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極權的誘惑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許知遠 八旗文化 2014 - 5
在香港面臨困境、台灣民主倒退、陷入極權的誘惑之際,這本毋寧更像是警示名言和拍案驚奇。
––本書編輯
獨裁者在進化,民主的典範處於不確定性,甚至出現了退步。對全世界而言,當中國政經勢力向外部擴張、咻咻來襲時,我們更需要了解極權的思維方式、形態特質;它的變形記和偽裝術;它外在的強勢和內在的弱點。否則,人類會陷入短視和迷思,被經濟增長和高效率遮蔽住威權體制之惡,扭曲強化了它的合理性存在。
史達林、毛澤東式的極權社會早已煙消雲散,在一九九〇年代,西方人舉杯慶祝歷史的終結。然而事實上,極權體制早已變形、脫變為威權,甚至是軟性威權、好像包著天鵝絨的、貌似舒服柔軟的鐵欄,而且變得富有彈性和韌性。
對此一變化,許知遠進行了歷史的、比較的縱深剖析(其涉及案例包括日本、蘇聯、法國、英國、美國,知識分子的鴉片是對獨特性的迷戀、對專制的謳歌)。他發現,「中國此刻的經驗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獨特,在歷史中的很多時刻,我們都曾公開讚揚邪惡的力量,漠視個人的自由與尊嚴。中國正是最近的一個例證。」
1930年代,西方最頂尖的知識份子紛紛把人類的希望寄託在信奉共產主義的「新文明」––蘇聯身上。悲哀的是,紀德的呼籲淹沒在一片非理性的喧囂當中。比紀德早五個月抵達蘇聯的羅曼羅蘭,則決定把他的所見所聞塵封起來,他知道,人們要五十年後才能聽懂如此尖銳的逆耳之言。
大約同一時間,來自美國的李敦白(Sydney Rittenberg)一路心甘情願地跟隨毛澤東從事偉大的共產革命。政治迫害的無情、文化大革命的慘烈,甚至是冤屈的牢獄之災,都被他當作實踐理想的考驗。直到三十年後,他才認清現實,終於說出:「我從未真的想要待在中國……」但如今,他又以商業顧問的身份重返中國……
歷史不斷重演。未來學大師奈斯比與江澤民相談甚歡,寫了《中國大趨勢》;約書亞.拉莫在《北京共識》中信心滿滿的指出,「中國給其他國家開創了一條新路。」而《當中國統治世界》的英國作者,則宣稱一種新的文明即將到來––那正是1930年代法國知識分子對蘇聯的評語。然而,這一進程並未調整方向,而一路延燒,演化為媒體對習近平中國夢的讚譽和中國式富強終將抵達的肯定。
我們不禁好奇,極權的誘惑為何如此強大?人類為了這個覺醒,將付出多大代價?
批判、檢討中國現狀的作品汗牛充棟,許知遠卻另闢蹊徑,從文化史與心理層面的角度來看,為什麼理當是最睿智、最公正客觀的知識份子也常常被一個顯然是問題叢生的極權體制所迷惑顛倒。人類常常在巨大的歷史洪流與意識型態鬥爭中迷失自己,只看到表面繁榮和短期的美好。本書刺破了美麗新世界的虛幻泡沫,引領讀者看到穿上新衣的1984。
本書特色
1.本書曾在2010年出版,本次推出全新版本,恰逢中國因素對港台造成強大壓力和衝擊。這一背景和時機,使得本書分外有意義。
2.新版文字作了大幅修訂,增加了對近幾年、尤其是習近平執政後的觀察,把歷史的維度、現實的觀察、以及港台的困境,結合一起做了深刻的分析。
常识 豆瓣
Common Sense
7.6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潘恩 译者: 蒋漫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5
“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
精心打造的全新译本
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獨立宣言 豆瓣
作者: 湯瑪斯‧傑佛遜 译者: 唐諾 臉譜
1776年7月4日,十一個北美洲的英國殖民地代表,在費城現時的獨立廳開會,投票通過了湯瑪斯‧傑佛遜所撰寫的《獨立宣言》,宣布脫離英國的統治,闡揚人類生而自由平等的權利,美國於焉誕生。
本書譯者唐諾以獨特的眼光看待這份宣揚歐陸天賦人權說法、控訴英王暴政的文獻,檢視在人類歷史中「人生而平等」這樣的論調究竟是否正確,以及《獨立宣言》背後哀傷的本質。
类人孩 豆瓣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 译者: 余世存 / 赵华 珠海出版社 2007 - 1
世界写作史上的反“反乌托邦”问题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山之作!
史如小说,小说证史。人民类历史的演进,往往就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而一部美妙的小说,总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影子。把历史与小说结合的最好的,恐怕无过于所谓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其一的《动物庄园》1944年由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写成,讲述发生在动物世界的一段历史与故事。但有意思的是,就是在做着过世后很多年,那些发生在现实世界的历史依然与之合拍的严丝严缝。本书截取过去的一段历史,用“注经”的方式,来解读隐蔽在小说背后的故事。“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二者谁又能分得清呢?不过,编注者之所以用历史来注《动物庄园》,所想刻画的对象倒是很清楚的,这也不过是把奥威尔小说中所想刻画的对象进一步真实化、现实化,身为编注者之一的余世存先生用了一个此为那个在小说和在真实历史中都出现过的主人公命名:类人孩。
《类人孩-<动物庄园>另类解读》以注疏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告诉读者那些隐蔽在小说背后的人和事真实之所在。
2015年8月11日 已读
他们把每一次获得的认知都当作真理或终极信仰,今年跟马克思站在一起,明年跟鲁迅站在一起,后年就跟哈哈哈站在一起。
乔治·奥威尔 政治 英国 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