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 豆瓣 Goodreads
Poverty Safari: Understanding the Anger of Britain's Underclass
7.0 (12 个评分) 作者: [英]戴伦•麦加维 译者: 曹聿非 新星出版社 2019 - 9
•2018年奥威尔奖得主,《星期日泰晤士报》十大畅销书,获选“21世纪最叛逆读物”,被誉为当代版《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奖评委会主席盛赞称:“我毫不怀疑 ,奥威尔会把奖项颁给此书。”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知名导演肯•洛奇、《猜火车》作者欧文•威尔士、苏格 兰首席部长尼古拉•斯特金、《金融时报》《每日邮报》《卫报》……英国各界人士与媒体重磅推荐。
…………………………………………………………………………………………………
戴伦•麦加维成长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的“贫民区”,酗酒、成瘾、暴力、精神创伤……切身经历令他深知“贫困”意味着什么,全英国的底层人民又为何会感到愤怒。面对英国当下的社会矛盾,以及伦敦大火、脱欧公投等一系列争议事件背后的隐情,他想要做出解释。
在《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一书中,戴伦从个人经历出发,邀请读者一同走入英国下层阶级民众的生活,直击他们的困境与心声。他不仅跨越了政治上的左、右翼之争,呈现出“贫困”的真相,更用理智、自省、真诚的态度指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为改变现状做出努力。本书是对当代英国的一次全面探究,荣获2018年奥威尔奖。
它使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国家及其社会现状。——安德鲁•阿多尼斯,奥威尔奖评委会主席
一本重要而有力的书。——尼古拉•斯特金,苏格兰首席部长
部分是回忆录,部分是辩论,猛烈、机智、诙谐的精彩杰作。对系统性贫困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毫不畏惧的论述,向左派和右派都提出了挑战。很难想象哪部书比它更及时、更必要、更有力度。——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者
工人阶级的又一次愤怒呐喊,来自为腐朽、没落体制所苦的人们……它将为变革运动注入力量。——肯•洛奇,著名导演、制片人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描写工人阶级生活的最好著作之一,一窥贫困问题对英国造成的伤害,同时又是人道的、愤怒的、机智的。麦加维是少有的那类人:一个工人阶级作家,为使中产阶级世界听到他说的话而奋斗。——尼克•科恩,英国记者、政论家
2022年6月10日 已读
打分时有犹豫,不知道这个分真正给的是作者,作者所在的阶层,还是译者。纯评文的话杂乱琐碎,但如果结合作者的出身经历,确实还是敬佩作者能走出自己所属阶层,剖析自我的勇气。
译者不错,对英国社会背景的注释(比如一些店铺的社会定位)比较到位。作者的背景所限,不可能像《学做工》的作者一样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分析。但本书仍然是一个非常清晰生动的社会现实还原,是非常好的实证记录。
社会 社会极化 英国 阶级
城市的语言 豆瓣
The Language of Cities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 迪耶·萨迪奇 译者: 张孝铎 东方出版社 2020 - 5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在21世纪,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城市这件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品?迪耶•萨迪奇为我们解读,建筑、空间等有意识的设计元素的理念如何成为塑造城市的潜在力量。
【编辑推荐】
★企鹅图书严选,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萨迪奇权威之作,定义 人类史上最伟 大的艺术品——城市。
★在探索城市的定义、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中,本书采取了国际化视角。通过聚焦我们所熟知的伦敦、上海、莫斯科等首都城市,揭晓金丝雀码头如何从废弃的港口变成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浦东低矮的房屋如何被自信张扬的建筑构成的天际线所取代,政府与寡头的勾连如何让城市的未来蒙上阴影……经历了个人意志、政治期待,精心的考量和规划,以及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城市将如何演进?
★有些城市用多重身份来审视其自身的历史——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文明残存的碎片造就了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孟买的历史则要追溯到欧洲人对印度的一波接一波的殖民浪潮,而柏林被一分为二、隔墙相望四十年的伤痛至今没有完全愈合……
★城市由物质塑造,也由理念铸就。巴黎的自行车租赁计划,里约的城市缆车系统;没有人行便道的巴西利亚失去了街角邂逅的诗意,细腻的佛罗伦萨凭借排字优雅的路标便可展现出它的精致;在奥运会、古根海姆博物馆、迪士尼主题公园的影响下,一座座有创造力、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应运而生。
★对城市化的消极方面进行系统性反思——过度建设、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绅士化加剧、贫富差距问题、流行文化侵蚀、暴力犯罪猖獗、市政预算失衡……当生活不得不时刻面临如此的挑战,我们又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文本精巧具有可读性,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走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这是一部深度的纪录片,从一个场景推移至另一个场景,将一幅幅生动的城市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
★装帧精美,别具匠心——黑卡烫银,裸脊锁线装订,导览式书皮护封,书页可完全摊平,手感绝佳。
【名人推荐】
深刻而饱含创意,关于城市,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阿兰·德波顿(英国作家)
我曾经订阅过Domus杂志,当时迪耶·萨迪奇是主编。每次收到杂志,我都急不可待地直奔他写的文章,因为只有他能把关于设计的事讲成一个动听的故事。《城市的语言》与《B代表包豪斯》让我仿佛又听到他娓娓道来。阅读它们的时刻,让我感到期待与享受。
——张永和(国际著名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曾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
【媒体推荐】
迪耶·萨迪奇始终是我们最有见地的评论家之一。
——《皇家艺术学院杂志》
精巧而极具可读性,我们终于知道,每天居住其中的城市到底是什么。
——《金融时报》
要了解是什么让城市成为今天的样子,这本书不可错过。
——《标准晚报》
《新京报》2020年夏季书单推荐
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6月生活艺术新知类好书)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推荐(2020年7月第58期)
烟与镜 豆瓣
Smoke and Mirrors
8.0 (7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译者: 不圆的珍珠 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当你离开那个充斥着虚妄与荣光的世界时,
扫梦人正在你遗弃的狂想废墟中阔步穿行!
盖曼是一座现成的故事宝库,而我们又何其幸运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去靠近他。
——斯蒂芬•金
盖曼堪称作家中的摇滚明星。他的作品,简单说来,就是关于神话与故事、众神与力量。而阅读它们的首要准则就是,你必须完全相信。
——《多伦多星报》
当你全身心沉浸到尼尔•盖曼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他拥有一流的创造力,他从不遵循一致的规则,他随心所欲,惟追随梦想而写作。
——《娱乐周刊》
盖曼的作品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想象、H.P.洛夫克莱夫特的诡异氛围以及佩勒姆•G.伍德豪斯的幽默智慧结合在一起,他既能让我们的血液凝固,也能让我们仰天大笑。
——《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
阅读盖曼,一半乐趣来自他笔下令人轻松愉快的美文,另一半乐趣则来自他匪夷所思的创造力。他的作品无法分类,因为他不仅仅深入了我们共有的无意识领域,还重新构造了属于我们的神话。
——《休斯顿纪事报》
内容简介
阅读《烟与镜》,犹如跟随作者步入一个全新的现实——它虽然时常笼罩在烟雾中,却又触手可及——尼尔•盖曼十足是一位戏法大师,信手便能为你构筑一座令人欲罢不能的文学世界:打开尘封的感官,感受怦然心动的一刻,梦想也从此游弋。
《烟与镜》是盖曼平生第一部短篇作品集,他凭借卓绝的想象力以及极致的描摹力,将平凡俗世瞬间点化为诡谲奇境。《骑士精神》是盖曼常常选为现场朗读的开场篇目;《占卜者的回旋诗》则是他为劳伦斯•席梅尔的小说集所作的序言;《我们可以给你批发价》,男人因为贪图批发价之蝇头小利,却无意启动了毁灭世界的暗语……
伦敦城记 豆瓣
London: The Biography of a City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希伯特(Christopher Hibbert) / 克里斯托弗·希伯特 译者: 刘媺 2021 - 4
《伦敦城记》(London: The Biography of a City)是英国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希伯特所著城市传记系列中的一册,本书上启古罗马时代、下至20世纪60年代,聚焦伦敦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建筑风格和城市建设的变迁、市民的社会生活、社会风俗、城市文化、交通卫生等方面,强调了政治、宗教、经济、战争等因素对城市历史的塑造作用,文字典雅而风趣,引经据典、图文并茂,是历史爱好者的理想读物。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作者也尽力为读者甄别和解说当代仍可供参观的城市古迹,使本书同时也是一本优秀的当代伦敦导览。
弗格森爵士:永不屈服 (2021)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Sir Alex Ferguson: Never Give In
8.9 (15 个评分) 导演: 杰森·弗格森 演员: 弗格森爵士 / 杰森·弗格森
其它标题: Sir Alex Ferguson: Never Give In / 알렉스 퍼거슨: 좌절은 없다
一部关于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的深刻揭示的纪录片。 从脑溢血中恢复过来后,亚历克斯爵士向儿子讲述了他的生活和职业细节,包括他传奇般的26年任职曼联经理的任期。 这是一个关于父子之间纽带的动人故事,是对领导力和精神韧性的探索,也是对足球最伟大职业之一的庆祝。
The Class Ceiling 豆瓣
作者: Sam Friedman / Daniel Laurison Bristol University Press 2019 - 2
Politicians continually tell us that anyone can get ahead. But is that really true? This important book takes readers behind the closed doors of elite employers to reveal how class affects who gets to the top. Friedman and Laurison show that a powerful ‘class pay gap’ exists in Britain’s elite occupations. Even when those from working-class backgrounds make it into prestigious jobs, they earn, on average, 16% less than colleagues from privileged backgrounds. But why is this the case? . Drawing on 175 interviews across four case studies - television, accountancy, architecture, and acting – they explore the complex barriers facing the upwardly mobile. This is a rich, ambitious book that demands we take seriously not just the glass but also the class ceiling.
2024年7月12日 已读
作者一看就是科班出身的学者,也很知道怎么讲故事。是实证案例扎实的畅销书,也是通俗易读的学术研究。应该是拿了funding后要出社会影响成果,要不也不会拿出一章答谢赞助研究的公司(?)大概怕被说自己凝视受访人,后边讨论章节还自我剖析了一下。
算是英国环境下的英国阶级分割故事,对英国社会状况略有了解的情况下,读这本会很有共鸣。
社会学 社会阶层 英国
酷儿们 (2017) 豆瓣
Queers 所属 电视剧集: 酷儿们
8.9 (107 个评分) 导演: 马克·加蒂斯 演员: 本·卫肖 / 菲恩·怀特海德
本·卫肖、拉塞尔·托维、艾伦·卡明等携手出演BBC Four开发重磅LGBT题材新剧《酷儿们》(Queers,,暂译),该剧只有一季,共8集,每集都配有独白。剧集将由《神探夏洛克》编剧马克·加蒂斯执导,并正在英国制作中。由于该剧有BBC和老维克剧院共同参与。在电视播放前 ,全8集每集15分钟的独白都将在7月话剧舞台率先表演。独白将由加蒂斯在内的8位作者撰写,以展现过去100年中,英国历史里同志的生活和遭遇,展现历史。
本·卫肖会在《The Man on the Platform》一集中出演从一战战壕归来的士兵;小狼在《More Anger》一集出演上世纪80年代的同志演员;卡明出演反应同志婚姻的《Something Borrowed》一集。[敦刻尔克]男主角菲昂·怀特海德等也将分别出演其它几集。剧集将于今夏播出。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2019)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维基数据
Sorry We Missed You
8.4 (324 个评分) 导演: 肯·洛奇 演员: 克里斯·希钦 / 黛比·哈尼伍德
其它标题: Sorry We Missed You / 对不起,错过你(港)
因为十年前次贷危机的影响,生活在英格兰北部的瑞奇(克里斯·希钦 饰)不仅丢掉了工作和房子,还背负上了巨额的债务。为了维持生计,瑞奇贷款买了一辆小货车,准备靠送货来重启人生和事业,哪知道这一没有经过思考的举动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
瑞奇的妻子艾比(黛比·哈尼伍德 饰)是一名家政工,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服务。如今,她不得不依靠公交车往返于不同的雇主家中,这令她感到非常的疲惫。为了偿还货车的贷款,瑞奇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工作上,这令他们的大儿子塞布(瑞斯·斯通 饰)感到备受冷落……
是,大臣 1984圣诞特辑 (1984) 豆瓣
Yes, Minister: Party Games
9.8 (175 个评分) 导演: 彼得·惠特莫尔 演员: 保罗·爱丁顿 / 奈杰尔·霍桑
Sitcom about a British government minister and the advisers who surround him. The seasonal festivities at the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ve Affairs are overshadowed by rumours of a cabinet reshuffle. But a leadership election and the Eurosausage affair could lead to great things for Jim Hacker.
伦敦城市构型形成与发展 豆瓣
Shaping London: The Patterns and Forms that make the Metropolis
作者: (英) 特里·法雷尔(Terry Farrell) 译者: 杨至德,杨军,魏彤春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 7
《伦敦城市构型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简介: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特里,法雷尔爵士,把那些星星点点的、散布子伦敦全城的构型要素,联合组织起来。创建出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大视野。通过考察单体构筑物及其对城市的整体影响,法雷尔给出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幅。展示出这座首都城市混乱而复杂的形态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延续一层一层地发展的,其中既有自然层次,也有人工层次。有了这一系列的层次关系,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看一看泰晤士河的天然拐角对人类定居和建造选址的影响,探究、分析泰晤士河上的支流对历史上的边界开发建设(如五月市场和玛丽勒本大地产的衰退等)的影响,分层剖析19世纪看起来似乎无规划的、投机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车站、运河、地铁线路和污水管道等,是如何以其特有的秩序和形态来构成这座新型都市的基本框架的。书中利用大量地图、历史性照片和绘画以及法雷尔本人的设计草图,拼贴出伦敦的构型和历史,令人激动,令人震撼。沿着泰晤士河,从碧草茵茵的里士满和丘区,到老港区,再到高度工业化的泰晤士河入海口,这些伦敦最著名的地标性场所和景观,对其成因和现状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伦敦当前城市构型出发,对这座首都城市的增长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观察和预测。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Shaping London: The patterns and forms that make the metropolis
信条 (2020)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Tenet
7.3 (2090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演员: 约翰·大卫·华盛顿 / 罗伯特·帕丁森
其它标题: Tenet / TENET天能(港/台)
乌克兰基辅国家歌剧院,一伙蒙面歹徒突然闯入演出大厅,挟持在场数百名音乐家和观众。未过多久,乌克兰特警部队迅速赶到,并按照既定战术突入进去。与此同时,几名神秘之人换上特警部队肩章,趁乱潜入歌剧院,救出被困的美国大使。神秘人之一的男主(约翰·大卫·华盛顿 John David Washington 饰)虽然一度顺利完成任务,却身不由己置身死地。当他再度醒来,则被告知失去原有身份,此后将加入一个名为“信条”的秘密组织,去执行一项阻止世界毁灭的重大任务。早在歌剧院时,他便见识了一次逆转子弹的奇怪现象。而如今着手的任务,似乎正与逆转的子弹乃至逆转的时间息息相关。注定发生的必然会发生,所种何因,便结何果……
撒切尔:英伦式革命 (2019) 豆瓣
Thatcher: A Very British Revolution
Marking 40 years since Britain’s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rocketed to power in 1979, the BBC presents the defining story of Margaret Thatcher and of the era when she dominated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landscape.
How did the small town girl from Grantham, a woman who said she would not see a female Prime Minister in her own lifetime, rip us out of the post-war consensus, and the chaos of the 1970s, and hurl us towards the opportunities, individualism, wealth, inequalities, global standing and dilemmas of the present day? And how has the public memory of her life and career led to a situation where she repeatedly tops opinion polls when ordinary British people are asked to name both our worst, and our greatest, post-war leader?
Through the prism of one woman’s rise and fall, this series charts the seismic social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ivid archive footage from the time - ranging from the violent and visceral to the intimate and unseen - will allow us both a deeply personal glimpse of this remarkable politician, and transport us to the heart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ative events in Britain’s recent past.
We will hear from those closest to her (politicians, friends, adversaries, some of the defining faces of the time) and from the citizens from every corner of Britain whose lives would be altered forever by the powerful shifts she brought about. Together their evocative, personal and revealing firsthand testimony will combine to build a multi-layered perspective, both of Thatcher herself and of a nation undergoing epoch defining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2011) TMDB IMDb Min reol 豆瓣 维基数据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8.6 (1807 个评分) 导演: 大卫·叶茨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 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2(港/台)
当又一次和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的意识连通,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断定最后一件魂器藏在霍格沃茨,于是和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Rupert Grint 饰)、赫敏(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一同返回阴云密布的学校。在好友们的帮助下,他们成功驱逐了斯内普(艾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 饰),然而觉察到哈利目的的伏地魔则率领徒众向霍格沃茨逼近。食死徒、摄魂怪、巨人疯狂涌入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魔法学校,正邪决战旋即爆发,一时间血雨腥风,死伤无数。从斯内普的眼泪中,哈利不仅了解到父辈的故事,也证实了藏缅于他体内最后的秘密。在此之后,他也和伏地魔迎来了最后的对决……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J.K.罗琳的同名原著改编,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完结篇。
2020年12月27日 看过
在没看完书的后半段的情况下,电影的呈现还算不错。虽然有些细节值得推敲,但是想来剪辑卡130分钟的时间限制也是尽力了。很多泪点没有完整呈现——或许呈现了就是一片爆哭了。
harrypotter 奇幻 英国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2010)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7.9 (1567 个评分) 导演: 大卫·叶茨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 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1(港/台)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小站

邓不利多死后,伏地魔(Ralph Fiennes 饰)与食死徒入侵魔法学校,魔法部也被伏地魔的爪牙操控,邪恶的阴云笼罩魔法世界上空。在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17岁生日之际,凤凰社成员及一众好友护送他回到了凤凰社的据点陋居,然而这立即遭到食死徒毁灭性地打击。哈利和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Rupert Grint 饰)、赫敏(爱玛·沃特森 Emma Watson 饰)侥幸逃亡,并且按照邓不利多的嘱托继续寻找伏地魔的魂器。死亡的威胁时刻逡巡左右,他们还要面对友情的考验。在寻找摧毁魂器方法的过程中,死亡圣器的面纱也渐渐揭开。
与此同时,为了置哈利于死地,伏地魔也在寻找最后一件死亡圣器。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
2020年12月27日 看过
到前半部分的还原都还比较精准,大体都在。给哈利安一段拉赫敏跳舞的情节是要暗示哈赫有心?但毕竟赫敏说了“I love you like sister”啊。。。另外金妮的戏份有点尬。。。
2010 哈利波特 英国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1994) IMDb 豆瓣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7.1 (420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内威尔 演员: 休·格兰特 / 安迪·麦克道威尔
其它标题: 네번의 결혼식과 한번의 장례식 / フォー・ウェディング
查尔斯是婚礼上的常客,却对结婚却怀有疑惧。一次乡间婚礼上,他对美丽的美国姑娘凯莉一见钟情。虽然从朋友口中查尔斯听到凯莉的很多坏话,但他还是推掉了朋友们的邀请前去寻找凯莉。两人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但第二天凯莉竟只身回了美国,弄得查尔斯心神不宁。查尔斯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开始准备结婚。两个月后,在伦敦的一个婚礼上,查尔斯凯莉重又相逢。就在查尔斯满心欢喜之时,凯莉却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未婚夫。查尔斯非常失落。女友海伦娜向他表达爱意,他根本无心回应。凯莉前来寻找查尔斯,两人再次共度良宵。 一个月后,查尔斯收到了凯莉的结婚请柬。在选礼物时,查尔斯遇上了凯莉。凯莉向查尔斯说起了自己的风流韵史。冲动的查尔斯想向凯莉求婚,但始终没能开口。查尔斯还是去参加了凯莉的婚礼,心灰意冷的他接受了海伦娜。查尔斯的朋友盖诺斯心脏病突发去世。葬礼上,查尔斯又见到了凯莉,终于向她表白。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001)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8.7 (2217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哥伦布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 哈利波特1:神秘的魔法石(港/台)
哈利波特是一个孤儿,从小寄养在姨妈家,受尽欺凌。但就在哈利11岁生日的时候,他意外收到了霍格沃茨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哈利从该学院派来接他的巨人海格口中得知,这是一间魔法学院,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哈利的父母都是伟大的魔法师,在对付伏地魔的战斗中双双献身,唯有哈利幸免于难。
哈利进入霍格沃茨后,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飞行天赋,得到麦格教授的推荐进入了格兰芬多的魁地奇球队。另一方面,哈利发现霍格沃茨学院内有一股黑暗势力似乎在暗暗滋长,揭开谜团的关键就在有凶恶的三头犬守护的房间内。
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好朋友决定探个究竟。
2020年12月24日 看过
时隔多年的老剧回味。看到弹幕里说“请珍惜这一部的灯光师”笑了。
看完自己又测了一遍分院帽测试,结果是拉文克劳,大概我也是平民靠个人努力改变阶层的角色。
哈利波特 奇幻 英国
Chris Tarrant: Extreme Railways (极端铁路之旅 第一季) (2012) 豆瓣
Chris Tarrant: Extreme Railway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Chris Tarrant: Extreme Railways
导演: Chris Tarrant 演员: Chris Tarrant
克里斯.塔兰特带观众去认识世界各处建在恶劣地形上的非常铁路
Part 1: Congo's Jungle Railway刚果丛林铁路
Part 2: Australia's Outback Railway澳洲内地铁路
Part 3: India's Monsoon Railway印度海滨铁路
2020年8月27日 看过
选材真的是不错,值得至少四星。但是主持人老爷子在第一季中,尤其一些介绍细节的态度实在是太扣分了。和普通人交谈的态度也自带英国人那种盛气凌人的架势(别问我怎么知道英国人的尿性的),可惜了好题材。
2012 uk 地理 旅行 纪录片
航拍英国 第一季 (2019) 豆瓣
Aerial Britain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航拍英国
Journey to four regions of Britain, discovering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sland from breathtaking heights.
2020年7月28日 在看
英国旅游介绍片,不要妄求深度,但是当地理和城市规划的教学片不错
bbc 地理 纪录片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