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霸王别姬 豆瓣
8.9 (113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 台上,一生一旦,英雄美人,一出《霸王别姬》唱红四十年代的北平。 台下,师兄师弟,性情各异。一具风流倜傥,与红妓两情相悦;一个人戏不分,泥足深陷。由此,三人在爱与恨的漩涡中角逐纠缠......风雨人生沾有缕缕血 腥,前尘往事留下几许绮丽和幽怨? 本书已由大陆及港、台三方联合拍成电影,获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谜一般的七支刀 豆瓣
謎の七支刀―五世紀の東アジアと日本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马云超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1
★“汉学诺贝尔”儒莲奖得主、京都学派史学泰斗宫崎市定晚年得意之作。
★作者自信可以改变日本历史书写,松本清张推崇有加,却遭到日本史学界忽视的一本书。
★以一把传世宝刀为线索,通过缜密的推理和浪漫的想象,解开古代中日韩三国关系的谜团,五世纪东亚世界的脉动跃然纸上。
★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南京大学教授张学锋联袂推荐。
日本石上神宫收藏着一把历史悠久的宝刀——七支刀。
传说,七支刀是三世纪中叶由百济肖古王进献给日本神功皇后的,与汉委奴国王印并称日本的两大奇迹。自明治以来,这把七支刀引发了无数历史研究者与古代史爱好者的浪漫想象。
宫崎市定通过对刀身铭文的解读,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许多谬误,无限逼近了七支刀秘密的真相——这一发现几乎足以改写日本史。但这些研究为何被日本史学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呢?
本书从传奇的七支刀切入,结合对五世纪东亚国际形势的鸟瞰式观察,解开了七支刀背后隐藏的中日韩三国关系的遥远真相。
恶意 豆瓣 Goodreads
悪意
8.4 (12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娄美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1
《恶意》是东野圭吾挑战写作极限的长篇杰作,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并称东野圭吾四大杰作。《恶意》深刻揭示人性,故事中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从未遇到这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
============================ ================================
畅销作家在出国前一晚被杀,警方很快锁定了凶手。此人供认自己是一时冲动犯下了罪行。案子到此已经可以了结。可办案的加贺警官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找不到凶手作案的动机,凶手也一直对动机避而不谈。加贺不愿草草结案,大量走访。渐渐显露的真相让他感到冰冷的寒意——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仇恨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正是它导致了这起案件。这股恶意到底从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细地调查过,却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达成目的。这真是惊人的想法,简直前所未闻。”
============================ ================================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反转,从阴谋实施到真相大白间的精巧设计,令读者赞叹不已。——《出版家周刊》(美国)
在《恶意》中,东野圭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心理现实主义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经典侦探解谜故事结合得炉火纯青。——《华尔街日报》(美国)
当你以为东野圭吾已经穷尽了诡计的所有可能性时,他就祭出一个新的来让你大吃一惊。——《科克斯书评》(美国)
《恶意》作为一部推理小说,极尽曲折复杂周密;同时又深刻揭示了人性,达到很多纯文学作品未能达到的深度。《恶意》可与同一作者的《红手指》对照着读。在《恶意》中,恶是没有底线的;在《红手指》中,善残存于恶的底线之下。——止庵
潜伏在《恶意》故事底下的,是一条黑色的河流,名为人的“恶意”。虽然可以听到流淌的微弱水声,却无法轻易看到它的流动。——桐野夏生
梦侦探 豆瓣
パプリカ
8.3 (2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筒井康隆 译者: 丁丁虫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她是那个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提名者?还是个外表柔弱的平凡小女人?是精明干练的国家级精神科医生兼大教授?还是一个红T恤牛仔裤打扮的无知妙龄女郎?当她突然出现在人们的梦中,这是梦境还是现实? “美女精神治疗师千叶敦子”与“天才科学家时田浩作”一起研发出“PT仪”和PT仪的携带版迷你DC,利用这个新发明,成熟稳重的千叶敦子教授变身为代号为帕布莉卡的美少女,进入患者梦境进行精神疾病治疗。可是她的周围遍布了无比丑恶的敌人,一直在暗处偷偷策划着攻击她的阴谋。不久他们的新发明就被不明人士偷走,从此研究所里就发生了一系列让人毛骨悚然的怪事,展开了包含了科学、邪教、梦境、电影、神话、宗教、同性恋以及弗洛伊德心理学在内的大混战!她作为梦的侦探,治好了众多的精神科患者之后,即将被梦境吞噬,她还能从噩梦中逃生吗?没有人能够分清楚是梦是真,每一个人都在死亡的恐惧中颤栗,等待帕布莉卡的相救,他们还能醒过来吗…… 本书为日本科幻小说之父筒井康隆封笔之作,本书是双重人格和双重情节的完美演绎。根据本书拍摄的动画片《红辣椒》为东京国际电影节Animecs TIFF(动画单元)2006开幕作品,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入围参赛影片。
靜止在 豆瓣
作者: 袁哲生 寶瓶文化
◎完整收錄袁哲生已經絕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靜止在樹上的羊》,以及尚未發表的中篇小說〈溫泉浴池〉。◎珍貴的日記、手札透露袁哲生的內心世界。
◎完整收錄作者未成書的作品,也能清楚看見一位作家在創作上走過的各種痕跡。
◎紀念一位小說家最好的方式,是閱讀他的作品!
陽光多麼充足溫柔,怎麼能相信人生已不多了?
想起少年時談志趣的夥伴,只希望他即便死了,也不要讓自己知道。
人生多麼短暫啊,好似潮溼的黑屋裡才剛切上一盞燈,便立刻斷了保險絲,這一眨眼功夫怎麼能看得夠?
──袁哲生小說家傾心築起的文學殿堂,獨特,陰鬱,迷人。那偏佈著寂寞,死亡,遊戲,躲藏的基調,難有人出其右,也難有人再企及那樣的創作高度。因為對文學,對創作,小說家以生命相待,以靈魂相對。
《靜止在──最初與最終》收錄袁哲生最初,現已絕版的短篇小說集《靜止在樹上的羊》;以及最終,但未發表的中篇小說〈溫泉浴池〉,副刊專欄及私人手札。
白鹿原 Goodreads 豆瓣
9.1 (164 个评分) 作者: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9
This is a splendid saga of Guanzhong Plain as well as a colorful painting scroll of Chinese village. Bai Jiaxuan, the protagonist marries six wives who all died. This weird destiny indicates ill omen. Two generations of a family put on soul-stirring plays for ruling White Deer grabbing geomantic field, taking honey-trap for malevolence, dutiful son becoming gangster, kind father-in-law killing his daughter-in-law, struggles of brothers, lovers becoming enemies...Great Revoluti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ree-year civil war...The place changes dramatically-time changes, enmity of family and nation are entangled and complex. The revenge wrongly go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antique soil is trembling in the throes.
地下铁道 豆瓣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7.2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科尔森·怀特黑德 译者: 康慨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3
《地下铁道》讲述少女科拉无家可归,受到欺辱和强暴,过着没有希望的生活。又一次残忍的鞭打,让她下定决心,逃出人间地狱,穿过沼泽的黑水和森林的幽暗,搭乘秘密的地下铁道,一路向北,投奔自由。这是怎样的旅程啊。她沿路看到社会的邪恶,法律的不公,暴力无处不在,善良的光却是那么脆弱 。好心人一个个倒下,但那身高两米、冷酷无情的猎奴者仍紧追不舍。
我不是潘金莲 豆瓣
7.9 (73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8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Arundhati Roy Harper Perennial 1998 - 5
在线阅读本书
The story of the tragic decline of an Indian family whose members suffer the terrible consequences of forbidden love,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is set in the state of Kerala, on the southernmost tip of India. Armed only with the invincible innocence of children, the twins Rahel and Esthappen fashion a childhood for themselves in the shade of the wreck that is their family -- their lonely, lovely mother, Ammu (who loves by night the man her children love by day), their blind grandmother, Mammachi (who plays Handel on her violin), their beloved uncle Chacko (Rhodes scholar, pickle baron, radical Marxist, bottom-pincher), their enemy, Baby Kochamma (ex-nun and incumbent grandaunt), and the ghost of an imperial entomologist's moth (with unusually dense dorsal tufts). When their English cousin and her mother arrive on a Christmas visit, the twins learn that Things Can Change in a Day. That lives can twist into new, ugly shapes, even cease forever. The brilliantly plotted story uncoils with an agonizing sense of foreboding and inevitability. Yet nothing prepares you for what lies at the heart of it.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7.0 (25 个评分) 作者: Celeste Ng Penguin Press HC, The 2014 - 6
Lydia is dead. But they don’t know this yet . . . So begins the story of this exquisite debut novel, about a Chinese American family living in 1970s small-town Ohio. Lydia is the favorite child of Marilyn and James Lee; their middle daughter, a girl who inherited her mother’s bright blue eyes and her father’s jet-black hair. Her parents are determined that Lydia will fulfill the dreams they were unable to pursue—in Marilyn’s case that her daughter become a doctor rather than a homemaker, in James’s case that Lydia be popular at school, a girl with a busy social life and the center of every party.
When Lydia’s body is found in the local lake, the delicate balancing act that has been keeping the Lee family together tumbles into chaos, forcing them to confront the long-kept secrets that have been slowly pulling them apart. James, consumed by guilt, sets out on a reckless path that may destroy his marriage. Marilyn, devastated and vengeful, is determined to find a responsible party, no matter what the cost. Lydia’s older brother, Nathan, is certain that the neighborhood bad boy Jack is somehow involved. But it’s the youngest of the family—Hannah—who observes far more than anyone realizes and who may be the only one who knows the truth about what happened.
A profoundly moving story of family, history, and the meaning of home,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is both a gripping page-turner and a sensitive family portrait, exploring the divisions between cultures and the rifts within a family, and uncovering the ways in which mothers and daughters, fathers and sons, and husbands and wives struggle, all their lives, to understand one another.
2016年8月10日 已读
在小说里看到了熟识的人的影子:纠结无法获得的身份认同,努力想要融入,不合时宜的笑话,迁怒。很喜欢James Lee的人物塑造。除此之外的人物就有点乏善可陈了,尤其Hannah像是预设了台词的牵线木偶。
小说
爱情生活 豆瓣
חיי אהבה
作者: (以)沙莱夫 译者: 周晓苹 外国文学出版社 2006 - 8
《爱情生活》是一部以自剖式独白描绘复杂人性,表现当代以色列人精神危机的情爱小说。年轻的已婚女子、大学助教伊埃拉,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的旧友、年长自己一辈的阿耶厄所吸引。此人作恶多端,极为自私,却令伊埃拉无法抗拒。在同阿耶厄病态的恋情中,伊埃拉得到瞬间的剌激和快感,却接二连三地陷入屈辱和荒诞不经的境地,并且得知了其母曾与阿耶厄有染这个惊人的秘密。但伊埃拉最终成熟起来,摆脱了阿耶厄,走向独立和自尊。
小说暗示当代以色列人的精神需要救赎,否则将再一次面临“圣殿被毁”的巨大灾难。
佩德罗·巴拉莫 豆瓣
Pedro Paramo
8.9 (37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译者: 屠孟超 译林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是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不仅立意深刻,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富有新意,迄今仍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的巅峰小说之一”,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1970年获墨西哥国家文学奖,198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王子文学奖。在本书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人狡诈、残忍,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的庄园主形象。
作者完全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故事,绝对是一种自信,因为鲁尔福相信生活本身就浸透着历史与哲学。鲁尔福日常口语般的笔调看似漫不经心,其实里边深埋着拐弯抹角的地方,通过梦幻与暗喻,意识流与时空交错,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打散又重新拼镶。这样,历史的线索在读者脑子里错宗出模糊了。
望春风 豆瓣
8.0 (60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译林出版社 2016 - 6
1958—2007,微缩五十年时代变迁,演绎幽微处世情人性。“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陆智昌倾情担纲设计。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
儒里赵村,江南一座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号称祖先是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在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浩劫岁月中维持完整,时代变迁中悄然离析。小说刻写家乡的村庄逐渐衍变的复杂过程,通过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的遭际变化,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并展现它可能的未来。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豆瓣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8.7 (89 个评分)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张博然 / 李克勤 译林出版社 2015 - 5
你永远不可能挽救每一只数码体
人工智能时代的小人物大命运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结集特德·姜最新的六篇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赏心悦目》、《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呼吸——宇宙的毁灭》、《前路迢迢》及《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
安娜在蓝色伽马培育数码体,供喜爱之人购买当宠物。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迁。
戴上“审美干扰镜”,人们就无法分辨一个人相貌的美丑。这一新技术的诞生是否可以彻底根除相貌歧视,让我们听听那些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穿越时空之门回到过去,能够对既定的事实带来改变吗?
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先把用完的肺换掉。来自地下的空气流源源不断,只可惜,我们耐以生存的似乎并不是空气。
当你的每一个决定都被他人精确预料,你是欣然接受,还是无助挣扎?
把孩子给保姆照料让人不放心,可如果这个保姆是个严格执行命令、百分百听指挥的机器人呢?
万火归一 豆瓣 Goodreads
Todos los fuegos el fuego
9.0 (12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范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6
《万火归一》是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一篇都是传世名篇。
他优雅细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样翻云覆雨,复制人类感觉与意识的质地,将你带入一个时空交错,如梦似幻的世界。
《南方高速》临摹的是因车流被阻滞在高速公路多日而形成的一个临时微型社会里各色人等的心理群像。《会合》里那些幽微而极富诗情的意识流的主人是几度濒临绝境的切•格瓦拉。《万火归一》叠映了古罗马和现代两段同样魂销大火的三角恋情。《另一片天空》下,善感的“我”游荡在家庭、工作与露水情缘之间,神秘少年“南美佬”魅影般出没眼前,依稀竟是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
2015年10月24日 已读
大致是早上起床之后一天一篇这么读完的。南方高速和正午的岛屿两篇很赞,前一篇是写得好,后一篇是实在喜欢没什么道理。
小说
围城 豆瓣
9.1 (87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围城》是钱钟书撰写的一部“新《儒林外史》”。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
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方鸿渐留学回国了。他是个没有用的人,在欧洲四年,转了三个学校,改了几回专业,生活散漫,学无所成。因为父亲和老丈人都伸手向他要学位证书,没有办法、只好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这么个子虚乌有大学的假博士学位。他绝不愿意做这事,可是为了尽晚辈的孝心,搞份假文凭也是心安理得,只要今后自己决不以此招摇撞骗、他没有想到。老丈人已经将他的博士照片和游学履历大肆渲染地登在报刊上了,方鸿渐一下船,来到这个阔别4年又毫无变化的故土,便先见到这份报纸,不由得面红耳赤,十分难堪。
未婚妻和方鸿渐从未见过面,就撒手人寰。他蒙岳父大人资助得以负笈欧洲,所以回国后,先看望了岳父岳母,这才回到家乡见爹娘。他刚进家门,小报记者便闻风而至,摄下了方博士西服革履的仪态,使他成了县里大名鼎鼎的人物,提亲者更是踏破门槛。方鸿渐不喜欢这些土里土气又打扮时髦的女孩们,爱情在他心中仍一是一片空白的领域。春暖花开的时候,方鸿渐拜访了和自己一起留学归来的女博士苏文纨。在苏文纨家,他结识了苏的表妹唐晓芙。她是个天真、直爽的大学生。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倾心,堕入了情网,可是苏文纨喜欢方鸿渐。方鸿渐不喜欢苏文纨的做作,但是他总不能狠下心来拒绝,怕伤害了苏小姐……
2015年10月6日 已读
回程的航班上刷完了第二遍,为了不睡着免得回来再倒时差。当初头一回读时觉得快意凛然句句精彩笑得无法遏制,这次倒是安安静静直到“酱油上浇了麻油就不会发霉”才笑起来。这几年听了各家杂七杂八家长里短的故事倒觉得这些本以为满是笑点的词句也没那么戏谑。柔嘉这个名字在文本里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好像明明拉近了镜头看清了一人的脸却又暗下怀疑远望和近观的绝非同一人。
小说
没有个性的人 豆瓣 Goodreads
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
8.4 (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罗伯特·穆齐尔 译者: 张荣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4
也许我们有理由害怕:如果不把自己的个性塞进某个公共认可的口袋里,那我们的个性就会像粉末一样四散而开。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有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小说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在故事开始时32岁,他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描绘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同他一起经历乱伦的爱的胞妹阿加特等等。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 豆瓣
Mr Gwyn
作者: [意大利]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译者: 陈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4
这本书适合所有醒着做梦的人。——《晚邮报》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是《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眼中自己的最佳作品。长期雄踞意大利各大文学榜单,风靡欧洲。
贾斯珀•格温,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讲故事的迷人天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在散步的途中,他突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不久,他便开始一步步地从原来的生活中退隐了。
在西班牙小旅馆度过了一段漫无目的时光后,他回到伦敦成了一个生活中的隐形人。他从经纪人老友汤姆那儿找来一个名叫吕蓓卡的女孩,帮他一同置办工作室,为一些人“写”画像,进入了一种孤寂而缓慢生活。有一天,老友汤姆得了重病,并在格温为其“写”完最后一幅画像后猝然长逝。此后,格温先生彻底消失了踪迹。
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从格温先生决意自我消隐的那一刻开始,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寻找自我之旅开始了。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它,才能让心不再漂泊。
如此苍白的心 豆瓣 谷歌图书
Corazón tan blanco
作者: [西班牙] 哈维尔·马里亚斯 译者: 姚云青 / 蔡耘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1
《如此苍白的心》是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哈维尔·马里亚斯最著名的小说,曾获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被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250万册,堪称文学小说的商业奇迹。
原本对父亲的婚姻生活所知甚少的胡安,在自己结婚之后,渐渐对家族过去的历史产生兴趣。一直以来,他只知道父亲兰斯在与自己的母亲结婚前,曾经跟胡安母亲的姐姐特雷莎结婚,而后者开枪自杀了,原因不明。
带着好奇与怀疑,也为了搞清楚事实真相,胡安和妻子路易莎决定向父亲展开调查。通过大段的内心独白,对人性的窥探和分析,秘密被一层层揭开,一场关于情爱与背叛的往事也逐渐浮出水面。而慢慢适应婚姻、在蜜月及之后的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胡安也体会到了父亲对婚姻的感悟。
哈维尔•马里亚斯用他的细腻和智慧,挖掘出了人们内心中最真实隐秘的一面。“秘密”贯穿小说始终。父亲的罪责,婚姻与暴力,谎言与真实,谜团在内心的纠缠中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失忆的年代 豆瓣
作者: [瑞典] 谢尔·埃斯普马克 译者: [瑞典] 万之 2015 - 5
《失忆的年代》是诺贝尔文学奖前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的系列长篇小说,包括《失忆》《误解》《蔑视》《忠诚》《仇恨》《复仇》《欢乐》七个部分。在《失忆的时代》里,作者通过7位见证人的视角聚焦当今的社会问题:第一个见证人——《失忆》的主角——是负责教育的官僚,至少对这方面的灾难好象负有部分责任。第二个见证人是个喜欢收买人心的报刊主编,好象对于文化的状况负有部分责任(《误解》)。第三个见证人是个母亲,为两个儿子牺牲了一切;儿子们则要在社会中出人头地,还给母亲一个公道(《蔑视》);第四位见证人是建筑工人,也是工人运动化身,而他现在开始自我检讨,评价自己的运动正确与否(《忠诚》)。下一个声音则是一位被谋杀的首相,为我们提供了他本人作为政治家的生存状况的版本(《仇恨》)。随后两个见证人,一个是年轻的金融巨头,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做出描述(《复仇》),另一个则是备受打击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为我们提供她在社会之外的生活状况的感受(《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