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hua - 标记
党员、党权与党争 豆瓣
9.3 (23 个评分) 作者: 王奇生 华文出版社 2010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2022年2月19日 想读
淞沪会战 豆瓣
作者: 宋希濂 / 黄维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 - 1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介绍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激于民族义愤,奋起抵抗,得到上海各界和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2022年2月18日 想读
叫魂 豆瓣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4 (194 个评分)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6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2022年2月16日 想读
武夫当国 豆瓣
作者: 陶菊隐 海南出版社 2006 - 10
民国初年大牌记者陶隐亲身见闻,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7年统治,13位总统,46届内阁。存新闻之鲜活与生动,取史书之求实与大气。
遍地枭雄,波诡云谲。战争、政变、暗杀、政争、学潮、工潮,什么事都在姓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样样都试过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漫长而曲折。
王学泰、吴思、张鸣、雷颐、李亚平、刘苏里联袂推荐。
从晚清帝国崩溃到民国政府重新统一中国由帝制走向“共和”的转型史,贯通中国古今历史的关键环节,理解近现代中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对今天来说,民国史也许是中历史当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段,而1912年到1928的这一段尤为重中之重。至今我们也还不能完全弄清楚,读明白。后来人回头望去,许多现象还难以理解:军阀多是“有枪就是草头王”的粗人,可有时他们在法律程序面前也会心怯和低头;那时够得上知识分子这个称号的也许就是十几万、至多几十万人吧,而其政治影响力、其社会示范效应,却可以是空前绝后。王学泰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陶菊隐先生的著作,带我走进军阀史的研究。先生是民国时期屈指可数的名记者,笔下的人物,他采访过;记录的事件,他看着发生;他的史话,有浓烈的现场感。这种现现场感,借先生生动的文笔,对每个读它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张鸣 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陶先生这部130余万字的《史话》,不假任何虚构便把上至袁世凯朝鲜发迹,下至张学良东北易帜这段长达33年经纬万端,云谲波诡的历史说得清楚明白。毫不“戏说”却通俗生动,确当得起“目光如炬的史学家”(曹聚仁语)之称。可以说,陶先生是以报道“北洋军阀”起家的,他不仅对“台前”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对许多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也知之甚详。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如果想要了解20世纪初的风云变幻,想要了解民国初期的成绩与失败,想要了解现在从何而来,而又想要不被误导的话,你就应该认真地读这一部书。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作者
专制帝国如何垮台?宪政如何建立?又如何瓦解?各种写入宪法的权力博弈规则如何演变为暴力争斗?这本书里都有活生生的演示。本书确实在描述历史,但它对我们的启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吴思 学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北洋军阀”这一段自有其非同凡响和意味深长之处。史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本书所记的这一段,可以说正是这“大变局”的高潮一节,它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其意义重大,其影响深远,后来的观察者看得越来越明白;这一时期也正是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等出现,现代警察制建立,新式学校普及,新闻舆论形成,等等,许多制度直接启发着后来的历史。
本书名以“史话”,存新闻之鲜活与生动,取史书之求真与大气,以140余万字的篇幅,勾勒了上自袁世凯朝鲜发迹,下至张学良东北易帜,前后前后33年的一段历史。作者行文收发自如,轻松地刻画出了一大批军阀与政客的群体雕像,揭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隐闻秘事,军头武夫里穿插着舞文弄墨的冷幽默,阴谋算计里隐藏着颠扑不破的人性。虽不假以文学性的虚构,也已惊心动魄;虽然写的是过去的事,读来却活灵活现,如在今日。
2022年1月27日 想读
“中间地带”的革命 豆瓣
9.2 (18 个评分) 作者: 杨奎松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 - 5
这是我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
这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毛泽东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最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2022年1月12日 想读
中国四大家族 豆瓣
作者: 陈伯达 人民出版社 1955 - 10
【题记】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在于根据一切无可争辩的事实,揭穿以蒋介石为首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如何窃盗我们中国这个国家为他们的私产(化公为私),如何以“国家”、“政府”等名义,无情地掠夺人民的所有(假公济私),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并为历代帝王所望尘莫及的、以吸血为生活的最大富翁。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李宗仁回忆录 豆瓣
作者: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面世历时逾二十年。《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全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它完整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的真面目,并间接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或军事秘闻。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至为重要参考价值。
2022年1月10日 想读
汉译蒙古黄金史纲 豆瓣
译者: 朱风 / 贾敬颜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
《黄金史纲》全称为《诸汗源流黄金史纲》,作者佚名,成书年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7世纪初,产生的背景是与当时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个时期蒙古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元朝灭亡之际,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妥欢帖睦尔逃离大都,大元一统局面结束,朱明王朝替代元朝,统治中国,迁至漠北,史称北元政权,内部存在封建割据,对外蒙古贵族一心想重返大都恢复大元一统的统治。
自永乐皇帝起,政治中心从南京移至北京,政治中心的转移原因是为了抵御蒙古返回大都,此时,大汗权力衰落汗位频繁更替,蒙古封建主各自为政,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的封建主成为一方霸主,甚至可汗成为他们手中的工具,形成“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局面。
明末清初,我国北方有三大军事政治集团或称三股政治势力,一是朱明王朝,二是以林丹汗为代表的察哈尔蒙古部落 ,一心想恢复达延汗时代一统的祖业。东征西伐,征兵扩马,许多蒙古部落离散而去。三是后金国,联合内部和外部力量,依靠和利用蒙古部的武装力量,积极准备伐明。
《黄金史纲》的产生,与佛教及佛教传入蒙古地区有密切关系,宗喀巴创云格鲁派(即黄教),门徒日众,明初开始传入我国大规模的迎黄教首领,在蒙古地区是以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为代表的,从此,藏传佛教的一支格鲁派在广大蒙古地区和普通民众中发展。藏传佛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当时,蒙古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涂炭,渴望脱今世若难,虔诚信仰佛教,经典作者列宁曾经指出,被剥削阶级跟剥削者斗争时的软弱无力,必然会产生对优美的未来生活的向往与信仰。正如野蛮人由于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捕斗而产生对上帝、魔鬼、奇迹等信仰一样。蒙古地区封建贵族需要黄教来维护其统治,黄教的发展也得到地方封建主的大力支持。僧俗结合,使得佛教越传越广,给蒙古社会和民众带来了深远影响。从而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精通蒙、藏梵文的作者。总之,这一时期,在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蒙古的历史活动、人物形象、以传说、故事、诗歌或文学、史学作品等各种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封建文人所记录或创作。《黄金史纲》正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部历史著作。
另外,《黄金史纲》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部简明的明代蒙古史的缩影,这部书是继《蒙古秘史》出现后又一部集中反映蒙古史的重要著作。从古老年代写起,一直写到林丹汗继位,但重点是记述14世纪初的历史,史料真实,年代较准确,是研究明代蒙古的主要史料之一,特别是研究明代蒙古汗系和诸颜台吉谱系的珍贵资料。
基于《黄金史纲》一书的史料来源,有一点值得注意,即这个时期历史著作还是将历史传说与真实的故事混在一起,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分。
2021年12月17日 想读
清史稿(全四十八册) 豆瓣
作者: 赵尔巽 中华书局 1998 - 6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它按照历代封建“正史”的体例,也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
2021年11月21日 想读
明末农民战争史(修订版) 豆瓣
作者: 顾诚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 - 10
本书从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叙至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失败。卓越的史识,洗练的文字,忠实呈现那一段决定此后中国500年历史的血雨腥风和惊心动魄。认真的治史经典,震撼心灵之作。
2021年11月19日 想读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豆瓣
7.1 (8 个评分) 作者: 王亚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 6
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2021年11月19日 想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 豆瓣
作者: 萧公权 商务印书馆 2011
《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书共分五编二十五章,七十余万字,所取政治文献的研究资料上自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全文所论及古今学者六十余人,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作者以政治学观点就所选资料分类征引,以夹叙夹议方式叙之,来龙去脉交代相当清楚,治学考证颇为严谨,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作极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整体而言,该书基于历史演进框架的基础上,自创造而因袭,由因袭而转变,再由转变而成熟,即从各个时期去描述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新论频出,足见作者观察力之敏锐,思维之缜密,视野之宽阔,考证之严谨。
2021年11月19日 想读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豆瓣 Goodreads
9.6 (14 个评分) 作者: 邓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 11
1944—1946年间,国共两党关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争论,是两种对立的国家政体的争论,是争取一个怎么样的抗战结果的争论,因而也是国共两党政治对立全部历史关系的最高表现形态。本书对这一场长达两年的政争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进行了全程的跟踪考察,集中论述了国共两党是如何由政争走向战争的。
2021年11月19日 想读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邓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9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
一时间,国内政潮陡起:当年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如今,又同样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争享战胜国的荣耀。不久之前,康有为还是张勋复辟的主谋,公然推翻民国,现在却反过来,以民国的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更为有趣的是,国会与国务院形同冤家,为转嫁对德和约的责任,彼此暗算,相互推卸,国会的不合作,屡屡把国务院置于难堪与孤立的地位……
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卖国”竟有难言之隐?
一战后,段祺瑞怎样从众望所归沦为众矢之的?
当民众舆论绑架外交决策时,会出现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为什么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到后来却更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
为什么说五四学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下层学运?
从军事领袖到政治领袖,吴佩孚怎样实现了华丽转身?
巴黎和会紧要决策时刻,为何外交总长陆徵祥擅离职守出走瑞士?
为什么张勋复辟时主张公然推翻民国的康有为,五四时却以民国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
一个警察总监,为何竟能架空国务总理?
…………
2021年11月19日 想读
苏轼诗词文选评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王水照 / 朱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10
《苏轼诗词文选评》:当来自戈壁滩的沙尘暴吹袭首都北京时,当克隆技术已达到可以复制人本身时,当生产技术的种种发展造福人类而又反过来每每危及人类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庄子的著名寓言——七窍凿,混沌死。二千年前这位诙诞的哲人此一惊世骇俗的论断,固然不无虚无主义的偏颇,然而我们不能不惊叹,它于荒唐之中,冷峻地道出了一个真理,作出了一种验证于百世之后的预警。诚然,人类不可能因此放弃对包括科技在内的生产力的开发;然而当先民“麻麦蠓蠓,瓜瓞唪唪”(《诗·生民》)的歌唱,在今天晋陕深沟巨壑密布的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已成为杳远的梦影时,我们是否应当警省。
2021年11月19日 想读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豆瓣
作者: 王曾瑜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2 - 10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岳飞事迹作系统的考证和论述,同时对宋高宗和秦桧的主要事迹作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从而展示南宋前期的政治与军事情况。
2021年11月17日 想读
宋朝军制初探 豆瓣
作者: 王曾瑜 中华书局 2011 - 3
此书为王曾瑜先生二十多年前出版的名作《宋朝兵制初探》的增订本。此书利用了现代军事理论和方法,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两宋军制史,也涉及一些军事史的问题,在宋史界影响深远。此次增订,按照军制学的统一规范,将书名中的“兵制”改为了“军制”。在内容上则增加了章节,进行了修正和增补,使本书的学术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2021年11月17日 想读
天衡 豆瓣
作者: 顾宏义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2 - 3
第一部全面观照
宋朝与辽、夏、金、元四大政权和战消长的纪史宏构
拨开金庸射雕三部曲的传奇迷雾
为你展开公元十世至十三世纪
中华疆离乱分合悲壮斑斓的历史长卷
本书为“两宋烽烟录”丛书之一。作者依托翔实的史料,对公元十世纪北宋王朝完成中原统一之后,与北方民族契丹所建立的辽王朝相互间的关系变动,作全方位的观照。书稿共分《城头大王旗》《画策收南北》《呜咽高梁河》《拉锯战未休》《澶渊订和约》五章,加上一个追叙源流的“楔子”和一个总括大略的“尾声”。全书体例严谨,叙述流畅,形象可感,以其层次分明的叙述,独出机杼的见解,加上描绘清晰的地图配置,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生动可读的通俗性学术著作。
2021年11月1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