的苏绣戏服;台上的亭台流水,远山飞泉,水池里鸭子的静卧、游戈、嘎叫、嘻闹……此外,还以昆曲为主,融合了京剧、评弹等多种戏曲形式。
牡丹亭 豆瓣
作者: 汤显祖 华东师大 2006 - 6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本书附有精妙评点,雅致插图,古风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