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

R ​:heart_pan:​ ​:heart_nb:​

R ​:heart_pan:​ ​:heart_nb:​ @deinon

313 本书  

-2023.7.8.

晓寺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曉の寺
8.4 (18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 - 2
“丰饶之海”四部曲——绝笔之作
【编辑推荐】
四部曲分别写了“和魂” “荒魂” “奇魂”和“幸魂”,这“四魂”通过生与死的轮回演绎了四重人生,构成一个螺旋的循环世界。
这部被日本人称作“大河小说”的作品,对人生中的根本问题一一拷问,诸如生存、爱恋、战争、死亡和佛缘等,最后演绎出“世事皆幻象,人生即虚无”的主题。三岛由纪夫自己认为,这个世界表面上看起来是轰轰烈烈的“丰饶之海”,其实是既无水又无空气的月之海,虽名为“丰饶”,其实是匮乏。
“书中的这种窒息是因为作者与自己内心的虚无进行了惨烈的格斗。”——涩泽龙彦
【内容简介】
“丰饶之海”系列第三部——充溢异国情调的无常感
“轮回转生的准备贯穿人的漫长的一生,并非死后才开始进行。世界一瞬一瞬刷新,同时一瞬一瞬废弃。”
1941年,47岁的本多见到泰国幼小的月光公主,相信她是由勋转世而生,在返回日本后他开始研究轮回转世以及唯识论。面对化为废墟的东京,本多崩溃更加深化。10年后,本多已是初老男人,对长大成人的月光公主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隐秘感情中,却在偷窥中发现了月光公主的秘密。20岁的月光公主返国后因遭蛇咬而身亡,新一轮轮回似乎又将开始……
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 [图书] 豆瓣
花ざかりの森・憂國
8.5 (16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 - 2
“爱,还有献身,这些现实中过于清纯的感情,只有通过追忆,才能占有,才能求得正确的意义。”
本书收录了三岛由纪夫创作早期“轻骑兵时代”的作品,他自述是“凭借理性操作,从而趋向短篇写作的嗜好”:这些作品本身正如一张拉紧的满弓,保持着绷紧弓弦的态势,一旦通过读者头脑射中目标,就成为一种“慰藉”之物。在这部三岛栽种下的“迷幻森林”中,超现实的幻象和如诗一般的意象隐喻随处可见。
题名作《鲜花盛开的森林》是三岛由纪夫十六岁时的处女作,写于1941年。在“我”的先祖的日记中,记载了一段近乎幻觉的“神迹”,一位与“我”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的平安朝女子对大海十分恐惧,而“我”祖母的叔母年轻时则对大海怀有炽热的向往。短短几十页,跨越时间、空间,展现出他无与伦比的才华。
从“我言”到“天使” [图书] 豆瓣
作者: 卢迎伏 2016 - 6
《从“我言”到“天使”:里尔克的存在诗学研究》以“现代性危机”为基本视阈,依时序清理了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年)一生为“存在”所牵引的“求真”运思之途,主要论题包括《时辰书》中的“我言”、《图像书》中的“图像”、《新诗集》中的“物”、《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随笔》中的“此在”和《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本书*终显明了在应对现代性危机时,“诗性言说”路径的独特性以及“诗性言说”的心性价值所在。
音乐之恨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译者: 王明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3
本书论述了听觉的本质,作者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开始追溯,音乐何以成为痛苦和死亡的起源。作者解读了音乐与现代文明——战争、社会制度的关系,提出了对音乐的反思:音乐在何种程度上会变成痛苦?他试图探究音乐和恐惧、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音乐“高雅”的固有印象,让你看到那些喜欢最精致又最复杂的音乐,能够一边听音乐流泪的人,竟然也拥有凶残的一面。在论述中,作者对音乐的仇恨似乎“合情合理”,而人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值得审视。
元素颂 [图书] 豆瓣
Odas elementales
作者: 巴勃罗·聂鲁达 译者: 刘博宁 南海出版公司 202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写给空气、石头、深夜手表、海洋、番茄、懒惰、第三天的颂歌。

我们要让那些为趣味高雅的大师所不齿的事物入诗,让一切都重新活过来。

★写给所有人,去与男人的心灵、女人的眼睛,与大街上素昧平生的人相会——他们在黄昏时分或在繁星满天的深夜需要诗,哪怕只有一行。

★洋溢着明亮与欢乐,面对一切,讲述一切,赞美一切:

将寻常事物洗涤一新,为所有生命铺设一张新桌布。

-----

在《元素颂》里,我决心认识生成世间万物的初始本质。我想把前人歌颂过、讲述过无数次的许多事物再描述一番。我深思熟虑过的出发点,应该是像个咋着铅笔头的孩子,开始写关于太阳、黑板、钟表或人类家庭的命题作文。我不会忽略任何一个题目;在行走或飞行中,我必须涉及一切,把我的思想表达得尽可能明晰和清新。——巴勃罗·聂鲁达

-----

巴勃罗·聂鲁达是二十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书写的一切都蕴含着无穷的诗意,就好像弥达斯王,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加西亚·马尔克斯

聂鲁达是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同时拥有睁开的和闭上的眼睛。梦游人的眼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 帕斯
语言与死亡 [图书] 豆瓣
Language and death:the place of negativity
9.1 (9 个评分) 作者: [意]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张羽佳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4
海德格尔关于语言与死亡关系的论述召唤阿甘本走向语言之途,探讨声音与静默之于“有死者”的意义,窥探那尘封于埃琉西斯秘仪中的远古秘密。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从普里西安到本维尼斯特,从《俄底浦斯》的悲剧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阿甘本游走于哲学、神学和诗歌之间,在否定性的深渊中追问声音与意义、语言与死亡之间的迷题。
《语言与死亡》是初版于1982年的一本阿甘本早期著作。他想破解的,是潜藏在人性的寓所之深处的秘密,那构成西方哲学本体论传统之根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关于语言、死亡和时间性的纽结是什么?那言必称逻各斯的生物,他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无根性”状态?那神圣与暴力、那政治与神学、那声音与伦理、那话语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到底处于怎样的一种交织和互文性之中?声音是什么?否定性到底寓居于何处?
阅读此书,如同一次精神上的奥德赛之旅,从古希腊悲剧到当代语言学,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从悲怆的俄狄浦斯王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到处有思想的惊喜,同时也会时刻受到语言的引诱。阿甘本将以上这些哲学的、宗教的、文学的乃至语言学的文本融为一炉,带给读者丰富而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阅读体验。
《杜伊诺哀歌》笺注 [图书] 豆瓣
作者: 【奥】里尔克 译者: 蔡小乐 撰 / 刘宇辰 校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3
【内容简介】
◎ 莱纳·马丽亚·里尔克,奥地利著名诗人。他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三位诗人。里尔克的诗上接浪漫派的传统,下开现代派之先河,思想的意蕴与语言的深刻,都达到了迄今难以被后世诗人企及的境地,其译作也影响了中国几代诗人。
◎ 《杜伊诺哀歌》堪称里尔克诗歌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里尔克一生的经验和思辨的结晶。从1912年开始创作到1922年最终完成,十首哀歌构成了一个整体,对生命中最重要的此在与消亡进行了独特而深刻的阐释。
◎ 本书不是单纯的翻译作品,作者从自身对哀歌的理解与感悟出发,以笺注的方式,对十首哀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一一进行了剖析。而从写作方式上看,作者依字作注,以求在细节上把握《哀歌》,读者在熟悉了作品与相关背景之后,相信能有所体悟。
【人物评价】
里尔克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永生到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就一些著名篇什的艺术纵深度而论,就其对心灵的撞击程度而论,真可称之为经风雨而泣鬼神。
—— 中国作家、诗人 绿原
第一次使德语诗歌臻于完美。
—— 奥地利作家 罗伯特·慕齐尔
里尔克的世界使我感到亲切,正因为苦难的中国需要那种精神。
—— 冯至
对诗歌的反叛 [图书] 豆瓣
9.8 (9 个评分) 作者: 安托南·阿尔托 译者: 尉光吉 / 王振 2022 - 7
《对诗歌的反叛:安托南·阿尔托文集》是国内首部关于法国作家安托南·阿尔托的文集。该文集以法文版的阿尔托作品全集作为基础,同时参照了法国阿尔托专家格罗斯芒和美国知名作家桑塔格编选的作品集,精选了阿尔托一生创作的代表作品,包括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写下的诗歌、散文、评论、剧本、宣言、书信和手记,并配有各时期作品的详尽说明。近千页的内容充满了阿尔托间不容发的意志。他的思想如同闪电暴雨,在暗昧的世界裂解出最痛苦的幽灵。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布勒东曾说“每当我被超现实主义的主张所召唤,那都是安托南·阿尔托——这个绝妙无比而又阴郁不堪的人——是他将其强加于我的。”本书是他生命记忆的托钵,阿尔托的独一无二已经不需要向世界去证明。
两天的世界(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罗马尼亚]乔治·伯勒伊泽 译者: 董希骁 / 梅兰(Mara Arion) 花城出版社 2021 - 3
《两天的世界(上、下)》描写了主人公安提帕两天(冬至和夏至)的生活,通过各色人等的想法、对话、叙述、回忆、幻想,让故事向过去和未来两个维度铺展。冬至和夏至分别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它们既是昼夜的极点,也是变化的起点,二者好似沙漏的上下两个半球,既紧密关联,又可相互转化。
第一天(12月21日,冬至),结婚已有八年的安提帕夫妇住在一套两居室公寓里。尽管安提帕是无神论者,但他坚持要遵循凯尔特人的旧俗,在冬至这一天(比圣诞节提前三天)庆祝耶稣诞生。安提帕因胃痛留在家中,无所事事地闲逛,并时不时陷入沉思和幻想。来参加宴会的客人回忆了与安提帕一起经历的诸多往事。
第二天(6月21日,夏至),夫妇俩的角色发生了互换:安提帕出门上班,妻子菲丽奇娅则躺在家里的床上。安提帕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等。其中包括了神秘的老头安盖尔,安盖尔有预知死亡的能力,很想让安提帕接受自己的传承,但安提帕却以玩笑视之,让老人勃然大怒,用锤子砸死了安提帕。
自然之后 [图书]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 任昱璞 2023 - 1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文学处女作,也是他第一部诗歌作品。长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中世纪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和他的画作、近代德国博物学家格奥尔格·威廉·施特勒和他的北极之旅,以及塞巴尔德的私人记忆和家族历史,三者都经历了人与自然的冲突。本书是塞巴尔德式书写的首次尝试,也是对人与自然、生与死的永恒二元的一次文学探索。
狐狸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Fox
8.3 (38 个评分) 作者: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译者: 刘伟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 - 5
狐狸不属于野兽,不属于我们人类,也不属于神灵。

她是一个永恒的偷渡者,一个在世界之间穿梭自如的移民,被抓到逃票时,就会用尾巴玩球,表演她廉价的小把戏,目光极为短浅地将观众转瞬即逝的赞叹当成了爱。那是她的荣耀时刻。

其他的一切都是恐惧的历史:逃避猎人的子弹、不停狂吠的猎犬 、迫害、殴 打、舔舐伤口、羞辱、孤独和廉价的安慰——一串鸡骨头做的手摇铃。

狐狸是作家的图腾。
阿肯色证言 [图书] 豆瓣
The Arkansas Testament
作者: [圣卢西亚] 德里克·沃尔科特 译者: 杨铁军 2022 - 8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德里克•沃尔科特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奖得主,被称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布罗茨基语),国内读者对其系列作品有极强的好奇心。
★《阿肯色证言》是广西人民出版社人文品牌“大雅”之“沃尔科特系列”的又一佳作,由知名翻译家杨铁军精心打磨、反复审核修订。《阿肯色证言》是诗人沃尔科特的第八部诗集,也是其诗歌创作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重磅作品,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供了重要支撑。
★“沃尔科特系列”已推出沃尔科特的诗集《白鹭》、史诗巨构《奥麦罗斯》和文集《黄昏的诉说》,广受读者好评。诗集《阿肯色证言》作为本系列第四本精品译作,在喜爱诗歌、喜爱沃尔科特的读者中已得到广泛关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奖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第八部诗集,也是他的重要代表作。诗集分为“此处”和“别处”两个部分,包括《世界之光》等长短诗作39首。对沃尔科特而言,“此处”是他的故乡,“原始的”加勒比海地区,是他生命的根源,而“别处”是他教书、旅行、生活的远方。“此处”和“别处”也象征着血统的分裂和融合,沃尔科特母亲是圣卢西亚人,父亲是英国、荷兰后裔。两端之间的张力,即代表了沃尔科特的全部诗学,构成他的核心问题,为他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和创作空间。《阿肯色证言》完美地展示了沃尔科特在这两端之间的纵横捭阖,既有技巧上的游刃有余,又有情感和个人经验上的痛切感受。这些诗以当代为坐标,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穿梭,纵贯美洲、非洲和欧洲,把记忆、神话、生活经验交织为一体,随物赋形,极力捕捉广阔世界的斑斓,同时,也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试验了各种体裁,拓展了爱与美的可能性。
柏拉图对话中的神 [图书] 豆瓣
Dieu Dans Platon
9.5 (15 个评分) 作者: 【法】西蒙娜·薇依 / Simone Weil 译者: 吴雅凌 华夏出版社 2012 - 10
《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薇依论古希腊文学》收录了薇依绎读古希腊文学经典的所有完整文稿。通过绎读《伊利亚特》、《普罗米修斯》、《会饮》等名篇,薇依以独特的睿哲引领我们重新接近古希腊诗文,以敏锐的眼光探寻基督精神与希腊精神的关联。《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薇依论古希腊文学》亦收入薇依的全部诗稿……去世之前,薇依始终牵挂这些小诗,希望有机会“按写作先后顺序”发表。
善的脆弱性(修订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Luck and Ethics in Greek Tragedy and Philosophy
8.0 (8 个评分) 作者: [美]玛莎·C.纳斯鲍姆 (Martha C. Nussbaum) 译者: 徐向东 / 陆萌 译林出版社 2018 - 9 其它标题: 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与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
●“京都奖”获得者、“杰斐逊讲座”主讲人玛莎·C.纳斯鲍姆代表作品
●权威学者历时两年全面修订,新增三万字导读,只为精益求精
●知名学者查尔斯·泰勒、刘擎、周濂诚意推荐
善,为什么不能保护我们,免遭恶的侵袭?善的脆弱性到底是一种缺陷,还是一种黄金般的品质?纳斯鲍姆将带领 我们,探究善的真谛,洞察人性本质。
正义之士常常面对如下困境:他们一心追求善和公正,却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个人的繁盛上做出妥协,甚至彻底否定自我。《善的脆弱性》直面这一道德困境,通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文本的探讨,最终拒斥了柏拉图关于善能够保护人类免受恶之侵袭的观念,站在了古希腊悲剧家和亚里士多德一边,认为善的脆弱性正是实现善的关键所在。本书令纳斯鲍姆一举成名,不仅为她在学术界获得无数称誉,也将她的影响力拓展到公共领域。
这是一部内容广博、发人深省的佳作……纳斯鲍姆在下笔之初便打算写一部野心之作,探讨的亦是最为根本且历久弥新的问题……与大多数哲学著作不同,本书有着上佳的阅读体验。它必将在不止一个领域掀起变革之风。
——查尔斯•泰勒(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誉教授)
兼具敏锐的问题意识、严谨的文本解读、深邃的哲学思考与才华横溢的写作技艺,这种罕见的综合品质是纳斯鲍姆学术风格的最佳体现。问世三十年以来,这部著作在西方思想史、哲学与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中获得了卓著的声誉,堪称当代经典。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在运气与正义、情感与理性、戏剧与哲学、古代与现代之间,有一条久已废弃的秘密通道,纳斯鲍姆从“善的脆弱性”入手,带领我们拾级而上、拨云见日,不仅走通了这条路,而且给我们重构了一个异常迷人的古希腊伦理世界。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图书] 豆瓣
Samlade dikter och prosa 1954-2004
8.9 (38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译者: 李笠 雅众文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9
★汲取日常中的奥秘,吐露冰雪般的凝思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希尼、沃尔科特、布罗茨基推崇备至
★特朗斯特罗姆指定译者李笠 译文全新修订
【编辑推荐】
1.特朗斯特罗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备受布罗茨基、希尼、沃尔科特等大师级诗 人的推崇。
2.本书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作品全集,收录他创作生涯中发表过的所有诗歌作品,代表着特朗斯特罗姆一生的诗歌成就。
3. 本书译者李笠是特朗斯特罗姆指定的中文译者,此次版本对译文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以更精确的面貌呈现了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内容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创造相遇的机会。其作品多短小、精炼,用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书收录了诗人自1954年以来出版的十三部诗集,囊括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生涯的全部诗作,同时收录作者于1993年创作的自传作品《记忆看见我》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此次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更完美、更精确的面貌给中国读者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名人推荐】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令我们得以安于自身的不确定性。
——谢默斯·希尼
最重要的诗人,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从他那里偷取了不止一个隐喻。
——约瑟夫·布罗茨基
疼痛部 [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The Ministry of Pain
8.5 (99 个评分) 作者: [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译者: 姜昊骞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 - 5
来自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教授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我像童话里的龙一样吐出舌头,然后它就分叉了: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一门如此令人痛苦的语言,一门从来没有学会描述现实,与人对于现实的内在体验同样复杂的语言,能够讲故事吗?
一开始都是这样。或者 那样。他们做了那件事,去了那里,然后来到荷兰。流亡者的叙事是没有日期的。短短的“战后”发生了太多的事,他们的心理时钟在重压之下坏掉了。一切都坏掉了。地点和时间分成了“以前”和“后来”,生活分成了“这边”和 “那边”。他们突然间没有了证人、父母、家人、朋友,乃至借以重构生活的平常见到的人。没有了这些可靠的中介,他们被抛回了自身。
在媒体化的世界里,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记忆经过许多个中介,以朱丽叶·比诺什或红白蓝编织袋的形式出现,将我个人的疼痛翻译成我的语言。只有这一件事是真实的。
疼痛是无言的、无用的,却唯一真实的证人。
英雄的习性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 伯纳德·M.W.诺克斯 译者: 游雨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 - 4
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善于通过描写身处困境的英雄不同寻常的言行表现人的神性与神人关系,其笔下的英雄终生与人类的局限抗争,他们的举止由非凡的习性驱使,其命运也因此习性注定,尽管这有时使他们经历苦难、走向辉煌,但更多的时候则沦落深渊。然而,英雄为自己决断,为决断负责,即使失败,也是别样的成功;就连神也会由此明白人的伟大,并愿与之并肩同行。
古典学家诺克斯钟情索氏的“文法把戏”,像旧时的传道士一样忠于古希腊文本遗产。在本书中,他极具说服力地从对悲剧字句与措辞的分析推进到对诗人精神世界的诠释,以此把握悲剧作家笔下及其心中的“英雄”的真正内涵,展现一位完整见证英雄般的雅典从伟大到衰败的有血有肉的索福克勒斯。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图书] 豆瓣
Días y noches de amor y de guerra
8.0 (23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 汪天艾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6 - 1
拉美文豪加莱亚诺之获奖代表作
了解其独异文学风格的最佳入口
在拉美文学星空上,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光芒独异的星辰,始终向下的立场,对于被遮蔽之历史、被绑架之记忆的执着探求,揭示真相的不遗余力,少即是多的语言,毫不拘泥的跨界笔法,都是加莱亚诺异乎他人的风格标志。《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则是他成熟时期文学风格的奠基之作。
曾获“美洲之家”文学大奖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写于流亡期间,作者游走于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从拉美各地动荡的社会中寻找和提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原型,以132段杂糅新闻报道、文学速写、旅行笔记与民间故事的短篇文字,记录并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
创建日期: 2023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