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 - 标记
《从零开始学收纳·基础篇》 豆瓣
4.8 (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株式会社主妇与生活社 译者: 谢玥 2018 - 3
整理、做饭、清扫能够顺利地进行的家中,物品的数量往往恰到好处。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考虑清楚家里的东西哪些是必须的,哪些又是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可以说这都是开启舒适生活的第一步。本书中收录了8位收纳高手的生活经验,她们有着不同的家庭成员组成与生活方式,通过她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将家中物品的数量变得恰到好处。
这本书告诉你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条件里怎么去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怎么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丰富的储存功能。
2020年12月18日 已读
独居日记 豆瓣
Journal of a Solitude
7.5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梅·萨藤 译者: 杨国华 译林出版社 2018 - 8
著名诗人、作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
以独居疗愈,于孤独中寻求生命的乐趣与真相
孤独是自我的贫乏 独处是自我的丰富
《独居日记》是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之作。梅·萨藤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与内心搏斗,以独居疗愈。日记中,她时常谈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恋情与友情,不断记下日常生活的琐事,和对变幻无常却又惊喜不断的四季的细致观察,这一切不断抚慰着她敏感、脆弱的内心。
梅·萨藤的文字诚恳、真实、尖锐,透过这本日记,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2020年7月19日 已读
我余生的第一天 豆瓣
作者: [法] 维尔吉妮·格里马尔蒂(Virginie Grimaldi) 译者: 杨旭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11
从一眼望穿的生活中逃离,究竟有多难?很多时候,玛丽都觉得自己的人生索然无味,曾经,她也怀揣梦想,意气风发。她以全部的热情投入生活当中,为家人奉献一切,却唯独失去了自我。然而日复一日,丈夫对她也越来越无视,连孩子们都觉得母亲应该去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在她的丈夫40岁生日这一天,她决定给他一个惊喜:她独自踏上了环球航行的游轮,希望能从一眼望穿的生活中逃离,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她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终于在这趟旅程中找到了疗愈自己的方法。
2020年6月29日 已读
火光之色 豆瓣
Couleurs de l'incendie
6.4 (9 个评分) 作者: [法] 皮耶尔·勒迈特 译者: 余中先 文汇出版社 2020 - 1
🔥内容简介:
玛德莱娜,一位平凡的女性,
而在她身上,将发生一系列非同寻常的故事。
------------------------
父亲的葬礼,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儿子的坠落,揭开了混乱生活的序幕。
亲人的背叛,家族的没落,企业的衰微,
玛德莱纳在命运中受人摆布, 与崩塌的时代一同沉沦。
终于,真正的痛苦,触发了她的反击与蜕变。
她的眼睛映射出火光之色。
🔥编辑推荐:
◎法国当代不可不读的文学大师皮耶尔•勒迈特重磅新作。
◎你感到痛苦的时刻,就是你蜕变的时刻,它让你的生命变得丰盈而强大。
◎法国年度十大畅销书!出版后立刻登顶法国畅销榜,半年内销量突破35万册。
◎继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天上再见》后的新高峰。
◎为让众神玩得开心,就得让英雄从高处跌落。——依据让•科克托。
◎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跟《基督山伯爵》一样好看、刺激又温情。
◎“复仇就是我的擅长的领域,我喜欢讲普通人的故事,这些人有时不得不复仇。玛德莱娜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女人,而她身上将发生非同寻常的事情。”——皮耶尔•勒迈特
◎勒迈特用一种特有的法式黑色幽默风格写作了一个沉重的主题,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引人深思。
◎《火光之色》情节完美融合于两战之间法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呼应。勒迈特在故事中埋下各种巧妙衔接的隐喻、启示与反思,作为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致敬。
◎《火光之色》中文版首次面世!改编电影正在筹备中。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深刻、动人、具有反抗精神的优质作品,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法国《读书》杂志
◎《火光之色》不只是对《基督山伯爵》的致敬。也是对19世纪所有的浪漫主义文学,包括司汤达、巴尔扎克和左拉的致敬。——皮耶尔•勒迈特
◎皮耶尔•勒迈特是19世纪小说家的直接继承人。——法国《文学杂志》
◎我从开篇就被《火光之色》天才的形式牢牢吸引:优秀的故事,紧张的节奏,强烈的画面感,大胆的想象力,这是一本真正出色的小说。——龚古尔文学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
◎在法国,一场席卷欧洲的大火即将来临。面对命运的逆境、社会的贪婪和腐败,玛德莱娜必须极尽智慧、毅力,使用权谋才能生存下来,才能重建自己的生活。——法国知名导演让-克劳德•布里索
◎金融骗局、暗箱操作、卫生丑闻、司法腐败、权钱交易……勒迈特凭借非凡的才华,把我们带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动荡的时期,那是大火即将席卷全球的前夜。——法国读者
2020年6月17日 已读
至于玛德莱娜和迪普雷,他们彼此继续以“您”相称,一辈子都如此。
风格的练习 豆瓣
Know Your Style
5.6 (5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莉森·沃尔什 译者: 郑亦丹 中信出版社 2019 - 5
时尚行业资深作者、《卫报》《每日邮报》等众多媒体推崇的时尚专家与世界上的风格女性手把手教你穿出风格。
紧跟潮流,却总是不知道该穿什么;买来买去,衣橱里总是那几种颜色和款式;为了赶时髦而穿上不适合自己的衣服,尴尬又无奈;浑身上下都是亮眼单品,结果却穿出平庸的效果……作者与各个行业20多位杰出女性,从影响时尚行业的Vogue前主编露辛达·钱伯斯、90多岁的时尚偶像艾瑞斯·阿普菲尔,到如今的带货女王卡洛琳·伊萨,从通勤装、聚会装、约会装、工作装,彻底解析如何穿出风格:
1. 每季花一个下午去练习搭配并找到让自己感到自在且自信的固定搭配,让日后的穿搭变得简单,有更多选择。
2. 买合身的衣服、为天气做准备、穿宽松一点的内衣,三大方法让你远离手忙脚乱,随时随地保持清爽与自在。
3. 鞋履万千,只选适合。切尔西靴、布洛克鞋、厚底鞋、经典款运动鞋,舒适且合适的鞋子是一身造型的基础。
4. 整理衣橱就是整理自己对美的看法、整理自己的内心,有条理的衣橱有助于消除恐慌式购物,并让单品的利用频率更进一步。
当你了解自己的风格,知道每天早上该穿什么,你的一天就是充满自信的。就从现在,开始练习!
2020年5月30日 已读
德米安 豆瓣
8.3 (66 个评分) 作者: (德) 黑塞 译者: 丁君君 / 谢莹莹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7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为埃米尔•辛克莱,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人们竞相探问辛克莱到底是谁,连托马斯•曼也写信向出版商询问作者情况。但这位作者一直隐匿着,直到两年后作品17刷时,才确切地属上黑塞的名字。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好莱坞人气文艺男星詹姆斯•弗兰科最新导言。弗兰科说:我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理想映照的生活,在趋向这个目标的旅程之中,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一步。
★一个青年的蜕变自阅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起,青年德米安将引领你度过自身蜕变的斗争。
★一部以它极为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均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我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理想映照的生活,在趋向这个目标的旅程之中,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一步。
——詹姆斯•弗兰科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
出生并成长于 “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2020年1月7日 已读
幸福的陷阱 豆瓣
The Happiness Trap
作者: [澳]路斯·哈里斯 译者: 邓竹箐 / 祝卓宏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 8
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都陷入了一个隐藏的心理陷阱:我们越是努力追求幸福,就越会长期遭受痛苦的恶性循环。
幸运的是,通过一个以正念技术为基础的开创性新方法,我们都能逃脱这个“幸福的陷阱”。
2019年12月19日 已读
养育女孩 豆瓣
作者: (澳)史蒂夫·比达尔夫 译者: 钟煜 中信出版社 2014 - 4
不论你的女孩降临人间,还是蹒跚学步,抑或是豆蔻年华,《养育女孩》一书都适合你——天下所有深爱你们女儿的父母们!
《养育女孩》是畅销全球400万册的《养育男孩》作者史蒂夫比达尔夫写给女孩父母的必读书,也是你培养聪慧优雅、坚强独立、内心强大女儿的首选指南!
《养育女孩》将告诉你:
如何把握女孩成长的5个阶段,帮助她们成长为聪慧、优雅、独立和内心强大的女人?
父母如何在女儿的生命之初与她建立亲密的联结?
父母怎样教给女孩纪律和规则使她在关键时刻足够强大?
总给女儿买那种强调外表和着装的玩具的做法是否正确?
女孩应该掌握哪7种提高社交能力的关键技巧?
怎样帮助女儿远离性侵、同侪欺凌、媒体与网络、减肥节食等问题的困扰?
希望本书能帮助你将你感受到的所有的爱,都赋予你的女儿。
女孩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机重重,她们的现在和将来注定比我们的更丰富也更艰难。
父母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独立坚定的女孩!
史蒂夫比达尔夫从两个女孩的故事入手,按着年龄为划分了女孩成长的5个关键阶段,明确告诉女孩父母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发展的特点以及父母们怎样做才能从女儿幼年起一直到成年与她建立一种紧密而稳固的联结。
本书话题涵盖了女孩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同侪欺凌,饮食失调,减肥,抑郁症、以及媒体和社会对女孩的危害和帮助。作者结合自己养育女儿的经历和专家案例为父母们提供了避免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受害者的措施和方法。
无论你的女孩儿处于什么阶段,这本书能给你力量,让你有足够的热情为了你的女儿和其他女孩将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希望本书能帮助你了解和解决女孩成行面对的种种问题,陪伴她们快乐成长。
2019年12月11日 已读
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2년생 김지영
8.0 (384 个评分) 作者: [韩]赵南柱 译者: 尹嘉玄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9 - 9
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亚洲10年来罕见的现象级畅销书,凭口口相传在韩国销量突破100万册。
韩国书店联合会评选2017年最佳小说,作者赵南柱被授予“年度作家”殊荣。
韩国总统文在寅、国民主持人刘在石、“少女时代”崔秀英、BTS团长金南 俊都 在阅读, 但阅读这本书的女艺人会被人身攻击。
《熔炉》《釜山行》原班主演孔侑、郑有美出演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出生于首尔某医院妇产科。成长于公务员家庭,一家六口人住在三十三平的房子里。
她就是那种你每天都会迎面遇到的普通女孩。
从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
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优先给弟弟,她和姐姐只能享有剩下的食物,共用一间房、一床被子。上小学时,被邻座男孩欺负,她哭着向老师倾诉,老师却笑着说:“男孩子都是这样的,愈是喜欢的女生就愈会欺负她。”上了中学,常要提地铁、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在学校也不能掉以轻心,也有男老师喜欢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可她们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公关公司。她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都是男性。下班不得不去应酬,忍受客户的黄色笑话和无休止地劝酒。三十一岁结了婚,不久就在长辈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众人“顺理成章”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母亲。
金智英感觉自己彷彿站在迷宫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脚踏实地找寻出口,却发现怎么都走不到道路的尽头。
2019年11月22日 已读
非暴力沟通 豆瓣 Goodreads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 Life-Changing Tools For Healthy Relationships
8.2 (13 个评分) 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 译者: 阮胤华 华夏出版社 2016 - 1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2019年11月16日 已读
正面管教 豆瓣
Positive Discipline
8.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简·尼尔森 译者: 玉冰 京华出版社 2009 - 1
《正面管教》中告诉21世纪的父母和老师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惩罚和娇纵为什么对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何赢得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超级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各种性格的父母会对孩子有什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老师们如何避免对学生造成管教问题?
从3岁到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将因为《正面管教》而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气氛,改变自己的人生。
2019年11月7日 已读
1.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 2.和善而坚定的基础是爱 3.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4.选择在平静的时候处理问题
亲子
睡眠革命 豆瓣 Goodreads
SLEEP:Redefine Your Rest,for Success in Work,Sport and Life
7.2 (53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克·利特尔黑尔斯 译者: 王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6
☆睡得多≠睡得好,高质量的睡眠是让生活效率更高、让精神状态更好的关键。
☆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NBA、奥运会英国代表队、皇马俱乐部指导顾问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独创R90睡眠方案,重置睡眠方式,解决睡眠难题,赶走现代人的睡眠干扰,彻底改善睡眠质量。
☆只要坚持每天施行,你的睡眠质量将在7周内获得飞跃式改善,实现最大限度的身心修复,提高生活效率,让你自信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足坛第一教父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推荐,英国《卫报》、《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等重量级媒体热评不断。
英国首屈一指的运动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首度公开其独创的R90睡眠方案,提出修复睡眠的七大关键指标,颠覆八小时健康睡眠的传统定式,重新定义睡眠方式,有效掌握在适宜睡眠时间里获得更高质量睡眠的新方法,从而开启更自信、更高效、更快乐的人生。
2019年11月6日 已读
衣的现象学 豆瓣
ひとはなぜ服を着るのか
作者: [日] 鹫田清一 译者: 曹逸冰 新星出版社 2018 - 10
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
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
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2019年10月31日 已读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豆瓣
Gabriel Garcia Marquez: Conversations
7.2 (4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汤璐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7
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为世界上亿万读者所熟悉,深受各年龄层的读者喜爱,他或许是史上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哪怕在他最后一部小说出版的十多年之后,仍是如此。
除了首次译介的马尔克斯的最后一次访谈之外,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本书另附两篇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记者斯特赖特费尔德的访谈,他也为这本访谈录撰写了富有洞见的导言。对马尔克斯的终生粉丝,以及那些首次接触作家作品的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本广泛而深刻的必备书。
文学魔法的召唤师,20世纪的文学巨匠。--《纽约时报》
马尔克斯 x 《哥伦比亚人报文学版》
《枯枝败叶》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那些从未读过小说、只看报纸的人也熟悉马尔克斯的名字。小说的历史从此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枯枝败叶》之前,和之后。它超越了前人的一切成就。
马尔克斯 x 《危机》
每位作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族长的秋天》这本书对我来说,比《百年孤独》更难写,因为我觉得每一本书都会比上一本来得更具挑战;文学就是一次比一次复杂的过程。
马尔克斯 x 大卫·斯特赖特费尔德
《百年孤独》的出版改变了我的生活。名气对我的个人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就好像你可以通过周围众多的人群来感知自身的孤独一样。围绕你的人越多,那种渺小感就愈发强烈。
马尔克斯 x 《先锋报》
马尔克斯最新的想法是一部短篇小说,《苦妓回忆录》。"我曾想象过写出一系列关于妓女的故事。但当我写了四个或五个故事时,我真正想要写的就是那最后一则故事。于是我决定放弃之前所写的那些,单独发表最后一篇。"
2019年10月15日 已读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豆瓣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8.7 (105 个评分) 作者: [英]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冯倩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6
我在家里住了16年,父亲不在工厂轮班,就在教堂。母亲整夜醒着,终日抑郁。我上学,去教堂,跑进山间,秘密地读书。我自幼便学会隐蔽。藏匿我的心。掩饰我的想法。
我母亲不热爱生活。她不信有任何事会使生活变得更好。她曾对我说,宇宙是一个浩瀚的垃圾桶。我想了一会儿之后,问她桶盖是 关着还是开着。
“关着的,”她说,“没人逃得了。”
-
我就是没法活在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的垃圾桶里。
===========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自传
★ 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浅薄生活
★ 《卫报》《环球邮报》年度好书
★ 《纽约时报》年度重点推荐图书
★ 获兰姆达文学奖
===========
★ 像刀一样锋利,像孩子的眼睛一样纯粹。——《每日电讯报》
★ 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星期日泰晤士报》
★ 一本区别于传统自传的回忆之书,一本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样充满力量的成长之书。——《纽约时报书评》
张悦然、蒋方舟、任晓雯、刘瑜一致推荐的当代英国天才女作家。《纽约时报》《卫报》《环球邮报》推荐图书!
25岁时,珍妮特·温特森用《橘子》一鸣惊人;52岁时,她回访过往的伤痛,书写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橘子不是weiyi的水果》中不动声色的幽默,其实是作家真实伤痛的保护色,如果说温特森的小说中发生了什么挫折和不幸,相对应的现实只会更坏、更糟……温特森开放且坦诚地剖析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受伤的童年往事、压抑痛苦的少年生活,是之后的人生中走不出的阴影,也意味着磨砺和成就自我的可能。正如《泰晤士报》中所说:“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温特森走出创伤的阴影,用勇气、爱与写作锻造并成就自我,正如温特森在书中所说:“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不是用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那将会与生活和爱背道而驰,而是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回忆录,一本充满勇气与力量的成长之书,更是一本充满启发性和智慧的人生之书。
2019年10月6日 已读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豆瓣
作者: (日)鸟居昭美 译者: 于群 漓江出版社 2010 - 11
画画对孩子有那么重要吗?
孩子的画应该如何看?怎样引导?
要不要让孩子去上绘画培训班?
如何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该书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的经典著作。作者在幼教领域积累了五十余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朴实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绘画所隐藏的宝贵信息,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的绘画作品以及孩子作品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从儿童心理和生理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指导成人真正了解孩子涂鸦的内在需求,以及如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从而使教育者避免走入误区。书中还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涂鸦表达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点评,并对父母和老师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非常实用,是0—9岁孩子父母和老师们的必备用书。
本书曾于2001年引进中国出版,当时的书名叫《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受到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父母们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推崇,一直在网上口碑相传至今。漓江版的最新译本为作者2010年的最新修订版。
2019年10月6日 已读
豆瓣
Disgrace
8.2 (33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J. M. 库切 译者: 张冲 译林出版社 2010 - 8
《耻》是一本极具可读性,且从内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层次的作品。主人公卢里在种族、性、中年、亲情种种漩涡中载浮载沉,小说命名“耻”,其为“道德之耻”(卢里的数桩风流韵事所指的道德堕落),“个人之耻”(女儿遭强暴抢劫),“历史之耻”(身为殖民者或其后代的白人最终“沦落”到要以名誉和身体为代价,在当地黑人的庇护下生存)。小说反映了南非的社会矛盾和往日的种族冲突,触及了当代对浪漫激情与伦理道德的态度。
2019年8月11日 已读
写作的禅机 豆瓣
Zen in the Art of Writing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巨超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2
文学大师创作心法首度披露
不可不读的经典写作指南
◎ 编辑推荐
☆《写作的禅机》被《作家》杂志(The Writer)选入“十大最佳写作指导书”,出版二十余年,长踞美国亚马逊图书分类榜前列。
☆ 集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诗人、编剧于一身,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巨匠,《华氏 451》作者雷·布雷德伯里数十年写作经验淬炼而成,为你解锁不可言说的灵感密码!
☆ 在记忆和夜梦中不懈搜寻,于潜意识中探察自我,抓住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在创造力的火焰中将其永远凝固转化,释放你内在的灵感与天赋!
◎ 内容简介
灵感从何而来?故事怎样开始?记忆中出现过的瞬间是否为素材埋下了伏笔?创意构思时有无路径和经验可循?这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它们看上去如此神秘又不可言说——“体验,创作,它们就像铜板的两面。铜板旋转时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而是一种天启的瞬间。”——而现在,这本书将带我们接近这些“天启的瞬间”。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华氏451》作者雷·布雷德伯里创作心法首度披露。引领你回到过去,探勘科幻大师如何把爱意或愤怒化为写作动力;如何丰富身体的各种感知以喂养缪斯;如何抓住人生中某个吉光片羽,并将之永久凝固……全书共十二篇,行文幽默风趣,如诗般轻盈巧妙,犹如穿越时空与大师促膝长谈,帮助有意写作的你厘清创作迷思,一路前行。
◎ 媒体推荐
布雷德伯里,写作时全身通电,痛饮生命,欣喜若狂的家伙,将这几篇关于写作与创造的散文呈现给我们,它们释放了他身上每一盎司的兴味与热情。
——《柯克斯书评》
《写作的禅机》这本书,可以说纯粹是布雷德伯里为他个人的写作技法所唱的爱的赞歌。
——《洛杉矶时报》
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像布雷德伯里那样,把语言的创造性与禅意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
——《星期日电讯报》
2019年7月5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