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o
经典友友 豆瓣 豆瓣
10.0 (5 个评分)
马友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新索音乐
SONY CLASSICAL最近特别从马友友历年获得格兰美奖与奥斯卡金像奖肯定的许多张专辑中,精挑细选出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曲目,完成了这张马友友20年来最完整的精选集。堪称是让乐迷接近马友友音乐魅力的最佳入门教材。
这张名为《CLASSIC YO-YO》的唱片中,除了有马友友的精彩炫技纵横全碟,更有他与当今乐坛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例如已故小提琴巨匠斯特恩、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电影音乐天皇约翰-威廉斯等,绝佳的默契搭配,让整张唱片的音乐可听性几乎无懈可击。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更收录3首从未发行过的全新作品:与小提琴民谣歌手艾莉森-克劳斯再度合作的“Simple Gifts”、探戈大师皮埃尔佐拉的名曲“Fear Tango”以及约翰-威廉斯的新作“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Extended Version)。“新曲+精选”的完美组合,使整张唱片更具新意,曲风也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多元化,完全超越古典的限制,恣意挥洒出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意。
这张唱片中的曲目虽然大多数取自已以不同的专辑,但由于SONY工程师后期混音技艺精湛,16段录音竟然无一不呈现出乾净细腻的音质、饱满丰润的平衡度,以及迷人鲜活的现场空间感,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发烧友可以透过此碟领略到马友友所使用的两把名贵大提琴奇美绝伦的音色。这两把一直陪伴在马友友身边的名琴,一把是出产于1733年威尼斯的“蒙塔那那”(Montagnana);另一把是1712年由意大利克莱莫纳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卫多夫”(Davidoff)。后者曾经为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所拥有,音色苍劲透明,琴腔共鸣之美妙,所弥漫出的“木头味”之浓烈,实在令人难以抵挡。据悉马友友为配合其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中的古乐录音,还特别邀请英国著名古乐器制造家将这把“大卫多夫”名琴改回巴洛克时期惯用的琴型。琴弦间距拉大;琴码变厚;四弦拉在一个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肠弦;弓改成大弧度的古弓;最特别的是将琴身下的支柱拆除,悬空以双脚夹住演奏,完全符合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特色。
这张名为《CLASSIC YO-YO》的唱片中,除了有马友友的精彩炫技纵横全碟,更有他与当今乐坛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例如已故小提琴巨匠斯特恩、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电影音乐天皇约翰-威廉斯等,绝佳的默契搭配,让整张唱片的音乐可听性几乎无懈可击。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更收录3首从未发行过的全新作品:与小提琴民谣歌手艾莉森-克劳斯再度合作的“Simple Gifts”、探戈大师皮埃尔佐拉的名曲“Fear Tango”以及约翰-威廉斯的新作“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Extended Version)。“新曲+精选”的完美组合,使整张唱片更具新意,曲风也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多元化,完全超越古典的限制,恣意挥洒出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意。
这张唱片中的曲目虽然大多数取自已以不同的专辑,但由于SONY工程师后期混音技艺精湛,16段录音竟然无一不呈现出乾净细腻的音质、饱满丰润的平衡度,以及迷人鲜活的现场空间感,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发烧友可以透过此碟领略到马友友所使用的两把名贵大提琴奇美绝伦的音色。这两把一直陪伴在马友友身边的名琴,一把是出产于1733年威尼斯的“蒙塔那那”(Montagnana);另一把是1712年由意大利克莱莫纳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卫多夫”(Davidoff)。后者曾经为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所拥有,音色苍劲透明,琴腔共鸣之美妙,所弥漫出的“木头味”之浓烈,实在令人难以抵挡。据悉马友友为配合其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中的古乐录音,还特别邀请英国著名古乐器制造家将这把“大卫多夫”名琴改回巴洛克时期惯用的琴型。琴弦间距拉大;琴码变厚;四弦拉在一个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肠弦;弓改成大弧度的古弓;最特别的是将琴身下的支柱拆除,悬空以双脚夹住演奏,完全符合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特色。
范宗沛与孽子 豆瓣
9.2 (51 个评分)
范宗沛
/
林海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3年2月14日
出版发行:
風潮音樂
●關於孽子:
「寫給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裡,獨自徬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白先勇
「將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劇」-法國書評家 雨果‧馬爾桑(Hugo Marsan)
「在打破對孽子只是同志題材的想法,抽掉這層令人模糊的紗網之後,我看到的是親情、友情,還有因為特殊而產生的掙扎壓抑的情感!」-范宗沛
●「配樂鬼才」范宗沛:
范宗沛與配樂的淵源,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開始,他的第一部作品是李立群主演的「我愛瑪麗」。范宗沛製作過的配樂超過20部,從電影、電視到廣播,從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亞太影展最佳電影配樂獎到多屆的金鐘獎最佳音效獎入圍。電影「超級大國民」、「超級公民」;廣播劇「夕陽山外山」及多齣熱門電視劇,如「曾經」、「汪洋中的一條船」、「將軍碑」,劇中感人肺腑的配樂都出自其手,國際獎項肯定的光環,更奠定他「配樂鬼才」的形象。
◎1996年---「超級大國民」榮獲第32屆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1997年---「慾望的聲音」榮獲第八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唱片獎。
◎1998年---以萬仁電影的「超級公民」榮獲亞太影展最佳電影配樂獎。
◎1999年---公共電視第一齣戲劇「曾經」配樂;公視年度大戲「汪洋中的一條船」、「將軍碑」配樂,並以「將軍碑」入圍金鐘獎最佳音效獎。
◎2000年---中廣廣播劇「夕陽山外山」配樂。
◎2001年---公視人生劇展-「活得像個人樣」配樂,入圍金鐘獎最佳音效。
◎2002年---公視文學劇場「寒夜」配樂編曲,入圍金鐘獎最佳音效。
◎2002年---金馬獎最佳短片入圍「那年夏天的浪聲」配樂。
◎2003年---公視文學大戲,白先勇唯一長篇小說「孽子」配樂。
「寫給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裡,獨自徬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白先勇
「將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劇」-法國書評家 雨果‧馬爾桑(Hugo Marsan)
「在打破對孽子只是同志題材的想法,抽掉這層令人模糊的紗網之後,我看到的是親情、友情,還有因為特殊而產生的掙扎壓抑的情感!」-范宗沛
●「配樂鬼才」范宗沛:
范宗沛與配樂的淵源,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開始,他的第一部作品是李立群主演的「我愛瑪麗」。范宗沛製作過的配樂超過20部,從電影、電視到廣播,從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亞太影展最佳電影配樂獎到多屆的金鐘獎最佳音效獎入圍。電影「超級大國民」、「超級公民」;廣播劇「夕陽山外山」及多齣熱門電視劇,如「曾經」、「汪洋中的一條船」、「將軍碑」,劇中感人肺腑的配樂都出自其手,國際獎項肯定的光環,更奠定他「配樂鬼才」的形象。
◎1996年---「超級大國民」榮獲第32屆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1997年---「慾望的聲音」榮獲第八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唱片獎。
◎1998年---以萬仁電影的「超級公民」榮獲亞太影展最佳電影配樂獎。
◎1999年---公共電視第一齣戲劇「曾經」配樂;公視年度大戲「汪洋中的一條船」、「將軍碑」配樂,並以「將軍碑」入圍金鐘獎最佳音效獎。
◎2000年---中廣廣播劇「夕陽山外山」配樂。
◎2001年---公視人生劇展-「活得像個人樣」配樂,入圍金鐘獎最佳音效。
◎2002年---公視文學劇場「寒夜」配樂編曲,入圍金鐘獎最佳音效。
◎2002年---金馬獎最佳短片入圍「那年夏天的浪聲」配樂。
◎2003年---公視文學大戲,白先勇唯一長篇小說「孽子」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