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Sweet Anticipation 豆瓣
作者: David Huron The MIT Press 2006 - 5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pectation that David Huron proposes in Sweet Anticipation grew out of the author's experimental efforts to understand how music evokes emotions. These efforts evolved into a general theory of expectation that will prove informative to readers interested in cognitive science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s well as those interested in music. The book describes a set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illustrates how these mechanisms work in the case of music. All examples of notated music can be heard on the Web. <br /> <br /> Huron proposes that emotions evoked by expectation involve five functionally distinct response systems: reaction responses (which engage defensive reflexes); tension responses (where uncertainty leads to stress); prediction responses (which reward accurate prediction); imagination responses (which facilitate deferred gratification); and appraisal responses (which occur after conscious thought is engaged). For real-world events, these five response systems typically produce a complex mixture of feelings. The book identifies some of the aesthetic possibilities afforded by expectation, and shows how common musical devices (such as syncopation, cadence, meter, tonality, and climax) exploit the psychological opportunities. The theory also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of awe, laughter, and spine-tingling chills. Huron traces the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s from the patterns of the physical/cultural world through imperfectly learned heuristics used to predict that world to the phenomenal qualia we experienced as we apprehend the world.
指挥的艺术:以前的伟大指挥 (1994) 豆瓣
The Art of Conducting: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Past
8.3 (7 个评分) 导演: Gerald Caillat / Sue Knussen 演员: Julius Baker / 约翰·巴比罗利
其它标题: The Art of Conducting: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Past / 指挥的艺术
本DVD中精心而严谨的记录了20世纪中15位震鑠乐坛的指挥巨匠的轨迹:福特万格勒与柏林爱乐的华格纳、布拉姆斯与舒伯特,德奥传承的脉动在即兴的大师指尖脱出极具个人化标记的唯一图腾。
托斯卡尼尼在纽约的威尔第与雷史碧基詮释,则是迥然不同的呈示这一位维繫传统的巨人忠於绵密细节的完美主义表徵。华尔特的莫札特与布拉姆斯,让我们见证何谓流畅如水的自然,涌现的是不拘泥於既有架构的呼吸法则。史托考夫斯基的狂放恣意,卡拉扬的壮阔及唯美,伯恩斯坦如现代诗作的贴近时代律动,莱纳的精确驾驭及一丝不苟等,均在珍贵的影音史料中衝击观听者的前所未有体验。
与傅聪谈音乐 豆瓣
作者: 艾雨 编 1997
本书内容:学钢琴的人为了学习,有心注意你手的动作,他们总不能算是“观众”吧?手的动作决定于技巧,技巧决定于效果,效果决定于乐曲的意境、感情和思想。对于所弹的乐曲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没有深刻的体会,就不知道自己要表现什么,就不知道要产生何种效果,就不知道用何种技巧去实现。单纯研究手的姿势不但是舍本逐末,而且近于无的放矢。倘若我对乐曲的表达并不引起另一位钢琴学者的共鸣,……
音乐逸事 豆瓣
作者: (英)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 译者: 盛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本书为爱乐者而作,充满了乐趣与启迪,堪称趣闻轶事的盛宴,同时揭示了伟大的作曲家和演奏家最人化的一面。
这里有大胃王(亨德尔吃三人份的晚餐),有尴尬场景(勃拉姆斯在李斯特演奏时睡着了),有咄咄怪事(布鲁克纳的狗儿被训练成能够对瓦格纳的音乐嚎叫),也有爱的奉献(一位仰慕者不惜为普契尼宽衣解带)。这里也有值得记忆的片断,比如斯特拉文斯基告诉普鲁斯特自己如何厌恶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通迷糊电话,德沃夏克对于鸽子的奇特迷恋,威尔第绞尽脑汁把“女人善变”的旋律变成最高机密。
这里还有绝妙的日常琐事(贝多芬喜欢喝十个生蛋做的“面包汤”),古怪的策略(威尔第觉得街头的管风琴整日演奏他的歌剧中的咏叹调十分恼人,便租下了所有的管风琴锁在房间里),音乐家的慷慨大度(海顿称莫扎特“是我认识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不管是通过本人还是名字”),以及冷嘲热讽(有人问托马斯?比彻姆爵士:“您听过施托克豪森的音乐吗?”“没有,”他回答,“但我可能踩过一些。”)
这些逸事来自于成百上千的书籍、文章、未刊发的手稿(附录中提供了材料的来源),保存了原有的叙述方式,为那些音乐厅中广为人知的形象增加了新鲜的光彩。不论是对音乐厅常客、唱片买家、歌剧迷、八卦爱好者还是一般爱乐者,不论你的目的是浏览、细读、研究或娱乐,阅读本书都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尖叫的经典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张长晓 / (冰)古尼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编辑推荐】
为什么林忆莲、孙燕姿、田馥甄、王菀之、尚雯婕等华语歌手纷纷前往冰岛拍摄MV?
为什么村上春树对冰岛赞不绝口?为什么全球的文艺青年都向往定居冰岛?
----
1877年,一名丹麦医生曾写信给报纸说“论音乐,冰岛人的水平不值一提。”
今天,整个世界的音乐行业都视冰岛音乐为高级、领先、创新的代名词。
作为冰岛人最引以为豪的文化输出,冰岛音乐经历了什么?
◆ 中文世界第一部冰岛音乐简史
破解爱乐人迷思:为什么人口稀少的冰岛有那么多好音乐
◆ 冰岛总统古德尼·约翰内松 亲自撰文推荐
◆ 献给中冰建交50周年的礼物
世界小语种音乐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张长晓、冰岛知名音乐人古尼筹备数年,呕心力作
冰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QQ音乐 / 世界小语种流行音乐研究中心 鼎力支持
◆ 前往现代流行音乐灵感的富矿,求索鲜活多样的音乐之源
冰川、极光、瀑布 、孤独、冷淡 互联网上的冰岛标签
冒险、大胆、前卫、空灵、包容、与众不同……声音艺术里的冰岛风貌
◆ 近200年冰岛音乐史+400余张珍贵照片+百余位冰岛音乐人
一支乐队脱颖而出,会迅速催生出很多唱着相似歌曲的相似乐队。
但在冰岛,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
在这里,每个人都尽全力创作自己的音乐,独一无二的音乐。
◆ 拥抱即兴的快乐,创造火热的生活
无论是大型演唱会,还是小型音乐工作坊,冰岛音乐能让各个年龄层的人放下身段跟着乐器的敲击
声完全投入其中。
冰岛音乐启发生活:不需要循规蹈矩、不需要担心做错什么,只要你感觉有意思,那就去做吧。
--------------------------------
【内容提要】
本书从1836年雷克雅未克进口了一架手风琴和25首歌曲讲起,讲述了近200年间冰岛音乐如何掀起全球乐迷的追逐和尖叫。系统地梳理了冰岛音乐的发展历程,摇滚、朋克、民谣、嘻哈、雷鬼、重金属、电音等音乐流派在冰岛的出现、发展和更迭流变,也详细地介绍了代表性的冰岛音乐人和音乐作品。
对乐迷而言,这是一份难得的冰岛音乐档案。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趟冰岛文化之旅。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事件、自然环境、经济动荡等宏观因素对冰岛音乐进程的影响,也能看到富有生命力的不同个体在追求音乐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调整和完善。
伟大作曲家的生活 豆瓣
作者: (美)哈罗德·C·勋伯格 译者: 冷杉 / 侯珅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7 - 1
在这本非常成功的新版中,哈罗尔德·C.勋伯格通过一连串引人入胜的传记性篇章,将作曲家——从蒙特威尔第到20世纪90年代的调性作曲家——逐一做了介绍。作者认为, 音乐是一门不断演变的艺术,没有哪个天才(无论他有多么伟大)不曾受到其前辈的影响。在这里,伟大的作曲家是作为一个人来呈现的,他们生活着,并与周围的现实世界发生着联系。
勋伯格把读者带到一个更近的距离去了解这些作曲家们,进而更加理解他们的音乐。为此,本书把叙述重点更多地放大作曲家的生平细节上,而缺少对音乐作品做技术分析。
本书把“严肃音乐”所有重要人物都囊括其中——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肖帮、威尔第、瓦格纳、马勒等等。作者将他们的生平编织成一幅其细节和逸事都很丰富的织锦。此外,还有些章节讲述了民族乐派,对维也纳的施特劳斯家族、阿瑟·萨利文爵士、奥芬巴赫等人的所谓轻音乐也有涉及。在此新版中,勋伯格对后来的序列音乐作曲家、极简抽象主义作曲家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新闻性主义作曲家都有清楚的描述。
本书没有改变的其基本特征——始终给所有的音乐爱好者带来阅读的乐趣,自始至终引人入胜,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始阅读。
奇遇之年 豆瓣
Year of Wonder: Classical Music for Every Day
作者: [英]克莱门西·伯顿-希尔 译者: 张婧怡 后浪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11
作家 / 电台主播 / 音乐家 克莱门西・伯顿-希尔
分享珍藏 古典音乐歌单
一整年的音乐探索指南
在网易云音乐或AppleMusic歌单,随时聆听
·
🎼 编辑推荐
🎹 366首古典乐
最受欢迎的作品
或是音乐汪洋里的沧海遗珠
春秋晴雨,每日推荐
仿佛拥有一个可以拆一年的礼物盒子
每 个普通的日子
都有不同的惊喜
🎹 225位作曲家
从中世纪,蔓延到当代
1月1日从巴赫开始,12月31日以施特劳斯结束
超过二百二十五位作曲家的不同风格
带我们逐渐潜入古典音乐深海
🎹 跳出常规
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罗列
更像一本厚厚的经典歌单
除了包含被人喜爱的音乐曲目
还罕见囊括四十多位女性及特殊文化背景作曲家的精彩作品
更真实、更鲜活的展示古典音乐的生生不息、丰富多元
🎹 轻松领悟
感性引导,理性解读
篇幅精短,随心阅读
古典音乐不再晦涩难懂、拒人千里
文字带来的心绪,每个人都能心领神会
🎹 随时聆听
附带Apple Music播放列表,精心整理网易云音乐歌单
无论你是谁,不论你身在何处
只要有网络,都能随心聆听
·
🎼 内容简介
🎹作家、电台主播、音乐家克莱门西・伯顿-希尔分享私家收藏的音乐宝库,用自己深爱的作品丰富你的生活。
对于“外行”来讲,古典音乐有着晦涩难懂且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名声。但作家、电台主播、音乐家克莱门西・伯顿-希尔相信,古典音乐的狂欢随时欢迎每个人的加入。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如何与音乐相遇,音乐都属于你。
🎹为一整年里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准备了惊喜,每天一首,轻松有趣,仿佛可以拆一年的礼物盒子。
作者潜入了一千多年的古典音乐深海,甄选出超过二百二十五位作曲家的三百六十六首作品,从中世纪到当代,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可供思考、反省、建立联系的空间。每首作品篇幅都不长,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听完,无论是创造仪式还是当作背景都无妨,触动你的音乐总会属于你。
🎹跳出常规选择,介绍了四十多位女性作曲家,以及不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曲家。用一种鲜活的方式展示音乐的魔力。
这不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正典的百科全书,也不会为读者展示人们刻板印象中“破旧的、陈列着死去的欧洲白人男性的博物馆”,而是用简单的聆听和感受,逐渐告诉读者:古典音乐是一种生生不息、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全球艺术形式。
🎹介绍了她的英国同胞作曲家,带我们领略各个时期的英国气质。
克莱门西・伯顿-希尔特意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她的英国同胞,带来四十多首不同时期的英国作品,并且骄傲地选择了一些英国音乐家的演绎。告诉读者,英国除了爱德华·埃尔加、亨利·普赛尔、本杰明·布里顿,还有杰拉德·芬齐、欧内斯特·法勒和威廉·沃尔顿。
🎹在apple music上提供了全部曲目的播放列表。
Apple music会员可在应用中直接搜索歌单名称,获取作者建好的播放列表,随时随地听到作者精心选择的演绎版本,更加能领会她写下这些文字时微妙的感触。
非ios用户也能通过编者精心制作网络歌单,在网易云音乐中获得相关音乐作品聆听途径。
·
🎼 媒体推荐
《奇遇之年》是绝对的享受——以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引领你走过一年—— 埃迪・雷德梅恩
伯顿·希尔是古典音乐的传道者。这本轻松愉悦、内容丰富的古典音乐指南为人们每天提供一剂精神享受 ——《出版商周刊》
从巴赫开始,以施特劳斯结束,作者将一系列最受欢迎或少为人知古典音乐精华展现给读者。它们跨越千年,贮藏无数情感 ——《卫报》
说唱新世代 (2020) 豆瓣
8.7 (201 个评分) 导演: 温沁函 演员: 李宇春 / 黄子韬
该说唱音乐类节目将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rapper,齐聚“说唱基地”。他们将通过层层公演考核,以音乐创作和竞演表现,决出代表新世代发声的“世代表达者”。在这里,万物皆可说唱!
乐之本事 豆瓣
8.1 (65 个评分) 作者: 焦元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9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
——焦元溥
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聆听经验讲述古典乐的聆听之道,音乐很难懂吗?不。人人都可欣赏古典乐吗?是的。本书涉及古典乐的定义和讨论、品味乐曲的态度与方法、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差别、不可不知的音乐小常识、古典音乐简史,以及无比实用的音乐会注意事项、选座参考乃至聆赏进阶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选曲目及详细解说,库克音乐免费正版在线聆听。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2020) TMDB 豆瓣
브람스를 좋아하세요 所属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7.2 (32 个评分) 导演: 赵英民 演员: 朴恩斌 / 金旻载
该剧讲述名门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和他们周围的人们的故事。从三、四岁起就接受专业练习、演奏、参加音乐会的学生,以及对这些孩子们付诸才能、支持、爱、关注、执着的家长和老师的故事。
金旻载剧中饰演钢琴师朴俊英,他在国内数一数二的钢琴比赛获胜后,在各种国际比赛上数次夺冠。他的家庭是和古典音乐无缘的“司机食堂”,他6岁开始对钢琴觉醒,接受文化财团长年的后援,走上艺术中学-艺术高中-音乐大学的精英路线。
朴恩斌饰演音乐学院器乐系小提琴专业大四学生蔡松儿。她从管理系毕业后,挑战了4次才考入同一所大学的音乐学院,因此比同学们大7岁。是一个因为毕业后的就职问题和单相思而烦恼着的29岁的女生。
由独幕剧《17岁的条件》赵英民导演、柳宝利编剧再次合作的作品。
醉钢琴与地下蓝调 豆瓣
作者: [美] 汤姆·威兹 译者: 业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6
他看起来总心怀深重忧郁,似乎随时准备卖掉灵魂换一杯威士忌;
他着迷于社会下层生活,致力于记载我们所有人心中破产的罗曼史;
他是被碾碎的浪漫主义者,吼出垮掉派与爵士时代的最后一缕青烟;
他是汤姆·威兹——当很多同时代的创作歌手,如鲍勃·迪伦、尼尔·杨等,纷纷迷失于 1980年代,他一爪一爪地剖开自己的灵魂,从中拽出恶魔,以音乐才华炖成沸腾肉汤,填补留下的空洞,用一张又一张专辑,构筑一整个听觉宇宙。
而本书正是以威兹发行过的十八张唱片为先后顺序,收入其四十多年来接受电台、报纸和杂志的逾五十篇采访,以对历史现场的真实还原,向我们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这位传奇音乐家如何从夜总会的门童进入摇滚名人堂,这位垮掉派之子如何在自我毁灭之前通过婚姻获得艺术上的健康,这位现象级演员如何在坦露性情的同时制造谜团,用智慧来绕开问题。总之,这是一部关于汤姆·威兹人格和音乐的创造性进化史。
制造音乐 豆瓣
How Music Works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拜恩(David Byrne) 译者: 陈锦慧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 7
●音乐创作是创造力的释放还是为了迎合人心?演奏场地的变化会对音乐创作产生哪些影响?服装风格是如何影响演出效果的?音乐人写歌时,是先有旋律还是先有歌词?磁带、黑胶唱片、光盘等科技如何改变了听众聆听音乐的体验?
●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组团过程、如何成为当红现场表演乐队以及历次表演造型变化的灵感……
●《制造音乐》堪称一部音乐进化史。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音乐的呈现方式、技术变革对音乐创作及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到音乐的神经学基础,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更是一位思想家。这本书将会改变你听音乐的方式!
[编辑推荐]
●爱乐人的必读“圣经”,每一个音乐人必备的摇滚经典!
●《时代周刊》盛赞“摇滚的文艺复兴人”、摇滚史上极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Talking Heads)主唱大卫•拜恩重磅力作!
●“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中国极具影响力DJ”张有待鼎力推荐!
●资深电台DJ,音乐人,《飞鱼秀》主持人小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海阳现场秀》节目主持人海阳、资深乐评人,北京音乐台《音乐周刊》编辑部主任卢世伟、音悦台联合创始人时颖、知名DJ,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委陈灵伟、知名摇滚乐队布衣乐队主唱吴宁越集体盛赞!
●湛庐文化出品。
炙热的我们 (2020) 豆瓣
6.1 (23 个评分) 导演: 马力 演员: 周震南 / 何洛洛
该节目为中国首档音乐团体竞演节目。节目集结了近两年各大平台产出的最顶尖的音乐团体,他们来源不同、品类不同、阶段不同,将在1V1极限赛制挤压下,带来音乐团体舞台的极致碰撞,呈现团体舞台的极致魅力和凝聚力,卸下光环正面刚,以实力角逐“炙热团王”荣誉。5月13日,节目官宣首发音乐团体阵容为人气团体R1SE、SNH48 GROUP、盘尼西林、SING女团、BlackACE、sis。6月12日、6月26日“炙热高能团”火箭少女101、上海室内彩虹合唱团先后降临炙热舞台。7月23日,在“炙热团王诞生夜”上,最终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摘得“炙热团王”桂冠。
2020年7月25日 看过 其实只是看了一下彩虹的几首改编/原创,就不打分了。星星点灯、卡路里、醉鬼的敬酒曲和彩虹合起来就是一个当代中国北上广深的《Company》。连着看完剧本都脑补出来了。
综艺 音乐
中国琵琶史稿 豆瓣
作者: 韩淑德 / 张之年 2010 - 1
《中国琵琶史稿(增补本)》主要内容简介:中国富有表现力的优秀民族乐器——琵琶,源远流长,从有文字记载的东汉算起,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琵琶演奏艺术,有过黄金般的时代。现代琵琶演奏艺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而饮誉世界乐坛。
The Rest Is Noise 豆瓣
作者: Alex Ross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7 - 10
From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Ross, the classical music critic for the New Yorker, leads a whirlwind tour from the Viennese premiere of Richard Strauss's Salome in 1906 to minimalist Steve Reich's downtown Manhattan apartment. The wide-ranging historical material is organized in thematic essays grounded in personalities and places, in a disarmingly comprehensive style reminiscent of historian Otto Friedrich. Thus, composers who led dramatic lives—such as Shostakovich's struggles under the Soviet regime—make for gripping reading, but Ross treats each composer with equal gravitas. The real strength of this study, however, lies in his detailed musical analysis, teasing out—in precise but readily accessible language—the notes that link Leonard Bernstein's West Side Story to Arnold Schoenberg's avant-garde compositions or hint at a connection between Sibelius and John Coltrane. Among the many notable passages, a close reading of Benjamin Britten's opera Peter Grimes stands out for its masterful blend of artistic and biographical insight. Readers new to classical music will quickly seek out the recordings Ross recommends, especially the works by less prominent composers, and even avid fans will find themselves hearing familiar favorites with new ears. (Oct.)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文化系のためのヒップホップ入門
9.4 (38 个评分) 作者: 长谷川町藏 / 大和田俊之 译者: 耳田 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 - 6
- 编辑推荐 -
★嘻哈不是音乐,是游戏。
★人气作家×大学教授带你入门,一部划时代的嘻哈书,不管乐坛怎么变天,也经得住时间考验。
★原书第11次重版出来!
★RHYMESTER・宇多丸 力荐!山下达郎 绝赞!
★小老虎×袁越×池子 联袂推荐!
★小老虎:“没想到关于嘻哈的所有秘密,被两个日本人用聊天的方式讲得明明白白。”
★袁越:“日本一直是西方音乐和文化进入中国的重要桥梁,那就看看日本人是怎么理解嘻哈的吧。”
- 内容简介 -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一辑!
1970年代诞生至今的嘻哈史,100张唱片指南+8部影片指南+6个专栏。
一位从嘻哈黎明期开始一路听过来的人气作家,一位在摇滚音乐节上骨折后除了嘻哈之外其他什么音乐都听不了的大学教授,带你翻越嘻哈的高墙,让你彻底搞懂嘻哈这种文化,“现在开始也不晚!”
本书所涉音乐播放详情请见译后记。边读边听,乐趣何止加倍。
坂道上的阿波罗 (2012) Eggplant.place 豆瓣
坂道のアポロン 所属 : 坂道上的阿波罗
8.2 (215 个评分) 导演: 渡边信一郎 / 出合小都美 演员: 木村良平 / 细谷佳正
20世纪60年代,战后经历了大萧条和经济飞速的发展,日本全国上下涌动着一股躁动而狂热的气息。就在某一年的夏天,于时代似乎全然脱节的高中生西见薰默默地从横须贺转学来到了长崎县的一个普通小镇。他相貌俊朗,家境优渥,学业出众,并且弹得一手好琴,但是薰自幼无法与他人长久对视,否则就会心因性引起呕吐。在新的学校,他结识了开朗的班长迎律子及其青梅竹马——不良少年川渕千太郎。性格全然不同的三个青年男女,却因灵动自如的爵士乐走到了一起。爵士乐为他们的青春时代涂抹了浓厚而艳丽的色彩,也为少男少女们留下久久难忘的回忆……
本片根据小玉ユキ的同名漫画原著改编。
Music Notation 豆瓣
作者: Read, Gardner Parkwest Pubns 1979 - 4
Unsurpassed as a comprehensive and up-to-date presentation.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 豆瓣
How Music Got Free
8.8 (13 个评分) 作者: 斯蒂芬·维特 译者: 蔡哲轩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时代》《福布斯》年度最佳图书奖
当整个世代犯下同一个罪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过去,我们听音乐需要购买磁带、CD,那时的音乐是要付费的;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音乐居然成了网络上点一下鼠标即可享用的免费午餐!
本书作者斯蒂芬•维特花费五年时间、飞越美 欧亚三大洲写成这本“盗版音乐发展史”,抽丝剥茧,探究数字音乐盗版的真正源头。
维特从德国开始,造访了发明MP3音频格式的声音工程师们;接着来到纽约,找到捧红美国“国民天后”泰勒•斯威夫特等流行歌手的唱片业大亨;再转向苏格兰场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然后一路追查到北卡罗莱纳州西部小镇的一名CD制造厂员工,及其背后在11年时间里泄露超过两万张专辑的“音乐爱好者小组”;最后进入互联网的黑暗深处,挖掘出音乐产业从巅峰迅速没落的惊人真相。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音乐产业的故事,更是一段从未被讲述过的互联网历史。
绝不松开我的拳头 (2014) 豆瓣
8.5 (12 个评分) 导演: 王水泊 演员: 吴维 / 施旭东
其它标题: Never Release My Fist
奥斯卡提名导演王水泊最新作品,一部关于武汉朋克摇滚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