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遗传”
全部 | 书籍 (48) | 影视 (1)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自私的基因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Selfish Gene
8.2 (76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 卢允中 / 张岱云 中信出版社 2012 - 9
《自私的基因》是20世纪最经典的著作,这版三十周年纪念版,在前版本基础上有两章增补和修订。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满想象力。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贡献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这是第一次。他惊世骇俗地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自私的基因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Selfish Gene
9.0 (45 个评分) 作者: (英)里查德.道金斯 译者: 卢允中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每一物种之内,某些个体比另一些个体留下更多的生存后代,因此,这些得以繁殖的幸运者的可遗传特性(基因),在其下一代中的数量就变得更加可观。基因的非随机性的区分繁殖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造就了我们,因此,要想了解我们的自身特性,就必须懂得自然选择。
尽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关键所系(特别是同
孟德尔的遗传学相结合时),但却一直为许多人所忽视。社会科学领域内一系列研究部门相继兴起,致力于建立一种达尔文前和孟德尔前派的社会和心理世界的观点。甚至在生物学领域中,忽视和滥用达尔文学说的情况一直令人诧异。无论造成这种异常发展的原因究竟何在。有迹象表明,这种状况即将告终。达尔文和孟德尔所进行的伟大工作已为日渐增多的科学工作者所发展,其中著名者主要有菲希尔(R.A.Fisher),汉密尔顿(w.D.Hamilton),威廉斯(G.C.Williams)和史密斯(J.Maynard Smith)。现在,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介绍给大家,这是第一次。
道金斯对社会学说中这一崭新工作的主要论题逐一作了介绍: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的自私的定义,进犯行为的进化,亲族学说(包括亲子关系和群居昆虫的进化),性比率学说;相互利他主义,欺骗行为和性差别的自然选择。道金斯精通这一基本理论,他胸有成竹,以令人钦佩的清晰文体展示了这一崭新的工作。由于他在生物学方面的造诣颇深,他能够使读者领略生物学文献中的丰富多彩和引人人胜之处。凡遇他的观点同已发表的著作的论点有分歧时,他的评论,就象他在指出我的一处谬误时一样,无不一箭中的。同时,道金斯不遗余力地把据以论证的逻辑推理交待清楚,俾使读者能够运用这种逻辑推理再去扩展这些论据(甚至可以和道金斯本人展开争论)。这些论据可以向许多方面扩展。例如,如果(按道金斯的论证)欺骗行为是动物间交往的基本活动的话,就一定存在有对欺骗行为的强烈的选择性,而动物也转而必须选择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使某些行为和动机变成无意识的,从而不致因蛛丝马迹的自觉迹象,把正在进行的欺骗行为败露。因此,说自然选择有利于神经系统是更准确地反映了世界的形象这种传统观点,肯定是一种关于智力进化的非常幼稚的观点。
近年来社会学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此引起了一股小小的逆流。例如,有人断言,近年来社会学说方面的这种进展,事实上是为了阻止社会前进的周期性阴谋的一部分,其方式是把这种社会的前进说成在遗传上似乎是不可能的。还有,把一些相似而又不堪一驳的观点罗致在一起,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即达尔文的社会学说,其政治含义是反动的。这种讲法同事实情况大有径庭。菲希尔和汉密尔顿首次清楚地证明了遗传上性别的均等性。从群居昆虫得到的理论和大量数据表明,亲代没有主宰其子代的固有趋势(反之亦然)。而且亲代投资和雌性选择的概念,为观察性别差异奠定了客观的和公正的基础,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展,超越了一般把妇女的力量和权利归根于毫无实际意义的生物学上的特性这一泥潭中所作的努力。总之,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学说使我们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基因传:众生之源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8.6 (2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 马向涛 中信出版社 2018 - 1 其它标题: 基因传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 解了生命的奥 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The Gene [图书]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Siddhartha Mukherjee Scribner 2016 - 5
From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a magnificent history of the gene and a response to the defining question of the future: What becomes of being human when we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our own genetic information?
The extraordinary Siddhartha Mukherjee has a written a biography of the gene as deft, brilliant, and illuminating as his extraordinarily successful biography of cancer. Weaving science, social history, and personal narrative to tell us the story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ual breakthroughs of modern times, Mukherjee animates the quest to understand human heredity and its surprising influence on our lives, personalities, identities, fates, and choices.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the story of Mukherjee’s own family—with its tragic and bewildering history of mental illness—cuts like a bright, red line, reminding us of the many questions that hang over our ability to translate the science of genetics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real world. In superb prose and with an instinct for the dramatic scene, he describes the centuries of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from Aristotle and Pythagoras to Mendel and Darwin, from Boveri and Morgan to Crick, Watson and Franklin,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revolutionary twenty-first century innovators who mapped the human genome.
As The New Yorker said of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It’s hard to think of many books for a general audience that have rendered any area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such intelligence, accessibility, and compassion…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Riveting, revelatory, and magisterial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idea coming to life, and an essential preparation for the moral complexity introduced by our ability to create or “write” the human genome, The Gene is a must-read for everyone concerned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future of humanity. This is the most crucial science of our time, intimately explained by a master.
生命的运作方式 [图书] 豆瓣
THE WAY LIFE WORKS
8.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伦·霍格兰(Mahlon Hoagland) / [美] 伯特·窦德生(Bert Dodson) 译者: 洋洲 / 玉茗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生物学家与艺术家的妙趣合作
探索从微观生物到宏观世界的生命同一性
每一个人都能看懂的生物学内容,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
不论你是什么知识背景,建构属于你的生命科学基本知识架构
◎ 编辑推荐
植物如何将阳光转化为能量?
生物之间是怎样竞争与合作的?
生命从何而来?它到底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DNA是怎样使用四个字母就编码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指导书的?
为什么精子和卵子的组合可以变成一个具有五万亿细胞的婴儿?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风趣幽默的漫画,将基因和蛋白质的微观世界与生物个体的宏观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从细胞内部的原子和分子开始讲述生命的奥秘。追随作者的笔触,你可以窥探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胞,也能够知晓万物之间皆有联系。本书结合了生动形象的插图和贴近生活的比喻,让科学变成一部卡通纪录片,让我们更轻松地了解生命的运作方式,感叹大自然的智慧与美丽!
◎ 内容简介
一个生物学家,一个画家,因为对生命有着同样的痴迷,所以产生了这本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杰作。本书从微观角度逐级向上延伸,结构层级递进,从原子到分子,从个体到群体,解释了宏观生命的运作原理和不同生物的本质,体现了自然世界的同一性。搭配幽默风趣的漫画帮助解说,让读者可以更轻松地理解生命的运作方式。
◎ 名人推荐
长久以来,对于可能制造出生命的分子,以及生命如何进化成今日瑰丽的各样形式,一般人所知甚少。《生命的运作方式》以聪明、愉悦的方式,揭开了这层面纱。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
这本书非常杰出。书中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让人目了然的图解,以及幽默的漫画。《生命的运作方式》能激发我们了解所有生物如何息息相关的兴趣。每个生命都有共通的东西。
——199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约瑟夫·穆雷(Joseph Murray)
这本书充满趣味性,是懒人的便利书,你一定会对它爱不释手!
——《狗狗的秘密生命》(The Hidden Life of Dogs)作者,伊丽莎白·马歇尔·托马斯
◎ 媒体推荐
本书非凡且无价。
——《书目杂志》(Booklist)
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本充满创新与智慧,行文风趣幽默的生物科普著作。
——《读书报告》(The Book Report)
你体内的鱼 (2014) [剧集] 豆瓣
Your Inner Fish
8.9 (7 个评分) 导演: David Dugan / Alex Tate 演员: Neil Shubin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the human body looks the way it does? Why our hands have five fingers instead of six? Why we walk on two legs instead of four?
It took more than 350 million years for the human body to take shape. How did it become the complicated, quirky, amazing machine it is today?
Your Inner Fish delves deep into the past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Premiering Wednesday, April 9, 2014, the three-part series reveals a startling truth: Hidden within the human body is a story of life on Earth.
(Read more on
)
写在基因里的食谱 [图书] 豆瓣
作者: 加里·保罗·纳卜汉 / Gary Paul Nabhan 译者: 秋凉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 - 8
关于人人关心的饮食与健康,《写在基因里的食谱(关于饮食基因与文化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作者加里·保罗·纳卜汉是美国知名的民族植物学家,本书是其多年来对人类基因、饮食与文化方面研究的结果。本书用浅显的语言、丰富的例子以及科学的依据说明“吃的对不对,要看基因是不是匹配”,因为人类的基因与当地环境协同进化,健康饮食应考虑基因的多样性。
生命的逻辑 [图书] 豆瓣
La Logique du vivant : Une histoire de l'hérédité
作者: [法] 弗朗索瓦·雅各布 译者: 傅贺 / 陈新华(校)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7
这是一本关于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的历史回顾。在书中,弗朗索瓦·雅各布追溯了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如何从宏观过渡到微观,进而聚焦到分子尺度上。与此同时,他也考察了时间、偶然、个体等观念的演变。
长久以来,人类依据外形对生物进行分类。十八世纪之后,细胞成为研究的焦点,人类开始在细胞内寻找“隐藏的生命建筑”,直到十九世纪发现了基因。二十世纪,人类解析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揭开了遗传密码的奥秘,由此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在书里,雅各布清晰地展示了每一次大规模的认知转变都是一次思想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置身何处的理解。
本书以遗传学的发展为例,描述了生物学理论的演变过程,诠释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证了知识储备、技术条件与想象力如何为科学突破做好了铺垫。
最后,雅各布探讨了这个时代的若干基本问题:基因在何种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的行为?环境与人类的发育是什么关系?人类现在可以决定自己的演化了吗?
隐秩序 [图书] 豆瓣
作者: 约翰 H. 霍兰 译者: 周晓牧/韩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 8
像艾滋病一类疾病为何能够摧毁免疫系统?像纽约、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如何能够不间断地保障食品、医疗、服饰和数百万种居民必需品的供给?这类高度复杂系统的运作仍然是一个谜。但是通过霍兰及其同事在圣菲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的工作,现在已经接近找到一种解答。
作为遗传算法之父和复杂性新科学的先驱者之一,霍兰从一开始就处于复杂适应系统(CAS)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中心。
这部里程碑式著作为这一崭新领域首次提供了一种协调一致的综合,展示了霍兰的独特洞见。本书强调寻找支配CAS行为的一般原理,注重扩展众多科学家的直觉。书中提供了一个适用于全部CAS的计算机模型。霍兰通过描述我们能够做什么,总结了如何增强对CAS的理论认识。他提出的若干理论方法,可以指导人们对付耗尽资源、置我们世界于危险境地的棘手CAS问题。
细胞生物学精要 [图书] 豆瓣
Essential Cell Biology(Third Edition)
作者: Bruce Alberts / Dennis Bray 译者: 丁小燕 / 陈跃磊 科学出版社 2012 - 3
《细胞生物学精要(原书第3版)》是美国Garland出版集团出版、美国科学院前院长Bruce Alberts等八位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共同编写的Essential Cell Biology第三版的中文译本,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和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对细胞生物学的内容作了系统阐述,既涵盖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又增添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共20章,分别叙述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遗传、变异、应激、运动、迁移等内容。每一章结束时附有基本概念、关键词、问题和答案,并配有22个图版和近千幅插图。书中还附带一张光盘,收集了诸多的分子结构和高分辨率的显微照片,作为每一章节的补充材料,以吸引读者的兴趣。与前两版不同的是,第三版的每一章中还增添了“我们如何得知”部分,讲述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研究来获得新的发现。
《细胞生物学精要(原书第3版)》可供国内包括生物、医学、农、林、牧、渔等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教学研究使用,也可供对细胞生物学有兴趣的非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我们人类的基因 [图书] 豆瓣
A Brief History of Everyone Who Ever Lived
作者: [英)] 亚当·卢瑟福 译者: 严匡正 / 庄晨晨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 纸间悦动 2017 - 9
我们人类的过去,仿佛一个陌生的国度,而我们的身体里存储着前往那里的地图。
这是你的故事。
地球上存在过1000亿人,我们所有人都交织在复杂的血缘网络中。但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以前没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以后也绝对不会有。你的脸,你的生理机能,你的新陈代谢,你的经历……你的基因就是一本历史书。它将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我们的身体承载着过去。基因,那些绚丽的基因,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存储着我们人类20万年的演化史诗。在你的每一个染色体中,都记录着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的完整历史:生与死、疾病与战争、饥荒与迁徙,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大量性。
从尼安德特人到开膛手杰克,从死去的帝王到黑死病,从进化论到表观遗传学,透过趣事逸闻,作者幽默风趣、富于洞见地描绘出一幅关于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成为今天模样的新图景。
【评论推荐】
一本权威、才华横溢、令人着迷的人类基因入门书!无论你对人类的故事了解得是多是少,都会沉浸其中。就是这么棒!
—— 布莱恩•科克斯(Brain Cox,粒子物理学家、“物理学界摇滚巨星”)
循着DNA的踪迹,卢瑟福跨越全球、穿越时空,带领我们踏上一段追寻人类起源的冒险旅程……诙谐睿智,充满惊喜,闪耀着洞见的光芒,他精彩讲述了记录在DNA中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的史诗故事。
——艾丽斯•罗伯茨(Alice Roberts,解剖学家、古人类学家)
写得太好了,激荡人心又能引发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总是能让科学显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
——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
运用最新的基因研究进展,卢瑟福重新书写了人类的历史。他用遗传学粉碎了我们在人类身世问题上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以新的解释来回答那些生命的终极问题。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基因组 [图书] 豆瓣
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
作者: [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译者: 李南哲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6
也许可以说,组成人类基因组的23对染色体的图谱绘制是新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它提出的问题与它解答了的问题同样多。这些问题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疾病、寿命和自由意志的思考方式。这些问题将影响你的后半生。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突破会有什么后果?《基因组:人类自传》在这方面提供了超群的洞察力。通过在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马特·里德利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程。他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等问题,这将帮助你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基因组 [图书] 豆瓣
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
作者: [英国] 马特·里德利 译者: 刘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11
人类基因组的23对染色体的图谱绘制是新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它提出的问题与它解答了的问题同样多。这些问题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疾病、寿命和自由意志的思考方式。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通过在人类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作者马特里德利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其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史。他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问题,将帮助读者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遗传的革命 [图书] 豆瓣
The epigenetics revolution: how modern biology is rewrit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disease, and inheritance
作者: [英]内莎.凯里 译者: 贾乙 / 王亚菲 重庆出版社 2015
《遗传的革命》对遗传学领域中具革命性的表观遗传学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讲解。用例子为引导,将教科书般严谨的内容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娓娓道来。本书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奠定了其在遗传学界的重要地位,可作为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学生及科研人员拓展知识的学习材料。
《遗传的革命》,全书共分16章。第1章:丑陋的蟾蜍和优雅的男人;第2章:我们如何学会把球推上山;第3章:我们以前所了解的生命;第4章: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生命;第5章:为何同卵双胞胎会不完全一样;第6章:父亲们的原罪;第7章:生殖游戏;第8章:性别战争;第9章:X染色体的后代;第10章:信使不代表全部;第11章:与内部的敌人战斗;第12章:全在头脑中;第13章:走下斜坡;第14章:女王万岁;第15章:绿色革命;第16章:前方的路。
《遗传的革命》重点研究了非编码DNA,表观遗传修饰,如基因甲基化、乙酰化等是如何影响人类遗传的;通过荷兰饥饿冬天事件、小鼠实验、蜜蜂雌雄遗传、果蝇突变,分析了与人类相关的肥胖、衰老、癌症等诸多问题;提出表观遗传用药可与基因治疗互补,更好地保护人类身体健康。
DNA:生命的秘密 [图书] 豆瓣
DNA: The Secret of Life
作者: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 安德鲁·贝瑞(Andrew Berry) 译者: 陈雅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0 - 5
这是一部关于遗传学的简单历史,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为开始,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再到最终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这过程堪称跌宕起伏。其中不乏合纵连横,斗财斗智,充满完美合作的同时也充斥相互拆台,甚至有时一项科学研究的完成似乎全看运气。基因的故事永远不会枯燥,它比你已知的历史更真实,比你身处的现实更残酷。
 这也是一部关于科学天才的有趣故事,他们是天才,但同时也是普通人。有人笃信宗教,有人是社会主义者;有人喜欢越野机车,有人酷似摇滚乐手;有人爵位也不放在眼里,有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人类福祉……这些天才们,连人类的整个未来也好似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 这还是一部包含了轰动当时的社会经典案例全集。希特勒那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就是起源于科学家所谓的“优生学”吗?克隆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基因改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当克林顿总统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时,人类已经在扮演上帝的角色了吗?辛普森杀妻案中,DNA技术到底是在公平执法还是放走了罪犯?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这所有或尖锐或深刻的社会问题正是缘起于遗传学,那么遗传学会给这些问题提供答案吗?
这更是一部事关人类医疗前景的未来之书。哮喘、老年痴呆症、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以及艾滋病……种种困扰人类生活,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都会在遗传学不断发展的未来得以预防和治愈吗?现在不能达成的困难在何处,是客观原因还是人为原因?科学的道德标准和社会的道德底线相差十万八千里吗?到底是什么力量阻碍了遗传学在医疗上的贡献?
 以上种种故事都将在本书中一一生动呈现,以上种种问题的答案都将在您阅读本书时逐渐清晰。调查显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普遍存在拍案大笑、唏嘘不已、眉头紧锁、对天发呆和会心一笑等复杂表现。如果您也出现上述情况,纯属正常。
拉马克的复仇:表观遗传学的大变革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彼得·沃德 译者: 赵佳媛 新星出版社 2020
★内容介绍
有没有想过,我们的一些身体特征可能源于祖先的一些行为,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也很有可能影响后世子孙。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这将成为我们未来热烈讨论的话题。
表观遗传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古生物学家、天体生物学家彼得·沃德(Peter Ward)将之化解为通俗语言,以飨大众读者。他用表观遗传学的范式,重新审视了我们人类的历史——从远古到黑死病的爆发再直入当下——是如何在我们的生理、行为和智慧中留下了印记。有些章节介绍了我们正在经历的表观遗传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诱因是有毒物质、环境污染物、饥荒、营养不良、压力和过度遭受暴力,极度发人深省。
《拉马克的复仇》讲述了性状是如何遗传的,外界影响又如何促使我们将之传给后代,这是一场大开眼界又激动人心的探索。
------------------------------------------------
★媒体推荐
一段进入表观遗传学相对较新领域的迷人旅程。沃德精通科学和写作,带领读者了解表观遗传学的历史、机制以及当前关于其作用的激烈辩论。这是迄今为止对二十一世纪进化科学中最具争议元素的最好介绍。
——美国《科克斯书评》
“迷人的……[沃德]为更多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由。”
——美国《海岸周末》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 [图书] 豆瓣
Mapping Human History: Genes, Race, and Our Common Origins
作者: (美) 奥尔森 译者: 霍达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2
在历史上,喜欢把别人归类的习惯给人类带来了不少苦难。整个族群被屠戮或被奴役,原因只在他们的肤色或眼睛的形状。
本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但这里所谓的历史是一种和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不是自命为西班牙裔人就是中国人,不是白人就是黑人……也许我们和这种种分类都有点关系……有些人认为,一个族群的侵略性、宗教性和发明能力不可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一定是和遗传基因有关的。
但遗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实情。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他们只在最表面的地方有差别。基因研究还证实,所有人类都彼此相连,无论是强盛的汉人、在各地殖民的欧洲人、散布全球的犹太人,还是猎捕羚羊的布什人,全部都是同一人类家庭的成员。
本书探索世界广大区域的基因故事,现代人类从最初出现到现在的历史,也追踪了语言的起源和分化,告诉我们人类如何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种族和民族。
苏联遗传学劫难 [图书] 豆瓣
作者: 笑蜀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 4
《苏联遗传学劫难》作者笑蜀,自20世纪30年代起,以李森科为首的科学黑帮·“米丘林学派”在苏联当局尤其是斯大林的直接支持下,把整个经典遗传学打成了“资产阶级伪科学”。苏联的遗传学研究机构或土崩瓦解;苏联的遗传学家被开除、被流放、被逮捕,苏联遗传学泰斗尼·瓦维洛夫院士等更是被判死刑。本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苏联遗传学被基本摧毁;李森科的伪科学“米丘林生物科学”则在苏联泛滥成灾,给苏联的科学事业和农业、林业生产造成了无可估量盼损失。曾与李森科为敌的赫鲁晓夫在出掌苏联最高权力之后,出于种种复杂的政治因素,与李森科握手言和。直到赫鲁晓夫下野,李森科才被逐出苏联政治舞台,苏联遗传学这才回归孟德尔:摩尔根,从而走向复兴。
遗传学 [图书] 豆瓣
刘祖洞
作者: 刘祖洞 乔守怡 吴燕华 赵寿元 2013 - 1
《遗传学(第3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1)根据遗传学进展,新增基因组、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与个体发育等三章内容,建立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现代遗传学知识体系,条理清晰,紧跟学科前沿的发展;(2)对部分原有章节进行了知识点的补充和更新,如人类孟德尔遗传疾病类型、决定血型抗原的基因本质、玉米中的转座元件如何诱导籽粒色斑的形成、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方法等,用更丰富的案例、更清晰的遗传原理巩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3)删减了部分较为陈旧的内容,如细胞学图的制作、近代的基因概念、重组DNA技术的应用等,并重新绘制了大部分图表;(4)更新了各章的习题,并在配套的数字课程网站上给出了解题辅导。
行为遗传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R·普洛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
Robert Plomin教授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被美国权威心理学期刊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把对基因、环境的研究和对行为、气质的发展的研究结合起来,考察了遗传和环境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遗传学对心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空间。行为遗传学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和遗传学的交叉学科。本书是行为遗传学领域内的经典教材,为许多著名大学的心理学系、生物学系、特殊教育学系、精神病学系选用。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