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
关于设计的思考 豆瓣
Thoughts on Design
作者: [美] 保罗·兰德 译者: 吴梦妍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8
这是一部平面设计的重要著作,于1970年问世。本书在保罗·兰德事业巅峰时期写就,明确表达了他的先驱性观点,即所有设计广告、印刷或者工业设计应该无缝结合“美和实用”。
好的设计,兰德主张是通过视觉形式简明地表达概念——在最好的情况下,升华寻常之物。
这一版本逐字逐句保留了兰德1947 年的最初发表的文章以及他在1970 年对文字和图片及意象做出的修订,文本按照最初始的字体,版式风格,资料来源和脚注、图注和前言也使用原版的形式。唯一现代性的让步,是一个新的版权页、目录、知名的设计师兼批评家麦克·贝鲁特撰写了前言,以及基于可读性考虑的微小风格改动。在今天看来这本经典著作一如从前,是卓越设计价值永恒性的确实证明。
保罗·兰德:设计师的艺术 谷歌图书 豆瓣
Paul Rand:A Designer's Art
作者: 兰德 译者: 张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9
本书汇集了保罗·兰德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许多杰出的设计文章和平面设计作品,再次收录了兰德1947年的经典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中的多篇文章----许多都在1984年得到了兰德的更新.本书还收录了他随后在广告设计,企业识别,设计教学,字体排印领域创作的多件杰出创新作品.他在书中探讨了多个设计话题,包括幽默的作用,商标,设计和游戏本能,颜色的复杂性,包装的艺术,设计政治等.每篇文章都配有兰德自己的设计案例----广告,书封,产品设计,企业商标,包装,内饰----和他推崇的艺术家的作品,以进行解释说明.
《色彩艺术》《造型基础》 豆瓣
作者: [瑞士] 约翰内斯·伊顿 译者: 杨继梅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7
《色彩艺术》《造型基础》是包豪斯设计理念的精华,是伊顿再包豪斯任教期间必修基础课——色彩课与造型课的内部讲义,也是伊顿作为艺术家、教育家的毕生心血。
两本书共同总结出一套普适性的色彩与造型客观规律,解释了艺术与设计的底层逻辑,是色彩与造型领域的开山之作,值得一读再读!
一百年后的今天,因其历久弥新的内容,大多欧美知名的艺术与设计院校仍将这两本书列为其基础设计课程的必修教材,是学习色彩与造型知识的之选。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豆瓣
作者: [ 英 ] 伊丽莎白 · 威尔海德 / Elizabeth Wilhide 译者: 张心童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 - 8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收录古今装饰纹样1500例,涵盖东西方历史上的各种装饰风格,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几何图案、图画和抽象图案五大类,涉及纺织品(服饰、地毯、桌布等)、印刷品(壁纸、图书、包装纸等)、家居用品(家具、地板、瓷砖、灯饰等)和艺术品(陶器、瓷器、剪纸等)。所有图案标注设计者、年代等基本信息,配以文字介绍。书中还用78个图文并茂的专题重点介绍了威廉·莫里斯、胆小野兽等设计师,扎染、镶木等特色艺术,以及中国风、现代主义等艺术风格。本书版式精美,色彩艳丽,堪称视觉盛宴,既是设计师的重要参考书,也是所有爱美之人欣赏装饰艺术的必备珍藏。
为多元世界的设计 豆瓣
Designs for the Pluriverse
作者: (哥伦)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 译者: 张磊 / 武塑杰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当前,无论是消费品、数字技术还是建成环境的设计,其目的均是为了形成一个同质化的世界。本书作者提出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新视野,旨在将设计构造世界的能力引导到公平正义与地球环境深度和谐的存在与行为方式之上。作者从本体设计的认识论中发展出自主性设计的方法论,引导设计摒弃商业化和单一现代性取向,采用更具协作性、地方性、多元化的进路来关注环境、实践和政治问题。作者将自主性设计原则与拉丁美洲土著、非洲裔的去殖民主义努力的历史相联系,展示了重新设计后的设计实践如何引导创造更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秩序。与着重于说服读者相信设计的思路不同,作者从设计理论、政治生态学、政治本体论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出发,表明设计可以为解决一些紧迫的全球危机提供强有力的机制。本书既是设计理论著作,也是一位人类学家对过往研究的重新评估,更是极具号召力的设计变革手册,不失为一本设计人类学、设计研究和发展研究的经典之作,为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多元的思路与可能性。
佐藤可士和的对谈笔记 豆瓣
作者: 佐藤可士和 译者: 孙明远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3 - 7
本书收录了佐藤可士和在2015年-2020年的五年时间中与各行各业的翘楚们的对谈内容。其中,有日本AI 研究的第一人松尾丰先生,有曾在世界足坛大放异彩的前足球队员中田英寿先生,有第一位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亚洲导演宫本亚门先生,有引领日本 KAWAII 文化的第一人增田赛巴斯汀先生,有宝冢歌剧团的导演小柳奈穂子女士,还有长期以来致力于采访女性的工作、生活方式、国际问题等新闻的浜田敬子女士等等21位接受采访的嘉宾。
书中访谈的话题涵盖了人工智能与艺术家之间的纠葛关系、亚洲文化在西方世界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内敛的东方文化应该如何破局、设计师或艺术家如何运营自身品牌、女性职场人如何在工作中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如何保留并发扬自身传统文化等等方面。佐藤可士和以设计师的独特视角,与受访人之间展开充分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给读者以不同的启示。
本书中还收录了佐藤可士和整理的在对谈中如果想要获得信息而需要准备和注意的事项,也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性。
佐藤可士和是非常活跃的日本设计师,他喜欢在跨界工作中寻找灵感。这本由他发起的对谈笔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一个好的设计师必然是善于沟通的设计师,换句话说,设计的神髓并不囿于设计本身,一定涉及很多别的东西,这个道理对文学,对很多事情也都适用。——止庵 作家
排版造型 白井敬尚 豆瓣
9.0 (5 个评分) 作者: 白井敬尚著 / 张弥迪编 译者: 刘庆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1 - 11
本书是白井敬尚先生第一本正式的作品集,特别之处在于并非直接翻译引进,而是编者在“排版造型白井敬尚”日本展的基础上,搜集白井先生发表的文章,并请其审订、修改、补写而成。全书的编辑是学着白井先生为扬·奇肖尔德、清原悦志做专辑的思路,将其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和类别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四个章节:一、排版造型,主要收录早期作品以及与字体排印相关的设计和论文;二、网格构造,收录其论述网格系统历史的论文及详解其设计方法的《网格系统活用法》;三、idea的十年,收录部分idea杂志;四、装帧意匠,收录以装帧设计为主的作品及相关文章。本书的书名除了参照日本展的名称“排版造型”以外,还增加了一个副标题“从国际风格到古典样式再到idea”,即是为了体现白井敬尚在不同阶段的风格。
设计的125条通用法则(全本) 豆瓣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作者: [美]威廉·立德威尔(William Lidwell) / [美]克里蒂娜·霍顿(Kritina Holden) 译者: 陈丽丽 / 吴奕俊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9 - 5
《设计的125条通用法则》自2003年初次出版以来,经数次修订,被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俄语、日语、韩语、汉语(简体字和繁体字)等语言,已有32个版本广泛传播,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典工具书。最初的中文版译作《最佳设计100细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全本”依据最新修订的完整版翻译制作而成,新增25条常用的法则,图文都没有任何删减。
这是一部跨越各专业领域的设计著作,收录的设计法则并不限于平面设计,还包括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程序设计、游戏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诸多设计领域。书中用清晰易懂的文字解说了各类设计法则,并且每条法则都配有将其应用于实践的图示实例。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既便于初学者掌握,又便于专业人士随时查找。所有设计师都可以从中快速吸收宝贵经验,避免致命错误,开启更多、更好的沟通与创意。
不论是举办营销活动、设计海报、筹划博物馆展览、设计电脑游戏,还是进行更复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我们看到的最终作品实际上都是诸多设计领域里概念与实践的融合。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做到对这些领域全部精通,因此设计师要设计一个作品,就要在各种领域不断搜寻与借鉴。这本实用的设计宝典恰好可以满足这种搜寻与借鉴的需求。即使对于一个设计领域之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能培养其判断“好设计如何好”的眼光与能力,看懂设计的门道,欣赏生活中的设计之美。
经典企鹅:从封面到封面 豆瓣
Classic Penguin:Cover to Cover
9.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保罗·巴克利 编著 译者: 邹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0
我们的设计师总能直面挑战,拒绝平淡无奇、只求新颖巧妙,可能会有些颠覆,但始终很企鹅。
——艾尔达·鲁特,企鹅经典副总裁
成立于1935年的企鹅图书是一家被全世界读者和出版业同行敬重的出版机构,其装帧设计更是引领出版业多年。
作为其几十年设计风格的沉淀,企鹅的创意总监保罗·巴克利曾于2010年企鹅图书成立75周年之际出版了《企鹅75》,书中精心挑选了在过去数十年间最能代表企鹅风格的75款图书封面。作者更是在书中讲述了未被外界知晓的封面设计幕后故事,让读者得以一窥图书封面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确定的复杂历程。
大受欢迎的《企鹅75》如今迎来了续作,《经典企鹅:从封面到封面》。结合艺术家和作家娓娓道来的评论,保罗·巴克利精心策划并展示了十多年来那些令人惊艳的封面设计及其背后的故事。如果你喜欢文学经典、书籍设计和一切企鹅的东西,《经典企鹅》不容错过。
平面设计中的绘画、构成、色彩与空间样式 豆瓣
Drawing for Graphic Design
作者: [美] 蒂莫西·萨马拉 译者: 刘雪芹 / 韦锦泽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4 - 6
《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平面设计中的绘画、构成、色彩与空间样式》是一本对平面设计师实用绘画技法全解析的图书。绘画是设计师用来探索视觉化思维、把思想转化成现实交流的概念化过程,本着这一理念,本书各章循序渐进地把读者从学理的学习领向具体的解决方案。“发现”这一章介绍了一些普遍性的视觉原理,如形状语言、布局、正负形构图与变化节奏、空间的利用以及色彩等,以帮助读者发现画面感强的事物并将其视觉化,还阐述了设计传播语境下绘画的叙事性和概念化。“过程”这个章节概述了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典型的绘画方法以及与数码绘图、印刷制作、绘图与其他图像结合等相关的一些问题。每一种方法的介绍都附有对一个个商业化项目案例始末的分析。“创意”章节别出心裁地激励读者通过由简入深的亲手操练,从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到复杂的概念化,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新的创意领地。每个阶段的练习建议能帮助读者将学到的新技巧立即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作品”一章展示了大量世界各地设计师和设计室的真实项目。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那些视觉效果独特的手绘图像的魔力,能为印刷品、环境设计和互动式传播等渠道提供夺人眼球、让人难忘的有效设计方案。
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 豆瓣
Graphic Designer's Essential Refenrence
作者: [美] 蒂莫西·萨马拉 译者: 庞秀云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3 - 2
“好的设计师不仅要知道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似或不同,同时还要知道各个元素所传达信息的对比,哪些元素传达了亲密、愤怒或平和的情绪,哪些元素又给你金融的、医疗的或工业的体验。”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基本设计技巧, 平面设计元素和设计策略。“设计元素”一节又分为四个小组:常用图形、色彩理念、文字排版风格和排版策略。一旦掌握了基本设计技巧及设计元素之后,作者在“设计策略”一节中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技巧和元素用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图形、色彩、字体、网格参考》是所有平面设计师必备的手头参考书,它可以为设计师带来设计灵感。
英国文字设计教科书 豆瓣
How to Use Type
作者: [英]林赛·马歇尔 莱斯特·米切姆 译者: 赵为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4 - 6
《英国设计文字教科书——文字的编排、色彩、符号传达设计与实验》介绍了印刷文字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是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它以富于创意的方式提供了大量信息,让平面设计各个分支的学习者都能对文字运用这个视觉沟通中的重要方面有大体了解。书里介绍了字体,讲解了文字设计和使用,以及文字作为沟通工具,如何设计和运用的实验和制作考虑,涵盖了文字涉及的所有基本信息及常用术语。整本书中引用了大量印刷设计和屏幕设计的实例。书中还提供了有图片指导的练习、好用的小提示和案例分析,充分专业地讲解了书中各个重要主题。
破译文字编排设计 豆瓣
Typography Essentials: 100 Design Principles for Working with Type
作者: (美)艾娜•索尔兹(Ina Saltz) 译者: 周 彦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2 - 6
本书是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读本,归纳、总结和划分许多复杂的关于字体有效运用的问题,但并非把这些问题简单化。对于每种媒介设计者来说,字体在媒介中或多或少都起着重要作用。
对字形字体透彻的了解及有效利用字体知识,只有通过不断观察和尝试才能获得,本书即旨在为那些苦苦探求以提升其字体设计技艺者们提供便利。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字母、单词、段落及页面。100条原则的每一条都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视觉大师汉斯·希尔曼 豆瓣
作者: 林家阳 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 4
本书按创作年份和艺术门类来编排全书。分为【招贴】【图形】【插图】【速写】等几部分。汉斯·希尔曼的一幅幅招贴作品,应用了使人惊叹的简洁而准确的视觉语言,采取了出奇制胜的艺术表现手法;更慑人心魄的是那些以黑白表现手法来讲述惊心动魄的犯罪侦破案的侦探小说插图和连环画。没有看过他这部分作品的人,无法想象那些作品是如何将杂乱无章的犯罪现场由故事情节的深入而不断转换视觉角度展示出来,如何将平庸无奇的小角色、狡诈阴险的罪犯和智慧超群的侦探们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它们让观众情绪随情节跌宕而起伏,随场面变化而波动。从本书中,人们可以观赏希尔曼的杰作,体会他的艺术风格,研究他的文化背景,领略他的设计风采,甚至可以顺着大师走过的路再作一次艺术设计之旅:招贴设计如何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插图如何为文章画龙点晴;还有,怎样学会掌握创新的方法,让视觉语言在艺术设计应用中达到表情自如的地步。
汉斯·希尔曼的招贴设计风格因受现代绘画中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而独树一帜;让人过目不忘的还有他非常智慧地将电影中的动态蒙太奇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与他的作品同样杰出的是他的教学工作,他在几十年的招贴设计教学中造就了几代人,我们不难从他的学生冈特·兰堡教授和弗里德·格林德勒等的作品中看见汉斯·希尔曼的视觉艺术设计精髓:视觉上的广告性、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个性和创造性等等。在欧洲设计界,人们尊称希尔曼为现代广告的发掘者。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第二部分图形游戏对学习视觉艺术设计的人来说是最为经典的,也是对我们今天的设计基础教育最有直接影响的。它的作用并非局限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科,而是所有设计专业领域。希尔曼善于把细节和整体结合起来思考,从一个字母到图形含义的表现是那么简单、又那么详实而幽默,从学童到长者都能理解。什么是视觉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就是帮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并理解事物”的导向者、并能通过视觉设计完成的画面来为人的视觉需要服务。而图形创意练习是训练人的视觉设计表现能力的最好方式。
第三部分是插图。希尔曼教授被称为国际著名插画大师。著名的设计大师霍尔格·马蒂亚斯教授评价他的插图艺术时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人能超越希尔曼先生的插图水准,我常被大师的某些细节表现所打动。”在大师的作品中,有许多情节引人去探索,比如:房门被踹开时的爆发力是如何表现的?美女婀娜多姿的形态是如何捕捉的?
第四部分为速写。速写是所有学习设计艺术者的专业基本功,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而恰恰这么重要的艺术基础在今天的教学中被轻易地忽略了,并以石膏像和静物来替代训练素材。其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速写的对象,比如,希尔曼作品中的“一位漫游者梦见圣洁的莫尼卡”就是他工作之余的随笔,捕捉想象的快速记录。这样的例子在他的速写中随处可见。
Printed Matter 豆瓣
作者: Karel Martens / Jaap van Triest Hyphen Press 2010
Upon publication in 1996, printed matter was labeled an instant classic in the world of design publishing. This beautifully designed visual survey of the career of Dutch graphic designer Karel Martens is a tactile distillation of Martens's unique and personal approach to design. Projects—ranging from postage stamps to books to signs on buildings—are arranged in layouts that fully explore the print process. The first edition of printed matter rapidly sold out along with a second edition published in 2001. This third and final edition includes a new interview with Martens and brings the survey of his work to 2010, marking fifty years of practice.
Paul Cox Design and Art 豆瓣
作者: ポール・コックス PIE Books 2017 - 8
"Born in 1959, Paul Cox is a multi-talented French artist who is well known for his graphic design, illustration and stage art. In 1999, he won the Bologna Ragazzi Award in Fiction at the Bologna Children s Book Fair. Cox s artworks are all charming graphic designs. This collection showcases his various works, which were released primarily in France and Japan. Ranging from advertisements for Opéra national de Lorraine à Nancy, the Japanese brand MUJI in Paris and the Hokuriku bullet train in Japan, to unique publications on lettering and shapes, Cox s humorous drawings, bright color combin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 human touch combine to create a graphic design style that is all his own. This title also features a look at Cox s lifestyle by introducing his favorite things at home, rough sketches and an interview with the artist. This is sure to be a treasured collection for Paul Cox fans everywhere, as well a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ose studying design and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