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Silence 豆瓣
7.8 (9 个评分) Tom Adam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5日 出版发行: Kowloon
We are eagerly looking forward to 2016 with a proud new addition to Kowloon Records‘ family, the mesmerizing Berlin-based (via Cambridge) songwriter/composer Tom Adams.
In awe over his striking live performances, Adams’ immersive minimalism and spellbinding falsetto conveys so much emotion with just a few elements.
In 2014 he composed and produced the soundtrack for the Universal Pictures feature film “The Knife That Killed Me” and was celebrated for his remixes of Max Richter’s “Berlin by Overnight“, which was released by Deutsche Grammophon.
Masterfully balancing tactile acoustic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s, Adams’ music is expansive as it is elegantly particular – evoking cinematic odes to nature’s majesty and the contrasting depths of the human condition.
2024年7月2日 听过
友推荐的专辑,听了一天,很好很好…忧郁的宁静的温柔
TomAdams folk 英国
FADE AWAY 豆瓣
JIDA / 지다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1日 出版发行: 지니뮤직
허밍어반스테레오가 발굴한 세번째 왈츠소파 아티스트 '지다'.
홀로 깨어있는 이 새벽을 밝힐 몽환 사운드 – [FADE AWAY]

작년 가을 "High"와 "Autumn Breeze", 올해 봄 "Starlight"로 선보인 '지다'의 음악적 감성과 객원보컬 'Rachel Lim'의 목소리의 만남은 평범하지 않았고 그 독특함은 일렉씬의 주목을 끌기에 충분했다. '지다'와 '레이첼', 이 둘만이 할수 있는 콜라보레이션을 연장하여 [FADE AWAY]라는 프로젝트 미니앨범을 진행하였다.

사라지는 것들에 대한 그리움, 잡히지 않는 것들에 대한 미련, 하지만 꼭 슬프지만은 않은 아련함을 담아낸 앨범 [FADE AWAY]. 런던, 뉴욕 그리고 서울에 걸쳐 '지다'가 직접 느낀 경험을 곡으로 표현해냈다. 타이틀 "Blind"를 포함하여 6곡이 수록 되어있다.

Blind
"네가 남겨둔 밤은 어둡고 외롭지만
그래도 날이 밝지 않길 바래"

누군가를 그리워하며 밤을 지새우는 목소리의 주인공은 아직 외로운 밤의 시간을 놓고 싶지 않다. 잔잔하게 흐르는 피아노의 선율과 레이첼의 쓸쓸한 목소리가 허공을 채우고 '지다' 특유의 멜로디로 곡을 완성시켰다.

High
'지다'와 '레이첼'의 데뷔곡. 차가운 퓨처사운드로 곡을 채웠다. 몽환적인 멜로디를 통해 지금까진 느껴보지 못했던 새로운 감정과 매력을 노래한다.

Autumn Breeze
"바람에 흐르는 낙엽처럼 우리의 시간도 흐르지만
언젠가는 이 노래가 아름다웠던 지난 날을 밝혀주기를"

여름의 막바지에 다가오는 가을은 쓸쓸함과 함께 옛 추억에의 향수를 동반한다. 잠시 그때 그 감정에 머물러 한 숨 쉬어가자는 의미를 담은 곡이다. 누군가에게는 이 곡이 향수를 불러일으킬 수도.

Fade
"눈을 뜨면 사라질 꿈처럼,
손가락 사이로 사라지는 모래처럼,
너마저 희미해지지 않기를."

꿈은 시간이 흐를수록 손에 잡힐듯 희미해지지만, 감정은 가슴에 진하게 남아 여운을 남긴다. 사랑하는 사람이 마치 꿈처럼, 신기루처럼 사라지지 않기를 바라는 이의 기도를 담은 몽환적인 곡이다.

Starlight
"너를 찾을 수 있다면, 그곳이 어디든 멋지지 않았을까.
이 별빛의 도시가 아니더라도"

Starlighted City. '별빛의 도시'란 의미로 밤하늘을 덮은 빌딩들의 불빛을 빗댄 표현이다. 하지만 곡의 주인공은 세상이 아름다운 이유를 화려하게 빛나는 도시가 아닌, 사랑하는 이의 존재에게 바친다.


Music and Words by JIDA
Arrangements and Instrumentations by JIDA

Vocals by Rachel Lim
Main Photography by Karen Lee
Photos and Art by Karen Lee and JIDA

Model Rachel Lim and Karen Lee

Recorded By
Johnny Leyden at Quad Recording Studio NYC (4, 5)
나수민 at Mojo Sound (3)
JIDA and Rachel (1, 2, 6)

Mixed by
Joey Maclaren at Relic Studio (1,2,3,5)
JIDA (4,6)

Mastered by
Frank Arkwright at Abbey Road Studio UK (2)
Kwon Nam Woo at JFS Mastering (3,5)
and 821 Sound Mastering (1,4,6)

Executive Producer Z.LINN (HUS)
Artist Manager Bae Kihwan
Artist Management WALTZSOFA RECORDS
Sales Promotion & Planning Hwang Jin (Kim)
2024年3月6日 听过
夜里听着画画,疏离又温柔的女声……听的第一首是autumn leaves所以留下了像秋天的印象,清冷中又带一丝温暖
Electronica JIDA R&B Rachel 女声
绿色星球 (2022) 豆瓣
The Green Planet
9.8 (115 个评分) 演员: 大卫·爱登堡
节目是首个通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聚焦植物的纪录片,为观众们展示了这个低调秘密、不为人知的植物世界。它们既能与动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也可以像我们星球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具有攻击性、竞争性和戏剧性。为争夺光照、空间、营养和为家族开枝散叶的机会,它们会与竞争对手、动物和元素进行致命的斗争。
本片展示了跨越20多年的新发现,同时揭示了相互紧密联系的植物世界。专业摄像机使我们拥有超越人眼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观察的更贴近与深入。
全新的故事,前所未见的动植物行为,令人惊讶的英雄,带你从植物的角度看地球。
2022年2月26日 看过
太好看了!因为仿佛“打开新世界大门”般的好看接下来一段时间大概就只想看纪录片233这部最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在于,运用了最新高科技拍摄技术,捕捉到那些平时只是静默的、被忽略的、沦为背景的植物,它们真正的生存意志。这种属于生命的意志不亚于任何为生存而奔跑的动物,甚至是在最高点的人类,真的是太打动人心了。植物生存方式的多样与丰富,让人感到作为人类目之所见,所理解的世界是多么狭隘。但这也的植物也在逐渐消失……想起最后一话一位植物保护工作者的话:每消失一种植物,就像一架飞机少了一个螺丝钉,虽然暂时还能飞,但总有一天会毁灭。不要忘记这一点,人类心中应该永远保有其他生物的位置。
bbc 大卫·爱登堡 纪录片 英国
派克的小提琴 豆瓣
PATRICK
作者: (英)昆汀·布雷克 文/图 译者: 李紫蓉 明天出版社 2012 - 3
“快乐”随着帕克的琴声,到处洋溢……本书想象力丰富,色彩鲜明,讲述了世界怎样随着动听的琴声变得无限美好,使天地万物的颜色都改变了!
音乐可以带给人欢乐的情绪,进而激励心灵,帮助化解逆境的冲击。书中的主角极力散播快乐的种子,邀请每个人浸浴在几乎可以看得见的“七彩乐声”中。
女性与权力 豆瓣 Goodreads
WOMEN & POWER:A MANIFESTO
8.6 (175 个评分) 作者: [英] 玛丽·比尔德 译者: 刘漪 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3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对性别议题的探讨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揭示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深层文化结构
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
◎ 编辑推荐
“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
《女性与权力》收录了比尔德两篇关于女性与权力的演 讲稿。在这两篇演讲稿中,作者从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和现实情境中挑选了一些案例,来解释女性与权力的关系是如何在文化中被构建的,并指明权力的定义本身就已经将女性排除在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在政治、商业领域中成功的女性被视为女强人,她们在无意或有意地扮演一个男性化的角色,同时又排斥这种扮演。除了这少数精英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她们的声音总被忽略,社会对她们的容错率也更低。作者指出这一问题,并质问目前围绕权力的文化架构,以在更深的层面上引发人们的反思。
◎ 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 媒体推荐
眼光犀利且机智幽默,这个自封的“吵吵嚷嚷的女人”证明了公共言说不再只掌握在男人的手中。愿她拥有更多的力量。
—— 劳拉·加梅森,《金融时报》
来自一位热诚女性主义者的衷心呼喊,“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女性应真正被聆听,这一完全合情合理的吁求提得对极了。
—— 《科克斯评论》
特别让人开眼…… 解释了“厌女症”的机制及它为何如此富有活力。
—— 艾莉芙·夏法克
一份耀眼而有力的宣言。
——《纽约时报》
清晰,料足,颇具颠覆性且机智幽默。
——《旧金山纪事报》
人生的意义 豆瓣
The Meaning of Lif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8.1 (6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特里·伊格尔顿 译者: 朱新伟 译林出版社 2012 - 11
我们都曾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答案是否取决于我们?或者它不过是一个伪问题?在这部充满睿智和生气又能激发思考的作品中,特里•伊格尔顿展现了许多世纪以来的思想者,从莎士比亚、叔本华到马克思、萨特、贝克特,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索。作者知道,“本书的许多读者很可能会像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一样怀疑人生意义”,但同时又认为,在需要寻求共同意义的当今之世,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所有问题背后的问题。
2020年2月20日 已读 讲得很有意思的书w最后一章里关于爱和幸福的论述多少还是鼓舞到了当下的自己,谢谢(´;ω;`)
伊格尔顿 英国
一间自己的屋子 豆瓣 谷歌图书
8.9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王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本书的内容是伍尔夫在女子学院的两篇讲稿,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镑的收入,是创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伍尔夫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其笔调独辟蹊径,以优美活泼的谈吐娓娓道来,使这本书成为女性文学的传世名作。
本托的素描簿 豆瓣
Bento's Sketchbook
9.2 (5 个评分) 作者: 约翰·伯格 译者: 黄华侨 理想国 |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 - 7
“命运常常具有几何图形版的规则,但却没有可以用来表示它们的名词。素描可以代替一个名词吗?”——约翰·伯格
在《本托的素描簿》这本书中,对素描这项活动能把我们带往何处、指向何物有着深刻体悟的约翰·伯格,将互为参照的文字与素描“缝制”在了一起,并以这样的方式与17世纪荷兰哲学家贝内迪克特·斯宾诺莎对话。
小名叫本托的斯宾诺莎平素很是喜欢画画,据说他会随身携带一本素描簿,用来画下眼见之物。但在他去世后,这本素描簿却没有出现在他的遗物清单中,遂成为一个失落的传奇。对于关注绘画的伯格来说,他常常会想象斯宾诺莎这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同路人是如何用他的哲学之眼观察事物的,想象他会在这本簿子上画下什么样的素描。如此的想象也激发了伯格自己的创作灵感。于是,在一本被伯格认定是“本托的素描簿”的簿子上,他同时以素描和写作两种方式,与生活在几个世纪前的斯宾诺莎展开了隔空的交谈。
在伯格看来,“素描是一种探测方式。人类最初产生素描的冲动,乃是出于他们的实际需要:搜寻某物,测定位置,安放某物,安置自身。”毫无疑问,这种对素描富于启发性的理解,是伯格的创作之所以发生,也是他与斯宾诺莎的对话之所以可能的主要前提和关键提示。此次《本托的素描簿》全新中文简体版共收录伯格65幅全彩素描水彩,以及由素描引发的内省文字。正是在文字与素描的相遇中,在伯格的思想与斯宾诺莎的思想的相遇中,他们变成了彼此的替身。
猜猜我有多大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英] 苏菲•海恩/著绘 译者: 平楚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11
比一比手掌,原来北极熊的手掌那么大!
碰一碰鼻子,原来巨嘴鸟的鼻子那么长!
张一张嘴巴,原来老虎的嘴巴能张那么大!……
翻开这本300×300mm的大书,来和世界上的各种动物们比大小吧!
北冰洋的北极熊、南美洲雨林里的巨嘴鸟、深海的大王乌贼、印度森林里的亚洲虎……在这本书里,你可以和北极熊比谁的手掌更大,和巨嘴鸟比谁的鼻子更长,和大王乌贼比谁的眼睛更大……
这本有趣的科普绘本以动物们实际尺寸的大小忠实展现了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和最大动物的身体或身体部位的一部分,并邀请小读者们把自己相应的身体部位与其作比较,感受这些动物们不可思议的尺寸,除此以外还介绍了各个地区的众多动物和与它们相关的趣味冷知识。最后,小读者们还可以借助最后一页学习比例的概念。
1、你可能去过动物园,可能在视频中看见过各种动物,但是不一定对动物的大小有直观的感受。但是这本书就可以让读者亲身感受到那些动物到底有多大。300*300的尺寸,只能容下非洲象的两个脚趾,如果拿自己的脚趾去比较大小,会是非常震撼的感受!在这种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对动物的大小有所体会,而且在获得许多科普知识的同时获得巨大的乐趣。
2、300*300mm巨大开本,拿起封面,你就和大熊猫脸对脸了!白熊的巨掌、老虎的血盆大口、深海的豆蟹、陆上的蜂鸟……从北冰洋到南美洲,从陆地到深海,1:1还原十余种自然界动物的原尺寸,并且极富互动性,读者们可以掌对掌、眼对眼比较自己和书中动物的大小,亲身感受动物的真实尺寸。
3、除此之外,你知道深海的大王乌贼一只眼珠就有足球那么大,而豆蟹的身体却只有6毫米宽吗?你知道独角鲸的角实际上是它们的牙吗?动物们的各种神奇有趣的小知识,在这本书里都能看到!
4、北冰洋、南美洲、深海、亚洲、非洲、澳洲……这些地方的代表性生物有哪些呢?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本书按区域分类介绍了各州的代表性动物,绚丽的背景画面更在无形中展现了各个地点的地理概貌,能够解读出丰富的自然地理信息。
5、在书的最后,作者以本书为标尺,量了各个动物们的身高/体长,如大王乌贼有60 本《猜猜我有多大》连起来那么长,长颈鹿有18 本《猜猜我有多大》连起来那么高,而作者几乎有6本《猜猜我有多大》连起来那么高。读者们也可以量量看,几本《猜猜我有多大》连起来才能有自己的身高,同时,小读者们还可以借此学习比例的概念。
2019年12月17日 已读
是可爱和有趣得哇哇乱叫的绘本~(来自于对阅读过程的回忆w(喂)
绘本 英国
妈妈从没告诉我 豆瓣
Mummy Never Told Me
作者: [英]芭贝·柯尔 文图 译者: 柳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9
妈妈从没告诉我,生活里到处充满了小秘密。
为什么有些大人的鼻子里有毛发,头上却是光秃秃一片?我们的肚脐是用来做什么的?为什么我必须上学,妈妈却被学校开除了?牙仙子到底长什么样?你怎么能恨一个人的同时,又爱着他呢?
这些大人很难回答的问题,对孩子来说都是想不透的谜。
偷偷翻开这本书,看“幽默女王”芭贝·柯尔跟你分享这些小秘密。
天上的帆船 豆瓣
作者: (英)昆廷·布莱克 文/图 译者: 梅思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1 - 11
伊莎贝尔和尼古拉斯在海边发现了一艘支离破碎的木船,正当他们努力修复完成的时候,有一只名叫西多尼的翅膀受伤的鹤向他们求救,于是他们与西多尼开始展开一场特别的旅行……本书是由作者与世界各地1800位小朋友共同协力创作完成的,书的前后页还记录着他们的名字。在故事里的这趟旅程中,他们搭救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包括受到欺侮的、生病的、受到战争威胁生命的、饱受污染之苦的……这些孩子心理所担心及忧虑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书中都有了很圆满的解决。
2019年11月23日 已读 真是天马行空又美好的愿望啊……孩子们眼中一个更好的世界(泣いたQAQ
昆廷·布莱克 绘本 英国
奇怪的蛋 豆瓣
The Odd Egg
作者: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文/图 译者: 陈天放 中国电力 2011 - 8
所有的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蛋,只有鸭子除外。一天,鸭子捡到了一个蛋,他觉得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蛋。不久,大家的蛋都孵出了小宝宝,只有鸭子的例外,大家焦急的等待着,盯着这只奇怪的蛋,蛋壳 “咔嚓”一响,出来的会是小鸭子吗?小朋友快来揭开谜底吧!。
2018年8月4日 已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翻页设计很有趣。倒数第二页太具有冲击力了,不过结尾好像还挺稳暖的?以及,第一次看到这么特别的版权页,原来还可以审核通过emmmmmm……
埃米莉·格雷维特 绘本 英国
这是个秘密! 豆瓣
It's A Secret!
作者: [英]约翰·伯宁罕 译者: 阿甲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2016 - 9
一天晚上,玛丽•伊莱恩发现她的小猫马尔科姆盛装出席派对。作为交换条件,玛丽保守秘密,才能和马尔科姆一起参加派对。玛丽也变成了一只猫,和马尔科姆穿过一条条充满危险的街道!派对上,有好多好多猫,他们都非常兴奋。猫女王也来了!这是令玛丽•伊莱恩难忘的夜晚,当然了,她也不会忘记要保守秘密!
获得奖项
2010年度美国波士顿全球号角书荣誉奖 (HONOR - Boston Globe-Horn Book Honor Book)
2018年3月25日 已读 哈哈哈关于猫猫晚上去哪里了的奇妙脑洞。依然是粗犷画风2333同时运用了拼贴等综合技法。
约翰·伯宁罕 绘本 英国
迟到大王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柏林罕 译者: 党英台 明天出版社 2010 - 2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每天都迟到,因为他在上学的路上总是遇到奇怪的事情:遇到鳄鱼咬他的书包,狮子咬破他的裤子,小河里的巨浪将他冲走……老师却认为他在说谎,气得暴跳如雷!罚他写几百遍的“我不可以说有xxx的谎,也不可以xxx”。直到有一天,老师自己也遭遇到不可思议的事……
2018年3月3日 已读 画风依然很微妙,但是故事太喜感了,小朋友们一定特别喜欢这本书吧。环衬页哈哈哈,美编大人辛苦了~
约翰·伯宁罕 绘本 英国
鳄梨宝宝 豆瓣
Avocado Baby
作者: [英]约翰·伯宁罕 文图 译者: 柳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8
《鳄梨宝宝》是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系列之一。伯宁罕一如既往地探索和声援了儿童的想象世界,也表现了儿童海阔天空的心理空间。鳄梨宝宝虽然是个“小不点”,有自己的能量,自己的天赋,自己的神奇,他有属于自己的想象王国和快乐天堂。这一次,伯宁罕将想象世界的快乐延伸到现实世界,在文字和画面里跨越了两者的界线,让现实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想象中的“神力宝宝”在同一个时空画面里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宝儿 豆瓣
Borka: The Adventures of a Goose with No Feathers
作者: (英)约翰·伯宁罕 文/图 译者: 宋珮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 10
宝儿生来就和别的大雁长得不一样——它没有羽毛,就连医生都没有办法。宝儿的妈妈为她织了一件很象羽毛的毛背心。穿着毛背心的宝儿遭到了他人的嘲笑,又加上毛背心的种种不便,宝儿耽误了学习飞行和游泳的好时机。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其他的大雁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宝儿只能留下来。然而命运总会眷顾不轻言放弃的勇士,经过一番奇遇和波折,最终,宝儿得以来到更广阔的世界,并且和许多好朋友一起展开新的生活。
本书荣获1963年英国凯持·格林纳威大奖
“一全令人舒心的故事……值得给予最隆重的推荐。”——英国《阅读时报》
“他是最具商业价值的作家之一。”——英国《财经时报》
“伯宁罕的语言就是儿童的语言。”——英国《教育时报》
“这种喜爱让人永远留恋。”——英国《阅读时报》
2018年3月3日 已读 可以说是相当平淡的故事了,但也是如童话般的结局:一个被视作缺陷、无法走上正常轨道、曾被忽略和抛弃的“异类”,如何顺其自然地过上了普通的人生。
约翰·伯宁罕 绘本 英国
和甘伯伯去游河 豆瓣
Mr. Gumpy’s Outing
9.0 (5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伯宁罕 译者: 林良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 9
1970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1972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纽约时报》最佳插画童书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第22次“好绘本”,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哪个孩子不想坐船,哪个孩子不想听听坐船的故事?尤其是住在像英国这样的岛国的孩子。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觉像一个幼儿: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作者的这个故事,采用童话的形式。故事中的角色不完全是人,也有动物,是一个“人和动物不分彼此”的世界,使刚度过“人和动物不分”阶段的幼儿,感到分外亲切。
水彩画的实质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英]哈泽尔·索安(Hazel Soan) 译者: 孙薇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6
BBC人气水彩教学节目资深讲师
讲解水彩入门必备知识,分享创作心得
快速进阶水彩达人,体验水彩光影魅力
• 直击水彩画核心要点,玩转恣意的水彩颜料,轻松画出专业范
• 破解水彩画初学者常见问题,突破技巧束缚,从容展示大师范
• 名家示范120余个精彩实例,激发创作灵感,完美表现艺术范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水彩画这种表现多元又引人入胜的画种的本质特征,从而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水彩画创作规律,享受“寓画于乐”的过程。
作者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和教学经验,为我们成功掌握水彩画的秘诀提供了新鲜而独特的视角。书中既有对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特性的详细讲解,也有丰富的实例直观解释水彩构图的主要原则——“少即是多”,还有对颜料的水分控制、留白、修改技巧等的具体指导。此外,作者始终鼓励读者亲自去探索水彩画的特质,并勇于突破色彩和绘画技巧的束缚,学会放任水彩在纸上去发挥其自身的魅力。
2018年2月2日 已读
副标题是“怎样画得更高级”emmmm……这确实是一本高级魔法书。虽然说是针对初学者,但确切的说可能更适合学习和练习了水彩有一段时间,已累积了相当多的困惑不解,以及经验,甚至正在绕弯路(?)的水彩爱好者们。因而全书虽然并没有一步一步教你如何画画的内容,但每一段话每一个小点,都会让人忍不住含泪点头赞同(喂233)叙述的段落中也感受到了作者对水彩的爱,眼睛闪闪发亮,仿佛在说“世界上有各种画种但我还是最爱水彩,因为它就是如此如此美好的事物”,怎么会不被这样的情感打动呢~~
M 水彩 绘画 艺术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