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驼毛

驼毛 @Brandon_Chan

42 本书  

以港台地域为主的诗歌、散文、小说

春苔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从周 燕山大学出版社 2025 - 3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内美。
▲中国文化大家、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散文家陈从周先生的散文经典,记录一代名士的岁月情丝。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文化大家、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散文家。他在园林和古建筑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为传统文化延续做了巨大奉 献。《春苔集》是他的第二部随笔散文集,本书记述了陈从周与其亲友的诸多往来事迹:同俞振飞谈文化修养;与叶圣陶在浙江入冬,大雪纷飞时追忆母亲;与俞平伯畅谈曲园事宜;与凌叔华通信,讲述展现徐志摩的遗文、遗札;更有纪念油画大家颜文樑、鉴赏家顾公硕等人的珍贵文章,记录了一代名士的岁月情思。
▲园林大师的“游山手册”,带领读者抽身于繁杂的事务,在山林野园中获得独自寻游的乐趣。
独自在庐山悄无人处看云、观水;在天台山夜间披衣独行,叩响寺门;从蓬莱岛带回沙滩上的贝壳;在山林间、清溪旁的村屋里偷闲写文,体味独自寻游的真趣……在本书中,陈从周远离满眼烟尘的大城市,疏远世务酬对,从江南的天台山,游至北国的庐山、梁山。疏远世务酬对,置身山林之中,体会四下无人的清游,从清苦的经历中留下美的记忆。
▲一本美而实用的“游园指南”。
烹饪艺术与造园之道有什么相通之处?在旅游前要做何准备,才能让沿途的风景更加生色?园林建设与古代山水画的创作有怎样的联系?园林的大与小、聚与散又遵循着怎样的原理?园林建设中要如何注意“风水”的问题?……在本书中,陈从周从“园林艺术”的角度,将游园赏景的知识融汇在优美的文字中,借由处处可见的园林,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往美的文化生活的路。
▲小开本,新增精美插图,清新简洁的装帧,随时随地可以打开的休闲读物。
小32开,裸脊锁线,轻便小巧,易于携带。同时新增数张精美插图,轻松融入每一个阅读场景,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开启阅读。
…… …… …… …… …… …… …… …… …… ……
本书是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中国文化大家、一代名士陈从周的第二部随笔散文集,内中收录陈从周1980—1985年的散文、讲稿、书信。本书包含陈从周考察皖南、浙中等地的风景游记以及在山林野园间归隐片刻的思索,还包含与叶圣陶、俞平伯、俞振飞、林徽因等文人的鱼雁往来,亦富有关于“游”的美学思想、文化艺术谈,是一本美而实用的“旅游指南”。书法篆刻、昆曲艺术、花草闲情、青春掠影,兼谈园林散聚之道、南北风物之别、古旧遗迹之史实学问,透映其诗人的感情、游历家的毅力、学者的哲理。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廖振富 玉山社 2020 - 05
他對文學有著老派的熱情與執著,
想將多年吸取的養分,
用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讓生活在這裡的人認識臺灣文學的美好。
老派文青正在探問,文學與社會對話的可能。

他出身霧峰,深受在地文化環境的影響,大學就讀中文系,之後的研究主題轉向在地文學,包括臺灣古典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對於臺灣文學輾轉、曲折的發展,具有深刻的認識。

文學是他理解世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作品,他看到這片土地的歷史、人性的幽微,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他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臺灣文學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本書收錄「從阿罩霧出發」、「你可能不知道」、「七百天的美好」、「聽 ,土地說故事」四輯,這些文章紀錄了他求學、任教、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等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與文學為伍的歷程。讓人更加認識廖振富這位老派文青,並且深刻體驗到他熱切的浪漫之情。

本書特色

◎老派是不急著追逐潮流、對舊有價值擇善固執,在中部人文薈萃中成長的廖振富,對於臺灣文學有著終如一的熱情與追求。

◎文學是對當代社會的反映,透過文字帶給讀者感動或啟發。他在自己的研究和書寫中,不斷重返生命與文學的現場,梳理臺灣文學對自己的意義,以及臺灣文學史的脈絡與路徑。

◎任教於臺灣文學系所,擔任過臺灣文學館館長的他,對於推廣臺灣文學國文課綱與選文爭議、「自自冉冉」春聯等事件,都不吝惜為文發聲,只因他堅持文學要與社會有所對話。

◎作家劉克襄、楊富閔專文推薦,邀請各位讀者一同踏上這段臺灣文學之旅。 作者簡介

廖振富

1959年生於臺中霧峰,1977年畢業於臺中一中,1981年畢業於臺灣師大國文系,1996年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研究主題包括臺灣古典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

先後任教於嘉義師專、臺中科技大學、臺灣師大、中興大學。曾任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現任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著有《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晩清到二二八》、《櫟社研究新論》、《新修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林癡仙集》、《林幼春集》、《在臺日人漢詩文集》、《時代見證與文化觀照:莊垂勝、林莊生父子收藏書信選》、《臺中文學史》(與楊翠合著)、《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等書。
创建日期: 202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