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张博士 (2006) 豆瓣
8.0 (17 个评分) 导演: 黄儒香 演员: 李维富
其它标题: Dr. Zhang
剧情介绍:
本片主人公“张博士”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他在1966年文革被迫退学后在重庆的工厂自学了17年,又在成都“四川大学外语系”旁听了17年,为的是实现他从小的理想“去俄罗斯当翻译”。这期间他靠在大学食堂打扫清洁艰难度日,住得是学校操场看台下放石灰的小屋。2002年,“四川省农业厅”开始在“四川大学外语系”选择一些学俄语的学生,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去俄罗斯做翻译。快50岁的“张博士”四处打听到消息后,开始与“四川省农业厅”联系,也想通过劳务输出去俄罗斯,并认为这是他人生唯一的出路。
在农业厅的勉强同意下,被要求“张博士”先办理“劳务输出政治审查表”以证明身份。“张博士”开始不断往返重庆和成都终于完成了表。终于可以回到重庆开始申请护照,在等护照的过程中“张博士”去了河北的一家电视台录制节目,换取了500元的劳务费,交了护照的工本费。等“张博士”拿到护照高兴的回到成都,却遭到“四川省农业厅”责怪,认为“张博士”是因为去做节目而耽误了和学生一起走的机会。“张博士”找到了他的朋友去农业厅了解、说情,又来到一家俄罗斯风格的夜总会门外的列宁像前求拜,希望能得到帮助,最后也只得到了一个继续等待的结果……
导演带着深度的同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具有非同寻常性格的人---一个具有真正人性的人。
导演游刃有余的控制能力完全超越了她敏锐的判断以及惊人的导演视角。
-----------意大利罗马Tek Festival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影展及获奖:
2007年,意大利罗马Tek Festival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获最佳记录片奖。
2007年,台湾第六届城市游牧影展
2007年,围瑞士日内瓦黑色电影节
2006年,中国宋庄美术馆,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
2006年, 美国纽约的REEL CHINA DOCUMENTARY BIENNIAL 2006
2006年, 第三届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展
受活 豆瓣
作者: 閻連科 麥田 2007
這是一本描述真實與虛構並置,當下與歷史交融,現實與夢魘交織,奇詭陸離,亦真亦幻的離奇世界。一場又一場身體變形、人心扭曲的狂歡嘉年華會,在激情的涕笑交零下,展開血肉模糊的絕技表演。
受活莊,是一個三不管地帶、遺世獨立、鮮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殘疾,非傷即殘,視健全者為另類人。閻連科在《受活》裡虛構一個由殘疾人組成的村莊,為了發展觀光事業,他們積累本錢,好在魂魄山上建立「列寧紀念堂」,並要從遙遠的俄羅斯把列寧的遺體買回來安放在中國大地上,從而期望實現中國鄉民的天堂之夢,大發死人財。於是上百個聾、啞、盲、瘸、癱瘓的殘疾人組成了絕技表演團,巡迴各地表演,一時轟動全國,開始一條走向外部世界的不歸路。在這荒誕諷刺的故事裡,列寧的遺體如同不斷回魂的馬克思主義,發揮了淋漓盡致的利用價值。但是到頭來是怎樣的結局?
斷腿跳遠、獨眼紉針、聾子放炮、盲人聽物、外加癱瘓的媳婦能刺繡,麻痺小兒套著瓶子會走路,俚俗的把戲竟然讓城裡的人趨之若鶩。至於六十歲的拐子號稱一百二十歲,和弟弟扮成祖孫兩輩,九個侏儒化妝成三天三夜生出來的九胞胎,哄得觀眾團團轉……於是,死亡變成奇觀,朝聖就是聚財。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故事更荒唐?更悲憫?閻連科用他那超凡奇詭的想像、無與倫比的冷峻與深刻,刻畫了一個「政治人」癡情而迷亂的人生追求,剖示了紛繁複雜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本質。
閻連科在《受活》裡進行了一場野心宏大的語言歷險,它的完成不僅對作家本人來說意義非凡,而且對於當代大陸小說界而言,更是一種充滿刺激性和建設性的小說書寫方式力量。
《受活》在文體上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在每個章節的結尾都有一個絮言作為補充,這當然讓讀者想起《史記》和《聊齋志異》的寫法,但這種結構也包含了閻連科的一個明顯的用意,它使讀者能夠在密度很高的敘述中稍作停頓或者休息,同時絮言和正文的不同口吻也讓讀者的閱讀心理得到調節,使小說的藝術空間變得更為開闊。另外《受活》裡的絮言還帶有註解的意思,譬如,關於「受活」一詞,原是河南方言,方言的指向不是很明確,作家很難用中文裡的某一個詞來替代──譬如在中文裡「爽」字可能最接近它的意思,另外也有自由、忍耐、苦中作樂的意思。
日熄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閻連科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20 - 3 其它标题: 【閻連科海外作品選集.小說卷】日熄
他在夢裏誰也不能叫醒他。他自己和自己說話兒。像走在另外一個世界和另外一個自己說話樣。到麥地,他說快割呀,也就彎腰一鐮一鐮瘋割着。他說累了歇一會,也就直腰捶腰歇一會。他說渴了去喝水,也就去西山坡下的水渠喝水了。一喝水,就在夢裏滑進渠裏淹死了。
一個小鎮某夜發生了集體夢遊,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在夢遊中搶劫、偷盜和打砸,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亂。「所謂夢遊就是白天啥兒想多了,刻骨銘心了,想到骨髓了,睡着後就續了醒着那想念,在夢裏去行做他的想念了。」於是那些潛藏在人心底的善與惡,美與醜,幽暗與微光,統統在夢遊或佯裝夢遊中釋放出來。仇恨、貪婪、淫慾、殺戮,無一不現在沉沉黑暗的夢遊中。
日熄之日,世界終於不再虛偽,現實卻是荒誕又可悲。
夏日落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閻連科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20 - 3 其它标题: 【閻連科海外作品選集.小說卷】夏日落
其時,夏日落盜槍自殺案已經結案。團長親自和夏日落有關的任何官兵一百七十餘人談話,保衛幹事記了四百餘頁談話錄,共計十三萬多字,全部材料證明:均皆不知夏日落為何自殺。
一個生命年輕得如同初春的蒲公英,正是人生中極好極好的一段歲月。可是「砰」的一聲槍響,士兵夏日落便倒在了血泊裏。他盜槍自殺了。槍聲引帶出了一場人們無法忘卻的戰爭。生與死,榮與辱,「英雄」和「為了活着的人」,被一一展開在槍聲和故事的畫卷中。
這是一個有關軍人的故事。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心經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閻連科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20 - 1 其它标题: 【閻連科海外作品選集.小說卷】心經
床簷上坐着的是菩薩和老子,沙發上坐的是聖母和耶穌,穆罕默德坐在他們對面的椅子上。他們五個就那麼圍在沙發前的茶几邊。茶几上擺了五杯白開水,中間是雅慧為了結婚買來的花生、糖果和葵花籽。幾個 盤子一排兒,被雅慧擺在茶几央間裏。觀音、老子、聖母、耶穌和安拉,圍着茶几坐在那,沒有誰動拿一顆花生或糖果,只有老子端起一杯白水小喝着。
是人在成就神?還是神在拯救人?現實是一湖無邊的蜜漿,還是我們都必須泅渡的苦海?那麼誰又可以為我們渡向遠岸造船和修路?
這是一部顛覆人與人、人與神、神與神距離的現實故事。
反刍 (2009) 豆瓣
导演: 徐若涛 演员: 邱洪峰 / 小五
其它标题: Rumination
这是一部将历史事件倒置的影片,但是人物却顺应自然规律在成长。
一个长不大的男孩和他心目中那个自由的青年、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妇和一群红卫兵、一个告密者、一个超然物外的流浪者,他们在1966年到1976年间相遇、交叉,在情感和政治抉择间作出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对抗命运或顺应命运。
故事在1973年发生逆转,男教师和红卫兵一行人经过跋涉进入了一座陈旧的工厂,在这里他们的革命理想已经成为遗迹,并且与一个流浪者相遇,他们用时代所特有的方式与其交流,并对时间产生疑问:难道革命刚刚开始就结束了?难道我们被伟大的时代抛弃?
哲学的困扰并没有阻碍红卫兵们的暴力的热情,他们成功地打倒了他们的老师并将流浪者带回到1974年的物理时空。 这一切都被男孩看在眼里,在影片最后他擦干脸上的血迹成长为高大的年轻人,并宣告了一个重大事件的来临。
死灵魂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死灵魂
9.2 (83 个评分) 导演: Bing Wang
其它标题: Dead Souls / 死靈魂
《铁西区》导演王兵的新片,片长8小时15分钟,入选第71届戛纳影展特别放映,成为王兵继2004年《和凤鸣》后,第二部进入戛纳影展的作品。这是一部文革题材的纪录片,中国西北部。在甘肃省的戈壁沙漠中,依然沉睡着无数个在六十多年前死于饥荒的骸骨。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他们都被划分为“极右派”分子,在夹边沟和明水县的劳改农场内接受改造。影片带领观众与其中的幸存者展开深入接触,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这些陌生人,了解他们所遭遇的不幸及各自的命运。
大国大城 豆瓣 Goodreads
8.9 (86 个评分) 作者: 陆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恐龙蛋 (2019) 豆瓣
Öndög
5.7 (21 个评分) 导演: 王全安 演员: 杜拉姆贾夫·恩赫塔万 / 敖日格勒图
其它标题: Öndög / ᠥᠨᠳᠡᠭᠡ
18岁的警察负责守卫一个年轻女子的谋杀现场,一名35岁的女牧民被派去协助他。在寒冷荒凉的蒙古草原上,两人发生了关系,女牧民怀了孩子……
玩世不躬 (2018) 豆瓣
导演: 张津菘 演员: 肖佳
其它标题: Jony J 2017-2018 纪录片
Jony J音乐纪录电影《玩世不躬》由吉术斋、SHOOC共同出品,吉术斋拍摄制作。
从2017年《中国有嘻哈》第一季比赛结束后,Jony J的老朋友张津菘导演和吉术斋拍摄团队跨越三个国家和七个城市进行拍摄记录,历时240天的制作周期,终于从长达近200小时的海量素材中精挑细选,并最终剪辑为一部时长75分钟的音乐纪录电影。
该片见证了内地嘻哈音乐圈里程碑式的Jony J 2017“OKAY”南京奥体演唱会筹备始末,更零距离记录下Jony J舞台之上与个人生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以及他对于音乐、人生等众多方面的真实看法与生活态度,更前往泰国普吉岛拍摄了豆芽全新专辑《喜新恋旧》的创作过程。这将成为继《Start It Underground》和《拨云见日》之后,关于Jony J的新一部重要音乐纪录电影。
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 豆瓣
作者: 许金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 4
★中国的独立电影人还在么?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做了什么?
★郑 阔、耿 军、鬼叔中、李睿珺、李 珞、彭 韬、舒浩仑、唐 棣、万玛才旦、徐 童、杨瑾、杨弋枢、郑大圣、周 浩、张献民……阅读十四位独立电影人的访谈,感受中国独立电影的顽强和脆弱,观照这个复杂时代的挣扎与阵痛
★《安阳婴儿》《江城夏日》导演王 超,知名影评人、作家卫西谛,知名民谣歌手、乐评人蒋 明,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周晓虹,倾情推荐
…………………………………………………………………………………………………
自从“第六代”贾樟柯、王全安、娄烨等集体上岸后,我们似乎已有很长时间失去了独立电影人的消息,他们的存亡与功名不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还在吗?他们是谁?他们干了什么?本书通过对郑阔、耿军、鬼叔中、李睿珺、李珞、彭韬、舒浩仑、唐棣、万玛才旦、徐童、杨瑾、杨弋枢、郑大圣、周浩、张献民等共14位独立电影导演的采访,展现了中国独立电影人在这个复杂时代里的坚强与脆弱。本书的访谈并不着重于电影的摄影、导演、表演等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从导演生平、电影观、电影主题、现实关怀、作品思想性等层面,探究中国独立电影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内涵。这本访谈录对影迷与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
或许只有到这个世纪未再来回顾上个世纪未至今的中国独立电影时,我们才能较为客观地感受到它的顽强和脆弱,感受到它是如此鲜明而直接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阵痛……但这本访谈录仍是一份尽可能真切而专业的文献记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留在这里的,这些人,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拍过电影——而这本应是电影创作的本质。
——《安阳婴儿》《江城夏日》导演 王超
阅读这本大作令人欣慰:独立电影与民间影展的黄金十年原来是有人如此认真地记录与梳理的。只有真正的观影人,才会为此注入心血。这本访谈录对影迷与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知名影评人、作家 卫西谛
自从“第六代”贾樟柯、王全安、娄烨等集体上岸后,我们似乎已有很长时间失去了独立电影人的消息,他们的存亡与功名不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还在吗?他们是谁?他们干了什么?作者用时间堆积的写作方式向我们证明了这个群体依旧鲜活却隐秘的轨迹。这是一本独立电影的史书,在如此繁杂的群像里,我们不仅知道了一个个荒诞有趣的故事,也最终了解了独立电影这个隐匿着时代悲剧的谜团。
——知名民谣歌手、乐评人 蒋明
在中国,“独立”庶几就意味着边缘或非中心,它也因此为一些人所不屑;但是,鉴于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独立电影依据自己独特的视角所拍摄的人或事,却常常是构成我们这个国家最普通一群的最日常的生活,并也因此更能代表这个国家的真实样态。感谢许金晶,他通过对十多位独立电影人的访谈,呈现了电影界的边缘人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照。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长江学者 周晓虹
口罩猎人 (2020) 豆瓣
8.0 (92 个评分) 导演: 花总 / 刘东啸 演员: 林栋 / Wake
今年三月,我在土耳其遇到一个采购口罩熔喷布的年轻人,三十岁,携巨资游走在防疫物资市场--那里混乱无序,上游被全球倒爷和黑手党操纵。我跟拍半月,见证一幕幕跌宕剧情与一个复杂多面生意人--我更想称他#口罩猎人#。
郊区的鸟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郊区的鸟
6.4 (114 个评分) 导演: 仇晟 演员: 李淳 / 黄璐
其它标题: Suburban Birds / 郊外の鳥たち
郊区某处突发地面沉降,一队工程师前往调查原因。队员夏昊每天背着沉重的测量设备,在已经撤空的郊区里游荡。一日,他进入一间无人的小学,读到一本日记,里面记载了少年隐秘的成长和一个团体的破裂,随着调查的进行,夏昊发现,日记预言了一切。
张艺谋导演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 (2020) 豆瓣
导演: 张艺谋
该系列微电影共分为四辑,分别为第一辑《遇见你》 、第二辑:《陪伴你》、第三辑:《温暖你》、第四辑:《谢谢你》。用竖屏的方式,分开呈现四组身份地位各异、社会关系各不相同的人物故事,选取他们生活中的暖心一幕进行呈现,鼓励观众从关注身边人,观察身边事开始,释放善意,汲取温度。
婚事 (2004) 豆瓣
导演: 魏阿挺
《婚事》真实的纪录了一位早年丧偶的农村老人从相亲到结婚的全过程,摄像机已经成为婚事的参与者,为婚事的促成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来访 (2020) 豆瓣
5.0 (53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廉毅锐 / 梁嘉艳
其它标题: Visit
美国时间4月21日,《纽约时报》网站发布了贾樟柯等五位国际顶级导演以“疫情”为背景创作的短片,这是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以“空间”为主题,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为背景,聚焦隔离生活的短片拍摄计划。该计划邀请来自全球多位导演同题创作,每部片长3分钟左右,必须全部在室内空间完成 。
《纽约时报》网率先向全球发布了这个计划中的五部影片,并配发了题为《在乏倦的隔离期寻找电影的魔力》的报道。《纽约时报》称:从视觉上来说,贾樟柯的短片《来访》是所有作品中最精良的制作,虽然只用了一天和一只手机来进行拍摄。
“这组短片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的胜利,”贾樟柯对《纽约时报》说,“它们表明无论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之中,人类的思想仍然可以通过电影自由呼吸。在此危难时刻,我们需要彼此的言语和信念,通过电影突显我们彼此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