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Brightside 豆瓣
闪耀乐队 The Lumineer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14日 出版发行: Dualtone Music Group
The Lumineers 2011年為美劇「南國醫戀季末」配樂的〈Ho Hey〉一戰成名爆紅!
2022年2月6日 听过
第一第二首歌还行,后面就急转而下
pop 民谣
昏昏欲醉 豆瓣
8.9 (14 个评分) Matt Elliott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6日 出版发行: Ici d'Ailleurs
Matt Elliott is an English guitarist and singer-songwriter, originally from Bristol, England and now based in France, who plays dark folk music. He also produced and recorded electronic music under the name The Third Eye Foundation.
2021年6月2日 听过
风格是非常统一的俄罗斯民谣风,感觉自己坐在昏暗的俄罗斯小酒馆外面大雪天刮着北风喝闷酒,不过听多了有点雷同。但这位老哥实在是太丧了,看看人家的专辑名称,drinking songs,failed songs, failing songs。想将来给自己的论文取名叫failing essay
Ambient Indie 民谣
黄河谣 豆瓣
9.4 (112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5日 出版发行: 河音乐
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梦幻丽莎发廊 豆瓣
8.1 (153 个评分) 五条人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梦幻丽莎发廊》是五条人的第四张专辑,也是他们在签约摩登天空之后,继《广东姑娘》之后推出的又一张专辑。这张专辑中的十二首歌,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妙趣横生的社会风情画。除了先前发布的《热带》、《初恋》、《阿虎》之外,专辑中的《梦幻丽莎发廊》、《石牌桥》、《很多很多》、《有所追求》等四支单曲也于今日上线。

《石牌桥》与《梦幻丽莎发廊》,两首歌的背景都是“石牌桥”,这个连接着天河南和石牌村的广州著名地标,是广州有名的城中村。而这两首作品,也形成了互文的关系,“梦幻丽莎发廊”,与“石牌桥”。一个于虚构中构筑,一个在实地中取材,勾勒出一个虚实相间的生活场景。十多年前,王磊在歌曲《石牌村》中唱到:“鸡狗合啼着:欢迎来到石牌村庄……霓虹灯一亮:夜里演着戏、夜里把歌唱”,为“石牌村”的变迁写下了一部心灵秘史。如今,五条人又把石牌写入歌中,作为从海丰县城闯入的外来客,仁科和阿茂早年广州的漂泊生涯便是从这一带开始,从石牌到岗顶,从华南师大到天河,他们早年的广州生活,围绕着石牌桥这个圆心展开。石牌桥既是个人生活的烙印,也是时代变迁的象征。

2007年开始,正准备举办亚运会的广州开了“禁摩令”,禁止摩托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那个在石牌桥附近载着姑娘兜风、快意疾驰的景象,从此一去不返,“禁摩之前的爱情”只留下记忆中零星的碎片。一如已经离开了“梦幻丽莎发廊”的姑娘,也在忧伤中不知所归。“天空中的红月亮”每晚都在升起,但“梦幻丽莎发廊”早已物是人非。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就这样在一片高奏的凯歌中,被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所湮没。

说到这些小人物,歌曲《很多很多》中的各个角色,也是小人物,这帮混迹于天河购书中心的小贩走鬼们,卖打口、卖唱、卖臭豆腐,卖签名设计,阿茂仁科也二人曾经在石牌桥附近的广州购书中心一带贩卖打口和盗版书籍。这些小贩走鬼们在律法的夹缝中讨生活求生存,简单的一句“很多很多”,是他们对于自己小营生的憧憬,也是他们走鬼生涯中所见所闻的概括。也许,他们的理想归结起来,就是“很多很多……”。《有所追求》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讲述生存理想的故事,酒足饭饱的阿兄,拾起来年轻时的爱好弹吉他,但终归满足于现实中的那点富足,“有所追求”的祈愿,最终沦为“过一下瘾就好啦”。 小人物的理想与现实,始终是五条人拿手的题材,而他们的歌也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朴素的诗意,就像《有所追求》最后那一句:“人生不会像路那样可以倒着来行,海水就会变成云落成雨啊,落来落去,人就老了去”。

但是千万别以为五条人是理念先行,书写“俗趣”的努力,总是率先从音乐中表露出来。钢琴与布鲁斯音阶,在《石牌桥》里,像是窖藏了数年的威士忌老酒借着曼妙的音符在散发醇厚的味道,这也是仁科首次在作品里演奏钢琴。《柔河里》无疑是一首Weird Folk(怪异民谣),优美的吉他与手风琴伴奏下,是阿茂怪声怪气的演唱,他任性地把语词拆解,尾音拉长,仿佛一个被烈酒灌晕断句不清的醉鬼在呢喃。而这首写于十多年前的旧作,场景正是他故乡里的一个酒吧——“柔河里”是十多年前海丰的酒吧,不知是否安在。

专辑中收尾的歌曲《楼房来四散起,路不见狗相连》,不禁想起来了上张专辑中同样是收尾之作的《请到老祖公》,这是一首实验之作,也是土先锋的一次“土法炼钢”但是与《请到老祖公》中从祭祖大戏演化到即兴段落所不同的是,这首单曲先是把采样而来环境声经过调变后与器乐演奏叠加,然后用MIDI中的类似KTV伴奏音乐中笛子音色承接,最后由失真、延迟的吉他一路跌宕展开……对于民谣来说,这个无异于灭顶之灾的搞法,却大大地开拓出一个新的表现领域。

驳杂的“俗趣”是《梦幻丽莎发廊》的审美核心,民谣在这里,赎回了本真的、属于市井与乡民的那个我们已经久违了的兴味。五条人的抒情、恶搞、戏仿、反讽是酣畅淋漓的,同时也刀剑铮然,性命与共。情感强悍窜升,性情翻涌迸现,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当代民谣孱弱贫血的一面。或许,他们只是披着民谣外衣行走江湖的摇滚走鬼。

这支被老狼戏称为“海陆丰天团”,被小河誉为“我最爱的青春组合”的乐队,在出版过四张精彩专辑之后,已经开始成精了。
2020年7月31日 听过
不是我喜欢的,但是真的很有广东的感觉!
Indie 大陆 民谣
魔鬼的情诗 豆瓣 Spotify
9.4 (33 个评分) 陈升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经典理由:陈升的第一张精选集
都说陈升的音乐是相当有文艺气息的,尤其是对于文艺女青年格外的具有吸引力,其实,要说到文艺,罗大佑才是华语乐坛真正的文艺腔鼻祖,不说《鹿港小镇》、《未来的主人翁》、《盲聋》那样以哲人的高度洞察一切的社会性作品,单说流芳至今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些情歌歌名,就能从既工整又细腻还传神的用词中,感受到他学院气十足的感性。与他相比,陈升的音乐更像是土方酿造,更为接近地气,这一点倒是和另一位宝岛乐坛土郎中的李宗盛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后者在罗索的唱词中更多的表现出是一种家长里短的小市民风范,而陈升则更像是一个在底层打磨的小人物之音乐代言人,用个时髦的形容词,他就是一个十足的“草根精英”。
和历史上无数卓有成就的音乐伟人一样,陈升同样在音乐上表现为纯情与思辩两种分裂的人格,只不过他并没有像罗大佑那种匠气的经营手法,能将两个圈子塑得各具一格、自成风味。在陈升的世界里,咬牙切齿和柔情蜜意就像是一对连体婴一样难以分割,也因此,他的情歌成了这世上最难模仿的旋律,因为在陈升的情歌里,往往总是会在情到深处的拐角,出现魔鬼的影子,毕竟魔鬼有时候比上帝更难以“扮演”。
《魔鬼的情诗》不仅是陈升第一张以情为概念的精选集,也是他进入歌坛之后的第一张自选集。但从世俗的路子来看,陈升的情歌却写得一点都不“纯”,他的笔锋总是会让花前月下搞对象这件无比甜蜜的事情,演绎成一种动刀动枪的杀气,从雅里说,这就是“煞风景”,而从俗里说,这也就是“不知好歹”。无奈识好歹的人还是太多,于是,情歌依然朝着“诱人昏迷不醒的毒酒”发展,而有燕赵古国慷慨悲歌风范的陈升情歌也依然被人或忽视或误读。尽管他的《把悲伤留给自己》从巷首唱到巷尾,但却只是被人当成了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爱情舍已精神之典范,而并不知道他演绎的其实是真正情字里最精髓的欲望之“骚”,虽然其后有众多的好事者,将这首作品放到真空管里,用胆机好好地烧了无数回,但此烧非彼“骚”,终究是离题千里了。
用欲望做为情歌主题,正是陈升情歌异于他人之处,虽然有欲才有情是世所共知的事情,但在一个捏造情歌、扮演纯情成瘾的时代,能够把人所看到却因为怕“煞风景”而隐而不露的事实唱出来的,确实不多。而陈升的情歌却毫不顾忌的在情和欲之间挣扎不休,并将情歌再度从理想主义的真空里带到了矛盾又坎坷的人世,为它们的虚有其表再造一份骨髓和血肉。千万不要介意他在演绎时High到极点时不经意露出的“胃抽筋”、“痉挛”、“癫痫”等病态症状,其实这才是情到深处的常态,陈升并没有恶搞,他只不过唱出了一些“真理”。
专辑在发行时还收录了一首完全即兴录制的新歌《不再让你孤单》,一把简单的箱琴和一种老男人的声线,却串起了长达5分28秒的精彩,没有蕾丝花边,也没有三叶草,还是陈升慷慨悲歌、随意而就的风范,而且这种风范你永远难以模仿,哪怕是你在唱歌时同样鼓起腮帮、气吞山河,间或咬牙切齿,并将“彩色”唱成“彩射”,但你却永远学不了陈升那种独一无二的风尘气,这大概就是文艺女青年尤其爱陈升的一个主要理由,因为这种野味往往正是处于庙堂之上的人最为羡慕的,虽然他(她)们平时都在装着。
2020年4月28日 听过
喜欢不再让你孤单,其他无感
台湾 民谣
猎户星座 豆瓣
8.4 (193 个评分) 朴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30日 出版发行: 不晚音乐工作室
有本书这样描述煤的形成。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而另一些树,被埋在更深的地方,经历了更漫长的时间和更剧烈的挤压。他们变成了钻石。
我没以为我是钻石,或是什么大天才临世。我还没那么狂妄。我的心智基本成熟。我相信这唱片是一粒煤。我为此而荣幸。尤其是在这个遍地塑料制品,缺少基本的爱和耐心的年代。我想我经受过那些挤压,坚持了下来,我没有回避那些痛苦。于是,我不用刻意做什么,他们都会释放在音乐里。是的,我在写歌时,在编曲时,感觉到了他们。他们都在那儿。我知道,我等了10年,就是在等这些时刻。
我不是一个自觉的人,如果重来一次,我也未必有勇气把这些年的遭遇再经历一遍。一切都是老天爷的安排。他如此慷慨,给予了厄运病痛曲折。我想,我还会继续做音乐,但也许我不会再有一张情感这么强烈的唱片了。
半年前,写过一个消失了的weibo,想叙述一下当时的处境。那时,倒计时已开始,眼前是一张无从下手的不如意的唱片,和一堆刚数清字数又不知所云的歌词。weibo的结尾是这样的:每次,一想到,可能再也找不到那个最好的,就会一下焦躁起来,陷入失控。但又想到,这的确就是目前的我自己,便心安了一些。
--- 朴树
STAFF
词曲lyrics & music :朴树
(《平凡之路》词:朴树 / 韩寒)
制作人 producer:朴树
(《在木星》《Forever Young》Producer:Cass Love / Eliot James / 朴树)
联合制作人co-producer:张亚东 / 泊宁
配唱联合制作人 Vocal co-producer:卢楠
混音 mixed by:颜仲坤 / 张亚东
人声录音师:卢楠
封面设计 :法满
录音室:Eastcoast / The Bridge / Megawave / 家
封面视觉设计 :法满 / Lens
2020年1月2日 听过 听forever young对比之前的new boy真的特别有感触
朴树 民谣
Songs of Love and Hate 豆瓣
9.2 (50 个评分) Leonard Cohe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7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Songs of Love and Hate is the third studio album by Canadian singer-songwriter Leonard Cohen. Produced by Bob Johnston, the album was released on March 19, 1971, through Columbia Records.
2019年12月17日 听过
为avalanche 和 famous blue raincoat打五星
民谣
The Wild Hunt 豆瓣
The Tallest Man On Earth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13日 出版发行: Dead Oceans
Over the last half-century, the tag "Dylanesque" has been slapped on so many mediocre folksingers clutching battered Moleskines that it's become a meaningless joke, a critical hiccup, a silly, lazy way of invoking an age-old raspy voice/acoustic guitar combo. It's gotten so bad that, in 2008, yammering on about the cliché of dubbing someone "the next Dylan" has become a cliché in itself. Still: It's exceptionally hard to talk about Scandinavian folksinger the Tallest Man on Earth (also known as Kristian Matsson) without mentioning Bob Dylan's early years, mostly because Matsson manages to embody Dylan's effortlessness so well (Dylan was trying really, really hard, sure-- but he sang like he didn't give a shit), infusing his songs with a detachment that, miraculously, is neither cold nor alienating. Like Dylan, Matsson is so natural a songwriter that these tracks feel predetermined, tumbling out of his mouth with an ease and grace that's increasingly uncommon.
Highway 61 Revisited 豆瓣
9.2 (133 个评分) Bob Dyla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滚石音乐(Rolling Stone Magazine )史上最佳Top 500 Albums之004#
2018年5月15日 听过
Not exactly my type.
Rock 民谣
Colour to the Moon 豆瓣
9.0 (10 个评分) Allan Taylor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tockfisch
60年代就已红遍英国民谣乐坛的Allan Taylor,以吉他和民谣风征服了英国及爱尔兰,他的乐风影响了Dire Strait、Fairport Convention、Steeleye Span等民谣摇滚巨擘,他在乐坛的地位是无庸置疑的。
「神似Mark Knofler的低沉醇厚嗓音、深受Jack Kerouac影响充满Beat Generation风格的诗意歌词、耐听优美的曲调,与稳健优雅的吉他演奏,这些特色造就了亚伦泰勒独特的魅力。这张作品发行于2000年,大部分歌曲都是他在一次名为「记忆之旅」的巴黎演唱会旅途中完成的。「Brighton Bay」是回忆他十七岁时开始演唱生涯的英国渡假海滩布莱顿,「Back Again」则是他1976年旧作重新编曲演唱。这些歌曲在时间与空间中尽情悠游,像是阅读一本精采的回忆录。当然,标题曲「Color to the Moon」有着萨克斯风的画龙点睛。
Person A 豆瓣
Edward Sharpe & the Magnetic Zero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5日 出版发行: Community Music
诗遇上歌 豆瓣
7.0 (46 个评分) 程璧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15日 出版发行: ANNA PATIO
我觉得在所有艺术形式里,诗与民谣(Folk Music)具有十分相似的特质。在文学领域,诗字数最少,篇幅简短,却又最具深意。在音乐领域,民谣无论在技巧还是配器上往往追求简单,而它的深度在于其冷静的哲思性。——程璧
专辑名字《诗遇上歌》是由诗人北岛命名。诗与歌的相遇,是珍贵的缘分,也是注定的相逢。
这张专辑里,程璧对下面这些诗作进行了谱曲歌唱。其中包括:中国诗人北岛的《一切》,西川的《夜鸟》和田原的《枯木》,以及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春的临终》,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火车》,
另外,专辑封面的肖像摄影,出自日本著名超写实主义画家野田弘志先生之手。程璧与野田先生在日本东京相遇,这张相片是野田先生为画她的肖像画而拍。野田先生他的画室在美丽而安静的北海道,期待他的画作完成。
专辑推荐语:
程璧的音乐我工作时反复听过无数遍,无论何时那些旋律总是萦绕脑际。即使不懂汉语的语义,透过她的声调与音质,那些顺着感觉进行的细腻的气息处理,我感受到如今中国的年轻女性,在感受着什么,想要追逐着什么而生活。在大时代变迁的时刻,年轻的感受性把这些变迁作为养分吸收并茁壮成长。一位来自北京的少女伫立庭院凝望天空,那片同样的天空,我也在注视。
——原研哉(日)
日本国际级平面设计师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無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程璧拥有两个音乐地域,同时活跃在北京和东京,两个不同文化形态和语言的舞台上。她用一种声音唱出两种语言里的忧伤,一把吉他弹奏出两种语言里的向往。她的旋律里有森林和村庄,也有太阳和月亮,她的旋律不是大海大河,而是涓涓小溪,奔流不息地向着远方的远方。
——田原
中日双语诗人,翻译家,
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译者,
城西国际大学教授
2018年1月28日 听过
就......挺平庸的?太平淡了
民谣
归乡 / Homecoming 豆瓣 Spotify
9.5 (56 个评分) 陳昇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14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好像走了好幾年,好幾十年
都在同樣的地方打轉著
常常經過的那個街角
夏天開起的鳳凰花
讓人想起童年走過那條路

沒有都市的悶熱
只有撫過金黃色穗花的溫柔晚風
吹來了誰的呼喚
呼喚著貪玩的孩子

好幾年了,好幾十年了
迷失的孩子想回家了
跟著母親的呼喚
把幾十年的故事唱成歌
在晚風裡唱著,那條歸鄉的路
陳昇2017國語專輯 [歸鄉]
菊花夜行军 豆瓣
9.7 (182 个评分) 交工乐队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串聯有聲出版社
台灣第一個備受歐洲樂評矚目的本土樂團
2000年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最佳製作人
2001年最新音樂史詩創作,魔幻吟唱土地現實!
繼「我等就來唱山歌」在2000年金曲獎大放異彩後,交工樂隊隨即馬不停蹄地,參加了歐洲世界音樂節的巡迴演出,是台灣第一個獲得歐洲重量級樂評矚目的本土樂團。2001年,不斷求新求變的交工樂隊,全新推出音樂史詩創作「菊花夜行軍」。藉由農村青年阿成返鄉完成自我的故事,描繪九○年代的農村現實,並首度呈現外籍新娘的心境。
音樂創作上,企圖以聲音創造畫面動感;實地採集或再製環境音,如農村仙人的放送聲、鐵牛車聲、口哨聲,或是以嗩吶聲模仿摩托車的加速聲,索引出整張專輯的聲音脈絡。此外,無論是哀悼公路的祭文式朗詩,或是將菊花擬人化的歌詞創作圪,魔幻寫實的風格,譜寫出一部農村變遷史。
2017年5月20日 听过
好棒!
另,刚刚查了一下,乐队里面的写手后来成了台北市文化局长
台湾 民谣
Broken Brights 豆瓣
7.2 (9 个评分) Angus Stone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5日 出版发行: Nettwerk Records
苹果树 豆瓣
7.8 (20 个评分) Katie Herzig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Marion-Lorraine Records
In 2006, after eight years of fronting the critically acclaimed Colorado-based band, Newcomers Home, and releasing her first solo record, Watch Them Fall, as a side project—singer/songwriter Katie Herzig retreated to the solitude of her bedroom studio. There, she single-handedly recorded and produced Weightless, a tour-de-force of innovative sonics and songwriting whose tracks have been prominently featured on NPR, KCRW’s Morning Becomes Eclectic, E.R., Smallville, and, most recently, on two episodes of television’s highest-rated drama, Grey’s Anatomy.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Weightless, Herzig left Colorado for Nashville and immediately started to catch the attention of other artists. Her song “Heaven’s My Home” received a 2007 Grammy nomination for best country performance by The Duhks. She was also invited to open shows for The Fray and join PASTE Magazine and American Songwriter Magazine sponsored tours.
Performing Songwriter Magazine wrote, “Katie Herzig possesses gravity-defying powers on her latest release, balancing heavy and mournful lyrics with light pop melodies that bounce and float into the stratosphere.” PASTE Magazine’s Jason Killingsworth said, “Katie Herzig has a whimsical side that I love. Her music doesn’t take itself too seriously, and the lyrics always [have] a sharp emotional edge to them. I’m a huge fan.”
And now, on May 13, 2008, Katie Herzig’s fans can expect her most adventurous and satisfying album yet: Apple Tree.
While Apple Tree is every bit as melodic and emotionally incisive as Herzig’s previous records, it is nonetheless a bold and assertive step forward. According to Herzig, “Weightless was very much a do-it-yourself, homemade project, but the recording of Apple Tree became very collaborative and pushed me to places,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wise, that I might not have gone on my own.”
Working as her own producer, Herzig teamed up with Nashville multi-instrumentalist and producer Cason Cooley (The Normals, Derek Webb) for five tracks—as well as with two members of The Fray team, producer Aaron Johnson and guitarist David Welsh on the track ‘Hologram.’ Herzig: “The song ‘Hologram’ was actually written partly in response to a conversation I’d had with Aaron, who said he missed how I used to belt when I sang with the band. So it felt appropriate to record that song with him.”
Though Herzig is the sole author of most of Apple Tree, two of the songs (‘I Will Follow’ and ‘I Want To Belong To You’) were co-written with well-known songwriter Kim Richey. “I’ve learned so much writing with Kim,” Herzig says. “Especially about patience. Allowing the songs to take the time they need to develop, rather than rushing to finish them and ultimately settling.”
Patience is also a trademark of producer Cason Cooley’s contribution to Apple Tree. “I’m always in such a hurry to get my ideas recorded,” Herzig admits, “but Cason helped slow me down. He is an explorer with an incredible ear for melodies. He also helped hand-pick many of the musicians we asked to play on the record.” Nashville recording artists Sandra McCracken and Ruby Amanfu also lent their voices to a few songs on the project.
As on Weightless, Herzig again worked side-by-side with Grammy winner Gary Paczosa (Alison Krauss, John Prine), who mixed the album, helping to massage two years’ worth of songs and the work of three producers into a cohesive artistic statement.
The result is Apple Tree: a spellbinding, uniquely immersive listening experience that deftly manages to be at once playful and impassioned—challenging and comfortable—intimate and epic.
Which is exactly what listeners have come to expect from Katie Herzig.
I Already Love You 豆瓣
8.4 (54 个评分) Sara Lov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1年2月15日 出版发行: Phantom Records
Devics主音Sara Lov在09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作品Seasoned Eyes Were Beaming对我来说印象很深刻。如今Sara的伴随着她的优美舞步带来一张翻唱大碟,说到翻唱作品,Sara之前所诠释Arcade Fire的My Body Is a Cage时候,已经领教过了。这张全新翻唱大碟中同样也看到了The Smiths的经典曲目,说实话,由于资历尚浅,大部分的歌曲都没有听过原版,因此自己就当是一张全新的专辑来听。Sara Lov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舒服,低吟浅唱般的演绎方式给你感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伴随着优雅的旋律只能一步一步的深陷下去。
2016年4月25日 听过
听着有点腻 太田园了
民谣
豆瓣
8.0 (10 个评分) Leslie Feist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5月30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Polydor
2005 exclusive Asian pressing of debut originally released in 2004 features 13 tracks including 2 bonus tracks, 'Gatekeeper' (Full mix) & 'Lover's Spit. Also included is a bonus booklet which features lyrics to all of the songs, including the bonus songs. The US pressing only featured lyrics to a handful of the songs. Feist is a Canadian songstress, hailing from Toronto. Her first album 'Let It Die', is produced by Renaud Letang & Gonzales. Feist has been Gonzales' fellow for years. Part of the Canadian collective band, Broken Social Scene, Gonzales convinced her to come to Paris to record this first album. The journey started in an out of time, out of norm atmosphere, whose lush grooves are offset by a thoroughly enjoyable live performance, with members of the Germany via Toronto Kitty-Yo crew such as Peaches, Gonzales, & Taylor Savvy. Features 13 tracks including the singles 'Mushroom' & 'One Evening'. Universal. 2005.
2016年4月21日 听过
Lonely Lonely很有感觉 别的一般了
Indie 民谣
花样年华 豆瓣
8.2 (51 个评分) 梁晓雪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8日 出版发行: 和氣音乐
音符与文字酿造的生活诗
七年前无意为之的一首创作,开启了梁晓雪(男)的音乐创作历程。三年加拿大游学经历,边读书边打工赚钱的日子,抱着吉他弹弹唱唱成为他在异乡最大的乐趣。游学归国,梁晓雪过上了规规矩矩的生活,却无法改变写歌的习惯,几年下来积攒了过百首的音乐作品。偶然的音乐上传分享,却引来过万听众关注,等候梁晓雪更新新歌成了歌迷最快乐的期待,而歌迷的支持也成为梁晓雪继续创作的动力。
2010年的盛夏,在听众的呼唤声下,梁晓雪发行了首张个人创作专辑《Floral times/花样年华》。《Floral Times/花样年华》围绕“时间”线索,从梁晓雪一路积累的音乐创作中,精挑细选最具代表性曲目收入专辑。10首英文原创歌曲+1首纯乐器演奏乐曲,记录了梁晓雪7年音乐路上最珍贵的“Floral times/花样年华”。
小餐馆里的Jack Johnson
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是音乐人梁晓雪。在现实生活里,他是小餐馆老板梁晓雪。经营小餐馆的梁晓雪,店面不大却常常呼朋引伴,只要抱着吉他,他的音乐才华就会通过琴弦源源不绝的倾泻出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这个热爱音乐创作的小餐馆老板有着诗人般的气质,“小餐馆中的Jack Johnson”的头衔因此得名。他对音乐的喜爱是源自心底最简单和真诚的渴望,或许正是这种真实的生活化作的音符,才造就了梁晓雪音乐的质朴诚恳、清新舒适。
最宅的全能音乐人
在创作上,由于在游学时受到西方民谣的影响,让梁晓雪在音乐创作上吸收了美式民谣与乡村音乐的自由随性,又加入了中式校园民谣的清新上口,这让他的音乐在华语乐坛显得格外别致,成为新民谣音乐的代表人物。
梁晓雪一直认为,最自然的呈现才是音乐最动人的地方。为了保留这些生活化的细节和质感,梁晓雪将录音室搬到了自己的家中,有灵感随时记录,词曲创作、录音制作一人包办,给予自己最自由的发挥空间。为完成第一张个人专辑,梁晓雪在家中重新完成录音工作后,邀请国内优秀母带处理师韩东制作母带,只为让整张专辑的聆听效果更为舒适、放松、自然。
歌迷疼爱的雪总
“雪总”是歌迷对梁晓雪的爱称。歌迷说,之所以这么爱梁晓雪的音乐,是因为听着他的歌,就像午夜醒来看见依旧开着的床头灯,朴实,却让人心头温暖。
这些彼此陌生的人们都是通过音乐与梁晓雪结识。起初,梁晓雪抱着分享感受的念头上传几首歌曲到豆瓣音乐人,立刻引起听众的关注,短短几个月,关注人数便破万,数字并不断攀升。
几场个人音乐专场下来,场场爆满,每场都有熟悉的面孔与新面孔出现。每次演出雪总都为听众带来不同的精彩,从两个人的插电演出,到四个人的乐队演出,或者每场演出都不同的重新编曲,与其他音乐的默契搭配,雪总总有能力给你一个来现场听歌的理由。
和氣音乐诚意出品
梁晓雪的首张个人创作专辑《Floral Times/花样年华》是和氣音乐推出的第一张唱片。视觉包装由青年摄影师王之与新晋设计师Zong共同完成。整张唱片采用了全纸质包装设计,16P内页+创作手札,诚意十足。和氣音乐以“平和自由”为经营理念,不限音乐风格的推荐优秀品质的原创音乐,为华语乐坛带来一股新风。
生活的真实感动迸发灵感,而片段的感动最终都被音符所记录。春夏秋冬,四季流转,尽管偶有波折,但生活的快乐却从未改变。倾听用音符与文字酿造的生活诗,感悟花样年华的的生活本质。对梁晓雪的歌声渐渐上瘾,对自己的生活渐渐迷恋,于是我们发现,原来“美好”触手可及。梁晓雪《Floral times/花样年华》,献给所有已发生的、正在经历的和未知的“花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