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孤岛 豆瓣
6.7 (106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这个秋天,马頔终于带来了他备受期待的首张专辑,来与我们这些领受了相似命运的陌生人,谈论相逢的《孤岛》。
从扎根乡土的农业社会,到变动不居的现代都市,最深刻的改变,大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汇成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象。这无疑是一个互为陌生人的社会,人们被偶然性编织在细密的关系网络中,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却无以对抗灵魂深处的孤独无依。存在的荒谬感与生俱来,从被抛掷于世间的那天起,我们就在寻找另一个赋予自我以存在意义的人——那个人给予我们爱情,而在相爱之前,每个人都是茫茫人海中漂浮的孤岛。
然而马頔比任何人都清楚,爱情也并非孤独永恒的解药,孤岛一次次相逢又一次次分离,每一次都如地震般激起内心狂暴的海啸,而后在伤痕和废墟上归于短暂的安宁。那些无法安抚的彻骨之痛,被马頔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南山南》),或深埋于童话般的隐喻之中(《棺木》),为整张专辑涂上悲戚的底色。悲戚之上,是对于爱情的沧桑况味。开篇的《Intro》即是一封留在桌边的道别信,仿佛在出门前最后一次回望室内的陈设,转身投入更深的孤独。而在下一次相逢之前,且让时光回溯,细细分辨来路上绵延如迷宫的脚印——《最后一次看不见那些人老去》,慢板钢琴与人声的委婉倾诉流露着时间淘洗后的释然,歌名隐含的悖谬色彩却早已道出堪破与放下的困难。“不能远行也不能死去/相依的人啊你在哪里”,入骨哀愁暂作悠然吟唱,转而在之后的《南山南》中得到了更有力度的释放:“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这一生”;而当《棺木》后半段陡升八度的人声骤起时,绝望已铺天盖地:“你说,我们的未来/被装进棺材/染不上尘埃”……
似乎“哀而不伤”才更能体现诗与乐的中和之美,但年轻敏感如马頔,并不刻意追求此类优美雅致。马頔要的是至情至性,也并不介意肉体的在场,荷尔蒙不是摇滚乐的专属,《海咪咪小姐》有着相对直白的名字和不算过分含蓄的歌词,曾有人谓“哀莫大于情色”,诚哉斯言。从这首歌开始,专辑暂趋清朗,间或闪现早年校园民谣式的澄明的诗意。“告诉我你爱的歌被谁唱起/歌词里我爱的全是你/我学了你爱的歌被谁听去/忘情的没看见你要离去”(《表》),只有年轻的心才能如此感伤而又如此轻盈。《时间里的》和《切尔西旅馆有没有8310》虽然满是追忆和怅惘,我们却可以从马頔此处尤显清澈与敏感的声线中,读出少年般的幻想和赤诚。
《孤鸟的歌》以清冷幽深的前奏为铺垫,编曲逐渐呈现出开阔的格局,似乎在呼应词作基调上的转向。“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在你的笼子里陪着你衰老 ”,以爱情为信仰,于未知之境中选择义无反顾,这显然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马頔不愿永为孤岛,伤痛反而让他坚决——《傲寒》即是他所得到的报偿,作为专辑的压轴曲,这是一首沉郁的诗,一曲浪漫的歌,送给即将与自己厮守终身的女人,也献给最终眷顾了自己的命运。早在《傲寒》的Demo版公布时,便有乐迷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动人的“求婚歌曲”,但只有歌者马頔才知其甘苦与分量。
《孤岛》的编曲大多由宋冬野《安和桥北》的制作人韦伟(他也是旅行团乐队的键盘手)完成,从《安和桥北》开始,中国乐迷已不再仅从地下\草根\粗粝这样的角度来欣赏民谣,更可以从精雕细琢的制作里去体会歌者的匠心。《孤岛》显然是又一个典范,从吉他、钢琴、手风琴一直到Midi程序与女声和声,丰满的器乐层次之下是苦心孤诣的加减运算和对作品最深刻的理解,马頔的旋律天赋与诗歌才情得到了最完整的保留和呈现。
确实,在乐迷的眼中,马頔首先是一位诗人。深受顾城、海子等八十年代诗人影响的马頔或许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野心,他只是用了诗人般的灵魂和才情将生活淬炼成句,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以歌为媒,唱出永不凋零的爱情主题。早逝的海子曾有诗言,“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我,以及其他的证人》)那些如伤口般淋漓而疼痛的歌,也同样是在为青春作证,幸运的是,它们有着更多的知音可以分享。
2015年3月5日 听过
民谣
安和桥北 豆瓣
8.4 (323 个评分) 宋冬野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2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一个城市漫游者的安和桥北

在蓉城的祠堂敲打耳钟的空灵,
在太湖樵头尝过醉人的雨。
在筑城折下腊梅看尽风尘把酒,
在金陵的阅江楼巅览望江淮。
在西湖岸边撑起一把纸伞,
在凤凰城中贺兰山下轻嗅刺玫。
在商都品笑白居不易,
在浏阳河映出的星光里记起奶奶的微笑。
在金城的河床里荡起黄河谣
也在这里点燃一只兰州。
有一天,他还是回到了安河桥,也许就忘掉了混凝土的过错,在桥下寻觅着那些安澜平和。
第一张专辑定名为《安和桥北》,也献给已经和安和桥一起去了天上的,深爱的奶奶。并将未来所有可能得到的成就,归功于她的冥冥之中的庇佑。
一个胖子的城市生活总结
今天的“安河桥”原为“安和桥”,取“安澜、平和”之意,原本一个看到名字就想生活一辈子的世外桃源活生生的改成了一架没灵魂的钢筋水泥桥。宋冬野在安和桥下学会弹吉他,在安和桥下走过肆无忌惮的童年和乱七八糟的青春,在安和桥下遇见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安和桥下吃奶奶做的饭,也在安和桥下历经成长。环境变迁使他将所有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流于指间,弹于心弦。那些过往的人、事、物转化成了更真实深刻的情感,也成就了宋冬野的音乐理念。然而宋冬野从不把自己的音乐归于哪一类,只知道他的歌词里有他的全部情感与灵魂。
倾听之余,让我们在面对现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居住着的愈发冷漠的城市中,也更深刻的体会着宋冬野的歌曲中带来的简单,真诚,随意流淌着的超越平实的诗意表达,也很容易随之陷入一种情绪里。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
所有有价值的梦想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叛逆的,但最终总会被认可。实现的过程总是饱富激情,新鲜和挑战的。
这张专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筹备制作,宋冬野一直全身心的投入每一个音符不断的修改编排里,每天坚定着音乐梦想,每天为之克服所有艰难,每天也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一切美好。历时一年,这张由旅行团乐队韦伟精心操刀制作,孔阳担任平面设计,宋冬野及尧十三,李琪弦乐团等众多良师益友联合倾力打造的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曲。马头琴,手鼓,弦乐等配器的尝试赋予了这些歌曲崭新的灵魂,还原了它们本就与生俱来相貌,使它们和心灵更加接近!
让所有的描述化作音符,聆听全部……
曲目导读:
1.给抱着盒子的姑娘
动机: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忘却的人,我选择对她说:撒忧纳拉。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本是一首我和尧十三共同完成的山寨日文歌,由于对曲子的喜爱,这次用吉他和大提琴的简单形式直接制作了这首纯乐曲,用作专辑的Intro。
2.莉莉安
动机: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的梦。
创作地:北京
详细:我的朋友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大概也是我的旋律感最强的一首,是这张专辑里最早创作,也是第一个编曲完成的歌,如果把它送给尧十三老湿,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编曲配器我很喜欢,尤其喜爱间奏中弦乐和古筝的对话,有种左左右右应接不暇的感觉,Double Bass的效果很古典很轻盈,又不抢戏,律动直接走起来了,完整又舒服。这首歌同时用了一条完整的采样,虽然离真正的氛围音乐还有些差距,但至少我自己感觉很好。
3.鸽子
动机:为我儿时死去的一只肉鸽朋友祭奠一下,遗憾总有,希望不能没有。
创作地:成都
详细:歌词部分大概算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是个跳崖式的尝试,我的制作人韦伟老师最早提出了这个构想,但在弦乐的录制过程中,我们再也来不及想其它的事,激动的手舞足蹈。当然四重奏比不上86442等等大编配,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而且恰到好处,就是杯子倒满了,再倒一点,水面变成凸起的弧形,碰一下就溢出来了的感觉,整体层次清晰,律动非常震撼,中间的单簧管能融进弦乐,不足的一点是人声不够完美,是我个人的问题。
4.董小姐
盒盒盒。。。。。。
5.斑马,斑马
动机:斑马纹的睡裤,冰雪没化,却已春暖花开的哈尔滨。
创作地:哈尔滨
详细:这首歌是吉他编配方面一直我个人最喜爱的一首,大提琴的旋律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贴近了歌曲的主旋律,很有完整度,鼓的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一调再调,希望能够顺畅、平滑。
6.梦遗少年
动机:啊呸!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首歌的歌词由我和好友洪宇澄先生共同完成,他的文学功底是我望尘莫及的,“六扇门里太龌龊”那一句,便是出自他为我在江湖酒吧的专场演出所创作的一段文字。由于整首歌曲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显得平淡,所以我们大力度的掰开了各个段落的风格,甚至还用了一段特别贱的贝斯小solo,鼓的部分也是精心雕琢,节奏方面没有走寻常路,副歌部分的键盘更是骚气逼人,值得注意:最后的超高音真是我唱的。。
7.六层楼
动机:我热爱在路上的一切。
创作地:重庆、兰州
详细:这首歌算是一个巡演笔记,在路上的感觉永远让人蠢蠢欲动。韦伟老师对这首歌的新编曲是我自己听这张专辑时最大的惊喜之一,其中有提琴的拨弦,还有副歌的弦乐编配,初听感觉有些奇怪,后来越听越爱,超乎之前的想象,我爱不释手。有人说这首歌或者整张专辑弦乐用的太过分了,我觉得非也非也,首先我狂热喜爱一切弦乐,所以多多的来不是错,第二,我试过很多方式,也只有弦乐的表达最能贴近我的原始感情,也许以后会进步,但今天我就要最精彩的弦乐。此外,我的好友吴玫霖的女声和声在整首歌曲里的层次感也是我极喜爱的。
8.关忆北
动机:多年以后,各自为生活奔波的两个老友聊起校园青春。
创作地:无锡
详细:关忆北是我一位多年好友的名字,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最美的名字。这首歌是尧十三的编曲之作,我从没有听过如此好听的吉他编配,简简单单吉他贝斯和声,给人的感觉却很丰富,贝斯的律动已经不能再牛逼了!十三老湿威武!那个特别辽阔飘渺的和声,哎呀我去,青春呐!
9.卡比巴拉的海
动机:顺着大海往东边看。
创作地:北京
详细:卡比巴拉是一只豚鼠,是来自日本的一个卡通形象,这首歌源于我某次突然文艺起来跑到海边去往东边看大海的经历,大提琴部分和人声的录制方式是我喜欢的部分,尤其是人声位置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正中间,到后来变成一左一右,瞬间宽阔,明明就是大海的感觉嘛!哼!大提琴低且极重,整首歌其实做的很极端,我想说,其实极端突兀和极端舒服是同一种东西。
10.连衣裙
动机:由“送什么生日礼物”而想到的爱情歌曲。
创作地:北京
详细:又是尧十三的编曲作品,所以吉他编配完全不用说了。我和十三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基本颠覆了这首歌,尤其是最后一段的编配,很有黑暗感,我们希望歌词的美好和编曲的黑暗能体现出世界的两个极端和其中的矛盾,说实话我还想表达另一种意思,就是“我操胖子你丫玩儿过了吧,你要干嘛啊?”的感觉,因为极端和偏激一直是我的态度,要玩儿就玩儿一大的吧!歌曲其中贝斯的律动是值得体会的部分,我觉得十三老师真是一神仙,贝斯怎么编的!我跪了!
11.安和桥
动机:家。
创作地:北京
详细:论感情而言,这首歌是我自己最喜爱的,它被我筹划了五六年才出世,想表达的情感也是很多种很复杂的,我不敢多想,怕哭。从这首歌最早在我脑子里出现,马头琴的声音就一直是我对这首歌的最大愿望,这次我完全没顾朋友们和制作人录音师的良好建议和阻拦,执意要加入马头琴和中国大鼓,大家也就都默许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首歌的录音混音工作成了整张专辑里最困难、最残酷也是时间最长的一首。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段马头琴在这首歌里出现,是专辑混音过程中我去录音棚,上楼过程中在楼道里听到的,当时我惊在楼道里动都动不了,随即冲进棚里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冲着惊愕的制作人和录音师大喊:我去你妈的!就要这个!就要这个!于是它就从那时一直保留到了最后,丝毫没有修改。
由于我对这首歌的感情太深,所以已经无法做到从编曲制作的等等其他方面去评述它,列位自己找自己的感觉吧!我只能说,相比之前的两个版本,今天这个才是我的安和桥和我的世界。
12.Intro..
作为专辑的Outro,它的名字却叫Intro,其中意义想想就会懂吧。这个片段取材于我生活中的声音,也取材于我想象中的声音,我试图用它来阐述我这二十几年的小人生,但最后还是撒忧纳拉吧,没有遗憾就不是完美,好像是这样。
民谣音乐人宋冬野首张个人专辑 《安和桥北》
词/曲/编曲/吉他/手鼓/和声:宋冬野
制作人/编曲/钢琴/键盘/弦乐编写:韦伟
编曲/吉他/贝斯/和声:尧十三
录音师/混音师:陈程
弦乐:李琪+李琪弦乐团
母带工程师/录音监制:陈东
录音棚:[粮]录音棚/乐家轩录音棚
出品:摩登天空
监制:沈黎晖
经济/摄影:牧师
平面设计:孔阳
文案:宋冬野/高飞
曲目详解:
购买:
2014年10月31日 听过
后知后觉,在夏天的下着雨的北京。
民谣
海岸线 豆瓣
8.3 (6 个评分) 陈永龙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8日 出版发行: 野火乐集
聽 他 唱歌
有山 有海 有陽光 有一畝田 還有 愛
陳永龍的新民歌 海岸線
他在東海岸的部落長大,中學時開始在民歌餐廳演唱。
經常偷騎媽媽的摩托車出門,而且可以想辦法繞過市區有警察臨檢的路。
只因為愛上吹風的感覺。
18歲的第一天,馬上考上了摩托車駕照。
高中畢業前, 永龍都住在家鄉-台東。成天夢想去台北,台北什麼都好。
考上大學,終於如願以償的來到台北。
剛開始喜歡整夜看漫畫的大學生活。後大學生涯,因為劇場工作而站上更大的舞台。
愛唱歌的天性,讓他不斷有機會在台北唱起家鄉的民歌。
2010年野火出版陳永龍的第一張專輯「日光‧雨中」,演唱李泰祥的經典作品。
但;他還是他,成天噗嚕嚕的騎個摩托車,穿梭在台北城的日光和雨中。
想家的時候,就跳上火車,四小時之後,他人在東台灣的豔瀲海岸。
陳永龍唱歌時的純真,帶你進入到一個空靈與非空靈之間的世界。
那個地方有山有海,有陽光和屋舍人家,有一谿田。也有城市中百分之百戀愛中的男男女女。
沒那麼脫俗,但又令人嚮往。
這跟他的人一樣,順著。凡事順著心走,順著風景和陽光走,也順著不順走。
他知道自己的心在哪哩,家在哪哩,於是將這些真心的感覺交到歌裡。
永龍的歌像一幅幅的畫,看起來輕描,但深埋的是潑墨。
這像走在城市裡的你我一樣,經常臉上掛著舉重若輕的表情,但心卻舉輕若重。
也像某一晚在KTV的不夜城中,我們放縱地搖著鈴鼓唱快樂的歌,但心思卻細密地飄到另一個音軌上。
這兩種異次元的呼喚,同時在陳永龍的身上按下了PLAY鍵。
在這張陳永龍新古典民歌風格的作品中,有懷舊,有新傷,有近近遠遠的海,也有山與季節的呼喚。
這個真實的場景,是你,是我,是陳永龍。
Suzanne Vega 豆瓣
8.1 (17 个评分) Suzanne Vega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3年2月23日 出版发行: A&M
蘇珊娜·薇佳是美國的歌曲創作家和歌手。她的歌曲以高度的文學化的歌詞和民謠曲風著稱。來自她的第二盤專輯《孤獨矗立》的兩首歌Luka和Tom's Diner曾進入許多國家的排行榜前十。
Coming From Reality 豆瓣
9.1 (44 个评分) Sixto Rodriguez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7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Light in the Attic
这张专辑Coming from Reality是美国歌手Rodriguez的第二章专辑。1971年由Sussex Records 出版,1976年用另一个专辑名After the Fact在南非出版发行。2009年Light in the Attic重新出版了该专辑,并且增加了三首当时仅在澳大利亚发行的歌曲。
Cold Fact 豆瓣
9.5 (62 个评分) Sixto Rodriguez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70年3月28日 出版发行: Sussex
Cold Fact is the debut album from American singer-songwriter Rodriguez. It was rele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Sussex label in March 1970.
回声 豆瓣
9.2 (79 个评分) 齐豫 / 潘越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5年1月4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公司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这张唱片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极具典藏价值。如果暂且抛开音乐层面的意义不谈,单纯从收藏的角度讲,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张唱片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滚石唱片公司率先从日本引进了雷射唱片(CD)生产技术,于1985年先行推出卡带版的《回声》,成为滚石1986年1月推出的前五张CD中的第一张,其编号为RD-1001。
这张唱片是作家三毛的半生故事,由她亲笔写下的12首歌词,串联成一张完整的音乐传记。这张专辑的一大特色是齐豫与潘越云宛若天籁般的歌声的珠联璧合。
由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所谱写的歌曲,在齐、潘二人的歌声里以不同的曲式唱法,诠释出三毛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之下的不同心境,再经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贯穿,从而成为一张有着内质统一、叙述丰富的动人故事的唱片,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回声》这张专辑将三毛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而最后的《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梦田》,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三毛在《回声》的唱片文案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回声》是一种绵延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振荡着我们的耳鼓,将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份感动,足以穿越时间,抚摸你。
贤良 豆瓣
9.0 (124 个评分) 苏阳 / Su Yang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十三月音乐独立厂牌
《贤良》是这样一张专辑,从文化切入,它秉承了西北千年民歌的精髓,字里行间都包含着远离家乡的赤子对故乡风沙与乡土的眷顾。而在表现形式上,除了最为简化的木箱琴,对于那些根本无须伴奏就能被唱的或高昂亢奋或者阴沉情迷的古调,因为西式乐器的加入, 因为结构的修整而显得别有风味,在不同耳朵前,它呈现出不同的品位与美学标准。
苏阳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西北版的另类摇滚,以煤油炉式的、以红辣椒式的分散与跳跃性手法,结合西北民歌宏大与苍茫的音律杂交的母语摇滚。人们可以在任何时期,以任何的动作、心态去倾听这样深厚的,包含着激动的音乐。在更高的层面面,这种尝试的意 义在于一个中国音乐家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探索。而对苏阳来说,10年的艰辛与磨难化做十首通达古今,音盖江河的诗唱。
不以种族的名义,不以地域的名义,不以文化的名义,不以立场的名义,仅仅以音乐的名义,用音乐标准去检验音乐品质,苏阳和他的《贤良》等待着你的检验。伪装的人会很快死去,赤子会不朽,并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有一天,我们发现从小熟知的几句民歌,永远不知她的整首是什么样的了,有些时候我是奔波在找寻民歌的路上,我讨厌采风这个词,我更想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在生活里歌唱的态度,他们怎样用身体来完成歌唱,而不是用五线谱或者阿拉伯数字来记下他们的旋律,其实我们不必去过访找寻所谓的艺术梦想,在很多那样的地方,贫瘠但是倔强地长着我们的父辈,苍凉的黄沙滩和土房,黄色的村落,没有一点绿色,冬天枯草边那结实的冰,和来来去去相处一辈子的人,他们能把村子里每一家了解得很熟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叔叔和阿姨们,忍受贫瘠,在这里建工厂,造化肥,他们为忙碌后的低工资无法维生而争吵,哭,为生活的一点点改善而从心里笑,我们,还有后来的少年,同样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那样倔强,我们的生活在发生改变,跟随逐渐起来的小城镇。
日出的时候,各种街心公园,伴随忙碌起来的汽车喇叭声,老人们把迪斯科等音乐开得天响,在跳舞。夏利牌出租车,和拖拉机还有摩托车擦肩拥护,夜晚来临的时候,站街女和加班辛苦一天的女职员擦肩在并不宽的街道,不远处,即是一大片充斥各种化肥的田野,哪里不是这样呢?一切虚幻而真实,我们的生活更多的由此组成,我们说什么原生态?我们的血液在悄悄地丢掉,回禀我们想要换成统一标准的所谓世界化,换成向前看齐的统一姿势,社会上统一品牌的职业白衬衣,我们手里的一块要用统一经典的音色来衡量优劣,并以各种套路来分类,在此包裹下的喉咙和心脏渐渐随着改变,但是,街道的两边,依然结集了各地的方言,陕西人的面馆,乡音明显的宁夏人,甘肃的面馆伙计,新疆的羊肉串,河南来的真假和尚,在西北各种装修得很爆发的酒吧里,深夜的划拳声,沉重的西北口音,依然像在战场,这是我们加快脚步的结果,新世纪的新民间,在新的音乐形式下,曾经发出了鱼鼓书、贤孝、秦腔的声音的人群,在今天,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语言吗?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吗?能发出离人群最近的歌声吗?能在生活中歌唱吗?能让眼泪和笑都在歌唱里更直接吗?能尝试让血液回到身体里来吗?通过喉咙,可以有自己身体发出的歌唱吗?希望能听我们掩盖的笨拙的表达下的声音,有关逐渐被公路和楼宇吞噬的土地,有关简单卑戝的像蚂蚁一样奔波惶恐繁衍生息的人群,有关我们血液发出的哭和笑,有关变了形的家乡的消息,有关生活的细节,更多,但,不仅如此。
总之,我希望在生活里,快乐地歌唱!”
——苏阳 2006.10.15
白银饭店 豆瓣
8.9 (164 个评分) 张玮玮 / 郭龙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2年5月26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这张专辑里的歌,大部份写于07至09年。那期间我从北京永安里搬家到了东直门。2010年9月,为了可以更踏实的录音,我又从东直门搬到了这张专辑的录音棚所在地,北京青年路。
2011年4月26日,这张专辑结束前期录音。秋天万晓利又为这张专辑工作了近五十天,结束它的后期混音。
五年过去了,我也从北京搬到了南方。时过境迁,当我听着这些歌的时候,我明白了它的意义:它记录了我生命中的一部份。
坎坷的乐手转型之路上,我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如今我迫不及待地想拿出这张专辑,因为这样我才能和它告别。下一步,山长水远。”
——张玮玮
2010银河之外 豆瓣
8.8 (13 个评分) 树子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19日 出版发行: 成都
树子 音乐人页面
专辑下载页面(已恢复下载 10.03.30)
右键-目标另存为
吟唱生涯 豆瓣
7.8 (13 个评分) 黄金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康艺音像
黄金刚1970年生于四川永川,曾就读于中央团校,著有歌集《吟唱生涯》。这张专辑的出现应该使我们暗生羞愧,在风花雪月的成长中、在歌舞升平的旅程里,黄金刚的歌声带着麦田的芬芳和大地的母语迎面而来,用诗人犀利的目光、工人苦难的背影为利刃,剖开我们幸福的假相,并一再用他那并不圆润的歌喉告诉世界:我生活在民间、我歌颂在民间。
是啊,有多少年过去,再没有人用这样粗糙的方式提醒已安睡的灵魂,我们已经习惯用轻佻的眼神唱无关痛痒的情歌,习惯居住在城市并把过去遗忘。“妈妈,你听我说,我发现世上只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纽约和耶路撒冷,我不是他们;妈妈,你听我说,我发现世上只有两个人,好人和坏人,天堂和地狱,我分不清他们。”黄金刚的吟唱胜过多少诗人的苍白,胜过多少漂亮的衣服时尚的晚宴……曾几何时,歌唱如原野、河流一样自然,像山川、天空般豁达,像篝火旁的舞蹈一样快乐,曾几何时,我们相信朝霞在城市升起,夜晚繁星满天,可又在什么时候,我们失去这一切,陌生的情节代替了梦想的起落,把玻璃花瓶插上塑料玫瑰花。
假如黄金刚被承认是个具有悲剧意识的行吟诗人,那么《吟唱生涯》是他对农业文明一次沉重的回望,搅拌着个人苦难、时代印迹与阶级斗争,同时也注定被浅薄空洞的表象抛离公众的眼睛,成为城市的牺牲品、工业化的打压对象。毫无疑问,黄金刚是属于麦田属于丰收和那份纯粹的,但当他用行走土地的姿势踏上城市的柏油路,一切都改变了:“地铁开得好快,我们隔得好远,地下并不比地上更加黑暗,我熟悉这个空间,我不再熟悉你,他们加快了速度是为了拉开我们的距离,我们隔得……”
好了,音乐不是黄金刚的主题,他主张的“汉藏和声”、民间音调都隐退在一个青年的思索里,从城市到乡村,从组织到人民,《吟唱生涯》力图展现一个曾经的理想国是这样被现实侵蚀腐化,而生活底层的他与他们是如此清醒和无奈又充满希望:写歌的人不会识字忘了方言也忘了母语,看报的人假装沉默像在偷看城市日记,开车的人心不在焉告诉我等待的人早已过去,可是我为什么看见了朝霞……这正是我们怀念《吟唱生涯》的理由,也是注定被更多数人埋葬的纯真。
完美世界 豆瓣
Israel Iz Kamakawiwo'ole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6月26日 出版发行: Mountain Apple Company HAWAII & Big Boy Record Company
音乐云老会员clarissa的【环球音乐风第四贴】第十站:夏威夷的大胖子 IZ 帖子中对这位大胖子做过非常详细的介绍。而一直以来,我疏忽和错过了聆听和喜欢他的最好时间。而我们的莎莎对于世界音乐的爱好和了解的确让我们折服。
很偶然,在亚马逊上买了这张2007年的专辑,当拿到手的时候,自己几乎都已经忘记了。在JAMSBOND的要求下,我们聆听了一下,就这一下让我完全沉迷在他的略带沙哑,却平滑柔和的歌声中,他的歌声带有无比迷人的诱惑,浑厚的声线营造出如同夏威夷海风般,让人沉醉的清爽温暖感觉。虽然这是一张怀念专辑,虽然这位让我现在才了解的歌手已经在天堂漂浮起他肥胖的身躯,但丝毫不影响对他作品的迷恋。
1997,IZ离开了这个让他觉得移动艰难的世界,他的乐队却始终没有忘记对他的怀念,继出版了2张纪念专辑后,JON DE MELLO和乐队键盘手JACK再次整理了他逝世后留给我们的作品,出版了这张完美世界。
在这张专辑中,有那首著名的WONDERFUL WORLD【他别具匠心地把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和What A Wonderful World这两支曲子串在一起用当地乐器演绎。在纯美的音乐后面,正是他深深而脉脉涌动的温情。相信很多人听到这首歌一定也不陌生,彩虹之上,一定有个美好的世界。在彩虹之上,有个遥远的地方。你敢拥有梦想,为何,为何我不能?==转自网络】。而我更喜欢的是第二首AMA,AMA。
记得,有个音乐云朋友不屑的说:他们在赚死者的钱。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如此。但是,转而一想,如果不是这张专辑,我如何认识这位可爱的大胖子。我想说的是,对于IZ的歌迷而言,已经拥有了。而对于我们这些陌生人而言,这张专辑是一把很好的钥匙,让我们打开IZ的世界,进入其中,沉迷其中,和他的已有歌迷相处一起。
Live 豆瓣
Alison Krauss / Union Statio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2年11月5日 出版发行: Rounder / UMGD
Limited, numbered edition. Half-speed production & mastering, 180 gram high definition vinyl, static free sleeves.
滴落的时光 豆瓣
8.0 (25 个评分) 张过年 / 武麟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24日 出版发行: MicroMu
张过年简介:

张过年音乐人页面:

编号:MMDSEP014 (录音版权所有:MicroMu厂牌/Outdustry Ltd.)
制作人:杨杰(茄子),MicroMu
录音时间:2009年1月16日
录音地点:鲤工作室
录音师:阿磊
混音及母带处理:杨杰(茄子)
-----------------------------------------
网络发行地址(包括完整下载试听及相关信息):
Lonely Runs Both Ways 豆瓣
8.0 (5 个评分) Alison Krauss and Union Station
发布日期 2004年11月23日 出版发行: Rounder / Pgd
说到Alison Krauss(艾莉森.克罗丝)就不能不提兰草音乐(Blue Grass),一种精致的,纯正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很容易辨识。这种音乐有两三部和声,激烈的节奏,不受约束的情感。
这"孤独而高亢"的声音产生于20年代末的"弦乐运动"(String-band Movement),成名在来源于创始者Bill Monroe的乐队"兰草男孩"(The Blue Grass Boys),兰草音乐被Bonnie Clyde,The Beverly Hillbillies在60年代末极力推动,赢得了一批全新的听众.今天,兰草音乐仍保持者极高的影响力,象著名乡村音乐人Alison Krauss就是一列。Alison出生于1971年7月23日Champaign, IL16岁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就立刻成为乐评家的最爱,18岁首获得葛莱美奖,11项葛莱美奖和无数乡村音乐奖项得主,蓝草音乐的发扬者.然而真正使她声名鹊起的却是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Now That I've Found You:A Collection》。
遥远的肯塔基,美丽的蓝月亮,一如Blue Grass这个名字。这样的声音里,甜美的睡一个午觉,Banjo轻妙, Fiddle光滑,不必担心它们会吵着你。在“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的歌声里醒来时,或者你会气愤地发现一度珍藏的电影《Notting Hill》的原声碟里Ronan Keating这个小鞋匠实在是蒙蔽了你的耳朵,原来世界上将蓝草之声唱得最动听的那个人叫Alison Krauss。
两岸 豆瓣
黄舒骏
发布日期 1998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forWord
物质在他这里完全与艺术无关,自己的风格是完全固定的。不会在任何流行风潮中迷路。来约歌的人都知道他这个脾气,上来都“很配合”地要他写一首“他的歌”来唱。如果跟上时髦成名的几率就大,一首歌也就容易很快“流行”。但是他想的是“三年后、十年后”别人会不会记得某年某月前的某一首歌。

在这张酝酿、创作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专辑中,黄舒骏二十年前时髦的乐风与时下最流行的音乐结构想结合,以口语唱法来表现另类音乐,意图创造出一种折衷又相互融合的音乐效果。因而细听《两岸》整张专辑,既有浓厚的70年代轻快却不狂暴的摇滚乐曲风,又有R&B 软性舞曲等自由的音乐元素,给人的感觉是抒情而自然,丰富而不做作,每首歌曲都自成一格,呈现出多种层次的音乐风格。

主打曲《两岸》延续了黄舒骏早期几首成名代表作的风格,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讲述了一个两岸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歌词长达四百多字且不重复,结合摇滚R&B 乐风的说唱形式,并将唐诗名句巧妙地融入其中,十分引人入胜。
2013年1月21日 想听 这封面太美了!难得妖娆啊黄叔叔:)
民谣 黄舒骏
敢爱 豆瓣
9.3 (12 个评分) 齐豫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齐豫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不只是说她缥缈的声音,从她的个人行事和一贯的低调作风也可以感知这点。二十多年了,齐豫一直慢条斯理的打理着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家庭。给人的感觉是很稳重,却从不大肆宣扬。其实,她现在已没有唱片合约在身,但滚石依旧和她一块筹备新专辑,说起来,即使齐豫有约在身,滚石也完全尊重她的选择和决定,随其意愿。像这样没有出片压力,一心打造齐豫的,也唯有滚石。
1978年,齐豫正式出道,当时完完全全是一个民歌手,并拜在李泰祥的门下,她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脍炙人口的《乡间小路》。当然,齐豫当时签的是新格。随后,李泰祥为她制作了《有一个人》,《橄榄树》专辑。那时的作品不是很流行的,也是很难把握的,像《欢颜》、《走在雨中》,但齐豫却把握的非常好,这也是一直以来,没人敢翻唱齐豫的歌的缘故。那时候,很流行把诗作谱曲成歌,所以,早期的歌里的文学腔很浓,这使齐豫缥缈感觉更明显,但《橄榄树》从曲到词都更贴近市场一些,所以很快红了起来。
齐豫到了滚石,早期的歌曲也因为后来滚石收购新格将版权收至旗下。滚石收购新格,不但得到了无数民歌时期经典专辑的版权,还得到了新格的歌手。 到滚石唱片后,齐豫走的主要是流行另类的路线,这里要提的是《回声》专辑,齐豫,潘越云的美声加上王新莲的精良制作,还有三毛的优美文笔,使这张专辑完全可以流传于世。《梦田》里二人的声音合成完美一体,两个天籁般的声音一起诉说着经准的诗句,而三毛的词也一反她晦涩的作风,很羞涩,很腼腆。齐豫的演绎是最值得称道的,丝丝入扣,青涩而不做作,实在堪称经典。
后来,弟弟齐秦和他的虹乐队作了齐豫的两张国语专辑,但始终掩盖不了齐豫的风格。在80年代末,最成功的还是她的英文专辑,从「Who Find This, I Love You」到「Story」,齐豫创下了华人歌手演唱英文歌曲的先河,至今无人可以出其右。这得益于她流利的、饶富意味的英文。齐豫在英文专辑里的表现,和国语专辑的表现是很统一的,很缥缈,又有些民谣的味道,这一点实在令人赞叹。
90年代,齐豫依然我行我素,专辑不多,却力求完美,作品大多是单曲或电影主题曲。1992年的《个人声音自传 - 敢爱 & 敢梦》国语英语双双出击,国语的专辑是一张精选集。同时收录了《衣锦还乡》的主题曲《船歌》,罗大佑有名的长句居然被齐豫一口气唱完,而且听不出任何声音上的缺憾,实在是令人佩服。这之后,齐豫还有一张《藏爱的女人》的英文专辑。「Tears」是齐豫95年的一张英文专辑,「Tears」质朴的民谣曲风让我们又找到犹如在旅途中不断漂泊,却又不断寻觅的感觉,「All Souls Night」爆发了齐豫的原始野性,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原始美丽。 其实,齐豫过硬的演唱功力和天籁美声,以及英文唱片的成功,使她成为滚石歌手的配唱制作人和英文老师
1994年,齐豫担任苏慧伦《就要爱了吗?》专辑的配唱制作人,并亲自写了一首很齐氏风味的《没有去过的地方》。1995年,和周华健合唱《天下有情人》。1996、1997两次为林忆莲的英文专辑跨刀。1998年,再次为苏慧伦「Yellow Submarine」担任配唱制作人……1993年,齐豫还有一首《让爱回来》的国语歌,是一首广告歌,也是一首公益歌曲,再加上是当时和滚石合作很密的张宇的作品,所以有别于齐豫以往的风格,但齐豫仍唱出了博爱大气的感觉。
齐豫的专辑张张都是精品,齐豫的歌首首让人心动。齐豫一步一步的雕琢着自己的音乐,自己的人生。她的唱功,她的声线,至今无人可以媲美。对音乐持之以恒,力求完美的精神更是让人留恋。
相信,我们的天使必然会在音乐的路上带给我们更多的触动,一直到老。
江湖邊 豆瓣
9.1 (42 个评分) 秘密後院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6日 出版发行: 秘密後院 / 鐵黎學校
钟鼓齐鸣间,截断时间之流;眼前江山,心内世界。
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八支歌连缀成了这张关乎生命来去的概念唱片。从序曲小心翼翼的《来》,到尾声轻松写意的《去》,来去之间,经历了“晨钟暮鼓”的意声相和,“叶落归根”的安身立命,“灰飞烟灭”的成住坏空,“醉死梦生”的洒然抖落。
晨钟暮鼓,惊醒的是“时间”二字。这样的『江湖边』,和常情意义下征战杀伐争名夺利的险恶江湖没有太大关系,和它有关系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比如在时间之流里来去的生命。即使在“从江湖到江湖边”、“从一群人到一个人”这样的歌词里,也在表面一人一物一时一地的来去之后,隐藏着更深沉更无从说起的生命根底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