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K

The Gardens Of Ninfa

The Gardens Of Ninfa @imaaddict

68 本书  

收录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相关的人文社科类书籍。

航海帝国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 大卫·科林格瑞 / 玛格丽特·林肯 译者: 张雯 / 黄斐 2016 - 5
英国的海外帝国毫无疑问涉及大海。轮船载着旅行者和探险家、交易的货物和新移民们,来往于英国和英国轮船能到达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轮船载着战士们去打仗,去建立殖民地驻军;轮船也载着新的想法和种子,去寻找思想和植物的肥沃土壤。本书中编撰的这些文章,源于一次国家海事博物馆(伦敦)会议了,给读者描述了19世纪英国海上帝国的活动状况,使读者对当时海上贸易有了一个广泛而全面的了解。文章也讨论了各种问题:海上贸易、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运送洪都拉斯红木到英国、在亚洲和印度洋的广大区域运送马匹、19世纪帝国扩张期间新技术的影响、装备轮船的船员、旅居海外的游客、帝国在全世界的主要港口、以及在水文调查中海军的作用等等。本书与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协会联合发表。
帝国的辩解 [图书] 豆瓣
Alibis of Empire:Henry Maine and the Ends of Liberal Imperialism
作者: 卡鲁娜·曼特娜(Karuna Mantena) 译者: 何俊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4
亨利•梅因爵士是19世纪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最为人熟知的,无疑是《古代法》中的这一宏伟表述: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然而,梅因在任职于英属印度殖民地官员时,却对印度那原始的“身份社会”进行饱含同情的辩护,批评对印度进行过快的“现代化”开发,反对给印度制定成文法典。那么,梅因的理论与政治实践是否存在分裂?这种悖论性的现象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
在《帝国的辩解》中,曼特娜集中讨论了梅因的政法理论、政治实践与19世纪帝国主义话语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把梅因的思想放置在自由主义思潮和英帝国殖民的“印度经验”语境中,作者精彩地展示了梅因对“传统—现代”、“普世性—本土性”的思考,是如何推动现代人类学、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如何影响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型——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今日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而言,丝毫没有过时。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图书] 豆瓣
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 Studies in Popular Belief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作者: [英] 基思·托马斯 (Keith Thomas) 译者: 芮传明 / 梅剑华 译林出版社 2019 - 8
比故事还精彩的史学经典,一览英格兰巫术众生相
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
●首届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
●20世纪史学经典,历史人类学流派开山之作
●启蒙运动的另一个维度,科学和理性如何战胜了巫术?
●锁线胶订,经得起反复翻阅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与此同时,宗教改革试图将巫术从中教会仪式中剥离出来,科学家也不断发现解释万物的全新理论。
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和审慎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早期现代人类的心智,向我们展示科学和理性如何同古老的信仰体系争夺关于世界的解释权,而基督教又如何跟随大众心智的启蒙,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
具有里程碑意义……每一页都是人间宝藏,这大概是我这辈子最热情地向他人推荐的作品。
——希拉里·曼特尔(《狼厅》作者、两次布克奖得主),《纽约书评》
本书为社会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早期现代英国的理解……书中用精彩的论述和丰富的案例,展现了“世界的祛魅”这一韦伯经典命题。
——艾伦·麦克法兰,《今日历史》
一项重大历史成就……范围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洞见之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那段历史因为本书而彻底改变。
——《经济史评论》
国王神迹 [图书]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法]马克·布洛赫 译者: 张绪山 商务印书馆 2018 - 8
★法国年鉴历史学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经典之作
★《国王神迹》研究10-18世纪间英、法两国广泛流行的一种历史现象——国王以触摸为臣民治疗瘰疬病,人们则普遍相信国王“御触”可治愈这种疾病——以及这种现象发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
★汉语世界首次翻译——百年老店,商务印书 馆精装珍藏版
★《国王神迹》一种奇迹的整体史,包含着依旧新颖的巨大思想库:对历史社会的仪式、图像以及手势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今天可资利用与发展的。
★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兹堡、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为《国王神迹》撰写了长篇导读文章,英国历史学家彼特.伯克推荐《国王神迹》为“未来历史学家”必读书目。
★一部潜入“深层”历史的作品,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常读常新的历史著作。
编辑推荐:
《国王神迹》全书的研究对象,是中世纪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法、英两国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为瘰疬病患者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瘰疬病是近代以前世界各国常见的一种疾病,即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等炎症。这种疾病如其他任何病一样都不是国王可以治愈的,但在11-18世纪的英、法两国,却形成了国王以手触摸治疗这种疾病的习俗,而且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成为普遍的信仰。国王为人治病这种习俗,与人们相信国王能为人治病这种心态,犹如一对连体婴儿,是这一时期英法两国盛行的历史现象。
布洛赫写作《国王神迹》的目的,是通过一个长期存在而不被人重视的现象,研究广义的欧洲政治史。布洛赫没有像传统史学那样去研究王权制度下行政、司法与经济体系的运作,而是研究长期存在的国王为人治病习俗,普通民众怀有的“国王具有神奇医治力量”的信仰,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研究一种存在长达八个世纪之久的“神圣化”的王权治病仪式,以及与这种仪式密切关联的一种集体心态或信仰体系,展现前现代王权对民众思想与精神实施控制的运作机制。布洛赫认为这一动态过程的演变,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相信“王权”神秘力量的“集体意识”、一种意识趋向。
★《国王的神迹》开创了新政治史的先河,树立了新政治史研究的实践榜样。本书向人们证明了在历史研究中,“迄今为止仅被视为趣闻的东西可以转变为历史”。
★开辟了民众史研究的新境域。虽然研究王权政治神学,但同样重视研究民众信仰,尤其是民众的信仰接受心理,民众如何将神圣事物和凡俗事物联系起来,王权如何利用这种联系性来维系政治合法性。《国王神迹》一书中作者很乐意揭露阴谋,并表明在英国和法国国王治疗瘰疬病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有意识的政治策略。另一方面,作者也力图理解为什么那些穷人、乞丐和妇女要经历那么漫长的朝圣历程以求治愈自己的病症。
★扩展了历史学研究的资料范围——作者用他的“强大粉碎机”将形形色色的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国王神迹》中,作者扩展了历史研究的内涵,将貌似荒诞的主题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历史研究使用的材料,将以往拒之门外的材料变成了活生生的史料,可谓点石成金。
肖像材料(包括绘画作品)的利用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另外,宫廷账簿、公文资料、叙事文学、政治学理论著作、小册子、教堂人口登记簿、医学与神学论文、《圣经》、宗教祈祷文、诗文、法律诉讼文件、信件、钱币、遗嘱等,甚至连游戏纸牌、酒肆小店中村夫野老的对话,都成为了历史研究的材料。将历史研究利用的资料扩展到如此广泛的范围,这在传统史学研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人类学的创立。在书中作者清楚而有力地证明:王权的超自然性是与一系列仪式相联系的,其中最重要的有涂油礼、圣餐礼、戒指圣经礼等,这些仪式本身具有神秘感与神圣性;与这些仪式之间的固定联系,赋予国王触摸治疗活动以神圣性与神秘感。正是在这些合法的神圣仪式的联系中,王权的神圣性建立起来,王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也建立起来。
内容简介:
《国王神迹》研究10-18世纪间英、法两国广泛流行的一种历史现象——国王以触摸为臣民治疗瘰疬病(scrofula),人们则普遍相信国王“御触”可治愈这种疾病——以及这种现象发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其目的是由长时段中的“一种奇迹”及其仪式,展示一种长期支配人们思想的“精神力量”,即民众对“国王具有医治疾病的神奇力量”这一信念的信仰;这一信仰反映了人们相信王权神秘力量的“集体意识”,展示了这一时期民众王权观念的具体形态。《国王神迹》所使用的观念及设定的纲领与方法,对后世年鉴派学者的心态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历史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相关评论:
★英国著名史学家彼特.伯克指出,该著作的卓越之处有三:一是它不限于中世纪那样的传统历史阶段,而是选择了与问题相适应的时段,他将八个世纪国王触摸的兴衰作为考察对象,意味着“长时段”研究方法的运用;二是对“宗教心理学”的贡献。《国王神迹》关注的是“一种奇迹的历史”,布洛赫从“集体幻觉”现象解释人们对国王奇迹的信仰,认为对奇迹的信仰产生于对奇迹的期盼。这样的解释跨越了心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学科界限。三是它对英法王权触摸行为的比较研究,为“比较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 “这个重要的研究由于它对中世纪观念史的广泛兴趣,也由于文献众多,为我们研究古文献的历史学家提供了有益且新颖的资料”。——语文学家恩内斯特·厄普夫内
★“你研究的国王‘奇迹’令我极感兴趣,我研究的是一些社会中的所谓原始心态,这些社会不同于你可能研究的社会,但我感谢那些像你一样,研究历史上相近地域与时间中相似心态的人。它将为我提供可贵的反思与比较材料。”—— 吕西安·列维-布留尔
★ “该书具有罕见的优秀品质:它是斯特拉斯堡图书馆从刚成立的文学院得到的瑰宝之一。我曾常对布洛赫说,这是他的著作中我最欣赏的部分——他愉快地说感谢我‘对这个粗劣作品’的好感。”——吕西安·费弗尔
★ “如果我知道您的著作,我肯定会修正我关于专制主义学说的一些观点。毫无疑问,研究不应只局限于一些作者的‘社会哲学’,但是,您知道,深入研究民众的情感很不容易,在这个意义上,您将为研究政治观念的史学家确立方向。“——亨利·塞
英格兰简史 [图书] 豆瓣
A Short History of England
作者: [英] 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译者: 钱峰 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 2016 - 11
★《泰晤士报》畅销书
★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the National Trust)推荐作品
英格兰历史是世界上最精彩,也是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之一。每每提及诺曼底征服、阿金库尔战役、亨利八世、维多利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格兰的英雄与恶棍、胜利与失败便会浮现眼前。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评论家、专栏作家詹金斯爵士在《英格兰简史》一书中,讲述了英格兰从公元410年的黑暗时代到21世纪初现代社会的完整历史,囊括众多影响英格兰历史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并将其融入一个大国的诞生、崛起,然后慢慢衰落的历程中。书中涉及众多主题,从王权与人民的冲突,到英国与欧洲、全球的关系,以及国王、议会的角色演变等等。詹金斯爵士以其隽永的文笔,睿智的语言,严谨的态度,向我们娓娓道来现代英格兰是怎样炼成的。
《英格兰简史》一书史料翔实,语言简洁客观,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冷静中肯,并配有数十张珍贵的全彩图片。阅读本书,读者将从横向和纵向一览英格兰广袤复杂的历史全貌,令您思接千载,神游万仞。《英格兰简史》是一本介绍英格兰历史的权威编年体通史,也是英格兰历史爱好者的绝佳选择。
【重磅推荐】
◎杰里米· 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
英国《新闻之夜》著名主持人,记者,作家
詹金斯是不列颠最活跃的评论家之一,他的作品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会令你获得愉悦并沉思。《英格兰简史》—一部如此经典的智慧之作。
◎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英国著名作家、记者、主持人
每一家英国报纸都刊载过他的作品任何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不列颠居民都应该备有三四本詹金斯的《英格兰简史》。
◎《泰晤士报》(The Times)
詹金斯对英格兰的一切都充满了爱与热情,阅读《英格兰简史》,你也会感染这种热情。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英格兰简史》是一本笔力深厚、史料翔实的历史书,它叙述了从撒克逊之黎明到大卫·卡梅隆的有关英格兰的一切。
《新政治家周刊》(New Statesman)
詹金斯的《英格兰简史》观点睿智,对英格兰的评价诚实而精妙。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英格兰,那么这是一本必读作品。
◎《旁观者》(The Spectator)
这是一本经典的关于国王、伟人、战争的历史书,详实的史料和耳熟能详的故事令其引人入胜。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詹金斯用记者敏锐的视角审视英格兰令人折服的历史细节。我很高兴,终于有一本值得信赖的作品系统讲述了英格兰广袤复杂的历史。
◎《城市早报》(City A.M.)
我用一整个晚上读完了《英格兰简史》,詹金斯爵士带我走过英格兰的历史,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绿色欢乐的英格兰画卷。
◎《好书指南》(Good Book Guide)
詹金斯的《英格兰简史》是一本绝妙、经典的老式故事书,充满历史的细节与奇闻异事,让你爱不释手。
◎《乡村人》(Countryman)
一本令你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英格兰简史》讲述了英格兰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大国的历史。
玫瑰战争简史 [图书] 豆瓣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作者: [英] 大卫·格拉米特(David Grummitt) 译者: 廖艺 2018 - 1
【编辑推荐】
.
一场煮豆燃萁的王位拉锯战
掀起了英国历史上长达三十多年的血雨腥风
.
从圣奥尔本斯战役的第一滴血
到亨利七世降下内战的帷幕
.
命运之轮在这段岁月里急遽转动
在血色氤氲的英格兰土地上
奏响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
【内容简介】
.
1450~1485年间的玫瑰战争被认为是英国尤为错综复杂的历史之一。
.
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三十多年血雨腥风的争斗,充斥着大量的区域性仇杀,强大的人格魅力则成为这个时期的主导力量:神秘且充满魅力的理查三世,王位之争的幕后黑手“立王者”沃里克。而诸如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以及安茹的玛格丽特这些美貌而诡计多端的女人们,也曾一度统治着当时的王朝。
.
作者大卫·格拉米特将这一复杂时期的种种史实置于15世纪英国王权及政治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风格独具的叙事手法中,这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也着实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
【权威推荐】
.
作为著名的15世纪至16世纪早期英格兰历史学家,格拉米特博士成竹在胸,运笔老到。他敢于挑战却又不固执己见,对其他历史学家的意见亦十分珍视,将争议坦然公布,进而能够启发读者独立思考。因而这本书布局巧妙,涵括了实质性的代表人物、三大显赫的皇室及贵族的族谱以及涉及各个章节的权威参考书目。总之,这本书确实引人入胜,且读起来会令人兴味盎然。
——拉尔夫·A.格里菲斯(Ralph A.Griffiths)
斯旺西大学中世纪历史系名誉教授
.
阅读大卫·格拉米特的《玫瑰战争简史》,你绝对会感到物超所值。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引导读者领略了错综复杂、颇具争议的玫瑰战争全貌。玫瑰战争始于1399年兰开斯特家族篡夺王位。大卫·格拉米特对玫瑰战争有着深刻的见解与卓越见识。另一方面,在书的末尾,读者又会对这场内战有一个新的审视。大卫·格拉米特重新强调该时期的人口规模和数量对历史的影响,同时还强调了政治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化。大卫·格拉米特对15世纪末期英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件的重新评估,无疑将在研究都铎王朝方面引发新的议论狂潮。
——A. J.波拉德(A. J.Pollard)
提塞德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
.
【《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简介】
.
来自于英国 I. B. Tauris 出版公司的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写作严谨、可读性强,对于我们在 21 世纪理解和感悟历史,可谓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见仁见智的历史争论,这一系列独辟蹊径,试图基于史实本身对其做出全面而公正的解释,这样既能激起普通读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也能进一步感染广大的历史学习者及专业学者。因此,在讲述历史领域的重要主题、思想史、宗教、政治、古典研究、哲学观点等内容时,本系列丛书特意避免使用平淡乏味、冷漠刻板的方式进行陈述——那只是给初学者讲授史学入门知识的通常做法。长期以来,这一系列丛书一直致力于给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特定历史概况的基本史实。但除此之外,这套系列丛书还能起到更多的作用。例如,书中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解释过去的人们在特定的背景下是如何理解某个历史主题,以及其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作用。这种新颖的分析方式很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现在更好地理解这些特定的历史主题。
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中众多的历史主题,相较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丛书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解析,同时内容却简洁而紧凑,不愧是“在介绍历史知识方面更为出类拔萃”(introductions with an edge)。
盎格鲁-撒克逊人简史 [图书] 豆瓣
A Short History of the Anglo-Saxons
作者: (英) 亨丽埃塔·利泽 (Henrietta Leyser) 译者: 张尚莲 / 史耕山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 2
从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移居不列颠,到1066年威廉大帝的诺曼征服,这段历史被看作统一英格兰形成的雏形阶段。 公元410年,罗马军团撤离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移居开启了不列颠后罗马时代的“黑暗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在英格兰的历史长河中激荡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瞬间。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人,建立了诺森布里亚、麦西亚、韦塞克斯以及肯特等数个王国,各国王及其继承者之间为扩大各自权力而相互混战,因此等级秩序愈发发展,英格兰逐渐融合。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历了信仰转变,统一的宗教语言对维护各王国的政治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文明程度。在600多年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中,伴随着政权更迭、战争频仍、信仰博弈、文明进步,统一英格兰逐渐形成。 亨丽埃塔·利泽就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考古学和艺术方面的惊喜发现做出了新分析,探讨了罗马人撤离后不列颠各王国的关系、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基督教化、麦西亚的统治、韦塞克斯的崛起、维京人的归来,以及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终结。
伊丽莎白王朝・英格兰 [图书] 豆瓣
What Life Was Like in the Realm of Elizabeth: England, AD1533-1603
作者: [美] 时代生活图书公司 译者: 刘新义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 - 9
本卷讲述了伊丽莎白女王的故事——她那钢铁般的决心,游刃有余的政治手腕,以及伊丽莎白麾下的英格兰男男女女的动人经历。它聚焦于伊丽莎白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后的英国人 [图书] 豆瓣
The Last Englishmen: Love, War, and the End of Empire
作者: [美]黛博拉·贝克(Deborah Bake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印度与英国,殖民地与宗主国,曾几何时英国人迷恋到印度淘金、冒险,印度精英推崇欧洲文化,以受英式教育为荣。然而随着民族自决意识的觉醒,印度要求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殖民者极力维系对印度的统治,希望帝国有难时印度出人出力,但对印度饥荒熟视无睹,热衷于绘制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地图、探索珠穆朗玛峰等活动,以此展现帝国实力。而印度国内各方势力——民族主义者与保守派,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政治流氓与告密者——相继登场,希冀在变革中掌握话语权,印度社会和政治的割裂犹如喜马拉雅主断裂一样复杂和令人眼花缭乱。
作者刻画了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独具开创性的地质学家约翰·奥登、最早绘制了珠峰北坡的详细地图的迈克尔·斯彭德,以及孟加拉诗人苏丁·达塔等鲜明的主人公形象,他们的事业、爱情、家庭故事也如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一般跌宕起伏。贯穿书中的珠峰之巅的探险也可解读为英国维持印度统治的一种隐喻,一个时代的落幕已经不可避免。
教授的英国史 [图书] 豆瓣
English History Made Brief, Irreverent, and Pleasurable
作者: [美]莱西·鲍德温·史密斯 译者: 杨佳琳 2022 - 1
原来你是这样的英国!💨💨💨
这一次,放下沉闷的大部头,轻松来读英国史!
☂☂ 比掌握英国历史更爽快的事是什么?—— ☂☂
当然是吐槽英国史!哈哈哈哈哈!😆😆😆
★★★★★★★★★★
【编辑推荐】
🌠1、明星教授讲英国历史故事,短小精悍有深度!阅读清爽不油腻!——曾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 理工学院、西北大学任教!古根海姆学者奖、富布赖特奖、国家人文基金会奖作者研究生涯60余年潜心力作!英国史学界的“扛鼎大家”(Big Name),作品历经半个世纪仍在不停加印!
---------------------------
🌠2、老牌讽刺漫画鼎力助阵!英国史迷有生之年难得一见!——甄选英国老牌讽刺画报《笨拙》(Punch)及14部各国重量级历史书刊作品中共计100余幅震撼世界的经典漫画!每一幅都充满浓浓的“讽刺”意味,帮助你更好理解当时的英国及其在世界的影响!
💫💫英国老牌讽刺画报《笨拙》是1841年创立的英国老牌杂志,以尖锐的讽刺漫画在业界知名,本书甄选《笨拙》杂志从1843年至1938年的漫画。
💫💫其他漫画作品来源还包括:德国讽刺漫画杂志《痴儿西木》(1904)、《比尔•奈的英国漫画史》(1906)、《滑稽英国史》(1852)、《温莎城堡》(1847)、《诸如1066》(1930)、《文学艺术中的漫画与怪诞史》(1875)、《汉诺威统治下的英格兰》(1848)、《幽默的历史》(1903)、《巴布民谣》(1868)、《伦敦的缩影》(1808)、《伯尔·沙费尔的奇妙世界》(1971)、《漫画中的拿破仑(1795—1821)》、《一位漫画家的自白》(1901)、《杰克建造的政治之家》(1819)等。
---------------------------
🌠3、新观点&新视角妙趣横生,用Zui接地气的语言聊聊历史!生动再现重要事件与人物!幽默感、画面感十足!——笑泪纵横间感受近3000 年“日不落帝国”甘苦辛酸!全书闪烁幽默与博学的光芒,如同身临其境听一堂有干货、超有趣的英国历史课!
---------------------------
🌠4、61个历史事件✖ 40位国王✖ 乱成一锅粥的“皇家肥皂剧”!——从巨石阵到现代英国,从威廉一世到伊丽莎白二世,大胆调侃自征服者威廉在1066年到来后,皇室的成就、个性和“白痴”行为!收录对英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Zui想听到的英国故事!
---------------------------
🌠5、特附都铎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谱系图表!——系统梳理英国王朝历史!阅读过程中推荐搭配《唐顿庄园》《王冠》《呼叫助产士》等经典英剧共同享用!
★★★★★★★★★★
【内容简介】
👑👑👑
终于有一部让人叫爽的英国历史书了!!!——
既有严肃的史实,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语言;
既让游客和历史“小白”快速了解英国历史上的难忘故事,
又让对英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感到“调侃”和“讽刺”的乐趣!
最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英国对我们的重要性:
---------------------------
☔ 一直以来,英国都以强势的姿态占据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高点。
纵观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像英国那样在历史上赢得众多赞誉;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像英国那样遭受诸多谴责。
他们被誉为现代的雅典人和现代化的先驱者,却因过分的自傲而广受抨击。
无论何时,英国的历史都引人注目。☔
---------------------------
😆😆😆
本书一改严肃、正统的官方路子,转以娱乐、轻松甚至是调侃的口吻介绍英国的历史。
内容涵盖英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大事件、大人物,同时搭配100余幅来自英国老牌讽刺杂志《笨拙》(Punch)及其他出版物的搞笑漫画,向广大读者讲述一个历史上鲜活有趣的英国!
---------------------------
♞为什么要阅读历史?因为——
“历史不是已经发生的一切,而是值得记住的过去。”♞
女王与苏丹 [图书] 豆瓣
This Orient Isle
作者: [英]杰里·布罗顿 译者: 张珉璐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8
2017年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非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政治、军事、外交、文学为一体的知识大餐
讲述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与摩洛哥君主、奥斯曼苏丹、波斯沙阿之间的隐秘故事
◎ 编辑推荐
☆荣获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奖
☆从非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入手,内容融真实 历史与隐秘故事为一体
☆获得《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卫报》多家媒体推荐
◎ 内容简介
1570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教皇逐出教会。为了摆脱被大陆天主教国家包围的境地,英格兰与在地中海和天主教西班牙作战的伊斯兰势力开启了一段联盟的时期,并且与伊斯兰世界在文化、经济和政治上有了深度的交流。这是一段非凡的时期,英格兰与奥斯曼高门签订了条约,接受了摩洛哥国王派来的大使,并向马拉喀什运送军火。到16世纪80年代末,从摩洛哥到波斯,成百上千的商人、外交官、海员、工匠和私掠船长定期往来于其间。
其中包括足智多谋的商人安东尼•詹金森,他在16世纪60年代参见了苏莱曼大帝和波斯沙阿塔赫玛斯普。诺福克商人威廉•哈本在1582年成了第一位驻奥斯曼宫廷大使,而冒险家安东尼•舍利在16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驻留在沙阿阿巴斯大帝的宫廷里。这些人带回来的有关伊斯兰世界的消息令英国人非常感兴趣,并通过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出来,比如马洛的《帖木儿》和莎士比亚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威尼斯商人》。《奥赛罗》的创作很可能与摩洛哥大使安努里造访英国有关。
本书充分展现了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与伊斯兰世界间的广泛联系,而且常常是友好的。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段异质文化间交流的历史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 媒体推荐
在这本优雅而有趣的书中,杰里•布罗顿生动地描述了伊丽莎白时代历史上被忽视的一个方面——英格兰与伊斯兰世界第一次产生持久的互动,而詹金森只是促进这一面的迷人人物之一……在其中,对于所有关于偶像崇拜和异教徒的谈论,讨论可能是活跃的、有目的的,边界是互相渗透的,身份是流动的,即使在那个充满宗教色彩的时代,所谓的文明冲突也是十分微弱的。
——贾森•古德温,《纽约时报图书评论》
我们习惯于把伊丽莎白视为一个令人目眩但本质上权势有限的君主,痴迷于固守她在欧洲西北部的小角落……但正如布罗顿所展示的那样,在她统治的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英国也深深地与伊斯兰世界的3个大国打交道。《女王与苏丹》既是对那个非凡时代的丰富多彩的描述,也提醒我们,我们自己的命运和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
——丹•琼斯,《泰晤士报》
杰里•布罗顿的这本精彩著作揭示了新教英格兰与伊斯兰世纪这段密切互动的有启发性的历史,展示了在十字军东征和大英帝国在中东崛起的500年间,穆斯林是如何塑造英国的文化、消费主义和文学的。
——《华尔街日报》
令人印象深刻,可读性强……布罗顿强调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来自伊斯兰世界的故事、个人和产品的影响。东方不在别处,而是已经在这里,既令人激动又令人不舒服地靠近家乡……布罗顿的书充满了一种能量,它照亮并生动地展示了它更大的主张。
——《金融时报》
《女王与苏丹》让人想起,在英国尚未学会如何主宰世界的世界里,它如何努力为自己寻找一席之地,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下巨大的外交错误。布罗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能够将这段历史呈现为一系列令人兴奋的关键、充满悬念的邂逅。
——《华盛顿邮报》
杰里•布罗顿的这本光彩夺目的新书阐述了英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曾经是多么广泛和复杂……在大众旅行刑期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当大多数人去世时离他们出生的地方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然有一些人的冒险经历将他们带到了已知世界的边缘,那里的文化与他们自己的文化是如此不同,以至于看起来像梦一样。布罗顿的书里全是这些内容……在许多人认为伊斯兰教是最近的怪异的入侵者的时代,布罗顿这本优秀历史著作提醒我们,仔细研究英国的“岛屿故事”就会发现,他们错得多么离谱。
——《卫报》
◎ 名人推荐
一本才华横溢的书,内容极其丰富。杰里•布罗顿将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与伊斯兰教间喜忧参半的接触写活了,展示了这一遭遇对英国贸易、外交和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人创作的痴迷于伊斯兰教主题的戏剧的深刻影响。他讲的故事再及时不过了。
——詹姆斯•夏皮罗,哥伦比亚大学拉里•米勒英语讲座教授
迷人又及时……这本书对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一个被人忽略的方面——它与伊斯兰世界丰富、复杂和矛盾的关系——做出了很好地说明。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哈佛大学约翰•科根校级人文学教授
这一引人入胜的叙述揭示了伊丽莎白的英国、奥斯曼帝国和摩洛哥之间的活跃交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仍有分歧,但伊丽莎白乐于寻求与伊斯兰国家结盟,以对抗天主教欧洲的共同威胁。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 获奖情况
★ 2017年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大酋长伊丽莎白 [图书] 豆瓣
Big Chief Elizabeth
作者: [英] 贾尔斯·米尔顿 译者: 陈乔一 九州出版社 2021 - 1
大航海时代一段鲜为人知、扣人心弦的冒险传奇
解读40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建立的首个北美定居点罗诺克神秘消失之谜
◎ 编辑推荐
☆作品畅销全球的新锐历史学家、作家贾尔斯·米尔顿,用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殖民先驱探索新世界的艰辛与快乐娓娓道来,带来绝佳的阅读体验。
☆以大量新近挖掘到的当时的水手、定居者和探险家的日记、航海日志和信件等一手资料为研究材料,大幅度地融入16世纪英国的政治、文化等因素,以最贴近时人的方式,重温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一群敢想敢做的恶棍和航海英雄希望改变世界的梦想和难忘经历。
☆解读了大航海时代英国殖民者建立的首个北美定居点神秘消失之谜,填补了历史记录的空白,驱散了许多关于北美殖民的流行神话。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商人和冒险家如何穿越大西洋,到新大陆定居的故事。1584年,沃尔特·雷利组织的远航队到达罗诺克岛,为了在这里建立定居点,他们在接下来20余年的时间里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探索,投入了许多金钱、人力和物资。他们的经历或有趣或悲惨,有些人的下落至今仍是个谜。在一代又一代的冒险家的努力下,1611年,詹姆斯敦终于建成,这是英格兰人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建立起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作者以大量日记、手稿资料为基础,为读者讲述这段跌宕起伏、激动人心、神秘生动的故事,带领读者一道踏上前往美洲的探险旅程。
◎ 媒体推荐
米尔顿很会讲故事……他以富有生趣的方式填补了历史记录的空白,利用丰富的想象力从枯燥的羊皮纸手稿中变幻出生动的故事。
——《周日快报》
扣人心弦地讲述了真实的探险故事。
——《每日邮报》
米尔顿生动地描绘了早期定居者遭受的可怕苦难。
——《泰晤士报》
一段传奇故事,我们很难概括这本书,这本书就像一只装满战利品的袋子,奇妙而生动的故事不断地从中涌出。
——《卫报》
这本书……基于新的研究成果写成,非常吸引人。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愚蠢、考验和错误,以及最终实现大胆梦想的精彩故事。
——《弗吉尼亚评论季刊》
让我们以最贴近他们的方式来认识弗吉尼亚的第一批英格兰殖民者吧,通过这段惊险、有趣、可读性强的历史记录,米尔顿带领他的读者与殖民者一道开始一场令人生畏的美洲冒险。
——《纽约时报》
伦敦的崛起 [图书] 豆瓣
London's Triumph
作者: [英]斯蒂芬•奥尔福德 译者: 郑禹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9
从世界的边缘一跃成为新的贸易中心,16世纪的伦敦如何在商人、冒险家和资本家的努力下崛起
◎编辑推荐
书中详细地描述了16世纪英格兰商人、探险家和资本家,致力于探索世界、开展贸易的故事,他们为此甘愿承担巨大风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的故事可谓跌宕起伏。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伦敦如何从阴郁封闭、处于欧洲边缘的中世纪城市,一跃成为新的贸易中心,以及为何伦敦如今在世界上处于这样的地位。
◎内容简介
16世纪初时,英格兰尚未融入广阔的世界中,伦敦也只是一座阴郁而封闭的中世纪城市。然而,新大陆的发现和直达亚洲的海上航线改变着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的经济面貌,这些变化使伦敦一跃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并且从此改变了伦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角色。
斯蒂芬•奥尔福德这本引人入胜的作品,将伦敦的商人、梦想家、骗子和水手描绘得栩栩如生,正是他们组成的人际网永远地改变了伦敦。英格兰的船只驶向了世界各地,他们与俄罗斯和黎凡特建立了贸易,探索弗吉尼亚、北极和印度洋。而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们——那些家庭、公会成员,以及甘愿承担巨大风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稀有奇异之物的投机商人——他们的努力和野心催生了新的世界观,开启了一个长期贸易的时代和一个帝国,其结果影响至今。
◎媒体推荐
奥尔福德极富说服力地展示了伦敦如何借助文艺复兴时期商人和全球探险而成熟起来,使之从一座依附于其他欧洲经济中心的城市,转变为一座具有金融实力的野心勃勃的重要城市。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都铎王朝时期崛起的伦敦商人。——《出版人周刊》
奥尔福德擅长利用个人生活来呈现不同阶段的伦敦生活面貌……这些人的故事与许多其他故事将过往的历史以温暖而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正如奥尔福德笔触细腻地描述伦敦不断变化的城市景观和建筑一般……这是一段以通俗平易的方式书写的翔实历史,对大众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科克斯书评》
在这部迷人的都铎伦敦史中,奥尔福德帮助读者认识这座新兴自治城市的一砖一瓦和一人一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并在充满活力的蜂鸣声中提取出了改造世界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生活如一场激动人心的戏剧般展开。——《书单》
这是一幅细致入微的伦敦肖像……奥尔福德是一位侦探,通过硬币、建筑、珠宝、雕刻和肖像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历史图景。这是一本关于伦敦从二流城市到获得新生的精彩传记。——《华尔街日报》
狮心王理查 [图书] 豆瓣
Richard I
作者: [英] 约翰·吉林厄姆 译者: 黄明浩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 - 8
耶鲁英国君主史系列著作之一
理查一世研究专家整理英格兰、法兰西与穆斯林编年史家留下的记述
重现英国历史上最后的骑士王
◎ 编辑推荐
☆理查一世,绰号“狮心王”,可能是威廉征服以来英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也可能是英国历史评价变化幅度最大的国王。作为英格兰君主,理查一世在位十年,却仅在英国待过六个月。他领军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与另一位传奇君主萨拉丁在东方勇猛战斗。他又在归国途中被俘,后以巨额赎金被赎回。
☆在英格兰、法兰西、穆斯林史家的笔下,在不同时期的人眼中,在传说中,有不同的狮心王。本书作者约翰·吉林厄姆通过整理英格兰、法兰西与穆斯林编年史家留下的记述,为我们还原了这位金雀花王朝的国王。
◎ 内容简介
在世界历史上的诸多伟业中,独一无二、冠绝英格兰诸王的理查一世都扮演着积极的主导角色,任何一位君主都未曾面临过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面对的种种艰巨挑战。数个世纪以来,理查也因他的十字军功绩被视为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然而近代以来的历史学家们却开始对理查严加指责,认为他疏于管理内政,将他视为一位冒失的统治者和不称职的丈夫。
在这部权威著作中,约翰·吉林厄姆教授详细研究了导致理查评价褒贬不一的种种原因,并对理查治理国家的情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新观点。本书还附有一份经过更新的参考文献列表,以供读者查阅。
◎ 媒体推荐
一部杰出的中世纪史著作,吉林厄姆不愧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尼古拉斯·文森特,《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论
这部著作对传统观念进行了令人信服的修正……堪称中世纪政治史研究著作的典范。
——斯科特·L. 沃格,《不列颠研究季刊》
一部大师之作……作者综合运用多种史料的能力令人惊叹。
——西蒙·亚罗,《教会史研究期刊》
约翰·吉林厄姆无疑是最杰出的理查传记作者……这是一部令人信服的绝佳著作。
——S. D. 丘奇,《英国历史评论》
一部关于英格兰最著名十字军统帅的权威传记。
——R. N. 斯旺森,《释义时代》
诺曼征服 [图书] 豆瓣
The Norman Conquest
8.4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克·莫里斯 译者: 韩晓秋 后浪 | 西安出版社 2020 - 5
揭开英格兰诺曼王朝的神秘面纱
看诺曼底公爵威廉如何渡过英吉利海峡,铸就传奇一生
◎ 编辑推荐
☆事件价值:诺曼征服标志着英格兰封建制度的确立,自此之后,英格兰与欧洲大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史料价值:本书运用大量一手史料,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考察诺曼征服这一历史事件以及它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可读性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让读者能够在那个由城堡与骑士主导的世界里领略这些历史人物的风采
◎ 内容简介
诺曼征服可能是英格兰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和文化事件之一。随着诺曼人进驻英格兰,英格兰这一古老而又新生的国度便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无论是语言、建筑、军事还是法律,英格兰境内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诺曼人是如何改变这一切的?这一改变又为什么如此之彻底?
马克·莫里斯以极其细致的笔触梳理了诺曼征服前后的历史事件,勾勒出了一幅有关诺曼征服的全新图景。在比较了各种证据之后,他运用生动而流畅的语言告诉读者,英格兰是如何融入欧洲文化传统之中,而这一点又是怎样影响到了英格兰的历史进程的。
◎ 媒体推荐
你所知道的有关1066 年的事情几乎都是错的。再没有哪个历史学家会比马克·莫里斯更适合纠正你的错误观点了。他的新书不仅是一部叙述史,而且也是一个研究成果……莫里斯运用充满了气魄、具有洞察力和奔放的叙事手法,来描述这个动荡时代的壮举和悲剧。——《星期日邮报》
马克·莫里斯的新书令人兴奋……这是一个强有力而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以巨大的气魄写作本书。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清晰的目的感和极大的信心……他精力十足地带领着读者,让他们做一次关于本主题的旅行……这本令人兴奋的书中既有一些新的角度,又有内在的连贯性……莫里斯致力于对证据进行自己的阐释,而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很好。——《BBC 历史杂志》
◎ 名人推荐
该书的叙述有力而生动,作者具备令人信服的历史洞察力。这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个对1066年的真实情况感兴趣的人都有必要阅读这本书。——海伦·卡斯托,历史学家、比阿特丽斯·怀特奖得主
创造现代世界 [图书] 豆瓣
The Creation of Modern World: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ritish Enlightenment
作者: [英] 罗伊·波特 译者: 李源 / 张恒杰 2022 - 2
长久以来,启蒙运动一直与法国、德意志甚或英国的苏格兰联系在一起,然而,著名历史学家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却想告诉人们:作为整体的英国启蒙运动是存在的;不列颠,才是“现代性”的诞生地。
在书中,罗伊·波特带领读者领略了17—19世纪初的英国思想世界。通过考察那时的英国人如何理解人性、理性、自然、心灵、性别、幸福、财富追求、改善、进步等问题,该书对英国启蒙运动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巡礼,展现了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如何爆发出巨大力量,带动社会各领域急速发展,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该书凭借新颖的观点、翔实的资料、隽永的文笔,揭示了英国在启蒙运动中长期被忽视的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荣获著名的沃尔夫森历史奖。
【编辑推荐】
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独辟蹊径,考察了英国启蒙运动这一鲜被触碰的话题,阐明了源自英国的诸多思想如何使现代世界首先在这里扎根。它还是一部18、19世纪英国重要思想人物的名人录,评述了牛顿、洛克、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蒲柏、曼德维尔、伊拉斯谟斯·达尔文、普利斯特利、边沁、威廉·葛德文、约瑟夫·艾迪生、斯蒂尔、迪福以及斯特恩等数十位英国思想家的观念。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于了解英国在启蒙运动的文化和观念的产生和传播中被长期忽视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千年 [图书] 豆瓣
The Year 1000: What Life Was Like at the Turn of the First Millennium
作者: (英) 罗伯特·莱西 / (英) 丹尼·丹齐格 译者: 张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公元千年,东方的中国正值北宋,距离金兵南下、靖康之变还有127年。公元千年,在东方的英格兰,距离罗马人撤离已近六个世纪,距离阿尔弗雷德大帝去世已逾百年,距离诺曼人的征服还有六十六年。 本书以一部得以幸存至今的日历为切入点,着力于复活千年之际英格兰世界。作者访问了包括历史、考古、艺术学家在内的专业人士,针对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人的精神信仰、日常饮食、城镇贸易、医疗手段、爱情生活等方面,以生动活泼的笔法,栩栩如生地呈现了那个世界,以及在其中耕作、行走、交谈、争执……的人们的面貌。读来轻松流畅,生动有趣。
漫游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 [图书] 豆瓣
The Time Traveller's Guide to Elizabethan England
作者: [英] 伊安·莫蒂默 译者: 成一农 商务印书馆 2020 - 1
作者将历史看作是正在进行的事件,透过“拟真历史”的笔法,将人的世故与奸诈、歧视与偏见、机智与勇气,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书参考大量的史料,包括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诗集、旅行者的记录、日记和田野调查,以及布里奇曼艺术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提供的珍贵历史绘画。
展书阅读,踏上时空之旅,漫游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巷弄,体验当时的生活,不论在酒馆小酌或当起大法官,你都可以听到许多有趣的故事。
乔治时代的伦敦 [图书] 豆瓣
作者: 露西·英格里斯 译者: 徐国胜 2020 - 4
(乔治时代的伦敦)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人类的定居点,是新时代的罗马城,是英国和新帝国的伟大中心。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如果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有生活所能赋予人的一切。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从乔治王时代中期到拿破仑战争之前,是伦敦的黄金时代。
——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英格里斯试图塞入书中的丰富细节可能会令读者眼花绕乱,她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记录了大量奇闻轶事。
——《经济学人》(Economist)
在《乔治时代的伦敦∶探寻城市街道里的生活》中,露西·英格里斯带领读者参观了伦敦的“黄金时代”——爱、性、智慧、艺术、伟大的野心和梦幻般的时代。1666 年大火后伦敦重建,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发生了改变。你可以窥视贵族的镀金客厅,走在新中产阶级的安静大道上,蹲在穷人的潮湿门洞里,但请注意你的钱包——游客是小贩、妓女和拾荒者的最佳猎物;你也可以参观哈克尼的疯人院、苏活的作坊和齐普赛的小巷;在城里喝杯咖啡,看看证券交易所,并到圣保罗教堂看看新穹顶的进展……
本书讲述了乔治时代的伦敦人,从公爵和艺术家到热气球爱好者,他们在建筑艺术、科学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并追溯了今天数百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伦敦是如何形成的。
英国面孔 [图书] 豆瓣
The Face of Britain: The Nation through Its Portraits
作者: [英]西蒙·沙玛(Simon Schama) 译者: 刘冰 商务印书馆 2021 - 6
在自拍盛行的时代,人物、风景都不过是匆匆一瞥,本书将我们带回过去,来到几个世纪以来英国肖像画家的深邃眼神中。他们的笔下有草根, 也有皇室;有友情,也有爱情;有工人阶级,也有旷世英雄。每一个肖像中的人物通过艺术家之笔、观者的眼睛,获得了永生。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英国群像画。
本书与英国国家肖像馆合作,收入了一百多幅馆藏精美肖像作品, 讲述了英国最伟大的肖像作品背后的动人历史和真实故事,为读者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创建日期: 202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