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極權主義 豆瓣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作者: Hannah Arendt / 鄂蘭 译者: 蔡英文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2
本書為「極權主義探源」一書的第三部份。鄂蘭銜接「反猶太人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分析理路,傾力探討極權主義運動、極權主義政府的制度、組織與實際運作方式。在探測極權主義的起源時,鄂蘭討論了西方民族國家的階級體系如何轉變成群眾,孤獨的群眾個體又如何成為醞釀極權統治的溫床。
China in Ten Words 豆瓣 Goodreads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6.9 (10 个评分) 作者: Hua Yu / Yu Hua 译者: Allan H. Barr Pantheon Books 2011 - 11
From one of China’s most acclaimed writers, his first work of nonfiction available in English: a unique, intimate look a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over the last thirty years, told through personal stories and astute analysis that sharply illuminate his country’s meteoric transformation.
Framed by ten phrases common in the Chinese vernacular—“people,” “leader,” “reading,” “writing,” “Lu Xun” (the name of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isparity,” “revolution,” “grassroots,” “copycat,” and “bamboozle”—China in Ten Words reveals as never before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yet misunderstood nation. “Disparity” illustrates the mind-boggling economic gaps that separate Chinese citizens. “Copycat” depicts the escalating trends of piracy and imitation as a creative new form of revolutionary action. And “Bamboozle” describes the increasingly brazen practices of trickery, fraud, and chicanery that are, Yu Hua suggests, becoming a way of life at every level of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Yu Hua’s trademark wit, insight, and courage, China in Ten Words is a refreshingly candid vision of the “Chinese miracle” and all its consequences, from the singularly invaluable perspective of a writer—among China’s most influential—living in China today.
革命.歷史.小說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黃子平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8 - 5 其它标题: 革命.歷史.小說 (增訂版)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初版一九九六年在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八十年代之後,黃子平對自己學術思想一次集中清理的結果,其中對五〇至七〇年代革命歷史小說的論述,高屋建瓴而又趣味橫生,不乏鞭辟入裏的深刻解析,亦有莊諧互溶的精彩議論,舉重若輕,大巧若拙,它是黃子平在時間與空間上均與「八十年代」產生「間離」之後,重讀當代文學名著,重審過往閱讀史與思想經驗的一次總結,不但為當代文學史研究貢獻了不少新的理論見解,而且其對文本的細讀及方法,已然為當代文學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典範。

  [本書]考察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以小說的形式對革命歷史所做的敘述,展現文本秩序與社會秩序的建立、維護與顛覆令人眩惑的奇觀。一方面,「小說」是如何被捲入「革命」之中,擔負建構「革命」的重任;另一方面,「革命」又如何深刻改變了我們想像、虛構和敘述歷史與現實的方式,在這一講述過程中,「小說」形式本身發生了怎樣的「革命」。這部著作給人印象深刻之處,一是處理研究對象的歷史主義的態度,另一是對形式因素的敏感、重視;以及這種外部與內部,歷史與形式的內在關聯的縝密處理。──洪子誠教授
如彗星划过夜空 豆瓣
作者: 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8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以及付诸实现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了美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局限等作了分析。其次,通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利,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2020年2月4日 已读
“美国的管理者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可是,并不是说民主制度就不会犯错误。它一样由人来决策和判断,任何人的判断决策都有可能出错。但是这个制度不容易恶意地坚持错误。自私和私利挡不住对错误的纠正,因为这种纠正,不依赖于人,而依赖于制度。”
三联 政治 林达 社会 美国
我也有一个梦想 豆瓣
作者: 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7
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的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當代政治學十講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閻小駿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6 - 5
本書指出,廿一世紀政治科學尤其關注規則問題,即在一個「陌生人社會」中人們如何在政治系統和政治生活中互動,公共事務須按照什麼規則來運行等嚴肅問題。在「政權」和「治理」這兩項根本議題下,政治科學正正研究這些關乎國家與社會管治最根本層面的問題。
閻小駿教授在本書就許多當代政治學的關鍵問題,如民主轉型、政權組織、市民社會、社會運動、政治身份等,撰寫了富有啟發性的篇章。對於這些看似龐雜的題目,他既全面地綜述具重要影響的文獻,亦提供了其獨到的觀點。二十世紀至今,政治研究的範疇、深廣度和方法論都得到重大的擴展,作者現在把精彩紛呈的政治科學知識與動態介紹給讀者,亦當能造福學界。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學政府系亨利.羅索夫斯基政治學講席教授
作者以廣博知識的精心養護,呈現出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歷史學等眾多學科的智慧之光;汲取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在政治學這塊傳統西方學術文化領地裏,耕耘出一片新的沃土。我們從《當代政治學十講》中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廣闊的國際視野,更有背後濃烈的人文關懷。
——袁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撰寫一本導論書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既要有學術的深度,又要能夠令初接觸該學科的讀者明白當中要點和產生興趣,兩者兼顧真是談何容易。年青學者閻小駿教授卻輕鬆自在地抓住十個題目,深入淺出地給我們介紹政治科學的主要討論議題和關注點。通過書中的十講,讀者自會對政治與社會產生興趣和有所瞭解。
——呂大樂,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香港研究講座教授
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指南 豆瓣
作者: 邹鸿强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 - 8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舆情高速路,领导带好头。快说话,说真话,会说话,敢说话,领导不说外行话,从读《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指南》始。
驾驭舆情之舟畅游舆情之海,从掌握《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指南》起。
《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指南》一书就如何制定舆情应急预案、引导应对、分析研判给了我们舆情管理机构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
社会主义中国不容诬蔑 豆瓣
作者: 人民体育出版社 编辑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4 - 6
恶毒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
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
自从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五星红旗,新中园宣告诞生的一天起,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就对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抱有不同的态度。亿万革命人民和广大国际朋友表示赞扬和同情,而一小摄反动势力则表现出极端的恐惧和刻骨的仇恨。这是古今中外一切大革命所必然遇到的一种现象。去年开始在一些西方国家放映的、由意大利导演安乐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就是当前国际上一小撮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分子对新中国极端仇视的心理的反映。这个影片的出现,是一个严重的反华事件,是对中国人民的猖狂挑衅。
……
----------------------
目录:
恶霉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
——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
《人民日报》评论员(1)
----
到底是谁家的“工具”?
——评安东尼奥尼的“申辨”
华 言(12)
----
中国人民不可侮 辛 众(20)
----
从安东尼奥尼其人看反华影片《中国》 初 澜(28)
----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驳斥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反动影片对林县的诬蔑
中共河南林县委员会第一书记 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杨 贵(43)
----
决不许安东尼奥尼丑化新中国
北京卫戍区某部天安门前警卫连全体指战员 (48)
----
不准诬蔑中国工人阶级
北京第三棉纺织厂 工人批判组 (51)
----
反映新中国是假,恶意歪曲是真
北京中阿友好人民公社 冯德 张淑云 冯延培 (54)
----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容丑化
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 乔 功(57)
----
拙劣的诽镑
国家体委 郑 臣(60)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北京体育学院工农兵学员 王 宏 (64)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不容诋毁 尹锡南 (69)
----
喜看“太级”开新花 岂容睁眼说瞎话
晓 方 (74)
----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白量
体操运动员 杨明明 (77)
----
恶毒的诋毁 无耻的谎言
女子篮球运动员 朱琪慧 魏文珊 (80)
总统是靠不住的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8
作者继续以书信的形式,从“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2019年12月16日 已读
近距离看中国:一个核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离不开、四个意识、五个全力以赴、六项纪律、七个是否、八个坚定不移、九个一律、十项禁令、十一个严禁、十二个不准、十三个显著优势、十四个坚持、十五个严禁、十六字总要求
历史 政治 林达 社会 美国
追问 豆瓣
作者: 丁捷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7 - 4
1、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风廉洁建设的鲜活教材读本!
2、反腐警示录:落马高官的“罪与罚”!
3、二月河作序强力推荐
反腐“零容忍”、“打虎”无禁区、“猎狐”撒天网、扼“四风”咽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一批腐败分子相继落马而身陷囹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在没有掌权的时候都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而在掌权之后却成了腐败分子,权力到底是催情的春药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什么集中全党智慧织就的恢恢天网在某些人手上却成了关猫的牛栏?
《追问》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反腐警示录,通过一群落马官员的口述纪实,描摹他们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深刻揭示腐败分子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他们灵魂衰落的轨迹。这是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施教于先、以案明纪,通过文学的形式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一个有效探索和创新,能够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何谓现代,谁之中国? 豆瓣
知识分子论丛
作者: 许纪霖、刘擎主编 / 王汎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9
本书为许纪霖、刘擎主编“知识分子论丛”第12辑。本辑关注的话题是重构现代中国想象,内容包括王汎森谈中国思想史研究经验、许章润谈革命、金观涛谈契约论的起源、崇明谈承认政治等。
【在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是现代中国”,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而是有待建构的一套想象。 】
何谓现 代,谁之中国?对现代中国的再阐释并不是一个事实性的揭秘,而是一个知识性的解读,它包含各种各样竞争性的话语,也包含各种不同的知识类型。主观和客观相互交错在一起,在当今新的历史语境里, 我们该如何来生产关于现代中国的知识?
------------------------
我们无法依托一个清晰、可靠、稳定的中国元素来奠定对中国的认同。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必须要有一种大无畏的成熟:与流动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共存。康德曾说,启蒙是一种成熟,就是勇敢地公开运用你的理性。而我觉得,现代人要有另外一种成熟,就是与这个时代的很多不能化解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暧昧性共存。
——刘 擎
当下中国亟需政治决断以展现政治成熟。值此情形下,如何提炼中国民族的政治气质和政治智慧,使中国走向政治成熟,蔚为一个政治的国族,是一切追究政治立宪和国家理性的理论体系之衷心寄托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得为亿万国民分享文化、政治家园的历史和政治前提。
——许章润
自由民主之所以能够运转,其前提是存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如果共同体走向分裂和对抗,自由民主也必然失败。自由民主能够有效运转,不仅仅是因为其保护了个体或群体的权利,更是因为其锻造了公民,创造了促进共通善的政治生活。
——崇 明
参谋助手论 豆瓣 Goodreads
8.7 (17 个评分) 作者: 王怀志 / 郭政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 8
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王怀志]]、[[郭政]]著。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跟随[[首长]]的酸甜苦辣、熟悉首长个性的[[艺术]]、协助首长[[决策]]的艺术、领会首长意图的艺术、维护首长[[尊严]]的艺术、探究首长[[情绪]]的艺术.
否定首长错误意见的艺术、向首长传递假话的艺术、整理首长讲话精神的艺术、替首长搞好接待的艺术、跟随首长时回避的艺术、协助首长承办会务的艺术、为首长写讲话稿的艺术、为首长服务时保密的艺术、为首长挡驾的艺术、受理首长电话的艺术、对待首长家属参政的艺术、与首长家庭相处的艺术等。
2019年5月24日 已读 “秘书可能会问:‘难道都是我们的错?’回答是肯定的:‘跟首长在一起,在小事小非问题上你就准备着永远没有正确的时候。’”
中国 政治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 豆瓣
7.9 (8 个评分) 作者: 许纪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 10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从思想史的视角梳理了包括后现代思潮、国家主义思潮、新左翼思潮、虚无主义思潮、反西方主义思潮等各种思潮,并对其源流、影响做了考辨,进而深刻指出:当今的中国只有继续沿着启蒙的路径,融入人类主流文明,才能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豆瓣
9.8 (3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赵鼎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 1
对于社会运动、政治运动以及革命的研究在国内一直未见专著。本书可以弥补这一空白。本书对社会运动与革命进行了界定并评述了其研究方法,综合论述了西方社会运动和革命理论的发展,阐述了集体行为以及情感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研究社会运动的宏观影响因素:变迁、结构以及话语。强调了国家在社会运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社会运动研究领域内的几个重要理论作了一定的评述。
历史深处的忧虑 豆瓣 Goodreads
9.0 (23 个评分) 作者: 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8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4 (177 个评分) 作者: 周雪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3
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 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2018年6月7日 已读
“其一,在法理权威基础缺失的情况下,国家权力官僚化,与历史渊源深远的官僚体制上下联手融为一体,走向官僚专制的支配形式,而不是建立在(韦伯意义上)法理权威之上的官僚制支配形式。如此,官僚体制将窒息中国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封闭停滞之虞难以避免。其二,官僚权力的膨胀与组织失败诱发卡理斯玛权威重登历史舞台,重回历史之旧辙。这两种趋向在中国当今社会均有丰富的土壤。”
三联 中国 周雪光 政治
美国十讲 豆瓣
8.5 (23 个评分) 作者: 资中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这不是美国通史,也不是学术著作,是作者多年观察美国的心得,尽量用浅显的“大白话”讲出来。这些个人心得却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思考、探索的结果。
本书作者对美国的论述,是把美国作为一种文明或者西方文明的变异来研究的,特别是把美国的政治、经济等制度作为一种人类正常的迥异于我们传统的政治文明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