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 - 标记
妈妈让我卖茄子 豆瓣
像鬼一样厉害的妈妈非得让我去卖茄子,我可是小学生啊!
6.6 (25 个评分) 作者: [日] 原田刚 文 / 筒井则行 绘 译者: 唐亚明 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 4
原名:像鬼一样厉害的妈妈非得让我去卖茄子我可是小学生啊!
日本亚马逊畅销书排行NO.1
一本有点“怪异”却又感人至深的绘本
..................
◎ 编辑推荐
☆ 日本亚马逊畅销书排行NO.1, 日本富士电视台专题报道全国轰动。
根据绘本改编的纪录片,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后获得了巨大反响,千万人因这个故事而感动,引发了关于社会各界对教育话题的广泛探讨。
☆ 一本略显“怪异” 却又意外温情的绘本,每个母亲都感同身受的故事
原书《像鬼一样厉害的妈妈非得让我去买茄子我可是小学生啊》奇特的书名,再加上黑白绘画配茄子紫的“诡异画风”,很少有绘本会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力。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令人无法忘怀的画风展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母亲形象。初读本书,很多人都会被像“鬼”一样的妈妈吓到,可是这位妈妈,其实是不得不变得像“鬼”一样厉害的……
☆ “把孩子培养成能够自立的人,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所在。”
作者原田刚现在是家乡德岛县一家育儿杂志出版社的社长。他这样说道:“请你们关心孩子,把他培养成为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坚强的人”,把他培养成能够自立的人。请你们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这样做吧。”
这是作者原田刚在后记中写下的献给所有父母的话。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每一位父母,把孩子培养成能够自立的人,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所在。
☆ 真实故事有巨大的力量
关于母亲的质朴感人的故事,即使是猜得到结局,看的过程中还是会被打动。故事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日本上世纪70年代的故事,动人的点在于这个故事是真实的,画风和文字也都尽力在还原这份真实。
..................
◎ 内容简介
我那温柔的妈妈,有一天突然变得像鬼一样厉害,让我一个人去卖茄子。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四十年前发生在日本乡村小镇的故事,今天仍可以感动千万人。
..................
◎ 名人推荐
强烈的画风给予读者强烈的冲击。画面只有茄子和文字使用了深紫色,简单的两色,传递了深厚的信息。
内容正如书名所写“像鬼一样厉害的妈妈,非得让我去卖茄子,我可是小学生啊!”这句话如果换成妈妈的角度来说,就变成了:“有个小学生儿子的我,变成了像鬼一样,让他去卖茄子。”
孩子刚去卖茄子的时候不敢和人对话,是那么胆怯。可当他开始努力的时候,他的生意渐渐越来越好,还被曾经拒绝他推销的吓人的大叔所表扬。这个强硬大叔的角色,也象征着一种“粗野的教育力”。在过去的日本,这样的人很常见。
母亲心中想让孩子学会的是:“即使我不能保护你,但你能够以自己的思考去行动”。而母亲教育所用的东西,就是眼前的,孩子熟悉和亲近的茄子。母亲用茄子让孩子去学会一切。虽然这是个朴素甚至有些笨拙的方法,但是这段经历让“我”长大了。
妈妈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母爱,相信每一个读者可以从中领悟。
——著名和歌诗人 俵万智
2018年3月14日 想读
艺术哲学 豆瓣
Philosophie de l' Art
作者: [法国] 伊波利特·丹纳 译者: 傅雷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 5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丹纳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最后一编“艺术中的理想”,为丹纳的美学。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
2018年2月19日 想读
在漫长的旅途中 豆瓣
長い旅の途上
作者: [日] 星野道夫 译者: 蔡昭儀 先覺出版社 2006 - 6
人,總是各自步在追尋光明的漫長旅途中。
本書是作者星野道夫在一九九六年於勘察加半島遭棕熊襲擊去世後,所遺留下來最後的、無聲的訊息,是貼近人與自然的溫柔隨筆。
作者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長期隻身行旅於酷寒的極北大地,對於生活在嚴苛自然環境中的人與動植物,以鏡頭和執著投注關懷的目光,同時也以無盡的溫柔筆觸,訴說重新省思所謂「豐富人生」與「幸福」定義的靜謐話語。
透過書中真切質樸的字裡行間與撼動心靈的敘事構圖,讀者可以踩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跡,沿著一幅幅的照片,將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沈的極北大地,進行一場回歸自然的心靈之旅。
二○○六年七月,星野道夫第一本正式授權的國際中文版寫真札記《在漫長的旅途中》,由先覺出版社在台灣發行。
2018年1月7日 想读
押沙龙,押沙龙! 豆瓣
Absalom, Absalom!
8.8 (2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译者: 李文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6
《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最重要,也是最复杂、深奥,最具史诗风格的一部作品。它讲述的是美国南方一个家庭从1860年到1910年左右所经历的激烈的分崩离析的故事,深刻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种种冲突,触及与人类境遇有关的诸多带普遍性的问题。小说叙述方式独特;书中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主观感情“解释”过去,但共同体现出整部作品的悲剧格调。  本书书名源自《圣经》典故,书中描述的亲子之间的爱与恨、兄妹之间的暧昧感情等,具有《圣经》故事的色彩。
2017年12月26日 想读
我们在此相遇 豆瓣
Here Is Where We Meet
9.0 (21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伯格 译者: 吴莉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7
编辑推荐
1.约翰•伯格最深情的告白之书。本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术评论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式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这本书引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
2.和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样美丽的地志学书写。约翰•伯格以精彩绝伦的想象力,赋予现代城市以个人化印记和魔幻气息,最私密的写作和最彻底的虚构,却仿佛写出了每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内容简介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评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性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
这不是一本传统的小说、回忆录、散文或传记,而是一种混杂了这些文体的崭新文类,即NewStatesman所谓的“未来的文类”:“是虚构,但非传统小说;是作者的第一人称,但非回忆录;是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终是立足于当下;是一篇无悔的告解,也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深刻挖掘。”
名人推荐
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性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论诗意,他或许稍逊劳伦斯;但他更机敏、更关注公共价值,风度气节亦胜一筹。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
——苏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与绘画,而是“观看”的诡谲。在我们可能涉及的有关观看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绘画被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阅读伯格,会随时触动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并使我们的同情心提升为良知。
——陈丹青
撇开意识形态立场不谈,伯格目前在几个领域里都是不可不读的大家。例如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你能不看《观看之道》和《毕加索的成败》吗?假如你研究摄影,你能不读他的《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吗?假如你喜欢当代英语文学,你一定会在主要的书评刊物读到其他人评介他的新小说。更妙的是,他随便写一篇谈动物的文章,也被人认为是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动物研究”的奠基文献之一。综合起来看,他就和苏珊•桑塔格一样,是那种最有原创力也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不在学院,也不按学院的格式写作,却创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学教授一辈子也弄不出来的观念。而且他还要写得那么美,拥有那么多读者。反过来说,今天我们中国也很流行讲“公共知识分子”,但很惭愧,我们似乎还没有人及得上伯格这一流,还没有谁会有这样的知识上的创造力。
——梁文道
2017年12月26日 想读
洪水之年 豆瓣
The year of the flood
8.4 (1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晓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阿特伍德备受赞誉的《羚羊与秧鸡》续篇,“疯癫亚当”系列第二部曲。
在《洪水之年》中,人类长久以来忧惧的洪水之患终于到来。这场“无水的洪水”与《圣经》中上帝为了扫除邪恶和罪孽而施放的洪水毫无关联:这是一场迅速蔓延的疾疫——无法通过生物手段加以抑制,如大火般吞没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座尸体横成的屠场。这场“洪灾”令数千万人命丧黄泉,几乎灭绝了所有人类的痕迹。瑞恩和托比成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腐败的统治力量的阴影和新型基因合成物种的威胁下,瑞恩和托比必须尽快决定她们的下一步行动,而不仅仅是把自己反锁在暂时的安全屋里。
《洪水之年》讲述的洪水之患与圣经故事中上帝为了扫除邪恶和罪孽而施放的洪水毫无关联。阿特伍德所指的是一场无水的洪灾:一场不同寻常的、迅速蔓延的疾疫——无法通过生物手段加以抑制;漂白粉消毒无法加以消除;疫情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地席卷开来,像漫山的大火吞没了一座有一座城市——病菌无所不在、恐怖无所不在,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尸体横成的屠场。这场“洪灾”令数千万人命丧黄泉。也造成了几乎所有的电子、数字系统、和工业体系陷于瘫痪。
《洪水之年》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怪诞的世界——既有希洛尼慕斯•博施的绘画那样的怪异;又有《发条橙》里的荒诞。一切都已土崩瓦解。一家名为“库塞库”的保安公司乘着各地公安系统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而解体之机掌握了政权。“库塞库”的人不仅通过洗脑将他们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且还推行一系列邪恶的实验,恶意组合人类和动物的基因,创造出怪异的新型突变物种。
在某种意义上,阿特伍德的这部新作堪称其2003年的那部《羚羊与秧鸡》的姐妹篇。同样是将读者带入“后天启”的未来世界,这部《洪水之年》则显然更有力、更具创造性,叙述手段也更为华丽。
“阿特伍德知道如何让我们直面自我,但她握在手中的镜子却不仅仅是在反射我们的生活……《洪水之年》并不是一部预言式的作品,但其中发生的一切却呈现出怪诞的可能性。”——珍妮特·温特森
“一部杰作……犹如惊悚小说一般令人难以释卷。”——《时报》
“阿特伍德既风趣又睿智,一位真正优秀的作家和思想者。”——《纽约时报书评》
“阿特伍德在本书中完全超越了她自己,也超越了这个时代。这不仅是一首对人类希望庄严的颂歌,也是对人类自毁倾向的严肃拷问……它见证了阿特伍德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又一次达到巅峰。”——《ELLE》
“扣人心弦的作品,完全展现了她的叙事天才,在纯粹的语言中爆发出能量、创新和令人目眩的技巧。”——《纽约时报》
2017年12月26日 想读
现实不似你所见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9.2 (5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11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Reality)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2017年12月25日 想读
阴影 豆瓣
Shadows: The Depiction of Cast Shadows in Western Art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王立秋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1995年,为了向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的故事》和《世界小史》作者E. H. 贡布里希爵士致敬,英国国家美术馆特别邀请他来策划一次展览。贡布里希将此次展览的主题锁定在艺术史中非常有趣的一个议题:阴影。而且,在此次展览中,他尤其关注阴影中的一个类别:投影。本书即是贡布里希亲自为此次展览所写的导览。在其一贯具有亲和力又不失专业水准的精彩文笔引领下,我们可漫步踏入西方艺术史中“投影”这一较少为人窥察的区域。恰如作者所说,这部导览主要是为了“能够鼓励参观者制订自己的观展路线”,去收获属于自己的艺术认知。在这一点上,此书“起着引导宏大主题的宝贵作用”。同时,本书配有71幅高清画质精美插图,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亲自作序推荐。
2017年12月25日 想读
幽灵 豆瓣
Gjenferd
8.0 (50 个评分) 作者: [挪] 尤·奈斯博 译者: 林立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6
也许生命只教过你一件事,那就是时光无法倒流。哈利自我放逐到香港之后,以为从此远离警探生涯给他造成的创伤。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曾与哈利情同父子的少年欧雷克,因涉嫌杀人而被警方逮捕。哈利无法相信欧雷克是杀人凶手,因此返回奥斯陆试图找出真凶,挑战一桩在警方看来已经罪证确凿的毒虫命案。
为了拯救他誓言守护的少年,在律师汉斯和昔日旧友贝雅特的帮助下,哈利只身展开调查。然而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让人彻底迷失的处境。如幽灵般神秘飘忽的贩毒组织幕后首脑,渴望权力的政客,收受黑钱的警方……没人希望哈利回来,找出真相……
2017年12月25日 想读
让“死”活下去 豆瓣
7.5 (12 个评分) 作者: 陈希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1
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怀念散文集。《让"死:活下去》以独特的书写方式,感人的心灵絮语抒发出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无边的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无际绝顶,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在她真挚优美的文字中,关于生死、爱情、诚实、孤独、时间、永恒、生存意义等追思时时闪烁在字里行间,散发出炫目的智慧之光。
2017年12月25日 想读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豆瓣
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
7.7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梅天穆 译者: 马晓林 / 求芝蓉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10
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的重量级新作
在全球史的视野下,描绘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
荣获2017年经济观察报书评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 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
※媒体推荐※
蒙元帝国部分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带来了欧亚的整体性和世界的新秩序。从“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视野,去观察和审视蒙元帝国及蒙古征服,才有可能真正读懂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进历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李治安
本书探讨成吉思汗带给世界历史的遗产,涵盖了元朝、四大汗国乃至之后数百年,时空宏大,行之于文,举重若轻,在国内外的书籍中实不多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张帆
本书不仅条理清晰,而且饱含热情,并广泛参考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必将作为对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贡献而广受欢迎。
——英国基尔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 彼得·杰克逊
这部文笔生动的著作体现了作者对这一课题的痴迷,并将成为关于世界史和蒙古帝国的课堂上极为有用的参考书。
——《亚洲研究期刊》
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杰出著作,是探索蒙古人参与创造的世界历史的首选之作……作者将我们带到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2017年12月25日 想读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8.5 (68 个评分)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陈之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0
孔飞力以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为主轴,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性议程”归结为三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或矛盾:政治参与的扩展与国家权力加强之间的矛盾(本书第一章);政治竞争的展开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之间的矛盾(第二章);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这三组问题并非始于清代,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但却跨越了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制晚期,并在帝制崩溃后继续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时的基本问题。
孔飞力认为,当政治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形成重大威胁时,人们便会围绕着种种“根本性议程”开始形成共识。在中国帝制晚期,深植于历史文化之中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导致了向着现代性、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渐次发生转变?孔飞力通过论述魏源、冯桂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结合晚清以来相关的历史叙事,较为宏观地回应了这一问题。
孔飞力对这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非常自负。相对于孔的另外三部专著和其他专题论文,这本书确实很不寻常,此书的初稿是讲座稿,孔飞力别的论著均为实证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对一些较为宏观的问题作出正面回答,而不再隐藏在具体问题的研究背后。总的来说,孔飞力治学的宗旨,他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此书中有最为直接的展现。
书中各章是以作者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系列讲座(1994年)为基础改写而成,1999年先以法文出版,英文版于2002年推出,此次中文版首次问世。
2017年12月24日 想读
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Eggplant.place 豆瓣
La increí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ándida Eré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8.9 (16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1
那个尴尬的傻子死了,人们这才发现他美得动人心魄。
马尔克斯短篇小说集
收录《巨翅老人》《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令人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等名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欢迎来到马尔克斯的暗黑童话世界!在这里:
死去的人会变回年轻时的模样,乘着洋流漂过全世界,带着所有经过的地方的鲜花和水草。
大雨下得太久,你一觉醒来可能会看见天使掉在你家院子的烂泥里。
触礁沉没的巨轮会变成幽灵船,一遍遍重复不祥的命运。但若碰上执拗聪明的小男孩,也能从阴间驶进阳世。
魔法师会为死去的仇人造一座最坚固雄伟的陵墓,然后让他在棺材里一次又一次复活。
残忍的祖母会押着孙女当妓女,陷入爱情的男孩能听到千里之外情人绝望的呼唤,渴望自由的女孩什么都可以抛弃。
2017年12月24日 想读
最好的告别 豆瓣 Goodreads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8.9 (27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阿图·葛文德 译者: 王一方 主编 / 彭小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7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编辑推荐]
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2017年12月24日 想读
危险的边疆 豆瓣
The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8.4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巴菲尔德 译者: 袁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7
这是一本在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内由“重新发现”拉铁摩尔到新的“边疆范式”形成的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本书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时段之内游牧帝国与中原政权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包括蒙古帝国在内的游牧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并对中原政权与这些帝国的关系作了贯通性的研究。
2017年12月24日 想读
想象的共同体 豆瓣 谷歌图书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8.6 (7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译者: 吴叡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4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它们在历史上是怎样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何它们能够在今天拥有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当性?这些都是研究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学者们试图要解答的问题。本书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出发探讨了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力图提出一个解释上述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新的理论典范。安德森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他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通过比较史和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进行了论证:他否定了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的观点,认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南北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才是“第一波“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经由美洲而散播至欧洲,再到亚洲和非洲。安德森百科全书式的欧洲史素养与当代东南亚研究权威的背景,以及他对东西方多种语言的掌握能力,使得他的论证更具说服力。《想象的共同体》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令它已经成为当代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所及几乎横跨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当代文史社会科学学生必读之书,同时也是理解人类社会诸多现象时,不可或缺的指引。
2017年12月23日 想读
佛罗伦萨的神女 豆瓣
The Enchantress of Florence
8.2 (8 个评分) 作者: [英] 萨尔曼·鲁西迪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 - 1
《佛罗伦萨的神女》是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宗教、民族的历史魔幻巨著,也是一部超越时空与想象力边陲的“爱情传奇”。在一个阔大的历史背景上——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意大利的美第奇政权、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伊朗的波斯帝国、中亚的乌兹别克王国,以及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哥伦布发现美洲——东西方世界皆为一个似真似幻的黑眼睛公主而疯狂……历史有多么宏大,情爱就有多么离奇!且不说主角的舞台和魅力,单就其中的细枝末节:佛罗伦萨的交际花、马基雅维利、虚幻的王后、乖戾的王子、不可思议的妓女、诡异的宠臣、为画中人而匿毙画页一角的宫廷画师、神秘的阉人以及“性爱秘药”“记忆之宫”“四个巨人”… 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不能自拔。
2017年12月23日 想读
恋情的终结 豆瓣
The End of the Affair
8.4 (134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柯平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4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里斯爱上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萨拉。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萨拉不辞而别, 莫里斯在恨和嫉妒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后 ,他们再次相遇,当初那段感情中炙热的 爱、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着莫里斯。这段恋情最终如莫里斯所言:变成了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莫里斯记述了爱情开始的时刻,以及最后的时刻。这本书里有狂热的爱、狂热的恨、狂热的猜疑、狂热的嫉妒、狂热的信仰,有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
2017年12月23日 想读
外婆的道歉信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Min mormor hälsar och säger förlåt
7.9 (11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孟汇一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5
2016年瑞典年度作家 美国亚马逊作家排名No.1
版权售出40国 遍布欧美几乎每家书店
上市10个月 全球总销量突破150万册
出版后持续霸占《纽约时报》畅销榜50周至今
内容:
七岁的爱莎有个古怪又疯狂的外婆,会埋伏在雪堆里吓唬邻居,半夜从医院溜出来带着爱莎翻进动物园,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四处惹麻烦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不管什么情况下,外婆都会站在爱莎这一边,为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
就算是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不幸得了癌症去世,留给爱莎一项艰巨的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送给她得罪过的九个邻居。收信人包括一只爱吃糖果的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和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这一趟送信之旅让爱莎渐渐发现:外婆和邻居们的故事,比她听过的所有童话都更加精彩。
这是一个关于爱、原谅和守护的故事,在合上书之后很久都难以忘记。
媒体评论:
在你准备读《外婆的道歉信》前,请准备好纸巾,并且准备好笑到肚子痛。如果今年错过这本书,你一定无法原谅自己。——《商业内幕》,2015最佳图书
巴克曼超级会讲故事,这些故事充满幻想又真实感人。——《圣路易斯邮报》
充满希望、谅解,宽容对待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合上书本,爱莎的故事将会永远与你伴随。——《图书馆杂志》
巴克曼这次抛给我们一个神奇又温暖人心的故事。——《出版人周刊》
巴克曼的故事最让人赞赏的,就是他对于悲伤和失去的坦诚以及洞察力。真心推荐这个奇妙有趣、令人感动的故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太阳报》
很久都没有读到过这样让人一会哭一会笑的好故事,其实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笑。——玛莉莲·达尔《书架思考》
2017年12月23日 想读
不可思议的朋友 豆瓣
8.9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岛征彦 译者: 李秀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7
第十三届文津奖入围作品
豆瓣2017年度高分图书第三名
第20届日本绘本奖大奖作品
改编自真实故事的自闭症题材绘本
.....................
※编辑推荐※
★第20届日本绘本奖大奖作品,一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自闭症题材绘本
《不可思议的朋友》讲述的是一段 历经20年的非同寻常的友情。“我”和自闭症少年“小安”相 识在小学二年级,刚认识小安的时候,我对他充满了戒备和不解,可随着交往的深入和自身的改变,我和小安渐渐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一路同行,直到长大成人,经历了许许多多。在我心里,小安就是我的——不可思议的朋友。
这是一本主题深刻的自闭症题材绘本,但讲述的是一个平实、动人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日本淡路岛上发生的真实故事,故事的原型是治井一马、小田阳介两位少年,在书中他们作为“小安”和“太田佑介”登场。他们从幼儿园时代就相识,直到29岁的今天,一直共同成长,持续着他们的友情。绘本作家田岛征彦在淡路岛实地取材,历经三年才完成这部作品。在日本出版后赢得广泛关注,是一部难得的话题杰作。
★一个真实的友情故事,让孩子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他者,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我”与自闭症少年小安,从相识时的不解,到20年的一路同行,这段友情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个故事会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差异”,学会尊重关爱与自己不同的人,会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会让自己收获人生中不一样的“礼物”,更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享誉国际的绘本界“双子星”之一、田岛征三孪生兄弟——田岛征彦代表作
田岛征彦和田岛征三是享誉绘本界的一对孪生兄弟,兄弟俩获得过业界权威的日本绘本奖和金苹果奖。他们成长在高知县土佐的乡村,从小在观察自然的体验中,培养了独特的艺术感觉,走上了绘本作家的道路。根据两兄弟的童年记忆改编成的电影《梦幻村庄》曾获第46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田岛征彦的画风朴素清新,在手工竹纸上采用日本传统的印染画法“型染”,可谓独树一帜。他曾获得过金苹果奖等国际权威的绘本大奖,尤其擅长体现自然、童年、少年情感的题材。
.....................
※内容简介※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转学到了一座小岛上的学校。开学典礼那天,一个大声自言自语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是小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起初,我对小安充满了不解和戒备,可随着深入的交往和自身的改变,我和小安渐渐地成为了好朋友。后来,我们长大成人,一起做邮递员的工作,经历了许许多多……
对于我来说,小安就是一直陪伴我的——不可思议的朋友。
.....................
※名人推荐※
对于普通人来说,自闭症人士会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在生活中也有可能会对身边人带来一些不便的影响。但如果换个眼光看待他们,一定能发现他们的单纯和可爱,理解他们的不易和艰难。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因为看了这本感人的绘本,会愿意多一点去了解自闭症孩子,伸出双手去接纳和拥抱这个群体。
——“金话筒”奖获得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李欣
两人从少年到成年的的友情故事极其平实、动人。这本书展示的是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流,不论你和他是否不同,我们都在经历着生活中的苦与乐,共同成长。因此,这个故事才会深深地打动人。
——日本绘本评论网站ehonnavi主编 挂川晶子
2017年12月2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