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和你在一起 (200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和你在一起
7.4 (109 个评分)
导演:
陈凯歌
演员:
唐韵
/
刘佩琦
…
其它标题:
Together
/
Together with You
…
普通老百姓刘成(刘佩琦 饰)带着从小拉小提琴的儿子刘小春(唐韵 饰)从江南来到北京,拜了性格怪异的江老师(王志文 饰)为师。在学习过程中,刘小春逐渐与江老师成为忘年好友。风情万种的莉莉(陈红 饰)与刘成父子俩住得很近,她让刘小春逐渐萌发生出莫名的爱恋。
刘成偶然聆听过一位年轻人的精彩演奏后,登门拜访了其恩师余教授(陈凯歌 饰),并说服对方收下刘小春为徒。刘小春怀着无奈与遗憾离开了江老师,投身余教授门下,却只收获了束缚与压抑,他开始怀疑“父亲的选择”,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刘成偶然聆听过一位年轻人的精彩演奏后,登门拜访了其恩师余教授(陈凯歌 饰),并说服对方收下刘小春为徒。刘小春怀着无奈与遗憾离开了江老师,投身余教授门下,却只收获了束缚与压抑,他开始怀疑“父亲的选择”,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她房间里的云 (2020) 豆瓣 TMDB
她房間裏的雲
5.9 (49 个评分)
导演:
郑陆心源
演员:
金晶
/
陈轴
…
其它标题:
The Cloud in Her Room
/
그녀 방의 구름
…
冬日,北方求学的女大学生赵木子回杭州过春节。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同父异母的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母亲交往着一个日本男友,爱得像个少年。一次送妹妹上学,赵木子偶遇另一位家长。他像极了一位故友,赵木子一时恍惚。那段曾经无法定义的关系,如今依旧如幻觉般存在。恰逢现任男友来杭探望,忽然间,赵木子在这个熟悉、陌生、不断变迁中的故乡里游荡,寻找自处的方式。新一年很快又要开始了,一切又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电影意志 豆瓣 Goodreads
9.3 (6 个评分)
作者:
王小鲁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12
王小帅、万玛才旦、李樯鼎力推荐
《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专栏作家精选评论集
从王朔到郭敬明,从《秋菊打官司》到《我不是药神》
从DV运动、电影院复兴到新游民、二次元Z世代
见证电影产业飞跃,把脉社会文化变迁
📖 编辑推荐
电影是人类意志的表达。近年来新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得电影越来越超脱于个体创作,仿佛进化出了自己的意志。回望20世纪80年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本书将“电影意志”的发展与转型过程呈现给读者。
* * *
#王小鲁语录#
◎评《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是一个好的借鉴,它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观赏时的沉重,但不代表它激发的力量不深刻,而且它是一种更加有效的介入,它的票房就代表了它的社会介入的成就。
◎评《小时代》
“主体性”是“电影政治”的一个关键指标。若以此衡量,《小时代》的创作者缺乏主体性意识,他的人物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但《小时代》同时是一部坦诚之作,它是新一代青年的精神状况报告。只是它不打算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评价和超越。
◎评《不成问题的问题》
范伟扮演的丁主任这个角色相当厉害,他整个人看起来谦虚温和,有时候还带点真性情,却特别圆滑狡诈,他在温情脉脉中把整个社会的组织原则给败坏殆尽了。这个片子为中国电影史增加了一个有力量的人物。
◎评《银翼杀手2049》
科幻片里面,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就是“real”,《银翼杀手2049》里面也一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对于自己地位的迷恋,这就是所谓后人文主义气氛中隐含的坚定的人文主义。
◎谈影评写作
在写影评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心并不是公正的。虽然你觉得自己很诚恳,但你仍然是历史的人质、环境的人质,我们的思想也是我们自己身体的人质。有时候,所谓影评之争不过是一个有成见的人和另外一个有成见的人之间的斗争。
即使我们反对我们也不应该反对娱乐片或者低俗电影,而是要反对让这种低俗和娱乐成为唯一院线景观的根源。如今聪明人不反根源,却反娱乐,是本末倒置。
◎谈电影研究
在电影研究领域,我们乐于描绘电影作者的力量,但我们也要看到历史的因果,看到一种长远贯彻的意志。历史如同暗河,在生活的地表之下更为深刻和幽邃地流动。
◎谈“电影意志”
“电影意志”有其路线和趋势,虽然它可能在特殊时期,被各种力量暂时改变,但我仍然相信其有光明的走向。哪怕这一点仅为我的个体之信念,但也唯有如此,我们才有继续表达和创造的勇气。
苦难只是转化,而非被消除,但这并非无意义,它造成的流动性乃是人类活力的展现,而这其中的玄妙,其实我们人类并不能完全明了。能够确定的是,好奇是生命力的一种表达形式,因此电影新人的意志难以阻挡。
📖 名人推荐
王小鲁的电影写作并不囿于电影,而更乐意探查语境、呈露机制,追寻深层的伦理想象。——杨远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王小鲁的写作具有宽阔的视野和犀利的洞见,呈现了他对电影历史和理论的驾驭,以及把握文本和语境间错综复杂的脉络的功力。他对影像当下介入的可能性的探索,尤其难能可贵。
——张真,纽约大学教授
王小鲁的文章,从没有高蹈的姿态、炫俏的词藻、泼赖的逻辑、困泛的思维,他只是一个堂堂正正、徒手攀爬的写作者。
——李樯,编剧、监制
王小鲁对电影的研究和追踪,除了文本分析和历史梳理,更延展出了电影的政治。在严肃理论研究和批评缺失的时代,小鲁的孤独和坚持让人敬佩。
——王小帅,导演
王小鲁在不断拓展电影研究的边界,他的文章也就自然地具备了一般同类文章很难具备的深度和广度。
——万玛才旦,导演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小鲁近年来发表于《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等报刊专栏的影评文章精选集。从《庐山恋》《顽主》《流浪北京》,到《算命》《山楂树之恋》《不成问题的问题》,作者以其一贯秉持的美学视野、锋芒毕露的用笔,梳理出一部198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备忘录。“电影意志”是人类意志的表达,而电影仿佛也拥有自己的意志,具有超越电影人向前发展的力量。本书力图展现电影风貌之下的历史因果,引领读者发现潜藏其间的文化脉络。
《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专栏作家精选评论集
从王朔到郭敬明,从《秋菊打官司》到《我不是药神》
从DV运动、电影院复兴到新游民、二次元Z世代
见证电影产业飞跃,把脉社会文化变迁
📖 编辑推荐
电影是人类意志的表达。近年来新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得电影越来越超脱于个体创作,仿佛进化出了自己的意志。回望20世纪80年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本书将“电影意志”的发展与转型过程呈现给读者。
* * *
#王小鲁语录#
◎评《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是一个好的借鉴,它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观赏时的沉重,但不代表它激发的力量不深刻,而且它是一种更加有效的介入,它的票房就代表了它的社会介入的成就。
◎评《小时代》
“主体性”是“电影政治”的一个关键指标。若以此衡量,《小时代》的创作者缺乏主体性意识,他的人物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但《小时代》同时是一部坦诚之作,它是新一代青年的精神状况报告。只是它不打算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评价和超越。
◎评《不成问题的问题》
范伟扮演的丁主任这个角色相当厉害,他整个人看起来谦虚温和,有时候还带点真性情,却特别圆滑狡诈,他在温情脉脉中把整个社会的组织原则给败坏殆尽了。这个片子为中国电影史增加了一个有力量的人物。
◎评《银翼杀手2049》
科幻片里面,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就是“real”,《银翼杀手2049》里面也一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对于自己地位的迷恋,这就是所谓后人文主义气氛中隐含的坚定的人文主义。
◎谈影评写作
在写影评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心并不是公正的。虽然你觉得自己很诚恳,但你仍然是历史的人质、环境的人质,我们的思想也是我们自己身体的人质。有时候,所谓影评之争不过是一个有成见的人和另外一个有成见的人之间的斗争。
即使我们反对我们也不应该反对娱乐片或者低俗电影,而是要反对让这种低俗和娱乐成为唯一院线景观的根源。如今聪明人不反根源,却反娱乐,是本末倒置。
◎谈电影研究
在电影研究领域,我们乐于描绘电影作者的力量,但我们也要看到历史的因果,看到一种长远贯彻的意志。历史如同暗河,在生活的地表之下更为深刻和幽邃地流动。
◎谈“电影意志”
“电影意志”有其路线和趋势,虽然它可能在特殊时期,被各种力量暂时改变,但我仍然相信其有光明的走向。哪怕这一点仅为我的个体之信念,但也唯有如此,我们才有继续表达和创造的勇气。
苦难只是转化,而非被消除,但这并非无意义,它造成的流动性乃是人类活力的展现,而这其中的玄妙,其实我们人类并不能完全明了。能够确定的是,好奇是生命力的一种表达形式,因此电影新人的意志难以阻挡。
📖 名人推荐
王小鲁的电影写作并不囿于电影,而更乐意探查语境、呈露机制,追寻深层的伦理想象。——杨远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王小鲁的写作具有宽阔的视野和犀利的洞见,呈现了他对电影历史和理论的驾驭,以及把握文本和语境间错综复杂的脉络的功力。他对影像当下介入的可能性的探索,尤其难能可贵。
——张真,纽约大学教授
王小鲁的文章,从没有高蹈的姿态、炫俏的词藻、泼赖的逻辑、困泛的思维,他只是一个堂堂正正、徒手攀爬的写作者。
——李樯,编剧、监制
王小鲁对电影的研究和追踪,除了文本分析和历史梳理,更延展出了电影的政治。在严肃理论研究和批评缺失的时代,小鲁的孤独和坚持让人敬佩。
——王小帅,导演
王小鲁在不断拓展电影研究的边界,他的文章也就自然地具备了一般同类文章很难具备的深度和广度。
——万玛才旦,导演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小鲁近年来发表于《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等报刊专栏的影评文章精选集。从《庐山恋》《顽主》《流浪北京》,到《算命》《山楂树之恋》《不成问题的问题》,作者以其一贯秉持的美学视野、锋芒毕露的用笔,梳理出一部198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备忘录。“电影意志”是人类意志的表达,而电影仿佛也拥有自己的意志,具有超越电影人向前发展的力量。本书力图展现电影风貌之下的历史因果,引领读者发现潜藏其间的文化脉络。
纪录片创作(21世纪高等院校影视艺术经典教材) 豆瓣
作者:
黎小锋
/
贾恺
德拉姆 (2004) 豆瓣
8.2 (22 个评分)
导演:
田壮壮
其它标题:
Tea-Horse Road Series: Delamu
/
茶马古道-德拉姆
影片以马夫行走崎岖艰险的“茶马古道”为线索,娓娓道来沿途(重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居民的生活。不卑不亢的原著居民向观众幽幽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广袤高远的天籁之地里的故事。没有旁白去解说,也没有夸张的煽情,一切都在固定镜头质朴的记录下悄然发生又默默结束,自然 而然。正如导演对影片的诠释一样:“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导演田壮壮荣获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
导演田壮壮荣获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
吴清源 (2006) 豆瓣
6.8 (72 个评分)
导演:
田壮壮
演员:
张震
/
张艾嘉
…
其它标题:
呉清源 極みの棋譜
/
The Go Master
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吴清源被称为“围棋天才少年”,1928年在濑越宪作(柄本明饰)、喜多文子(松坂庆子饰)等日本朋友的热心帮助下,吴清源(张震饰)和母亲(张艾嘉饰)、妹妹(黄奕饰)东渡日本,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围棋生涯。初至日本,吴清源与日本棋院大赛刚出炉的冠军较量,并中盘获胜;五年后,吴清源与他人共创围棋新布局,掀起一场围棋革命。1939至1956年间,吴清源凭个人之力打败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十次大胜“十番棋”,被誉为“昭和棋圣”。他以“95盘擂台赛式”的“十番棋”,令当时棋坛所有大师全部降级,创造了日本围棋界所称的“吴清源时代”。然而,吴清源作为一位围棋棋手能否超越国籍、政治、战争等世俗问题?他是否有过难以承受的痛苦?
当我们决定放弃的夜晚 (2020) 豆瓣
3.9 (23 个评分)
导演:
杨庆
演员:
王宏伟
/
曹冼
这是一个发生在晚上的故事,街角饭店、路灯、一场雨和往来的人,见证了一对父女的错过与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