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望书录

脉望

脉望 @MAIWANG

485 本书  

风吹哪页读哪页

蔡澜游记散文精品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蔡澜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3 - 1
如果事业有成、精神充实、意志力坚强……,在蔡澜眼中,你永远都不是个完美的人。于蔡澜而言,懂得在生命中寻找快乐才是让人生充满魅力和情趣的关键所在。在本书中,这位香港风流才子向读者展示了于吃、穿、玩、乐等日常琐事中寻觅出来的星星点点的乐趣,其中亦不乏大快朵颐之谈,言语轻松、诙谐,让人忍俊不禁。
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是文章妙手,也是性情中人。其文章天南海北,三教九流,吃喝玩乐,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鲜活生动,妙不可言,令人称奇,也令人莞尔。本书就来听听他来谈吃!
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爱玲 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三搬當一燒』,我搬家的次數太多,
平時也就『丟三臘四』的,一累了精神渙散,
越是怕丟的東西越是要丟。
倖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內,
藉此保存。
張愛玲
對照記裡收藏了『張愛玲』大大小小的私房照,
生活的、家族的,還有那些不經世事記憶裡的。
喜愛張愛玲的你是不容許錯過的『對照記』。
生之歌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 11
人人都是可以长成一棵智慧树的。在那些充满机智和灵气的随笔中,我们分明瞧见了智慧浆果的绽裂和溢淌,它会催发你的智慧树的长成。那些随笔中,我们从平实中读出壑智,从调侃读出幽默,从有意的钝滞和拙讷中读出淋漓尽致的深刻。读这样一种随笔,我们会慨叹人类语言原来是可以把朴素的道理讲得如此令人拍案叫绝的。我喜欢这样一种随笔,我愿意让更多的读者领略它的文学的魅力。
魂牵 [图书] 豆瓣
作者: 龙应台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 - 11
编辑推荐:本书是龙应台作品选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作者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精练,充分显示了作者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较高的文学造诣。书中每一篇作品看似平凡琐碎,却寓意深刻,读后使人受到启迪,从中获益匪浅。
林语堂名著全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林语堂 1994 - 11
本书的目的就是在说一些必须说的事,同时说得简单明了。这时代需要简单真理的简单陈述和重述。举着光亮的人一定可以明白,劫运的预言者即在内。我们的问题就是道德的衰落与再生的问题。信心一定可从一把沙土中生出来......
探索小说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 / 程德培、吴亮评述 上海文艺出版社、香港三联出版社 1986 - 9
序⋯⋯⋯⋯⋯⋯⋯⋯⋯⋯⋯⋯⋯⋯⋯ 王蒙(5 )
序⋯⋯⋯⋯⋯⋯⋯⋯⋯⋯⋯⋯⋯⋯⋯ 严文井(8 )
序⋯⋯⋯⋯⋯⋯⋯⋯⋯⋯⋯⋯⋯⋯⋯ 茹志鹃(10 )
爸爸爸⋯⋯⋯⋯⋯⋯⋯⋯⋯⋯⋯⋯⋯ 韩少功(1 )
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44 )
小鲍庄⋯⋯⋯⋯⋯⋯⋯⋯⋯⋯⋯⋯⋯ 王安忆(99 )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198)
大公鸡悲喜剧⋯⋯⋯⋯⋯⋯⋯⋯⋯⋯ 谌容(267)
泥沼中的头颅⋯⋯⋯⋯⋯⋯⋯⋯⋯⋯ 宗璞(282)
中国童话(两篇)⋯⋯⋯⋯⋯⋯⋯⋯⋯ 孔捷(292)
脸皮招领启事⋯⋯⋯⋯⋯⋯⋯⋯⋯⋯ 吴若增(305)
冬天的话题⋯⋯⋯⋯⋯⋯⋯⋯⋯⋯⋯ 王蒙(316)
!!!!!!⋯⋯⋯⋯⋯⋯⋯⋯⋯⋯路东之(342)
院长和他的疯子们⋯⋯⋯⋯⋯⋯⋯⋯ 徐晓鹤(344)
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 刘亚洲(353)
老棒子酒馆⋯⋯⋯⋯⋯⋯⋯⋯⋯⋯⋯ 郑万隆(385)
走窑汉⋯⋯⋯⋯⋯⋯⋯⋯⋯⋯⋯⋯⋯ 刘庆邦(396)
黑树⋯⋯⋯⋯⋯⋯⋯⋯⋯⋯⋯⋯⋯ 李本深(409)
合欢树⋯⋯⋯⋯⋯⋯⋯⋯⋯⋯⋯ 史铁生(422)
北京人(两篇)⋯⋯⋯⋯⋯张辛欣 桑晔(426)
一天⋯⋯⋯⋯⋯⋯⋯⋯⋯⋯⋯⋯⋯ 陈村(442)
人间一隅⋯⋯⋯⋯⋯⋯⋯⋯⋯⋯⋯⋯ 李杭育(458)
一夕三逝⋯⋯⋯⋯⋯⋯⋯⋯⋯⋯⋯⋯ 何立伟(474)
废墟⋯⋯⋯⋯⋯⋯⋯⋯⋯⋯⋯⋯⋯ 张承志(487)
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扎西达娃(500)
叠纸鹤的三种方法⋯⋯⋯⋯⋯⋯⋯⋯ 马原(525)
山上的小屋⋯⋯⋯⋯⋯⋯⋯⋯⋯⋯⋯ 残雪(543)
芸斋小说(两篇)⋯⋯⋯⋯⋯⋯⋯⋯ 孙芸夫(549)
矮凳桥小品(三篇)⋯⋯⋯⋯⋯⋯⋯ 林斤澜(557)
陈小手⋯⋯⋯⋯⋯⋯⋯⋯⋯⋯⋯⋯⋯ 汪曾祺(570)
杭家沟⋯⋯⋯⋯⋯⋯⋯⋯⋯⋯⋯⋯⋯ 高晓声(574)
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李庆西(582)
苍穹下(两篇)⋯⋯⋯⋯⋯⋯⋯⋯⋯ 赵长天(593)
商州又录⋯⋯⋯⋯⋯⋯⋯⋯⋯⋯⋯⋯ 贾平凹(601)
遍地风流(之一)⋯⋯⋯⋯⋯⋯⋯⋯⋯ 阿城(619)
当代小说:一次探索的新浪潮(代后记)
⋯⋯⋯⋯⋯⋯⋯⋯⋯⋯ 吴亮程德培(620)
人啊,人! [图书] 豆瓣
作者: 戴厚英 花城出版社 1980 - 11
女主人公孙悦是C城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她美丽、善良、正直,沉稳中蕴含着热情。但她的生活历程并不一帆风顺、幸福安宁,相反,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幸,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精神追求。50年代,当她和青梅竹马的朋友赵振环一同跨入C城大学的时候,她还是个极其单纯的女孩。一学期不到,她就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学习成绩优秀,不断在校刊上发表散文和诗歌,周末舞会上的活跃分子(除赵振环外,不接受别人的邀请),校体操队队员,系话剧团团员。各个年级的男同学都注意她。何荆夫是在迎新生时第一次见到孙悦的,当时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以后他一直关注着孙悦,并引导她读书,他们成了朋友。一次在学校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荆夫与孙悦扮演一对父女。在台上,荆夫抑制不住对孙悦的爱情,突然失态。这时,孙悦才意识到他对自己的真情。但是,她不能接受荆大的爱情,她不愿背弃自己过去对赵振环的誓言,担负忘恩负义、朝秦暮楚之名,虽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更爱荆夫。她向所有的人公布自己与赵振环的恋爱关系,用赵的出众美貌和温柔体贴安慰自己。荆夫尊重了她的选择,但无法放弃他的爱情,每天在日记上对她倾吐心曲。1957年,校党委书记奚流以鸣放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为由,不许华侨学生小谢出国探望生病的母亲。荆夫贴出大字报批评奚流缺乏人情味,为小谢鸣不平,在校园里引起很大反响,孙悦也在大字报上签了名。不久,孙悦受到组织批评,为签名一事作了检讨。荆夫被打成右派,开除学籍,日记也被摘抄公布。
这使孙悦受到极大的震动。1962年,学校通知荆夫复学。但他已习惯农村生活,并偷偷地研究哲学,而且得知孙悦已与赵振环结婚,潜伏在心底的希望破灭,加之父母均过世,妹妹出嫁,他孤身一人,便远走他乡,过着流浪者的生活。大学毕业时,孙悦留了校,赵振环却被分配到A省日报当记者,为免除赵的顾虑,一毕业孙悦即与他结了婚。他们两地分居。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孙悦就被当作“铁杆老保”揪斗,以后帽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脏,直到“C城大学党委书记的姘头”。赵振环埋怨她不该对政治那么积极,认为她不在身边没有尽到妻子的职责,而且感到独自生活难以忍耐。
这时,他被王胖子拉进了风流人物冯兰香的活动圈子,很快他就丧失理智,抛弃了孙悦和女儿,与冯结婚。然而,他发现冯只是一个庸俗可鄙的“ 女人”,孙悦才是他名副其实的“爱人”。他遭到良心的谴责。文革以后,他坚决要与冯离婚,想得到孙悦的宽恕。“四人帮”垮台后,孙悦被奚流从中学调回大学。随后荆夫也被召回。当他得知孙悦早与赵离婚,独自带着女儿憾憾生活,心中重新燃起爱情的希望。这时,中年丧妻的许恒忠也正苦苦追求孙悦,但孙悦对许只有同情,没有爱情。荆夫的归来,扰乱了她平静的生活。经历了十几年流浪生活的荆夫,比原来变得更深沉,敏锐。他的深邃的哲学思想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精辟见解,给思想陷入迷惘中的孙悦带来了一颗启明星。她无时无刻不感到荆夫对自己的强大吸引力,她渴望与他结合,但又对他有一种负罪感,自尊心难以平衡。女儿憾憾非常喜欢荆夫,但当她得知生父赵振环欲悔过思改,又不忍心割舍亲生父亲。这一切都使孙悦矛盾重重。由于何荆夫的《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一书的出版遭到奚流等人的压制与阻挠,孙悦越来越看清了奚流的真面目。过去她把他当做党的化身,道德的楷模,现在终于认清他不过是一个思想僵化、心胸狭隘的人,奚流的思想再也不能主宰她的思维。同时,孙悦与荆夫的接触也增多。她越了解他,越感到自己不能再失去荆夫,不能让他一个人在风浪中搏斗,她应该与他并肩抵抗浊流。终于,他们之间的堤坝溃决了。憾憾也懂事地表示,她不愿意母亲为自己而牺牲了爱情。赵振环也完全明白了,他失去了应该失去的,他不能再重新得到孙悦的爱情。但他找回了应该找回的,他终于得到女儿的爱和孙悦的宽恕。
徐志摩诗全编 [图书] 豆瓣
作者: 顾永棣(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 4
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地位的诗人。他的大量诗作在感情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究诸方面体现着其特殊的美学价值,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徐志摩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茅盾先生在三十年代所说的:“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
熙德之歌 [图书] 豆瓣
Cantar de Mio Cid
作者: [西]佚名 译者: 赵金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 4
《熙德之歌》(El Cantar de Mio Cid)是西班牙最古老的著名史诗。现存的手抄本中数1307年佩德罗·阿瓦德的最全。全诗3700余行,开头散佚。史诗根据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德里戈·地亚斯·德比瓦尔(1040?-1099)的传说写成,表现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摩尔人入侵的英勇斗争。
公元8世纪,摩尔人入侵西班牙,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领土。西班牙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光复斗争。11、12世纪光复运动进入高潮。熙德就是这场战争中产生的无数民族英雄的代表。
全诗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歌写熙德因被卡斯蒂利亚国王流放而离开亲人去前方打仗。在最初的几次战斗中,熙德就夺回了被摩尔人占领的几个重镇。他把获得的战利品卖给当地居民以换取军需。接着他又深人敌占区,为国王夺得骏马数十匹。
第二歌写国王亲自为熙德的女儿操办婚事。熙德在前方屡战屡胜,使摩尔人闻风丧胆,为了表彰熙德的功绩,卡斯蒂利亚国王亲自替熙德的两个女儿做媒。
第三歌写熙德和两个女婿的矛盾。熙德对他的两个女婿并无好感,只是看在国王的情面上,勉强答应了这两桩婚事。新女婿是两个贪生怕死的公子哥儿,熙德的士兵们都把他们当作笑料。两公子怀恨在心,策划对熙德施行报复。有一天,两公子伪称携妻子回家休整。熙德不知是计,赠与宝剑金银无数。两公子把熙德的女儿带到一荒郊野岭,残忍地剥去她们的衣服,对她们进行惨无人道的虐待、毒打,然后扬长而去,把夫人们扔给了野兽恶禽。幸而被熙德的手下发现,才保住了她们的性命。熙德知情后立即向国王提出控诉。国王对熙德的遭遇深表同情,决定由贵族法庭来审理此案。法庭宣判两公子背信弃义并允许熙德与之决斗。熙德轻而易举地战胜了这两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与此同时,纳瓦拉扣阿拉贡的两位王子派人来向熙德的两位女儿求婚。熙德欣然应允。
此后,熙德的军队在决斗中大获全胜。全诗在熙德女儿们婚庆的欢乐声中结束。
《熙德之歌》用谣曲的形式写成,句法比较简单,但遣词刚劲有力,洋溢着强烈的英雄气概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诗歌把西班牙人民的气质集中在熙德的身上,热情讴歌了坚强的意志、忠诚的心灵、真挚的爱情,诗歌富于历史的真实性,对西班牙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有十分精彩、细致的表现,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创建日期: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