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缩历史

EXA

EXA @95135762824

39 本书   15 部电影  

我成长的音乐时代 [图书] 豆瓣
ぼくはこんな音楽を聴いて育った
作者: [日]大友良英 译者: 尹宁 2022 - 5
◎享誉国际的日本音乐家大友良英,日本新即兴音乐和地下音乐的代表人物。
◎宛如电影般精彩的音乐少年成长记,一部充满笑与泪的二十世纪音乐史。
————————
【编辑推荐】
※大友良英,享誉国际的日本音乐家。他是日本新即兴音乐和地下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电影配乐家。他曾为许鞍华的《女人,四十》《阿金》、严浩的《天国逆子》《太阳有耳》、何建军的《邮差》等诸多经典作品创作配乐。而近年来,他为《海女》《花束般的恋爱》等高人气影视剧创作的配乐,也使得他的名字在新一代的观众和乐迷中更加广为人知。
※本书是大友良英的自传性音乐随笔集,介绍了伴随他成长的诸多有趣音乐。曾是音痴又不会乐器的少年,却被牵引着闯入了音乐的世界,从歌谣曲、流行乐、摇滚乐、自由爵士到噪音音乐……一首首经典名曲,交织着诙谐逗趣的成长故事,让人忍俊不禁。这些音乐,改变了他的人生;而记录它们的文字,则汇聚成了这部有笑有泪的二十世纪音乐史。
※坂本九、奥特Q、披头士、007、卡朋特、吉米·亨德里克斯、平克·弗洛伊德……悉数登场!每一篇宛如电影般精彩的故事后,还附有原书编辑撰写的音乐专栏,对文中提到的歌曲及当时重大事件做出的扩展性简介,资料丰富,值得收藏,乐迷必入!
————————
【内容简介】
大友良英,享誉国际的日本音乐家。他是日本新即兴音乐和地下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电影配乐家。
本书是大友良英的自传性音乐随笔集,介绍了伴随他成长的诸多有趣音乐。曾是音痴又不会乐器的少年,却被牵引着闯入了音乐的世界,从歌谣曲、流行乐、摇滚乐、自由爵士到噪音音乐……一首首经典名曲,交织着诙谐逗趣的成长故事,让人忍俊不禁。这些音乐,改变了他的人生;而记录它们的文字,则汇聚成了这部有笑有泪的二十世纪音乐史。
满是镜子的房间:吉米·亨德里克斯传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查尔斯·R.克罗斯 译者: 董楠 译 上海三联书店 / 雅众文化 2019 - 3
舞台上 整个摇滚界为他的吉他疯狂痴迷
舞台下 他却只能看到心灵之镜中的自己
约翰·列侬 鲍勃·迪伦 保罗·麦卡特尼叹为绝响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克罗斯倾力打造
“吉他之神”亨德里克斯短暂而灿烂的生命轨迹
~~~
吉米·亨德里克斯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黑人家庭,十五岁开始学习吉他,此后混迹于各种无名乐队之中,掌握了大量高超的吉他演奏技巧。二十三岁时转而去伦敦发展,不久便名震摇滚乐坛,二十七岁时英年早逝。他的一生光辉而传奇,但在疯狂与绚丽的光鲜外表下,这位吉他之神的心中却深藏着持续一生的孤独与不被人理解的苦闷。
著名音乐杂志编辑克罗斯通过这部传记精心勾勒出了亨德里克斯光明与黯淡的双面人生。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他一生站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上,眼中看到的,却只有他自己。
~~~
“我很喜欢吉米·亨德里克斯对我的歌的演绎,他去世以后,我就一直在用他的方法演奏这首歌……很奇怪,每当我唱这首歌的时候,我总觉得我是在以某种方式向他致意。”
—— 鲍勃·迪伦
“克罗斯先生这本细节丰富而又引人入胜的书把关于亨德里克斯的记忆再度带回人们心中。”
——《纽约时报》
我的真相 [图书] 豆瓣
Mes vérités. Entretiens avec André Parinaud
作者: [法] 柯莱特 / [法] 安德烈·帕里诺 译者: 王子童 译 / 张博 注 中信出版社 2024 - 1
“我不会用自己的作家生涯来撒谎”
【内容简介】
柯莱特,作家、记者、戏剧演员,龚古尔文学奖首位女性评委,“了不起的女神”(波伏娃),“世界上最自由的女性”,77岁那年,在家中接受法国国家广播电台采访。面对记者的步步紧逼,她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用她独有的语言谈论克罗蒂娜的诞生、母亲的离去、母猫的忠诚、创作与现实的边界……
访谈内容跨越柯莱特的整个创作生涯,呈现出一个和她的作品一样——“其光芒不被任何文学批评的解释所束缚”——不被任何阐释和误解束缚的柯莱特。
即兴记忆 [图书] 豆瓣
Mémoires improvisés. Quarante et un entretiens avec Jean Amrouche
作者: [法] 保尔·克洛岱尔 / [法] 让·阿莫鲁什 译者: 张博 译 中信出版社 2024 - 1
“我洞悉的这一切都属于我,于是流水将变成黑色,我将拥有整个夜晚,连同全数可见与不可见的星星”
【内容简介】
保尔·克洛代尔,法国象征主义后期诗人、剧作家,外交官,法兰西学院院士。作为诗人,保尔·克洛岱尔在法国诗坛举足轻重;作为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独树一帜;作为外交官,他曾在中国工作过十四年之久。克洛岱尔身上混合着复杂的多重身份令他的人生与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与让·阿姆鲁什的访谈中,克洛岱尔他的信仰、他的作品、他的外交生涯,尤其是他与中国的相遇,还有他对文学的特殊见解,包括对莎士比亚、拉辛、司汤达的情感变化,兰波、马拉美对他的重要影响,对纪德、普鲁斯特的不喜……
闲谈,沉睡的访谈 [图书] 豆瓣
Bavardages: les entretiens égarés
作者: [法] 亨利·马蒂斯 / [法] 皮埃尔·库尔蒂翁 译者: 张慧 译 / 张博 校 中信出版社 2024 - 1
“对我而言,一种色彩,就是一种力。
我的画作由四五种色彩构成,它们之间彼此碰撞,释放出能量感。”
【内容简介】
沉睡的访谈,被封存于盖蒂研究所档案室内,一份长篇对话的手稿,对话发生于1941年的里昂与尼斯,发生在艺术评论家皮埃尔·库尔蒂翁与亨利·马蒂斯之间。
关于人,关于地点:早年在巴黎的波希米亚生活、突破学院派传统的尝试、与艺术商及收藏家的交往、对技艺的思索、寻求光与色的旅行……在马蒂斯的叙述中一一浮现,鲜活犹如他绘画中的色彩。闲谈中的马蒂斯随性、真诚。未经雕琢,毫不迂回。
访谈回顾了这位野兽派艺术大师的创作生涯,而马蒂斯做出了将永远埋葬的决定,因为他意识到“造型是无法被描述的。我们无法用词语来创造一种等价物”……
不屈的历险 [图书] 豆瓣
Entretiens(1913-1952)
作者: [法] 安德烈·布勒东 / [法] 安德烈·帕里诺 译者: 尉光吉 译 / 张博 注 中信出版社 2024 - 1
“我也来自这些荒野,它们常把我撕裂,但我爱它们在我心头维系的磷火之光。
既然这道光抵达了我,我就尽我所能地把它传递出去:
我自豪地想着,它还没有熄灭。在我眼中,关键在于把握我的机会,不辜负人类的历险。”
【内容简介】
安德烈· 布勒东,法国诗人、作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引领强调梦境、潜意识和原始冲动的艺术创作思潮,以颠覆性的诗歌语言直面“人类精神的迷乱”,对后世的文学及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本书是国内出版的首部布勒东访谈录,收录布勒东1952年应记者之邀,为法国广播电台录制的十六期访谈文稿。在其中,布勒东漫谈个人过往与经历,回溯言与词的游戏、解放无意识的运动、破碎语句拼贴的梦境,谈及对先锋派诗人及艺术家的看法,讲述流动成一场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历险。献出“一份证词,用以重温超现实主义的燃烧岁月”。
孤独与团结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张博 编译 中信出版社 2024 - 1
“我无法克制自己被每天发生的事情吸引,被那些被侮辱与受贬低的人吸引。
正是这些人需要信心,
如果所有人都缄口不言,如果只让他们在两种屈辱之间进行选择,
那么他们将永远灰心绝望,
而我们也将和他们一样。”
【内容简介】
阿尔贝·加缪,20世纪伟大的作家,与记者、与自己谈论文学创作和戏剧改编,谈论存在主义和他与萨特之间的“传说”,谈论人的良知和人类未来的绝望与希望,还有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接受的采访。
这些访谈几乎跨越加缪的整个创作生涯,全面、直接地呈现出加缪对文学和他所关心的问题的思考,以及思想的演化。也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这个真诚的、深刻的加缪。
爆破边界 [图书] 豆瓣
Entretiens avec Pierre Cabanne
作者: [法] 马塞尔·杜尚 / [法] 皮埃尔·卡巴纳 译者: 郑毅 译 / 张博 校 中信出版社 2024 - 1
“我把幸福与不幸的概念引入了现成品之中”
【内容简介】
马塞尔·杜尚谈论他的生活,他的作品,他度过的时间。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现成品”(ready-made),而他度过的时间被称为他最美的作品。
冷静的反讽,抛弃美学、趣味及纯粹的视觉愉悦,无所事事的正当性,热衷于偶然性与文字游戏,热衷于“词语的诗意”……不断逃脱杜尚的杜尚,智性的杜尚,自我矛盾,“不情愿把任何定义作为终点”。对杜尚而言,美学是荒唐的,反美学也是荒唐的。
物尽其用 [图书] 豆瓣
7.7 (2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巫鸿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4
“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
“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 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国老百姓对家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
赵湘源是宋冬的母亲,像中国千千万万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她保存下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丢弃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物尽其用”是她的人生信条。艺术史家巫鸿和当代艺术家宋冬,与赵湘源女士一起,将她的这些庞大的收藏变成了一次巡回世界的展览。
大法官金斯伯格 (2018) [电影] 豆瓣 TMDB
RBG
9.2 (722 个评分) 导演: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演员: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 比尔·克林顿
其它标题: RBG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I ask no favors for my sex… All I ask of our brethren is that they will take their feet from off our necks.
—Sarah Moore Grimké, activist for women’s suffrage, 1837
As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leans increasingly to the right, Justice Ruth Bader Ginsburg’s vigorous dissenting opinions and ferocious 20-push-up workouts have earned this tiny, soft-spoken, intellectual giant the status of rock star and the title “Notorious RBG.” What many don’t know is Ginsburg’s strategic, trailblazing role in defining gender-discrimination law. Intent on systematically releasing women from second-class status, she argued six pivotal gender-bias cases in the 1970s before an all-male Supreme Court blind to sexism.
Now 84, and still inspired by the lawyers who defended free speech during the Red Scare, Ginsburg refuses to relinquish her passionate duty, steadily fighting for equal rights for all citizens under the law. Through intimate interviews and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Ginsburg’s life outside the court, RBG tells the electric story of Ginsburg’s consuming love affairs with both the Constitution and her beloved husband Marty—and of a life’s work that led her to become an icon of justice in the highest court in the land.
舞者 (2016) [电影] 豆瓣 TMDB
Dancer
8.4 (35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坎托 演员: 谢尔盖·波卢宁 / 大卫·拉切贝尔
其它标题: Dancer / 刺青舞者(台)
本片记录了芭蕾王子——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蹈家Sergei Polunin几近成名前的故事。影片跟随着Sergei的舞步从美国到英国再到乌克兰,带观众体验世界各国舞蹈的魅力。而影片更是展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幕后故事,和舞蹈家们人性的一面——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但内心深处都同样充满细腻、热爱。
坂本龙一:终曲 (2017) [电影] 豆瓣 TMDB
Ryuichi Sakamoto: CODA
8.6 (569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 演员: 坂本龙一
其它标题: Ryuichi Sakamoto: CODA / Ryuichi Sakamoto: Coda
这部关于日本顶级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时间顺序,剪辑了坂本龙一30年前参与《末代皇帝》等电影以及40年前作为YMO乐队成员活动的宝贵片段。Coda在音乐术语中是,Coda是一个乐章最后的段落里强调终止效果的乐段。正如有着匠人精神的坂本龙一,愿将每部作品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部进行创作。
日本之耻 (2018) [电影] 豆瓣 TMDB
Japan's Secret Shame
9.3 (367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卡·詹金 演员: 伊藤诗织
其它标题: Japan's Secret Shame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29岁的日本记者伊藤诗织的动人故事,她声称自己是在2015年的一次工作晚餐会上被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山口敬之强奸。但山口先生强烈否认了这一说法。
尽管向警方报案,但警方要求伊藤用真人大小的娃娃重新模拟所谓的强奸案,该案件经过一年的调查后被撤销。当伊藤采取前所未有的决定公开她的指控并揭露她的身份时,她遭到了公开的羞辱和仇恨邮件。
这部影片在上映后的一年内,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伊藤。虽然全球MeToo运动激励全世界的女性大肆宣传他们对性侵犯的指控,但在日本的回应却很平静。伊藤没有被吓倒,她访问了认为她失败的机构,并见了其他害怕不敢说话的女性。这部电影将伊藤的故事与日本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直到2017年,强奸的最低刑期短于盗窃。
尤物:海蒂·拉玛传 (2017) [电影] TMDB 豆瓣
Bombshell: The Hedy Lamarr Story
7.5 (13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山德拉·迪恩 演员: 尼诺·阿马里诺 / 查尔斯·阿默堪尼安
其它标题: Bombshell: The Hedy Lamarr Story / 艳星发明家(港)
她是《霸王妖姬》(1949)的美艳妖姬,演过无数人间尤物与风流皇后。当世人只注意她的样貌与身材,关心她的绯闻与私隐,认定美貌与智慧不可兼得,海蒂拉玛的故事肯定令人跌破无数眼镜。她与音乐家好友佐治安泰尔,在战时发明无线电跳频技术,为后世wifi和蓝牙通讯奠下基础。她要当发明家,但政府只想利用她的名气推销战争债券。苏珊莎拉顿参与监制,戴安古嘉客串读出书信,加上亲友忆述,以及意外发现的海蒂拉玛生前录音带,让人更接近这位艳星发明家的真实面目。
弗里达 (2002) [电影]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Frida
8.4 (293 个评分) 导演: 朱丽·泰莫 演员: 萨尔玛·海耶克 /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其它标题: Frida / 笔姬别恋(港)
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
1954年,弗里达离开了这个充满了病痛的世界,但愿离去是幸。
多甫拉托夫 (2018) [电影] TMDB 豆瓣
Довлатов
7.7 (19 个评分) 导演: 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演员: 米兰·马里奇 / 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其它标题: Довлатов / 大文豪的严冬(港)
Milan Maric将饰演前苏联著名讽刺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影片聚焦多甫拉托夫生命中的短短六天,呈现了70年代苏维埃的政治酷寒和动荡。多甫拉托夫将为了捍卫自己的天赋和独立而战,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却纷纷离他而去。唯一和他站在一起的人是他的朋友约瑟夫——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
逃亡乐队 (2010) [电影]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The Runaways
6.7 (83 个评分) 导演: 弗洛莉娅·塞吉斯蒙迪 演员: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达科塔·范宁
其它标题: The Runaways / 跷家女声(台)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摇滚乐还是男性的天下,即使它的影响力以遍及世界各地,但全女子的摇滚乐团却从未出现。18岁的琼·杰特(克莉丝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 饰)是一个狂迷摇滚乐的叛逆女孩,她始终渴望组建一支女子摇滚乐团。在经纪人金·弗利(麦克·谢农 Michael Shannon 饰)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15岁的切丽·柯里(达科塔·范宁 Dakota Fanning 饰)——与琼同样来自南加州且喜爱大卫·鲍伊的女孩——担任主唱。在此之后,吉他手丽塔·福特(Scout Taylor-Compton 饰)、鼓手珊蒂·韦斯特(Stella Maeve 饰)、贝司杰基·福克斯先后入队,全女子乐队“逃亡”正式成立。女孩们由此展开了多姿多彩、忧喜相伴的音乐之旅……
本片根据切丽·柯里(Cherie Currie)的自传改编。
迈尔斯·戴维斯:酷派始祖 (2019) [电影] TMDB 豆瓣
Miles Davis: Birth of the Cool
7.5 (12 个评分) 导演: 斯坦利·尼尔森 演员: 迈尔斯·戴维斯
其它标题: Miles Davis: Birth of the Cool / 迈尔士戴维斯:酷派的诞生(台)
A visionary, innovator, and originator who defied categorization and embodied the word cool: a foray into the life and career of musical and cultural icon Miles Davis.
坏名声 (2018) [电影] 豆瓣 IMDb
Bad Reputation
导演: Kevin Kerslake 演员: 琼·杰特 / 比利·乔·阿姆斯特朗
其它标题: Bad Reputation
Joan Jett is so much more than “I Love Rock ’n’ Roll.” It’s true, she became mega-famous from the number-one hit, and that fame intensified with the music video’s endless play on MTV. But that staple of popularity can’t properly define a musician. Jett put her hard work in long before the fame, ripping it up onstage as the backbone of the hard-rock legends The Runaways, influencing many musicians—both her cohort of punk rockers and generations of younger bands—with her no-bullshit style.
Bad Reputation gives you a wild ride as Jett and her close friends tell you how it really was in the burgeoning ’70s punk scene, and their interviews are laced with amazing archival footage. The theme is clear: even though people tried to define Jett and keep her stuck to one hit, she never compromised. She will kick your ass, and you’ll love her all the more for it.
Mon. 1/22, 2:30 p.m., MARC, PC
Tue. 1/23, 8:30 p.m., Egyptian, PC
Fri. 1/26, 3:00 p.m., Redstone 7, PC
Sat. 1/27, 9:30 p.m., Wagner, SLC
YEAR 2017
SECTION Doc Premieres
COUNTRY U.S.A.
RUN TIME 92 min
COMPANY PMK*BNC
WEBSITE

EMAIL Alison.Deknatel@pmkbnc.com
PHONE 310-967-7247
Director
Kevin Kerslake
Screenwriter
Joel Marcus
Producers
Peter Afterman

Carianne Brinkman
Executive Producers
Dan Braun

Justus Haerder

Kathy Rivkin-Daum
Co Producers
Alessandra Pasquino

Margaret Yen
Additional Cinematography/Interviews
Greg Olliver
Post Production Supervisor
Alessandra Pasquino
Assistant Editor
Avo John Kambourian
Music Supervisor
Margaret Yen
Editor
Joel Marcus
Cinematography
Kevin Kerslake
Composer
Jacques Brautbar
三岛:最后的辩论 (2020) [电影] IMDb TMDB 豆瓣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闘 50年目の真実
8.6 (76 个评分) 导演: 丰岛圭介 演员: 东出昌大 / 三岛由纪夫
其它标题: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闘 50年目の真実 / 三岛由纪夫: 最后思辩(港)
伽嘎(GAGA)株式会社正式拿下丰岛圭介执导、东出昌大担任旁白的三岛由纪夫纪录片[三岛:最后的辩论](Mishima: The Last Debate,暂译)国际销售权。影片还原了三岛由纪夫离世一年前,也就是1969年与东京大学学生之间的辩论录像片段。这些片段近期才被发现,并且做了全新4K修复。影片将于3月20日日本上映。
创建日期: 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