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 - 标记
欧赫贝26国幻游记 豆瓣
Atlas des géographes d'Orbae
作者: [法] 法兰斯瓦·普拉斯 译者: 陈太乙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1
《最后的巨人》作者法兰斯瓦·普拉斯十年心血重量级代表作。
历史地志与幻想小说、精细图画与瑰丽文字的结合。
从A-Z,每一个字母都成为一张想象的地图;
每一次阅读,都是通往未知之地的旅途。
◎ 编辑推荐
法兰斯瓦·普拉斯同时是自己笔下居于欧赫贝岛的地图绘制师,是富含哲理的 诗人和演奏家,也是游历各国饱经风霜的说书人。《欧赫贝26国幻游记》是他用整整十年的时间,以画笔和文字纪录的游历于现实与幻想世界的旅途。
26个字母虚构的国度,26篇结构精巧的短篇,26段异域国度的旅途,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唤醒读者做梦的灵感。
布面精装,附珍藏版函套,进口哑粉纸全彩印刷,译文优美准确。特别收录法兰斯瓦·普拉斯中文版序言、杨照推荐序文。
◎ 名人推荐
旅行穷尽处,正是幻想启程之时。因为,只有一个世界,是令人不满足的……
—— 著名作家、编辑、出版人及电影人 詹宏志
向往远方的普拉斯,就像大航海时代出发去探究探险的水手、传教士或物理学家,他收集“远方”国度的异景异事异人,将它们带回来,带回无聊无趣的现实里……
—— 作家、学者、评论家 杨照
普拉斯对读者实在太友善——他相信仍有发明、创造的空间,相信在这个冷酷、暴力且快速运转的世界里,还可能存在着近乎童稚的纯真。
这部作品必然留名青史,书中所保存的光阴正是对抗现实岁月快速流逝之有力保证!
—— 法国知名作家、评论家 法兰斯瓦·波
对于这部天马行空、意兴遄飞,充满了奇想、童趣,仿佛到神话国度漫游,又好像是在不可思议的幻域旅行的华丽著作《欧赫贝26国幻游记》,任何导读或介绍似乎都显得多余。尤其是作者普拉斯那些让人回想起西方中古世界精妙风俗绘本的图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部美丽豪华之书,让人读了后感觉到自如小飞侠彼得潘率同众精灵在神妙异境中快乐地飞行,所见所闻都是一幕幕的惊奇!
—— 作家、评论家 南方朔
◎ 读者评论
从A到I,一枚字母带出一则乡野志奇,一个天地蕴藏一话地方传说,文具巧思,画跃白纸,细腻之处引人入胜,译文尤显用心。
—— Goodreads 读者评论
《欧赫贝奇幻地志学》3部曲所带来的体验,是重新让读者回归到幻想文学发端的19世纪,是承接了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神秘岛》以及迪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它所唤起的是那份被长久遗忘的对于幻想、旅行、冒险和对那些地图上的不知名地点的好奇心。而这在我看来,就是最古典的幻想文学核心。我们的身体因为诸多原因的限制而无法畅游这个世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想象力跨越物理的边界。
—— 读者 makzhou 评论
◎ 获奖记录
☆ 周刊图书金球奖
☆ 博洛尼亚青少年非虚构小说文学奖
☆ 里摩日(10-14岁)优良图书奖
☆ 法国第三频道少年读物奖
☆ 圣迪耶德佛斯爵青少年文学奖
☆ 伊苏丹最佳图书奖
☆ 中国时报(台湾)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奖(最佳青少年图书)
2019年6月19日 想读
一个人的巴黎 豆瓣
Paris for one and other stories
作者: [英]乔乔·莫伊斯 译者: 程婧波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2
9个温暖的爱情故事,9次奇妙而意外的相遇……在这部小说里,来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戏剧化地相遇,就像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经历摩擦互斥,最终咬合。
其中,主打的中篇故事《一个人的巴黎》讲述了一个有社交恐惧的英国姑娘奈尔,独自在浪漫之都巴黎闯荡了三天的故事。两个主角,一个生活看 不到未来, 一个悲观又懦弱,他们的未来看似无望,却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 难道您从来不因为某件事只是单纯让人快乐而去做吗?小姐,看来您得多在巴黎待待了。
◆ 典雅的灰色建筑耸立在苍穹下,一间间咖啡店在冬夜里发出迷人的光芒。这就是巴黎啊。
◆ 她感到身体的每一寸都在滋滋冒泡,就像自己成了书中的人物。
◆ 他想尽可能保持清醒,想在巴黎的清晨和美好的人在一起,好好感受美酒、欢愉和巴黎的街道。他想沐浴在她带来的希望之中。她总能看到他最好一面。
◆ 世界一刻不停,在一朝一夕间,某些甜蜜的过往就渐渐褪色了。
◆ 那件大衣已经深深印在她的心上,它就像挥之不去的记号,提醒着她——生活已经江河日下。
◆ 这里锁着爱恋和梦想,她突然想知道:在这里许下愿望的人,究竟有多少人仍旧没有分离,有多少人是开心的,又有多少人已经分开了,甚至已经死了。
2019年4月9日 想读
女性与权力 豆瓣 Goodreads
WOMEN & POWER:A MANIFESTO
8.6 (175 个评分) 作者: [英] 玛丽·比尔德 译者: 刘漪 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3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对性别议题的探讨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揭示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深层文化结构
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
◎ 编辑推荐
“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
《女性与权力》收录了比尔德两篇关于女性与权力的演 讲稿。在这两篇演讲稿中,作者从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和现实情境中挑选了一些案例,来解释女性与权力的关系是如何在文化中被构建的,并指明权力的定义本身就已经将女性排除在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在政治、商业领域中成功的女性被视为女强人,她们在无意或有意地扮演一个男性化的角色,同时又排斥这种扮演。除了这少数精英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她们的声音总被忽略,社会对她们的容错率也更低。作者指出这一问题,并质问目前围绕权力的文化架构,以在更深的层面上引发人们的反思。
◎ 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 媒体推荐
眼光犀利且机智幽默,这个自封的“吵吵嚷嚷的女人”证明了公共言说不再只掌握在男人的手中。愿她拥有更多的力量。
—— 劳拉·加梅森,《金融时报》
来自一位热诚女性主义者的衷心呼喊,“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女性应真正被聆听,这一完全合情合理的吁求提得对极了。
—— 《科克斯评论》
特别让人开眼…… 解释了“厌女症”的机制及它为何如此富有活力。
—— 艾莉芙·夏法克
一份耀眼而有力的宣言。
——《纽约时报》
清晰,料足,颇具颠覆性且机智幽默。
——《旧金山纪事报》
2019年3月21日 想读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豆瓣
7.2 (14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李银河文集004: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的这项研究涉及女性感情与性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些基本事实,其中包括月经初潮,情窦初开,性压抑,性无知,性学习,初恋,异性感情,初吻,婚前性行为,初次性交,性交频率,性交方式,性快感,性美感,性交反感,性欲,手淫,避孕与人工流产,生育,家庭暴力,虐恋与强奸想象,婚外恋,离婚,同居,同性恋,停经与更年期,色情材料,性侵犯,感情与性的关系,感情与婚姻的关系,性与婚姻的关系,性观念,女性性权利以及女性地位问题。
2019年3月8日 想读
从不妥协:法拉奇传 豆瓣
Oriana Una Donna
7.0 (7 个评分) 作者: (意)克里斯蒂娜•德•斯特凡诺 译者: 陈晗奕 / 魏然然 新星出版社 2014 - 8
她是“二十世纪采访女王”“世界第一女记者”
她因1980年采访邓小平在中国声名鹊起
她强硬的与世界对话,敢爱敢恨,永远无所畏惧。即使面对上帝,她也从不妥协
曾获两次获得 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 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
法拉奇的作品《风云人物采访录》已成为美国大学新闻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
本书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讲述了“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奇的一生,她的出身,她的童年,她的爱情,以及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她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基辛格说他“一生中最愚蠢的事”就是接受法拉奇的采访。
法拉奇的采访被誉为“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这位勇敢、刚烈、叛逆的人,“即使面对上帝也从不妥协的女人”,也有柔情、温顺、为爱痴狂的一面。
法拉奇1980年采访了邓小平,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采访被收录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2019年3月8日 想读
孤独的风度 豆瓣
作者: 北溟鱼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19 - 2
打破對魏晉的刻板印象,
給你魏晉網紅們的頭條故事!
「當生命裡那些最純粹的東西閃光的時候,
再脆弱卑微的身軀也會散發迷人的風度。」
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又如何?
我將荒謬人間度得輕描淡寫,
我將百千劫過得像一聲笑。
魏晉名士對當代最暖心的逆襲,最激進的物語。
豆瓣高分作者北溟魚,半年即邁向十刷之最新力作
以文學之筆書寫歷史,撼動數十萬顆心
北溟魚寫的是魏晉名士風流,我們讀到的卻是每個鮮活生命樣本的繁複人生。看似調侃的筆觸裡,藏著一個有情有義的江湖世界。
本書在談笑自若間,重新詮釋了魏晉名士的生命際遇,除了耳熟能詳的曹氏父子、竹林七賢,還有鮮少被人書寫的裴楷、衛玠、謝道韞……涵蓋魏晉時期大部分的風流名士,連一向擔任反派角色的何晏、王弼、王戎,也讓人重新看見不同的風景。
魏晉名士或曾意氣風發,也曾遭人鄙夷,
他們有坦率的世俗與卑鄙,有直白的奢侈與狡黠,市儈又優雅。
他們把無聊的人生過得聲勢浩蕩,在荒唐裡狂傲不羈。
他們孤獨,但不寂寞,
黑夜之中,他們的光芒從來不曾抹滅。
在深淵裡仰望星空,看見滿天繁星。
2019年1月24日 想读
故事寫作大師班 豆瓣
The Anatomy of Story: 22 Steps to Becoming a Master Storyteller
作者: 約翰.特魯比(John Truby) 译者: 江先聲 漫遊者文化 2016 - 3
與《作家之路》作者C. Vogler、《故事的解剖》作者R. McKee並列當代好萊塢編劇教學三大導師!
全美最佳劇本寫作課程講義大公開
你私人的故事教練,
了解你所有弱點與挫折,
讓你終於可以完成一個有情感厚度的好故事,
從立體的人物,
到觀眾猜不到的劇情轉折、不爛尾的結局,
全都寫好寫滿!
主題是故事的腦袋,人物是心臟和循環系統,
劇情開展是神經系統,故事結構是骨骼,場景是皮膚——
你的好故事將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
有自己的名字與一席之地!
好萊塢知名故事寫作顧問集結30年經驗
傳授創作好故事的終極技藝
一套最精準、實用、有機的寫作技法,
22個步驟帶領你穿越創作的迷霧森林,
讓你腦海裡那個「非寫不可」的哏,
進化為別人寫不出來、世上獨一無二的好故事,
在「鬧故事饑荒的時代」被所有人看見!
◎John Truby,他是誰?
.好萊塢首屈一指的故事寫作顧問,「約翰?特魯比作家工作室」(John Truby's Writer's Studio)創辦人。
.為多家電影公司、電視台擔任故事寫作顧問和「劇本醫生」(script doctor),包括迪士尼(Walt Disney Studios)、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福斯娛樂集團(Fox Entertainment Group),以及HBO電視網、BBC等,「診斷」過的電影、情境喜劇、電視劇劇本超過一千八百部。
.許多好萊塢的成功電影出自他的學生之手,多位暢銷書作者、文學獎得主,也都上過他的課。 .編劇班學生的作品有《星際大戰》、《西雅圖夜未眠》、《驚聲尖叫》、《史瑞克》、《猩球崛起》、《神鬼奇航》、《X戰警》、《驚奇四超人》、《王牌對王牌》、《危機總動員》、《阿達一族》、《陰間大法師》、《料理鼠王》……
◎特魯比是好萊塢最受推崇的「劇本醫生」,本書可說是他傳授寫作課程三十年的精華。這一套故事創作終極技藝適用於電影、電視、舞台劇劇本,或是傳記、長篇和短篇小說。它告訴你:
.故事是會成長的有生命體,別再只是套用類型(例如偵探片、愛情片或動作片),填上刻板的角色和劇情,寫出機械化、無可救藥的故事!
.無論選擇什麼媒介或類型,都要將「說故事」視為一門嚴格的技藝,反覆演練,直到掌握精確的技巧。
.演練有機的寫作過程,最重要的是由內而外建構自己的故事,找出故事意念中的獨創之處,讓角色和情節隨著意念自然發展。
這套寫作課程包含22個實用創作步驟,幫助你發展出一個具整體性的好故事:
1.真實自我的揭露、需求和欲望
2.幽靈與世界
3.弱點/需求
4.觸發事件
5.欲望
6.盟友
7.對手/謎題
8.對手/假盟友
9.第一次揭露與抉擇:改變的欲望和動機
10.計畫 11.對手的計畫和主要反擊
12.驅動力
13.盟友的攻擊
14.看似落敗
15.第二次揭露與抉擇:執迷的驅動力、改變的欲望和動機
16.對觀眾的揭露
17.第三次揭露與抉擇
18.閘門、四面受敵、體驗死亡
19.對決
20.真實自我的揭露
21.道德抉擇
22.新的平衡
更有一套STEP BY STEP的各階段實用技巧與練習:
.如何透過設計,讓故事更出色
.如何善用七大發展步驟,建構出扎實的故事結構
.如何塑造角色,發展出具衝擊力的衝突與對立
.如何確定主題、勾勒道德議題,傳達你的世界觀
.如何打造故事中的世界,與角色的發展產生有機連結
.如何讓象徵發揮特有力量,在不知不覺中牽引觀眾心緒
.如何活用二十二個步驟,發展高潮迭起的劇情
.如何串連角色與行動,交織或增減不同功能的場景
.如何寫作對白、創造潛台詞,為故事增加力道與深度
這一次,你一定可以跨越那道堅不可摧的創作瓶頸高牆,
寫出忠於自己的靈魂、打動人心的獨特作品。
我們將從頭開始練習說故事的傑出技巧,最重要的是你由內而外建構自己的故事,達成兩個目標:
(1)把故事打造成個人的、唯你所有的;(2)找出故事意念當中獨創性之處,並加以發展。
透過本書的每一章,你的故事將逐漸發展,細節愈來愈豐富,每個部分也將相互串連在一起。
.故事前提:從這裡開始,將整個故事濃縮為一個句子。從這個故事前提中,你能找出故事的種子,並設想如何讓它成長。這是從故事意念得到的最大收穫。
.故事結構七大關鍵步驟:1.弱點/需求 2.欲望 3.對手 4.計畫 5.對決 6.真實自我的揭露 7.新的平衡點。這七個打造故事結構的關鍵步驟,是發展故事與隱藏於故事表象下的戲劇訊息密碼的主要階段。確定這七大關鍵步驟,能為你的故事帶來鞏固的基礎。
.角色:接下來你開始創造角色,但不是憑空創造,而是從故事原始意念裡汲取。你要將每個角色和其他角色相互連結,並加以比較,讓每個角色都強而有力,且定位清楚,接著找出每個角色必須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來協助主角的發展。
.主題(或道德議題):主題就是你的道德觀,你對人應有的待人處世方式的看法,但不要讓角色成為表達這個訊息的傳聲筒,而是將原本蘊含在故事意念中的主題表現出來。此外,我們會透過故事結構來傳達主題,這樣才會讓觀眾出乎意料,深受感動。
.故事世界:再來,從主角衍生出故事世界。故事世界有助於定義主角,向觀眾具體呈現主角的成長。
.象徵網絡:象徵承載了經過高度壓縮的意義。你要構想出一個充滿象徵的網絡,用來凸顯與傳達角色、故事世界和劇情的不同面向。
.劇情:你可以從劇中各個角色發掘合適的故事形式;劇情會從你塑造的獨特角色中發展出來。藉由二十二個故事結構步驟(七大關鍵步驟,再加上其他十五個步驟),你將設計出劇情,所有事件將會在表象之外互相連結,建構令人意外但又合乎邏輯的必要結局。
.場景編排:開始寫作場景前的最後一個步驟。你要先列出故事中的每個場景,再將所有劇情線和主題交織成漂亮的織錦。
.場景建構和交響樂式的對白:最後就是著手寫作故事,建構每一個場景,讓主角更進一步發展。你寫作的對白不僅推動情節,更具備交響樂的特質,揉合許多「樂器」和層次。
當你看著自己的故事不斷在成長,John Truby向你保證:你會很享受這一整個創作的過程。
讓我們開始吧。
【名家推薦】
李達義(資深影評人暨電視電影編劇)
易知言(導演)
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陳宏一(導演)
劉梓潔(作家、編劇)
蔡宗翰(《九降風》編劇)
蔡國榮(中華編劇學會理事長)
特魯比的劇本寫作課程是一套全新的系統,讓創作者具備足夠競爭力,能在好萊塢脫穎而出。
——美國電影協會
《故事寫作大師班》具體而實用,沒有訴諸「三幕結構」等簡化的劇本寫作陳腔濫調。它是你寫出第一部出色劇本不可或缺的指南,也是完整的求生手冊,幫助你在經常充滿困惑、矛盾和激烈競爭的專業電影劇本寫作世界中穩當前進。
——拉里.威爾森(Larry Wilson)(《陰間大法師》(Beetlejuice)共同編劇/製片人,《阿達一族》(The Addams Family)電影共同編劇)
特魯比透過對劇情、角色、調性、象徵與對白的分析,致力讓我們更全面了解故事。他指出其中的重點:劇本創作是有機的,不是機械式的將故事套用現成的框架……。強力推薦這本書。
——《圖書館週刊》
(本書)為各種類型的故事創作者提供內容廣泛且易於理解的指南。對期待將意念落實為作品的寫作者來說,特魯比的大作彌足珍貴。
——《書單》雜誌
希望脫離「當男孩遇見女孩」的劇本創作窠臼,就找特魯比吧。……(他的課程)將為你帶來新的體悟,讓你對自己的劇本和自己的內心看得一樣透徹。
——《洛杉磯週刊》
劇本寫作者真正的聖經。
——《後台》雜誌
2018年12月3日 想读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7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2018年10月24日 想读
唐诗百话(全三册) 豆瓣
作者: 施蜇存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4 - 9
《唐诗百话》是著名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施先生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 该书体裁既有宏观诗史的梳理,又有诗体流变的辨析澄清,更有诗情文意的体贴品评,还有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单看文字则又是蕴 藉儒雅,可以让人再三颂诵。文字通俗,道理精深,普通读者亦不难读完。读完,则唐诗赏读水平不输于一般中文本科生。用以学诗亦佳。
《唐诗百话》(修订版)单行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为底本,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对全书做了全面的校订,对诗词原文、人名、地名、引用文献等都做了核对修订。此次校订耗时颇长,除文字和知识校对,出版方也反复琢磨封面版式,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装帧美观又方便阅读的版本。
《唐诗百话》全书正文共100篇,上册收入“初唐诗话”“盛唐诗话”,中册收入“中唐诗话”,下册收入“晚唐诗话”和全书名词索引,并附录了施先生有关唐诗研究的文章若干,以便广大读者阅读和研究。全书有识见、有考据、有性情。被誉为一部“唐诗百科全书”。
2018年7月8日 想读
爱情笔记 豆瓣 Goodreads
Essays in Love
8.1 (6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孟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这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的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作者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2018年7月2日 想读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 豆瓣
6.7 (10 个评分) 作者: 北溟鱼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8 - 5
从慷慨悲凉的建安七子,到魏晋禅代之际睿智却凄凉的正始名士,从放荡不羁却落入凡尘的竹林七贤,到五胡入中原、世乱时危而狷介轻狂的中朝名士,再到晋室南渡之后的一手麈尾轻扬一手挥鞭北指的太元名士,他们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他们中天姿秀出者甚、精神高洁者甚、行止彪悍者甚、蛇精病者甚。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神坛,变成了活泼泼的值得尊敬让人欣赏却无法复制的个体。这么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情怀,给了我们高贵、直率又让人喜爱的范本。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拥挤而焦虑的十字路口,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2018年5月16日 想读
一心居 豆瓣
作者: 蔡要要 2018 - 3
素心的姨婆是梦厨派的传人,她在弥留之际,把这件叫做一心居的饭馆交给了素心,并传给她一本《梦厨谱》,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菜肴的制作方法。这些菜肴,除了美味,还因为加入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食材,从而具备了各种特殊的能力。
在一心居,除了素心是主厨和老板娘之外,她还雇佣着一个伙计叫做喜善。喜善从小在菜市长大,擅长寻找和辨认食材,因此是素心的得力助手。
少年胡尔康无意中见识到了素心梦厨派食物的奇妙,便成为一心居的常客,和素心、喜善成为好友,并经常带一些奇怪的客人来,素心用各种看似寻常,却各有办法的食物,帮助客人走出感情的困惑,也促成了很多奇妙的故事。
素心的师兄金若风和好朋友钰君也是一心居的常客,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对感情不同的看法,也对素心和梦厨派美食产生了不同的启发。一心居渐渐有了一点名气,那些因情而痴、因情而妒、因情而苦的人,也在各种因缘际会下前来,有一些人在素心的帮助下解决了情感上的伤痛和困惑,也有一些人给了素心新的思考。素心和客人们互相影响,互相帮忙,互相安慰,成就了一个个若有所思、或喜或悲、温暖感人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背后,素心一直念念不忘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孟奇,她在执着地寻找恋人的过程中,自己对感情的认识和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最终发现,原来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人,才是自己现在最值得珍惜的人。
2018年3月21日 想读
动物农场 谷歌图书 豆瓣
Animal Farm
9.4 (614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的政治讽喻寓言。
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2017年11月29日 想读
十二美人 豆瓣
作者: 赵广超 / 吴静雯 紫禁城出版社 2010 - 5
看雍正皇帝的品味,圆明园内有陈设,十二美人无故事。本书尝试以清雅的方式谈清宫一系列的珍贵屏画《十二美人图》,以现代涉及的方法解读盛世如何富贵花开又一年。
2017年11月11日 想读
钗黛之辨 豆瓣
作者: 曾扬华 2009
《钗黛之辨》上篇的第四、五、六章集中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以及就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对钗、黛二人作了广泛的、至少有三十多次的比较,尽管它们之间的角度差异相当大,但对比的结果却是绝对鲜明的一致:林黛玉总是处在正面的位置上,而薛宝钗却毫无例外地是一个负面形象。
《钗黛之辨》的下篇说的是宝、黛、钗三人的婚恋问题,故事的当事人是三个青年,但关键人物却是贾母。贾母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人物,却远远没有引起人们对她的足够关注,对她的研究很不够,原因是对她了解得很不够,如果看懂了她,完全可以写一部有份量的专著。
2017年9月22日 想读
红楼梦辨 豆瓣
作者: 俞平伯 岳麓书社 2010 - 1
《红楼梦辨》内容简介:《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读他。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同,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三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底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作者在下边,都有专篇去考证,批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红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
2017年9月22日 想读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豆瓣
作者: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回忆晚清宫廷生活》所选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清室或接近清室的人士撰写,分为宫廷、内部矛盾、帝后、礼仪、太监、王府六部分。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清宫生活中大至典礼、政务、武备、巡狩等政治活动,小至起居、服用、游乐等日常细节,甚至宫中的习俗信仰,均做了生动而详实的叙述,使读者对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进而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具体而细微的认识。
2017年8月25日 想读
彩妆传奇 豆瓣
Face Paint : The Story of Makeup
7.4 (8 个评分) 作者: [英] 丽莎·埃尔德里奇(Lisa Eldridge) 译者: 钟潇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5
时尚的文化史
深刻的化妆书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源远流长、活色生香的文化史,纵览数千年,从古埃及到文艺复兴的欧洲,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横跨文化、历史、美术、戏剧、政治、经济、化学与动植物学,会让你对如今的小小化妆包肃然起敬。
◆人们对美的追求如何被先锋和缪斯们引领?哪些人先抓住了化妆品商业化的良机?信息化时代的妆容潮流又将如何发展?兰蔻全球创意总监、英国著名化妆师丽莎·埃尔德里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本书,从红、白、黑三种色彩入手,详细梳理彩妆的过去,展望彩妆的未来。
◆书中精心呈现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图片与作者私人收藏的古董化妆品。
………………
※内容简介※
◆唇彩、腮红和睫毛膏看似是现代产物,但点染双唇、脸颊和眼周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为之一。作品遍布时装秀、红毯、广告和杂志封面的世界知名化妆师丽莎·埃尔德里奇将把你从远古时期和古典时代,带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和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再到现在和未来,一探尖端技术的究竟,全方位呈现化妆品背后的故事。
◆本书将告诉你人们使用化妆品的原因,并为你介绍不同年代的化妆品。你还将在书中看到光芒四射、引人竞相模仿的彩妆缪斯,以及她们是如何坐上女神宝座的。每个章节都讲述了伟大的行业故事,以及赫莲娜·鲁宾斯坦、查尔斯·雷夫森、伊丽莎白·雅顿和雅诗兰黛等现代彩妆奠基人的经典传奇。
◆本书在用大量精美插图为你展现特定时期的妆容和风潮的同时,也将探究化妆品在女性的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诱惑与吸引。
2017年5月7日 想读
花间十六声 豆瓣
8.4 (22 个评分) 作者: 孟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9
《花间集》原为供歌伎伶人演唱的曲子词选本,成书于公元940年,是中国最早的词选集,其内容多写男女艳情,涉及上层妇女琐碎、休闲、侈糜的日常生活,且好以女子口吻为之。
这本书以《花间集》和部分晚唐、五代、宋代诗词中描写的十六种物件如屏风、枕头、梳子、口脂等为线索和底本,以当时的造型艺术(纸上绘画、壁画、饰品等)为参照,深入、充分、兴味盎然地探究考证一千多年前中国女性生活的种种细节,尽力再现那个遥远的年代之一角,有助于读者了解、感受中国的古代社会,也有助于理解和体会滋味复杂、褒贬不一的“花间词 ”。
2017年4月30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