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足球往事 豆瓣
Soccer in Sun and Shadow
    
      8.2 (16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
    
    
      
        
        张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6
      
    
    
  
  
    这是一本围绕足球写就的散文集。作者出生在足球盛行的拉丁美洲,是一位资深球迷,对足球的理解很深刻:他能坚持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所应拥有的娱乐特质,对足球的魅力有富有感染力的描述;他反对足球职业化和商业化,惋惜这一张扬个性播撒快乐的游戏日渐沦为机械的程式化的商业现象。
本书是一起足球的美丽追忆之旅,回顾了往昔的精彩比赛和球星球队,还有一个个能琐细描画出的进球场景,如数家珍一般,让人沉浸,让人着迷。作者是敏锐且幽默,文字生动朴素,文风诙谐畅快。
这是一本能让每一个球迷对足球的爱更加深沉的书。
  本书是一起足球的美丽追忆之旅,回顾了往昔的精彩比赛和球星球队,还有一个个能琐细描画出的进球场景,如数家珍一般,让人沉浸,让人着迷。作者是敏锐且幽默,文字生动朴素,文风诙谐畅快。
这是一本能让每一个球迷对足球的爱更加深沉的书。
大正文化 豆瓣
帝国のユートピア
    
      6.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竹村民郎
      
    
  
    
  
    
      译者:
    
    
      
        
        欧阳晓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译者说
这是一本讲大正文化的书,但并不是只讲文化的书。
它讲的是世界史里的一段日本史、一个激荡巨变的日本社会,通过关注这一时空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性,考量日本史上首次出现的大众消费社会、民主主义萌芽,达成对这一时代的宏观把握。
如作者所言,为写出世界范围的人们能广泛理解的 同时代史和日本文化论,避免陷入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上对这一段历史普遍偏重政治史研究的岛国自闭性研究倾向,他放弃使用只在日本通用的“大正民主期”的时期划分,采用了重视世界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九一零年代---一九三零年代”的时期划分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写社会史、写文化论,在理性文字里不吝放入感性的“自己”。那个骑着自行车绕着球场悠悠转,透过高高的白杨树叶看到蓝天上大朵大朵白云的少年,也许不曾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写这么一本研究大正的书,而那个球场、这段记忆会出现在书中有关“大正文化村”的描述里,并且深深感动了夜深人静敲着电脑的译者。
  这是一本讲大正文化的书,但并不是只讲文化的书。
它讲的是世界史里的一段日本史、一个激荡巨变的日本社会,通过关注这一时空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性,考量日本史上首次出现的大众消费社会、民主主义萌芽,达成对这一时代的宏观把握。
如作者所言,为写出世界范围的人们能广泛理解的 同时代史和日本文化论,避免陷入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上对这一段历史普遍偏重政治史研究的岛国自闭性研究倾向,他放弃使用只在日本通用的“大正民主期”的时期划分,采用了重视世界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九一零年代---一九三零年代”的时期划分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写社会史、写文化论,在理性文字里不吝放入感性的“自己”。那个骑着自行车绕着球场悠悠转,透过高高的白杨树叶看到蓝天上大朵大朵白云的少年,也许不曾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写这么一本研究大正的书,而那个球场、这段记忆会出现在书中有关“大正文化村”的描述里,并且深深感动了夜深人静敲着电脑的译者。
北野武自述 豆瓣
Kitano par Kitano
    
      7.4 (25 个评分)
    
    
  
    
      作者:
    
    
      
        
        [日]北野武
      
    
      
        /
        [法]米歇尔·特曼
      
    
  
    
  
    
      译者:
    
    
      
        
        贾翊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8
      
    
    
  
  
    日本殿堂级导演北野武最新自传!抛开顾忌,边品味美酒,边坦诚告白冷酷与温情并存,经历巅峰与濒临死亡的人生!
多面北野武:集剧场相声演员、踢踏舞舞者、电视谐星、节目主持人、广告代言人、电影演员、导演、编剧、剪辑、作家、画家……于一身!
超人北野武:演过30多部电视剧及20多部电影,导演了17部电影,写过8本小说及6本杂文,开过一次画展,每星期录制7个电视节目随时都在工作,最讨厌休假!历经满满,全因为害怕无聊!
总统北野武:率领帮派成员“血洗”八卦周刊编辑部,黑泽明称其能拯救日本电影,坂本龙一认为他是能做总统的第一等聪明人!
北野武说: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我自己。我想看看阿武会走到哪里,看看他还能做什么。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公鲑鱼,在初春的河水中费力地奋斗。
•我有个好斗的灵魂。本来我就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达到最微不足道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讨厌失败,也讨厌屈居第二……总之,在任何冲突下,我 永远选择跟对方拼个高下。我是个名符其实的小坏蛋!
•(经常扮演不爱说话的角色)是为了导戏的效率所做的刻意安排,简化我演这个角色要费的功夫,也更容易背下所有台词。我讨厌太长的对话,因为如果我必须讲很多话,我变成蹩脚演员的风险就更大……
别人说:
母亲佐纪:他偷了他姐姐的嫁妆!他偷了他姐姐的嫁妆……我要杀了他,然后我再自杀!
父亲菊次郎:喂,我说你们啊,别在街上鬼混,不然你们最后一定会变得跟我一样!
电影大师黑泽明:我觉得你会拯救日本电影……
音乐家坂本龙一:北野武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他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总统,只要我们的社会愿意接受。
本书是北野武的最新自传,讲述了北野武如何从一个贫民区的孩子,一步一步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成功的历程。同时,在北野武的叙事中,我们得以窥见孕育他成长的土壤——日本社会的变迁,从另一个视野补充乃至改变我们原有对日本的概念。
  多面北野武:集剧场相声演员、踢踏舞舞者、电视谐星、节目主持人、广告代言人、电影演员、导演、编剧、剪辑、作家、画家……于一身!
超人北野武:演过30多部电视剧及20多部电影,导演了17部电影,写过8本小说及6本杂文,开过一次画展,每星期录制7个电视节目随时都在工作,最讨厌休假!历经满满,全因为害怕无聊!
总统北野武:率领帮派成员“血洗”八卦周刊编辑部,黑泽明称其能拯救日本电影,坂本龙一认为他是能做总统的第一等聪明人!
北野武说: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我自己。我想看看阿武会走到哪里,看看他还能做什么。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公鲑鱼,在初春的河水中费力地奋斗。
•我有个好斗的灵魂。本来我就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达到最微不足道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讨厌失败,也讨厌屈居第二……总之,在任何冲突下,我 永远选择跟对方拼个高下。我是个名符其实的小坏蛋!
•(经常扮演不爱说话的角色)是为了导戏的效率所做的刻意安排,简化我演这个角色要费的功夫,也更容易背下所有台词。我讨厌太长的对话,因为如果我必须讲很多话,我变成蹩脚演员的风险就更大……
别人说:
母亲佐纪:他偷了他姐姐的嫁妆!他偷了他姐姐的嫁妆……我要杀了他,然后我再自杀!
父亲菊次郎:喂,我说你们啊,别在街上鬼混,不然你们最后一定会变得跟我一样!
电影大师黑泽明:我觉得你会拯救日本电影……
音乐家坂本龙一:北野武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他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总统,只要我们的社会愿意接受。
本书是北野武的最新自传,讲述了北野武如何从一个贫民区的孩子,一步一步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成功的历程。同时,在北野武的叙事中,我们得以窥见孕育他成长的土壤——日本社会的变迁,从另一个视野补充乃至改变我们原有对日本的概念。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夏志清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
        - 7
      
    
    
  
  
    张爱玲的「信物」╳夏志清的「按语」,探寻张爱玲最私密的心灵角落。坦坦白白,鱼雁往返,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张爱玲与夏志清以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告诉我们,如何思辩、如何质疑、如何哀伤、如何劝慰、如何任性脆弱、如何柴米油盐……织造出一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独特景色。试着辨识字里行间的迹证与致密的人情纹路,然后,我们终有一天,总算懂得人间的真实。
一九六三年始,张爱玲在美国开始跟夏志清往复书简,直至一九九四年,这三十年期间的信件,张爱玲写了一百一十多封,在这些信里,张爱玲谈创作、谈翻译、谈出版、谈读书、谈生活、谈友情,时间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广。通常在每封信后面,夏志清会加上或短或长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了些批注和说明。通过夏志清老师的眼光,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一九六三年始,张爱玲在美国开始跟夏志清往复书简,直至一九九四年,这三十年期间的信件,张爱玲写了一百一十多封,在这些信里,张爱玲谈创作、谈翻译、谈出版、谈读书、谈生活、谈友情,时间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广。通常在每封信后面,夏志清会加上或短或长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了些批注和说明。通过夏志清老师的眼光,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朱雀 豆瓣
The Vermilion Bird: Tang Images of the South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薛爱华
      
    
  
    
  
    
      译者:
    
    
      
        
        程章灿
      
    
      
        /
        叶蕾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0
      
    
    
  
  
    (薛爱华是)以往四十年美国中古中国研究的同义词。
——柯睿(Paul W. Kroll),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本书是关于中古中国的热带地区,它以朱雀为其象征。……我要考察其对于中古中国人的知识构成有何贡献,同时考察其对于中国人的感觉、情感以及想象力的影响——或者反过来说,考察中国精神这个大熔炉如何改变了这一片土地。
本书的目的不是让过去“观念化”,而是以一种生动活泼而且感性的方式,去了解过去,而且不必牺牲其精确性。这意味着要尝试将唐代人的中世纪世界,既看作是一个实有的境界,又看作是一种想象的诠释。
——薛爱华
内容简介:
今天富饶的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毗邻的安南(大部分北越及红河三角洲)地区,在唐代还是一片边远地区的“蛮荒化外”之地,旧称“南越”。本书即是关于这片神秘而燠热之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作者“遵循了上帝造物及从诺亚方舟登岸时的顺序”,逐一描述了中古南越引人注目的自然风物与山川地貌:从天空到海洋、岩石、河流、植物、野兽与鸟类,当然还有历史地理、区域分布、语言、人种、宗教、气候等等。
作者卓越的历史语言文献的功底与人类学、民族学与民俗学的广阔视野,使得本书集历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与名物研究于一体;而唐代诗文与笔记史料中所呈现的中原唐人对南方土著的人文、宗教、风土、名物的认知与想象,使得本书不是在展示“博物馆抽屉中的一些标本”,也不是把历史“观念化”,而是要真正地“复苏”并“认识”那段历史,在千变万化的气、味、音、色中,试图探究这种南方的气味和感觉——以朱雀为象征——如何激发了在南越的唐人的想象力。
  ——柯睿(Paul W. Kroll),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本书是关于中古中国的热带地区,它以朱雀为其象征。……我要考察其对于中古中国人的知识构成有何贡献,同时考察其对于中国人的感觉、情感以及想象力的影响——或者反过来说,考察中国精神这个大熔炉如何改变了这一片土地。
本书的目的不是让过去“观念化”,而是以一种生动活泼而且感性的方式,去了解过去,而且不必牺牲其精确性。这意味着要尝试将唐代人的中世纪世界,既看作是一个实有的境界,又看作是一种想象的诠释。
——薛爱华
内容简介:
今天富饶的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毗邻的安南(大部分北越及红河三角洲)地区,在唐代还是一片边远地区的“蛮荒化外”之地,旧称“南越”。本书即是关于这片神秘而燠热之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作者“遵循了上帝造物及从诺亚方舟登岸时的顺序”,逐一描述了中古南越引人注目的自然风物与山川地貌:从天空到海洋、岩石、河流、植物、野兽与鸟类,当然还有历史地理、区域分布、语言、人种、宗教、气候等等。
作者卓越的历史语言文献的功底与人类学、民族学与民俗学的广阔视野,使得本书集历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与名物研究于一体;而唐代诗文与笔记史料中所呈现的中原唐人对南方土著的人文、宗教、风土、名物的认知与想象,使得本书不是在展示“博物馆抽屉中的一些标本”,也不是把历史“观念化”,而是要真正地“复苏”并“认识”那段历史,在千变万化的气、味、音、色中,试图探究这种南方的气味和感觉——以朱雀为象征——如何激发了在南越的唐人的想象力。
猿形毕露 豆瓣
    
    
  
    
      作者:
    
    
      
        
        [美]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
      
    
  
    
  
    
      译者:
    
    
      
        
        陈信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4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进化路途中和人类最为相似的两种动物,从他们的群体关系、家族构成、性格甚至两性关系中,可以窥见我们自己。德瓦尔先生的《黑猩猩的政治》是对黑猩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后写作而成的学术著作,而本书则是进一步加入了他对倭黑猩猩的研究,写成的一部幽默风趣的科普书籍。到底我们人类更像生性好斗的黑猩猩,还是温柔乐观的倭黑猩猩,读完本书,自有答案。
本书2005年首次出版,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推荐好书等殊荣,文字授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近十年来研究动物行为学和人类学的优秀科学普及读物。
  本书2005年首次出版,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推荐好书等殊荣,文字授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近十年来研究动物行为学和人类学的优秀科学普及读物。
读库1505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张立宪
      
    
  
    
    新星出版社
    
      
        2015
        - 10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九篇文章,《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彩色的昨天》,《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明星与素琴(上)》,《浮生》,《暴雨将至》,《与霍洛维兹同台》,《行星》和《〈罗兰之歌〉与〈杨家将〉》。
《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是那日松为《昨天的中国》一书写的序,介绍“一位真正的人文地理摄影师”——法国摄影师阎雷(Yann Layma)。三十年来,阎雷几乎走遍中国,用相机记录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巨大变化。《彩色的昨天》展示了他在1985-1998年拍摄的三十多幅作品,杨浪为作品做了新的解读。
北京的五环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划开这个城市中的两个世界。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二楼出版机构发起的“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调查项目,将调查对象锁定在位于五环和六环之间的村庄,四十名参与者分别驻扎在四十个村庄里,观察农村的厕所、分帮派的野狗与大街上的小贩,最终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之后策展人崔灿灿策划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将调查结果做了视觉呈现;这篇《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是该田野调查项目的择要文字版。
《明星与素琴(上)》是两位年轻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通信。贺明星成长于黑龙江明水县,他的父亲曾从事地下抗日工作并牺牲,他的家族在土改中被清算,而他本人积极要求入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规模庞大的“南下干部”中的一名,赶赴江西省星子县接收工作,从此定居江西。誓与贺明星“远到临终”的王素琴在和明星通信一年多以后,也作为南下干部家属来到了江西。特殊时期这些私人信件成为揭发材料,幸由笔者偶然发现并整理,成为记录那个时代的珍贵资料。
任晓雯的“浮生”系列,白描了多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素材来自当面采访和翻阅口述材料。作者用非虚构的手法,趋近人性的真实。
从1980年《吃豆人》(Pac-Man)第一次在关卡之间加入过场影片开始,游戏便走上了电影化的道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还原、剧情的引入使游戏内容大为丰富,但游戏体验更加真实的同时,也限制了游戏的可玩性和玩家自由度的发挥。洪韵在《暴雨将至》里记录了三十多年来游戏在向电影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苦与甘,梳理了电子游戏中过场影片的发展史。
《与霍洛维兹同台》摘译自美籍俄裔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的自传,记述了与钢琴家霍洛维兹作为崭露头角的古典音乐新锐,在苏联巡演的所见所闻。
曾在《读库1501》和《读库1503》发表《望星空》、《十二星座》的作者王巍,本次将视线聚焦到太阳系的《行星》之上。从与行星命名相关的神话传说,到星象占卜理论,再到现代科学中的行星特性,可以说,人们对天体运行奥秘的求索,贯穿了现代天文学建立的始终。
《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纪功歌”的代表作,《杨家将》为中国北宋时期的英雄传奇作品,两者讲的都是奸佞卖国,忠良遇难,最后沉冤得雪的故事,时间接近,情节相似,刘勃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是那日松为《昨天的中国》一书写的序,介绍“一位真正的人文地理摄影师”——法国摄影师阎雷(Yann Layma)。三十年来,阎雷几乎走遍中国,用相机记录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巨大变化。《彩色的昨天》展示了他在1985-1998年拍摄的三十多幅作品,杨浪为作品做了新的解读。
北京的五环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划开这个城市中的两个世界。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二楼出版机构发起的“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调查项目,将调查对象锁定在位于五环和六环之间的村庄,四十名参与者分别驻扎在四十个村庄里,观察农村的厕所、分帮派的野狗与大街上的小贩,最终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之后策展人崔灿灿策划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将调查结果做了视觉呈现;这篇《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是该田野调查项目的择要文字版。
《明星与素琴(上)》是两位年轻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通信。贺明星成长于黑龙江明水县,他的父亲曾从事地下抗日工作并牺牲,他的家族在土改中被清算,而他本人积极要求入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规模庞大的“南下干部”中的一名,赶赴江西省星子县接收工作,从此定居江西。誓与贺明星“远到临终”的王素琴在和明星通信一年多以后,也作为南下干部家属来到了江西。特殊时期这些私人信件成为揭发材料,幸由笔者偶然发现并整理,成为记录那个时代的珍贵资料。
任晓雯的“浮生”系列,白描了多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素材来自当面采访和翻阅口述材料。作者用非虚构的手法,趋近人性的真实。
从1980年《吃豆人》(Pac-Man)第一次在关卡之间加入过场影片开始,游戏便走上了电影化的道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还原、剧情的引入使游戏内容大为丰富,但游戏体验更加真实的同时,也限制了游戏的可玩性和玩家自由度的发挥。洪韵在《暴雨将至》里记录了三十多年来游戏在向电影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苦与甘,梳理了电子游戏中过场影片的发展史。
《与霍洛维兹同台》摘译自美籍俄裔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的自传,记述了与钢琴家霍洛维兹作为崭露头角的古典音乐新锐,在苏联巡演的所见所闻。
曾在《读库1501》和《读库1503》发表《望星空》、《十二星座》的作者王巍,本次将视线聚焦到太阳系的《行星》之上。从与行星命名相关的神话传说,到星象占卜理论,再到现代科学中的行星特性,可以说,人们对天体运行奥秘的求索,贯穿了现代天文学建立的始终。
《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纪功歌”的代表作,《杨家将》为中国北宋时期的英雄传奇作品,两者讲的都是奸佞卖国,忠良遇难,最后沉冤得雪的故事,时间接近,情节相似,刘勃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读库1506 豆瓣
    
    
  
    
      作者:
    
    
      
        
        张立宪
      
    
  
    
    
    
      
        2015
        - 11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八篇文章,《“占领圣保罗”》,《“新世纪万有文库”日记》,《在德黑兰读莎士比亚》,《明星与素琴(下)》,《拉撒路之池》,《恋爱中的沈从文》,《铁翼雄风》和《三人行》。
曾在《读库1502》发表《里约大冒险》的张玥去里约走访城市贫民窟之前,曾到巴西人口最多、最富有的城市圣保罗,收集有关巴西城市治理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巴西高度不平等的土地与住房分配现状及其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围绕“占领城市运动”——无房者有组织地占领城市中的闲置楼房并在里面居住,对圣保罗的地方政治与住房政策进行深度调研。《“占领圣保罗”》展示了她拍摄的大量一手照片,以及搜集资料、各方约谈、实地走访的全过程,为席卷全世界的城市化问题切入了新的思考维度。
1994年,俞晓群被任命为辽宁教育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最让他兴奋的事情就是“新世纪万有文库”的探讨与启动。当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风靡一时,辽宁教育出版社冠以“新世纪”,以示时代差异。1995年到2002年的八年间,“新世纪万有文库”遍寻海内外各学科专家推荐书目,共出版了六辑近千册书。《“新世纪万有文库”日记》记录下这一出版计划从孕育、成长到终结的过程,不仅是一份丰富生动的编辑出版笔记,也是一张作者学习、生活、工作的履历。
四个多世纪以来,莎士比亚一直充当着跨越文化、意识形态、宗教、民族以及人类定义和区分身份认同等种种藩篱的重要纽带。希望相互对抗和隔阂太久的人类,在共同参与的对话中重归于好,达到同一性。《在德黑兰读莎士比亚》一文写了莎士比亚是如何成功地使其作品变成一个让大家都能相会的地方。
《明星与素琴(上)》刊于《读库1505》,《明星与素琴(下)》继续讲述贺明星与王素琴两位年轻人的故事。王素琴来到江西之后的生活慢慢展开,通过两人之间的信件,试图解答这对革命同志为什么主宰不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只能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彳亍向前。这不仅是贺王二人的私人史,也是一百年来国人的集体命运。
在《拉撒路之池》中,洪韵以DC漫画公司出版的超级英雄系列作品为例,探讨一个形象的设定对漫画产业的意义。对于创作者,真正挖掘出超级英雄背后的人性,避免偏重动作,探索叙事层面更多可能性是贯穿始终的难题。
“情书圣手”沈从文的恋爱观是怎么形成的?《恋爱中的沈从文》一文叙述了沈从文经历过受伤的初恋、近距离体察过他人恋爱的甘苦后,依然真诚、执著地追求张兆和,最终打动其芳心,修成正果;也从侧面勾勒出动乱年代沈从文在湘西、四川、北京、上海、青岛之间辗转,最后落脚北京的早年生活轨迹。
徐辰老师的这篇《铁翼雄风》追述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空战。在一战中,交战双方纷纷改进技术装备、革新战法,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厮杀,造就了一批年轻而功勋卓著的空军战士。他们创造纪录,也陨落长空,在整个战争期间,有超过一万五千五百名飞行器中的好小伙长眠不醒。
清代诗人陈裴之倜傥风流,仕途顺遂。正妻汪端出身书香世家,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女诗人和女学者,两人谈诗论事,谓为美谈。妾紫姬,温柔贤淑,嫁给陈裴之后,照顾大妻,侍奉公婆,无任何怨言。《三人行》一文正是描写了此种“中妇温柔大妇贤”,只是外人看似的完美,或许是以一名女性的过早凋谢为代价的。
  曾在《读库1502》发表《里约大冒险》的张玥去里约走访城市贫民窟之前,曾到巴西人口最多、最富有的城市圣保罗,收集有关巴西城市治理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巴西高度不平等的土地与住房分配现状及其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围绕“占领城市运动”——无房者有组织地占领城市中的闲置楼房并在里面居住,对圣保罗的地方政治与住房政策进行深度调研。《“占领圣保罗”》展示了她拍摄的大量一手照片,以及搜集资料、各方约谈、实地走访的全过程,为席卷全世界的城市化问题切入了新的思考维度。
1994年,俞晓群被任命为辽宁教育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最让他兴奋的事情就是“新世纪万有文库”的探讨与启动。当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风靡一时,辽宁教育出版社冠以“新世纪”,以示时代差异。1995年到2002年的八年间,“新世纪万有文库”遍寻海内外各学科专家推荐书目,共出版了六辑近千册书。《“新世纪万有文库”日记》记录下这一出版计划从孕育、成长到终结的过程,不仅是一份丰富生动的编辑出版笔记,也是一张作者学习、生活、工作的履历。
四个多世纪以来,莎士比亚一直充当着跨越文化、意识形态、宗教、民族以及人类定义和区分身份认同等种种藩篱的重要纽带。希望相互对抗和隔阂太久的人类,在共同参与的对话中重归于好,达到同一性。《在德黑兰读莎士比亚》一文写了莎士比亚是如何成功地使其作品变成一个让大家都能相会的地方。
《明星与素琴(上)》刊于《读库1505》,《明星与素琴(下)》继续讲述贺明星与王素琴两位年轻人的故事。王素琴来到江西之后的生活慢慢展开,通过两人之间的信件,试图解答这对革命同志为什么主宰不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只能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彳亍向前。这不仅是贺王二人的私人史,也是一百年来国人的集体命运。
在《拉撒路之池》中,洪韵以DC漫画公司出版的超级英雄系列作品为例,探讨一个形象的设定对漫画产业的意义。对于创作者,真正挖掘出超级英雄背后的人性,避免偏重动作,探索叙事层面更多可能性是贯穿始终的难题。
“情书圣手”沈从文的恋爱观是怎么形成的?《恋爱中的沈从文》一文叙述了沈从文经历过受伤的初恋、近距离体察过他人恋爱的甘苦后,依然真诚、执著地追求张兆和,最终打动其芳心,修成正果;也从侧面勾勒出动乱年代沈从文在湘西、四川、北京、上海、青岛之间辗转,最后落脚北京的早年生活轨迹。
徐辰老师的这篇《铁翼雄风》追述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空战。在一战中,交战双方纷纷改进技术装备、革新战法,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厮杀,造就了一批年轻而功勋卓著的空军战士。他们创造纪录,也陨落长空,在整个战争期间,有超过一万五千五百名飞行器中的好小伙长眠不醒。
清代诗人陈裴之倜傥风流,仕途顺遂。正妻汪端出身书香世家,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女诗人和女学者,两人谈诗论事,谓为美谈。妾紫姬,温柔贤淑,嫁给陈裴之后,照顾大妻,侍奉公婆,无任何怨言。《三人行》一文正是描写了此种“中妇温柔大妇贤”,只是外人看似的完美,或许是以一名女性的过早凋谢为代价的。
苏联的最后一天 豆瓣 谷歌图书
Moscow, December 25th, 1991
    
      8.3 (5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康纳·奥克莱利
      
    
  
    
  
    
      译者:
    
    
      
        
        沈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苏联是在枪林弹雨中建立起来的,却是通过政令解散的。
爱尔兰记者奥克莱里是苏联解体的见证者,在本书中,他以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为框架,围绕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斗争,将苏联最后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败、人心向背,用细致可靠的描写,表现得清晰而传神。
苏联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最集中地体现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人身上。每个人都看着他们,“就像狼群等着最强壮的两头狼对峙”,看谁会成为领导者。卑微不是戈尔巴乔夫的脾性,宽宏大量也不是叶利钦的风格。两人从最初的联手合作,到后来的冲突不断,终于变得势同水火,各不相让。最终,戈尔巴乔夫不能很好地判断他的人民,在自我认识上更加糟糕,而叶利钦则在动物般的直觉下,听到了远处历史车轮的轰隆声。
  爱尔兰记者奥克莱里是苏联解体的见证者,在本书中,他以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为框架,围绕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斗争,将苏联最后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败、人心向背,用细致可靠的描写,表现得清晰而传神。
苏联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最集中地体现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人身上。每个人都看着他们,“就像狼群等着最强壮的两头狼对峙”,看谁会成为领导者。卑微不是戈尔巴乔夫的脾性,宽宏大量也不是叶利钦的风格。两人从最初的联手合作,到后来的冲突不断,终于变得势同水火,各不相让。最终,戈尔巴乔夫不能很好地判断他的人民,在自我认识上更加糟糕,而叶利钦则在动物般的直觉下,听到了远处历史车轮的轰隆声。
耶路撒冷三千年 豆瓣 Goodreads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7.0 (36 个评分)
    
    
  
    
      作者:
    
    
      
        
        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
    
    
      
        
        张倩红
      
    
      
        /
        马丹静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
        - 1
      
    
    
  
  
    你会忍不住爱上这座城市,它是人类的瑰宝。而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 ——比尔•克林顿(美国前总统)
西蒙•蒙蒂菲奥里扎实的研究功底,栩栩如生的讲述能力,使得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将这本书视若珍宝。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1年年度选书,基辛格视 若珍宝的经典巨作。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更是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西蒙•蒙蒂菲奥里扎实的研究功底,栩栩如生的讲述能力,使得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将这本书视若珍宝。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1年年度选书,基辛格视 若珍宝的经典巨作。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更是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错引耶稣 豆瓣
Misquoting Jesus: The Story Behind Who Changed the Bible and Why
    
      8.3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巴特•埃尔曼
      
    
  
    
  
    
      译者:
    
    
      
        
        黄恩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5
      
    
    
  
  
    2011年6月的《读书》上,登载了周颖的一篇书评“新约圣经:绝对神授还是历史产物”。介绍这本被华盛顿邮报评为“最不可能成为畅销书的畅销书”。《错引耶稣》2005年在美国出版,之后连续九周名列《纽约时报》的畅销榜,至今销售约三十八万册。《错引耶稣》的主要内容就是用严谨、确凿的证据和深入浅出的文字,来说明《圣经》的经文不是一成不变的神授本源,是什么人、为着什么缘故改动了经文。 如周颖在文章中所说:“《错引耶稣》推理严谨、行文生动,确属深入浅出、庄谐并蓄的雅俗共赏之作。倘若读者要找一本经文校勘学的入门书,或想要了解新约的传播史,或希望略知一二美国当前的经文研究动态,此书值得尝试。”
  
  太平天国 豆瓣
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
    
      8.0 (24 个评分)
    
    
  
    
      作者:
    
    
      
        
        史景迁
      
    
  
    
  
    
      译者:
    
    
      
        
        朱庆葆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豆瓣
Treason by the Book
    
      8.3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史景迁
      
    
  
    
  
    
      译者:
    
    
      
        
        温洽溢
      
    
      
        /
        吴家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满清政权何以维持长达二百六十年的统治,其中的重要关键是满人入关之后即逐渐意识到,单凭武力是不足长治久安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思想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接受满人的统治。雍正刊刻印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更蕴含了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本书讲述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形成、流传、禁毁的细腻过程,乃由其间横生的诸多耐人寻味、匪夷所思的枝节,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