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离巨星二十英尺 (2013)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
7.5 (23 个评分)
导演:
摩根·内维尔
演员:
洛乌·阿德勒
/
Stephanie 'Stevvi' Alexander
…
其它标题: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
/
和音天使巨星梦(台)
…
很多人听过她们的声音,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这句话几乎可作为“和声女声”职业生涯的最佳注脚。由Morgan Neville执导的纪录片《离巨星二十英尺》就将视角聚焦于如Darlene Love, Merry Clayton, Claudia Lennear, Lisa Fischer, Tata Vega还有Judith Hill等几位幕后女声,他们曾为那些20世纪最著名的流行歌手们甘做绿叶,而她们也恰好如此地见证了流行音乐史。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 (201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8.6 (61 个评分)
导演:
布莱特·摩根
演员:
科特·柯本
/
科特妮·洛芙
…
其它标题:
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
Cobain: Montage of Heck
…
科特·柯本的纪录片《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将于明年在HBO播出,该片由Brett Morgen执导,并获得柯本女儿Frances Bean Cobain的支持,提供大量未公开的家庭录像、录音、图片、demos以及歌集等等。收集的未发行音乐和录音就超过200小时。该片已制作了八年,将带给观众一个更不为人知的柯本。
玩世不躬 (2018) 豆瓣
导演:
张津菘
演员:
肖佳
其它标题:
Jony J 2017-2018 纪录片
Jony J音乐纪录电影《玩世不躬》由吉术斋、SHOOC共同出品,吉术斋拍摄制作。
从2017年《中国有嘻哈》第一季比赛结束后,Jony J的老朋友张津菘导演和吉术斋拍摄团队跨越三个国家和七个城市进行拍摄记录,历时240天的制作周期,终于从长达近200小时的海量素材中精挑细选,并最终剪辑为一部时长75分钟的音乐纪录电影。
该片见证了内地嘻哈音乐圈里程碑式的Jony J 2017“OKAY”南京奥体演唱会筹备始末,更零距离记录下Jony J舞台之上与个人生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以及他对于音乐、人生等众多方面的真实看法与生活态度,更前往泰国普吉岛拍摄了豆芽全新专辑《喜新恋旧》的创作过程。这将成为继《Start It Underground》和《拨云见日》之后,关于Jony J的新一部重要音乐纪录电影。
从2017年《中国有嘻哈》第一季比赛结束后,Jony J的老朋友张津菘导演和吉术斋拍摄团队跨越三个国家和七个城市进行拍摄记录,历时240天的制作周期,终于从长达近200小时的海量素材中精挑细选,并最终剪辑为一部时长75分钟的音乐纪录电影。
该片见证了内地嘻哈音乐圈里程碑式的Jony J 2017“OKAY”南京奥体演唱会筹备始末,更零距离记录下Jony J舞台之上与个人生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以及他对于音乐、人生等众多方面的真实看法与生活态度,更前往泰国普吉岛拍摄了豆芽全新专辑《喜新恋旧》的创作过程。这将成为继《Start It Underground》和《拨云见日》之后,关于Jony J的新一部重要音乐纪录电影。
官洲走进新时代 (2019) 豆瓣
Une nouvelle ère
导演:
Boris Svartzman
其它标题:
Une nouvelle ère
/
Guanzhou, une nouvelle ère
Over ten years, the director and photographer Boris Svartzman repeatedly visited the inhabitants of a plot of land in China. The houses and gardens there are in dispute, above all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location: an island in the Pearl River, in the middle of the megalopolis of Guangzhou. The area is to be transformed into a “nature paradise” with residential estates and parks for the new Chinese middle class. But the people resist. Their homes were destroyed in 2008. Life went on, just in ruins. They were ejected and returned. Life went on, but not necessarily in the new settlements they were given. Their gardens were destroyed. Life went on, in the gardens they rebuilt.
Loud and quiet resistance against the modernisation that’s going on all over the world seems especially dramatic in China. Svartzman captures in detail the co-existence of a modern, Western-inspired lifestyle and ancient traditions and architectures. This turns the life story of the old gentleman who always cordially welcomes the foreign guest like a ghost into a requiem. The West, fixated on cities, Svartzman says, could have learned a lot about “rural democracy” from China – had the Far East not trampled down its rural spaces and people in such a Western fashion.
Loud and quiet resistance against the modernisation that’s going on all over the world seems especially dramatic in China. Svartzman captures in detail the co-existence of a modern, Western-inspired lifestyle and ancient traditions and architectures. This turns the life story of the old gentleman who always cordially welcomes the foreign guest like a ghost into a requiem. The West, fixated on cities, Svartzman says, could have learned a lot about “rural democracy” from China – had the Far East not trampled down its rural spaces and people in such a Western fashion.
现代艺术大师 (2010) 豆瓣
Modern Masters
9.1 (61 个评分)
导演:
Louise Hooper
演员:
阿拉斯泰尔·苏克
《现代艺术大师》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一档电视系列节目,它由四部分组成,分别详细介绍了20世纪的四位重要的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马蒂斯(Henri Matisse)、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达利(Salvador Dali)的工作与生活。在片中,镜头跟随主持人Alastair Sooke的脚步,走访了四位艺术家们生前的居所、艺廊及博物馆,甚至是他们最爱的餐厅等地,向观众展示了他们伟大的艺术贡献以及惊人的后世影响力。环顾四周,麦当娜的专辑封面、米菲兔的文具、甚至是你家的沙发和电话,也许就来源于这四位大师的创作……
没有方向的家 (2005)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8.8 (32 个评分)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演员:
鲍勃·迪伦
/
琼·贝兹
…
其它标题: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
卜戴伦漂流半生(港)
…
本部纪录片用长达约4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鲍勃·迪伦,这位美国民谣大师的传奇音乐生涯。鲍勃·迪伦,这位堪称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代言人的传奇歌手,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从他深刻寓意的歌词中可见一斑。影片聚焦鲍勃·迪伦在六十年代初期成为民谣英雄开始叙述,并穿插多段从未曝光的访问片段,首次真实地披露很多他鲜为人知的画面,记录下这位历久弥新的音乐大师从1961年到1966年间的的传奇历程。
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首部人物传记长片《没有家的方向》,荣获2006年第58届黄金时段艾美奖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混音、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导演提名、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剪辑提名等多项大奖。
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首部人物传记长片《没有家的方向》,荣获2006年第58届黄金时段艾美奖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混音、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导演提名、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剪辑提名等多项大奖。
真實的叩問 豆瓣
作者:
郭力昕
麥田
2014
- 10
「這樣的紀錄片,無論無心或有意,效果上大力維護了環境政治現狀的穩定結構與不被挑戰。政客與資本家們歡迎這樣不痛不癢的紀錄片,因此地方政府與資本家爭相贊助、投資,列隊集體觀賞,還要變成中小學生教材……」
【本書特色】
從羅興階、吳乙峰,一直到齊柏林憑著《看見台灣》一片紅遍大街小巷,台灣在過去已有許多傑出的紀錄片導演以透過鏡頭的方式來關懷、探索這片土地。然而,細察這些傑出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個台灣的紀錄片往往遺漏了國外紀錄片經常承擔起的責任與義務:對政治問題的探索與批判。
素以影像與媒體分析批判聞名的政大廣電系老師郭力昕,在累積了對台灣紀錄片多年的觀察之後,將他對台灣電影工業的期許與針砭化為26篇篇精彩的文章,分從理論與個案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紀錄片的未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作者
◎王派彰(策展人、任職於公共電視「紀錄觀點」)
◎吳永毅(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掛名推薦
◎井迎瑞(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教授 / 2014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 2014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及百萬首獎得主)
◎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主任)
◎沈可尚(紀錄片導演 / 2013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得主)
◎邱貴芬(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張照堂(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兼視覺學院視覺藝術研創中心主任)
【本書特色】
從羅興階、吳乙峰,一直到齊柏林憑著《看見台灣》一片紅遍大街小巷,台灣在過去已有許多傑出的紀錄片導演以透過鏡頭的方式來關懷、探索這片土地。然而,細察這些傑出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個台灣的紀錄片往往遺漏了國外紀錄片經常承擔起的責任與義務:對政治問題的探索與批判。
素以影像與媒體分析批判聞名的政大廣電系老師郭力昕,在累積了對台灣紀錄片多年的觀察之後,將他對台灣電影工業的期許與針砭化為26篇篇精彩的文章,分從理論與個案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紀錄片的未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作者
◎王派彰(策展人、任職於公共電視「紀錄觀點」)
◎吳永毅(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掛名推薦
◎井迎瑞(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教授 / 2014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 2014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及百萬首獎得主)
◎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主任)
◎沈可尚(紀錄片導演 / 2013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得主)
◎邱貴芬(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張照堂(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兼視覺學院視覺藝術研創中心主任)
坂本龙一:终曲 (201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Ryuichi Sakamoto: CODA
8.6 (569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
演员:
坂本龙一
其它标题:
Ryuichi Sakamoto: CODA
/
Ryuichi Sakamoto: Coda
…
这部关于日本顶级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时间顺序,剪辑了坂本龙一30年前参与《末代皇帝》等电影以及40年前作为YMO乐队成员活动的宝贵片段。Coda在音乐术语中是,Coda是一个乐章最后的段落里强调终止效果的乐段。正如有着匠人精神的坂本龙一,愿将每部作品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部进行创作。
海石湾 (2011) 豆瓣
8.2 (8 个评分)
导演:
马占冬
影片記錄了西北地方,在中國第二大的蘭州碳素廠裡,三線二代人老趙的故事。面對曾經的理想與現實困境,老趙在春節前面臨的無奈選擇。本是年年「三好學生」的老趙卻在成年的現實壓力下,被動地選擇了另一條人生之路。在家庭、個人生存的困境中,逐漸沉淪,這個從父母年輕時就奮鬥過的地方,卻沒有給他任何生活的希望。
樸實善良的本性以及對文學藝術的理想追求,使老趙內心深處充滿苦痛掙扎。夾在社會街頭生活與內心對生活最後的一絲渴望中,老趙最終陪母親走完了背離故鄉的一生。並徹底離開了海石灣。三線人的命運如早已凋零的工廠一樣被國家歷史遺忘,個人的局限與現實制約,在轟轟烈烈的中國城市化的變革中,被徹底淹沒。
樸實善良的本性以及對文學藝術的理想追求,使老趙內心深處充滿苦痛掙扎。夾在社會街頭生活與內心對生活最後的一絲渴望中,老趙最終陪母親走完了背離故鄉的一生。並徹底離開了海石灣。三線人的命運如早已凋零的工廠一樣被國家歷史遺忘,個人的局限與現實制約,在轟轟烈烈的中國城市化的變革中,被徹底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