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洪汉鼎”
全部 | 书籍 (5)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 H. G. 伽达默尔 译者: 洪汉鼎 商务印书馆 2011 - 6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先后再版了五次,1972年以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自它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在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可以说是继胡塞尔德《逻辑研究》(1900)、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洪汉鼎 人民出版社 1997 - 9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是作者在漫长岁月里断断续续撰写的,从统体上说,《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是属于哲学史历史性和考证性的解释著作。鉴于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是一个从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向近代哲学过渡时期的产物,它的许多概念和术语无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作者试图通过对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一些主要概念作历史探讨和具体的解释,来寻找一条正确理解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途径。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洪汉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6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是作者洪汉鼎研究斯宾诺莎哲学三十余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斯宾诺莎哲学研究》共分四编。第一编“绪论”详尽介绍了斯宾诺莎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技条件和思想渊源,全面考证了斯宾诺莎所有著作的写作年代和主要内容,论述了斯宾诺莎哲学体系及其方法的形成,澄清了西方哲学史上某些哲学家对斯宾诺莎思想的误解、歪曲和夸大。第2编“自然系统”是对斯宾诺莎哲学体系及其方法的系统研究和宏观把握,详细论证了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自然即实体的一元论本体论。第3编“认识系统”通过对斯宾诺莎认识论的阐述,指出它是自成系统的认识论唯理论,同时也指出其内在矛盾和混乱之处。第4编“伦理系统”把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归宿——伦理学作为讨论的主题,指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就是至善,爱神就是追求至善,提示了斯宾诺莎无神论的泛神论的真实面目,从而驳斥了把斯宾诺莎看做宗教家的错误观点。
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 [图书] 豆瓣
作者: 洪汉鼎 / 主编 东方出版社 2006 - 6
简介:
本书收录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学者关于诠释学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全面阐释了诠释学。 该书集众多思想学派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理论性、参考性,可供广大学者在研讨诠释学时参考使用。
目录:
编者引言:何谓诠释学?
1.[德国]阿斯特:诠释学(1808)
2.[德国]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箴言(1805-1810)
3.[德国]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1819-1932)
4.[德国]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1900)
5.[德国]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1910)
6.[德国]海德格尔:理解和解释(1927)
7.[意大利]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1962)
8.[德国]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版序言(1965)
9.[德国]伽达默尔:诠释学与历史主义(1965)
10.[德国]哈贝马斯:认识与旨趣(1965)
11.[法国]利科尔:存在与诠释学(1965)
12.[德国]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1970)
13.[德国]阿佩尔:科学主义还是先验诠释学?——论实用主义指号学中指号解释的主体问题(1970)
14.[德国]阿佩尔:科学主义、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一种从认知人类学观点出发的科学理论构思(1971)
15.[德国]伽达默尔: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1971)
.... ....
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洪汉鼎 商务印书馆 2010 - 1
该书认为,分析哲学与解释哲学不仅在认识论方法论各有不同,而且对于哲学本质及其任务也完全殊异的各具不同特质的哲学思潮。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诠释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想主流,尽管许多哲学家都想对其进行融合,但由于它们自身的独特本质,这种融合最后只能采取相互弱化的形式,即在相互若何各自的原则的基础上试图吸收对方的一些观点,如诠释学在强调语言在解释中重要性的同事吸取了分析哲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而分析哲学在繁华分析原则的同事也吸取了诠释学传统里的语境论、历史因果理论。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