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诗歌手册 豆瓣
A Poetry Handbook:A Pros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Writing Poetry
7.9 (27 个评分) 作者: [美]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 译者: 倪志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9
玛丽·奥利弗以一名教师的热情、一位诗人六十年写作践行而来的智慧和极好的常识,从声音、意象、诗行、节奏等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她讲过去的诗,讲抑扬格,讲十四行诗,也讲现代诗——弗罗斯特、伊丽莎白·毕晓普等杰出诗人的诗歌。她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为什么读诗、写诗,并用微距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作为一个诗人如何锤炼技艺,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本书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同时又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集萃了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逐一细读。对当下汉语诗歌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教益。
身体·宇宙 豆瓣
Le Corps cosmos
作者: [法国]米歇尔·高罗 译者: 朱江月 译林出版社 2021 - 11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书中,米歇尔•高罗探讨了法国现当代诗歌中的身体主题。他将身体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引起了思想家和作家的多元反应。
——《法国研究》
三十多年来,米歇尔•高罗一直致力于现当代诗歌的研究,他以罕见的诗歌直觉在现象学、精神分析学和语言学之间游走。本书首先是对19世纪和20世纪法国诗歌中身体的表现与经验的研究,同时也是高罗自己的一系列非常私密的思考,这些思考为他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迷人的洞察力。
——《法国论坛》
————————————————————
身体是现代性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不论在大众文化中还是在先锋文化中,对身体的崇拜早已成为共识。法国知名教授、诗人米歇尔•高罗从现代身体诗学的内部区分了两种相互竞争的趋势:一种将身体与精神对立,一种则把身体视为精神与世界的中介。作者通过剖析建立身体•宇宙形象的典范作品,以及自己的写作实践,结合现象学“肉身”概念,提取出一种“肉身化诗学”的特质与艺术倾向,阐明身体在当代诗学与哲学中的中心地位,从而将身体与灵魂、自我与世界、文字与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为我们进入现代诗歌的深邃之处指出了一条明路。
内心的远方 豆瓣
Plume précédé de Lointain intérieur
作者: [法]亨利·米肖 译者: 王佳玘 2021 - 10
灾难,我非凡的劳作者,
灾难,你坐下吧,
歇歇吧,
你和我都稍事休息,
休息,
你找到我,你折磨我,你将之证明给我看。
我是你的废墟。
我的大剧场,我的避风港,我的炉膛,
我的金窖,
我的未来,我真正的母亲,我的天际。
在你的光芒中,在你的浩瀚中,在我的惶恐中,
我就此沉溺。
——亨利·米肖《灾中休憩》
《内心的远方》包括了诗集《内心的远方》和《一个叫“羽毛”的人》以及两部独幕诗剧《锁链》和《建造者之剧》,这些作品首次于1938年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结集出版。
坐在你身边看云 豆瓣
8.7 (37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程一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8
当我和你一起穿过田野来到河畔
我看到的河流更美丽;
坐在你身边看云
我看得更清楚。
你不曾把自然从我这里带走,
你不曾改变自然对我的意义,
你使自然离我更近了。
因为你的存在,我看见它更美好,但它是同一个自然,
因为你爱我,我同样爱它,但我更爱它,
因为你选择了我,让我拥有你爱你,
我的眼睛在凝视万物时停留得更久。
我不为以前的我而后悔
因为我还是同一个人。
我只遗憾以前不曾爱你。
把你的手放在我手里
让我们保持安静,被生活环绕。
——佩索阿《拥有你以前》
吠月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萩原朔太郎 译者: 小椿山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日本近代诗之父萩原朔太郎 一生杰作精编结集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
【编辑推荐】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在大正时代,他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这位日本诗坛的标杆性人物,也是明星诗人,他的诗歌在日本重版近百次。近年来他是手游与动漫《文豪与炼金术师》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人气飙升。
※他的诗歌充溢着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能穿越时空让当下的我们产生共鸣。他歌咏的主题,孤独者的寂寞、人情的怜悯、碌碌无为的噩梦、与闭塞故乡的矛盾和对都市的向往等等,这些生命体验与当下的我们相通。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歌咏的情绪,照进我们的内心,包容抚慰我们。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其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让读者品味其不同时期的诗情与歌咏主题。一个青涩忧郁、散发天才锐气的青年诗人,到中期情调颓废,再到晚期经历人生种种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
【内容简介】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他的第一部诗集《吠月》,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一跃成为诗坛宠儿。他诗歌中充溢的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萩原朔太郎的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死亡赋格 豆瓣
8.5 (54 个评分) 作者: 保罗·策兰 译者: 黄灿然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1
【看点介绍】
※最伟大的现代主义抒情诗人之一,里尔克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
痛饮虚空之物 跨越沉默之河 锻写血滴般的诗歌
※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译本
呈现一位“语言来自死亡的王国”的诗人
【内容简介】
保罗•策兰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德语诗人。策兰的父母丧生于纳粹集中营,本人则历经磨难,在流亡中背负着沉重的记忆进行写作。策兰的诗深受法国超现实主义影响,充斥着奇崛的意象,主题则刻上了深沉且强烈的情感印记,以艰涩的语言和精妙的结构编织韵律感。他用诗歌为所有文学打开了在面对巨大丧失时坚持说话的可能性。
本书收录了黄灿然精选的策兰178首经典诗作,呈现了不同时期的策兰诗歌的面貌。
提琴与坟墓 豆瓣
7.7 (52 个评分) 作者: [西]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 译者: 汪天艾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1
※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为世界所熟知的西班牙作家加西亚•洛尔迦诗歌精选
※他是被全世界拥抱的诗人,甜蜜如雪地里一声啜泣
※莱昂纳德•科恩和帕蒂•史密斯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过源源不断的灵感
======================
《提琴与坟墓》收录了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的70首诗歌代表作,并另附两则剧本片段,所选篇目写作年代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
洛尔迦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为世界所熟知的西班牙作家。他的诗歌音韵悠长,感知细腻,想象绝妙,堪称传统与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字里行间的情绪涌动孤独又热切,融合了极致的快乐和悲伤。 他的诗歌与人生是对西班牙本可能有的一个更好时代的留念与预想,那是保持谦卑、满怀勇气地用写作反抗不公,是替社会底层没有声音的人奔走发声,是把戏剧艺术带到最偏僻的乡间田埂,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拥抱世界——毕竟最后的最后,爱的定义,是一个人拥抱另一个人。
=========================================
他的十四行诗,是热烈、激情、幸福、备受折磨的奇迹,献给爱情的、纯粹炽热的纪念碑。这样的诗需要怎样的爱,需要受过怎样的苦啊。——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森特•阿莱克桑德雷
洛尔迦活着的时候带给过我们独一无二的快乐,他的英年早逝让我们陷入蔓延一整个世纪的哀悼。——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
我将宇宙随身携带:佩索阿诗集 豆瓣
8.2 (26 个评分) 作者: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程一身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6
★葡萄牙国宝级诗人佩索阿最重要异名
★阿尔贝托·卡埃罗诗歌全收录!
★以纯粹的感受把握自然,不思考,是唯一的纯真
【编辑推荐】
阅读卡埃罗是理解佩索阿的重要通道。佩索阿以迷人的“异名书写”筑造了神秘而独特的文学宇宙,卡埃罗在众多异名者中被尊为大师,他是“客观诗人”“自然诗人”, 强调以感觉把握自然,而反对思想式认识。
【内容简介】
作为葡萄牙国宝级诗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佩索阿以迷人的“异名书写”筑造了一个富饶神秘的宇宙,他一生创造了众多异名者,各自拥有不同职业、个性,属阿尔贝托·卡埃罗最为重要。卡埃罗是“自然诗人”“客观诗人”,被其他异名者尊为大师,一生大部分时光在农庄度过,有着金头发、蓝眼睛,是个孤儿,只完成了小学教育。
本书收录卡埃罗创作的所有诗歌,包括《牧羊人》《恋爱中的牧羊人》《牧羊人续编》三部分。卡埃罗写诗希望不带任何哲学思想,只要真实地看待万物,强调以感觉把握自然,而反对思想式认识:“我观看,事物存在。我思想,只有我存在。”
【他人评荐】
佩索阿是令人惊奇的葡萄牙语诗人,此人在幻想创作上超过了博尔赫斯的所有作品。——哈罗德·布鲁姆
只有那些耐心阅读作品的人,以及在精神上做好准备的人,才能对卡埃罗的预见和智力上的一致性做出令人吃惊的评价。——里卡多·雷斯(佩索阿另一异名者)
不对称 豆瓣
8.9 (15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译者: 李以亮 雅众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9
“现在我确定我知道
如何做一个孩子,我知道
如何看着那被冰霜覆盖的树林,
如何活着,保持立定的姿势。”
《不对称》是波兰诗人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全新诗集。本书分为三辑,根据所涉主题精心安排。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本书更多指涉“即兴”与“回忆”,一如既往地在 历史感/现实感与审美要求之间寻求着一种理想的平衡。他的诗歌平静、温和、细致而不失力度,在体量上愈发精粹,内容上却愈见厚重。
【编辑推荐】
★ 离诺贝尔文学奖只有一步之遥的诗歌大师——扎加耶夫斯基全新诗集
★ 备受米沃什、布罗茨基、桑塔格等大师称赞的大师
★ 《不对称》2018年被美国诗人研究院评选为最佳诗集,入围全国图书评论大奖
★ 波兰小说有托卡尔丘克,诗歌则有扎加耶夫斯基
★ 扎加耶夫斯基权威译者、知名诗人李以亮翻译
★ 精美小开本,进口轻型纸,方便携带阅读
【名人推荐】
他有一种特殊的诗歌天赋……(我)喜欢读他的诗:它们具有那种独属于诗歌的特别的欢庆音调。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在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里,诗歌的缪斯清晰而有力地诉说,这样的例子实属罕见;抒情诗女神欧忒耳珀与历史女神克利俄能有如此深入的对话,同样难得。
——约瑟夫·布罗茨基
在这尚且年轻的二十一世纪,喜爱诗歌的读者们真是幸运之至,因为我们有一位诗人与各个时期的要旨完美契合;他的作品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灰烬之中,却言说着二十一世纪里真实的恐惧和迟疑的希望。
——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诗歌得主,马克·多蒂
过去我们有聂鲁达与布罗茨基这两个非比寻常的声音,现在我们有了扎加耶夫斯基,他用纯净、抒情而明晰的诗歌激情澎湃地言说历史和个人的经验。在同为诗人的我看来,他是我们时代里ZUI中肯、ZUI深刻、ZUI有意义的诗人,是如今ZUI为伟大、真实的诗人代表。
——普利策诗歌奖得主 玛丽·奥利弗
在扎加耶夫斯基ZUI好的诗里,他成功将想象空间与经验相连;对他而言,那些在局促、悲伤、喜悦中看到、听到、记住的事物所拥有的力量,与想象出来的事物同样强大。
——科尔姆·托宾
他是我理想中那种令人喜爱的诗人,而不只是好诗人或大诗人。
——黄灿然
老扎的诗是有波兰的精神底色的,能够关心普遍的生存困境,为历史做见证,同时不为政治所裹挟,拥有极高的文学性。他的诗歌从现实出发,但又直击心灵。他有一颗诚实、悲悯、自由的心,所以他的诗歌里有一种召唤的东西。
——黄礼孩
【媒体推荐】
这本诗集中的诗歌并不是纤弱的老朽之音,相反,像扎加耶夫斯基最强韧的那些诗歌一样鲜活而又敏感……《不对称》证明了他一如既往的蓬勃生命力。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
《不对称》中的诗歌,连同扎加耶夫斯基在南方的光与热中的恋爱故事,让人想起从巴赫到查尔斯•帕克的音乐。
——《加拿大犹太新闻报》
我喜欢他的诗歌是因为,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亚当还是坚持认为诗歌应当同时是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挽歌,以及生命的赞歌。他给了我们,即便不说是疗愈吧,至少是一个能走下去的动力,让我们得以给彼此一个缓刑,一点音乐,一些温柔。
——《耶鲁评论》杂志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将我们带离了那些令感官钝化的日常惯性,带离了一种仅仅是单纯活着的无聊状态。
——《纽约时报书评》
扎加耶夫斯基将过去与当下、庸常与神秘融合在他的语言中……他ZUI好的诗能建立起一种矛盾,ZUI后又能以悖论结尾——哀伤且满含希望。
——《图书馆杂志》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诗给了我们思考不同人类经验的契机……尽管理论家们坚持认为诗歌不再有表达真实的可能,我们都被困在了自我的小世界里濒临窒息,扎加耶夫斯基还是用作品证明了艺术在当下所能取得的成就。
——《旗帜周刊》
我深爱我们一起相处的这些夜晚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露易丝·格丽克 / [美国] 马克·斯特兰德 译者: 唐小兵 编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9
没有哪个创作群像能像美国当代诗歌那样,愿意以极尽精微的词语辨色卡,逐条比照我们生活与心理地形图中渐变的等高线。词语在经验现实中寻猎,随时咬合其捕获物,这在情诗中尤为瞩目。
本书编选露易丝·格吕克、弗罗斯特·甘德、马克·斯特兰德、玛雅·安吉洛等21位美国当代诗人的69首代表作,无一不围绕陡然而发的情欲、长期容忍的谎言、剧情展演般的调情、异地恋难以饱餍的思慕、自体之爱的身体魔力、得意地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情偶伴入婚姻的节外生枝……没有一个情境不值得描画,没有一个物件不该被展开度量。读者会从诗句中习得必要的语词,以备为自己的经验命名。阅读时因惺惺相惜而珍藏的句法,能够在未来某个经验降临时脱口而出。这或许是诗歌共情术所能引获的最好报偿。
十扇窗 豆瓣
Ten Windows: How Great Poems Transform the World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简•赫斯菲尔德 译者: 杨东伟 译 / 王家新 校 2022 - 4
一个真正的诗人,向真正的读者讲述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如何打动我们。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古根海姆奖获奖者简•赫斯菲尔德最新诗学散文集,解读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大学问出品
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校译并作序推荐;著名诗人西渡、雷平阳、蓝蓝、张定浩、胡桑联袂推荐!
1.本书作者简•赫斯菲尔德获美国唐纳德•霍尔-简•肯庸诗歌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古根海姆奖、洛克菲勒基金奖和美国诗人学会奖金,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领域均获得较高成就,在美国文学界声誉较高。
2.本书作者备受诗人米沃什和辛波斯卡推崇,米沃什评价她是“加州诗人同盟中最杰出的一位”,辛波斯卡评价她是“最贴近我心灵的诗人”,罗伯特•品斯基称她为“一个仍然令人惊讶的大师”。
3.国内首次引进出版,简•赫斯菲尔德亲为中国读者撰写新序言,对国内读者有很好的引导和普及作用。
4.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校译并作序推荐;华语诗界西渡、雷平阳、蓝蓝、张定浩、胡桑等联袂推荐!
5.十位诗人,了解伟大诗歌的十扇窗户。书中通过阐释切斯瓦夫•米沃什、艾米莉•狄金森、松尾芭蕉、辛波斯卡、毕肖普等成就卓著的诗人的创作,展示了世界上伟大的诗人如何运用诗歌描述和改变审美世界,为读者开启一场“释读诗歌”的盛宴。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诗人简•赫斯菲尔德的一本诗学散文集,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诗歌是如何运作和改变世界的。书中通过十章阐释切斯瓦夫•米沃什、艾米莉•狄金森、松尾芭蕉、辛波斯卡等诗人的创作,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并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这些伟大的诗人如何运用诗歌描述和改变审美世界。对每一个诗人的经历和诗作的特点,作者都有独到且深入的分析和见解。 本书就是一张导航图,跟随它的指引,我们既能细细品味好诗所蕴藏的变革之力,也能见证如何通过阅读诗歌和创作诗歌,来认识自己并实现我们生命的可能性。
【名家推荐】
在《十扇窗》中,简•赫斯菲尔德带领我们走进许多异彩纷呈的诗歌,在这里她不是一个给学生讲课的学者,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向真正的读者讲述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如何打动我们。她的结论——诗歌里潜藏着最丰富的人类多元性——异常简单,但她的论证——诗人对事物的言说究竟如何指涉那些事物和其他事物——如此复杂、令人惊奇、范围广泛,完全没有理论上的老生常谈,能让人们感到并确信诗歌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而且诗歌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你会发现放下这本书的唯一原因是想去重读更多你所喜爱的诗歌。
——美国《纽约客》杂志专栏作家 亚当•戈普尼克
《十扇窗》是闲暇时可以细细品味和欣赏的宝藏,才华横溢的简•赫斯菲尔德像导游一样,带领我们游览那些或闻名遐迩或鲜为人知的诗歌,而十周将会是最理想的游览时间。强烈推荐!
——美国著名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简•赫斯菲尔德是一个开窗者(然后她会隐去自身,不会让她自己挡住那些珍贵的光线),是一个“伟大诗歌”的领受者、翻译者、转化者、赞颂者。这都是她身上最重要的品质。她永远是谦卑的、满怀敬畏的。她把一个艺术学徒永远带在自己身上。
——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王家新
【编辑推荐】
这本书通过十章阐释切斯瓦夫•米沃什、艾米莉•狄金森、谢默斯•希尼、松尾芭蕉、辛波斯卡、卡瓦菲斯、毕肖普等成就卓著的诗人的创作,展示了世界上伟大的诗人如何运用诗歌描述和改变审美世界。对每一个诗人的经历和诗作的特点,作者都有独到且深入的分析和见解。
作者知识渊博,经常触类旁通,加上她身兼诗人和诗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既有专业研究的学理性,也有艺术思维的感性思考和体会,行文具有感染力和引导性,正如诗人王家新所说,简•赫斯菲尔德“是一个开窗者,是伟大诗歌的领受者、翻译者、转化者”。
全沉浸末日脚本 豆瓣
7.4 (5 个评分) 作者: 翟永明 2022 - 3
【编辑推荐】
★女性诗歌领军人物翟永明,暌违数年,重磅新作全新结集,“如雪崩归来!”
作为当代诗坛里具有枢纽和标志性意义的诗人,翟永明长期深耕于诗歌及其他类型艺术的探索,成就了中国女性诗歌的高度。本书是她近年诗作的精选集,既延续了以往强烈的女性意识,又生发出无数超越其上的新观察与思索。这既是一次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女性诗歌再出发,亦树立起超性别写作的新典范。
★2015至2021诗歌新作精选,对时代与当下的一次贴身观察,探索我们仍将面对的古老命题和身处21世纪的全新问题
以一种诗人的激情与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翟永明的创作游走于当下现实与永恒命题之间,书写着当下的困境,坚持对历史与未来发出诘问,并在新作中带入身为跨界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在新命题中不断拓展着诗的边界,探索诗歌更广阔的空间。
★全新的创作转型,56首诗里的微观生活与宏观视野:追问宇宙与末日,拷问人工智能与性别痛楚,锻造新的白夜
一出戏、一幅画,一种情绪、一场幻梦,一个观念、一项技术,诗人在日常细节与未来想象、个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命题中来回穿梭,围绕人类的琐碎欲望与灵魂追求,以巨大激情和坚硬的灵魂质地,在持续创作中找寻全新的诗意冲突。
★永不止息的诗意与诗艺追求: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我为这少数人的变幻、持久的目光而写作,即使我的读者只剩下一个,我的写作也仍有理由为这无限中的一个追求活力、延伸美,面对有限的现实而追求无限的激情。”
★知名设计师陈威伸操刀整体装帧设计;极具互动感的独家工艺,等你动手参与
封面选用独立艺术家邢磊摄影作品,腰封、内封则采用未来感十足的银卡印刷;揭开护封切口,金句立现,获得与诗互动的独特乐趣。
【名人推荐】
翟永明可说是汉语先锋诗歌的“诗歌之母”,在她以前女性诗歌写作并无确实的坐标。翟永明从不强调写作的性别差异,但却以一种与男性等量齐观的力量和视野成就了女性诗歌的高度。她的写作坚固而尖锐,超拔又植根于个人的幽微体验,沟通了两性、中西、现代与传统。这是一个枢纽和标志性的诗人,一个神话或奇迹。尤其是近年来翟永明的写作更加孤绝、我行我素,远离纷扰已深入到某种难测之境。翟永明很好地诠释了“女性诗人”的概念,其实就是“女性——诗人”,杰出的女性和卓越不凡的诗人。
——韩东
【内容简介】
“广袤星空 广袤荒漠 亿万年的爬行只是孤独一梦”
在著名诗人翟永明的最新一部诗集中,她以巨大的激情和坚硬的灵魂质地,在持续创作中找寻全新的冲突,找寻诗歌新的白夜,将世界变形为一颗巨大的灵魂。全书共收录56首诗,诗人从壮丽宇宙、科幻剧集,写到戏剧、艺术家,再到出游、阅读,由个人经历推及人类困境,在星空与大地、日常与哲思之间轻盈游走,用文字织出一幅当代生活的深邃图景。
雨中鹰及其他 豆瓣
New Selected Poems:1957-1994
作者: [英] 特德·休斯 译者: 曾静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1 - 1
【大师推荐】
1.他有着一副堪比上帝的“雷霆之声”。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著名的女诗人,休斯的第一任妻子
2.特德·休斯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整体性和朴素,以及他对自己世界感的坚定不移的真理。
——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3.休斯的诗实实在在地接近自然,认识它整个的运作。在这方面,没有哪个英国诗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德里克·沃尔科特,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4.休斯的诗像“霹雳”。
——罗伯特·洛威尔,美国自白派创始人,1946年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
【媒体推荐】
1.(休斯是)自1945年以来英国50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泰晤士报》(2008年)
2.这些诗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可以让读者跟随休斯的职业生涯,了解他清晰的语言、睿智的幽默和对人类处境的洞察。
——《出版人周刊》
3.无论是写关于农场的诗歌,还是野生鸟类和动物的诗歌,还是为皇家生日化装舞会写的诗,休斯都具有同样的自发性,这种手艺来自诗歌的仪式力量中的一些内心的喜悦。
——《泰晤士报》(约翰·贝利)
4.休斯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想象力——他真的是一个真正的幻想家和现代原始人。
——《伦敦书评》(伊恩·桑森)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传奇桂冠诗人特德•休斯第一部全面的中译本诗集,涵盖了他近40年诗歌写作生涯。这些非凡的作品包括休斯最早的诗集《雨中鹰》,也包括开创性动物诗集《乌鸦》,标志性作品《卢柏克节》《沃德沃怪物》《穴鸟》等,儿童诗歌杰作《季节之歌》《河流》等,以及部分未公开出版的诗歌佳作。这些复杂而丰饶的作品,严谨硬朗,感情强烈,按照时间先后编排为一个厚重的诗歌序列,由他那比同时代人“更悠长、更深沉、更粗犷”的声音所推动,清晰地呈现出休斯创作的生动轨迹,展现了他清晰的语言、睿智的幽默和对人类处境的洞察。在这里,自然界变成了一个惊心动魄、充满恐惧的类似人类的世界,而无论它们是关于农场的诗,还是关于动物的诗,乃至关于皇家假面舞会的诗,都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技艺,充满了源自诗歌原始仪式般的内心喜悦。通过这些诗,我们将真正感受到一个“乡村编年史作家”,“打破形式的现代艺术家”,“一个真正的梦想家和现代原始人”,一个拥有“雷霆之声”的强力诗人。
诗人的思考 豆瓣
Poets Thinking: Pope, Whitman, Dickinson, Yeats
作者: [美] 海伦·文德勒 译者: 刘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 10
本书涉及的四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沃尔特•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和威廉•巴特勒•叶芝——来自三个世纪和三个国家,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特点。针对将抒情诗的思想和可靠的见解相分离的常见做法,本书作者阐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思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从诗的表层推断出这种思想的演变。还阐述了一个诗人在摸索一个给定的主题时,是如何通过在一首又一首的诗中对这个主题进行重新构建来进行连续思考的,创造一个活跃的思考过程,从而产生这些诗歌所采用的完全不同的内在结构形状。
炸裂志 Eggplant.place 豆瓣
8.2 (51 个评分) 作者: 陈年喜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9 - 1
本书是丛书“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歌精选”的其中一部,该丛书精选六位打工诗人影响广泛、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诗作,保留《我的诗篇》纪录片中的诗歌。本书作者陈年喜做了16年的巷道爆破工,是一名优秀的工人诗人,曾获得第一届桂冠工人诗人奖。本书收录了陈年喜2013年至2017年创作的优秀诗歌,部分作品曾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天涯》等刊物。它同时也可视作诗人生命和生活的履历。诗歌内容从动荡的矿山生活,到北京皮村的城市求生等,内容庞杂,艺术呈现方式也很多变。
安妮·卡森诗选 豆瓣
Autobiography of Red: A Novel in Verse;The Beauty of the Husband: A Fictional Eassy in 29 Tangos
9.1 (17 个评分) 作者: [加] 安妮·卡森 译者: 黄茜 译林出版社 2021 - 1
假如散文是一座房子,诗歌就是那火燎全身飞速穿堂而过的人。
——安妮•卡森
◎ “在世诸天才之一”(哈罗德•布鲁姆),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在世诗人之一
★ 深受哈罗德•布鲁姆、桑塔格、翁达杰、艾丽斯•门罗、托宾推崇
★ “智慧作家”,承继艾米丽•勃朗特和艾米丽•狄金森之后的诗学传统
★ 当代古典造诣最为深厚的诗人、古典学教授、萨福残篇断章的当世译者、跨界艺术家,活跃在艺术圈和戏剧舞台。
◎ 为什么读安妮•卡森,而非其他一千个仍在写作的诗人?
★ 刻意打破传统思路的天才作家,善于引用典故,以幽微的情感、冷凝的观察和简约的笔触创作出具有实验性、艺术性、极富神秘感的作品。
★ 永远都在盒子外思考,诗学创作走得很远,从不循规蹈矩。将诗歌、日记、历史、纪实和小说等以零碎材料和拼贴文本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是当今女性书写和篡改“正典”的颠覆方式。
★ 血液里流淌着古典与哲学的基因,有不落俗套的超凡诗境。在她的作品中,刚与柔、古典与新锐、隐喻与典故、极简的文风与拼贴的文体,所有这些都被她调和得如此完满,熔冶出简洁而稳重的风格,文字纤瘦、硬朗、富有坚实的质感,但描写手法细腻优美。
★ 擅长用当代的方式、创新的形式来重新阐释古典。翁达杰评价安妮•卡森说,“她从伟人们中间抽取了理性、巧智和情绪,放到自己独特的声韵之中。”
★ 诗集多次获奖,赢得数额可观的奖金,被媒体称作“写诗也能赚钱的女诗人”。
◎ 首度引进重要代表作:《红的自传》《丈夫之美》
★ 均代表其最高文学成就,且叙述性和形式感强,带有传记色彩,具有故事脉络,兼具可读性。
★《红的自传》:给希腊神话中的革律翁改写了人生轨迹。长着红色翅膀的少年和他的红色世界,折射出纯粹的美与灵性。它是一幅深刻感人的肖像,讲述了一位艺术家如何坦然面对自己异于常人的身份。
★《丈夫之美》:卡森第一段失败婚姻的记录。她以强烈的情感与真切的笔触描绘了
这段劫数难逃的婚姻历程。
【内容简介】
内含安妮•卡森最具分量的代表作《红的自传》《丈夫之美》,均代表其诗歌最高成就,且带有传记色彩。《红的自传》中,卡森改写了希腊神话中革律翁的人生轨迹。《丈夫之美》则记录了其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兼有人物与情节、神话与魔法;诗中既具态度、才思,又暗藏悲伤。
《红的自传》:诗体小说,最重要代表作。安妮•卡森从斯特西克洛斯的纸莎草碎片中重构了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猎杀怪物革律翁的故事。她还安插了对斯特西克洛斯的虚构采访和关于革律翁的论文。一部精彩的杂糅之作,是“架在古典文本与当代自传诗之间一座雄心勃勃的奇特桥梁”(翁达杰)。
《丈夫之美》:准自传作品。安妮•卡森舞动着二十九式死亡探戈,探讨爱情与欲望,记录其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并将取自济慈、乔治•巴塔耶和贝克特等人的作品片段重新拼贴组合,充满惊人的新意,力量充沛,却又暗藏悲伤。“探戈,就像婚姻,你必须跳到最后。”
【媒体和名人推荐】
我比卡森大二十岁,或许我离世时的遗憾之一会是看不到她穷其一生的作品。
—— 哈罗德•布鲁姆
安妮•卡森是一位大胆,博学,让人不安的作家。我会读安妮•卡森写的任何东西。
——苏珊•桑塔格
这本书如同安妮•卡森的所有作品一样让人惊喜。多年来,我未发现其他任何作品能如此令人惊叹。她的存在,让我感到十分幸福。
——艾丽丝•门罗
她的作品充满了惊人的新意与美感。这些诗兼有人物与情节、神话与魔法;诗中既具态度、才思,又暗藏悲伤。如果她是一位散文家,她会立刻被称之为天才。
——科尔姆•托宾
学者兼诗人安妮•卡森汲取了希腊诗人斯特西克洛斯的片段,以抒情风格创作出了一个深刻的爱情故事……四十七首长诗引人入胜,充满了电影般的细节。卡森的写作语言是任何诗人都梦寐以求的:感性,风趣,伤感,悦耳,温柔,聪颖。
——《纽约书评》
当代诗人中最具敏锐的洞察力……她拥有广博的才智和情感,并赋予它们以强烈的洞察力和新鲜感,就像响亮的敲门声一样令人震惊。
——《纽约时报书评》
卡森用迅捷的笔触描绘了一段腐坏的婚姻中的幻觉与幻灭。她成功地让知识分子生活变得十分时髦。在她的笔下,柏拉图的引文自然得如同流行语……那些纯粹的抒情诗句带我们重拾美与真理的概念。
——《迈阿密先驱报》
一曲为一段失败婚姻所作的怪异、隐晦、凄美的挽歌……她的诗句似一束激光般穿透心灵。
——《纽约时报》
除非 朝霞有一天赶上晚霞 豆瓣
9.1 (11 个评分) 作者: [俄]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 译者: 娄自良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
天才诗人。——纳博科夫
在我们的世纪,没有比茨维塔耶娃更伟大的诗人了。/ 她总是把一切她要说的事物带到它们所容想象和表达的极致。在她的诗集和散文中,没有什么是悬而未决或给人游移不定之感的。——布罗茨基
金子般的,无可比拟的天赋。——帕斯捷尔纳克
茨维塔耶娃将她的诗歌才华抛洒 在心灵体验的圣坛上,带着对真正的浪漫的信仰,是生活情感的女祭司。她一直忠诚于那信仰,直至她生命的悲剧性的终局。——安妮•芬奇
本书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女诗人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茨维塔耶娃年少成名,一生饱经苦难,流亡欧洲多年,回国后在绝境中自缢。但即便在穷愁潦倒之际,在窘迫到只能在厨房写作的日子里,茨维塔耶娃的诗艺从未磨损。在悲剧性的命运中,茨维塔耶娃以情感浓挚激荡、技艺深湛的诗歌,展露出强大的灵魂图景,将事物推向所容表达的极限。她的诗歌中,广阔鲜活的意象、急促跳跃的破折号等等,无不带有她强烈个性的印记,直击人心。本书由著名俄语翻译家娄自良精心翻译,收录了茨维塔耶娃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数十首出色诗作,涉及茨维塔耶娃一生中的多个诗歌主题:爱情、死亡、同时代人、传说、战争……其中包括著名的组诗《失眠》《献给捷克的诗》等。
我是凤凰,只在烈火中歌唱 豆瓣
作者: [俄]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 译者: 谷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本书收录了茨维塔耶娃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抒情诗共计190篇,按写作时间编排,分六部分:早期创作(1909~1915),动荡岁月(1916~1918),超越苦难(1919~1922,5),捷克乡间(1922,6~1925,11),巴黎郊外(1925,11~1939,6),重陷绝境(1939,6~1941,8)。附录诗人生平与创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