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喂食者协会 豆瓣
所属 作品: 喂食者协会
6.2 (9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3
吹一口气,就能引发一场台风;摔碎一个杯子,就能赢得一场战争;撕掉十块钱,就能使世界经济崩溃……如果你知道你的无意间的举动会引起巨大的波动,你还会去做吗?那多的朋友冯逸在一场游戏中意外死亡。而死因竟是一次寻常的无目的性的换水事件!那多抽茧剥丝,发现一百年来最大的隐秘:这个世界居然存在一个“喂食者协会”!世界上最优秀的头脑聚集在一起,旨在让全人类成为可操纵的“被喂食者”!
喂食者协会所涉及的学科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的新血计划开始像全世界渗透……那多被挤在巨大的漩涡之中,一个想摧毁钓鱼岛的阴谋呈现,杀机重重。渺小的人类将走向何方?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那多带你亲临拯救人类思想的伟大冒险,窥破世界末日的无穷奥秘!
2016年8月8日 已读
这个怎么说呢,不可否认的是,小说中某些情节还是有可读性的。作者本身还是抱着一个想讲好故事的心态的,然而,故事的架构作者完全撑不起来……我应该不会再看那多了……

感觉总有一个朋友说:你看那多吧,可好看了,大有抱着不看就绝交的态势……
小说
杀手,无与伦比的自由 豆瓣
8.6 (26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2009 - 6
無血無淚,不情不義
貨真價實,殺手系列最究極的瘋狂登場
九把刀:「寫作第九年,當一切駕輕就熟的時候,最怕重複自己習慣的模式去說故事,再好玩的事也會做到無趣。於是,無法理解的突變種誕生!」
永遠別低估了我的絕望。
死神已經殺過我一次。
在祂重新想起我之前,我將擁有無與倫比的自由!
Mr. NeverDie,鄒哥,九十九,G領銜主演
九把刀Giddens編導
關於死神的傳說很多,唯有我最接近真相。
首先,那些子彈的軌跡就像在大街上橫衝直撞的飛車,
要對付它們,就得了解死神如何控制子彈飛行路上的紅燈綠燈。
躲不過,就迎上去。
睜大眼睛,一刻也別閉上。
死過的人是不會再死一遍的。
子彈因慣性作用的旋轉有了變異。
軌道急速偏離,令子彈四周空氣阻力不均衡,旋轉前行的軌跡有些顛晃。
彈頭周遭的氣流逆時針擾盪,吹暈開來。
斷裂手銬上擦出的金屬碎光飛濺,每一滴光都拼命燃燒,在消逝前盡情放大。
蒼葉的瞳孔在子彈在最接近的距離時,甚至逼視了獨特的膛線刮痕。
無比清晰、定格播放、魄力十足!
蒼葉的眼睛就這麼呆呆追著子彈,直到它炸在身後的仿古董花瓶上……
框啷!
傳說開始!
2016年10月10日 已读
重读了杀手系列的无与伦比的自由,讲的是Mr. Never Die。一个很自由的杀手,自由到连死神都不能奈何他,另一方面,他又不自由,要被杀手规则束缚,要过去的身份制约。小说还是保持了九把刀的一贯水准,部分情节设计还是很巧妙的。
小说
殺手,價值連城的幸運 豆瓣
7.5 (20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2011 - 2
孤獨的身影,華麗的幸運
每一秒鐘的等待,都是為了最後一刻的幸福眼淚
「很多人都覺得,我活在一個叫做熱血的星球,
呼吸著戰鬥與勇氣。但有時候,我只想對這個世界溫柔地
說說話。」——九把刀
「若想求得和平,必先準備戰爭。」警方默許下的「無法十日」接近尾聲,終戰邊緣,驚風血雨,史上最想談戀愛的窩囊殺手,帶著價值連城的幸運出現!

幸運之神啊,
雖然我已放棄了愛情,
但,如果還能反悔的話,
請保佑我明天下午有一場幸福美好的約會。
寂寞的人,怕的不是寂寞。
而是不知不覺習慣了孤獨。
過幾年,他會慢慢忘記他需要交一個女朋友。
再過幾年,床底下的蟬堡就會厚得像一本字典。
再過得了幾年,如果沒有被殺死,他會成為一個殺手傳奇。
然後很寂寞。
寂寞到,只是殺人再也不夠了。
「到底誰來救救我啊……我會是一個好男友的,真的。」
窮途末路了嗎?
堆著滿臉的泡沫,阿樂在浴缸慢慢沉了下去。

九把刀備受期待的殺手全新篇章,嶄新的筆鋒勾勒出殺手「不想寂寞」的掙扎,
風格獨具的描寫殺手也是平凡人,會寂寞,也渴望愛。九把刀用他善於洞悉世事的敏銳觀察,佐以黑色幽默譜出一段殺手尋愛的跌撞境遇,不變的九把刀式電影分鏡寫法,更多的是殺手心境的刻劃。不容錯過!
2016年10月11日 已读
幸运是接着自由的,讲的是阿乐,一个靠彩票中奖的运气来杀人的杀手,制约是谈恋爱。刀爷文笔真是台式幽默、直销那段屋都笑喷了。时间线上是无法十日,和前面的多层剧情互相呼应,整体评价可读……
小说
殺手,登峰造極的畫。 Eggplant.place 豆瓣
所属 作品: 杀手
8.8 (24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出版 2005 - 5
今年最受網友期待的網路小說,網友線上閱讀熱況異口同聲這麼說:如果我們沒有九把刀,就失去了一半上網的原動力。狂掃網路連線故事版,期待度300%。
我們活在超屌的年代。看星爺的電影,聽周董的歌,嗑九把刀的小說!「當殺手,絕不能說這是最後一次。若說了,十個有九個回不來。」「嗯。」
「唯一全身而退的例外是,達到自己第一次扣板機前許下的心願。」「嗯。」
一天和尚一天鐘,一夜殺手一夜魂。
風格獨具的殺手,九把刀的黑色浪漫。殺手漠然的姿態,與剛毅冷酷的線條,故事多不勝數,看似花落繽紛,骨子裡卻是自我繁衍的單一格調。鑽營殘忍的殺人佈局。沈浸在憂傷的隱喻。過度的自囈獨白。僵硬的多重公式。無法治癒的創傷。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教徒。
隨書贈送「殺手聯絡簿」,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異常珍貴。
2016年10月12日 已读
杀手系列的开篇,鹰是阿乐的师兄,很单纯的爱情故事,台式风格。G是所谓的第一高手,满足别人临死前的愿望,单挑了霜和西门。吉思美是个悲剧故事,是月的收养人。角自然是荆轲刺秦的故事。高二的时候,看今古武侠传奇,看到了鹰的故事,至今依然有印象,而我已经想不起来谁借书给我了……
小说
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 豆瓣
8.7 (26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出版社 2005 - 9
繼《殺手,登峰造極的畫》成功塑造四位風格獨具的殺手後,九把刀最新的《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延續九把刀最擅長如電影運境般的流暢節奏,結合時事,生動刻劃兩位風格獨具的殺手傳奇:一位代全民行俠仗義制裁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社會公敵――殺手月,一位沒殺過人卻接了無數委託單的殺手歐陽盆栽;題材新KUSO,閱讀完如看完劇情緊湊的漫畫+動作片*2,娛樂及新鮮度100%。
聰明又自信的超人氣殺手。
能千里窺視犯罪者的女警。
從不殺人的莫名其妙殺手。
一場以正義為名,神乎其技的華麗犯罪。
月,歐陽盆栽,豺狼,騙神領銜主演
殺手漠然的姿態,與剛毅冷酷的線條,故事多不勝數,看似花落繽紛,骨子裡卻是自我繁衍的單一格調。鑽營殘忍的殺人佈局。沈浸在憂傷的隱喻。過度的自囈獨白。僵硬的多重公式。無法治癒的創傷。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教徒。
2016年10月14日 已读
月和欧阳盆栽的故事。关于正义的故事,月是社会正义,欧阳盘栽是个人正义……月有一点像死亡笔记📒里的有了约束的夜神月,欧阳盘栽就是抱着拯救他人心态的杀手。从刑法学的角度说,月这个行为是符合民粹主义的,暴民政治和服从心理这种东西很难用理性分析。
小说
殺手夙興夜寐的犯罪 豆瓣
8.6 (23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2006 - 11
九把刀新品種犯罪小說《殺手》系列苦心孤詣年度鉅作
九把刀即將入伍前,最令網友期待的全新經典代表作!
以正義為藉,誰是你最想殺的人?
隨書附贈最殺的殺手限定專屬「蟬堡」最新版!
不信正義,信命運的殺手經紀人。
看報買兇,十步一殺的大企業家。
著迷成名,殺胎送縫貓的殺人魔。
一堆活在繽紛媒體裡的癡人,一場以天為名的狂風暴雨。
在本書中九把刀用犯罪小說的體裁巧妙結合時事,以驚悚的角度探討正義。特別的是有別於先前《殺手》系列,用更具深度的社會觀察剖析媒體的亂象。
佐以九把刀最擅長的電影運境般敘事美學,調配出一杯九把刀眾多創作類型中獨樹一格的「殺手特調」:不信正義,信命運的殺手經紀人、看報買兇,十步一殺的大企業家,以及著迷成名,殺胎送縫貓的殺人魔……一堆活在繽紛媒體裡的癡人,編織出一場以天為名的狂風暴雨。
睽違上一本《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已近一年的時間,九把刀費盡心思才醞釀出全新的《殺手,夙興夜寐的犯罪》。在其中不難看出九把刀再度不落俗套的風格轉換與成長。節奏流暢,絕對出乎意料的劇情發展,像不定時炸藥般挑動那名為「戰慄」的神經,卻又令人忍不住繼續被劇情給吸引而無法掩卷。毫無疑問地,本書將是九把刀即將入伍前,最令讀者期待的九把刀經典代表作!
2016年10月15日 已读
九十九和猫胎人的故事。与前后作的关系:九十九认识欧阳盆栽,是不夜橙和蓝调爵士的杀手经纪人。猫胎人就是心理问题。两个故事的结局巧妙地结合在泰利之夜。故事亮点在于王董的正义说法与动机,后面九把刀的访谈说:制度杀人的优点在于个人没有杀人的心理负担,很有意思的话题。猫胎人对于出名的渴望,以及对大众传媒的无情嘲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小说
殺手.流離尋岸的花 豆瓣
8.8 (37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出版社 2008 - 1
寂寞的相遇,沉默的溫柔
毫無疑問,殺手系列最感人的篇章
九把刀:「寫作最煎熬的,是丟下讀者。尤其我用了七年才讓市場擁抱了我,
人最好惜福一點。但我知道,真正做到捨棄讀者的期待,才是創作的起點。
再見了大家,我又要走了——因為我要成為故事之王。」
曾志偉、曾寶儀 無間情義力挺
「九把刀不要再在殺手界臥底了!來跟我吧!」——韓琛(曾志偉)
「這是一篇殺得痛快但讓人很心酸的殺手故事。」——曾寶儀
※殺手首刷限定!隨書附贈最殺的『蟬堡』最新版!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際遇。不是我們能想像。置身事外就是種幸福。
閉上眼前,我不過是一朵被踩爛的花。
睜開眼,已遇見最溫暖的陽光。

有人疼,誰喜歡流浪。
少一點自由,本來就是心甘情願。
閉上眼,
忘掉你曾經讀過的殺手系列,
再,翻開這個新故事,
看完,請別掉淚。
2016年10月15日 已读
铁块与小恩的故事。超级悲情,杀手与援交妹之间的爱情,铁块的前后文应该有很多需要交代,比如之前念小说的女人是谁,九把刀塑造了一个很酷的杀手。小恩是最不像杀手的杀手,当人生刚有曙光的时候就被打回了地狱,走上了复仇之路。7-11工作的店员couple有点像另一个世界的铁块和小恩,最后的happy ending也是有着象征意义的。
小说
殺手,迴光返照的命運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春天 2013 - 2
就是要《殺手》!
九把刀殺手系列最迷幻孤寂的瘋狂篇章翩然登場
在過於喧囂的瘋狂的外衣下,是遍地夢的碎片。
我的腦中浮現出那精神科醫生招牌的敷衍笑容。
以及他不斷從還在冒煙的黑咖啡裡取出一顆顆完整方糖的畫面。
那畫面教我不寒而慄。
「我一定得殺了那個醫生。」
恐怕,誤打誤撞……我已經找到了答案。
那一個令我記憶全面喪失的,罪魁禍首。
「真正重要的東西一定不會失去,
會失去的東西,就一定不是真正重要的!」
火魚總是這樣告訴自己。
所以,不知為何消失無蹤、毫無記憶的前半生一點也不重要,
同理可證:死去的她和她和她和她和她們,見鬼了不重要!
不重要
2016年10月15日 已读
虽然被一本小说五星评价有人过分,就是很喜欢火鱼这个主角。火鱼和蓝调真是一生的好基友,他这个性格太致命了,描写的很生动,装作不在意而发现自己无法放弃,只能洗掉自己记忆。故事里有好几个桥段都有感动到我…
小说
殺手,末路花開的美夢 豆瓣
作者: 九把刀 春天 2015 - 1
紙箱國,不屬於人,不歸神管,也不近魁魅魍魉。
這裡是所有界線與邊疆互相交錯穿插之地,漂浮於萬千現實之上,從於夢。
是以,天橋下所聚集的不正常的人,比正常的人要多很多。
殺手,作家,罪犯,流浪漢,買夢賣夢的仲介人。
在天橋下,他們交易夢,也交易人生……
2016年10月16日 已读
九把刀在圈钱的道路上一骑绝尘的跑了好远,杀手系列迎来谷底,不夜橙和杀手关系不大了,变成了神棍,侦探,跟踪狂,妄想症患者。整个故事被其他线索带的有点跑偏,小雪和阿克是有单独小说的《爱情,两好三坏》,所以不夜橙反而成了配角中的配角。
小说
第73烈士 豆瓣
作者: 李敖 李敖出版社 2011 - 4
一百年前的「辛亥三月二十九」,正好是該年陽曆四月二十七日,正確的日期乃是「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三月二十九」是把陰曆不加換算硬當成陽曆來過。但積重難改,也就將錯就錯了。
這本書,扭轉了百年錯誤、扭轉了百年孤寂、扭轉了他們和我們、扭轉了我和你。
這是一部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奇情小說。透過黃花岡之役的倖存者,來看革命先烈們殉難的豪情與不值,劫後餘生者的隱衷與凋萎。大家都以為革命是百年前的事、是有組織的行動,其實在暴政壓迫之下,至今依然有一些個人革命者,如彗星般璀璨。李敖以對照的手法,寫出72烈士的慷慨赴義和第73烈士的特立獨行,告訴大家,革命的偉大不在成不成功,而在它凸顯了當政者的可惡。
書中這些百年前和百年後的真實人物(如莫紀彭、李師科、王宇)、真實故事(如黃花岡之役、搶劫銀行、改名苟活),正活生生的告訴你,當你自以為是在保家衛國,事後回首卻發現,自己的成果被篡奪、自己的一生被誣衊、自己的苦痛被深埋,不禁感嘆,革命到頭來究竟是在為誰作嫁衣裳?
然而幸有歷史家給了他們應得的定位,正由於有了他們作為人證,我們才知道什麼主義、國家、領袖,全都是一場百年騙局。
100年前72烈士死在黃花岡。戰友黃興(克強),寫下了淒美的詞句:
轉眼黃花看發處,
為囑西風,
暫把香籠住。
待釀滿枝清艷露,
和香吹上無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
記血肉紛飛。
氣直吞狂虜。
事敗垂成原鼠子,
英雄地下長無語。
72烈士「地下長無語」,但「第73烈士」卻決不沉默。誰是「第73烈士」?在本書裡,你婆娑尋找,可以找到驚悚的答案。
2016年10月23日 已读
谁是第73烈士?黄花岗的活烈士莫声彭?老荣民李师科?还是应该死在一江山岛的王宇?李敖用现实主义手法讽刺了他所抨击的一切:革命,蒋家,民国,孙中山。读起来感触良多的还是为革命牺牲那一部分,革命理想主义究竟是什么?第二部分是军中乐园,为了钱可以改变认同感,这才是普通民众的想法。理想,民族认同对于他们都是空谈。
小说
恐惧炸弹 豆瓣
6.9 (16 个评分) 作者: 九把刀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 10
整个世界的符号错乱,语言崩溃,噪音笼罩四面八方,人们以无意义的尖声怪叫“交谈”,连路上的交通标志也变成了鬼画符!电影画面七零八落,手表指针乱转,交易不再使用钱币,而是毫无章法的垃圾……赖以维持世界正常运行的逻辑与符号完全崩溃!本书系九把刀成名之作,曾以《语言》为名在网络上流布,绝对够现代的文字震撼!作者已经达到了胡思乱想的极至,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字句太过曲折复杂,晦涩难懂,但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把精神病患者的混乱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引经据典,更将作者在社会学、心理学的专才得以发挥。刘歪歪:实在是强得没话讲的作者,我的脑子本来就不正常,谢谢作者,让我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是最接近疯子的正常人。杨笑夭:绝对够后现代的文字震撼,古龙式的精简短句,倪匡式的诡谲情节,每一个元素都足以造就一部分成功的小说,然而阁下三者俱具!
2016年12月12日 已读
九把刀的早期作品,都市恐怖病系列的其中一篇。虽然失去人类秩序和语言的起始创意还不错,九把刀还特别喜欢在小说中讽刺现实,但是后半程流于科幻就显得比较幼稚。主角还挂着一个自恋的毛病。九把刀的文笔在他不可控的时候就会失去流畅,综合起来只能两星🌟。更加自然的沟通方式有点像三体2,能看到恐惧的颜色:首席女法医2,天才在左(高铭用来唬人的书)。
小说
末日爱国者 豆瓣 Goodreads
Patriots: A Novel of Survival in the Coming Collapse 所属 作品: 末日爱国者
6.0 (10 个评分) 作者: 詹姆斯·洛尔斯 译者: 郝秀玉 新星出版社 2012 - 9
1、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即将临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日益繁荣,城市规模的畸形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我们脆弱的都市生态系统,甚至诞生出都市生存学这样的新课题。本书正是此类作品中的集大成者。
2、精彩、详尽、专业的生存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书中庞大而丰富的生存技巧堪比最专业的生存教科书。
3、纽约时报超级畅销小说、09年亚马逊销售总榜第六位,11年亚马逊大众政治类小说榜第六位。
4、亚马逊超过千人评价,分数高居四星。
5、书中所强调的团队纪律、合作精神、杰出的领导力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赞同,更被许多美国企业奉为推行公司制度的必读书目。
6、作者用半口述的方式串联整个小说,没有任何阅读障碍。读起来极为顺畅,也直接扩大了读者群的年龄范围,使之成为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经济崩溃中求生的故事。股市崩溃、极度的通货膨胀以及合众国政府的错误决策,在一夜之间毁灭了庞大而脆弱的美国式民主,每个美国人都只能独自面对他们的生存挑战。
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托德•格雷和他的团队,利用自己丰富的求生知识和提前进行的准备在爱 达荷州北部的据点里生存了下来。在此期间,他们直面食物、饮水、疾病和暴徒等各种各样的困难,并将它们一一击败,甚至接纳了更多的生存者,组建了温暖的大家庭。
但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幸存者们发现,这一切远没有结束。欧洲的政客联合美国的大资本家利用社会的混乱组建了所谓的临时政府,推行寡头统治,剥夺了人民的权利。托德和他的团队主动站了出来,和许许多多普通民众一起,发动了一场夺回民主的战争。无数的人,甚至好几位托德的挚友都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自己,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人民究竟能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夺回真正的自由?
2016年12月27日 已读
末日生存手册,详细介绍了枪械,车辆,机械,排水,房间加固,战地手术,野战工事,战术通信,隐藏身份等多方面知识,全书贯穿了生存主义者价值观。另一方面,全书充斥了类似NRA的教条,宗教至上,反对禁枪,可以学校携枪,州权高于联邦权,强调自由民权(政府机构都是腐败的),金本位货币,还隐隐有白人至上的观点。全是保守州的政治观点,看完有一种三观尽碎的感觉,我就当作生存教材看好了……
小说
罗曼蒂克消亡史 豆瓣
7.1 (115 个评分) 作者: 程耳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编辑推荐
七个短篇小说,七把扎出人性荒诞的利刃。
程耳的小说如同他的电影,循环推进,起落得当,总要人怀着好奇与疑惑,绝难一览无余。他通过冷静自律又舒缓细腻的叙述,连接往昔与现在,抖落隐秘--人类的存在就是一部消亡史,那些浪漫的,需要被重新打量,那些经得起打量的荒诞,才最浪漫。
如果你曾被程耳的《边境风云》吸引,如果你喜欢《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如果你觉得循环推进、多线叙事是很酷的玩法,如果你对未知的悬念欲罢不能,请一定不要错过程耳的这部短篇小说集,这里有电影之外更广阔的文字世界。
作为导演的程耳,喜欢驾驭犯罪题材,将人逼入绝境,显现真性情。作为作家的程耳,亦是如此。生活中很多悄无声息的绝望时刻都被他死死抓住,然后一笔一画慢慢讲述。你会惊叹于他的冷静从容,也会在一无所有的荒诞里,发现温情。
去看看程耳吧,从小说到电影,从电影到小说,你都会有惊喜的感觉。
2017年3月13日 已读
程耳写这种八万字的中篇比张嘉佳强多了,没有无病呻吟,没有矫情做作,非要将现实鲜血淋漓的剥离出来,然后给你呈现出来,再让你屏住呼吸反复琢磨这种感受。最喜欢人鱼和童子鸡两篇,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必须要读完不然不睡觉的小说,视角的独特解读和细细琢磨的影射,其中两篇半改编成电影,小说的讽刺力度更大,情节交代的比较清楚,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强(特别是吴语对白这个地方)。
小说
我的盖世英熊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鲍鲸鲸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1
北漂青年张光正毕业后当了四年酒店门童,整日浑浑噩噩,人生毫无追求,却因为一场恋爱改变了生活轨迹。
他喜欢上了对面小区的空姐郑有恩,为了制造相遇的机会,张光正每日陪有恩的妈妈在小区的花园里跳广场舞,结果和诸多广场舞大妈们打成了一片,大妈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张光正的恋爱出谋划策,使他原本混吃等死的处世态度发生了改变。
郑友恩是个语言刻薄,攻击性极强的姑娘,以为张光正接近这些老年人是为了推销保健品,第一次约会,就骗得张光正只剩一条内裤被关在商场的厕所里。但是在广场舞大妈们的鼓励下,张光正发挥了自己“脾气好得都不要脸了”的特长,利用手里的一切资源坚持不懈地为有恩制造小惊喜。期间还帮助大妈们参加广场舞比赛,这样热情而善良的品格终于将有恩打动。 但是由于家庭背景和收入上的差距,陷入热恋的张光正又默默开始焦虑,一时间产生了动摇。在一位大妈的教育和有恩的声讨下,他意识到自己人生的症结,端正心态,重新振作。在一番发奋学习以后得到了出国培训的机会,两个人的爱情也得以继续健康地发展了下去。
2017年5月20日 已读
一部小说化的心灵鸡汤,东北青年怂怂的张光正,从来没见过嘴这么损的空姐郑有恩,两个人很有爱很现实的爱情故事(读起来颇有王小贱变性的感觉),孙大妈和柳阿姨算是故事的支线。小人物的奋斗史读起来既心酸又励志。鲍鲸鲸很擅长塑造这种新时代的典型年轻人形象(失恋33天里的黄小仙,我的盖世英熊里的张光正),生活气息很足,非常贴近普通人(既不是承包鱼塘的霸道总裁,也不是先赚一个亿的创业领袖)。anyhow,好久不看书了,总算找到一本想熬夜看完的书,喜欢幽默风趣的鲍鲸鲸,喜欢傻呵呵的张光正,喜欢高冷傲娇的郑有恩……
小说
等风来 豆瓣
6.8 (19 个评分) 作者: 鲍鲸鲸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9
程羽蒙,一个月薪两千却想活出两万生活品质的某杂志专栏写手,公出意大利的美梦被击碎后,不情愿地跟团踏上了赴尼泊尔的“幸福之旅”。与她同行的,除了冷酷沉默的摄影驴友团和俗不可耐的台湾大姐团外,还有风华正茂的女孩李热血、被父亲切断财源的富二代王灿。
在这个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他们感悟虔诚的信仰,虽然怀着自己的故事彼此看不上,却也在暴乱时刻坦诚相见抱团取暖。离开前,程羽蒙和她的同伴们终于找回了迷失的自我,明白人生在不断的加法里,也要懂得清空自己,只等风来。
小清新《失恋33天》斩获盛誉,大格局《浮沉》增加IBM实习阅历,作者鲍鲸鲸推出自认为最触动心灵的新作《等风来》,击中卑微小白领的梦想,让在拼搏中迷失自己的人们“给心灵吸吸氧,给精神松松绑”。
2017年5月24日 已读
人生不只需要加速,更需要等风来。还需要风吹散蒙尘的心。活的失去自尊还矫揉造作的程天爽被主编发到尼泊尔采风,遇到了史上第一大逗比的富二代王灿,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小说前半部分一直在搞笑耍贫,后半部分在努力煽情,,男女主并没有感情线索,鲍鲸鲸的风格很浓(疯狂计划婚礼的李可,带着一腔热血的大妈,从这个角度说,李热血就是年轻的程天爽,大妈就是长大的程天爽)。我感觉鲍鲸鲸确实在写自己,很多感受都是基于自己经历得出的。
小说
美国众神 豆瓣 Goodreads
American Gods 所属 作品: 美国众神
7.6 (14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盖曼 译者: 戚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你崇拜什么,你就是什么。
-----------------
奥丁、洛奇、安纳西……古老的神明们其实一直居住在美国,以人的姿态生活在我们身边,但他们失去了人类的信仰,变得衰弱。
高科技、汽车、媒体……新一代的神从这些事物中诞生,凭借人类的依赖和信仰而越发强大。
美国这片 土地上,新神与旧神的纷争不断升级。为了夺回人们的信仰,北欧主神奥丁穿越整个美国去联合旧神,与新神决一死战。一场众神之战即将爆发。
-----------------
◆十周年作者修订版!
◆6项世界幻想文学大奖大满贯!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斯托克奖、SFX奖、格芬奖!
◆修订15075处,增加12000字全新内容!
◆同名美剧正在席卷全球,作者亲自担纲编剧!
◆《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作品,全球发行近200个版本,粉丝遍布全世界!
◆斯蒂芬•金: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
◆你崇拜什么,你就是什么。
-----------------
媒体推荐:
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他的创作力之丰沃与作品整体的水准之高,既神奇又吓人。——惊悚大师 斯蒂芬•金
-
尼尔•盖曼是英国之宝,现在他也同样成为了美国之宝。——科幻大师 威廉•吉布森
-
《美国众神》近乎奇迹……尼尔•盖曼用令人无比信服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奇幻作家 乔纳森•卡罗尔
-
这是一个神吃神的世界。——奇幻作家 特里•普拉切特
-
尼尔•盖曼把死去的神灵、死去的金钱和死去的感情暴露在我们眼前。这部小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从人类创生至今的地图。——奇幻作家 斯蒂芬•埃里克森
-
《美国众神》向世界重新宣告了幻想文学的重要性。它黑暗而有趣,并且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迈克尔•查邦
-
只要你思考过世界何以成为今天这样,就一定会被《美国众神》的魅力俘获。——《今日美国》
-
尼尔•盖曼总是用灵巧的手,为我们编织神话。——《纽约时报》
-
悬疑、讽刺、恐怖、浪漫,还有诗意,《美国众神》拥有这一切,让读者无法释卷。——《华盛顿邮报》
-
令你沉吟、欢乐、不安、振奋、惊恐、愉悦的迷人故事,有时还会以古怪的方式让这些情绪一齐迸发。喜爱盖曼作品的人,会满意地发现,这是一部由熟悉的故事大师所创造的传奇。第一次接触他的读者,则会惊讶于他的优异。——《圣路易斯邮报快讯》
-
说尼尔•盖曼是个作家,犹如说达芬奇懂一点儿艺术。——《明尼阿波里斯明星论坛报》
-
盖曼创造了一部独特、充满文学性又非常易读的小说。千万别错过。——《洛基山新闻》
-
文学界的摇滚巨星……尼尔•盖曼总能在那些该死的地方发现魔法。——《迈阿密新时报》
-
让读者一口气读下去、无法放弃的作品。——《华盛顿邮报》
-
机锋叠出,幽默风趣,间以惊悚,而且移步换景,不断发展,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这是一部强有力的小说,一方面使读者不忍释卷,另一方面又迫使他们不断停下来,惊叹一声:“哇!”——《今日美国》
2017年6月2日 已读
尼尔盖曼的幻想主义大作,以信仰, 背叛和献祭为主题的作品。新神和旧神之间的战争保证了小说的奇幻风格和宏大场面,人物描写之丰富,加之以繁杂的故事伏笔,成就了雨果+星云的双丰收。盖曼除了写过星尘之外(尽管电影改编很垃圾),还有两部相关美国众神后续:04年峡谷之王和05年蜘蛛男孩。
小说
像少年啦飞驰 豆瓣
所属 作品: 像少年啦飞驰
7.5 (26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万卷出版公司 2008 - 10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我”的生活,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颇具叛逆性的人物。
初涉社会,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所以许多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是渗透阅历的写作。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
2017年6月22日 已读
七年没写小说的韩寒,像少年啦飞驰是我高中看过以后,再也没有重读的长篇。早期作品中通篇都是段子,幽默而不深刻。到了他的国和1988的时代,小说的故事性超越了段子本身。飞驰和三重门很像,是一个从高中到社会的转变,回忆童年,大学的荒诞岁月,社会的无奈艰辛。韩寒用很讽刺轻松的笔风诠释。
小说
一亿六 豆瓣
所属 作品: 一亿六
6.4 (5 个评分) 作者: 张贤亮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 - 2
讲述了一个“借种生子”的故事:商界巨子王草根急需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岂料他的精子荡然无存;优生专家刘主任意外发现某俊男对性懵懂无知,竟然拥有绝佳精子;各方人马为这个号称一亿六的优异“人种”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2017年7月12日 已读
高中读过绿化树,对张贤亮这个名字印象很深,第一次读长篇。一亿六是很荒诞离奇的风格,该讽刺的入木三分,人物跃然纸上。但是文风的感觉很燥,像刘跃进,余华,莫言(我应该去读读苏童),为了讽刺而讽刺(一亿六本身就是主题),没有什么静下来的东西可以沉淀,人物和情节过于戏剧化(荒诞的副产品)。
小说
黄雀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黄雀记
7.2 (30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13 - 8
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
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儿媳嫌弃,儿子不争,祖父只好交给医院关照。祖父不屈不挠,开始“破坏”医院的树木。周围的人都被祖父气疯了,照看祖父这件事自然落在了保润身上。为了驯服不安分的祖父,保润发明出了自己独特的绝招——娴熟的“捆人”技术以及五花八门的绳结。祖父变得服服帖帖,保润也成了医院里的大名人,不断地被请去驯服那些不安分不听话的病人。
终于有一天,他在医院里,撞见了照片上那个不知名的少女。
少女无名,是从小被医院老花匠收养的弃婴,人称仙女。仙女年少傲气,唯独听命于柳生。与仙女约会,让保润动了心,他与柳生做一个交易。事后发觉被柳生欺骗的仙女看不上保润,两人在溜冰场上不欢而散。
保润心有不甘,柳生遂撺掇两人的舞会,跳小拉,地点在医院的水塔。仙女不从,保润便使出自己的捆人绝技,把仙女捆在了水塔里,扬长而去。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警车。柳生出来了,保润却被留在了监狱里,蒙受十年冤屈,徒耗十年光阴。
这十年里,仙女被视为“扫帚星”远走故里,保润一家则早已家破人亡。柳生深藏罪疚,洗心革面,代替保润照顾祖父,做起了本分的生意。万料不到,仙女回来了,回到了这间医院和香椿街,改名“白蓁”。柳生迷上了更漂亮的白蓁。但曾经的罪恶是抹不掉的,白蓁再次离开了。
保润出狱,柳生迎接。两人成了至交,仿佛彼此不曾相欠。可是,白蓁带着肚里的孩子回来了,致使三人无法不去面对过往的巨大创痛。在水塔里跳一场小拉,对于保润来说,就与白蓁(仙女)“清账”了。他曾经以为,自己与柳生之间,过去的就过去了,但是,命运迫使他发现,该还的终是要还的。于是,在柳生的新婚之夜,他终于跟柳生“清帐”了……
白蓁走了,留下了一个红脸婴儿,红脸是羞耻,是愤怒。他躺在保润祖父的怀里,那个比任何人都活得长久、活得不朽的祖父。
2017年7月18日 已读
15年的茅盾文学奖,又是一本熬夜看完的小说,苏童的文笔流畅优美,还难得风趣幽默(民主法制安定结这个梗玩的好啊)。故事的主视角分别是保润,柳生和仙女,三个人复杂而又纠缠的关系,有爱情,有复仇,有卑微的现实,有迷茫的青春。故事起承转合。最后戏剧张力达到顶点,留给读者一个开放式结局。
小说
e班e女孩 豆瓣
所属 作品: e班e女孩
作者: 张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2 - 8
单纯从情节上看,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成长故事。
诸贺是一个小学的女生,她也是一个小网迷,网名是“长发飘飘”。她从新闻中得知,知名门户网站幻想中国网推出“e少年”评选,她非常想参加这次活动。她所在的班级是e班,就是说,班上的同学都是网络小能手,他们有自己的网站。虽然有时男生女生之间会有误会,但终能和睦团结。全班同学都很支持诸贺参加“e女孩”评选。
不过对于参加这项活动,诸贺并不总对自己很自信,幸好有一个“不明飞行物”的神秘网友,总是在关键时刻给她提醒,并不断鼓励她保持自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就要面临升初中考试,妈妈担心影响学习,把她的电脑收起来,宣布考上初中之后才还给她。可是这样怎能参加活动呢?善解人意的实习班主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巧施小计,帮助她说服了妈妈……就这样,生活中的巧事、趣事一件接一件,最终伴随着诸贺走入网络大赛的现场,而“不明飞行物”的谜底又在一种很特殊的情景中被揭开。
除了“网络”二字外,很难从情节的角度看出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张弘也没有在悬念的设计上大做文章,读者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在读到一小半时就猜到谜底。它让孩子们着迷的地方另有所在。
如果说到新潮,它也不过是一本充斥着e时代词汇的书:高兴说“^O^”,不高兴就“55555”,不明白就“?-?”,骂人就说“YYP”;主人公都有网名,说起身边的事情用电脑网络术语替代;近在咫尺的人也在用Email和BBS进行交流……整个就是网络菜鸟的入门手册。显然这些也无法解释它的魔质。
我来抄几段网上孩子们的评语,给你琢磨一下。孩子们对它的评价极其夸张——“帅呆了! 酷毙了!”;“好一个YYP,现在可是风靡我们全校了!只要看过就一定会迷死你!!不信?不信就自己去看看吧!”;“如果有谁敢说《e班e女孩》不好看的话,我就会脱口而出:YYP!”;“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有种从来没有的满足感”;“诸贺简直就是我的翻版!”;“比现实还要现实。棒!”……
读着孩子们的评语,我突然间有一种感悟:当我反复分析这部作品的特点时,不知不觉中我戴上了厚厚的成人的眼镜。我不能非常直觉地、毫无功利心地感受这部作品,于是我无法获得孩子们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
大胆抛开对这本书的所有技术性分析,你会发现《e班e女孩》是一组与孩子们一起疯玩的符号。它本身就像一个充满有趣文字和图片信息的网页,孩子们通过浏览来玩耍,通过投注于这个虚构世界的自我镜像来获得交流,获得情感的释放。让孩子们着迷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的语言和趣味所带来的一种氛围,他们感到这种氛围离自己很接近,甚至就像是自己营造出来的一样。打个比方,他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呆在这个故事里一样,而这么呆着他们觉得很舒服。
张弘1975年出生于上海,10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童话,是儿童文学界的新生代作家。大学毕业后,她在《新民晚报》担任记者,还创办了自己的个人主页“幻想中国”。e女孩的构思是在2001年9月,她到苏州采访APEC财长会议时想到的。这个创意让她很兴奋,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学校,又变成了孩子。虽然采访写作已经疲惫不堪,她还是连夜开始创作这个故事。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很妙的创意:用网络来写孩子,并不是写孩子在网络上。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时代催生了一种新文化,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种文化的主流群体正向越来越低龄化发展。有时这种文化的破坏力是很强的,最近一名17岁的美国中学生,就能在一夜之内用“冲击波”病毒让全球50万电脑陷于瘫痪!在这种新文化面前,许多大人感到很恐怖,而大多数涉足其中的孩子却感到新奇,甚至如鱼得水。这是一种电子代沟。
如果以老网虫的眼光来看,《e班e女孩》所描述的新东西还只是“菜鸟”级的,但在一个对网络陌生的人看来,它已经有点高深莫测了。这正说明这本书在分寸上把握得很好,它一方面给孩子们的新文化找到了支撑点,另一方面又向“局外”的大人们敞开了大门。所以我特别推荐对孩子上网抱有疑虑的大人好好读读这本书,它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入门手册。
“成长”二字一向专用于孩子,其实也不妨用在与孩子相关的大人身上,比如家长和老师。我们常常提到“和孩子一起成长”,但真的做到很不容易。有时我们会感觉孩子成长得过快了,其实不然,原因只在我们自己“拒绝成长”。在网络时代,或许我们还要“成长”得更快些。
少年,成长在那个时代和所有的时代。
2017年8月3日 已读
在那个互联网刚兴起的时代,出现了包括网虫日记在内的文学作品。e班e女孩也是其中之一,是由新民晚报的记者张弘创作的(我还以为是秦文君)。我最初看的是儿童文学上的第一章连载,然后又自己买了单行本。总体来说就是青春校园文学,正能量作品,无非是以网络这个当时很新鲜的事物为创作载体。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