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hua - 标记
超现实主义宣言 豆瓣
Manifestes du surréalisme
7.8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布勒东 译者: 袁俊生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超现实主义,就是当代艺术的入场券!
——20世纪影响巨大的文艺经典,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纲领性宣言,以革命性理论掀起西方现代史上辐射最广的美学风暴。
.
★时代的机械师、超现实主义的缔造者安德烈·布勒东思想经典合集,以创造性突破,缔造独一无二文艺运动,全面引领先锋艺术的革 命性创新。
.
★作为一种革命思潮,超现实主义对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绘画、电影和生活都产生巨大影响,成为通往现代文艺精神的必经之路,理解西方文艺发展的必读书。
.
★布鲁姆《西方正典》书目推荐,毕加索、达利、贝克特、布努埃尔、金斯堡皆被照亮,福柯将布勒东称为“我们时代的歌德” 。
.
★法国文学研究学者、翻译家袁俊生先生精心修订重版。
.
★精装典藏本,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整体装帧,亚洲知名拼贴艺术家詹雨树创作封面视觉
.
【内容简介】
.
奇异、疯狂、直觉、非理性、反逻辑、梦幻全能……
超现实主义革命,是梦的浪潮!
.
作为一种革命思潮,超现实主义要求对社会进行深刻的变革,其意图创造一种包含着“诗歌、自由与爱”的光明。而作为先锋艺术的重要思想源头,超现实主义对整个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美学、绘画、电影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书收录了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等作品,这些文章最终确立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布勒东赢得了巨大声誉,使他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人物。
.

从沉醉中获取革命的能量,这便是超现实主义的所有作品和活动的目标。
——本雅明
.
★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诗歌形式,它是信赖自我精神的呐喊,并决心彻底砸碎束缚它的桎梏。若有必要,甚至可用锤子砸碎它。
——阿尔托
.
★超现实主义,当下独一无二的文学运动。
超现实主义者以他们全然反叛的魔幻青春对抗世界,对抗肉体,对抗灵魂。
……同时,他们也回身反抗起自己最爱的人,并享受着其中的欢愉与痛苦。
——塞尔努达
2022年12月22日 想读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 豆瓣
作者: 姚念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10
本书是作者研治康熙朝政治史的论文结集。
全书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汉关系、出兵准部等问题入手,系统批判业已在学术界和民间形成的所谓“康乾盛世”和“千古一帝”玄烨。
玄烨在位六十二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最为长久的一朝,这成为他及其后嗣得以宣扬其圣明和“康熙盛世”的资本,也是一种“既成事实”。然而,玄烨最为关切的问题是如何维持祖宗家业不堕。他政治活动的全部内涵,就是要保持满洲贵族在政治上的绝对支配地位,亦即政权的合法性。由玄烨首倡,胤禛、弘历所弘扬的所谓大清得天下最正,正是其具体表现。
作者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努力揭示康熙朝的专制特质和“康乾盛世”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角度新颖,结论发人深省。
2022年12月7日 想读
陈伯达传 豆瓣
作者: 叶永烈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6 - 7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
2022年11月12日 想读
三朝辽事实录 豆瓣
作者: 王在晋 2000 - 6
书名。明王在晋撰。十七卷,首卷《总略》一卷。崇祯十一年(1638)成书。首卷《总略》,概述辽东分野、沿革、战略地位、边防及朵颜、海西、建州势态,正文十七卷叙列万历四十六年(1618)到四月天启七年(1627)的辽东战事。依年按目,历叙战守梗概、兵饷要务、将土怯弱、官僚相讦情况,引录大臣奏议,多它书所未备,为研究明清战争的重要史籍。有崇祯刻本,清乾隆时被禁,1930年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据私藏本影印。
2022年10月19日 想读
玉镜新谭 豆瓣
作者: 〔明〕朱长祚 / 仇正伟 点校 1997 - 11
本书是一部汇辑晚明时期魏叫贤及阉党与东林党斗净史实的书籍,比较详尽地汇录了魏忠贤发迹、擅政、败亡以及最后勘审其余党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晚明政治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本书为元明史料笔记之一种。 作者朱长祚耳闻目睹阉党作乱及败亡的经过,他用心搜辑有关资料,汇成此书,共10卷,凡32类,每类均先叙事,后节抄或摘录有关诏令奏疏,为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本书自崇祯年版后再未刻印,故传本极稀,海内罕见,为研究晚明史的必备之册。
2022年10月19日 想读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上野先生、フェミニズムについてゼロから教えてください!
8.8 (61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田房永子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2022年10月12日 想读
大清一统志(全十二册) 豆瓣
作者: [清]穆彰阿 / 潘锡恩 等纂修 2008 - 1
《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地理总志。清代编修《一统志》前后凡三次,第三修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名《嘉庆重修一统志》,穆彰阿等修,共560卷,另加凡例、目录2卷。《嘉庆重修一统志》进行了增补,不仅仅是嘉庆二十五年以前的清代地理总志,而且也包含了以往各代的地理志内容,它不仅为研究清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其价值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地理总志。兹将本书影印出版,以飨读者。
第一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至卷五十八)
第二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五十九至卷一百八)
第三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百九至卷一百五十)
第四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百五十一至卷一百九十)
第五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百九十一至卷二百三十八)
第六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二百三十九至卷二百八十八)
第七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二百八十九至卷三百三十三)
第八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三百三十四至卷三百七十八)
第九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三百七十九至卷四百二十三)
第十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四百二十四至卷四百五十六)
第十一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四百五十七至卷五百一)
第十二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五百二至卷五百六十)
2022年9月19日 想读
清日战争 豆瓣
First Sino-Japanese War
作者: 宗泽亚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8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版
以日本视角最完整还原亚洲两强较量的战争图景
甲午战争老大帝国败于蕞尔小国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
[ 内容简介 ]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本书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战地各种局部、战争影响、大事记、图记、表记等编纂出一部崭新巨著。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书各部分均采用清日两国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对清日两国之间战斗力等军事能力现状的了解。
[ 推荐语 ]
凤凰卫视、《新京报》《第一财经周刊》《文汇报》《羊城晚报》《深圳晚报》《新民周刊》《南国都市报》《信息时报》《看历史》《炎黄地理》、凤凰网、人民网、搜狐网、腾讯网 联合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专著,是我读过研究这场战争最具价值的书籍之一,书中运用了大量日方的数据,几达巨细无遗的程度,甚至连日军炊事班使用什么炊具,都一一罗列出来。这种对技术细节的关注,一向是中国学者最缺的。不过,这本书以日方史料为主,能引起争论之处甚多,光是书名,我估计就有不同的意见。
——叶曙明,近代史学者
这本书也许也不可能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同,但是我想谁都没有办法否定,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的孤诣苦心。
他搜集了那么多资料,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对这场战争很多具体的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我看在中国的历史学家里面,没有人能够做得到,至少中国的历史学家好像还没有人能够到日本去做这样的史料搜证。
——香港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对于维系东亚的稳定来说,那段历史中依旧蕴藏着不可忽视的丰富财产,这也正是这本《清日战争》的价值所在。
——《书城》
2022年9月12日 想读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豆瓣
作者: 宋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6
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推荐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这一题目所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夏商以来至明清垂垂四千余年,所涉及的军事重镇不可胜数,以个人渺渺之身来对它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庄子所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另外,现代学者亦对于历代兵家要地多有论述,如何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我在动手写作之前曾对这项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切入角度做了一番详细的思索,特向读者说明。
2022年8月13日 想读
经略幽燕 豆瓣
作者: 曾瑞龙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中的成败关键。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不仅厘清了宋初军事史中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外交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从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2022年8月13日 想读
邵氏闻见录 豆瓣
作者: 邵伯温 译者: 李剑雄,刘德权点校 1983 - 8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邵氏闻见录(繁体竖排中文)》20卷,作者早年适逢王安石变法,中年经过元祐党争,晚年遭遇靖康之祸,故其见闻极为丰富。《邵氏闻见录(繁体竖排中文)》对王安石变法所记颇多,还记载了一些北宋初年的朝章制度及逸闻趣事。《唐宋史料笔记丛刊:邵氏闻见录(繁体竖排中文)》为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之其中一种。
2022年7月2日 想读
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 類編皇朝中興大事記講義 豆瓣
作者: [南宋]呂中撰 / 张其凡 白曉霞 整理 2014 - 1
本书由南宋吕中撰,是南宋书院的讲本,是南宋人所编北宋历史教科书,可作为宋人所编之当代史看,约可了解北宋之大貌。通过此书亦可了解到南宋士大夫对北宋政治利弊之解析。又,此书为南宋科场所编,故可了解当时科场询及之北宋历史之重点。可为今日宋史研究之基本史料与入门必读资料。
2022年7月2日 想读
玉壶清话 沧浪诗话 豆瓣
作者: 严羽 / 校注 朱刚 凤凰 2009
《玉壶清话,沧浪诗话》采录的两部宋人诗话——《玉壶清话》和《沧浪诗话》——都与佛教关系密切,前者为僧人所著,但记录的却大多是士大夫的诗文轶事,后者则以“以禅喻诗”著称。唐朝政府曾比较认真地执行均田制,限制了汉魏六朝以来门阀贵族势力的发展,但唐末五代的战乱,却在扫荡了旧贵族的同时,也将均田制破坏无余,加上中央政府统治力的软弱,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自然地出现了新兴的地主、富民。如果新的统一王朝——北宋政府直接任用这批地主、富民,那么他们一旦跟政治权力结合起来,就会又一次形成豪强门阀的阶层。
2022年7月2日 想读
"赤脚医生"手册 豆瓣
作者: 上海中医学院 等编写 / 上海出版系统出版革命组 编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9
“赤脚医生”的兴起
1965年6月26日,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时,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当这样一组数字被毛泽东知悉后,他发怒了。随后,经短暂培训的农村稍有文化的赤脚医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1968年夏天,上海《文汇报》刊载了一篇《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文章。同年第三期《红旗》杂志和9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都全文转载,也就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正式称为“赤脚医生”,毛泽东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赤脚医生的兴起是与当时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农村合作医疗密不可分的,赤脚医生是合作医疗的忠实实践者。新中国合作医疗的典型是一个叫覃祥官的人在鄂西长阳土家山寨创造的。覃祥官主动辞去公社卫生所的铁饭碗,在大队卫生室当起了记工分、吃农村口粮的赤脚医生。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合作医疗费,大队再从集体公益金中人均提留5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覃祥官首创的看病吃药不花钱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90%以上的农村推广,惠及亿万农民。
《赤脚医生手册》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赤脚医生?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必须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子女,其次还要读过书,最起码要小学毕业。生动性、通俗性、实用性、针对性是课程讲授必须考虑的。教授营养学知识,应避免“碳水化合物”是“能力的能源”这样的讲法,要说“糙米比白米补,焖饭比蒸饭补,吃蒸饭要吃米汤”等。
《赤脚医生手册》简直就是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
在长达30年的岁月里,《赤脚医生手册》不仅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直是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它的发行量仅次于《毛泽东选集》。《赤脚医生手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先后被翻译的文字达50多种,在全世界发行,时至今日,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养得起、用得动、留得住”
赤脚医生首先是农民,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靠生产队的工分生活,所以养得起;赤脚医生就生活在村民中间,可以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加上良好的人脉关系,因而用得动;赤脚医生户口在村里,家眷在村里,社会关系在村里,不会像巡回医疗队那样来去匆匆,是留得住的医生。
2022年5月24日 想读
“再造藩邦”之师 豆瓣
作者: 孙卫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3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系近世东亚中日韩三国间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影响深远。明朝军队远赴朝鲜半岛,异国作战,异常艰苦;但英勇奋战,屡建奇功,最终将日军赶出朝鲜,使得“藩邦”得以“再造”。然而,因为党争激烈,《明神宗实录》未能如实叙述他们的战功;明清易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与清官修《明史》又加以贬低和抹杀,致使明军将士群体形象不明,人数不清。当今日韩学术界对本场战争研究成果虽丰,但多立足本国立场,对明军论述亦多有不公。本书基于朝鲜王朝与明清史料的对比研究,考订出明军总人数及其群体特征;并以石星、宋应昌、李如松、杨镐、丁应泰、董一元等为代表,系统梳理明军将士在战争中的相关问题,以点带面,力图呈现明军将士在战场上的风貌。同时关注到,因为南兵英勇善战,使得朝鲜君臣希图学习《纪效新书》,重建朝鲜军队。最后两章对《明史纪事本末》与清官修《明史》如何书写明军将士,追根溯源,试图说明正是清初的政治文化左右着史家们的历史书写。
2022年5月10日 想读
金瓶梅的艺术 豆瓣
8.7 (26 个评分) 作者: 孙述宇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 - 8
金庸、傅聪、梁羽生盛赞的《金瓶梅》研究者
李欧梵、商伟、田晓菲、杨早共同推荐
广受赞誉的《金瓶梅》研究经典之作
寥寥数万字,妙解《金瓶梅》的欲望与罪恶、悲悯与救赎
☆编辑推荐
◎文字简练、内容详略得当
文字优美,篇篇珠玑,阅读门槛低,尤其适合对《金瓶梅》感兴趣、有误解的读者。
◎真正抓住《金瓶梅》内核的赏析
作者与《金瓶梅》心肠相通,他以悲悯宽和的态度,引领读者从《金瓶梅》关于欲望、罪恶表象中,发现故事背后“人生的本来面目”。
◎旧版高分,影响深远
本书的很多洞见在当代《金瓶梅》研究上具有首倡意义,比如发现《金瓶梅》对死亡的关注、用释家思想理解《金瓶梅》等,自1978年初版以来已逾40年,还在不断影响一代代的研究者。
◎双重维度了解《金瓶梅》的价值
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两个维度,对比分析《金瓶梅》的写作艺术,充分认知《金瓶梅》真正的文学高度和文学价值
☆学者推荐
古今中外对《金瓶梅》的评论众多,可谓仁智互见。孙述宇先生《金瓶梅的艺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分析,以其犀利的眼光、爱惜的情怀,更因为深深了解西洋小说历史而能够对中国文学传统中这部横空出世的杰作产生格外深刻和独到的反观,特别于我心有戚戚焉。虽然最初写于四十多年前,今天重读,还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希望哪怕没有读过小说原作的人,也来读一读这部论著,也许可以对小说形式的艺术,对《金瓶梅》,对我们的人间世,都能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孙述宇关于《金瓶梅》的讨论,点出了这部衍生自《水浒传》的“同人文”最有趣的双重性:一方面,《金瓶梅》表现出惊人的写实能力,对市井社会的再现远超母本《水浒传》;另一方面,意图劝人向善的冲动又制约着作者的妙笔。《金瓶梅》就在纠结中走完了全程,也成就了它相对寂寞的声名。读读孙述宇教授这本书,能让你从头开始认知《金瓶梅》这本无法入选“古典名著”的奇书。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于《金瓶梅》的赏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西门庆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学经典所开启的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众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诃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浅出地阐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学高度。同时,作者以与《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肠,体察人性的深不可测,尤其是对宋惠莲、应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进行解说,透彻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赎。
2022年3月18日 想读
陈诚回忆录 豆瓣
作者: 陈诚 2009 - 1
《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记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主持参与和亲历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和评价了国民党对日作战的成败得失。此书对于了解陈诚的生平、思想和政治性格等是最直接的历史资料,对于读者从特定视角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以及开展民国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是《陈诚回忆录》系列丛书之一,原由台湾“国史馆”2005年出版发行。全套丛书共分六卷:《北伐乎乱》(一卷),《国共战争》(一卷),《抗日战争》(两卷),《建设台湾》(两卷)。
2022年2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