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Eternal The Best of Libera 豆瓣
10.0 (7 个评分) Libera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7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2008 double CD anthology from the British boy choir vocal group. Eternal contains 26 Libera favorites drawn from earlier releases, as well as four brand new tracks: 'Mother of God', 'Gaudete', 'You Were There' and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This collection also features two remixed songs previously only available as digital downloads and releas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on CD. Libera enjoyed a busy 2007-2008 season: they made highly successful tours to Japan, Korea and the U.S. and took part in high profile events including the Kennedy Center Honors before a star-studded audience of politicians and celebrities. EMI.

CD1
01 You were there
02 Sanctus
03 John Tavener: Mother of God
04 Salva me
05 Love and mercy
06 Sancte
07 Secret
08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09 Always with you
10 Libera
11 Ave Maria
12 Gaudete
13 Air on G string
14 I am the day
15 We are the lost
16 Sempiterna (remix)

CD 2
17 Orinoco flow
18 Far away
19 Gloria
20 Voca me
21 Sing for ever
22 Rest in peace
23 Adoramus
24 May the road rise up
25 Ave Maria
26 Prayer
27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28 Be still my soul
29 Stay with me
30 Recordare
31 Going home
32 Heaven --Track listing
发现之旅 豆瓣 Goodreads
voyages of discovery
8.6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尼·赖斯 译者: 林洁盈 商务印书馆 2012 - 1
《发现之旅》,绝对值得您珍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蒐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300余帧精美的珍藏画作/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科学家、艺术家联袂演绎/一幕幕迷人的自然历史冒险故事 /三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携您加入未知领域的探险/与历史伟人一起遨游世界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国家地理杂志》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最好是随身携带这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
冰箱 (1995) 豆瓣
Fridge
7.2 (12 个评分) 导演: Peter Mullan 演员: Gary Lewis / Vicki Masson
其它标题: Fridge / 电冰箱
城市一隅,颓废破败。顽皮孩子乔纳(Max McIlmunn 饰)看到哭泣的爱丽丝(Vicki Masson 饰),心生恐惧,躲进了被人丢弃的大冰箱里。乔纳的两个朋友欺负流浪汉查理(Laurie Ventry 饰),被爱丽丝的男友鲁迪(Gary Lewis 加里•刘易斯 饰)训斥。其中一个孩子恶作剧,盖上了冰箱门。鲁迪试图放出乔纳,但冰箱门卡住无法打开。
冰箱内的氧气将尽,乔纳渐渐失去意识,鲁迪和爱丽丝想尽一切办法,气急败坏的鲁迪愤然离去,只有爱丽丝守护者命运未卜的男孩。楼群里所有的人都在注视,所有的人又都无视……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oving Vincent
8.4 (933 个评分) 导演: 多洛塔·科别拉 / 休·韦尔什曼 演员: 道格拉斯·布斯 / 罗伯特·古拉奇克
其它标题: Loving Vincent / 至爱梵高
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让观众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时,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2017年12月8日 看过 算是第一次看到线描油画风格的动画?喜欢光的表现手法~本以为是艺术纪录片,结果是悬疑片,还是罗生门式叙事ˊ_>ˋ但“你想知道他为何而死,可你知道他曾怎样活着吗?”紧张感至结尾处释然,毕竟他早已将自己生命的全部都化作图画和文字,这个饱受苦难又美丽灵魂。ED是Vincent,非常动人。
动画 艺术 英国
咕噜牛小妞妞 豆瓣
作者: (英)朱莉亚·唐纳森 著 / 阿克塞尔•舍夫勒 图 译者: 任溶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 5
2004年 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儿童读物(NIBBIES)
2005年 格林威大奖提名(Greenaway)
2004年 红房子儿童读物奖提名(Red House Childrens Book Award)



咕噜牛小妞妞也英勇
文/梅子涵

你如果读过《咕噜牛》,那么你会记得那只小老鼠的聪明和那只咕噜牛的逃跑。这么多年过去了,咕噜竟然就没有想想,那么一只小小的老鼠,哪里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他根本就没有想,而是停留在错误里,还变本加厉夸大记忆,描绘恐惧。他这么做,父辈的责任是感动人的,可是一个孩子也就可能因此跟着走进他的错误,结果这错误就接着延续,甚至相传永远。很大的咕噜牛惧怕很小的老鼠,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儿,成了生命的记忆和特点。人类的世界,这样的荒误之事实在不少!
咕噜牛小妞妞开始不信。她胆子很大想去看看明白。风刮得猛,雪下得大,可是她溜出了咕噜牛洞,走到密林中。这是整个故事里最好的精神,最对孩子的成长最有意义的情节。咕噜牛小妞妞因此看见了各种的动物——其实就是各种的人。
小老鼠固然还是聪明。站到树上借助月光也借助榛子。可是这对小老鼠来说,只不过是智慧的延续和一个新的主意的增添。
咕噜牛小妞妞不一样。她没有听信,是用眼睛直接看见的。月光把站在高高的树上的小老鼠投射到地上,是一个巨大的影子,连尾巴和胡子也巨长,肩上还有巨大的榛子,你要还是孩子的咕噜牛小妞妞不怕,那是不合情理。
可是咕噜牛小妞妞最好不要像她爸爸那样,很多年里不思考、不分析,然后又以和父辈相同的方式描绘给下一代听,这就会真得成为生命的记忆、生命的恐惧、生命的习性、生命的相传了。
一个有胆量的人,不等于就是什么都不害怕,永远不逃跑。能够把别人的凶险描绘和叮嘱搁在一边,亲自去看见和听见,已经是英勇!咕噜牛小妞妞算是英勇的。
我愿意相信,咕噜牛小妞妞不会再重复她爸爸的错误和描绘,我甚至这样想象,咕噜牛和小老鼠,他们的后代,将来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吃饭、喝酒、饮茶,而不是借着吃饭、喝酒、饮茶,把对方吃掉。吃饭、喝酒、饮茶的时候,他们说起前辈间的事,觉得滑稽也有触动,哈哈大笑,陷入沉思。
而真正聪明的我们,现在就已经开始沉思。因为我们是真正聪明的。


《咕噜牛小妞妞》——跟着小妞妞的眼睛去冒险
文/林佑儒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1999年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朱莉娅·唐纳森与德国著名插画家阿克塞尔·舍夫勒合作的《咕噜牛》缔造出数百万册的畅销佳绩,咕噜牛这只看起来憨厚又可爱的怪物迅速红遍全英国。2004年8月朱莉娅与阿克塞尔又携手合作推出《咕噜牛小妞妞》,让可爱的怪物咕噜牛再度出场。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咕噜牛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小妞妞。她的头顶上刚冒出如嫩笋一般的角,一身浅褐色的毛皮,尚未长出如咕噜牛爸爸的獠牙,但最重要的是小妞妞和她的爸爸一样,有一对朴实纯真的眼睛。
在这本书中,插画家阿克塞尔使用不透明的压克力颜料来作画,画风清新,色彩鲜艳,构图平稳呈水平式。整本书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妞妞的眼睛,透露出了丰富的表情和内心活动。在寒冬的山洞中,咕噜牛爸爸告诫小妞妞密林深处的危险,父女对望的眼神充满温馨。当咕噜牛爸爸对小妞妞说大老鼠的种种可怕之时,小妞妞的眼神中出现了担心与恐惧。然而,在爸爸沉沉入睡之后,小妞妞却忍不住好奇心和冒险的天性,于是她带着既兴奋又期待的眼神出发了,她想亲自去确认爸爸的话。
你想知道小妞妞是否找到了传说中的那只凶恶的大老鼠吗?建议你快跟随着小妞妞的眼睛,一同走入朱莉娅和阿克塞尔所创造出的神秘森林中去冒险吧!
咕噜牛 豆瓣
The Gruffalo
作者: 朱莉亚·唐纳森 / 阿克塞尔·舍夫勒 译者: 任溶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 5
1999年 斯马尔蒂斯儿童读物金奖(The Smarties Book Prize Gold Award同年,《哈里波特》是少年组的金奖得主)
2000年 蓝彼得儿童读物奖(Blue Petter Award)


小mouse不是下饭下酒下茶菜
文/梅子涵

小老鼠这智慧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小东西,所以人人都想把他当成下饭的菜、下酒的菜、甚至喝茶的菜。这真是一些很糟糕的家伙。而且他们还不明明白白地说,装文雅,让你被下饭了、下酒了、下茶了,还稀里糊涂。用请你吃饭、请你喝酒、请你喝茶的办法来吃你,真是阴险又平庸。别人会上当,我小mouse清醒着!
小老鼠的方法不叫欺骗。对这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你最好既别恳求,也别“诚实”。如果你恳求说,狐狸伯伯、猫头鹰叔叔、蛇哥,我知道你想吃我,求求你别吃吧,那么你还是被吃!如果你说,狐狸伯伯、猫头鹰叔叔、蛇哥,既然你要吃我,想用我下饭、下酒、下茶,那么你就请下吧,那么你立刻就片甲不留了。
长得这等模样的咕噜牛完全是小老鼠瞎编出来的。小老鼠没有想到,自己瞎编的咕噜牛竟然跑到自己跟前来了,要把自己吃掉!庆幸的是小老鼠瞎编的时候,只把咕噜牛的样子编得吓人,没顾上把他的头脑也编得出众。要不然,他跟在小老鼠的后面,所有的动物都是看见了他才吓得逃跑的,他怎么就看不见呢?
老鼠把所有想伤害他的家伙都吓跑了。他可不想伤害任何人。他也没有要得到许多东西的愿望。他只要有一个榛果吃吃,别饿着肚子就可以了。他的要求不高啊。所以树林里静悄悄,小老鼠的心里也一定静悄悄。静悄悄的小老鼠,还会遇见什么事呢?你看看,在吃着榛果的小老鼠很像是在想:“我还会遇到什么事呢?管它的,还是吃榛果,吃榛果聪明。”


《咕噜牛》的图像演奏
(文/李茵茵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

把封面、封底打开成一个平面,这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怪物一般的咕噜牛对上瘦小而灵巧的老鼠,你能看出他们彼此的关系吗?仔细看,主要角色——小老鼠出现在左下方,而与他有冲突的角色——咕噜牛则出现在右上方,这是配合由左往右的阅读习惯。再注意他们的眼神:咕噜牛的眼睛发红、目光直射向他的猎物;小老鼠却是悠然自得、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仿佛在打什么鬼主意,暗示着这是一个小老鼠对咕噜牛,以智取胜的故事。
翻开扉页,圆形的背景映衬出主角的故事。机灵的小老鼠像在邀请图画外的我们,一起进入这个故事。
故事的前两页仿似故事的背景,绿色的森林中洋溢着一种宁静的氛围。不过,要是你顺着地上的脚印和拔起的树根观察,就会发现岩石后面的森林充满不安和危险。再加上这两页与故事的最后两页的镜像设计,这两页就如同跟着脚印走进咕噜牛的想象;后两页却仿似跟着脚印走出对咕噜牛的恐惧,回到宁静与安详的绿色森林。
注意到了吗?阿克塞尔图画中的角色大都是圆形或柔软的线条,这改变了读者在接触负面角色时的不安和恐惧:在分述咕噜牛时,每一个部位都是局部的、夸张的,但组合在一起却难得的憨厚圆润,这加深了角色的趣味性与吸引力。随着故事的发展,每一段故事都有三段式的重复性图像,逐渐拔高了咕噜牛的形象(1.用三角和尖锐的攻击性表现想吃小老鼠的动物,并映衬着小老鼠的孤单和瘦小;2.局部放大咕噜牛的各部位,以投射夸张其恐怖;3.用缩小的框线罩住逃跑的动物,压抑动物害怕咕噜牛的情绪。)直到书的中页用跨页拉大咕噜牛的气势,节奏再逐渐转缓,慢慢走出对咕噜牛的恐惧。这本书最妙的就是中页关键性的设计,不但带动了整本书的氛围与节奏,也牵引着故事前后四页的设计与安排。
在图画的演奏中,阿克塞尔掌握了文学性、音乐性、艺术性及浓浓的趣味性。这是一本值得品味再三的图画书。
Ascolta 豆瓣
Izzy
发布日期 2000年9月14日 出版发行: EMI Europe Generic
2017年9月11日 听过
选曲比较跨界?既有古典改编也有民谣。真是太喜欢这里弦乐伴奏的编曲了。本来就很喜欢波洛维茨舞曲自新大陆,这里真是好听得想哭TT島唄也是奇妙的歌,总觉得那里有宇宙~
Izzy 女声 英国
现代艺术150年 豆瓣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9.2 (127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尔·贡培兹 译者: 王烁 / 王同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件看似五岁小孩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
这是艺术吗 ?这必须是艺术!——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杜尚的小便池… 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它更多地关乎理念。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在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之后,实际上简单得惊人,但又绝妙乃至伟大。
如果我们还能从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认出艺术“原来”的模样,那么,一百五十年后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达米恩·赫斯特的腌制鲨鱼,还有翠西·艾敏乱糟糟的床,足以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其他可能。回顾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变得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
2017年8月16日 已读
好看!(写得好看大概是因为作者是单口相声爱好者(大雾)很喜欢这位亲切幽默、娓娓道来,又毫不大男子主义的作者。)可以接档《艺术的故事》来读,不过现代毕竟是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啊,爆发式的探索与思考。从中涌现的艺术家与他们的创作,敲击人心的,可爱的,不可思议的,有趣的,可怕的……如同心灵受到轮番洗礼。对于自己身处这个时代,距离喜爱的艺术家们如此之近,思考着同样的事情,也有种奇妙的感觉。要说本书的不足之处大概是插图太!少!了!_(′ཀ`」∠)_必须一边阅读一边拿手机搜索对照来看,但众所周知敝国的搜索引擎是相当不好用的,总之这一点为阅读带来了不少烦恼+_+
M 威尔·贡培兹 艺术 艺术史 英国
昆西四季 (2016) 豆瓣
The Seasons in Quincy: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
8.2 (25 个评分) 导演: Bartek Dziadosz / Colin MacCabe 演员: 约翰·伯格 / Ben Lerner
其它标题: The Seasons in Quincy: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 / 约翰伯格四季肖像(台)
梁文道称:“约翰•伯格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一手是投入公共领域的锋锐评论,另一手则是深沉内向的虚构创作。”约翰•伯格于今年1月离世,使得这部纪录片成为他晚年生活弥足珍贵的记录影像。
影片由四部风格迥异的短片构成,串联起一年四季。以约翰·伯格生前所居住过的小镇昆西为背景,用平实的故事以及诗一般的画面,为约翰·伯格褪去艺术家和名人的光环,还原成一位普通的老人,真诚质朴。小村庄中的居民也各有故事。导演也用更多历史影像穿插融合在老人的生活中,给人以诗的穿越感和遐想的空间,是一部非常优美的纪录片。
童书创作实用指南 豆瓣
作者: (英)苔丝狄蒙娜·麦克卡农 / 苏·桑顿 译者: 宋佩 接力出版社 2011 - 11
英国北威尔士艺术学院因为其儿童图书插画与出版专业而声名鹊起,在全世界童书出版界有着极高的声誉,毕业生受到了兰登书屋、麦克米伦等国际多家知名出版公司的青睐。本书由三位课程创始人共同撰写,是童书插画与创作专业的权威入门教材。
本书站在全球的视角,向童书从业者提供大量出版资讯和著名童书作家和插画师的作品案例。以全息式讨论方式,告诉童书创作者,如何让图画与故事叙述完美结合,并且提供超过50本的专业书籍推荐。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告诉作家、画家、编辑、童书爱好者,如何使用色彩、文字和图画设计出令小读者喜爱并受益的优秀童书。
本书由台湾大学图画书课程讲师、加州大学艺术史硕士、台湾著名童书推广人宋佩老师倾力翻译。
2017年6月29日 已读
“实用主义”气质的指南,确实列出来许多有用的建议和方法。其中还有几章竟然是讲儿童小说和非虚构作品创作,还有画种+_+觉得这几个主题都可以单独出书阐述了,泛泛而谈就只能看看了解一下而已。本身可能是偏商业创作的指南,然而最为优秀的作品还是很难批量速成的(绘本这个领域太值得好好琢磨了),但总的来说还是值得推荐的有用的书~
【绘本学习】 理论 英国
雪人 豆瓣
作者: [英] 雷蒙·布力格 译者: 王星 明天出版社 2009
《雪人》内容简介:少年早上起来,发现窗外已经是雪花飘飘了。他冲出屋去,堆了一个足足比他高出一倍的雪人。他给它戴上了帽子,系上围巾,又用橘子给它装上了一个大红鼻头,用煤球做了眼睛,再画上嘴。哈,一个活灵活现的大雪人!
可这天夜里,少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半夜12点,他爬了起来,打开了前门,哇!他发现雪人活了,雪人正摘下帽子向他致礼哪。
少年请雪人来家里坐客,这让这个冰冷的巨人非常兴奋,它看了猫、看了电视、试着开了开灯、把厨房的纸巾全都扯了出来,它喜欢大嚼冰块,但它怕火。少年“嘘”了一声,轻手轻脚地把它领上楼,带进爸爸妈妈的卧室,让它看熟睡的爸爸妈妈。它盯着爸爸浸在杯子里的假牙看了半天,还戴上妈妈那顶缀着一朵紫花的宽檐帽,系上爸爸的领带,戴上爸爸的眼镜,穿上爸爸那条系不上扣子的裤子,照起了镜子。然后,少年和雪人在楼下共进了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
接下来,该轮到雪人了。
它拉着少年出了门,手牵手地一起飞到了风雪交加的天空上。飞过荒野,飞过了一个看上去像是俄罗斯或是中东的地方,降落到了看得到海的栈桥上。可看着看着,雪人突然发现不对了,天边出现了一抹红霞,不好,太阳要出来了!
它拉着少年飞了回去。
他们平安地降落在了少年家的院子里。少年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雪人,推开门,在爸爸妈妈起床之前跳到了自己的床上。可是当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少年冲到屋外却发现他的新朋友已经融化了,只剩下了一小堆雪、一顶帽子、围巾以及几个煤球。
2017年6月26日 已读
无字书总是更能吸引我。彩铅的特性在于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氛围,真的很美好 。注定温柔又难过的故事。
M 绘本 英国 雷蒙·布力格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6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2017年6月18日 已读
和读完《聆听音乐》相似的心情,第一次在心搭起史的框架; 明明内容如此丰厚却还是觉得简略。阅读的过程中不停回翻,作品之间连系着过去与未来; 有时觉得人类对绘画的探索过程和个人自身的探索十分相似; 最喜欢19世纪的艺术家;20世纪则十分有趣……为什么短评只能写一百多字了?生气!抗议!
艺术 艺术史 英国 贡布里希
朱家故事 豆瓣
Piggybook
8.8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安东尼·布朗 文/图 译者: 柯倩华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 1
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一纸留言:“你们是猪”表明了妈妈对朱家父子的不满和失望。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
看过本书,我们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似乎并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妈妈操持家中一切杂物的现象放之四海而皆有;因此而起的争执之声久宣不止,安东尼·布朗却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轻松的引导大家对于如何处理家庭琐事的分工与分担,进行了又一次的思考。同时,故事中,两个小男孩的转变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家庭生活中,妈妈带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然而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行为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爸爸。故事里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沿袭了安东尼·布朗作品中一贯的超现实手法,但这部着重于描写家庭亲情伦理的作品,将超现实的想象与现实的场景结合得格外巧妙入扣,画面中处处隐藏的伏笔,轻巧地与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基调相互映衬,当读者一一发现其中妙处的时候,早已忍俊不禁了。
2017年3月29日 已读
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腻,结尾也超级赞(妈妈最后修好了汽车233),表达得非常巧妙的性别平等意识。妈妈干得漂亮!应该让所有男友/丈夫/儿子都来读一读的绘本233
安东尼·布朗 绘本 英国
旅店与梦想 豆瓣
9.6 (18 个评分) Allan Taylor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3年11月21日 出版发行: Stockfisch
60年代就已红便英国民谣乐坛的Allan Taylor,以吉他和民谣风征服了英国及爱尔兰,他的乐风影响了Dire Straitv、Fairport Convention、Steeleye Span等民谣摇滚巨将,他在乐坛的地位是无庸置疑的。
神似Mark Knofler的低沉醇厚的嗓音、深受Jack Kerouac影响充满Beat Generation风格的诗意歌词、耐听优美的曲调,与稳健幽雅的吉他演奏,这些特色造就了Allan Taylor独特的魅力。
挑食的弗莱娅 豆瓣
作者: [英] 凯瑟琳.夸恩比 / [英] 派特.格罗布勒 译者: 吴刚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 - 1
弗莱娅一直有着好胃口,她可以吃掉妈妈为她准备的所有东西,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宣布“你的木豆菜和米饭真是太难吃啦!”第二天晚上,她一脚踢开了烤土豆和培根,然后又是腊肠……她变得越来越虚弱。妈妈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打电话给外婆,外婆说告诉妈妈,妈妈三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她让妈妈把弗莱娅送到她那儿,聪明的外公外婆快就把问题解决了。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给弗莱娅准备一顿特别的大餐,并且给她上了永远也不会忘掉的一课。
恐惧的大书 豆瓣
作者: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文/图 译者: 阿甲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4 - 7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
小老鼠害怕很多东西,从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动物、巨大的声响到迷路……这本书一页一页展示了小老鼠的恐惧。克服恐惧,就要直面恐惧。
看这只记录自己恐惧症的小老鼠是如何让自己克服了恐惧呢?
2017年3月8日 已读
很有趣,氛围营造得十分到位,结局的反转也很棒,小朋友说不定会因此获得战胜恐惧的信心吧~细节太可爱,各种粘贴镂空挖洞工艺赞赞赞,这种地方最迷人了!(和《兔子的十二个大麻烦》一个流派的2333(然后定睛一看其实就是同一个作者?哈哈哈~
埃米莉·格雷维特 绘本 英国
爸爸和我 豆瓣
作者: (英)大卫·卢卡斯 文/图 译者: 林昕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 10
《爸爸和我》内容简介:“爸爸,快起床嘛!”刚开始时,小熊好无聊啊……但在一片如白纸般平坦洁白的陆地上,小熊和爸爸只需要一根小树枝,他们的冒险之旅就此展开啦……
这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魔法书!
2017年3月6日 已读
画风如此简单,但真的是又暖又可爱,因为这份简单而打动人心。米色的纸也非常适合这个故事,还有文字字号大小与颜色浓淡的改变,仿佛能听到小熊撒娇的声音。是给人许多启发的绘本~
大卫·卢卡斯 绘本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