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 - 标记
我们的小镇 豆瓣
Our town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桑顿·怀尔德 译者: 但汉松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悲得有温度,喜得有锋芒。平凡、琐碎之中可见生命的威严与意义。】
美国现代戏剧的灵魂人物与先驱、三度普利策奖获得者桑顿•怀尔德扛鼎之作。
低入泥土的视角,清浅极简的笔触,讲述小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平凡中存在的庄严与幸福。
1938年普利策戏剧奖作品,现代叙述体戏剧的典范。牟森、吕效平、史航 推荐。
【美国戏剧巅峰之作】
《我们的小镇》是怀尔德1938年创作的经典话剧,以两个家庭为主线,叙述了一群普通而快乐的人,生活在一个恬静而平凡的小镇,平平凡凡地经历着出生、成长、婚育和死亡。当因难产离世的女主角艾米莉的灵魂回到曾经记录着她的笑声的地方,她才猛然发现,那些平凡和琐碎,那些平淡和简单,是那样的美好和珍贵。
☆ 它只讲述了一件事:生活本身。
☆ 三幕剧:“日常生活”,“爱情与婚姻”,“死亡与永恒”,生命的所有流转。
☆ 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属于美国的戏剧。它抓住了所有生命的共通体验。
☆ 设定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初,但这个时间却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
☆ 格洛佛角属于我们所有人,可以是我们的小镇,亦可以是每个地方的小镇。
【经典流传,日久弥新】
☆《我们的小镇》是除了莎士比亚戏剧之外,美国上演得最多的一部剧,多家剧院保留剧目。
☆ 赖声川、王伟忠《宝岛一村》致敬之作,其创作源泉即来自《我们的小镇》。
☆ 上世纪八十年代埃德加•斯诺夫人访华时曾在北京亲自执导过该剧,盛况空前。
☆ 夜雨剧社每年清明节固定上演的剧目。剧社借这样一部戏剧缅怀逝者、心存感伤。
【内含《漫长的圣诞晚餐》】
☆ 独幕剧,深具日本能剧的极简叙事美学。
☆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中,部分场景的技巧灵感来源于此剧。
【怀尔德官方网站】
☆ www.ThorntonWilder.com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何谓永恒 豆瓣
Quoi? L'Éternité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译者: 苏启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2
《何谓永恒》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世界迷宫》的最后一部。作者讲述了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生活,尤其重点描画了母亲的密友让娜与父亲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也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全书写至一战爆发戛然而止。
该书是三部曲中与作者的亲身经历结合得最紧密的一部,尤瑟纳尔在描写身边至亲至爱的亲人时也遵循她一贯超脱冷静的原则,让笔下的人与事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体现了作家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记体裁的彻底颠覆。作品末尾笼罩不散的战争阴云,也表达了尤瑟纳尔对人类命运最深切的忧虑和最贴切的喻示。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世界哲学史 豆瓣
作者: (德)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译者: 吕叔君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史,既有婆罗门教、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思想,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存在主义等西方流派。当然,它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思想,更没法解答一切疑问,但通过把其中那些最杰出的成果,那些关于人生最根本问题的回答,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达出来,让我们得以穿透漫长的时空,从这些伟大心灵中汲取养分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答案。我们将会发现,四千年来,从古印度的无名作者到哲学巨擘康德,从中国到欧洲,对何以为人、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本书是为这样一些人写的:不管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当面对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以及我们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和社会灾难时,他们从不气馁,总是试图通过独立思考来揭示世界之谜,努力去寻找永恒的人生问题的答案。他们从不否认这样一种观点,即所有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及其作品都会对我们有所裨益。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这本书的确既可靠又精要,还通俗易懂,文笔优美,十分难得。它的可读性和威尔·杜兰特的不相上下,但比后者更全面,更加客观。如果这本书能有一个英语译本,那将是高校哲学课程的理想教材。对于初次接触哲学、想要有个好开头的人来说,本书也是绝佳的读本。
——古斯塔夫·缪勒(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哲学系教授)
★ 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这三大问题贯穿了四千年的哲学长河,是每个人在寻找意义和价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我追问。重走人类关于世界、关于自己的极限探索之旅,探寻我们认识、道德和信仰的核心与边界。
★ 写给爱智慧之人的入门宝典,让更多人读懂哲学——任何求知者都是哲学道上的同路人,都有获得高深智慧的潜力。借助通晓易懂而又不失其思想深度的文字,令更多人认识、理解人类最高的思想成就,是哲学史读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 出版六十年、畅销六十万册的经典作品——深受“哲学王国”德国欢迎的哲学史,再版十七次,畅销六十年,并被译成意大利语、日语、荷兰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是经得起时间和各国读者考验的经典作品。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圣路易斯雷大桥 豆瓣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桑顿·怀尔德 译者: 但汉松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命如蝼蚁,冥冥之中是否一切皆为天意?】
近代灾难文学和电影的先驱、作家的文体写作手册、完美的道德寓言。
1928普利策小说奖作品、美国现代图书馆“20世纪百本最杰出的英文小说”
【五位卑微蝼蚁的爱之困局】
1714年7月20日,南美秘鲁,圣路易斯雷大桥断裂。五位旅者坠入深谷,葬身。为什么偏偏是这五个人?是巧合,还是因果? 莫非这是“上帝的旨意和行动”?
朱尼帕修士——灾难现场的目击者之一,用了六年时间,探访调查,取证成书。书中记录着五位殉葬者的生平与故事,而他们彼此间有着或近或远的牵扯。他们为什么,又如何会同时出现在注定会断裂的大桥上?是巧合,还是因果?
☆ 近代灾难文学和电影的先驱:影响了大卫•米切尔《云图》在内的作品创作。
☆ 完美的道德寓言:《圣路易斯雷大桥》既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寓言,也是一部典范之作。在小说家当中,只有纳撒尼尔•霍桑和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道德寓言达到了这部小说的艺术和哲学水准。(罗素•班克斯)
☆ 永恒的普适意义:911事件发生不久后的一次纪念性演讲,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引用了《圣路易斯雷大桥》最后一行里的话,似乎要从里面找到一些不是答案的答案:“不久,我们都将死去。”
【收入精美插图】
【怀尔德官方网站】
☆ www.ThorntonWilder.com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名家名译随身典藏 豆瓣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名家名译随身典藏》共10册,包括《追击》《罪恶下的恋情: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欧拉》《狄金森诗选》《谁是杀人犯?》《南方高速公路》《蓝眼睛》《三角帽》《雪莱诗选》《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均使用同一ISBN。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大教堂 豆瓣
Cathedral
8.8 (96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肖铁 译林出版社 2009 - 1
几乎所有评论家都从这本《大教堂》中嗅出卡佛的变化来。在这本创作于1982年到1983年间的小说集中,如果说人物和情节仍延续了卡佛早期作品的灰暗和无法自拔的话,在几篇篇幅较长的作品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卡佛把自己那扇一直尘封的天窗推开一条缝隙,洒下了一点点光亮。我们仍然可以读到一系列小人物在生活的泥潭里摸爬滚打:重逢恋人被轰出了刚刚借来的房间(《瑟夫的房间》);生活就像坏掉的冰箱里的食物一样腐臭变质(《保鲜》);奔波的人失望地离开,扔下了曾经挚爱的东西(《马笼头》);父亲在痛苦的回忆中,拒绝下火车去见来接站的儿子(《软座包厢》);甚至因耳屎堵住了耳朵而带来的不便和恐惧(《小心》)。交流的匮乏和艰难,成了整部小说集凸显的主题,不管是在父子间、情人间、夫妇间,还是朋友间,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之间,语言和身体的交流成了所有灰暗中最苍白的角落。但在《好事一小件》、《电话来自何方》以及《大教堂》中,卡佛正在步履维艰地一点点“远离那威胁性的模糊,朝着希望而不是恐怖迈进” ,不管这种希望是多么的微弱和渺茫。我们读到了一对刚刚失去儿子的夫妇和一个一直打来骚扰电话的面包师之间的和解;一个酒鬼鼓起勇气,准备拨通妻子的电话;一个男人放下了心理的抵触,在一个盲人的指触下,闭上眼感觉着大教堂。在访谈中,卡佛解释了自己的改变:“我想,现在的感觉更加乐观了一点。当然在大部分小说中,人物的麻烦得不到解决。人们的目标和希望枯萎了。但有时,而且恐怕是经常,人们自己不会枯萎,他们把塌下去的袜子拉起来,继续走。”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天使,望故乡 豆瓣
作者: [美] 托马斯·沃尔夫 译者: 雨凡 / 陈玉洪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5
尤金出生在阿尔特蒙的一个小镇。他的母亲伊丽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和姐妹们赶到街上去挣钱。在他8岁的时候,伊丽莎将“南都”设为寄宿公寓,而尤金则一直跟随着她。尤金的姐姐海伦与父亲一直待在老家。其他的孩子则在两个家之间搬来搬去。尤金讨厌“南都”。16岁的时候,尤金进入州立大学。
大四快结束之际,尤金已经成了校园中的大人物了。后来,他哥哥本恩的突然死亡,使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父亲病重,兄弟姐妹之间为遗产也产生了争吵,因为尤金上过大学,他们扣除了他应得的那一份遗产,并且逼他签字。他母亲答应供给他一年的学费,他便离开家乡去哈佛大学……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太阳照常升起 豆瓣
The Sun Also Rises
8.0 (14 个评分) 作者: 海明威 / 赵静男 译者: 赵静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6
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这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籍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夜色温柔 豆瓣
TENDER IS THE NIGHT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F.S.菲茨杰拉德 译者: 主万 叶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夜色温柔》发表于一九三四年,是菲茨杰拉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战后的法国和瑞士,但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生活:来自美国中西部的迪克·戴弗才华出众,是一名前途无量的年轻心理学家。他爱上了前来就医的美国富翁之女——因与父亲乱伦而患上精神病的尼科尔·沃伦,并和她结婚了。婚后,妻子精神状况的反复无常耗尽了他的精力,奢侈的生活方式蚕食了他固有的道德观念,在这双重压力下,迪克开始酗酒,并与一个名叫罗丝玛丽的女影星产生了爱情纠葛,而尼科尔则选择和阔少爷汤米寻欢作乐。小说的结尾,尼科尔同迪克离婚,嫁给汤米;迪克则孓然一身返回美国,在家乡小镇开了一个小诊所.
2017年12月17日 想读
逃避统治的艺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8.7 (31 个评分) 作者: 詹姆士·斯科特 译者: 王晓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1 其它标题: 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作者通过东南亚山地的历史指出,国家总是试图将山地的居民集中到平地,从事水稻种植,而山民则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国家的控制。传统的观点将山地的居民看做是落后和野蛮的,国家政权延伸到这些地区被看做是推动了这些地方的进步。但是斯科特通过对这个地区历史的研究发现,看起来似乎是落后的山地少数民族可能并不落后,他们居住在山上,选择了不同于谷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国家的统治。
作者指出,他讨论的对手是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因为在布罗代尔那里,文明与国家经常是被混在一起的,而作者则强调,在国家统治范围之外,有着同样的文明。
作者詹姆士•斯科特是美国人类学界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军人物,其《农民的道义经济》一书出版以后,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其《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都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现在是耶鲁大学的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其主持的“农业研究”是一个跨国的高水平博士后研修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近20年。
【推荐】
这部著作可能是迄今为止詹姆士·斯科特最重要的著作。它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创造性和同情心。很少有学者具有更敏锐的能力可以洞察那些没有历史、居于在完全不同的地点,并采用完全不同的实践和形式的人群的能动性。事实上,这已经使他非常接近于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就是人们不仅可以逃避国家 ,而且可以避免国家形式本身。
—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
这是一个出色的研究,富有人文和文化的洞察力,这部著作将改变读者对人类历史,以及对他们自身的思考方式。这是我所阅读过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理论中最具吸引力和激动人心的著作。
—罗伯特·郝夫纳 (Robert Hefner)
2017年12月16日 想读
自我技术 豆瓣
9.5 (24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 汪民安 编 译者: 汪民安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本卷结集的文章主题是自我技术,自我技术决定了个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伦理主体。对古代人而言,这意味着:人们是怎样改变自我的?改变自我的目的、技术、影响何在?对自我技术和自我文化变迁的考察,构成了福柯晚年思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塑造了晚期福柯一种典雅的语言风格。
(本套福柯文选共有三本,编选的文章,横跨福柯思想的整个领域,自六十年代的文学研究到生前的最后一期访谈,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福柯思想全貌。其中,有些文章之前未有中文译本,更凸显了本文选内容上的独特性和价值。)
福柯的思想的力量和影响是令人惊讶的,同时也将是永恒的。
——爱德华·赛义德
福柯的方法既带有极端的科学辨别力,又保持有对“科学”的极端的距离;这是对我们的知识传统的第一次冲击。
——罗兰·巴特
如果福柯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这是因为他出于历史之外的原因而利用了历史:就像尼采所言,因为人们希望一个时代将要来临,就反对这个时代,于是对这个时代产生影响。
——吉尔·德勒兹
2017年12月16日 想读
生活三部曲:生活的意味 豆瓣
Où mène la vie ?
作者: [法]让-克劳德·弗洛克 / Floc’h 译者: 周克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8
漫画大师弗洛克温情之作
简约清雅绘画,优雅生活态度,智慧生活哲思
珍藏版生活哲理绘本
深入生活,探索生活的不同可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
※编辑推荐※
☆ 简单、明快的漫画式的勾线和上色,优雅艺术的视觉享受。
☆ 诠释生活的深层含义,适 合亲子共读,思考生活的本质。
☆ 著名法语翻译家周克希先生精雕细琢,直抵人心的译作。
☆ 法国多家媒体报道,登上了法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费加罗报》。
☆ 值得珍藏,启迪心智的生活哲理绘本,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
☆ 生活三部曲之二,继《生活的样子》之后又一感悟生活绘本。
☆ 激发孩子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尽情体会生活的每一时刻。
生命的本质便是参差多态,生活没有边界,它有着无数种可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荣耀与挫折、选择与抛弃、快乐与痛苦……
但生活真正意味着什么?卢梭曾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因而生活的意味,需要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答案。需要我们不停止对生活的探索,不断扩展生活的宽度和深度,理解生活带给我们的意义。
《生活的意味》给了我们尝试另外生活的可能,并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在未知中,探索出生活的无数可能,找到使我们内心感到满足和快乐的生活。
...................
※内容简介※
生命的本质便是参差多态,生活没有边界,它有着无数种可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荣耀与挫折、选择与抛弃、快乐与痛苦……
但生活真正意味着什么?卢梭曾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因而生活的意味,需要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答案。需要我们不停止对生活的探索,不断扩展生活的宽度和深度,理解生活带给我们的意义。
《生活的意味》给了我们尝试另外生活的可能,并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在未知中,探索出生活的无数可能,找到使我们内心感到满足和快乐的生活。
...................
※名人推荐※
“童书”的概念在此被Floc’h彻头彻尾地重新审视了一番,其蒙田式的假装的超然,使读懂的聪明的人看每一页时心领神会地笑笑:简洁的文字与清晰线条画风的画面互相交织,互相矛盾,互相“捣乱”(即图文兼具幽默和讽刺艺术)。
不要被表面迷惑,弗洛克是个无比温情的人,虽然他努力地想要掩饰这一点。在这里,他的温柔像甜点一样在阳光下融化。
——让·若尼奥(儿童文学作家)
...................
※读者评价※
- 关于生活的主题一点儿也不新鲜,但弗洛克却把它表现得如此地真实,文字简短却耐人寻味,极具哲理性。
- 像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一样的清晰线条画风,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喜爱艺术和插画的家长,我和孩子太喜欢了!
2017年12月15日 想读
白兔夫人 豆瓣
Madame Le Lapin Blanc
8.9 (26 个评分) 作者: [法] 吉尔·巴什莱 译者: 曹杨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爱丽丝漫游奇境》白兔番外篇
法国“面包树奖”得主吉尔·巴什莱作品
...................
※编辑推荐※
★《爱丽丝漫游奇境》白兔番外
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各种彩蛋:
柴郡猫、小爱丽丝的画像、火烈鸟、《彼得兔》……
★ 给母亲、妻子 、闺蜜的礼物
《白兔夫人》是吉尔·巴什莱送给他的女友米莱耶的礼物——作为他忘记她生日的补偿。
★ 一本“声援女性”的读物
受时尚影响的节食少女
全职家庭主妇的日常
大型丧偶式育儿现场
★ 法国“面包树奖”得主吉尔·巴什莱作品
吉尔·巴什莱从2001年开始从事图画书创作,现为一名自由插画家。2004年,他的作品《超级大笨猫》获得法国儿童图画书大奖——“面包树奖”,《超级大笨猫》及其系列绘本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球畅销。
...................
※内容简介※
还记得《爱丽丝漫游奇境》中那位总是迟到的白兔先生吗?本书以他的夫人日记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他的家庭生活,和仙境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白兔夫人爱着她的每一个孩子:她担心大女儿一心减肥,因此尝试了百种胡萝卜菜谱;担心贝蒂不习惯她的新学校;小儿子艾里奥特有时早熟有时却又幼稚;双胞胎还比较省心,最小的女儿艾米丽却像她的父亲一样永远在打哈欠。意外闯入的柴郡猫和爱丽丝也让她伤神。而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个永远操劳着宫殿事务的白兔先生,她的丈夫,能不能记得她的三十岁生日呢?
...................
※读者评价※
这是一本成年女性会喜欢的漂亮绘本,它机智而幽默。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了它,然后买下了它,送给我最好的朋友。之后,我在亚马逊为自己买了一本。它太适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啦!
——美国亚马逊读者
我一直在说、写、做、寻找关于《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所有周边。由于这种痴迷,我总是渴望看到关于卡罗尔笔下人物、背景和语言的全新诠释。遗憾的是,太多的尝试(包括蒂姆·伯顿关于爱丽丝的最新电影)都没能真正把握住卡罗尔独有的幽默和机智。但法国绘本作者吉尔·巴什莱和这本《白兔夫人》做到了。
这本书充满各式各样的彩蛋……最后,当白兔先生抱着蛋糕冲向他的妻子时,配图似乎暗示他失败了。也许,在这本书的续集里,白兔夫人会选择离家出走?这样,我们就能继续看到她所梦想的奇幻冒险了!
——美国亚马逊读者
这是一次完美的阅读体验!任何一位熟悉《爱丽丝漫游奇境》的读者都会为白兔夫人日记中展现出的幽默打动!一定要花时间好好看插图,它们是无价的!
——美国亚马逊读者
这本精致幽默的绘本获得了我四岁女儿,以及全家人的喜爱。它很有创意,描绘了孩子们所熟悉的那个拥有爱丽丝与白兔的仙境世界,并且带领他们进行探索……作为一本儿童绘本,它拥有大量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它是偏贵了一些,但品质真的很棒。它会是一个很好的礼物。
——法国亚马逊读者
2017年12月15日 想读
亲爱的提奥 豆瓣
8.6 (24 个评分) 作者: [荷]文森特·凡高 译者: 平野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凡高娓娓述说着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自己在艺术探索中的孤独寂寥,字里行间更渗透着浓浓的兄弟间的手足之情……
2017年12月12日 想读
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豆瓣
作者: 佛洛伊德 志文 1990
「性學三論」乃是佛洛伊德對人性的了解最具創意、最永恆的貢獻之一,其革命性與重要性可與「夢的解析」等量齊觀。在本書中佛氏道出了對人性與人類行為動機的主要看法。第一篇「性變態」詳論同性戀、性錯亂、及心理症患者的性衝動。第二篇詳細分析幼兒性慾的來源、目的及其表達方式。第三篇「思春期的改變」,包含佛氏著名的原慾理論的經典。它不但是變態心理學學者們的至寶,更且由於它對人性發展作了有系統和完整的探討,也是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以及一般知識份子所不可不讀的名著。「愛情心理學」包含三篇文章,其中對男人戀愛的畸形心理、性無能的原因,以及處女的謎樣的含意,都有精闢的分析,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2017年12月9日 想读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豆瓣
作者: 高春香 邵敏 著 / 许明振 李婧 绘 海豚出版社 2015 - 9
小女孩牙牙来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这里的生活既陌生又亲切,每天都有很多好玩的事可做,有很多神奇的秘密等待她去发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牙牙在这里体验到一年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渐渐听懂大自然母亲的语言!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是由中国本土作者创作的自然科普图画书。它按照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小村落为例,讲述二十四节气这项古老发明的历史由来以及它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影响和启示。这套书共分《春》《夏》《秋》《冬》4卷,每卷6个节气,书中故事以小女孩牙牙在爷爷家的经历为主线,同时分几大知识版块讲述与每个节气有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活动等知识,并辐射到南北不同地区,为小读者设计了记录节气变化的观察互动内容。每个节气还为孩子甄选出适合读诵记忆的节气诗词和谚语。小读者们既可以跟随牙牙的脚步,去看看何时种豆子,何时收麦子,何时摘西瓜,又可以参照知识版块图文并茂的演示,自己动手尝试各种好玩的手工技艺、传统游戏,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掘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二十四节气,就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用适合孩子阅读的图画书形式,把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农业的趣味。书中用精美的图画呈现出城市里孩子不常见到的农村生活劳动场景,唤起孩子心中至真至美的感受,同时启发孩子们知晓,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应该关注农业农村,关注纯粹的自然,关注我们衣食的初来源。
书中涉及知识面广,编排清晰简明,选材紧贴儿童心理和求知特点,有助于拓展和激发孩子的博物兴趣,也能回答日常生活中孩子提出的许多疑问,十分适合家长、老师与孩子们共读,对于传统文化启蒙和自然科学教育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读物。
8大版块,读懂节气:
节气故事/历史由来
古诗谚语/天文气候
七十二候/动物植物
农事活动/民俗节日
图文详示,玩转节气:
观察互动--填日历、涂气温
科学实验--测日影、养蚕、观北斗知节气、蝉的发育
传统技艺--竖蛋、踩高跷、包粽子、编蛋袋、制作荷花灯
节气PK--飞行棋、抢西瓜、连连看、谁拿到"金雪花"
2017年12月8日 想读
地图(人文版) 豆瓣
9.3 (14 个评分) 作者: (波兰)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 / 丹尼尔·米热林斯基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 - 8
★世界各国广泛引进: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挪威、立陶宛、芬兰、冰岛、日本、乌克兰、韩国、澳大利亚等。
★荣获多国重要奖项。如:
法国:2013年度法国女巫奖最佳非虚构类图书奖。
意大利:2013年度意大利安徒生奖最佳非虚构类图书奖。
美国:2013年度《纽约时报》最有趣6本童书之一。
俄罗斯:《福布斯杂志》2013年度最佳图书。
★获得国外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高度好评。
★受到读者欢迎。如美国,上市首日1万册销售一空。
★超大信息量,符合信息时代的儿童需要。
★丰富的细节、柔和别致的色彩、俏皮的笔触,尽显地球的可爱,是培养儿童探索世界、热爱地球的工具性绘本。
★精装全彩大开本:8开,不用放大镜,一目了然。
介绍了7大洲、4大洋、北极和42个国家,是一本不同于一般的地图,绘本式地呈现了边界、城市、河流、险峰,呈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历史、人文名胜、文化事件和很多与当地有关的奇妙趣闻。它以引人入胜的细节、柔和别致的时尚色彩、俏皮的笔触,描绘出了地球的可爱,是儿童认识地球和世界的工具性绘本,是为地图爱好者奉上的一场视觉盛宴。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美不胜收的儿童地图绘本,色彩柔和别致、画风诙谐有趣、知识视野广博,呈现在极富质感的纸张上,书香浓郁,让人忍不住翻阅下去,从头至尾充满审美的愉悦。相信无论是七岁的小孩,还是成年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
—— 《华尔街日报》
这本漂亮别致、充满阅读趣味的地图绘本,会让足不出户的神游旅行者激起旅行的愿望……柔和的大地色系,装饰性的边框,精巧的线条,透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众多有趣的手绘插图,为这本书增添了轻松明快的现代感。
——《学校图书馆杂志》
这本书以俏皮的线条、笔触,勾勒出各个国家民族的地理特性,其中包括很多当地的著名人物(如弗洛伊德、康定斯基、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等等)……对萌芽期的地理爱好者,或即将环游世界的旅行家,这本《地图(人文版)》是一个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的阅读之选。
——《纽约时报》
一部纪实风格的视觉盛宴……用柔和复古时尚的米黄色、淡紫色和青灰色调,精美地描绘了世界丰富多彩的自然物种、山川河流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类建筑艺术……
—— 《华尔街日报》
字里行间充满引人入胜的细节,可谓内涵丰富、经典耐读的视觉盛宴。每翻开一页,都仿佛收到一封环游世界的邀请……阅读《地图(人文版)》是一种享受,它用丰富的细节迎合了电子时代热衷于各种视觉刺激的年轻一代。这本书同样也会吸引家庭的其他成员一起愉快阅读。
——《书架觉醒》
这本书不同于图书馆里的世界地图。作者以与众不同的鲜明风格绘制了这些地图,更多地呈现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它的精确坐标。
——美国《娱乐周刊》
2017年12月8日 想读
雪落香杉树 豆瓣
Snow Falling on Cedars
8.2 (41 个评分) 作者: [美] 戴维·伽特森 译者: 熊裕 全本书店|作家出版社 2017 - 6
编辑推荐:
1995福克纳奖得主
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首数月
美国书商协会年度之选
被译成30余种文字,全球畅销500万册
当代美国文学史上罕见的超级畅销获奖经典
全美大中学文学课堂读本,被列入大学文学课程考试大纲
拥有哈罗德•布鲁姆和Cliff Notes等众多导读本
恢弘精妙,融爱情、战争、历史、悬疑和成长小说于一体
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剧,同名电影由伊桑霍克和工藤夕贵主演
内容简介:
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中学教师,用十年时间写下令自己一夜成名的故事,虚构了西雅图附近一座香杉积翠,草莓遍地的海岛,一处被海水封闭的小型人世,交织上演着爱情、战争、种族歧视和悬疑谋杀案……
日裔少女初枝的生活中先后到来两个男人:邻居男孩伊什梅尔是她的初恋,他们气息相通;暗恋她并*终成为她丈夫的日本同学宫本天道,他们血脉相连。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矛盾空前激化,日裔居民被遣送去西部荒漠中的集中营。男人们走上战场。战争粗暴地打断了爱情,交错了命运……
多年以后,在一桩疑是谋杀案的庭审现场,无法求取公平的爱情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再次汇聚在命运的交叉点。一座海岛的灵魂和一位日本疑犯一起面对着法庭的审讯:善与恶、爱与宽恕、公正与偏见,仁慈与冷漠的主题交织奏响在每一颗莫测人心的键与弦上,组成一部恢弘精妙,洞彻灵魂的人性交响曲。
小说一出版即获福克纳奖,并被选入全美大中学泛读书单,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畅销500万册,是屈指可数的当代文学经典。
2017年12月8日 想读
演技六讲 豆瓣
Acting: The First Six Lessons
8.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译者: 郑君里 / 吉晓倩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 10
周润发、梁朝伟、刘青云、周星驰之间流传阅读的“表演圣经”
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理论的大成之作
从斯坦尼体系到美国方法派的重要里程碑
1933年以来多次再版,已被译为十几种语言
在郑君里经典译本基础上大幅增订
一个演员每创造一个角色,就是在舞台上创造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部。这种人类精神一定要在身体、心理、情感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而且,还一定要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人物的灵魂。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
※编辑推荐※
《演技六讲》一书诞生于1933年,被认为是举世第一本关于斯坦尼体系的著作,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还早问世三年。波列斯拉夫斯基在美国的导演和教学活动直接影响了数百名演员,培养出一批戏剧和电影界的领军人物。本书是其毕生表演理论之集大成,被视为从斯坦尼体系到美国方法派的重要里程碑,八十余年来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典表演教材。在中国,本书自1937年首次翻译出版后,对中国几代演员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本次出版的《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增订纪念版)在郑君里先生经典译本基础上,特别增订了首次公开的构成“演技六讲”雏形和重要语境的23篇珍贵演讲,及斯坦尼体系重要传播者乌斯彭斯卡娅的4篇表演课讲义。
◎ 波列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念与斯坦尼一脉相承,强调培养和运用想象力,使之服务于演员对内心生活的体现。本书对斯坦尼体系的核心原则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讲解,为演员打开从内心体验到性格塑造的大门,从而创造出角色的灵魂。
◎ 作者将毕生表演、导演经验提炼总结,从戏剧的基本要素入手,从15个层面递进地提出关于“创造性戏剧”和“有创造性的演员”的观点,阐述了创造高于现实的美妙“幻觉”的戏剧理想及从事专业表演的必备技能。
◎ 当大师遇到“奥菲利娅”,戏剧理想的火焰熊熊燃烧。导演与表演初学者“上演”了一出六幕戏剧,生动有趣、酣畅淋漓,犹如向表演事业献上的一封浪漫情书。
......................
※内容简介※
《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增订纪念版)是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与戏剧理论的大成之作,对方法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初版于1933年的《演技六讲》以英语写成,以导演和表演初学者的对话形式,从注意力集中、情绪的记忆、戏剧的动作、性格化、观察、节奏六个方面生动活泼地阐述了表演的基本理念,至今再版不断,并被译为西、葡、意、土、波兰等十几种语言。此次中译本在郑君里先生经典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增订,如作者向美国公众阐述斯坦尼体系的23篇演讲,这为其后来提炼“演技六讲”提供了重要语境。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美国实验剧院的重要合作伙伴玛丽亚·乌斯彭斯卡娅的4篇表演课讲义。因此,本书可说是了解现代表演方法从斯坦尼体系发展到方法派的重要依据,更是今天的表演和戏剧学习者的必读文本。
......................
※名人推荐※
波列斯拉夫斯基影响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这些人如今已成为斯坦尼在美国的代言人,影响着整个戏剧界连同电影界。这是波列斯拉夫斯基的功劳。
——斯特拉·阿德勒,美国演员、表演教师
波列斯拉夫斯基是美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把斯坦尼理念带到了美国的戏剧舞台上。我无法想象没有他,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李·斯特拉斯伯格,美国演员、导演
这六讲表面上简单又轻松,实则深刻而中肯。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不论是表演初学者还是知名演员,都会从这本书中获得激励。
——亚力克·吉尼斯,英国演员、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
2017年12月8日 想读
蔬菜教室(秋冬篇) 豆瓣
8.5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内田悟 译者: 曹逸冰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0
22种秋冬蔬菜,111道特色料理
拥有30余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内田悟
教你如何用蔬菜打造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菜肴
...................
※编辑推荐※
◆ 身为筑地御厨的店长,内田悟与蔬菜打了三十余年交道,他了解蔬菜的每个时节,每个部位,谙熟每种蔬菜 的最佳食用方法。
◆ 本书中介绍了很多蔬菜的处理和保存方法,让读者能够学习到真正合适的处理食材的方式。不同于其他蔬菜食谱,内田式烹饪法对蔬菜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处理,力求获得最佳效果,让朴实的蔬菜展现惊人的美味。
◆ 简单细致的料理,蕴藏着三十余年经验积累下的不为人知的烹饪技巧。
...................
※内容简介※
秋冬蔬菜,你知道的有多少?
拥有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内田悟,亲自解说什么蔬菜要在什么季节吃、要怎么洗、怎么切、怎么煮,更重要的是要怎么吃才会更好吃!
本书详细介绍了22种常见秋冬蔬菜的季节、特点、保存方式等基本常识,并根据蔬菜的口感和味道,教你该怎么利用不同部位制作出让人一吃就会上瘾的111道特色料理。
从今天开始就可以用到的秋冬蔬菜料理新技术,只要试过一次就会爱上它的内田式烹饪法。
2017年12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