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分水岭 Padiyudr 豆瓣
Kivi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9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那屋瓦文化有限公司
*《分水岭 Padiyudr》专辑介绍
大声唱歌的时候,不快乐的事情都变远了。
我于是更能相信自己,想着八瑶在音乐里。
《分水岭 Padiyudr》是排湾女孩 Kivi 廿五岁成长记。
跨在部落与都市的生活里,
跨在古谣与流行音乐的相遇时刻,
跨在第一首族语创作到第一张专辑间,
跨在蓝调、爵士、R&B、电子、嘻哈等曲风支流的交会点,
她凭心里的直觉把自己的故事唱了出来。
《分水岭 Padiyudr》由黄少雍、阿爆(阿仍仍)共同制作,集合台湾乐坛编曲人如:李权哲、徐平、Liv W.、简道生、柯遵毓、袁伟翔⋯⋯等佼佼者。他们细心拿捏每一首歌,抒情而不滥情、潮流但不逐流的声响平衡,为 Kivi 的原创词曲、排湾的古调/圣诗大大增色。
当然,Kivi 千金不换的好嗓音才是这张专辑里,最不可取代的主角。
对故乡八瑶部落的情感(〈 Padiyudr 八瑶〉);被长辈推去晒太阳的童年记忆(〈Black Beauty 黑美人〉);少女少年间的害羞表白(〈Snake 蛇〉);质问感情里的骗与叛(〈Don't Lie 表骗〉)⋯⋯这些以迂回的族语特色,倾诉原民青春实况的点点滴滴,皆被她唱成了美丽不可方物的歌。
2025年6月3日 听过
原著民音乐,比较多部落歌谣的感觉,悠扬而有力量。女声条件较好,清亮。网易云不收录第二首《Paiwan Hymn 排湾圣诗》。(刘家凯共创入
2022 专辑 台湾 流行
钥匙 豆瓣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张士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 - 9
* 谷崎润一郎恶魔美学代表作,一把钥匙打开欲望之门。
* 两性之间隐秘曲折的情爱关系
* 东方式家庭的暗流涌动
《钥匙》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行文以中年夫妻二人各自的日记展开,相当于一部双重视角之下的夫妻生活记录,夫妻之间的隐私、揣度、诱导、暗斗,借由女儿、准女婿加入的四角关系,最终走向丈夫受激而亡这一阴谋式的结局。这部日记体小说,是谷崎润一郎在20世纪50年代书写的一出为欲望而设的攻心计,成为刻画人性欲望的经典之作,在小说艺术的题材、结构、戏剧张力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钥匙》再次以令人窒息疯狂的耽美恶魔主义表现丰饶的官能之美。即便败德,也要歌咏爱情,因为爱,让死比生更幸福。因爱殉道,是所有爱情崇拜者最圣洁的皈依仪式。
《钥匙》是谷崎润一郎进军国际文坛乃至东亚文学对西方施加影响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在海外获得颇多好评,《时代》杂志、《芝加哥论坛报》都不吝赞美之词。
迄今,明治现代文坛无人能亲手或未曾想过亲手开拓艺术的一个新领域,而谷崎润一郎氏做到了,并取得了成功。——永井荷风
谷崎润一郎用巧妙的文体变化阐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的力量,既能让人充满生命力,也能让人走向毁灭。——《芝加哥论坛报》
在小说里,每一个人的话语都真假难辨,每一个行为的目的都暧昧不明,每一个叙述环节都仿佛是在质疑或者推翻前一个环节,所有的人都可能被出卖、被欺骗,读者越往下读,越不知道该相信谁。 ——《文汇读书周报》
2024年3月3日 已读
本月计划外书目,《走出我房间》里钱佳楠那篇《“今夜月色很美”——谈东亚的叙事传统》看了一半来读,我大受震憾/长见识。不管是情节安排,几重反转和真相,还是妻子和丈夫在日记中记录的性心理的描写,都挺妙的。妻子从服从和满足丈夫的嫉妒,到不断索取不顾丈夫的健康甚至是策划,这种转变读来突然又确实在情理之中,服从了最本能的选择。双方的夫妻关系在小说中是建立在两性关系上的,没有太多其他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还有小说的技法上突出了日记写作的真假难辨,主人公写的是只是ta想让人看到的,未必是事实,读者应当自行分辨。(读完才发现这版换翻译了+联系起来“让妻事件”的主人公之一是谷崎润一郎
2022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幻灭(插图珍藏本) 豆瓣
Illusions Perdues
作者: 巴尔扎克 / Honoré de Balzac 译者: 傅雷 2022 - 1
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巨匠,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其小说创作总称为《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幻灭》是傅译巴尔扎克名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其中心内容是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理想破灭的故事,主人公吕西安是一位诗人,在外省颇有些名气。他带着满脑子幻想来到巴黎,结果在巴黎新闻界恶劣风气的影响下,离开了严肃的创作道路,变成无耻的报痞文氓,最后在党派倾轧、文坛斗争中身败名裂。他的妹夫大卫•赛夏是个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为敌不过同行的阴险算计,被迫放弃发明专利,从此弃绝了科学研究的理想。作者将这两个青年的遭遇与整整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与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巴黎生活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使之具有了普遍意义。在巴尔扎克笔下,十九世纪的巴黎好比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妖,不断地吸引着和毁灭着有才能、有抱负的外省青年。
本书为“译文版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的第十六种。插图珍藏特精装本《幻灭》创造性地应用了皮面刺绣+烫印工艺,封面、书脊、封底采用八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套色绣制出鲜艳夺目的孔雀翎毛和玫瑰花苞图案,配合书脊上的金色烫印书名,暗扣“美梦易醒”“韶华易逝”“镜花水月”的“幻灭”主题;傅雷先生的经典译文配上全套法文原版木刻插图,文图辉映,珠联璧合,极富赏鉴和收藏价值。
2024年2月28日 已读
装帧加半星,作为插图本插图还是太少,仅有人物肖像:第一部两个人还是各有理想的,不过也已经看到要进入到那个上流社会必须要做出的牺牲。,一个充满理想的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中被一步步引诱最后丧失了做人的准则。但我还是想说人的贪婪也是不可小觑的。人生在世处处都是诱惑。吕西安曾经有两条路在他面前,是他自己受不了被情欲和虚荣俘获,在出卖才华获得财富后又一脚踏进赌博的深渊。不得不承认巴尔扎克对社会各个阶层对描写得非常精准。下到剧院鼓掌队,贫民区的小饭馆的读书人,上到贵族阶级以出身看人的贵妇公爵。对媒体界、作家等点评更是辛辣到位,经常可以把人看笑并佩服作者真刻薄会写。就我个人来看,两位男主人公的失败了,固然有社会的毒打,但更有他们自身的缺陷,吕西安虚荣、贪婪却单纯、轻信他人,大卫善良、钻研但不考虑大局。
2022 法国 法国文学 虚构
村上T : 我喜爱的T恤们 豆瓣
村上T 僕の愛したTシャツたち
6.9 (27 个评分) 作者: 村上春树 译者: 烨伊 2022 - 11
★村上春树2022久违的全新随笔集!陈绮贞专文推荐!18篇散文+108张私藏T恤照片,村上式生活家的打开方式!
世界最受瞩目的小说家初次公开他不拘一格的T恤私藏,108件别具意义的T恤照片,娓娓道来T恤背后的故事,悠然又惬意的村上式日常随笔,亦可称得上是一本村上春树的T恤种草指南。
★他是作家,更是生活家!坚持马拉松、游泳等运动、痴迷古典乐唱片收藏、环游世界各地、时常幽默吐槽。新书包涵唱片、威士忌、马拉松、摇滚乐等构成村上春树印象的经典元素。认识全新的村上春树!
书中写到唱片、威士忌、马拉松等代表春树日常生活的T恤主题,还有超级英雄和沙滩男孩音乐会的纪念品T恤,充满村上式文化。让我们再次明白为什么爱上一位叫村上春树的作家。
★T恤不仅仅是服饰,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村上一起撸猫、喝酒、吐槽、穿T恤,获得松弛感,过向往的生活!
“T恤对我来说象征自由。在我一生的投资各类投资中,这恐怕毫无疑问是最棒的一笔。”——村上春树。打破你的既有印象,闻名世界的作家也可以不那么严肃!搞笑、躺平、凡尔赛、段子手,接地气的村上春树是这样的!无论你是村上的新读者还是老读者,都不该错过如此精彩的风味随笔,以及书中满载的迷人生活意趣。
★精装典藏×图文并茂×四色全彩印刷,独具收藏价值
★特别收录日本重量级潮流人士野村训市×村上春树精彩访谈
村上春树2022全新随笔集,18篇随笔趣闻和108件村上私藏T恤照片。从摇滚T、唱片T、马拉松主题T、企业联名T、到啤酒T……村上春树私人衣橱大公开!全书图文并茂,读来有滋有味。他会穿出门的是什么样的T恤呢?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收藏又是哪一件?最值得的投资是哪一件?买T恤的原则是什么?喜爱却又无法穿出门的又是哪一类?这本新书将为你完全揭秘!
他是作家,更是生活家!书中涉及的威士忌、马拉松、唱片等每篇散文主题都是村上春树个人最具代表性的标签,说通过“T恤”阅读春树也不为过,收录的光是看就让人眼花缭乱,直呼想要的108件精选T恤照片,展现了村上的生活美学之道,同时也千万不要错过特别收录的日本重量级潮流人士野村训市 x村上春树的精彩采访。喜欢村上散文的读者们,可以领略书中村上式的风味随笔,以及满载的迷人生活意趣。成为村上式生活家的打开方式,尽在本书。从《村上T》开始重新认识村上春树。推荐阅读磨铁村上作品:《第一人称单数》《弃猫》。
★★★★★媒体评论:
当我面对紧绷的疫情生活时,读来会感到放松疗愈,甚至时不时想随意翻读任何一篇的,当属《村上T》这部可爱的作品。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T恤搜集品的书,不如说是一本“村上的生活观及美学手册”。
——作家张维中
视诺贝尔奖为无物的村上春树在新书中,谈到他为什么总是穿T恤,并且分享他买T的秘诀。
——GQ杂志
他是在书本封面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的凡人。
——Voicer
不愧是村上春树,当代生活种草大师。
——单向空间
它展示了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前半叶,一位名叫村上春树的小说家日常穿着这类简易的服装,大致悠闲愉快地度过每一天的情形。
——书评人魏小河
2024年2月23日 已读
一本纯粉丝向的书,也是收集癖的个人回忆录。大致能看到时代的变化以及不同文化在T-shirt logo的展现。 “人生在世,出于某些原因心浮气躁、心神不定的时候,坐下来勤奋读书到底是一件好事。希望各位勤奋不辍地读下去。” “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有一首名叫《狐狸叫》(What Does the Fox Say)的歌在二〇一三年火遍了全世界。我到YouTube上一搜,旋律相当荒诞。“(笑死好几年不听的歌突然记起来) “读书的人无论窗外下雪还是蝉鸣都会读书,就算警察叫他“别读了”,他也照样会读;而不读书的人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拿起书本。所以说,季节之类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说起来,音乐这东西,隔一段时间不听就听不懂了。如果三四年不听新东西,再听当下流行的音乐就很难接上,变得听什么都好像没有区别了。”
2022 日本 随笔 非虚构
闺塾师 豆瓣
作者: 【美】高彦颐 译者: 李志生 2022 - 5
走进明清江南名媛才女的内心世界
古代女性的生活智慧远超你的想象
反思五四传统,开创中国女性史研究的新视野
明清史、女性史、社会文化研究领域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本书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作者指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她们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名人推荐语:
这本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明末清初中国女性及其生活世界的认识,高彦颐挖掘了大量被忽视的材料,让我们听到了女性的声音……她在前现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伊沛霞(Patricia Ebrey),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彦颐的这项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帝制晚期中国历史的理解。……这本书蕴含的意义非常广阔,它挑战了自20世纪初以来对中国女性的传统假设,现代化者声称他们首次为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这本书清晰地证明了,明末清初的这群江南闺秀不但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对当时的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魏爱莲(Ellen Widmer),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
这本书对于任何研究晚期帝国社会文化史或中国女性史的学生都是不可忽视的……高彦颐提出的研究范式对于打破长久以来困扰中国史研究者的某些二分法有着重要意义。
——邓尔麟(Jerry Dennerline),马萨诸塞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
2024年2月18日 已读
本书作者把所有明清时期有才华的、可以赋诗评论的才女统称为“闺塾师”。主要写了闺塾师出现的时代背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让更多女性获得了受到教育的机会,以及坊刻的繁荣发展降低了大众阅读的成本。之后通过《牡丹亭》重点介绍了"情迷“,指对小说充满同情的阅读,让我充分认识了这部作品对于那个时代女性情爱观的影响。之后从女性特性切入探讨了女性生活的空间(分离领域学说)和女性才德美并重的特性。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女性社团的三种变异,分别是家居式的、社交式和公众式的。这些女性社团的发展是女性文化通过不断服从为依归的,这些社团没有与男性为中心的结构运转相抵触,因此闺塾师们获得了在道德和允许范围内较大的扩展空间。总体感觉讲了很多但创见不够明确,组织框架割裂感太强不同章节之间的衔接弱,比较松散。
2022 历史 女性 明清史 非虚构
跳金水 豆瓣
7.1 (9 个评分) 贊詩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8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生活本是一场无穷无尽的漩涡。
我们是在不同的漩涡中来回穿梭。
真正从漩涡里出来的才会发现,出了漩涡之后,还是跳入了更大的河流里。
但是对于没有出漩涡的人来说,那条充满诱惑的河是条金色的河流。
都想挤破头跳入金水河。
2024年10月25日 听过 3:昨天随便打开听的一张,今天凌晨失眠发现昨天赞诗1701有演出。乐队首张EP,金水河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是有点讽刺的。器乐部分还是挺好的,歌词差点意思,再次的是人声,总体听感不够真诚,有点浮夸。整张最亮的还是民族乐器竹笛部分,年轻人组的摇滚乐很多地方还是很贴年轻人的品味(并没有把我自己算在其中)。
2022 EP 内地 摇滚
看见夜里的太阳 豆瓣
AMnesiac安尼西亚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0日 出版发行: Grand Sounds Records
AMnesiac安尼西亚的第二张专辑《看见夜里的太阳》亦名《3 Days Journey》,像时空中的两个平行世界,看见过曾经的光也遇到过到黑暗。
在作品中,我们纪念那些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和带来光明的英雄,也有我们对世界周遭的思考与回应,希望在音乐的旅途中找到那束光,看见夜里的太阳。
「看見夜里的太陽 3 Days Journey」
藝術家 Artist:AMnesiac安尼西亞
作曲 composer:趙欣、龍飛、郭律君、John Pond Ordway(送別 Farewell)
編曲 Arrangement:AMnesiac安尼西亞
吉他 Guitar:趙欣
貝斯 Bass:龍飛
鼓 Drums:郭律君
錄音 Recording Engineer:蔣磊
录音棚 Recording Studio:尖音坊Studio
混音 Mixing Engineer:David Hofmann(Switzerland)
母帶 Mastering:David Hofmann(Switzerland)
封面設計 Artwork:王挺劍
發行 Release:大器唱片 Grand Sounds Records
©&℗ 2022 Grand Sounds Records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年10月20日 听过 4:最好的一首无疑是《送别》,是隔了很久回来听整张依然会在这首前奏响起的时候感到一点点惊艳的好听。《莫比迪克》灵感来自小说《白鲸》。《时间的声音》不知道采样来自何处,感觉应该也是什么演讲的片段。整张听感比上一张更好一点,偏爱这张更多。继Can Festival之后希望将来还能在Livehouse听到!
2022 专辑 内地 后摇
Sunday In Heaven 豆瓣
6.8 (6 个评分) Zella Da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Concord Records
Zella Day Kerr is an American singer, songwriter, and musician from Pinetop-Lakeside, Arizona. Day began recording music in her early teens, independently releasing her debut album, Powered by Love, in 2009.
2024年8月16日 听过
自从518西湖音乐节后一直在刷黛姐,听了很多很多遍以后终于觉得我可以来标记这张专辑了,陪伴期跨越了1.5篇论文的写作,多多少少减轻一些煎熬感。 最有意义的一首是《Radio Silence》标记在单曲条目,其他最喜欢、最入耳的一首是《Golden》(整专循环后的选择)。
我一度以为荧光奶罩是墙内特供,后来发现确实这样,真的很违和。
2022 专辑 流行 美国
Radio Silence 豆瓣
Zella Da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4日 出版发行: Concord Records
2024年8月5日 听过
个人认为是黛姐被严重低估的一首歌。首先没有听这首歌之前,我看到的封面是女性的嘴唇(水平)或者是女性外生殖器(垂直),听完以后确信自己没有想多。抛去歌曲发表的背景,歌词讲述的是经历过一场电影般的性事,然后又经历了一场要命的堕胎。两句“Hallelujah”写得非常好,前一句出现在做爱前,后一句出现在“我”独自趴在马桶上经历阵痛。 结合歌曲推迟发表的当天,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推翻“罗诉韦德案”取消了宪法规定的堕胎权。女性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不确定是不是Zella Day自己的经历,未考证,有评论说是她自己的经历) 而歌名“Radio Silence”是战前无线电静默时刻,是发起战争前的沉默,是战斗的前兆。这可以说是一首战歌。 黛姐的现场真的强过录音室版太多了。
2022 单曲 流行 美国
人命关天 豆瓣
作者: 郑小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10
☆制度、人事、案件交织,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
☆国法、人情、利益错综,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
☆传神写照技术型刑部官员,刻画法律精英们的精神侧影
☆细致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部门、地方官员的往来博弈
——————————
本书综合编年体官修史书、各类典章、档案、文集、年谱、笔记等史料,对清代刑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详细梳理。同时,在制度史研究中引入对人、事的考察,刻画了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刑部技术型官僚形象,由案件的驳议往来,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及地方官员在法理、人情、利益交织情况下的多重博弈。
全书通过分析清代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环节性作用,揭开了有清一代如何提升刑名体系的运作效率,以维持全面制度化治下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由此缓解统治合法性的危机。
2023年12月17日 已读
博士论文。虽然只有 40 万,但读感有 80,而且内容对我来说确实显得比较枯燥。边做笔记边读下来最后居然也觉得对清代刑部有了比较全面但可能并不深入的大致了解。
清统治者入关后完全及继承了明代法律体制,把人命至重减少杀人作为稳定通知的方式,是出于帝国合法性的考虑。同时对于满人采区关外的旧制进行管理。统治者要在强化权力和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寻找平衡。但在这个过程中权力从明代的三法司分工向刑部集权,造成了康熙中期刑部“天下刑名之总汇”。此际官员业务荒疏,责任心差,书吏徇私舞弊严重,雍正年间一系列改革注重人才储备和刑部官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比如考核、增加任上的工作年限等等。乾隆的改革强化了秋审,秋审处的职位也较容易受到上级的关注,同时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和较大的工作压力。
制度稳定以后的改革均致力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但是这个刑名体系也受到清王朝人口激增、疆域扩张等种种变化带来的矛盾的冲击,同时因为皇帝个人意志表达以及皇权的集权性质越来越差,后期出现了“就地正法”以应对多处农民起义,而无法再回到之前的制度和执行力。
作者对于流程的详述、职位关系、满汉民族影响、皇权的影响等多方面展现了较为全面的刑部,虽然比较细碎,梳理还是非常细致的。几个宏观视角的评论也联动得很合适。
(看完觉得雍正很强,特别是改革部分,年羹尧案的铺垫作者评价也很高。
2022 中国史 历史 非虚构
乐园之丘 豆瓣
7.7 (39 个评分) 作者: [荷]米尼克•希珀 译者: 王晚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3
女性身体到底由谁说了算?独属于女性的身体部位,又一直在被谁审视和评价?
在《厌女》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人类起源追溯厌女根源及父权制的底层逻辑,重现女性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
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女性为何总是遭遇不公?又该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部揭示女性有关自身的观念如何被父权社会所误导,并逐渐失去权力的跨文化研究之作。
【内容简介】
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即便到了21世纪,女性仍然不得不背负着这些“原罪”,艰难前行。而这一切,都源于女性独特的身体部位,以及试图以此控制女性的古老社会机制——父权制。
本书博引大量案例,从人类的起源追溯父权制的形成历史,讲述女性独特的身体部位如何使其拥有权力,最终又因此被无情剥夺。失去权力的女性被污名、被降级,不平等成为社会常态和难以跨越的障碍,女性也因此常常遭遇不公。这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什么?在新的时代,意识觉醒的女性又将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一拆解屡屡反扑的性别歧视力量?本书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本书看点】
1.在《厌女》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度梳理厌女的根源及世界范围内父权制的形成历史。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提出,父权制社会正是以厌女症为核心机制的社会。那么厌女的深层根源是什么呢?以厌女为核心机制的父权制又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米尼克•希珀教授在这本书中做了精彩的回答。本书内容不仅是对《厌女》一书的呼应,而且补充回答了诸多《厌女》中没能进一步展开的问题,且更具世界性的视野。
2.揭示了女性关于自身的观念如何被男性话语所误导,并逐渐失去自我及权力的历史。
女性的身体,由谁说了算?独属于女性的身体部位,又在被谁审视和评价?在女性看似已取得对自身话语权的现代社会,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观念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和误导。作者为我们系统梳理了这段历史,并提醒女性,重新掌握有关自己身体的话语权。
3.解释了社会上诸多不平等现象的深层原因,具有广泛的话题性及重要社会意义。
2021年里,因性别不平等造成的社会事件不断,一再引发有关性别暴力、性别偏见、生育困境、家庭主妇无价值感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作者从世界各地的起源神话切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为女性精准辨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一一拆解屡屡反扑的性别歧视力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支撑。
4. 2021年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重点推荐作品,作者的分享视频获得了广泛关注。
【名家推荐】
米尼克•希珀(Mineke Schipper)的《乐园之丘》是关于女性的社会性别以及性别特质的一部现象级著作。本书检视人类文明史上各种有关女性身体部位的图案,从古代的各种谜团到当代社会文化话语中的图案都包括在内。作者敏锐地指出,一些关于女性的信息是从男性的角度被提供和收集的,而女性对自身社会性别和性别特质的观点,其表达则被长期“消音”。女性的特性被物化为私人财产。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观念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被强化和巩固而成为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的。它还揭示了女性自身如何被关于女性身体的男性话语所误导,这一点也十分引人注目。对于女性身体的情感混杂着权力、恐惧和不安,这种情感深深渗透了人们关于这一话题所述说、书写的一切。有关女性身体的男性角度的机制和形成,其过程贯穿人类历史。本书十分精彩地揭露了这一过程,并借此熟练地展现和探索了两性的权力与无权。通过这一有力而充满启发性的方式,本书不仅修正针对女性身体部位的父权偏见,也重新申明,性别特质是赋予女性权力和女性赋予自身权力的源泉。
——张晓红,深圳大学副校长
我最近读了这本书,认为它对男性和女性都是很有批判性的读物。我一直向周围所有的女性朋友推荐它,它已经成为我们在家庭餐桌上常常讨论的话题。
——睿墨涵,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主持人
2023年12月6日 已读
从神话的角度,结合习俗和民俗学总结不同文化中的女性身体被定义的、被渴望和被诽谤的种种。研究内容角度篇幅集中于女性乳房,以及玛利亚哺乳这一行为在历史发展中得体化的过程。之后写到女性的阴道/产道,以及月经血、子宫/生育等。总体来说感觉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些欠缺,而且涉及的不同方面,涉及的面很广,但是分析都不太深入(家暴、强奸武器、公开哺乳的行为、米兔)等等。有几句挺搞笑的,劝男性成为睾丸激素管理专家;“没有哪家“现代母乳银行”能完全保证她们的乳汁有伊斯兰源头”,学习了新短语 blue balls。
一些认识:神话的诸多细节都是文化、观念或者宗教的产物,并不存在偶然性,反而是能从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体找到互相映照证明的材料。
两性自古以来就是竞争关系,不存在不经过努力而产生性别地位差异的消除。小到家庭大到社群国家,一直都存在男性控制女性的繁殖力、物化女性。
2022 女性主义 文化研究 荷兰 非虚构
一个女人的故事 Goodreads 豆瓣
Une Femme
8.8 (91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郭玉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10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自己的人类学家”、女性主义代表作家 安妮·埃尔诺
◇献给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简短而痛苦的“安魂曲”
◇简体中文版全新修订上市,译稿精心打磨,展现原著的写作风格
◇成千上万的男人和(特别是)女人,在她的毫不妥协的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重磅推荐
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
安妮·埃尔诺是新自传文学的女王。
——《时代周刊》
让人联想到加缪的《局外人》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经典回忆录《安详辞世》。
埃尔诺对她母亲的回忆如同一个极简主义的启示,简洁而犀利,以外科医生手术刀的精准度直刺心脏。
——《洛杉矶读者周报》
这部自传体小说既涉及一个特定的女人,也涉及每个女人。小说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曾经充满活力和独立的女人在老年时的残酷现实。从不感情用事,始终保持克制,这是一个关于母亲和女儿、青春和岁月、梦想和现实的深刻动人的故事。
——《柯克斯书评》
◆内容简介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安妮·埃尔诺对母亲和女儿、青春和衰老、梦想和现实的感人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令人生畏的时光倒流之旅,她试图捕捉真正的女人,那个独立于女儿而存在的女人,那个出生在诺曼底小镇、死在巴黎郊区医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
她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将她们分开的疏远的世界,以及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爱之人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在这部平静而有力的致敬作品中,埃尔诺想要为她的母亲争取最大的公平:将她描绘成她自己。正如作者所说:“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
2023年10月31日 已读
从《悠悠岁月》到《记忆无非彻底看透的一切》到这本,对作者的喜欢程度层层叠加。首先是体裁和叙述手法上喜欢,用作者原话说是“介于文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之间的某种东西”,虽然是私人的情感,对母亲个人的一生的重述,但细节中能体现不同年代的社会动荡、自由的边界、观念的变化。其次是现在和过去的交错叙述,写母亲也写我,我敏感地感受到了母亲的自强又不自信,同事非常精准地描述了母女间情感上的隔阂,当时我和现在的我都曾对母亲失望,而后又理解。对病后母亲的描述更是让读者直面衰老疾病对一个人的摧毁,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又存在着“母女”身份的转换。很喜欢非常多平淡的描述,例如理解这个故事要用很多“在过去”开头的句子、母亲开始只和她看得见的人说话、她永远住进了一个没有四季之分的地方。太会写了,整本书不是为了凸现女性意识而且,却有很多语言的琢磨一些深层表达。
2022 法国 法国文学 虚构
她们和她们 豆瓣
8.3 (26 个评分) 作者: 安小庆 / 林松果 / 李斐然 东方出版社 2022 - 10
这是一些女性的故事,由另一些女性书写;

她们和她们,斑斓多姿,道路各异, 却连在一起。

《人物》杂志女性报道集,记录女性的此时此地此身。

她们遭遇困境,她们奋力挣扎,她们历经苦难而保有天真;

她们的故事是永恒的故事,也是人性的故事。

她们把自己作为方法,寻找女性心灵深处的共振;

她们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也勾勒出自我生命的轮廓。

从无声到有声,从陌生到相逢,从一个人抵达另一个人;

这些散发着光与热的文字,让共鸣发生,让理解实现。
2023年10月31日 已读
读感比《开场》要好一些,同样作为杂志策划/选编的女性题材书籍,人物这本写得最好的几篇意义重大很多(也许两本书没有可比性)。份量最重的当然是《平原上的娜拉》这一篇,不管是20年前半边天播出的刘小样,还是这边文章写的现在的刘小样,都是播撒出去的种子,未来会萌发觉醒的花朵。除此以外写“半边天”栏目的第二篇也让人看到了过去性别平等是有那么多努力优秀的人在推动(很多选题甚至现在已经做不了了,比如女性参政、同性恋议题等)。其他像HPV免费疫苗那篇看到了项目落地之后的实施力度和一项新的政策落地,需要很多干实事的人,同事得有有眼光、原意挑担子的领导,可惜现在...最后一部份甚至提到了温州动车事故,写得内容虽然是正面的,但这件事应该也是新闻报导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后的灾难报道是另一种方式了。做深度报道不易,能写的越来越少。
2022 中国 女性 杂志合辑 非虚构
記憶無非看透的一切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Événement
8.9 (17 个评分) 作者: 安妮·艾諾 译者: 張穎綺 大塊 2022 - 11
那一刻,我殺掉的是體內的母親。
2022年諾貝爾文學桂冠──安妮-艾諾
生死並存,獻祭與救贖的血肉
//電影《正發生》原著小說//
◆本書賣點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經典自傳體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我」發聲,以私小說的形式,赤裸坦誠地挖掘、暴露、解剖自身的慾望,呈現一種不矯飾造作的女性敘事聲音。
◆年少墮胎的經歷,是成年後難以抹滅卻朦朧不清的回憶。藉由書寫,過去的情緒與現在的文字,合夥翻躍私密之牆,描繪出社會壓力下的反抗身影。
摸著懷孕的肚子,一種抽象而不實在的感覺。
她收到醫生寄來的妊娠證明,預產期是次年七月,
她看見夏天、陽光……,隨即把那張證明給撕了。
接下來,她得及時找到一位「天使製造者」──法文墮胎婆的意思。
編輯筆記
「我懷孕了,真慘!」那一年,她是單身的女大學生,而第一無動於衷的,正是讓她懷孕的那個男人。時間滋養著她體內正在成形茁壯的東西,她得無所不用其極讓它消失!那一夜,她經歷了生與死並存的一幕,那裡有著獻祭與救贖的血肉。四十年後,她重拾記憶深處的這個事件,透過當年的記事本、日記,與殘存的意象,撫觸著心頭漾滿憎恨或甜蜜的一切。
2023年9月30日 已读
月初读了波伏瓦传记,提到了女性一直都没有堕胎的权利,以及当时还有一场签名的运动,承认有过(非法)堕胎的经历,很多人都签字了。只是看到安妮埃尔诺这样用个体的角度去写就还是挺难受的,真的写得很好,特别是很多具有文学手法的表述。还有凭借着日记的再次创作,又非常尊重日记的记录而不擅自增加细节(可以看到很多解释)。
过程中有很多窒息的细节,比如说去看医生表示不想要这个孩子,医生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开了保胎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作者自己尝试用一根毛线针伸进私处试图寻找子宫颈;与同学分享急于堕胎的心情被告知要遵循“自然法则”。
最令我难过的一句话:做爱的时候,高潮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男人的身体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
“法律才是评断万事的准则,而法律本身,不容评判。”这句话也好想献给才看的电视剧和原著《八尺门的辩护人》。
2022 法国 法国文学 虚构
明室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7.5 (40 个评分) 洪佩瑜 Pei-Yu Hung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何乐音乐
洪佩瑜 Pei-Yu Hung 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明室》
-
无限中仅曾此一回
与裂缝同在的还有一丝希望
-
《明室》透过十首与佩瑜高度共感的音乐作品,从自我的亮暗面、生活的切片、细微情感的反光,显影其置身世界与他人之间的珍贵流动瞬间。
金曲奖制作团队陈建骐、陈君豪、萧贺硕、王昱辰、郑昭元深情打磨。词曲创作者徐佳莹、葛大为、蔡健雅、小寒、陈建骐、伍家辉、李焯雄、王小苗、杨世暄、陈君豪、林颉、郑昭元、Everydaze、罗绍恩、川辺素 (from mitsume) 、王昱辰共同编织。佩瑜更将在专辑中首次发表三首个人参与创作,非常令人期待。
「我希望《明室》这张专辑就像一面多棱镜,能够投射到每个需要的人的心里。《明室》象征着人们内心都有一个最安全的地方,希望我们都会找到属于⾃⼰的明室。」—— 洪佩瑜
2024年4月19日 听过
最近听洪佩瑜好上头,这张loop了两天,不算我喜欢的pop类型,旋律差一点感觉吧。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是蛮耐听的,风格多样,,洪佩瑜的声音是有点沙哑的闷感,高音有点压抑却很稳很有力量,很会唱。评论说有点像雷光夏,还真有。最喜欢《你是自由的》,可能比较rock,但这首网易云不给评论,因为“没戴口罩我有罪”这句歌词?喜欢另一句“九零年的孩子已满三十岁/成名的赌注只剩下十五秒”。《无惯例的早晨》蔡健雅词:别再问要何时结婚/别再说 每个人得有个伴才算完整/生几个孩子不一定/是所有人想有的故事。(列表加了《踮起脚尖爱》感觉这首还是超出其他歌很多啊)原来洪佩瑜当年超级偶像亚军败给的对手是艾怡良。
2022 专辑 台湾 流行
娱乐自己 豆瓣
7.6 (34 个评分) HUSH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 出版发行: 相信音乐
《娱乐自己》专辑创作跨越3年的疫情。在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那些透过与人互动,所得到的情感交流或身体满足,变得没那么理所当然了,每个人被逼得必须直视自己的空洞。突然多出那么多时间,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房间里,要怎么和自己相处?怎么让自己开心?怎么娱乐自己?这些私密而真实的感受,HUSH 将它们写进歌里,再毫不掩饰地大声唱出来,以此娱乐你,也娱乐自己。
《娱乐自己》的制作团队,除了 HUSH,以及担纲制作人的五月天玛莎,更邀来许多大师级或近年炙手可热的新秀音乐人参与编曲,包括:锺兴民、陈建骐、Mac Chew、罗恩妮、黄少雍、韩立康、李权哲、Derrick Sepnio、Fergus Chow...。此外,最让人惊喜的,还特别邀来东京事变的贝斯手亀田诚治,参与〈娱乐自己〉和〈都会爱情三角习题〉的编曲及制作。透过每位擅长不同风格的音乐人,各自解读、重整 HUSH 写在旋律及文字中的心情,共同创造出既私密又能触动共感的音乐体验。
专辑以畅快淋漓的摇滚同名单曲〈娱乐自己〉开场,HUSH 写下一个人躲在昏暗的房里自娱,有点限制级的情境,写实地描绘疫情期间与自己身体对话的微妙情绪。气势磅礡的〈永恒〉,以「衔尾蛇」意象入题描绘对亲密关系的无尽追寻,也让 HUSH 挑战了前所未有的演唱难度。以玩具公仔视角创作的〈身体会说话〉,让人不禁思考,如果公仔有感受、会思考,对于「被操控玩弄」这件事,是否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而不只是玩玩而已。亀田诚治参与监制的〈都会爱情三角习题〉,是专辑唯一一首交由他人填词的歌曲。作词人葛大为将 HUSH 提到综艺节目中「不准说你我他」的游戏哽,写出人们在面对三角关系时,如果能放下称谓,就能不顾世俗眼光享受当下的欢快。为了重现 90’年代日剧感的 Citypop 音乐风格,更是特别找来当年《东京爱情故事》主题曲的吉他手佐桥佳幸来弹奏。正港 OG 的 Citypop,哈日乐迷绝对听得出来箇中滋味。〈习惯动作〉找来甫获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的李权哲合作编曲,复古 R&B 曲风,搭配 HUSH 随兴放松的演唱,最后尾奏 sampling 了欧阳菲菲的名曲〈拥抱〉,巧妙描绘出肢体互动的有心或无意、想要及不想要的心情对照。
今年连庄拿下金曲奖最佳作曲的〈衣柜歌手〉,在专辑版本中还原了最初编曲时想使用的多轨合声,除了仍能听见那种害怕又渴望被听见的理解,更多了一些得到回应的温暖。〈求生之年〉是专辑中最早写完的歌曲,创作想着的是日剧《三十拉警报》那样的情境,面对年龄对应成就的外在压力及内在焦虑,是不是能够坚持自己的步伐,追求真正想要的理想?《垃圾时间》取自运动比赛中,面对大幅度比分差时,仍必须消耗掉最后比赛时间的尴尬,就象是在感情中双方的胜负已定,真的不想努力了,或努力也没用了,却断不了,必须拖着彼此到最后。〈成人〉跟〈不要靠近〉是专辑中极少数的抒情新歌。〈成人〉象是给自己的生日祝福,细数着长大成人需要面对以及放下的一切,但心中却仍然想要为自己保留的一份天真。〈不要靠近〉借用希腊神话伊卡洛斯的故事,是 HUSH 觉得最赤裸的一首歌曲。在极简的编曲中,HUSH 以贴近的歌声倾诉自己此刻面对感情的想法,不说教、不批判,也不去疗愈。只是真切地唱出心声,简单而动人。
《娱乐自己》比起过往的 HUSH,多了更多节奏、更广的情绪频谱,但专辑中的每一首歌,都是写下创作当下感受到的需求及渴望。少了一层外在角色的保护滤镜,不仅更能让人认识真实的 HUSH,也更能在歌曲中找到对位关系,得到共鸣。
2023年8月29日 听过
听了很久把新歌听成了老歌。刚发行的时侯听了一阵子,去看演出前听,获奖后又听,前段时间循环起《衣柜歌手》又听。听太多了短评反而不会写...总之,都爱! 《娱乐自己》没有认真看歌词之前,我一直以为是疫情期间也要调节心情找点消遣的娱乐活动的意思。直到细看了歌词才get到文案中“有点限制级的情境”。后来发现很多歌词都有这方面的表达。 『而我的心/时常在练习和你翻云覆雨/我的身躯/也只是赖在床上翻来覆去/娱乐我自己』
2022
诅咒兔 豆瓣
저주 토끼
7.1 (31 个评分) 作者: [韩] 郑宝拉 译者: 田禾子 2022 - 9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诅咒兔:一个因为个人私怨而进行的诅咒/报复故事。故事中的兔子是会在晚上啃食纸张和木头的,如果和人在一起,则会渐渐吃掉人的大脑,让人陷入情绪暴躁、反应迟钝、无法控制便溺和最终虚弱致死的程度。制造诅咒用品需要一定的约束。
头:一个由人的排泄物长成的人,取代了生产排泄物的人。“头”说自己并没有求着被生下来,她口中的“我”是造物者,给于恩惠的人,所以应该善待自己。这个故事的关系可以用在某一些亲子关系上,特别是那些单纯的情欲结合生下来得不到爱的孩子。
冰冷的手指:“我”被“我”撞死的故事?隐隐感觉是出轨当事人被报复,恐怖感来自构建的事实和因果不是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感知,而是一个不确定是谁的声音。
月经:非常窒息的一篇。意外怀孕(设定是吃避孕药吃多了怀孕),必须找个男性孩子才能正常发育,找不到可以结婚的男性,抛出有孩子的信息后相亲人源源不断,更有82岁老人想要娶继室。总结就是男人和生育令人窒息,女人因为生理条件可以怀孕而受苦。
再见,我的爱人:机器人伴侣想要成为主人唯一的伴侣,但实际上使用时间相比人类寿命非常短暂,主要是机器的更新换代很快,旧的型号和产品被淘汰。基于此,发生了一起谋杀案。
捕兽夹:极度贪婪的男人,从利用一只狐狸赚钱,变成利用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赚钱。本质还是诅咒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得到这样一个闭环,没想到篇名居然是“捕兽夹”。
伤疤:从有意识开始就受到伤害的一个人,逃出洞穴后被人类利用来打架赚钱,通过一个女人了解到真相后复仇成功。最后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本质还是一个复仇故事,很多侧面刻画了人性的贪婪和丑陋。
我的快乐之家:目前感觉最瘆人的一篇。四楼的鼠害、地下室的阴森、孩子手中的锁。锁应该有象征意义,相争夫妻之间的利益,同时也表示丈夫一直吸食妻子劳动成果的事实。丈夫“意外”去世后,孩子变得更具体清晰,孩子应该代表了女性的自我和意识。孩子和房屋分不开,以后这栋房子可以让她生活得很好了。男人,piss off。
重逢:最后一篇应该是脑洞最小,历史的沉重感最深刻的一篇,特别是关于很多人被束缚在过去的论述。
短评:阅读过程中给每一篇都写了读感,因为确实感觉每一篇都有可记录的点和感想,最后发现太长了...
在《作者的话》里总结了一本小说集写“不公正时代的弱者复仇故事”,涉及现实的一些不公平很常见,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贫富差距、婚内出轨、社会对于女性的(生育)要求、强者对弱者的利用。虽然小说利用脑洞(本质是幻想性的设定,并不科学)或意外,来完成报复,但也只是爽在文本里。读完只能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不公平很难用可行的方式来消弭或报复。
所有的篇目都很好读,大部分主角甚至没有名字,有的是身份的代称,男人、女人或孩子,可能就是用这些代词表达一种普遍性。总体来说,脑洞不小,文学性不强。
女性主义角度最窒息的篇目是《月经》和《捕兽夹》。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他山的石头记 豆瓣
作者: [美]宇文所安 译者: 田晓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6
《他山的石头记》是宇文所安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一直以来评价都很高,这不仅有赖于译者优质细腻的文笔,也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书中的文章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对具体文本、名篇的细读阐释——《诗经》、《左传》、司马迁、刘勰、李商隐、《桃花扇》等等——这其中蕴含了作者历史主义的解读理路。另一类则是宏观的思考,对文学史、文学史写作的重新考量,在《瓠落的文学史》等文章中,他对中国文学史的传统活力进行了整体思索,突破性地探讨着中国文学、文化传统在全球主义背景中的价值。
身为“他山之石”,宇文所安用世界性的文化视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新颖夺目的观点,冲击着我们惯有的文学史认知。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接《烽火与流星》,内容上没有太大关系,读个伉俪情深。虽然联系不大,但是第一篇《瓠落的文学史》就是《烽火》一部分的总结了,大意是说文本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改变,我们现在研究的内容是在发生-传播的过程中,经过选择被保留下来的。而“选择”的标准则出于不同的目的和需求,每朝每代都不一定相同。除此以外的这些论文,虽然我读不懂,然讨论的主题还是比较有趣的,特别是自残、苦吟、享乐几篇,切入也很精妙。“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理解对我来说有点颠覆性的...但是真的好难啊好多内容完全不能理解,一方面是文本细读的深度和广度跟不上,另一方面可能也和文学评论的研究方法比较陌生有关。有一点感悟,一个作者通过一首诗想表达的什么隐喻,特别是政治、权力、欲望方面的内容,可能真的要读全集和传记。以及:为什么外国人能写这么深刻的中国文学研究文章,汉学家汉语功底好离谱!ps目录的排版太随意了...
2022 文化研究 美国 非虚构
烽火与流星 豆瓣
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Liang (502–557)
9.2 (8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2022 - 3
对梁人来说,他们的时代充满了崭新的开始,“新变”,及能量充沛的创举。他们生活在现下,完全沉浸于“此时与此地”,投入地经历每一个时刻。他们在智识上极为精微渊雅,精神上却又相当天真。对梁朝的文化精神最好的概括,不是“颓废”,而是“康强”。
梁朝覆灭之后已经过去了许多个世纪,它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份重要的遗产,但这又是一份让人感到不安的遗产,因为它和当代文化政治纠结在一起,展示了一些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问题。曾经一度数量庞大的文本现在只有零星的残存,南方帝国的辉煌就隐藏在这些断简残篇之中,后人从自己的目的出发对之进行诠释,这些带有隐含的动机与偏见的诠释更加扭曲了它们的光芒。
——田晓菲
在烽火与流星照耀下的国土,一半隐藏在阴影里,这正好是对萧梁王朝的最好象征。本书试图为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勾勒一副肖像画,不仅探讨梁朝的文学作品,更旨在检视梁朝文学生产的文化语境,就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问题。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内容4.5,封面质感加半星。
首章从梁武帝的统治开始介绍,提供一个理解粱文学和文化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二三章着重六世纪前期的社会和文化,从文本的生产传播和类书的编纂等,把文学放到一个社会语境去解析和理解。指出萧统和萧纲的派别之争是误解。四章给宫体诗“正名”,作为一种“无用和多余”的题材,受到后人解读的限制。五章的关照诗学,很多文本细读,从佛教教义的解读解读,对于“灯”“光”“影”形象总结了宫廷题材的共性。六章,萧纲作品的解读,也算是正名的一章,强调了他受到的误解和被低估的文学影响。七章六朝晚期的“南北”文化构建。八章侯景之乱后的南方诗人的个人记录(历史见证人的角度)。看到田晓菲提到可以说为了庾信生前最后一首诗写了本书,突然体会到了一种沉重。即使本书重点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但还是会因为这些人的际遇唏嘘感慨,历史就是这样残酷的。(全书佳句颇多)
2022 中国 历史 文化研究 非虚构
奔跑吧,爸爸 豆瓣
달려라, 아비
7.1 (25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10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 首部短篇小说集
九个故事 惊喜文坛
《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 来颖燕 作序《她知道如何描写孤独》
“最初的写作阶段总是最能显现出小说家的原始性力量……金爱烂在这本最初的集子里,显露出独特的描写孤独的天分,她让孤独这样近,又那样远。”
《奔跑吧,爸爸》是金爱烂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九篇作品。这些小说写还未出生就被爸爸抛弃的孩子,写女大学生如何选择光顾哪家便利店,写永远有失眠理由的职场社畜,写五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合租,写一个青年用小说的句子便条贴满首尔的出租屋……相较金爱烂后期写法上更为成熟、关涉面更广的作品,它们更显轻盈灵动,书中塑造的多位“爸爸”表现出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此可窥见作者的文学原动力。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金爱烂首部短篇集。 《奔跑吧,爸爸》作者用这么轻松的方式去描写抛弃怀孕妻子离家而去的、不负责任的男人。爸爸的形象需要靠女儿的想象来填充,母亲一个人承担了抚养女儿的重任。“妈妈独自在半地下的房子里生下了我”,想到了《多雅生活》里面对地下室生活的描写,《寄生虫》也丰富了我对韩国底层生活环境的一些想象。 《我去便利店》这篇很细腻。一方面是内向人格湾千弯百绕的小心思,另一方面是你以为自己受到过度关注,但其实只是顾客A而已。ps.2003年这个时间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 《爱的问候》意外的是和同名篇目一样回到了缺失爸爸(的爱)这样的设定。应该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现象:男人在没有准备好当父亲的时候既控制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又没有做好避孕措施。大背景是韩国1953年以来就设有堕胎罪。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