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 - 标记
163道五星級創意甜點 豆瓣
作者: 橫田秀夫 译者: 夏淑怡 良品文化 2011 - 9
◎日本五星級點心師傅的創意食譜。
若想在小規模的咖啡館或餐廳中製作出美味的甜點,研發充滿創意的食譜、以及色彩繽紛的擺盤裝飾就是關鍵所在。此外為了快速提供餐點給客人,*的製作過程也很重要。
◎多達163道的製作內容,連細小的甜點配料都有圖文說明。
《163道五星級創意甜點: 為全家大小設計的四季點心》介紹超多創意甜點,從極簡易的單品到需要稍微花功夫的精緻點心,163道食譜都能滿足各位的需求。只要製作食譜中的任何一個甜點配料,靈活運用就能製作出另一道點心,還能隨意加入市售的各種食品材料,使用的彈性範圍大就是本書的最大特色。
◎靈活運用食材自製醬料,同時結合市售商品取其便利性。
例如果醬是一種同時含有甜味及水果酸味的食材,由於近幾年來出現一股熱門風潮,因此市售商品的種類也很豐富。既然如此,實在沒有理由不去好好利用這種現成的材料。果醬不但可以混入冰淇淋中,還能掺入蘇打做成飲料等,利用價值非常大。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我要的甜蜜“汁”味 豆瓣
作者: 蜜思 / 袁小真 2014 - 4
在传统的饮食观念里,饮品不是饭桌上的主角,它无关温饱,更像是平常日子里的一个点缀。也正因为这样,它有了更多可能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时刻、心情,选择一款贴合心意的饮品,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这本书中的每一款饮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它们盛在独特的杯子里,有故 事,会思考,只等你去发现和品味,还能像朋友一样,随时随地温暖你的胃与心。找到它们的索引,只有一个,就是听从你内心的召唤。
★ 不同天气、不同时刻、不同心情,排列组合出不一样的生活场景。
据此,我们给出不一样的美味饮品提案:
豆浆搭配刚刚苏醒的清晨
咖啡适合慵懒的雨天午后
一杯红酒配一个人的电影
鸡尾酒混搭一群人的狂欢
★在家就能轻松做,既美味又养生
味蕾跳跃起来,心便不再孤单
★全手绘插图,描绘出童话般的神奇场景
一边喝饮品一边看书,像是经历一次冒险,心情随味道起伏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Shakers Cafe四季特調飲品 豆瓣
作者: 東洋株式社 瑞昇
本書收錄由日本人氣咖啡館「Shakers cafe lounge」所獨創的特調飲品,全部都是經過咖啡師、蛋糕師等的親自研發、調配,再透過嚴格篩選後才正式在店內販售的創意飲料。現在一口氣集合成一冊,還毫不保留的將調製法與概念分享給讀者。
所介紹的每一款飲品都富含對特調的新印象、新巧思,並且還兼具了美味度、震撼度、時髦度。像這樣包含飲料的創意、品質及商品價值,可所謂Shakers Style!
書中將全數109款的獨創特調飲品,區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做介紹,且皆有說明飲品的使用材料、調配方法&比例,讓一般民眾也能在家調製出這些專業級的時髦飲料。
本書特色
一次收錄109款人氣咖啡館的特調飲品。這些是目前「Shakers cafe lounge」仍在販售的特調商品,只有擁有本書,讀者自己便可以調製&享用到遠在日本咖啡館的獨創商品。
本書介紹的飲品種類包含咖啡類、茶飲類、雞尾酒類,且包含熱飲、冷飲、凍飲,種類豐富,是物超所值的一冊!
書中飲品依照四季做分類,充分使用當令食材調製。充滿濃濃季節感的特色創意飲料只有這裡看的到。
詳細記載每款特調的材料&份量,製作方法&流程說明當然也少不了。
兼具口味上的美味度、外觀上的震撼度、概念上的時髦感的獨創飲品,若你是因興趣想自己調製品嚐,還是想要開店創業,本書推薦給你。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只爱沙拉 豆瓣
そうざいサラダ
作者: 渡边真纪 译者: 宋天涛 2017 - 4
本书主打家庭餐桌上的日常沙拉。沙拉不仅能为主菜增色,单独搭配米饭和面包等主食也同样美味。为了得到丰富的口感和味道,作者在食材的挑选和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有盐渍、香渍的食材,也有烘炒、煎炸的食材,还有蒸煮、晒干的食材,搭配特制沙拉酱就制成了百吃不厌的美味沙拉。106款沙拉大合集,带来满满的健康和幸福的享受。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只一盘也是盛宴:懒人的10000种健康沙拉》 豆瓣
作者: [英] 苏珊娜·提【著】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6
图书品牌:未读·生活家
美味三次方活页系列
没想到你是这么善变的美食书
编辑推荐:
国内唯一三段式活页设计创意美食书
将美味拆分成三个部分
23种顶料X23种主菜X23种沙拉底
幻化出超过一万种别样美食
简单的A+B+C搭配食谱?
错!是23X23X23份小幸福。
内容简介:
《只一盘也是盛宴》通过对沙拉底、主菜和顶料的任意组合,奇妙地搭配出超过一万种创意沙拉!随手一翻,就有惊喜——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对食物的关注越来越少时,别忘了,一盘沙拉也可以是一顿只属于你自己的、真正健康美味的盛宴。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意大利面制作大全 豆瓣
PASTA ―基本と応用、一生ものシェフレシピ100
作者: 真中阳宙 译者: 于春佳 2013 - 1
《意大利面制作大全》介绍了100款美味可口的意面和意粉的制作方法。从经典款式到独特口味的品种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外还介绍前菜、沙拉、主菜、餐后甜点以及各种食材等基础知识。您在家中就能做出与意大利餐厅媲美的美味意大利面。
全部采用精美照片图解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熟练掌握制作技巧的清晰指导。一书在手,就可以使您的厨艺不动声色地变厉害,真正做到高手升级,新手零失败!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跟着小嶋做甜点 豆瓣
作者: [日]小嶋流美 译者: 付明明 南海出版社 2013 - 7
总是纠结送什么礼物给他?不妨尝试一下小嶋老师风靡烘焙圈的生巧克力!拿一块放入口中,触感就像丝绸一样柔滑凉润。亲手做一盒巧克力, 期待惊喜的尖叫吧!
小嶋老师的甜点既简单又美味。没有难找的原料和繁琐的步骤,不用花很多时间,借助烤箱、冰箱、煎锅、微波炉,利用短暂的闲暇时间就可以做出让人期待的甜点。
纸杯蛋糕、燕麦饼干可以给孩子当零食,作为小礼物送给朋友也不错;
火腿蛋可丽饼、软乳酪配面包干做早餐,一整天元气满满;
夏日的午后来一份清凉布丁、刨冰、汽水,最是畅快无比……
平衡的原料配比、详细的做法和小窍门,初次尝试也能做出让人喜出望外的美味,烘焙就是一件既享受又简单的事。自家的厨房就是最好的甜点店,赶快跟着小嶋老师试试吧!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跟着小嶋做烘焙 豆瓣
おいしい!生地
作者: 小嶋流美 译者: 王丹丹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7
舒芙蕾乳酪蛋糕,爱烘焙的你一定不陌生吧!这款蛋糕的配方一刊出,立刻风靡网络,每天都有烘焙发烧友争相跟着配方晒出自己的大作,风云烘焙博主们也不禁惊叹于它的美味。现在,这个配方的作者小嶋老师最受欢迎的烘焙书来了,与你分享最简单又最经典的美味:
海绵蛋糕像婴儿的脸蛋一样轻盈柔软,细腻丰弹;
磅蛋糕醇香绵润,充满融融暖意;
司康外皮酥脆清爽,内芯蓬松绵软,散发着黄油和面粉的天然香气;
戚风蛋糕口蛋香浓郁,像云朵一样轻盈柔软……
最基本的蛋糕也会因配方的比例,操作的手法,甚至一个小细节,呈现出意想不到的风味和口感。
跟着小嶋老师,一起进入美妙的烘焙世界吧。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德国式简单烘焙 豆瓣
作者: 【德日】门仓多仁亚 译者: 颜尚吟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 11
烘焙一定很麻烦、很繁琐?
简单烘焙,可不可以吃到美味?
快来看畅销生活美学书《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的作者门仓的私家食谱!
日本的精致生活品味、德国的简单务实质朴,都在门仓的私家食谱里一一呈现。
这是我国出版第一本德国式烘焙书,德国烘焙简单、大气、百吃不厌,该书的日文版也受到众多苛刻的日本烘焙爱好者的好评,该书在日本亚马逊烘焙糕点排行一直保持前几名。
德国式烘焙的材料简单、制作流程简单,多做几遍,就能熟记于心,可以不限时间、场地,轻松简单地做出美味的德国式甜点。
本书是德日混血料理生活家门仓多仁亚女士常做的德国式烘焙食谱。
本书中,将介绍她自己制作频率最高的4 种甜点坯,分别是“磅蛋糕坯”、“面包坯”、“塔皮坯”以及“海绵蛋糕坯”,并且以这些为基础制作的衍生蛋糕食谱。因为基础是一样的,在每天的制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流程。
单纯烤制的淳朴味道的德国式点心,令人深刻体会到其美味,一口吃掉就会变得非常幸福。生活本应这样简单、幸福。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厨神的家常菜 豆瓣
作者: [西]费朗•亚德里亚 译者: 许妍飞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4 - 5
亮点介绍:
1 .世界顶尖厨师、公认的厨神——费朗.亚德里亚的西式美食制造全书
2. 1600张超清大尺寸步骤图,逐一分享每道菜详尽的制作步骤
3. 31组套餐共93道菜品做法大全,包含意面、肉类、前菜、汤品及点心等
4. 附有「专属自己的菜单」单元,你可以自行搭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味食堂
内容简介:
费朗•亚德里亚(Ferran Adria)——连续5年获得权威餐厅评鉴《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排行榜第一名斗牛犬餐厅(elBulli)的主厨,汇聚了多年心血,集结斗牛犬餐厅数年来,每天为员工们烹调的,营养均衡又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料理,出版了第一本每天都用得到的食谱——《厨神的家常菜》。
《厨神的家常菜》中包含31个最受欢迎的套餐共计93道菜品,都是费朗•亚德里亚亲自选出来的,每个套餐都包含:前菜(汤品)、主菜和点心,您喜欢的肉类料理、正宗的意大利面、冷热前菜、餐后甜点等应有尽有。当然,读者也可以随自己的心情、将冰箱中既有的食材任意搭配组合。除了菜色的设计贴近家常菜,为了让一般2人小家庭,或者6人家庭也能轻松品尝到这些用心的美食,他特别改写食谱,在食材量分别标记了“2、6、20、75”人份的食材量,满足不同的需求。
此外,为了让这些料理更贴近一般人,《厨神的家常菜》以外国食谱中罕见的“一步骤一文字”做逐步说明,更清楚标示了详尽的“备餐时间和可同时操作的最佳顺序流程”,不浪费一丁点时间。无论是前菜、主菜或者点心,跟着厨神简单又条理分明的方法,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烹煮每天的家常料理。
《厨神的家常菜》收录了近1,600张详细的步骤图和全部的食材照片,就如同费朗•亚德里亚在书中说的:“希望让大家知道,只要按照我们为一般家庭改写的食谱烹调,就可以有条不紊、轻轻松松地完成这些料理”。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永不失败的面包烘焙教科书 豆瓣
作者: (日)梶原庆春,(日)浅田和宏 2015 - 4
编辑推荐
在《永不失败的面包烘焙教科书》中,为了让家庭面包烘焙技术更上一个台阶,专业面包大师辈出的日本辻调理师专门学校的教授们,不遗余力地为大家讲解各种面包技巧和相关知识。前半部分,利用约800余幅专业图片,详细解说五种基础面包及系列面包的制作方法;后半部分,以201个问题讲解面包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疑问和易犯错误,为你亲自制作保驾护航。本书能够帮你解决烘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你制作出更加美味可口的面包打开一个窗口。
内容推荐
《永不失败的面包烘焙教科书》由步骤及Q&A两章构成。步骤这一章介绍了基础的5种面包及其衍生的9种升级面包。要想制作出好吃的面包,必须先从基础的面包开始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制作方法。当你制作出好吃的基础面包时,就一定也能制作出其他面包了。本书最大的特点莫过于Q&A这一章了,其中解答了在家制作面包时会遇到的各种疑问。有关制作面包的科学道理,作者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浅显易懂且详细的说明,这对于大家解决制作面包时遇到的困难一定有用。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和味道·点点心意和果子 豆瓣
作者: 金塚晴子 译者: 班键 2015 - 11
和果子即日式传统点心,造型精美,口感细腻,因其融合了季节的美感而为人称道。
“水无月”“黄身时雨”“藤浪”“地锦红叶”……普通的点心因着温柔的心而被赋予了诗意。
从年中节庆活动所用的点心,到利用当季食材所做的季节性点心,再至与寒暑相宜的甜品,本书介绍了各色日式经典点心的做法。书中详细列出了所需工具与材料,制作步骤详尽,一目了然,从未接触过日式点心的新手也可轻松掌握。
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学会点心做法,更可体味日本文化,品尝一场视觉盛宴,在浮躁的生活中偶尔静下心来,感受四季之美,享受自然的甜美馈赠。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法式烘焙宝典:甜点大师皮埃尔·埃尔梅750道经典配方 豆瓣
皮埃尔·埃尔梅
作者: 皮埃尔·埃尔梅 译者: 邢彬 2016 - 1
《法式烘焙宝典:甜点大师皮埃尔·埃尔梅750道经典配方》收录了750多道甜点配方,由法国家喻户晓、享有“烘焙界毕加索”之称的皮埃尔·埃尔梅(Pierre Herme精心编纂而成。作为打破常规、以创新著称的甜点大师,他仍秉持着对传统经典食谱配方的尊重,这点更加令人钦佩。书中内容包括传统和现代甜点、地方和异国特产,依照种类包括塔、巴伐露、布丁、维也纳面包、糖果等。其中,基本的制作方法以及必不可少且几乎完全不变的技巧在书中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都是法式甜点制作的基础与精髓。
<法式烘焙宝典:甜点大师皮埃尔·埃尔梅750道经典配方》希望能够让每一位读者,无论是零基础的烘焙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甜点达人,都能在家成功地制作出满意的蛋糕、甜品和小点心。书中的食谱都标注了难易度,还有精心拍摄的制作步骤图,以及成功制作甜点时必须明确的所有方法和动作。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名店面包大公开 豆瓣
作者: 野上智宽 辽宁科技 2007 - 5
《名店面包大公开》的内容很专业,包含6大类面包:如软式面包、吐司类、裹油类面包、法国面包、天然酵母类面包、装饰面包,共60多个品种的制作方法。其后的60多道面包涉及的种类花样繁多,步骤图清晰详尽,更注有详细的流程提示与制作诀窍,方便读者记忆,避免错误,让制作过程更简单。书中提倡健康理念,追求100%的健康,以自制的天然酵母制作无人工添加剂的美味面包,符合目前现代人的饮食健康观念。
2018年10月21日 想读
无中生有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刘天昭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10
“她不过是想要知道人要如何生活才是正当的”
70万字自传体小说,从姥姥家的炕席缝说起,写出这整个世界。
狂妄、结实,精细、深邃,繁复、广阔,势大力沉、超越期待。
【编辑推荐】
1. 作家刘天昭70万字自传体小说,写出了这整个世界——主人公以过度燃烧的意识将日常生活中大片的、转瞬的灰暗无意识照亮,以浮动不确定的视角看到许多故事、许多人生的片段,这些故事在她以第一人称追述往事的章节中得到细密的展开,以隐秘的家族史折射出繁复的人性光谱、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时代变迁。
2. 这是一本云烟之书——这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故事,讲述一个人在青春末期试图将人生与世界彻底想明白、并且以为非如此不能开始生活的努力。主人公持续地观察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剖析内心缠绕的情感、欲念和思想,绝望地想象一个坚实纯粹的自我。在书中,作者放纵过度醒觉的意识和永不止息的怀疑,复活那些精神上的具体,让语言不断重复、循环,像海浪推沙,撞击边界。
3. 这是一本具有冒险精神的先锋之作——作者以一种可怕的野心,试图突破文学对“真实”的修饰和遮掩。作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一边试图理解生活一边对自己的理解充满怀疑,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比书中的社会生活或者历史记忆都更具时代感,呈现出这个时代最深处最紧张的精神内核。
4. 这本书真实得令人震惊——它完全根植于此时此地,描写了70后和部分80后的人生经验——不仅是童年生活的集体记忆,还有成年之后的迷茫困惑。作者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许多同龄人不愿意面对、甚至不希望被写出来的东西。那些令人不安的经验,经由文学的处理和再次呈现,带给读者的却是深沉的平静和勇敢的力量。
5. 这本书并不难读——虽然作者经常会“想太多”,但是那些想法都是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的,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地方。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远,会发现“想更多”是对“想太多”的解决。书中有太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人生的小片段,不计其数的小心得和小体会,像叶子上的露珠必须在那叶子上才闪闪发光不会枯竭。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线讲述的是一个本世纪初留学归来的女青年,带着想要把自己和世界彻底想明白的心情回到家乡,家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被她当成“真实世界”的信息来处理,继而进入自己持续的内心疑问。一方面,作者将那些精神上思想上的具体复原到生发的现场,将那些抽象的命题重新植入到经验易感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作者以充沛的意识灯光将大片幽暗的无意识的生活流照亮,呈现出其中生动的细节,潜流的情感,若无其事又令人动容的虚幻与真实。
小说的另外一条故事线,是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既有对家族史的追溯,也有对成长历程的整理。一方面自述故事独立成篇,以后知后觉的全景式叙述,描绘了人物命运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浮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性百态。另一方面,这些在绵长的时间线上从容展开的人物与故事,与主线空间中不时浮现的生活片段彼此回应。如果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表面化的生活现场提供了精神维度,那么这部分追忆则补充了它的历史维度,令“只有一个的世界”完整饱满地呈现出来。
2018年10月20日 想读
宋元明诗概说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川幸次郎 译者: 李庆 骆玉明 等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 1
本书由两种单独印行的著作——《宋诗概说》和《元明诗概说》合并而成,两书性质相同,内容衔接,于是合为一部,题为《宋元明诗概说》。 作者吉川幸次郎博士,为日本汉学界的泰斗。书中,吉川博士对于宋元明三代诗歌作了别具眼光的研究和独到的解读,诸多观点与国内流行的看法颇有差异。如他认为虽宋代有词,明清有戏曲,然此三代读书人创作的主流文学样式还是诗。另外,吉川氏强调了宋元明诸多诗人对于“悲哀”的态度,并认为这是影响贯穿三代的诗歌创作精神脉络,而宋元明三代更是中国诗歌作品思想倾向的重要转折时期。 无论如何,吉川博士这种崭新的视角和阐释,国内学子和治学者从中都确实可以获取不少启迪。
2018年10月10日 想读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 豆瓣
9.4 (29 个评分) 作者: 王明珂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11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 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王明珂提出一个讲法,他认为我们要探讨什么叫作中华民族,或者什么叫作中国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地、正面地,去对“中国人”的内容或者内涵下一个定义,而是想办法去透过“中国人”这个族群的边界,来找它大概的意思。——凤凰卫视主持人、评论员、专栏作家 梁文道
这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作者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这个特殊的角度,来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历史,从而以十分新鲜并充满魅力的论证,为推进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罗 新
基于对华夏形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质疑,作者利用多种工具,提出并论证“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变迁中的重大意义。“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是支撑此一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作者对此所做的历史、逻辑叙述,令人信服。我更想指出的是作者学思的根本立脚点和志向,即学问与生命的关系——在学术职业化、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学术立场尤为可贵可敬。本书为华夏一族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大门,远非就事论事者所能比拟。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学者、万圣书园创始人、中国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刘苏里
王明珂对华夏的界定,采以绘画“烘云托月”的手法,有别于华夏中心主义的传统视角,他被称为学界的“毒药猫”,在打通历史、人类学、人文地理的扞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人开阔视野。——民国学术史、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者 岱 峻
2018年10月10日 想读
自我驱动心理学 豆瓣
RECLAIMING THE FIRE
作者: [美] 史蒂文•贝格拉斯 / STEVEN BERGLAS 译者: 左倩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9
深度唤醒工作激情的心法
《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
◎编辑推荐
☆职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力作,畅销18年,全新修订版!
☆《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
☆再完备的自我管理都不如“内在奖励”的驱动,一次收费高达10000美金的心理咨询秘籍大公开!
☆倦怠、焦虑、情绪失控、不想上班,不是状态的问题,是患上了心理病,一本教你化解职业心理问题的权威之作!
☆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职业倦怠的文化和社会病根,从这本书开始,职业心理问题终于进入大众视野。
☆提供详尽且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助你以上佳状态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
◎内容简介
职场犹如战场,我们要征服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我们自己。
即便是职场成功人士,也常常会遭遇心理危机:职场上一帆风顺是一种侥幸吗?将来还能创造更多的成就吗?工作与家庭、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如何进行平衡?如何正确对待同事的成功?在职场上缺乏存在感,该怎么办……
贝格拉斯博士作为心理咨询师,治疗过成百上千位成功的职业人士。职场心理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有很多精英因为对心理问题处理不当而伤害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轻者自暴自弃染上了酗酒、吸毒等恶习,重则故意在公司搞破坏,甚至是触犯法律,更严重的是有些人因此而放弃了生命。
从心理上自我驱动,绝不是简单的给自己加油、鼓励,而是要找到深刻的心理病源,并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心理技巧来自我疗愈。贝格拉斯博士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深度揭示了各种职业心理病的成因,并以大量的真实事件为案例,介绍了纾解职业心理问题的一系列方法。
翻开本书,掌握一套在职场上自我疗愈的心法,以最佳状态应对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创造一个卓越的职业生涯。
2018年10月8日 想读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豆瓣
Personal History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瑟琳·格雷厄姆 译者: 萧达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 - 4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
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华盛顿邮报》背后的真实历史
.....................
※编辑推荐※
◎如实再现好莱坞大片《华盛顿邮报》《总统班底》未能尽述的传奇真相与惊心动魄。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巴菲特、李普曼一致推荐的传记写作标杆。
◎美联储创建主席的女儿、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对美国近代史关键事件的私人记忆。
◎20世纪美国顶级精英沙龙的女主人,以朋友身份讲述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在内的美国各行业领袖的私下风采。
◎颠覆大众对“麦肯锡主义” “刺杀肯尼迪”“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常规认知,重新讲述美国现代史。
◎《向前一步》+《亲历历史》+普利策奖传记=《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
※内容简介※
20世纪后半叶是历史上的多事之秋,美国更是旋涡的中心,热点事件、政经黑幕频出。《华盛顿邮报》逆势崛起,改写历史进程,犹如彗星划过夜空。
1971年,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该文件详尽客观地记录了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对越政策的种种秘密,从根本上动摇了越战的合法性。在政府的压力下,全美各大媒体噤若寒蝉,唯有《华盛顿邮报》将真相彻底公开,为此不惜与国防部授意下的司法部对簿公堂,直至在美国最高法院大获全胜。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越战的结局。
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华盛顿邮报》不顾白宫和总统本人的阻挠和威胁,持续在头版头条发布事件调查报告,直至将这个震惊世界的政治阴谋彻底揭穿,并直接导致了美国当任总统尼克松的下台。
带领《华盛顿邮报》写下新闻史上登峰造极一笔的人,正是本书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她系出名门却中年丧偶,在男性主宰职场的环境下,逐步成长为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的“女皇”。这本回忆录,从媒体人的角度几乎重现了美国近代史;从私人的角度,又给历史补充鲜活的细节和动人的情感。从这方面说,本书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2018年9月30日 想读
命运与狂怒 豆瓣
Fates and Furies
作者: [美]劳伦·格罗夫 译者: 胡织女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0
婚姻就是一个罗生门,只有秘密,没有真相。
“悲剧和喜剧有什么区别?”
“一个严肃,一个幽默;一个沉重,一个轻快。”
“错,它们没有区别,只取决于我们的视角,取决于你怎么看待所见之物。”
一张床的两边,24年的婚姻叙述,他们的说法,竟然如此不同。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 半天真满足,一半心机重重
~~~~~~~~~~~~~~~~~~~~~~~~~~~~~~~~~~~~~~~~~~~~~~~~~~~~~~~~~~~
洛托记得他向玛蒂尔德求婚,她未经思索就立刻答应了,他们开始疯狂的约会。
玛蒂尔德记得他求婚时,她低下头,轻轻说:“不。”第二天早上,他穿着衣服在她身边醒来。
洛托记得他们的第一套公寓是曼哈顿的地下室,他们在那里度过了最快乐甜蜜浪漫的时光。
玛蒂尔德记得那间简陋破败的公寓,记得她是如何省吃俭用维持家计,记得他们晚餐吃的米饭和豆子,记得那些年来她所有的牺牲、忍耐和痛苦。
洛托认为自己是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才华如金子一般的编剧。
玛蒂尔德知道他有多么落魄而失败,是她趁他睡着,一遍遍打磨他的剧本。
洛托接受采访说他童年时被一只水蛭叮住皮肤,他没有动,任由它钻进他的腿里吸血,因为他太孤独了,他需要朋友。
玛蒂尔德说这其实是她的童年经历。
上半场,洛托讲述的一切都令人羡慕,妻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他们是最默契的灵魂伴侣。
而下半场,玛蒂尔德正悄悄策划着洛托命运的巨变,这24年的婚姻中,她从未停止过报复与肆虐。
~~~~~~~~~~~~~~~~~~~~~~~~~~~~~~~~~~~~~~~~~~~~~~~~~~~~~~~~~~~~~
玛蒂尔德就像我的一个姐妹,更安静,却更狂暴。
——作者 劳伦•格罗夫
如果说《消失的爱人》开创了“暗黑婚姻文学”的先河,那么《命运与狂怒》则将读者没看过瘾的部分发扬光大。女主角不需要讨人喜欢,白莲花式的人物已经过时。
——《卫报》
《命运与狂怒》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所有邪恶荣耀的形象,格罗夫用史诗般的色彩铺陈婚姻,并在其中加入了众神会欣赏的主题:嫉妒、背叛、死亡、谎言、秘密、报复。
——《华尔街时报》
小说以他说/她说的分裂形式展开,让我们清晰看到婚姻中的罗生门,同时情不自禁地被每对夫妻房门后面的故事所吸引。
——《嘉人》杂志
希望这个故事永远不要结束,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又都有不可抗拒的高贵。
——《奥普拉杂志》
洛托是舞台上的演员,他的成功源于伪装自己。玛蒂尔德是生活中的“贤妻”,又是一位隐藏更深的“演员”。整部小说有如希腊传说中的特洛伊木马,处处是布局,句句是机关。
——《纽约时报》
2018年9月2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