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惠特曼诗精选 豆瓣
作者: [美国] 沃尔特·惠特曼 译者: 李视歧 华文出版社 2005 - 1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惠特曼诗精选(名家导读版)》收录了惠特曼许多经典的诗,可以让你一“品”他所作诗的“味道”!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人类的文学以诗歌开篇,或许,诗歌是人类心灵最隐秘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类质朴的感表和真纯的心愿。
诗歌有最真的人性、最善的灵魂、最美的人生。诗意是我们所有美好的祈愿,是人性纯净的本源、人间理想的境界,是人类所希望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是人的心灵所能达到的最奇妙的境界。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豆瓣 Goodreads
8.4 (152 个评分) 作者: [叙利亚] 阿多尼斯 译者: 薛庆国 译林出版社 2009 - 3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阿多尼斯作品的首个中译版,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最初的诗”到2008年的最新作品,时间跨越半个世纪。
神话与诗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21篇论文,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神话为中心,对古代文化的考察;二是以《楚辞》为中心,对先秦诗歌的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这些文章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解剖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对此后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郑小琼诗选 豆瓣
作者: 郑小琼 花城出版社 2008 - 4
郑小琼,2007年最受关注的80后诗人,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奖,接着是拒入作协所引起的议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简历。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2007 年底,与韩寒、邢荣勤、春树等一同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
塞弗里斯诗选 豆瓣
作者: [希腊] 乔治·塞弗里斯 译者: 刘瑞洪 译林出版社 2008 - 6
希腊诗人塞弗里斯以其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对希腊历史传统以及地中海大自然的尊崇和独到理解,构成了创作的灵感源泉,形成了独特的诗的世界,打造了诗人愤懑而又克制、忧伤而又理智的诗人气质,彰显了他的既倾向于内心独白又坦率、真实的表现风格。
今年是塞弗里斯获诺贝尔文学奖45周年;今年我们还迎来了中国希腊文化年和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此同时,希腊还被确定为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参展主宾国。在这中希两国文化交流的鼎盛时刻,翻译和出版《塞弗里斯诗选》,以此作为献给中希两国人民的礼物,具有特别的意义。
浮士德 豆瓣
Faust
9.2 (39 个评分) 作者: 歌德 译者: 钱春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 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同样,《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聂鲁达集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 译者: 赵振江 花城出版社 2008 - 1
目录
高山的意志,大海的情怀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
诗歌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年)
第七首
第十四首
第十八首
《大地上的居所》(1925—1947年)
诗的艺术
孤独的骑士
惟有死亡
船歌
献给费德里柯·加西亚·洛尔加的颂歌
忘不了(奏鸣曲)
赫拉玛之役
《漫歌》(1950年)
大地上的灯
爱的亚美利加(1400)
兽类
河流赶到
马楚·比楚高峰
征服者
他们来到岛上(1493)
一个士兵在睡觉
挽歌
智利的发现者们
麦哲伦的心(1519)
解放者
用塔塔·纳乔的音乐献给埃米利亚诺·萨帕塔
背叛的沙子
不朽
亚美利加,我不是徒然地呼唤你的名字
南方的冬天,骑在马上
一朵玫瑰
一只蝴蝶的生死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
逃亡者
普尼塔基的鲜花
诗人
大洋
拉帕—努伊
石像的建造者(拉帕—努伊)
雨(拉帕—努伊)
南极
波浪
船舶
致船首雕像(挽歌)
被欺凌的海鸟
鸬鹚
不只是信天翁
海的夜晚
我自己

《船长的诗》(1952年)
渴望

狂怒
遗忘
亡者
颂歌与萌芽
《元素的颂歌》(1954年)
衣服颂
夜间献给手表的颂歌
写给塞萨·巴列霍的颂歌
《狂歌集》(1958年)
V
请不要问我
我请求安静
秋天的遗嘱(节选)
《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1960年)

第四十首

第八十九首
《典礼之歌》(1962年)
曲终人散(之十二)
天变(之十)
重见洛特雷阿蒙(之五)
《全权》(1962年)
全权
《黑岛纪事》(1964年)

浪中独白
树林里的猎人

冬天之约(之三)
记忆
最后,没有人了
《沙上的屋子》(1966年)
名字
《船歌》(1967年)
舟子曲终
《日之手》(1968年)
告别
《世界末日》(1969年)
永远在诞生
处境
《海与钟》(1973年)
开始
归来
《孤独的玫瑰》(1973年)
Ⅴ岛
ⅩⅥ人
ⅩⅧ人
ⅩⅩⅡ岛
ⅩⅩⅣ岛
诗人自述
诗歌不会徒劳地吟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节选)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一)
批评与自我批评(聂鲁达自传节选二)
与丽达·吉尔波特的谈话
他人忆述
加西亚·洛尔卡:在马德里哲学与语言学校介绍聂鲁达
尼古拉斯·纪廉:聂鲁达这个人
“梦游人的双眼会长久地注视着我们”
——奥克塔维奥·帕斯谈聂鲁达
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聂鲁达
胡利奥·科塔萨尔:聂鲁达在我们中间
路·阿·曼西利亚: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
评论
路易斯·罗萨雷斯:聂鲁达的诗歌技巧
费尔南多·阿莱格里亚:聂鲁达的诗歌漫谈
诗评选摘
附录
聂鲁达年表
聂鲁达主要作品目录
泰戈尔诗集 豆瓣
8.6 (18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译者: 深幻 / 王立 北京出版社 2004 - 7
从上一年暮春到现在,一年的劳作终于结束!
这一年来,大多数时间都投在这本诗集的翻译工作里,期间颇费心思。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整个过程中的感受——最多的是像手捧珍宝一样的小心翼翼,但时有情不自禁的喜悦透出来,好多次又想抓住谁读给他听。
当然也有重重困难。
首先是泰戈尔先生的作品精妙绝伦,每一语每一词都那么妥帖,而且意思深远,需要反复咀嚼琢磨。很多时候,一个词要长时间斟酌,屡次更改。幸好是用电脑写作,改起来不留痕迹,否则一张纸恐怕早已涂花。
再者是前辈们的译作实准超越。几十年前,初读泰戈尔先生的诗歌,就是看冰心、郑振铎等诸先生的作品,经久品诵已浸润心田。这次从原作下手直接翻译,难免会觉得大有挑战。能顺畅进行的主要动力是多年来内心的喜爱、体会和领悟,而且脚下又有那么坚厚的基石。所以虽是高山,仍想攀越。
为了不失原文的精妙,我们特为短小隽永的《飞鸟集》和《流萤集》加配了英文原诗,便于大家更好地领略。
就这样且走且驻地把最初计划的八个月延做了一年,完结时又遇春风拂面。
窗外桃树放花,柳枝萌绿,阳光朗朗。好一片明澈的景致,恰似泰戈尔先生的诗,或者确切地说,是其中的一些境界。如果真要作比喻,也只好把泰戈尔先生的诗作比为光焰变幻的金刚石,永难参透。
不过,我们却暗求自己的努力能化成缕缕清风,飘散开来,为大家的阅读生活添些意趣。又恐力不能胜,深有忐忑。
人间词话 豆瓣
8.7 (172 个评分) 作者: 王国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堤契诺之歌 豆瓣
Tessin: Betrachtungen, Gedichte und Aquarelle des Autors
8.5 (12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窦维仪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 2007 - 7
《提契诺之歌》是黑塞作品中的精髓,它是一本散文、诗歌集,亦是作者对他在此之前所有作品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归纳、总结和诠释,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看做一把开启黑塞思想之门的钥匙。
书中配有30余幅由作者本人绘制的水彩画和钢笔画,给作品增添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郭宏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2
本书收集了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两部诗集中所有的作品。前者共计161首诗,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正如诗集初版时广告的说明和评论:《恶之花》“在于勾画现代青年的精神骚动史”、“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而后者共收有散文诗50篇,继承了《恶之花》的特性,表达了对肮脏而畸形的现实社会的鞭挞。
荒原 豆瓣
9.3 (11 个评分) 作者: T.S.艾略特 / H.W朗费罗 译者: 赵萝蕤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5 - 11
本书收赵萝蕤编译的荒原、哈依瓦撒之歌、草叶集选.
目录
赵萝蕤与翻译
[英]T.S艾略特
荒原
[美]H.W朗费罗
哈依瓦撒之歌
[美]沃尔特·惠特曼
草叶集选
惶然录 豆瓣
8.7 (67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韩少功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 5
这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仿日记”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搜集整理而成。
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物质化的人;有时是个个人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社会化的人;有时是个贵族化的人,有时则成了平民化的人;有时是个科学化的人,有时则成了信仰化的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如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拾译家遗漏,精选出原作的五分之四,译成中文,文笔优美,读来赏心悦目。
艾略特与《荒原》 豆瓣
作者: 李俊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不仅自成一家,而且对在校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及我国的外国文学学者,均具有良好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目录】
一、艾略特的荒源
二、荒原疏注
附录一:《荒原》原文(一九二二年)
附录二:序曲
爸爸在天上看我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韩东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8
这本诗集收入韩东自写诗以来的诗歌两百首,创作时间跨越二十个年头。这些作品是从两千多首手稿中精选出来的力作,包括诗人扬名诗坛的代表作品和他写于90年代的不为人知的佳作。从中既能窥视到80年代诗歌运动的实际成果,也能感受到90年代个人写作的坚实步履。
古詩源 豆瓣
9.7 (22 个评分) 作者: 沈德潛 中华书局 2006 - 4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
于坚的诗 豆瓣
作者: 于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1
《于坚的诗》主要内容:在这个日益光滑的世界,于坚的诗歌是少有的粗砺言辞之一。他的诗,经常以“非诗”的方式出现,经常通过对现成美学秩序的反动来敞开诗歌写作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从语言的另一端进入诗歌世界的人,是一个站在诗歌反面的美学异端,但他简朴而百无禁忌的写作,的确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存在和事物的挚爱。他在二OO二年度发表的一系列新作,有着诗人性情的天真流露,并将接续传统的情怀和风尘仆仆的个人魅力结合得完美无缺,他的语言,也因挣脱了底层的土气而获得真正的诗性光辉。于坚的写作提醒我们,应该是时代和它的美学向诗歌妥协,而不是相反。从早年的《尚义街六号》到后来的《感谢父亲》、《零档案》,再到他2002年的大量作品,《于坚的诗》收入作者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括《尚义街六号》《罗家生》《避雨之树》《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事件系列》以及长诗《O档案》《飞行》等。许多作品是第一次结集出版。
诗集与图像 豆瓣
作者: 于坚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9
本书由马非策划,王绍玉编辑的中国先锋诗典《诗集与图像》(于坚著)。读后,有一种生动、穿透、直指人心的感受。本书内容包含有停下来、塑料袋、
纯棉的母亲、失败的楼梯声音、朱文在云南、在秋天的转弯处我看见怒江、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