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

R ​:heart_pan:​ ​:heart_nb:​

R ​:heart_pan:​ ​:heart_nb:​ @deinon

313 本书  

-2023.7.8.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What If? 2: Additional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作者: [美]兰道尔·门罗 译者: 邓舒夏 / 尔欣中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 4
★ 比尔·盖茨盛赞,全球百万级畅销科普作家,《What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How to 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万物解释者》的作者兰道尔·门罗新作来了!
★ 再荒诞的问题,都可能有更多符合科学原理的答案!在这本《What if?2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中,门罗又为更多脑洞大开的问题找到答案:
- 如果地球是一只巨大的眼睛,它能看多远?
- 要多少人才能一天建成罗马?
- 如果所有人同时打开冰箱,能为地球降温吗?
- 塑料玩具恐龙里有多少是真恐龙?
……
★ 《流浪地球2》科普顾问、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老师领衔担纲译者,与专业科普达人一起在大开的脑洞中填充奇思妙想!
★ 门罗经典的火柴人小剧场再次回归!自带吐槽,为你带来科学怪咖的幽默,在欢笑中收获新知!
——————————
❗免责声明❗
不要在家中尝试书里提到的任何东西!
——————————
★ “通过奇思妙想将人们吸引到数学和科学中,这是天才之举。”——凯文·斯科特,微软公司首席技术官
★《时代周刊》:“科学并不是容易的,但在门罗的妙笔下,它无疑是有趣的。”
★《华尔街日报》:“令人愉悦……分享科学的乐趣就是门罗的事业,他告诉我们,即使在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宇宙中,我们也可以用一支尖尖的铅笔、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生动的想象力解决很多问题。”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不时拿起这本书,并简要地思考一下‘将一根坚不可摧、直径20米的玻璃管一直放在海洋最深处会怎样’之类的问题,会让生活充满活力。此外,门罗的火柴人插图将数据和流程图变成了欢乐的存在。”
★《华盛顿邮报》:“充满乐趣……是门罗真正认真的研究、真正有趣的写作和真正特别的火柴人简笔画的集合。”
★《柯克斯书评》:“对于喜欢古怪思想实验的科学极客来说,这是一件乐事。”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图书] 豆瓣
What If ?: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8.2 (60 个评分) 作者: 兰道尔·门罗 译者: 朱君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5
「未读•探索家」重磅推出,2015年最有趣的书!
再荒诞的问题都可能有一个科学答案!
牛排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正好能烤熟?
哭多了会脱水吗?
如果把一辈子亲吻所用的力气用在一个亲吻,会产生多大引力?
全人类搬离地球需要几步?
所有好奇心都值得被满足
2014年全美最畅销趣味科普书: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NO.1持续2周,入选2014年度最佳图书,上市后横扫《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华尔街时报》等各大图书榜,迄今稳居各大排行榜前列!
天才作者,前NASA员工、网络最火科普专栏What If合集:作者曾在NASA制造机器人,后来成为科普漫画家,玩转物理、天文、生物、化学、数学各学科知识,轻松接招粉丝们提出的脑洞大开的问题,配上xkcd风格的火柴人漫画,幽默机智的答案让人拍案叫绝!
国内外人气爆棚,粉丝众多:国外诸多一线媒体、TED演讲人、天文学家、科普作家联手点赞。国内果壳网、译言网持续2年自发翻译连载百余篇,粉丝众多,在中国年轻读者中具有极高人气。
让科学流行起来:机智问答+幽默漫画,全书超过1/3内容首次发表,不怕你敢问,只怕你脑洞不够大!
本书是前NASA员工、超热门科普漫画“xkcd”作家兰德尔•门罗的新作,内容来自他的“What If”科学问答专栏,辅以“xkcd”经典火柴人漫画,轻松幽默地将各学科知识跃然纸上。
如果人体内的DNA瞬间消失了会怎样?如果把海水抽干会怎样?如果地球膨胀得像太阳一样大会怎样?牛排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正好烤熟?全人类搬离地球需要几步?这不是中规中矩的《十万个为什么》,而是脑洞大开的科学真相,小时候萌生的异想天开,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最机智幽默的科学答案!
how to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精装) [图书] 豆瓣
How To
作者: [美]兰道尔·门罗 译者: Ent 未读·探索家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4
比尔·盖茨盛赞、全球畅销科普作家、What If?作者兰道尔·门罗新作。用超凡脑洞告诉你,再普通的任务都有一个荒诞却符合科学原理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的答案,正是科学带来的非凡想象
如何自拍(用天文望远镜)?如何给手机充电(用机场的扶梯)?如何寄快递(从国际空间站)?如何判断你是不是90后(用碳-14年代测定法)?如何过河(把河水煮干)……
针对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问题,“科学怪咖”兰道尔·门罗用专业、严谨的多学科知识和大出天际的脑洞,一本正经地给出荒谬却有趣的回答,完全刷新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黑洞战争 [图书] 豆瓣
The Black Hole War
作者: [美]伦纳德·萨斯坎德 译者: 李新洲 敖犀晨 赵伟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1
本书是关于黑洞本性的一场论战,这一论战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宇宙的认识,也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参加论战的一方主要是本书作者萨斯坎德和199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赫拉德·特霍夫特,另一方则是公众心目中很熟悉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
当某种东西被吸入黑洞时会发生什么呢?它消失了吗?在30年前,英国物理学家斯蒂 芬·霍金宣称落入黑洞的事物确实消失了。大多数科学家没有意识到这种观点的意义所在,不过美国物理学家伦纳德·萨斯坎德与荷兰物理学家赫拉德·特霍夫特意识到,如果霍金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必须抛弃以往所有关于宇宙的基本定律。
通篇的类比讲解,让原本复杂的理论物理前沿研究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本书几乎没有公式,主题也十分吸引人。
本书讲述的是可能发生的一些激动人心的故事,是一场寻求真理的激烈争论,也是一本极具启发性、令人兴奋的佳作。
2018年新版的《第一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和封面,简约个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科普给你更多想象。
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实在终极之问 [图书] 豆瓣
Science and Ultimate Reality: Quantum Theory, Cosmology, and Complexity
作者: [英] 约翰•巴罗 等编 译者: 朱芸慧 / 罗璇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1
这本为庆祝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90周岁生日而出版的文集,汇集了像惠勒教授一样顶尖的科学家们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宇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世界是量子的?存在是什么?物质的本原是信息吗?……这些问题是我们愿意思考却又难以回答的。此书带我们了解有关世界本质的知识,也是我们了解神秘宇宙的一本珍典。
复杂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omplexity: A Guided Tour
8.4 (13 个评分) 作者: 梅拉妮·米歇尔 译者: 唐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2
蚂蚁在组成群体时为何会表现出如此的精密性和具有目的性?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是如何产生出像意识这样极度复杂的事物?是什么在引导免疫系统、互联网、全球经济和人类基因组等自组织结构?这些都是复杂系统科学尝试回答的迷人而令人费解的问题的一部分。
理解复杂系统需要有全新的方法.需要超越传统的科学还原论,并重新划定学科的疆域。借助于圣塔菲研究所的工作经历和交叉学科方法,复杂系统的前沿科学家米歇尔以清晰的思路介绍了复杂系统的研究,横跨生物、技术和社会学等领域,并探寻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她还探讨了复杂性与进化、人工智能、计算、遗传、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关系。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4 (112 个评分) 作者: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译者: 施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9
◆编辑推荐:
★二〇二一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
★入选二〇二一年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入选奥巴马二〇二一年夏季阅读书单!
★《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卫报》等推荐作品!
★ 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 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创造出一种迷幻而冷峻的叙事风格。
◆我很痛苦,又感到很无助,眼睁睁看着我的时间观念、我坚定的决心、我的责任感和分寸感都被一并摧毁! 这美妙的地狱,除了你们,还能归功于谁呢?请您告诉我,所有这些疯狂是从何时开始的?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内容简介:
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收录了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全书主要讲述了“毒气战”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得了肺结核的埃尔温·薛定谔以及天才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巨匠,是如何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取火的。
◆媒体推荐:
拉巴图特将哥特式小说的光芒投射到了二十世纪的科学上,在五个自由而浮动的小插曲中,讲述了知识与破坏、光辉与疯狂的血缘关系……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本书与温弗里德·塞巴尔德或奥尔加·托儿卡丘克的作品有着家族关系:一系列叙述歪曲传记,但也冒险进入想象领域。这本书里的故事相互嵌套,它们与现实的联系点几乎不可能完全确定。
——《纽约客》
黑暗而耀眼!拉巴图特展示了恐怖与美丽、拯救生命与毁灭生命之间难以割断的联系。这本书——尽管博学而令人难以忘怀——顽固地坚持将科学进步的奇迹与历史的暴行联系起来。
——《华尔街日报》
拉巴图特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异端的、彻底引人入胜的描述,讲述了引发二十世纪一些最伟大科学发现的个性和疯狂的创造性。作品的主题是人类探索的全部动力和其中的危险。
——《出版人周刊》
拉巴图特写了一部反乌托邦非虚构小说,背景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卫报》
我以文字为业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Words Are My Matter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夏笳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4
阅读 写作 批评 行动
六十八篇散文 一部“思想自传”
“艰难的时代要来了,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将会需要另一些作家的声音,他们能够看到与我们当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穿过我们饱受恐惧之苦的社会,穿过其对技术的痴迷,去看到其他生存道路,甚至能够想象希望的真正土壤。
我们将会需要能够记住自由的作家——诗人,富有远见的人——能够把握一种更大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奇点遗民 [图书] 豆瓣
8.0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刘宇昆 译者: 耿辉 中信出版社 2017 - 9
本书精选收录了刘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由科幻文学译者耿辉倾情呈现。“奇点时代”来临,身处一个虚拟数据控制一切的时代,我们平凡的生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作为一本人文科幻小说,《奇点遗民》融入了科幻艺术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呼吸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Exhalation: Stories
8.7 (362 个评分) 作者: [美] 姜峯楠 译者: 耿辉 / Ent 译林出版社 2019 - 12
特德·姜作品新结集,内藏《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呼吸》《前路迢迢》《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双面真相》《大寂静》《脐》《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九篇作品——
炼金术士之门,自由穿梭时空,科幻版的一千零一夜如何展开?
我的每一口呼吸,都让这个宇宙离死亡更近一步。
自由意志并不存在,只是你相信这一点之前,它并不具有杀伤力。
科幻小说中随处可见人造生物,就像从宙斯头部跳出的雅典娜,这些人造生物一出现就完全成形。但意识并不是这样工作的,软件体真实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样?
我的保姆是台机器,对一个新生儿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记忆一直在欺骗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并未发现。如果每个人都开始持续记录生命日志,文明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我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可一开始,人类并不知道这一点。
如果平行空间的确存在,且可以发生对话,你会用怎样的方式穷尽生活的可能?
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全集 1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Arthur C. Clarke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瑟·克拉克 译者: 秦鹏 / 邹运旗 文汇出版社 2021 - 3
本书全3册,收录了阿瑟·克拉克104个璀璨夺目的经典短篇,从对科技极限的拷问、核能浩劫的警示到太空远征的畅想,饱含着他对宇宙和人类的爱。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文明的真义是来自外星文明的黑石板启智,是日暮一代与黎明一代时空交错间的邂逅,是来自遥远母星的一曲挽歌,是历史残迹上的一声叹息。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人类是浩瀚星辰中的一粒微沙,却有着熊熊燃烧的欲望,梦想飞向群星,解开命运的终极密码,贪婪而悲壮,渺小而伟大。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本册收录阿瑟·克拉克代表作:
《我们是怎么去火星的》(雨果奖杰作):人类旅行团槽点满满的火星一日游
《岗哨》(《2001:太空漫游》短篇原型):一块黑石板,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守护天使》(《童年的终结》短篇原型):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尾巴
《暗中行路》:“想象力”是zui恐怖的怪兽吗?
《破裂应变》:太空飞船上的谋杀案
【编辑推荐】
▲《三体》作者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史上最全!阿瑟·克拉克104个短篇全3册完整收录,中文版首次出版!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科幻三巨头”,撑起一个黄金时代。
▲阿瑟·克拉克被誉为伟大的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短篇科幻之神,科幻小说的完美范式:浓缩脑洞*神级展开*浪漫畅想*科幻哲思。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媒体名人评价】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阿瑟·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迷的敬重,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适合他的每一项奖项。——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宇航局(NASA)
▲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张开双手。——美国著名电影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本书有)一种漫长而不朽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人类短暂的生命要么变得无关紧要,要么变得更有意义、更完整。——《卫报》
▲(书中)阿瑟·克拉克那令人敬畏的创造力、对科学原理的准确把握、可读性、开放性,并且(对人性)没有丝毫恶意揣测,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二战后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非美国科幻作家。——科克斯书评
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全集 2 [图书] 豆瓣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Arthur C. Clarke
9.6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瑟·克拉克 译者: 秦鹏 / 顾备 文汇出版社 2021 - 3
本书全3册,收录了阿瑟·克拉克104个璀璨夺目的经典短篇,从对科技极限的拷问、核能浩劫的警示到太空远征的畅想,饱蘸着他对宇宙和人类的爱。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文明的真义是来自外星文明的黑石板启智,是日暮一代与黎明一代时空交错间的邂逅,是来自遥远母星的一曲挽歌,是历史残迹上的一声叹息。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人类是浩瀚星辰中的一粒微沙,却有着熊熊燃烧的欲望,梦想飞向群星,解开命运的终极密码,贪婪而悲壮,渺小而伟大。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本册收录阿瑟·克拉克代表作:
《星》(雨果奖杰作):超新星爆发背后,竟然是神的旨意?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雨果奖杰作):上帝、耶和华、安拉……这些都是人造的符号,神真正的名字隐藏于九十亿种字母组合之后。
《优势》:这是奇爱博士和纳粹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关键人物》:酿私酒被告上法庭后,如何科学地逍遥法外?
《把欧米特鲁德·英奇抛出窗外》:发明界的奇迹,妻管严的福音,有效制止老婆小嘴唠叨不停。
【编辑推荐】
▲《三体》作者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史上最全!阿瑟·克拉克104个短篇全3册完整收录,中文版首次出版!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科幻三巨头”,撑起一个黄金时代。
▲阿瑟·克拉克被誉为伟大的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短篇科幻之神,科幻小说的完美范式:浓缩脑洞*神级展开*浪漫畅想*科幻哲思。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媒体名人评价】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阿瑟·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迷的敬重,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适合他的每一项奖项。——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宇航局(NASA)
▲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张开双手。——美国著名电影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本书有)一种漫长而不朽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人类短暂的生命要么变得无关紧要,要么变得更有意义、更完整。——《卫报》
▲(书中)阿瑟·克拉克那令人敬畏的创造力、对科学原理的准确把握、可读性、开放性,并且(对人性)没有丝毫恶意揣测,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二战后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非美国科幻作家。——科克斯书评
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全集 3 [图书] 豆瓣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Arthur C. Clarke
作者: [英国] 阿瑟·克拉克 译者: 秦鹏 / 老光 文汇出版社 2021 - 3
本书全3册,收录了阿瑟·克拉克104个璀璨夺目的经典短篇,从对科技极限的拷问、核能浩劫的警示到太空远征的畅想,饱蘸着他对宇宙和人类的爱。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文明的真义是来自外星文明的黑石板启智,是日暮一代与黎明一代时空交错间的邂逅,是来自遥远母星的一曲挽歌,是历史 残迹上的一声叹息。
在阿瑟·克拉克的宇宙里,人类是浩瀚星辰中的一粒微沙,却有着熊熊燃烧的欲望,梦想飞向群星,解开命运的终极密码,贪婪而悲壮,渺小而伟大。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本册收录阿瑟·克拉克代表作:
《与美杜莎相会》(星云奖杰作):一场事故,他与“人类”渐成陌路。
《记世创》:64字大脑洞,有AI,有编程,有末日,有宗教,甚至还有一丢丢女性主义
《爱这个宇宙》:“我们必须相爱,否则死亡。”
《追逐彗星》:来自东方的神秘魔法。
《轻微中暑》:足球场黑哨事件。
【编辑推荐】
▲《三体》作者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史上最全!阿瑟·克拉克104个短篇全3册完整收录,中文版首次出版!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科幻三巨头”,撑起一个黄金时代。
▲阿瑟·克拉克被誉为伟大的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短篇科幻之神,科幻小说的完美范式:浓缩脑洞*神级展开*浪漫畅想*科幻哲思。
▲像克拉克一样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媒体名人评价】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阿瑟·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迷的敬重,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适合他的每一项奖项。——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宇航局(NASA)
▲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张开双手。——美国著名电影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本书有)一种漫长而不朽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人类短暂的生命要么变得无关紧要,要么变得更有意义、更完整。——《卫报》
▲(书中)阿瑟·克拉克那令人敬畏的创造力、对科学原理的准确把握、可读性、开放性,并且(对人性)没有丝毫恶意揣测,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二战后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非美国科幻作家。——科克斯书评
异形博恩 [图书] 豆瓣
Borne
作者: [美] 杰夫·范德米尔 译者: 胡绍晏 天地出版社 2018 - 10
“我是一个人吗?”博恩问我。
“你是人。但是跟所有人一样,你也可能变成武器。”
末日后的废墟之城俨然是一座巨型实验室。巨熊摩德从生化公司的看门狗变为毁灭者,成为城市实质上的统治者。
在这个夜行国中,只要落入黑夜的笼罩,便会冒出意料之外的生物。夜晚既充满机会,又充满危险。蕾秋和维克是搭档也是爱人,在城中拥有着一处安全避难所:观景崖。蕾秋所寻求的,是在地球的废墟之间做个匿名者,直到她带回博恩。
博恩可能是植物,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人,还可能是秘密生物实验的产物——武器。他令她快乐,也使他们矛盾重重。他嗜杀,却不知杀戮为何物。秘密、交易、羁绊,犹如暗流,逐渐让他们以及整座城市失去平衡……
盲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Blindsight
8.3 (3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彼得·沃茨 译者: 胡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7
发达的技术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还为他们制造出完美的幻境,让他们沉浸其中。渐渐地,他们彻底丧失了与现实的一切联系。
人类在死亡。
但新人类在崛起——
吸血鬼基因的人、多个意识并存于一个身体的组合人、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绝对客观的人……
以正常人的标准,他们是绝对的怪物,甚至不太能 够称之为“人”。但是,当外星人现身太空、普通人浑浑噩噩的时候,正是这帮畸人挺身而出,努力拯救我们的世界。
他们所面对的外星人对手神秘莫测,不可理喻。一次次强硬的试探性交流,最终不可避免地引爆了毁灭性的决战。
技术大全 [图书] 豆瓣
Summa Technologiae
8.5 (8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云将鸿蒙 / 云将鸿蒙二号机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技术大全》出版于1964年,涉及了进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香农对信息论的发展,图灵在计算机领域的成果,冯·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进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如今,莱姆过于超前的预言中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事物和现象已成为现实,阅读莱姆的最佳时机已然到来。正如莱姆所说:“《技术大全》是我所有这些论述性作品中唯一满意的一本。这本书已经活了下来,而且依然很有生命力。”
完美的真空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Doskonała próżnia
8.8 (23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王之光 商务印书馆 2005 - 10
《完美的真空》作者莱姆是欧洲最多才多艺的独创性作家之一,是国际公认的科幻小说天才作家。他的头脑具有大无畏的尖刻讽刺精神,在《完美的真空》中,他凭借巧妙的构思和无孔不入的机智,用人们喜闻乐见、熟悉得令人不设防的发明来迷住我们——从“请你来写”的文学提神器,到“性爆炸”的社会被三家大公司驱赶入性福的大餐,到“小队元首路易十六”的纳粹战犯在南美的荒原里再造法国的黄金时代,他为模仿滑稽作品开拓子美丽的新世界。
我们在此相遇 [图书] 豆瓣
Here Is Where We Meet
9.0 (21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伯格 译者: 吴莉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7
编辑推荐
1.约翰•伯格最深情的告白之书。本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术评论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式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这本书引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
2.和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样美丽的地志学书写。约翰•伯格以精彩绝伦的想象力,赋予现代城市以个人化印记和魔幻气息,最私密的写作和最彻底的虚构,却仿佛写出了每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内容简介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评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性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
这不是一本传统的小说、回忆录、散文或传记,而是一种混杂了这些文体的崭新文类,即NewStatesman所谓的“未来的文类”:“是虚构,但非传统小说;是作者的第一人称,但非回忆录;是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终是立足于当下;是一篇无悔的告解,也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深刻挖掘。”
名人推荐
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性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论诗意,他或许稍逊劳伦斯;但他更机敏、更关注公共价值,风度气节亦胜一筹。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
——苏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与绘画,而是“观看”的诡谲。在我们可能涉及的有关观看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绘画被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阅读伯格,会随时触动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并使我们的同情心提升为良知。
——陈丹青
撇开意识形态立场不谈,伯格目前在几个领域里都是不可不读的大家。例如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你能不看《观看之道》和《毕加索的成败》吗?假如你研究摄影,你能不读他的《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吗?假如你喜欢当代英语文学,你一定会在主要的书评刊物读到其他人评介他的新小说。更妙的是,他随便写一篇谈动物的文章,也被人认为是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动物研究”的奠基文献之一。综合起来看,他就和苏珊•桑塔格一样,是那种最有原创力也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不在学院,也不按学院的格式写作,却创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学教授一辈子也弄不出来的观念。而且他还要写得那么美,拥有那么多读者。反过来说,今天我们中国也很流行讲“公共知识分子”,但很惭愧,我们似乎还没有人及得上伯格这一流,还没有谁会有这样的知识上的创造力。
——梁文道
现代自然 [图书] 豆瓣
Modern Nature
8.4 (5 个评分) 作者: [英]德里克·贾曼 译者: 严潇潇 / 沈盈颖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5
英伦导演德里克•贾曼,一生拍有《卡拉瓦乔》《英伦末日》《爱德华二世》等多部著名影片,最后之作《蓝》更以银幕仅呈一片纯粹蓝色轰动影坛。而不逊于他的艺术激情的,是他对植物的痴迷。这部日记,记叙了他在身罹绝症之际,如何以一己之力在英国邓杰内斯角的核电站旁、荒凉的卵石滩上筑起一座花园。贾曼之笔具有其电影镜头的诗性之美,聚焦他眼中的四时风景,以诗歌与丰富的植物学知识穿插其间。同时,他记录了日常的种种艺术灵思和实践,记忆中的童年与交游,生命中的欣悦与苦痛、迷梦与影像,于斑斓的文字间,人们可辨认出这位天才导演独一无二的灵魂。
创建日期: 2023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