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羊之歌 豆瓣
羊の歌: わが回想
8.7 (6 个评分) 作者: [日]加藤周一 译者: 翁家慧 北京出版社 2019 - 8
★走过黑暗世纪 一只特立独行之“羊”的心灵史
★日本国民级文化巨匠笔下的“诗”与“真”
★“日语写出的最美散文” 跨世纪的绝对名著
---------------------
《羊之歌》(含续篇)是日本文化大家加藤周一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撰写的散文体自传,最初连载于1966 年到1967年的《朝日周刊》,1968年被 收 入 岩 波文库出版,深受好评,2018年岩波书店创业100年之际举行的“读者优选佳书”调查中,该书荣登“岩波新书”系列第三名。至今重版不断,被不少日本读者认为是加藤周一的最高杰作。
《羊之歌》描写了作者童年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之间的生涯。《续 羊之歌》则是从1945年日本战败起,写到60年代日美新安保条约缔结时期为止。两部作品具有前后连贯性,不仅是记录这位“知识巨人”成长历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记录日本半个世纪多舛之命运的一份珍贵历史档案。
作者在后记中曾写道,撰写本书并不是仅仅为了回忆叙旧,而是想记录下作为一个作为"平均水准的日本人"的经历。作品取名《羊之歌》,是因为作者出生在羊年,又认为自己性格中也有像羊的稳重的一面。但正像日本读者所评价,个性强烈、爱憎分明,又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毫不妥协的加藤周一,其实在日本人中极为罕见,绝不是日本人的“平均水准”,毋宁说是一只脱离了“羊性”的、特立独行的“羊”。1967年在终章中以“审议未了”对自己半生进行未完评价的加藤,还只是文坛颇具影响力的评论家之一,而今天,他已经作为深受日本民众爱戴与敬重的“知识巨人”而获得盖棺定论。2008年加藤周一去世时,有人评价日本失去了战后最后一位拥有国民级影响力的学者。
本书是岩波书店青版文库中最为畅销的品种之一,出版以来已经重印六十余次,也被不少日本中学、大学收入学生必读书目。
---------------------
中日名家推荐
我想,独自一个人是无法继承真正的大知识分子加藤周一的宽广与深厚的,但被他的微笑与目光深深吸引的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可以团结起来,以各自的方式一道继承他的遗志吧。
——大江健三郎
尊重杂交种性,对所有文化不拒绝地接受,然而,自己岿然不动。他是一个北极星似的存在。我一直是看着加藤先生来确认自己现在在哪儿、有没有偏离。
——剧作家 井上厦
没有人能够像加藤周一先生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及直到今日这一历史日程中的问题点。反过来说,如果不认真反省这段历史,日本的将来也许不会前途光明。
——日中友好会馆副会长 野口英二郎
加藤周一先生的《羊之歌》,当代日本知识巨人微含反讽的自我叙述,一位人文主义者在与时代风潮对峙中成长的心路历程;亦真亦诗,透彻的理性分析与温润的抒情恰到好处地交融为一体,可与萨特的自传名著《词语》互文对读。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中忱
这头温和的羊,不知疲倦的羊,在世界行走,和不同肤色、不同脸孔的人们交谈,时而蹲下身来,向路边的修鞋匠请教,时而面对围拢来的学生,将世界见闻娓娓道来。听众能够清晰地领会他的话,却很难领会他的整个世界。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平
加藤周一是最令我着迷的日本知识分子。很少有人像他,能自如的穿梭于东方与西方,对哲学、文学、艺术、政治世界都有深刻体验。在这本动人的回忆录中,你可以追随这位魅力四射的人物的一生,并体察其背后那个动荡时代。
—— 作家 单向空间创始人 许知远
---------------------
日本亚马逊读者评价
(1) 日语写出的最美的散文
昭和时代的伟大头脑回顾自己的人生,考察身处其中的时代。这是我迄今读过的书中用日语写出的最美的散文。可以重读无数次的一本书。
(2)希望年轻人能了解的知识巨匠的青春
没读之前,本以为会是内容和文笔都比较艰深的读物,对于这一阅读挑战有些犹豫。没想到读了几页之后,却发现意外好读,不禁感佩,原来教养深厚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是这样。很后悔学生时代或者更年轻点的时候没有读到它。虽然好读,但毕竟是知识巨匠写的文章,在好读的文字背后蕴含着纵深无穷、层层叠叠的丰富内涵。作者的行文如满潮缓缓涌起又悠悠退却,极为优雅。一般来说,著名学者写的文章内容多充满复杂难懂的引用,常让读者觉得不知所云,读着读着就半途而废。但本书却让我一口气读到最后,拜其内容之丰富和作者写作技巧之高超所赐。真希望高中生等也能读一读,对磨练文章写作技巧极有帮助。
我读的是第50次重印的版本。希望能改进印刷形态,让未来世代也能继续阅读加藤周一精彩的作品。
(3)大正与昭和——一位观察者的内部史
最初在《朝日周刊》连载的《羊之歌》,没过多久就被作为“岩波新书”的一册出版了。新书刚出版时,我还是个乡下的高中生。还记得高三那年的暑假,日头西斜的时分,斜躺在榻榻米上读这本书的情景。老家周围的森林中秋蝉烦人的叫声依依在耳。那是还想着要去书中描写的夏天的轻井泽、秋天的追分旅游。令人怀念的夏日往事,转眼已经三十多年了。不过,当年年轻的读者虽然已经老了,这本书却没有随着时间褪色,依然散发着新鲜的气息,并且在当下这个时代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读着简洁克制、笔锋犀利的文字,品味着宛如大理石雕刻成的名篇,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就好了,高中生当年这么想着。
“高原牧歌”、“缩影”、“某个晴日”、“法国文学研究室”几节特别清晰留在我脑海中。不知为何,觉得加藤的文章和芥川龙之介有几分相似。虽然不确定,大概加藤也读过很多芥川的小说。作为读者,特别希望他能接着“审议未了”继续写下去。
旅行之木 豆瓣 Goodreads
8.9 (68 个评分) 作者: [日]星野道夫(Michio Hoshino) 译者: 曹逸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1
编辑推荐:
1、日本国宝级生态摄影师星野道夫:不仅是一位生态摄影师,也是一位旅行作家,旅居北极二十年,创作了大量摄影与文学作品,曾获“摄影界的芥川奖”——木村伊兵卫摄影奖。
2、33段邂逅,33个故事,33篇旅行手记:精选星野道夫1993-1995年间的33篇旅行随笔,棕熊、驯鹿、座头鲸,还有几位老酋长……旅行途中邂逅的人,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画出怎样的地图?通过旅行,找到答案。
3、六十四开文库本,日本古版书纸印刷: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内容简介:
以记录美丽而严酷的极北之地阿拉斯加而闻名的星野道夫,不仅是一位生态摄影师,还是一位旅行作家。《旅行之木》精选星野道夫创作于1993—1995年的33篇随笔。它们发表于作者成名伊始,33篇旅行手记,也是33个故事,33段邂逅。对作者而言,旅行路上邂逅的人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画出怎样的地图,总归是想要了解的。通过旅行,找到答案,安静而意味深长地记录了下来,写成书,是“幸福汇报”。星野道夫的文字,有种“告别了某种人生”的人所特有的温柔,本书让我们能够与他并肩看到许许多多的风景。
安乐死现场 豆瓣
安楽死を遂げるまで
6.9 (15 个评分) 作者: [日]宫下洋一 译者: 木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 6
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历时两年,辗转六国,
一场颠覆生死观的采访之旅。
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
——————————
有难以忍受的病痛、没有治愈的希望、
能够明确地表达意愿、没有患者期望的治疗手段。
这是实施安乐死的四个基本条件。
但痛苦该如何测量?
治疗到何种地步才算是没有了希望?
瑞士、荷 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
从西方到东方,在允许或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
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
思考终将到来的“最后的日子”。
——————————
这不是自杀,是癌症结束了我的生命。为了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我选择了稍微提早一点死亡。
——在YouTube上宣布选择安乐死的年轻女子
决定自己的生死,被认为是属于人权范围内的吧。我倒是奇怪,为什么在其他国家,个人不能决定人生的结局?
——4年协助150人“启程”的家庭医生
现在医学进步,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不再是必死的绝症。请想一想当时认为必死无疑而选择了死亡的人们。
——赋予患者生存希望的放疗科医生
何为安乐死?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呢?……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我想把做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
——摘自本书作者结语
2023年4月5日 已读
这本书贯彻了题目,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安乐死现场,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推荐。开头几章看得我一直流眼泪,明明相爱却阴阳相隔真让我难受。死亡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安乐死是人类探索出的一种方式,既然它有可取之处,那我觉得一个社会能不逃避这个议题、而是公民能够使用言论自由积极探讨、立法保护各方权利,是尊重人权的进步社会的表现。写到最后作者发表了一些独断的论点,“日本人不需要安乐死,因为他们喜欢被家人需要活着”,看完《看护杀人》、《老后两代破产》觉得作者作为旅居欧美多年的人大谈自己的日本魂很是讽刺,这种离岸日本魂不知挣扎着养老的日本人看了是什么感觉。
日本 社会学
巨浪下的小学 豆瓣
Ghosts of the Tsunami: Death and Life in Japan’s Disaster Zone
8.4 (78 个评分) 作者: [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译者: 尹楠 文汇出版社 2019 - 10
☆ 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 社科·纪实类 第一名
☆ 百道好书榜年榜·新知类 Top1
☆ 入选 界面文化编辑部年度书单 《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 《新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季风书园年度书单 《晶报·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 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 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 6年追踪调查3·11地震: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GQ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亚马逊 |《卫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 被誉为“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 | Amazon评分4.4/5 | Goodreads评分4.3/5
☆ 与《聊天记录》《一切皆有可能》角逐,因“新闻性和文学性高度结合”获福里奥文学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
这场大地震致使1.8万人遇难,只有75个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仍不幸身亡,但其中竟有74个孩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川小学。为什么在全境其他学校都获救的情况下,只有这个学校没有幸免于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
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这场海啸像是一个骇人的隐喻,隐现着日本精致整齐表象下涌动的潜藏力量……在作者令人紧张和震撼的字句之间,游荡着一个幽灵,提醒我们:在日本富有秩序的美丽外表下,仍然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这片土地。——《纽约时报》
长期担任伦敦时报驻东京记者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广受尊敬,他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并且明智地选择退后一步,思考故事的本质。——《纽约书评》
很难想象有人能以如此洞察力讲述这一巨大悲痛及其骇人的经过。这本书将与约翰·赫西的《广岛》一同成为灾难新闻写作的经典。——《卫报》
在一张由细节编织的精密之网中,劳埃德·帕里将灾难的分析解剖与小说家的灵巧手法结合在一起……这本书记录下了大自然不可估量之力与我们可悲的缺陷。——《日本时报》
一本纯粹、心碎的真与美之书。要是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我宁愿少写四部小说。——吉姆·克雷斯,都柏林文学奖得主
看比赛 豆瓣
作者: 日本东京书籍株式会社书籍编辑部 译者: 王梦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8
玩转世界杯,精通奥运会,一本就够!
规则简单,要点清晰,轻松看懂国内外大小赛事。
史上最完整、系统的体育观赛指南,60种体育赛事从场地、规则、动作要领到专业术语一应俱全。
******
◎ 编辑推荐
☆ 60种体育赛事,场地、规则、动作要领、专业术语一应俱全。
·不管是热门的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还是首次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登场的攀岩、空手道、滑板、冲浪等运动,本书全一网打尽。
·比赛场地、项目种类、记分标准、犯规行为、动作要领、主要招式 、国际体育用语……你所能想到的关于体育的一切,这本书都为你一一解答。
★ 比赛看点、运动杂学、知识自测锦囊,让人大开眼界。
·详细总结了每个体育比赛项目的大小看点,细节要领,让你第一次看比赛就上手。
·深挖体育项目背后的历史文化,器械知识,包括着装发型要求,得分算法等运动杂学,一应俱全。
·互动性极强,包含丰富的知识问答,小测试等,让你及时检测自己离观赛达人还差多远。
◇ 2020年东京奥运新增比赛项目和规则,重点整理唾手可得。
除了能抢先了解2020年东京奥运新增比赛项目之外,你还能了解到如下冷知识:
·被取消的项目
·增设的项目历史
·国际大型赛事的规则制度
·与平常赛事的不同之处
·还没有正式列入奥运会的项目
·相似项目之间的对比……
◆ 图文结合逐条解说,最清晰、完整、系统、权威的“体育观赛指南”
不管是观赛看点、规则,还是动作要领,书中都配有丰富的插画图解,让你一眼即可领会观赛精髓。
******
◎ 内容简介
从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2019年世界杯橄榄球赛,到2020年的东京奥运,近几年来运动盛会可以说是毫无冷场,全世界都正在掀起一股运动热。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热情度逐渐高涨,直奔赛场或收看转播的人也日益增多。可是,无论是观赛新手还是体育达人,鲜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所有比赛规则,或抓住比赛最重要的看点。他们缺的,恰恰是你手中的这本书⸺写给所有体育爱好者的“观赛蓝宝书”。
本书简单扼要地介绍了60种体育国际赛事的规则、看点和实用有趣的观赛方式,并用轻松活泼的插图讲解了每种比赛的场地、动作要领和专业术语。书中还囊括了许多让人大开眼界的运动杂学和有趣的知识自测锦囊。除了较受欢迎的足球、体操、跳水、游泳、田径等热门赛事,首次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登场的攀岩、空手道、滑板与冲浪也皆有介绍。不管是你未曾了解的体育规则,还是只知皮毛却没有掌握要领的观赛重点,本书都能为你一一解答。只要提前了解这些知识,你便能在观赛时享受更多乐趣。不仅可以发掘各种体育运动的博大精深之处,还可以更好地欣赏选手们令人钦佩的魅力。
******
◎ 媒体评论
看比赛前最靠谱的一本书!——日本亚马逊图书网读者评论
就算自己是个资深体育迷,也偶尔会遇到怎么也想不起来的基本赛事规则。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帮手!有了它,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感觉更有意思了。尤其是里面提供的一些小知识也可以用来当作聊天的谈资。——台湾博客来图书网读者评论
不论是在家还是在比赛现场,它都是最好的观赛伴侣。——日本书评网站
读者可从中更深入地了解常见体育项目,还可以以这本书为契机结识许多新的体育项目。——日本亚马逊图书网读者评论
山是山水是水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高仲健一 译者: 杨珍珍 2016 - 11
猫八只、犬四条,山羊三头、猪一口,鸡三十羽、大活人二位——日本艺术家高仲健一的山居生活,如今已是第二十三个年头。
本书是高仲先生绘写二重演奏的绘画随笔,采用他心仪的朝鲜李朝民画风格,将汉籍典故与山中寒暑、人间冷暖融为一体。画作质朴拙趣令人忍俊不禁,点题汉文却刚劲有力威严堂皇,两下碰撞,观感妙不可言:画作捕捉洗尽铅华的生活素姿,书法回响空山禅静的诸般庄严。怀真抱素的插绘,与其背后的物穆无穷浑然一体,令高仲氏贯彻身心的素朴世界,跃然纸上。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家庭温暖与山间野趣,不时几幅独处坐禅、空山寂岭之作又洋溢一股“倚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的大气。随笔记录下的生活,遵循着世间万物的常态,却又不被陋习与本能束缚,呈现了人性与自然真正的丰饶壮美。
高仲太太鸡鸣起汲水,日落犹负薪,三个孩子则从开篇的小娃娃,成长为可以独立营生的社会人,先后离巢。近二十载人生,凝集于九十余幅画作与随笔之间。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上野先生、フェミニズムについてゼロから教えてください!
8.8 (60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田房永子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家父长制と资本制 ― マルクス主义フェミニズムの地平
9.1 (209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 邹韵 / 薛梅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 3
什么是父权制?当代女性又是如何遭到父权制压迫和剥削的?女性解放道路在何方?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近代社会在“资本主义”支配的“市场”和“父权制”支配的“家庭形态双重控制下,以无偿的女性劳务等为中心,形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 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就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问题,但其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情。因而对于任何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 豆瓣 谷歌图书
むかしむかしあるところに、死体がありました。
7.2 (26 个评分) 作者: [日] 青柳碧人 译者: 吕灵芝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其它标题: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
一寸法师的不在场证据:一寸法师打败恶鬼保护了公主。他靠打出小锤变大,心里却藏着一个计划……
花开死者的留言:老爷爷撒灰让樱花盛开。好心的他把城主的奖赏捐给了村里,反而遭人杀害……
鹤的反倒叙:村里的青年收留了无处可去的阿通。为了感谢他,阿通织了一匹布。青年得知那种布能卖高价,就让阿通再织更多……
密室龙宫:浦岛太郎救下一只海龟,被带到龙宫参加饮酒作乐的宴会。此时,伊势龙虾化身的伊势却被杀害了……
绝海鬼岛:桃太郎和他的伙伴上鬼岛打鬼,最终获得胜利。可是,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我变笨了, 请多关照 豆瓣
ぼけますから、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作者: [日] 信友直子 译者: 杨淼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 - 10
【内容简介】
“用特写镜头看生活,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但用长镜头来看则是一场喜剧。”
85岁的母亲突然被确诊阿尔茨海默病,93岁患听力障碍的父亲开始为照顾母亲而做家务。女儿信友直子用自己的摄像机记录下了结婚60多年的父母相互扶持以及母亲对抗病魔的种种令人动容的过往。
面对人人都无法抗拒 的老去和疾病,母亲将如何抚慰自己的灵魂?面对工作与家庭无法两全的境况,直子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
【作者简介】
信友直子,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专业,现为自由导演,在富士电视台参与纪录片的制作。
她的人生一波三折,2005年因子宫肌瘤摘除子宫,2006年在印度旅行途中遭遇列车事故,2007年确诊乳腺癌摘除乳房。她将自己患乳腺癌的经历拍成纪录片《胸部与东京塔——我的乳癌日记》在富士电视 台放映,引起广泛讨论,后获纽约电影节银奖、银河赏奖励奖。
本书同名纪录片《我痴呆了,请多关照》获得2019年文化纪录电影大奖、2018年度全国映连奖特别奖、第36届日本电影复兴奖励奖、令和元年年度文化厅电影奖、PIA电影首映日满足度第1名、第92届电影旬报十佳文化电影第3名、文部科学省特别选定电影、厚生劳动省推荐电影等奖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情感很充沛的书。有的人会看到老年夫妇相互扶持的爱情;有的人会看到疾病可能使人失去尊严;有的人会看到身为子女的无奈与痛苦。但打动我的是特别不起眼的一点,在电影上映后,作者的父亲走上台对观众说:“我已经98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是我女儿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请大家支持她。请多多关照。”
2019年,《我变笨了,请多关照》日文版上市,一年内加印9次,获得了业内名人的热心推荐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她用简洁、有力的笔调勾勒出了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对抗病魔的种种过往以及他们真实、温情的家庭生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
【读者评价】
梯久美子:特别要说的是,书中的幽默、温暖,以及不会糊弄的真实感。
樱井良子:多么温暖又充满魅力的家庭啊。有一种伴随老去互相扶持的幸福和悲伤感。
阿川佐和子:即使痴呆了,母亲仍是母亲。照顾着那样的母亲的父亲,即使力量很微弱,也是一个很负责的丈夫。
--------------------------------------------------------------------------------------
【制作人员】
责任编辑 玮丽斯
特约监制 赵菁
特约编辑 胡元曜 钱苗苗
装帧设计 仙境
封面插画 三十水彩
中年漂流 豆瓣
作者: [日]小林美希 译者: 邹韵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 - 2
被日本社会拋下的273万人,经历就业冰河期,成为中年自由职业者。他们只因为找不到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被迫放弃恋爱、婚姻、生育、人际关系、房产,不断失去一切的人生,看不见梦想和希望……本书以采访的形式对中年自由职业者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老后破产 豆瓣 谷歌图书
7.2 (6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编著 译者: 王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其它标题: 老后破产: 名为 "长寿" 的恶梦
《老后破产:所谓“长寿”的噩梦》是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的采访过程全记录,也是已经有良好口碑的“译文纪实”系列的第28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以“金钱问题”为主轴,揭露“老后破产”在居住、生活、医疗、人际关系等面向中的各种影响。“老后破产”在日本是热门话题,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养老也成为避不开的话题。
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
长寿,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将成为压垮老后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建筑公司的老板娘在独子过劳死、丈夫病逝之后顿失依靠,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节省开销……
宠物店老板关掉店铺专心护理重病的母亲,送走母亲后却无法再次就业,只能卖掉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维持生计……
中年失业的子女,仰赖双亲的养老金过活,最后却两代人双双破产……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以“金钱问题”为主轴,揭露“老后破产”在居住、生活、医疗、人际关系等面向中的各种影响。案例中的每一位老人,年轻时都与你我一样认真工作,做好了退休后的储蓄计划,却从没想过老后生活如此孤独辛苦,甚至失去求生欲望。
“老后破产”问题不只冲击65岁以上的老人,更进一步蔓延至工作人口。经济衰退、收入减少、物价上涨的危机纷至沓来,年轻人就业困难,中年失业的上班族难以再次进入职场……如果不能认清现状,寻求解决之道,那么,不管你现在几岁,都将成为“老后破产”的预备军。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 豆瓣
同姓同名
6.8 (6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下村敦史 译者: 虞侃 2022 - 4
【内容简介】
你有没有在网上搜索过自己的名字?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名字,成为全网追杀的猎物?
一起震惊全国的惨案,幼女被连捅二十八刀。凶手的身份保密,名字却遭到泄露——大山正纪。
一夜之间,只要与大山正纪同名同姓,就被怀疑为凶手,甚至沦为肆意泄愤的对象。从社交网络到现实世界,他们被逼入绝境,无处可逃。
便利店店员、足球界希望之星、萌图绘画爱好者……
为了夺回正常的人生,十位“大山正纪”秘密结盟,发誓要查明凶手的真身。他们渐渐发现,每一位看似普通的“大山正纪”,都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那桩看似水落石出的惨案,实则另有隐情。
【编辑推荐】
◆只是上网搜索自己的名字,却发现即将成为下一个猎物!
◆江户川乱步奖得主烧脑推理杰作!
◆10个与凶手同名同姓的普通人,11段被同名同姓扭曲的人生!
◆登榜“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
◆登顶日本权威书评网bookmeter人气图书!
◆推理大师有栖川有栖力、今村昌弘、芦泽央鼎力推荐!
◆倒数80页颠覆整个故事!
◆搜索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或许无异于寻找自己的分身,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分身,据说遇上就会送命。——摘自本书
◆直到翻开《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才发现人肉搜索比想象中更恐怖!
【媒体及名人推荐】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完成了推理小说最高难度的后空翻!——有栖川有栖(日本推理大师)
等我回过神来,才惊觉自己深陷重重陷阱!每翻一页,我都在感叹这本书太精彩了!——今村昌弘(日本推理作家)
这本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极限!——芦泽央(日本推理作家)
前70%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样丝滑,后30%狂野飙车,刺激!——读者评价
这议题太适合当下的网络时代了!——读者评价
最后几页仍然在反转!你以为真凶是他,结果发现是他,看到最后居然是他!——读者评价
兩個人 豆瓣
作者: 唐澤壽明 译者: 蕭照芳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1996
我在新的經紀公司的工作,表面上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唐澤壽明”既是小兒科醫生,又是在貿易公司上班的青年。到了“東京仙履奇緣”這部戲,我已經成為年收入五千萬日圓的商業鉅子的繼承人,逐漸步入所謂社會菁英路線。
一個高中輟學,甚至稍早之前連張信用卡都沒有的人,坐著有專屬司機的進口轎車四處轉,還要假裝難得站在小攤子旁啃熱狗。那是我所不曾有過的生活經驗……
有好長一段時,我一直都是“一個人”。
逃離學校、被家庭和訓練班趕出來,為了維持生活所需而一頭栽進的打工場所也容不下身,甚至連自己一手組成的劇團也難逃毀滅的下場。
我落得無處可居。
儘管如此,有一件事我卻相當清楚。
那就是成為一名演員。
不是為了成名,更不是為了金錢。
對一個毫無家世背景、學歷以及所屬場所的人而言,表演本身將是他和社會之間唯一的接觸點。或許,這是單純以一個作為人的角色而被認可的唯一手段也不一定。一般人常把“才能”這句話掛在嘴上,但是我卻沒有餘力去思考自己有沒有才能這個問題,我只能踏上這條路,因為已經無路可走。因此,為了繼續走這條路,任何事我都願意嘗試。
儘管做的淨是一些蠢事,不斷地失敗,不斷地遭受恥辱。
直到我以唐澤壽明為藝名之後,才勉強可以糊口。但是,這時本名為唐澤潔的“另一個我”,卻對此種現狀感到焦躁不滿,並不斷地喊話:「難道這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嗎?」
這種事時有所聞吧!
對那些能堂堂步上康莊大道的人來說,那倒還無所謂。但是,目前應該仍有好些人還在摸索自己的路才對。
歷經一連串的失敗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一件單純的事實,那就是“心想事成”。
我認為只要不放棄的話,終有一天一定可以達成自己的願望。
有些人單單只為了想從事某一行,而走上與社會價值稍微不同的路,便遭到排擠。這種事是我最看不慣的。
請相信,總有一天一定會遇見識馬的伯樂
堆芯熔毁 豆瓣
メルトダウン ドキュメント福島第一原発事故
作者: [日]大鹿靖明 译者: 熊芳
本书作者大鹿靖明说,《堆芯熔毁》要讲述的,是“一群蠢人的故事”。他们是政界精英、业内专家、金融英才,也是无可救药的“蠢人”。 在将日本逼向崩溃边缘的危机面前,他们被体制禁锢,更被利益蒙蔽。这些日本最聪明的大脑,做出无数愚蠢的决定。 “堆芯熔毁”,不仅发生在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现场,日本这个国家的“堆芯”也岌岌可危。大鹿靖明走访相关人员近200人,透过层层雾障,直逼福岛核电事故背后错综复杂的真相。
闭经记 豆瓣 谷歌图书
7.6 (60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藤比吕美 译者: 蕾克 Guangxi shi fan da xue chu ban she 2022 - 7
🪞紫式部文学奖得主 女诗人剖开人生 勇闯世界 浴血厮杀:以战斗姿态活着,并创作
伊藤本人拥有一段相对传奇的人生,二十岁患厌食症,三十五岁患忧郁症,离过婚,四十多岁去美国生活,五十五岁和美国画家同居,有三个女儿都在美国,大女儿未婚先孕,比吕美女士潇洒地当了外婆。在父亲去世前,她每个月长途往返于美国加州和日本熊本,父亲去世后,每天跳尊巴,瘦了四公斤,重新穿回牛仔裤。
在她的人生后半场,她选择的活法是冲上去,赌一把,做过,错过,再重来!
🩸📢闭经=必经,但年龄≠羞耻
挑战衰老污名,撕破肉身禁忌,直面人生后半场的痛与乐
“所有人,所有人,都会变老啊!”
伊藤在这本书里写的并不只有闭经的事,她以女诗人特有的细腻和诙谐生动的笔触枝蔓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其根本还是进入更年前后女人的身体和生活,是正在或未来将要老去的我们所有人与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衰老,闭经,照护丧亲,丧失性魅力,再也减不掉的赘肉与失控的更年期……伊藤敞亮又美丽地直面生而为女的难堪与难言之隐,百无禁忌、泪中带笑地书写所有女性必将经历的私密:
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姐妹,我们自己
——所有人,所有人,都会闭经啊!
📬是女人写给女孩的赤诚剖白,也是未来之你写给此刻之你的温柔来信
是一本献给母亲的治愈之书,也是献给所有与人生决斗的女性的应援歌
“我们是满身疮痍的女人。无论旧相识还是新女友,都浴着血,伤痕累累。有孩子的为孩子而伤;父母健在的为父母;有男人的,男人是元凶;没男人的,亦自有伤痛。我们精疲力竭,身心破碎,然而当新的太阳升起,又镇定地站起身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平时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满身伤痕。
我想把心声传达给女友们,这是我坚持写作的动力。”
是女人,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天生的性别角色、社会赋予的多重身份转换、自我认知与实现之间的缝隙,都是女性肉身和心理需要弥合承担的。这本书或许会帮助我们更理解母亲的人生、苦难、病痛,或许可以让我们提前照见未来的生命之路,因同样的身体经验,而不再害怕、不感到多余的羞耻。
❤️‍🩹新锐译者蕾克共鸣译介 × 汐和妙趣设计
同种生活经历、同样悲喜情感,译者蕾克共鸣翻译,文风清爽,情感真挚。
视觉呈现上,设计师汐和挑选日本插画师织田知里的作品《葡萄柚》,手写体书名潇洒恣意,平装双封,外封特种纸专色印刷,内文使用瑞典轻型纸,翻阅轻松熨帖、细腻护眼。
【媒体推荐】
育儿、孩子独立、照护、夫妻关系。为什么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这个年纪出现问题?满身疮痍地,像狮子一样战斗的姿态,确实是一部与人生格斗的女性战记。极致的欧巴桑赞歌!
——上野千鹤子
望向这条她经历过的道路(也是我走过的),只感觉深切共鸣和有趣回味。我也出色地加入了“女人”的伙伴阵营,气势汹汹地下着决心。
——角田光代
闭经前后正是女人一生一瞬的妖花。诗人连经血都是七彩的。
——濑户内寂听
伊藤比吕美或者我母亲中年后经历的一切难过,除了闭经,其他基本我也都将经历。只是没想到的是,她们貌似被生理、家庭与种种陈规束缚的身体,里面深深埋藏着我所不知的自由,这自由是汹涌的也是艰难的。
——廖伟棠
【内容简介】
“美还是不美,都去他的。变老意味着自由,全新的自由。”
日本女诗人伊藤,用诚实、诙谐、赤裸的笔触(48篇随笔)分享女性闭经前后,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变化与喜怒哀乐。这个年纪的女人不仅要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身材变形、皱纹增多、经历闭经,还要面对家庭随时的分崩离析:双亲年迈,长时间辛苦照护之下,和父母关系在撕裂与和解两重中游走;渐渐长大的孩子开始独立,不再如小时候般与自己亲近;和丈夫的关系也渐渐冷淡……
女性的身体,老得比心灵快多了。闭经,就是一场笑泪交织的错位之旅,人生后半场,就是咬着牙把难堪事一件件打倒的过程。
始于极限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Goodreads
往復書簡 限界から始まる
8.9 (32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铃木凉美 译者: 曹逸冰 新星出版社 2022 - 9 其它标题: Letters Between Chizuko Ueno and Ryomi Suzuki
“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最知名的女性主义先驱×最叛逆的人气作家

历时一年,十二次通信,每次一个主题

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

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

⚡上野千鹤子继《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又一力作,首次坦诚从未透 露的过往

一个总能犀利切中要害的人,或许也曾被自己的刀锋所伤。上野坦言“我也走过了充满羞耻和失败的人生”

·

⚡恋爱与性、婚姻、男人、工作、独立、自由等,围绕12大主题聊透女性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困境

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她们反抗,她们故作坚强实则遍体鳞伤

·

⚡性别对立时代的希望之作:“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在女性主义遭污名化的当下,上野千鹤子予以强力回击:“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

⚡话题之作,横扫日本图书市场,“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人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小说家花房观音诚挚推荐:“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作家本岛理生盛赞:“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

·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

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

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

今天,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一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

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铃木凉美的文字,一面极其冷静地自我分析,一面又混杂着活生生的真心话,隐现着无法否定的感情。——作家岛本理生

上野千鹤子解体了铃木凉美,也使得她得以摆脱母亲和男人的手,开始作为一个人生存。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向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女性伸出的双手。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小说家花房观音

从头到尾,我就像被钝器击中了一般。仿佛有人揪着我的衣领说,“喂!别给我装作没看见!”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女性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亚马逊读者

我深感女人生存如何艰难。即便如此,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身为女人果然还是一种福音。——国际政治学家三浦瑠丽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殺人犯はそこにいる——隠蔽された北関東連続幼女誘拐殺人事件
8.8 (114 个评分) 作者: [日] 清水洁 译者: 曾玉婷 文汇出版社 2022 - 4
★ 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新潮纪实奖,提名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被纪伊国屋书店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后,记者清水洁再次倾听微弱的声音,戳破DNA鉴定神话与日本司法的黑暗面 。
★ 日本知名女童失踪案“足利事件”全纪实:亲临案发现场,还原案情细节,叫 停17年冤狱……撼动日本的调查报道!
★ 日本纪实报道必读之作,比肩《黑箱》《巨浪下的小学》的非虚构文学。
=====
1979年,栃木县足利市,五岁女童福岛万弥失踪。
1984年,栃木县足利市,五岁女童长谷部有美失踪。
1987年,群马县太田市,八岁女童大泽朋子失踪。
1990年,栃木县足利市,四岁女童松田真实失踪。
四起案件其实发生在同一区域,位于日本栃木县与群马县交界处。但栃木县警方只办栃木县的案子,群马县警方只办群马县的案子。
1991年,栃木县警方在侦办松田真实失踪案时,逮捕了一名男子,认为他就是三起案件的凶手。警方召开记者见面会,媒体接连报道,令公众相信连环杀童案已全面告破,凶手已落网入狱。
1996年,群马县太田市,四岁的横山由佳梨再次失踪。
·
记者清水洁注意到这一连串事件的关联。
2007年,他重返事件现场。面对普遍认为准确度极高的DNA型鉴定结论,面对警方引以为傲多年的办案功勋,面对即将超过追诉时效的铁案,他大声而坚定地提出质疑。
=====
我被这本书震撼了。我从未读过有如此力量的非虚构作品,我对作者巨大的报道能力只有敬佩之情。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评审委员 贵志祐介
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伊藤诗织在《黑箱》中评价清水洁
东京八平米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2 (211 个评分) 作者: [日]吉井忍 Shanghai Sanlian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2022 - 11
身居八平米,坐拥全世界
《东京八平米》是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全新散文集。八平米在日本被称为“四畳半”,即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租金便宜。
因为八平米房间没有厨房和冰箱,也没有洗澡间和洗衣机,她兴致勃勃地写起如何饮食起居,以及亲历的日本庶民生活日常。居住空间逼仄,她 把生活延伸到城市的街头和公共空间,写东京的洗衣店、钱汤、咖啡馆、24小时漫咖店、独立电影院、小餐厅等等,同时写下她遇见的东京平民的故事,这些人物是“看不见的、真正的东京人”,他们的故事为我们铺陈日本的世情百态,亦照见自身。
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让人看到一种充满新鲜活力的生活的可能:省下昂贵房租,物质诉求简单,在都市中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
*
【特别推荐】
*
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让人看到一种充满新鲜活力的生活的可能:省下昂贵房租,物质诉求简单,在都市中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舒适感和归属感。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
东京曾经是“全球物价最贵城市”排名前列的常客,但这只不过是学到东京一些皮毛的外国记者们的偏见。东京其实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呢,我在心中长年抱有这样的不平,这也成为了我过去写了不少文章、做了好几本与东京相关的书的基本动力。
东京、京都、上海、北京……不管是在什么城市,吉井很擅长找出价格合理的房子。有时候她的居所只够睡觉,但在房子的外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便捷的城市设施。你心爱的餐厅可以当作自家的餐室,喫茶店成为你的客厅,书店和图书馆是书房,健身房则是带有三温暖的浴室。
把城市当作自己的房间的延伸,并将其运用自如。吉井非常明白这个“城市生存技巧”的秘诀。这就像动物可以本能地找到最舒适的地方筑巢,也又像它们时机一到,干脆离巢飞走。
——都筑响一(独立编辑、摄影师)
*
【编辑推荐】
*
★ 身居八平米,坐拥全世界。吉井忍“八平米”经济学,展现都市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全新散文集,献给将要创建新生活的人。——离开日本二十年后,吉井忍回到东京,租住东京中心地带的八平米房间,重建在地的生活。八平米是生活的原点,东京整个城市则是生活的延长线。物质与精神的断舍离,带来经济空间和身心自由。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为每一个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珍惜此时此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你所需要的舒适感和归属感,赋予明天继续生活的活力。
★ 没有厨房、冰箱、洗澡间、洗衣机,如何在八平米房间自在过活?都市新型“蜗居”生活,东京深度探索指南。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因为八平米房间空间局促,日常生活延伸到东京的街头和公共空间:洗衣店、钱汤、漫咖、小餐厅、咖啡馆,此外还有每周的独立电影院巡礼、听落语、学三味线、看展览等。便捷舒适的公共空间、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热情活力的市井生活,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深入城市细部拜访“附近”,讲述东京平民故事,看见真正的普通人。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人来人往的都市中,偶尔的相遇带来宝石一般的回忆:被称为“活字典”的金星堂咖啡馆主人大泽先生、快九十岁的犀利幽默的Mako咖啡老铺女主人、热情善良勤劳的荞麦面店女店主……朴实真诚的东京人,流动隽永的东京风景,呈现生活的本真面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以及对其的定义,它不指实际面积,而是指心中的某一块地方。也许八平米在别人眼里是畸形状态,但它能够让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它也许是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在那里你不用伪装,可以好好地面对自我,尽可能地去享受当下。”
★ 著名书装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清新典雅,质感舒适,巧妙呼应“四畳半”的布局。——著名摄影师都筑响一和作家吉井忍摄影,百余幅彩色图片呈现“八平米”和东京这座城市流动的风景。全书使用雅致书纸印刷,触感柔软,轻盈便携,适于在日常与旅途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