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午夜起来听寂静 豆瓣
8.0 (10 个评分) 作者: 周云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 - 3
周云蓬说:“我到处走,写诗唱歌,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活,喜欢像水一样奔流激荡。我也不是那种爱向命运挑战的人,并不想挖空心思征服它。我和命运是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形影相吊又若即若离,命运的事情我管不了,它干它的,我干我的,不过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罢了。”
周 云蓬首部诗歌集《午夜起来听寂静》精选收入了1999年至2016年间的诗作,完整呈现周云蓬的心灵成长轨迹。这次,周云蓬用诗歌坦诚地与读者交流。现在的他是一个宽厚、温暖,懂得生活、懂得幽默的男人,曾经,他也是一个迷恋流浪,忧郁、寂寞又激烈的青年。这个期间,他从北方移居南方,那里阳光充足。诗里,有他的岁月,有他的足迹。
《午夜起来听寂静》除了收录《春天责备》中的经典诗作,更新增了周云蓬青年时期写下的从未示人的作品,同时精选收入了近六年的诗歌创作。尤其《病不好玩》章节,记录下他与病痛面面相觑的生活。
《午夜起来听寂静》依据诗歌的写作时间和情感来划分章节,根据每部分的情感与表达特点来编排内文版式。试图以一种更细腻的形式,帮助读者走进周云蓬的内心世界,在寂静中聆听,不再在黑暗中误读生活。夜行的歌者这一次用诗歌代替声音传情,写下经历过的被记住或被忘记的,为虚度的光阴命名。
云雀叫了一整天 豆瓣
8.4 (90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3
★ 木心先生诗歌代表作:在欧盟各国转悠,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在空荡的机场大厅、在清洁石子路边摆开的桌椅,在四门敞开的歌剧院,在欧罗巴的景内景外,木心的诗句一句句涌现出来。
“傍晚,歌剧院四门大开,剧场的门也敞开,没有人员主验票,不买票的人不会在剧场里坐下来,后台,也可以随意参观。
“一位俊美的男士带我穿过狭窄的通道,看那几位声乐家一边披戏服,一边吊嗓子。
“画廊主,餐馆老板,咖啡厅领班都一口流利英语。坐在枫树下的木头长凳上,喝微甜的苹果酒,将香香的腊肠送入口中,我决意在此结束这本诗稿,并题名为《云雀叫了一整天》。”
★ 意境悠远、金句纷披的诗篇与箴言。在这里,真正读懂木心。
他说:我愿他人活在我身上/我愿自己活在他人身上/这是“知”
我曾经活在他人身上/他人曾经活在我身上/这是“爱”
他说: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他说:德国猪脚著名全球/几位德国朋友都说/他们半年也不吃一次/这是很好的哲学命题
《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先生代表作之一,由第一辑(诗歌)与第二辑(短句)组成,收入了《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在浓郁的情感中,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任何注释都是多余的。这是木心更具可读性的诗集。
2021年7月20日 已读
甲辑看不太懂 乙写的更好
木心 诗歌
昨日我是月亮 谷歌图书 豆瓣
yesterday i was the moon
7.8 (11 个评分) 作者: 努尔·乌纳哈 著绘 译者: 三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1.巴基斯坦当代女诗人的炽热书写,一位穆斯林女性重建自我的旅程,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2.六年全球社交网络发酵,引领instapoetry艺术创作风潮。在粉丝的呼声中集结成书,向全世界展现一个巴基斯坦女孩成长背后的历史碎片、宗教信仰和生命思考。
3.108首诗配以40幅插画,诗与画交融呼应,穿越时间与空间,直抵精神深处,诉说一个女孩如何在不友好的社会中一次次的崩塌和重建,向世界捧出一颗饱尝伤害却充满力量的心。
4.装帧精美,黑色外封印银的工艺来展现作者心性的光明,黑色外封套红色的内封,表达面纱遮蔽之下灵魂的灿烂。本书插画是中文限定版双色插画,与诗歌完美融合。
布劳提根诗选 豆瓣 Goodreads
THE PILL VERSUS THE SPRINGHILL MINE DISASTER
7.6 (5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理查德·布劳提根 译者: 肖水 / 陈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9
★联邦走马策划★
“垮掉派”著名边缘人物,村上春树“一生中反复阅读”的美国作家之一——理查德•布劳提根★惊世诗作。
《飞越疯人院》作者肯•克西:“当我们所有人都被遗忘,人们还在阅读布劳提根。”
☀布劳提根,“垮掉派”知名边缘人物,“反文化运动”在作家中的代表,美国1960年代的文学偶像。
☀布劳提根是村上春树“一生中反复阅读”的美国作家之一,村上春树处女作《且听风吟》被认为受其影响。
☀布劳提根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具有跳跃性、神经质,诗中隐喻精妙、新颖,与“现代生活”相关;诗作受日本俳句和海明威极简主义文体风格的影响,包含大量短小精悍的“口语诗”。
☀诗人肖水、陈汐精心翻译,得到诗人、学者杨小滨肯定——“完美地把握住了布劳提根诗的诗意精髓”。
☀新锐设计师邵年操刀设计,装帧有如一场诗歌实验,超明亮轻盈,书脊手工撕边(每本不同),内文包含黄、蓝、红、绿4种颜色的色纸,采用“锁线+胶订”的装订方式,柔软好翻。 字体、版式特别设计,页码一律居左,营造特殊诗意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美国诗人布劳提根的九十多首代表性诗歌,包括《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河流的回归》《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等。
布劳提根以使用幽默与情感来推动视觉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奇特地具有一种跳跃性和神经质,简洁的文字中往往蕴含着精妙的隐喻。因为他的诗作简短而精妙,有俳句般的风味,他也被称为“美国的松尾芭蕉”,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布劳提根的写作以“诗意”的展开为核心,将诗歌、散文、小说整合在一种可以称之为“布劳提根风格”的新事物中。这种文体企图先让诗歌散文化,再让小说“散文式诗歌化”,继而让诗歌小说化。
这本《布劳提根诗选》是“布劳提根风格”在诗歌上的集中体现。
◉编辑推荐
●别致的意象+新奇的隐喻,堪称“脑洞大开”:
无数光年在你的发梢
堆积。
——《一场二月中旬的天舞》
这些光
通过天空中
的一个小洞
将自己泼向我。
——《星洞》
●通俗易懂+“与现代生活同步”:
太好了
在清晨醒来
一个人
不必在已经
不爱的时候
跟谁说
我爱你。
——《情诗》
●看似“内容缺失”,却以空间感产生诗意:
1
得到足够多可吃的食物,
然后吃掉它。
2
找到一个安静的可睡的地方,
然后睡在那里。
3
减少智力活动和情感噪音,
直到你抵达无声的自我,
然后倾听它。
4
——《业障修理工具箱:1—4 项》
◉书籍彩蛋
封面(封一)上的英文作者简介是设计师从布劳提根的另一本诗集《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1967年第1版)上截取的原文,老式打字机字体原样呈现!
布劳提根的最堪传世之作,实际上是他的短篇小说和诗作——短小篇章包含了睿智、创新的意象以及转折离奇的措辞,几乎注定永久地拥有读者群。
——《纽约时报书评》
他是一位在马克•吐温的传统中出现的别开生面的美国作家……只有他的死,能让我们堕落。
——艺术家 西摩尔•劳伦斯
肖水、陈汐的翻译完美地把握住了布劳提根诗的诗意精髓。
——诗人、学者 杨小滨
2021年12月16日 已读
一点也没有读之前先入为主的颓废感,相反还感觉他的句子像《一支善谈的蜡烛》:“听它的光发出的令人
舒服的声音,直到睡着”,以及《在加州理工学院》:“我不在乎这些人有多他妈聪明:我好无聊。
雨已经他妈下了一整天,
而我无事可做”,可爱又生活化,还有《避孕药与春山矿难》:“当你吃了你的避孕药
就像发生了一场矿难。
我想着所有
在你体内失踪的人 ”绝妙的比喻,最爱《你的鲶鱼朋友》《避孕药与春山矿难》《她从不取下她的手表》《死是一辆永远停泊的美丽的车》
美国文学 诗歌
Revenge of the Lawn 豆瓣
作者: Richard Brautigan Simon & Schuster 1963
A collection of 62 very short stories set in 1960s California, particularly around the author's home town of San Francisco. Richard Brautigan is the author of "Willard & His Bowling Trophies", "Trout Fishing in America", "In Watermelon Sugar" & "A Confederate General From Big Sur".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豆瓣 谷歌图书
8.0 (27 个评分) 作者: 廖伟棠 一頁folio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2 - 2
本书从策兰,米沃什,奥登,到北岛,张枣,西西等,以诗人的第一视角,探索现代诗的群星闪耀,围绕着对新诗的十种误会,以二十种现代诗意为注脚,挑选七十余首杰出诗作,与你一起重新发现独属于我们时代的诗心.
2022年10月31日 已读
太厉害了…我一个读不懂大部分诗的人好爱这本书!!今年最爱的书,这个时代不读诗是不行的。
诗歌
拒绝天堂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美)杰克·吉尔伯特 译者: 柳向阳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杰克·吉尔伯特的诗终于能够抵达中国读者的心灵,让我非常感谢。他的诗既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们超越了地理的界限,也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亨利·莱曼
杰克·吉尔伯特的诗已经译为中文,让我欣喜,首先,是因为他的作品五十多年来一直给予我灵感,其次,是因为他自己一直从中国古诗的译本中获得灵感。—— 琳达·格雷格
杰克·吉尔伯特的诗歌同时具有高度的典雅和充满激情的谦卑。在他诗歌的核心,是一直强化的在场感,或生活自身的意识,以及对我们的生活的警醒。——沃利·斯威斯特
我们不能用通常的眼光看待杰克•吉尔伯特。
他从小受苦,但成年后对世事漫不经心;他凭处女诗集一举成名,但他避名声如瘟疫,一离诗坛就是十年二十年;他一生中有过许多亲密的女人,但大多时间是孤独一人生活;他在匹兹堡出生长大,但长期在希腊等地漫游,在旧金山等地隐居。更有甚者,刚过 完八十岁生日他就宣布:“我还不想过平静的生活。”
这就是杰克•吉尔伯特!
2005年,诗人莎拉•费伊(Sarah Fay)对八十岁的吉尔伯特进行了长篇访谈,在序言中说:“在杰克•吉尔伯特参加公共朗诵的少数场合——无论是纽约,匹兹堡,还是旧金山——并不意外的是,听众中有男人有女人告诉他:他的诗歌曾经怎样挽救了他们的生活。在这些集会上,或许还能听到关于他的野故事:他是个瘾君子,他无家可归,他结过几次婚。”费伊专门替吉尔伯特做了澄清:“现实生活中,他从未吸毒成瘾,他一直贫穷但从未无家可归,而且,他只结过一次婚。”
—— 柳向阳(译者)
2022年3月25日 已读
非常考验翻译,所以找了原版对照看。有几首很喜欢,也喜欢Gilbert本人的诗歌观(?)
诗歌
Refusing Heaven: Poem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ack Gilbert Knopf 2007 - 3 其它标题: Refusing Heaven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Jack Gilbert’s The Great Fires , this highly anticipated new collection shows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a poet who has remained fierce in his avoidance of the beaten path. In Refusing Heaven , Gilbert writes compellingly about the commingled passion, loneliness, and sometimes surprising happiness of a life spent in luminous understanding of his own blessings and “The days and nights wasted . . . Long hot afternoons / watching ants while the cicadas railed / in the Chinese elm about the brevity of life.” Time slows down in these poems, as Gilbert creates an aura of curiosity and wonder at the fact of existence itself. Despite powerful intermittent griefs–over the women he has parted from or the one lost to cancer (an experience he captures with intimate precision)–Gilbert’s choice in this volume is to “refuse heaven.” He prefers this life, with its struggle and alienation and delight, to any paradise. His work is both a rebellious assertion of the call to clarity and a profound affirmation of the world in all its aspects. It braces the reader in its humanity and heart.
The Great Fire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ack Gilbert Knopf 1996 - 2
JOYCE'S MOTTO has had much fame but few apostles. Among them, there has been Jack Gilbert and his orthodoxy, a strictness that has required of this poet, now in the seventh decade of his severe life, the penalty of his having had almost no fame at all. In an era that puts before the artist so many sleek and official temptations, keeping unflinchingly to a code of "silence, exile, and cunning" could not have been managed without a show of strictness well beyond the reach of the theater of the coy.

The "far, stubborn, disastrous" course of Jack Gilbert's resolute journey--not one that would promise in time to bring him home to the consolations of Penelope and the comforts of Ithaca but one that would instead take him ever outward to the impossible blankness of the desert--could never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society of others. What has kept this great poet brave has been the difficult company of his poems--and now we have, in Gilbert's third and most silent book, what may be, what must be, the bravest of these imperial accomplishments.
声音集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安东尼奥·波尔基亚 译者: 王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
那些将自己的翅膀托付出去的人,看不见它们飞翔就会难过。
你看不见泪流成河,是因为其中没有哪一滴来自你的双眼。
我自己的贫苦还不够,只有他人的贫苦才能令我感觉贫苦。
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是因为有某些看不见的东西在照亮我们。
——安东尼奥·波尔基亚《声音集》
《声音集》中的语句及这部作品整体都预设并探讨了一种“绝对”的存在、对这种“绝对”的认知即真理,以及这种认知的巨大益处。……它显而易见是一种亦精神亦文学的确证。它们见证的中心与形式的源起是个体生存的内心煎熬与畏怯,是穿越时代与境遇,于一瞥间捕捉到的现实,是感性与苦难的结果。
——W.S.默温
他倾听的方式似乎能在他的伙伴中间创造一种深度。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仿佛在“从另一个世界”发声,随后他的声音又变得很近很近,比这个世界还要近得多。
——罗伯托·华洛斯
2022年3月26日 已读
当代文字博主鼻祖。是有些算金句,但那也是因为自己认同,总之有点无聊,读完索然无味
诗歌
给所有昨日的诗 豆瓣
Here
8.1 (40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1
《给所有昨日的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万物静默如迷》作者辛波斯卡向万物告别的经典之作,收录了生前出版的最后两本诗集《这里》《冒号》的合辑,这两本诗集之前在国内从未出版和介绍过。在这些诗里,诗人开始 思考世上的生活,譬如梦境、回忆、迷宫、微生物,又譬如离婚、古希腊雕像、写作灵感的奥秘。
仿若一场昨日之旅,我们见到了她喜欢的画家维梅尔、黑人歌手艾拉•费兹洁拉看到她与青春期的自己交谈,与主宰死亡的命运女神对话。晚年的辛波斯卡依旧对世界保持童贞般的好奇,依旧有着丰沛的想象力,只是在犀利的嘲讽中多了份宽容和理解。
书中特别加入辛波斯卡生前藏品照片和诗人生平年表,另附赠精心编译的别册,收录辛波斯卡新译诗十三首。
2022年4月24日 已读
读的第一本,很轻盈!
诗歌
无形之手 豆瓣
8.5 (46 个评分) 作者: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译者: 李以亮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者,与米沃什、辛波斯卡一脉相承的波兰诗歌大师扎加耶夫斯基诗歌新作;
-
★一位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大师:他的作品诞生于20世纪的灰烬之中,却言说着21世纪里真实的恐惧和迟疑的希望;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布罗茨基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 “抒 情诗女神与历史女神在他的诗中深刻对话”,“历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得以完美统一”;
-
★著名批评家桑塔格称其诗中有着“复杂的天真、天才的天真”;
-
★诗人译者李以亮先生潜心精译;精致口袋本,轻巧便携。
-
【内容简介】
《无形之手》是扎加耶夫斯基2011年的诗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根据所涉主题精心安排。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跟更年轻时的作品相比,本部诗集中明显多了一些回忆/往事的成分,因而更显个人化,更显深度。在这本集子里,扎加耶夫斯基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平静、温和,却多了一些伤感、疲倦的基调,特别是他多次写到了死亡,诗篇的终结处,常常呈现出一种巨大的沉默。特别是有几首诗,是诗人对他的童年、家庭、早年生活的回忆,朴素的文字里饱含了深情与敬意,令人动容。
現代詩完全手冊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楊照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6 - 7
「我對現代詩的喜愛,有著個人成長的感情因素。多麼幸運,誤打誤撞,我在十幾歲時,就接觸到現代詩,就跟隨著詩探入自己的不安與騷動。我讀到的現代詩教會我不要拒絕承認自己內在的不安,不要刻意去麻木、窒息自己內在的騷動。詩更替我找出一種誠實面對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己不屑和別人一樣的青春動盪的態度,進而讓我可以藉由他們的詩句,或藉由笨拙地模仿他們的詩句,獲得了向自己表達困惑、憤怒、疏離、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感受。」
楊照在書中對著正苦惱著試圖想要讀詩的年輕的「你」,從詩、讀詩、對詩的好奇,進而對於寫詩產生興趣,探問詩人的靈感來源,還有詩和「我」之間的關係連結,與詩的相處,從自身經驗開始以一經驗長者娓娓道來一系列關於詩的筆記和註解,什麼是詩?為什麼要讀詩?怎麼讀詩和寫詩?而我們又要如何去探看那個字句簡省、語意隱蔽,滿布著不斷明滅的通透靈光,時而絕美動人、時而又殘酷冰冷如刺骨錐刃,詩意的剎那世界?
唯有詩才足以組構連繫生活日常與詩意靈光的介面,楊照以自身的經驗鋪展關於詩的方方面面,從一種遠望詩本身形成的美的引力,到逐步接近,感受詩意在語言中的流動,進而觸碰而引發最直接的反應與感同身受。在楊照的闡述中,隱隱浮現一道順應的脈絡,再經由這道脈絡為契機去發展出每個人生命中獨特的、屬於詩的本質。
這是一本給尚未讀詩、或是正要開始讀詩的人的閱讀指南;同時也是一位資深讀者探尋詩世界的思索筆記。
心与女人 豆瓣
作者: [日] 谷川俊太郎 译者: 田原 译林出版社 2021 - 10
💕【编辑推荐】
日本“心灵诗人”写给自我,写给孤独,写给心爱之人的诗篇,告诉世人:哪怕白发苍苍,仍要用心去活,去爱。备受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荒木经惟、是枝裕和、宫崎骏、手冢治虫推崇;天真诗情,直抵心怀。
装帧力求传递诗的天真、神秘和浪漫。护封哑光银烫印多语种的“心”,内封隐藏设计,低调传达爱意,小巧开本,轻型纸内文,宜诵读,宜收藏,宜赠礼。
💕【名人评价及推荐】
我年轻时曾立志当一名诗人,可在见到谷川的诗歌才华之后,我放弃了这一梦想。
——大江健三郎
如果我是天才的话,谷川俊太郎就更是天才。
——荒木经惟
谷川俊太郎的诗歌看起来简单,但核心多重而神秘,来自东方文化深处的渊源。
——北岛
阅读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如同经受一场灵魂洗礼。他诗歌中的感伤就是我们自身的感伤,他诗歌中的亢奋就是我们自身的亢奋。
——田原
💕【内容简介】
《心与女人》收录“日本现代诗泰斗”谷川俊太郎的近百首诗歌,集合了他的《心》《致女人》两部诗集的内容。《心》包含60首以“心”为主题的灵感迸溅的小诗。在诗人笔下,心是晃动的布丁,是敞向宇宙的天空,是无底的泥潭,是未加工的钻石,也是迷路的孩子……《致女人》则集合了诗人为第三任夫人、著名绘本作家、散文家佐野洋子创作的36首“爱的歌谣”,记录了这对珠联璧合的灵魂热恋的甜蜜,天真赤诚。
所录诗歌均为独家授权,国内首发,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田原精心移译;汉日对照,诗趣加倍。另收录诗人畅谈女性、婚恋、创作的访谈文章,幽默、睿智而温情。
蛾子纷落的时刻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诺拉·尼高纳尔 译者: 邱方哲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6 - 5
诺拉·尼高纳尔被誉为当代杰出的爱尔兰语诗人,她坚持并只以爱尔兰语写诗,正是为了挽救她心爱的母语。她的诗题材多样,既取材于古代文学和乡间生活,还具有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现实关怀;既描述客观现实事件,也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蛾子纷落的时刻——诺拉·尼高纳尔》是尼高纳尔一个中译本诗集。
恶之花(插图珍藏版) 豆瓣
作者: [法]夏尔·波德莱尔 / [法] 亨利·马蒂斯 绘 译者: 郑克鲁 / 刘楠祺 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9
文学与艺术的碰撞:夏尔·波德莱尔的33首诗 x 亨利·马蒂斯的71幅画
名家翻译:郑克鲁19首+刘楠祺14首,翻译大师精心打磨,传递名著之美
📖 编辑推荐
🔹亨利·马蒂斯为夏尔·波德莱尔配图,野兽派绘画大师与象征主义诗歌的碰撞,国内首次面世!
🔹名家翻译:
郑克鲁,“以一己之力把半个法兰西文学‘扛’到中国”的翻译家;
刘楠祺,潜心打磨多年,翻译全本《恶之花》的翻译家。
两位翻译大师的精心译作,传递名著之美!
🔹精美工艺:
丝质触感纸封面印金+烫金,书脊刷金,大开本精装,呈现纸制工艺品之大美
📖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33首《恶之花》中的诗,由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亨利·马蒂斯选编并亲手绘制插图。译者是著名法语翻译家郑克鲁和刘楠祺。丝质触感纸封面印金+烫金,书脊刷金,大开本精装,无论是自己阅读收藏或馈赠同道好友,都是佳品。
暗蚀 豆瓣
9.4 (14 个评分) 作者: [德] 保罗·策兰 译者: 孟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保罗·策兰诗全集(第八卷:暗蚀)》系诗人在巴黎圣安娜精神病院治疗期间完成的诗集。作品交织着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希伯来的预言传统,揭示了神的缺席、文明的失效以及黑暗的内心之网。精神治疗的痛苦中形成的诗作,貌似新奇、古怪、远古的词语,零乱的语法、省略、再无人能训诂的用典,背后却有着阅读思考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书籍的影子与话语,这种自我探究与对精确专业知识的狂热融合,使得这些诗作探测到人性那深不可测的底蕴。
众多未来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美]乔丽·格雷厄姆(Jorie Graham) 译者: 金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 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战后美国诗坛中心性的诗人四十年间代表作首度在中文世界结集出版,实力青年译者金雯倾力翻译并导读。
☆ 被约翰·阿什贝利称赞的后辈,被娜塔莉·波特曼称为“聪明又性感”的文学导师。
☆ 继承艾略特、毕肖普诗学技艺,兼具智性与抒情的诗人。以精密的观察重新挖 掘微小平凡之物,探索人类情感和思维的边界,见证当代美国诗风与社会半个世纪的变迁。
-----------------
《众多未来》精选了乔丽•格雷厄姆从1976年到2014年创作的诗歌,包括过去十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和最近的新作,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格雷厄姆诗歌的面貌。在这些诗中,能看到她对幼年生活的回忆和深度情感的挖掘,她对亲人的深情,她重新改写神话传统、从中发现人类心灵秘密的努力,以及她对更平和、理智、远离暴力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格雷厄姆是“二战”后美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与大多数女性诗歌有所不同,她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富于思辨并且更具有雄心的中性气质,足以和伊丽莎白•毕肖普媲美。有人认为,她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诗歌艺术的形式,使之能够呈现比以往更为深刻而广阔的内容。她最擅长的是用连续滚动的句子来捕捉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细微体验,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静止,从完整到分裂再回到完整……
--------------------
格雷厄姆是过去四十年中美国诗坛的中心性人物。
——《纽约时报》
在语言上最为优秀、机敏的作者之一……无论是她诗歌的节奏,还是她强有力地开启、分剖甚至颠覆我们的时空体验的这种做法,都令她的写作独一无二。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精心编选的诗集……展示了美国最重要、最受赞誉的诗人在诗歌技艺上的发展和伦理考量上的加深……这些思想和感知的体量证明了格雷厄姆的努力和她不断拓宽领域的勇气。
——《出版人周刊》
她的作品比任何当下仍在写作的诗人都更能洞察人生与世界……格雷厄姆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这种艺术形式,不断向前拓展,令诗歌能够吸纳和呈现比以前更加深广的内容。
——《纽约时报书评》
格雷厄姆的诗是过去四十年中英语世界最好的诗歌。她诗歌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能够让某些事件发生:她的诗总是关于一些正在展开的过程……如果我们想了解过去四十年的美国诗歌,我们必须阅读乔丽•格雷厄姆,并且细致地读她。
——《洛杉矶时报书评》
这部选集记录了这位最重要的诗歌形式开拓者在艺术上的演变。她向我们证明,她的写作有力地描绘了自然、守卫了神话。
——《奥普拉杂志》
格雷厄姆是一个描绘空间环境的魔术师。
——《纽约客》
格雷厄姆的诗是我们见过的最具有感性力量和想象力的写作。
——《纽约时报》
雷恩诗选 豆瓣
作者: [加] 帕特里克·雷恩 译者: 禤园 / 阿九 2021 - 1
【内容简介】加拿大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该诗选是诗人生前自己选定的,也是诗人首部汉译诗集。按年代划分为“六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五辑,收录诗人各时期重要作品130多首。他的诗歌风格以坚实的现实主义描述,作为诗意准确性的前提,并加以精心提炼,不时闪现颇具穿透力的超现实主义意象。其涉及的主题和内容与大地、农村旷野和动物的宿命相关。苦涩的诗行中满溢生命之赖以持存的盐之味,冷峻的诗意以其旷古以来的诗性声调,向我们展示人之坚忍,梦想着言词能改变视野而获致永生。
【名人推荐】帕特里克·雷恩是我们最重要的诗人:刚毅、温情、无畏、美而危险。数十年间他是我们黑暗中的向导,供给我们明亮、近乎刺目的道道闪光。他的诗歌生命提升我们,给予我们能量,将我们带至凭我们自己之力永远不会去往之地。雷恩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珍妮·厄克特(Jane Urquhart,加拿大小说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