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唐五代词选 豆瓣
作者: 乔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11
词,初名“曲子词”、“曲子”,本是一种配合乐曲歌唱、受到声律规范的新体诗,具有抒情性内容、娱乐性功能和句式长短参差不齐的形式特征,而它的兴起则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词最初在民间流行,呈现着浓厚的俗文学色彩,但逐渐引起文士们的兴趣关注,进入社会中上层,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和娱乐方式。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作者: 潘勇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6 - 10
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说,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文化建设、创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环境,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产品、知识的认识、研究、了解和普及。本书旨在展示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时期诗歌创作的成就,反映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倾向和特点,探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以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的历史时期。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始终强调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作品的选择上坚持了时间上的跨跃性。二是着眼于这一相当长时期内的代表性诗人、诗作的广泛包容性。除包容了尽可能多的乐府诗、民歌和古诗外,选入有代表性的诗人七十二人,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歌三百首。三是兼顾了本书自身研究与吸收原有成果的学术性和欣赏与普及的通俗性。在尊重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力求用更为合理的新的思想、认识、观点给予解释、分析,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四是增加了诗所属类别、产生历史阶段、诗人背景材料等的知识性。文化现象从属于社会历史现象,研究、了解诗歌离不开研究、了解诗人和诗人生活、诗歌所产生的那个社会年代,因此将与作品相关的材料、知识置于每类、阶段开始或诗人作品之前。
李白诗 豆瓣
作者: 熊礼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李白诗选》选诗一百六十多首,约占李白现存诗歌的六分之一。原文以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为底本,参用相关文献资料。书中注释和赏评借鉴或取用了古今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
西风独自凉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朴月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 2
《西风独自凉》是浪漫古典情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为主角的小说。他出身满清贵冑,他的父亲明珠是康熙朝的权相,他少年科第,二十二岁授进士,他为名重一时的,江南名士们倾心结纳,他有才貌双全的红颜知己,他有相敬如宾的如花美眷,他集天下可羡于一身,可是他三十一岁了,积郁而终,他留下一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词集,他的词凄怨哀婉,令人不能卒读,他被称为古今伤心之人,为什么?《西风独自凉》为你一一解读。
陌上花开缓缓归 豆瓣
6.6 (32 个评分) 作者: 安意如 作家出版社 2007 - 3
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语言通俗、贴近生活,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较为完整,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面对几千年前的文学宝藏,熟悉乎?陌生乎?时间犹如一面巨大的墙壁,阻挡了我们情感的交流,艰涩难懂的文字来自遥远的古代,精致珍贵却又那么模糊遥远,在成堆枯燥无味的注释帮助下,终于可以把它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可是那距离,似乎未曾拉近一点点。但是,在安意如细腻的文字中,乐府,已经不仅仅是乐府,她用猛虎轻嗅蔷薇的姿态,小心的将它们从心中释放出来,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直到这本《陌上花开缓缓归》,在安意如的作品中,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古典与现代也是可以找到契合点的,几千年来什么都翻天覆地的变了,但是只有人心的变化是缓慢的。安意如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结合宏观的历史环境和细腻真挚的人类情感,用现代的视角阐述了她独特的想法,当读者用心去体会,去理解,去阅读的时候,顿时,有种跨越时代的心心相印之感。
安意如说:要去看隐藏在诗词后面的故事,要写一些真的情感、真的人,仔细描述出那些跨越历史时空的真性情,不因人废文,亦不因文废人。”正是在这个想法的支持下,她动笔写出了一系列古诗词赏析的文章。 而《陌上花开缓缓归》,无疑是将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动和思考。
霓裳-德珍畫冊 豆瓣
作者: 德珍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6
《霓裳》是東方畫姬 德珍在2006最新推出的插畫精選。德珍獨樹一格的古典美女畫風,在台灣插畫界獨樹一格,為羅曼史小說讀者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也因此吸引了一群忠實的「畫迷」。《霓裳》收羅了德珍最精緻琢的插畫,除了不同性格的美女,在服裝、飾品上,更是讓人細細玩味,絕對能讓德珍的畫迷們驚豔。此次德珍特別配合《霓裳》的瑰麗畫風,繪製全新的封面,收藏價值極高。
封面文字: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德珍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屈原《九歌.東君》配圖48

「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劉禹錫詩 圖33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配圖45

「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
張說《華清宮》圖28
寂寞空庭春欲晚 豆瓣
6.8 (32 个评分) 作者: 匪我思存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 7
一曲箫簧合奏,引出一段盛世情错。康熙十八年春,皇帝前往保定行围。是晚随驾的御前侍卫纳兰容若,听皇帝吹奏一曲铁簧《月出》大营远处有人以箫相和。纳兰听出吹箫之人是自己籍没八宫的表妹琳琅,情不自禁神色中略有流露。皇帝遂命裕亲王福全去寻找这名吹箫的宫女,意欲赏赐给纳兰。
不想福全认出琳琅就是皇帝倾心之女子,私下移花接木.另择他人指婚给纳兰,并将琳琅派至御前当差。待皇帝对琳琅情根深种时,方知她即是纳兰的表妹……
天意拨弄,一错再错,一路行来,风雪多明媚少,终是梨花如雪空寂寞。
李煜传 豆瓣
作者: 田居俭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 - 11
《李煜传》讲述词也销魂,人也销魂。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传最新修订版,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泪泉洗面枉生才,再世重瞳遇可哀。唤起温韦看境界,风花挥手大江来。”——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踞上游。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即千秋。”——启功《启功丛稿·诗词卷》。
李煜,原名从嘉,李景的第六子,961年即位,没有年号。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岁。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2008年1月10日 已读
感情充沛,文字一般……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吖>.<~找不着```
我要写一篇恋恋2008.01.10
L znufe.lib 中国 传记 古典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4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最是寻常梦 豆瓣
作者: 绫子 九洲 2007 - 10
《最是寻常梦》:也许很多人爱上诗词,就是因为这些素净雅致却情感深邃的句子,阅读时,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无端漾起,像是落上生宣的一点墨,从千年前的南唐,渐渐晕染到你的心里去。不只因为他笔下的清俊秀逸,也未必是因为他一生的命运,文字与音乐、绘画这些东西是共通的,无论国界,不论时空,即使是过了千年,一样会触动内心最柔软的感慨。但他始终是一个传奇,有人称之为词宗,亦有人称之为词帝,他是李煜。
漱玉词·断肠词 豆瓣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 3
在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发达的宋代,先后出现了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位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她们生活的时代接近,文采相类,均属于婉约派,词风清新秀丽,婉转含蓄,共同点甚多。
本书中李清照词以《全宋词》中所收的为底本,朱淑真词以明毛晋《汲古阁》为底本,参校了《花草粹编》、《历朝名媛诗词》等,并广泛参考当今诸家研究之成果,对词作加以注释,并逐首集评。集评中除收入古代词评家的评点外,对今人具有创见的精辟分析亦加以录入,以助于读者在吟诵原词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体会词义,欣赏其词作艺术,从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读词偶得 清真词释 豆瓣
作者: 俞平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如果你是一位诗词爱好者,如果你致力于古代文学研究,如果你想真正在宋词中体味古人的境界,那么这本书是不可以略过的。词研究大家俞平伯先生在本书中既对词的文体特点、发展流变进行了学术性的梳理,又对一些代表作家的词作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和评论,尤其是南宋词人周邦彦的《清真集》进行了极其深入细致的阐释。可谓有点有面,有感有论。可以说,原作是垂范后世,嘉惠后人的经典乐章,而评释则是研究者精辟的心得,交相辉映,珠联璧合。钱钟书先生认为,"他(俞平伯)的词学理论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对作品的体会和欣赏。"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随着大学者感性而随意的语言,独到而精辟的感受,徜徉在古词深婉幽曲的意境当中。
画夜 豆瓣
9.2 (12 个评分) 作者: 阮筠庭 绘 海南出版社 2007 - 1
惊蛰、谷雨、立夏、芒种、白露……中国自古流传的二十四节气除了划分冬暑,还有着撩人遐思的名字,在漫画/插画家阮筠庭的笔下,二十四节气分别化作二十四种人间异境,让你不期然间恋上画中人而不自知。
《画夜》除收录《二十四节气的恋人》系列插图,还收有阮筠庭精选手绘古风作品,包括其留美期间和之后的新作《小美人鱼》等。
当时只道是寻常 豆瓣
6.0 (62 个评分) 作者: 安意如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 8
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著,对友请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思无邪 豆瓣
6.3 (41 个评分) 作者: 安意如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 10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人生若只如初见 豆瓣 Goodreads
人生若只如初見
5.9 (118 个评分) 作者: 安意如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 8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 豆瓣
8.5 (27 个评分) 作者: 王国维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 - 1
《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评论,自出版后就可谓读书人的必读书,极受学术界重视。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是近代杰出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成就卓越,他提出的“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集大成的理论思想。
《人间词话》自1908年付印以来,版本繁多、屡经删定。为此,新版底本我们选用了最完备的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另外还整理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以外的零星评论诗词的散章以及王国维著写的《文学小言》和《屈子文学之精神》作为本书附录。
《人间词话》注释者吴洋出身世家、师承名校,所写注释内容翔实、严谨,对原文所提所指的词句全部列出原文,对所提所指的词人均列传评述,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解了词牌名,这点是在同类书中绝无仅有的。另外,吴洋除了对原文做了贴切的翻译外,还撰写了赏析。赏析中有肯定也有否定,完全是从内心出发的真切感悟,读来如金石凿凿,掷地有声。
《人间词话》双色印刷,排版华美、雅致。也正是因为这些精彩互映,使得《人间词话》深受读者欢迎,屡创销售佳绩。
《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人间词话》自1908年付印以来,版本繁多,屡经删订。由于《人间词话》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系断章零语,灵机闪现之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之时。因此手稿本将最大程度地保有这种写作的真实,与相对自成体系的众多校订本相比,自有其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然而可惜的是,王国维手稿常年尘埋于金匮石渠,众多读者无从得见。因此,我们根据腾咸惠先生的《人间词话新注》和佛雏先生的《新订〈人间词话〉》,经过重新整理校注,出版了这本《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力图将王国维手稿的原貌真实地呈现给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