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逃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9 (4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李文俊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6 - 10
为了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
我们逃离沉闷的家庭、僵化的感情,
逃离熟悉的人群、令人窒息的生活……
为此,我们付出代价,遭受混乱,造成伤害
2013年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经典、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中文版累积销量已超70万册!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长文导读
对译文进一步修订,装帧精美典雅
本书获2004年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2008年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逃离》讲述爱的力量和无止境的背叛,讲述琐碎生活中的不安分、错过的机会,讲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门罗关注日常生活,善于捕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中的人,在门罗朴实克制的文笔下生动鲜活,似可触摸。
每个人总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 让你觉得像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能不感到疼。可是每当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便能觉出那根针一直存在。
“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睁大你的眼睛,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看到各种可能性,看到人性。要时刻注意。”
事物的复杂性,即“层层剥开的事物”,似乎本就是无止境的。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没有什么是简单的。——艾丽丝·门罗
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诺贝尔奖颁奖辞
人们永远无法得知门罗的故事会在何时收场,作者拥有高深的心理洞察力。——《出版人周刊》
自然的精准,从容的洗练。门罗是创造独特人物关系和氛围的天才,唤起那些未说出口的压力和期待。——《卫报》
妙语如珠,泼洒而出,只为试图精准地告诉我们,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表面沉静得像握在手中的一杯茶,内里却是暗涌的风暴和深不可测的深渊。——《泰晤士报》
《逃离》是一大盘航行于闪闪发光冰层中、配有珍珠色汤匙的鲟鱼鱼子酱。你记得:这也是为何你进食、阅读、做爱,诸如此类事情,还满怀崇拜和欣喜。--《华盛顿邮报》
超越了乔伊斯,击败了契诃夫,《逃离》的每一个故事中都饱含着丰沛的人生与张力,人物形象久久令人难忘。——《波士顿环球》
门罗是描写“决定性的瞬间”和“人生的岔路口”的大师。——亚马逊(日本)
万物既聪慧又奇妙 豆瓣
All Things Wise and Wonderful
8.9 (26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戴国光 /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 7
柏邦妮、郭耕、洁尘、史航、田原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新婚燕尔的乡村兽医吉米•哈利被迫穿上军装,身患恐高症的他竟然当了飞行员!拔牙历险记、空中飞鞋……这个菜鸟新兵依然是窘事不断。
即使身在军中,哈利魂牵梦萦的却还是那些小动物。喝得醉醺醺的母猪、以吓唬人为平生乐趣的大狗、爱凑热闹的交际花小猫……动物们的趣事依然在轮番上演,当然也少不了两大男配角——“爆笑二人组”西格兄弟。
远离尘嚣的山谷、有趣的人和动物、旧日的好时光,组成了一幅芸芸众生的画卷,而最动人心的却是那温柔的底色。
猎豹 豆瓣
Panserhjert
7.8 (71 个评分) 作者: [挪] 尤·奈斯博 译者: 林立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雪人一役之后,身心受创的警探哈利·霍勒来到香港疗伤,然而,挪威一桩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和病重父亲的牵绊让他告别香港的颓废生活,重回奥斯陆。两名女性死者被自己的血液溺毙:体内的麻醉剂,牙齿上的钶钽金属,口中24个穿刺伤口……种种证据显示凶手是同一人。罕见的凶器,毫无线索的案情,无法揣测的动机,让查案陷入僵局。作为挪威唯一有追缉连环杀手经验的警探,哈利·霍勒开始与新搭档卡雅,老搭档卡翠娜、侯勒姆一同追查凶手。不久他发现一名失踪女性和三名死者有所关联——她们都曾在某个滑雪小屋度过一晚。哈利追查到当晚也在小屋的一名旅客,却发现他已经遇害;小屋里的住客登记簿,也被人刻意撕去。
当晚在小屋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是谁一一杀掉这些萍水相逢的旅客?为了深入凶手的内心,哈利决定求助于昔日的宿敌——在医院里日渐衰亡的连环杀手“雪人”。
然而他不知道,这些命案背后,原来是一场暗中策划已久的猎捕游戏……
直到那一天 豆瓣
Un avion sans elle
作者: [法] 米歇尔·普西 译者: 梁若瑜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法国几乎人手一本的年度畅销书
一部洞彻人性又让人难以释怀的口碑之作
法国大师级作家米歇尔•普西巅峰代表作
荣获15项文学大奖,英国《泰晤士报》畅销榜第2名
人性永远无法直视,更经不得考验,
若你甘愿为爱沉沦,又该如何逃离这人性的深渊?
1980年12月23日凌晨,一架从伊斯坦布尔飞往巴黎的飞机坠毁在法瑞边界,包含机组人员在内的169名乘客中,有168名瞬间罹难,唯一奇迹生还的是一名三个月大的女婴,身份难辨。两个家庭匆忙赶来,为此争执不下,由此引发的调查持续了18年。
18年里,这个女婴成了两家共同的希望,也是他们仇恨的源头。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比任何人都更加孤独。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迷失在了不属于她的世界。
18年后,仍未找到真相的私家侦探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即将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他终于发现了那个可以彻底了结此案的秘密,然而,他没来得及说出一个字,一颗神秘子弹射进了他的心脏。
馬可瓦多 豆瓣
Marcovaldo
8.6 (12 个评分) 作者: 卡尔维诺 译者: 倪安宇 時報文化 1994 - 11
你們說的是什麼花?這個花園�我向來只看到雜草!馬可瓦多知道大家對這位老年女侯爵的意見十分紛歧:有人視她為天使,有人則認為她的小器鬼和自私自利的人。住:你們覺得這樣還不夠嗎?你們的意思是,就好像她對待蚊子一樣。牠們都是從那個水池孵出來的,夏天的時候會有蚊子吸我們的血,都怪那位女侯爵。
老鼠呢?這間小別墅是老鼠的寶窟,在枯葉下有牠們的窩,晚上就跑出來……。老鼠的問題由貓負責……。哈,你們的貓!我們要是能信賴牠們就好了……。
基督山伯爵 豆瓣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9.1 (232 个评分) 作者: 大仲马 译者: 周克希 / 韩沪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的临终嘱托,为拿破仑送了一封信,受到两个对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还在临终前把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他设法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他的恩人,惩罚了三个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
The Sympathizer 豆瓣 Goodreads
8.6 (7 个评分) 作者: Viet Thanh Nguyen Grove Press 2015 - 4
A profound, startling, and beautifully crafted debut novel, The Sympathizer is the story of a man of two minds, someone whose political beliefs clash with his individual loyalties.
It is April 1975, and Saigon is in chaos. At his villa, a general of the South Vietnamese army is drinking whiskey and, with the help of his trusted captain, drawing up a list of those who will be given passage aboard the last flights out of the country. The general and his compatriots start a new life in Los Angeles, unaware that one among their number, the captain, is secretly observing and reporting on the group to a higher-up in the Viet Cong. The Sympathizer is the story of this captain: a man brought up by an absent French father and a poor Vietnamese mother, a man who went to university in America, but returned to Vietnam to fight for the Communist cause. A gripping spy novel, an astute exploration of extreme politics, and a moving love story, The Sympathizer explores a life between two worlds and examines the legacy of the Vietnam War in literature, film, and the wars we fight today.
百年孤独(插图纪念版)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Edición ilustrada)
9.2 (8 个评分) 作者: (哥伦)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 (智) 路易莎·里维拉 绘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20 - 9
【原版复刻·精美装帧·典藏必收】
拉美当红艺术家路易莎·里维拉倾心绘制水彩插图
马尔克斯之子贡萨洛·加西亚·巴恰参与版面设计
★ 全彩插图封面、环衬,10幅跨页水彩插图,震撼呈现大师笔下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
★ 布面烫印+丝网印刷书脊,丝制书签带,典雅质感
★ 布恩迪亚家族人像族谱,辅助阅读
★ 雨滴形镂空模切、章节首字母独特印花设计
★ 内附马尔克斯画像
★ 中文版特别赠送“马孔多滤镜”透明书签:奶牛、冰块、小金鱼、黄蝴蝶……带来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交到我手中的,不仅是一部举世瞩目、意义重大的作品,更是一个难以描绘的世界。马尔克斯在文学中塑造的世界以及讲述它们的方式,对任何插画家都意味着很大的启发。——拉美艺术家 路易莎·里维拉
-------------------------------------------
《百年孤独》西班牙语版问世50周年之际,企鹅兰登书屋推出《百年孤独》插图纪念版。
拉美当红艺术家路易莎·里维拉倾心绘制水彩插图,马尔克斯之子贡萨洛·加西亚·巴恰参与版面设计。
中文简体版沿用范晔译本,复刻西班牙语原版装帧与版面设计,力求展现原版风采。
The Help 豆瓣 Goodreads
The Help
8.0 (5 个评分) 作者: Kathryn Stockett G.P. Putnam's Sons 2009 - 2
Twenty-two-year-old Skeeter has just returned home after graduating from Ole Miss. She may have a degree, but it is 1962, Mississippi, and her mother will not be happy till Skeeter has a ring on her finger. Skeeter would normally find solace with her beloved maid Constantine, the woman who raised her, but Constantine has disappeared and no one will tell Skeeter where she has gone.
Aibileen is a black maid, a wise, regal woman raising her seventeenth white child. Something has shifted inside her after the loss of her own son, who died while his bosses looked the other way. She is devoted to the little girl she looks after, though she knows both their hearts may be broken.
Minny, Aibileen’s best friend, is short, fat, and perhaps the sassiest woman in Mississippi. She can cook like nobody’s business, but she can’t mind her tongue, so she’s lost yet another job. Minny finally finds a position working for someone too new to town to know her reputation. But her new boss has secrets of her own.
Seemingly as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as can be, these women will nonetheless come together for a clandestine project that will put them all at risk. And why? Because they are suffocating within the lines that define their town and their times. And sometimes lines are made to be crossed.
In pitch-perfect voices, Kathryn Stockett creates three extraordinary women whose determination to start a movement of their own forever changes a town, and the way women—mothers, daughters, caregivers, friends—view one another. A deeply moving novel filled with poignancy, humor, and hope, The Help is a timeless and universal story about the lines we abide by, and the ones we don’t.
解说疾病的人 豆瓣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8.8 (36 个评分) 作者: [美] 裘帕·拉希莉 译者: 卢肖慧 / 吴冰青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编辑推荐
☆ 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耀目文坛处女作
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
创造该奖项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纪录并保持至今。
☆ 世上本没有说不明白的痛苦 / 说得久了 / 只剩听不懂的孤独
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收录了九个独特的故事,讲述了那些在袭以成俗的祖先传统与令人迷惑的新世界之间,被时代忽视的喁喁私语。
☆ 拉希莉的短篇小说曾三度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1999/2000/2002),被认为是继承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得主巴拉蒂·慕克 吉的文坛声音。
----------------------------------------------------------
▲本书得奖记录
1997 -《路易斯维尔书评》杂志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1999 -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1999 - 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最佳处女作·虚构类
1999 - 短篇小说《解说疾病的人》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
2000 - 短篇小说《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
2000 - 《纽约客》年度最佳处女作
2000 - 普利策文学奖
----------------------------------------------------------
▲媒体推荐
◎ 普利策奖评委 Wendy Lesser:拉希莉在情绪刻画中所展现的极致细腻的方式,令人赞叹——她是真正杰出的作家。
◎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拉希莉向故事的每页讲述中注入了出乎意料的强大生命力……她的成功绝非偶然:故事情节的设计妙入毫颠,如同优雅的数学证明。
◎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Minneapolis Star Tribune):文笔优雅、情感深邃的处女作。每一篇故事都缓缓铺陈开来.颇有艾丽丝·门罗和巴拉蒂·慕克吉的风范,带领读者进入精心描绘的小说人生。
◎ 《圣迭戈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Tribune):精确的人物刻画与略带讽刺的腔调——一部融合了丰盈细节的杰作。这本小说集中,每个故事都展示出了自己的色彩、味道、气息和质感。很少有小说集的每个单篇都非常出色,而这一本做到了。
◎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书中的)这些故事令人动容,精准地记录下了身份变迁中的个体与其体会的文化冲击。
◎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拉希莉的笔触惊人地温柔。在这本小说集中,她精准的观察焕发着持久的光彩;这些五味杂陈的故事所散发的怀旧与乡愁,令每篇小说魅力无边,深入人心。
◎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本书宣告了拉希莉以惊艳的、与众不同的文坛新声形象步入了文学殿堂。事实上,她的文笔极具感染力且行文老练、稳健,几乎令人忘了这是她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作品。拉希莉一面以抽离和同情地笔触绘制笔下人物的生活,一面又熟稔精准地记录着他们情绪的温度。她的写作展现了非同寻常的优雅与沉着,《解说疾病的人》是一本天才的处女作。
◎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爱默生说,在从过去向一个新的状态转变的时刻,力量诞生了。拉希莉的小说因其展现的文化转变与带来的丧失感,而充满力量……她笔下的人物从自己的身份出发寻求自我的尊严,仿佛被海浪遗留在沙滩上的绚丽贝壳,身上依然覆满大海的财富——炫目的光泽,丰富的色彩——但在一切均一的、唯一的装饰物只有沙堆痕迹的海滩上,它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 《书单》(Book List):拉希莉的天赋之一是她掌握了在多重叙事视角和不同人物角色中自如切换的能力。
◎ 《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拉希莉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稳健,没有任何偏离基调的杂音,不带任何生硬的劝谕。
◎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令人着迷的写作。简单来说:关于描写他人的生活,拉希莉展现了她杰出且成熟的想象力。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之处,《解说疾病的人》是一份给读者的飨宴。
◎ Salon.com:简洁、直接的语言风格中隐藏着细腻与优雅。拉希莉的写作天赋向其笔下的日常生活注入了饱满的情绪,让读者得以贴切感受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 《卫报》(The Guardian):不疾不徐的节奏,颇具长度的篇幅,加上几乎可谓沉重的笔调——她的故事耐心地集聚着细节,只为循序渐进地注入极具力量的情绪。
◎ 《旧金山纪事报》(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拉希莉的叙事展现了出乎寻常的美妙与非凡的写作技巧。
◎ 全美最大的非盈利文学机构之一“诗人与作家”(Poets and Writers):《解说疾病的人》之所以出众,是因为这本书的低调——拉希莉没有选择将故事写成震撼读者的离奇情节,而是聚焦于展示日常生活的独一无二性。书中角色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因为他们的困境也可能成为你的困境。
喀耳刻 豆瓣 Goodreads
CIRCE
7.6 (71 个评分) 作者: [美]马德琳·米勒(Madeline Miller) 译者: 姜小瑁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1
我拥有别人认为我不该有的欲望、叛逆和力量。
我拥有会引雷霆上身的一切。
我也会劈开这一切!
----------
【内容简介】
神明、女巫、母亲、凡人
无视、流放、孤立、选择
毁灭者、幸存者、守护者 、重塑者
被驱逐的人、被欺侮的人、抗衡父权和神权的人
……
勇敢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在太阳神赫利俄斯的神殿中,喀耳刻是古怪至极的孩子——既不像她的父亲那样神性完满,也不像她的母亲那样魅惑诱人。她出生时没能得到祝福和喜爱,连亲生兄妹都排挤她,被众神拒之门外的喀耳刻只好转向凡人世界寻求理解和陪伴。在与凡人的接触中,她逐渐发掘自己的天赋——巫术,其威力甚至能威胁到众神。
宙斯恐惧她的力量,将她流放到偏远的埃亚岛。她在那里磨炼技艺、驯服野兽,并与神话世界中鼎鼎有名的角色相遇——与奥林匹斯神中极其狡诈的赫尔墨斯周旋;去往克里特岛,帮助帕西法厄收服牛头怪米诺陶诺斯;与传奇工匠代达罗斯短暂却收获巨大内心能量的露水情缘;见证美狄亚的疯狂;当然,值得浓墨重彩的还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造访……
喀耳刻的一生,黑暗又深邃,但她并不是那绝望黑暗的一部分,而是其中奋力逃脱,以期掌控自己命运的生物。这位被弃绝的女性,灵魂如金子般闪耀,迸发出灼人的炽热和光明,用一生谱写了一曲普罗米修斯式捍卫自由的慷慨悲歌。
----------
【编辑推荐】
◆2012年柑橘奖得主、《阿基里斯之歌》作者马德琳•米勒最新作品
◆2019年独立选择奖得主!入围2019年女性小说奖!
◆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红触手奖!2018Elle大奖!
◆《纽约时报》畅销榜连续在榜16周,全美热卖50万册
◆ Goodreads 2018“读者选择奖”,35万读者评分,评分高达4.2
◆《卫报》《纽约时报》《独立报》《星期日邮报》《华盛顿邮报》等25家媒体年度书单!
◆HBO 改编为8集系列剧,由里克·雅法(《侏罗纪世界》)和阿曼达·西尔弗(《猩球崛起》)担任编剧
◆严歌苓力荐:世上有一种作家,能够化古老的传说为神奇的故事。她让我们不是爱上历史,而是爱上那历史里的人!这就是玛德琳·米勒。
◆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真实面目吧!
◆我拥有别人认为我不该有的欲望、叛逆和力量。
我拥有会引雷霆上身的一切。
我也会劈开这一切!
◆向往自由的女性,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打破与生俱来的枷锁,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现在。
◆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即使那个人是众神之神宙斯!
----------
【媒体/名人评论】
“对女神故事的一次大胆而颠覆的重构,”这本纽约时报NO.1畅销书“在神话史诗和当下的语境内,重塑了《奥德赛》中最臭名昭著的女巫形象,使之成为一个英雄形象。”
——亚历山大•阿尔特 《纽约时报》
《喀耳刻》将现代女权主义的观念赋予古典文本……看到这个喀耳刻自迷雾中浮现是令人惊叹的,她富有同情心,并且具有21世纪的行为动机。
——《时代周刊》
引人入胜……喀耳刻是属于她自己的英雄。米勒大胆开创了一个女性主义经典叙事……它的核心人物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一位自由的女性,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打破与生俱来的枷锁,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现在。
—— O Magazine
狂喜。彻底的狂喜。优雅细腻,真实前卫。故事跌宕起伏,汹涌澎湃。……米勒从荷马的挂毯上抖落灰尘,赋予它光亮、辉煌的色彩和纹理。一部了不起的小说。
——A.J费恩,《窗里的女人》作者
玛德琳·米勒是讲故事的大师,她使喀耳斯容光焕发,栩栩如生——并使古希腊的众神、仙女和英雄们披甲而出。丰富的细节,和如此让人喘不上气来的故事,你会被完全迷住。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海伦▪西蒙森,《小矮星少校的最后一站》的作者
《喀耳刻》拥有颠覆性的魔力,这种魔力来自于米勒对美丽、冒险和重塑的敏锐眼光。通过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女主人公的魅力,神明的世界开始鲜活,我们人的世界——它的问题、爱和羁绊——也被照亮。这本书是给所有在阅读中寻找勇气和追求的人的一份厚礼。
——艾菲尼提▪柯娜,《混血儿》的作者
充斥着女性愤怒的喧嚣:被忽视的、理想主义的或令人兴奋的矛盾声音。玛德琳·米勒在她的后续作品《喀耳刻》中反映了女权主义、修正主义的情绪,这部作品让《奥德赛》中的女巫不再是一个男人史诗中的小角色,而是她自己作品中的明星。
——克莱尔每日电讯报,年度选书评语
对于神话和前现代文学的创造性重述来说,这是重要的一年;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部是玛德琳·米勒的《喀耳刻》,这是一部独特的抒情小说,讲述了权力、力量和责任,故事的视角是这位狡黠而又饱受误解的女神。
——艾米丽▪威尔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选书评语
The Bluest Eye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1 (14 个评分) 作者: Toni Morrison Vintage 2007 - 5
Pecola Breedlove, a young black girl, prays every day for beauty. Mocked by other children for the dark skin, curly hair, and brown eyes that set her apart, she yearns for normalcy, for the blond hair and blue eyes that she believes will allow her to finally fit in.Yet as her dream grows more fervent, her life slowly starts to disintegrat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and strife. A powerful examination of our obsession with beauty and conformity, Toni Morrison’s virtuosic first novel asks powerful questions about race, class, and gender with the subtlety and grace that have always characterized her writing.
奥兰多 谷歌图书 豆瓣
8.8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徐会坛 / 刘漪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 7
《奥兰多》被列入BBC评选出的“100部塑造我们世界的小说”,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历时四百年。奥兰多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爱而进入宫庭。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是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卜赛人之间。再后她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之后,奥兰多漫长的生命便一直以女人的形象存在,带着前三十年男子的记忆和认知对男女的差异和世界观重新进入新的生活。到故事结尾时,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与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到灯塔去 Goodreads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邹云 / 李筱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 9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本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记录了拉姆齐一家及其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对文学史的贡献卓越而深远。小说无论是创作视角还是心理描写,抑或意识流手法,都极具艺术色彩。伍尔芙对女性气质的理解以及对性别意识的见解成为本书创作的思想内核。
灿烂千阳 Goodreads 豆瓣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8.6 (262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 李继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9
私生女玛丽雅姆在父亲的宅院门口苦苦守候,回到家却看到因绝望而上吊自杀的母亲。那天是她十五岁的生日,而童年嘎然而止。玛丽雅姆随后由父亲安排远嫁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几经流产,终因无法生子而长期生活在家暴阴影之下。
十八年后,少女莱拉的父母死于战火,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在战乱中失踪,举目无亲的莱拉别无选择,被迫嫁给拉希德。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然而,多年的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
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 豆瓣 Goodreads
7.9 (120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 张燕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8
● NETFLIX 即将推出依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
● 费兰特以解剖刀般的笔触 还原青春的羞耻、绝望、愤怒和欲望
● 只有直面丑陋和不堪的真实 年轻人才能获得面对自己的力量
● 作家作品迄今被翻译成45国语言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2019)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继“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后的最新一部作品,聚焦于出身那不勒斯中产家庭的女孩乔瓦娜的青春和成长。
在她父亲离家两年前,十二岁的乔瓦娜偶然听到父亲对母亲说自己很丑,越来越像他一直嫌恶的妹妹维多利亚,这句话驱使乔瓦娜第一次走向那不勒斯下城,面对父亲抛在身后的卑贱过往。
乔瓦娜见证了姑姑维多利亚和恩佐昔日荒诞而悲剧的爱情,也和恩佐的遗孤托尼诺、库拉多和朱莉安娜缔结了古怪的友谊。那片粗鄙和鲁莽的低等社区,逐渐成了乔瓦娜反叛上城的中产阶级伪善生活的工具。她以一种自虐般的激情观察并模仿成人世界的谎言:父母虚伪的婚姻、维多利亚烂俗的情感故事、父亲和姑姑争夺的那只手镯的真相…
某一次跟随姑姑去教堂时,乔瓦娜邂逅了虔敬而博学的罗伯特,并暗暗介入到朱莉安娜与罗伯特的恋情中间。在对罗伯特的暧昧想象破灭后,乔瓦娜以一种利落而残酷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处子之身。在去威尼斯的火车上,十六岁的乔瓦娜和好友互相许诺,要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进入成年。
其主之声 豆瓣 Goodreads
Głos Pana
8.7 (80 个评分)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由美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一封来自群星的信,折射出未知的自己。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之一,匈牙利名导乔治•巴勒菲同名电影原著小说。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探讨人类与世界的本质。人类意外发现一段来自太空的中微子信号,这个信号也许代表了宇宙中存在智 慧生物。在解读这封来自太空的信件时,人类自身的多重面相反倒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8年被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搬上大荧幕。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被译成52种语言,畅销4000余万册。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机缘巧合之下,科学家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一封中微子信件,也许这正是智慧生物的象征。我们不知道发信人是谁,该如何解读这封信的内容呢?如果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发信人呢?《其主之声》围绕谜团展开的故事,比众多冒险小说都更扣人心弦,尤其与未知的较量,激发了对世界本质、人类本性和生命为何存在缺陷等基本问题的思考。
【媒体推荐】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梁文道
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吴岩
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
——安东尼•伯吉斯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库尔特•冯内古特
相比之下,我们疲惫的宇宙显得苍白无力。
——《华盛顿邮报》
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纽约时报》
挽救计划 Goodreads 豆瓣
Project Hail Mary
9.0 (1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迪·威尔 译者: 耿辉 译林出版社 2021 - 9
一趟孤注一掷的太空远征
一座没有尽头的科学迷宫
一次争分夺秒的冒险营救
一段跨越星际的真挚友谊
浩瀚宇宙中,瑞恩•格雷斯是整个人类文明仅存的希望。但在醒来的那一刻,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他在未知的恐惧中寻找身份,从记忆的碎片中获取线索。这个肩负拯救地球重任的关键人物,现已命悬一线!人类文明究竟能否存续?在这场“挽救计划”里,一切都充满了挑战……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 豆瓣 谷歌图书
むかしむかしあるところに、死体がありました。
7.2 (26 个评分) 作者: [日] 青柳碧人 译者: 吕灵芝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其它标题: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
一寸法师的不在场证据:一寸法师打败恶鬼保护了公主。他靠打出小锤变大,心里却藏着一个计划……
花开死者的留言:老爷爷撒灰让樱花盛开。好心的他把城主的奖赏捐给了村里,反而遭人杀害……
鹤的反倒叙:村里的青年收留了无处可去的阿通。为了感谢他,阿通织了一匹布。青年得知那种布能卖高价,就让阿通再织更多……
密室龙宫:浦岛太郎救下一只海龟,被带到龙宫参加饮酒作乐的宴会。此时,伊势龙虾化身的伊势却被杀害了……
绝海鬼岛:桃太郎和他的伙伴上鬼岛打鬼,最终获得胜利。可是,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