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灵性
宇宙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universes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D·巴罗 译者: 李剑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4
头上的星空,自古以来就激发着人类无尽的好奇和想象。为了解释我们所见的宇宙,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牛顿、康德到爱因斯坦,再到现代学者对爱因斯坦宇宙学方程组的艰难求解,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描述了种种面貌不一的宇宙。有的以地球为中心,有的以太阳为中心;有的宇宙空空如也,有的则如瑞士奶酪般;有的反复膨胀又收缩,有的则永远在膨胀;有的其中的自然常数也会发生变化,而有的则允许时间旅行,回到过去……
而在最新的多重宇宙论中,可能的宇宙不只限于理论,而是真实的存在,数量更数不胜数,其中的自然法则可能各不相同。哥白尼告诉我们,我们的行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现在,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就连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同时,对于宇宙的追问不只是个科学问题,也会涉及哲学问题。宇宙是随机的,还是设计的,怎么恰恰允许星系、恒星、行星、生命乃至你我的出现?我们会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的宇宙中而浑然不觉吗?
身为知名的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作者将在这本宇宙之书中带领我们回顾历史,追踪现代天文学的前沿进展,纵览“奇异得超乎我们想象”的万千宇宙。
身体的力量 豆瓣
作者: (美)科尔曼 译者: 樊伟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05 - 6
一部既简单又精彩的论述,告诉你人体令人惊异的自我恢复功能——并介绍了人们利用这种力量战胜疾病的方法。此书曾被英国《好书指南》杂志的读者评为过去20年来100本最佳图书之一。
梦境世界的语言 豆瓣
作者: [英] 方坦纳 译者: 李洁修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 1
编辑推荐:本书是《语言奥秘丛书》的一种,是西方学者研究与解剖梦的语言的一部心理学著作,介绍梦的概念与梦的类型。力求依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西方精神分析理论,对梦境世界的语言做出破解,力求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大脑活动的未知部分。梦境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我们为什么会梦?怎样 做梦?梦能控制吗?梦对心情有什么影响?不同类型的梦是否喻示了什么?本书都有所涉及,可供参考。
呓语梦中人 豆瓣
作者: [英] 亚历山大·考麦尔·史密斯 译者: 陈黎 重庆出版社 2007 - 5
《呓语梦中人》简介:夜晚,安格斯来到你的梦中,其实正是他的到来才带给了你美妙的梦。 你或许只见他掠过石楠,但你可知道载梦的袋子他时刻带在身边,因为他是梦神——梦之给予者。 你只需与他目光相接,便会坠入爱河,因为他是爱神——爱的使者。
安格斯是梦之神、也是爱之神和青春之神。凡见到他的都爱他;无一例外。他们等他经过,请求他送一个爱梦,梦见将成为自己情人的男人或女人,他总是答应的,他从不拒绝。假如拦住他、请求他的人是女孩或女人,她会得到一个吻。
这一生为何而来 豆瓣
作者: 【德】伯特•海灵格 著 / 嘉碧绿·谭·荷 译者: 陈丽芬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是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基于访谈基础上的传记,是全面了解海灵格本人和其思想的必读著作。在书中,海灵格首先公开畅谈了自己的一生,畅谈命运、和解以及幸福之道。
海灵格一生都在探讨人心该安于何处的问题。人的一生为何而来?这辈子会受到和平、喜悦、爱的序位的支配和左右吗?通览本书,人们可以领略到海灵格在“爱的五个同心圆”“良知与罪恶”“和解”“幸福之道”“给予和接受”等重要议题上的独到见解,引领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和人生。
万法简史 豆瓣
作者: 肯·威尔伯 Ken Wilber 译者: 廖世德 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
本书作者被誉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是后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家,本书堪称后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气魄宏大,内容丰富,观点既融合了东西方在该领域该学科中研究的精华,又贯穿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不凡见解。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娓娓道来,对我们人生的重大问题。对我们面临的困惑和不安给予了富有创见的解释。这些问题包括男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环境的持续破坏、差异性和多元化、受压抑的记忆以及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地位.等等。
隐藏的现实 豆瓣
The Hidden Reality: Parallel Universes and the Deep Laws of the Cosmos
9.5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布赖恩·格林 译者: 李剑龙 / 权伟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7
自古以来,“宇宙”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但在本书中,超级畅销书作家格林将以他那招牌式的睿智和幽默告诉你,我们的宇宙可能并非唯一的宇宙,他会带你游历梦幻般的各种平行宇宙。他将告诉你,我们的宇宙不过是无数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这些平行宇宙的图景更是匪夷所思:百衲被多重宇宙、暴胀的多重宇宙、弦的多重宇宙、量子多重宇宙、全息多重宇宙、虚拟多重宇宙和终极多重宇宙。即使你对世界的认识不因本书而颠覆,你的视野也会因此极大地拓展。
让寂寞来,让寂寞走 豆瓣
作者: 吴九箴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5
为什么你会寂寞?为什么拥有一份爱,让你更寂寞? 寂寞来自长期忽略了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孤寂、来自被社会遗弃的孤单、来自被人排挤的寂寞、来自内心深处的莫名空虚,更有可能是来自童年时期受到伤害后,长期内化出来的恐惧和不安。作者认为,挣脱寂寞的方法,就是要勇敢承认你的寂寞,接纳你的寂寞。因为,那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珍贵体验。在寂寞来袭时,只有保持清醒与觉知,勇敢地睁开内在的眼睛,观照它的虚幻不实,看清它内在的真面目,从源头把寂寞解构掉,才能远离苦恼和寂寞,永远自在无碍。在本书里,作者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各式各样的真实案例,提点出现代人面对寂寞与爱情时应有的27个觉醒,更以浅显而具有禅意的笔触,引导因寂寞或爱情而失去信念的现代人,走出自我构筑的虚迷幻境,活出快乐的人生。——当你头也不回、勇敢地走出寂寞时,你已为自己塑造了未来人生的意义,以及千百个活下去的理由。让寂寞来,让寂寞走,抚慰受伤的心,找到真正的幸福、平静和喜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易读书讯一本名为《让寂寞来,让寂寞走》的书近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用佛学和心理学解读寂寞的书。在本书里,作者运用佛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思想,解读了现代人最普遍的情绪问题——孤独和寂寞的问题。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各式各样的真实案例,解释了寂寞的源头,以及爱情与寂寞的关系。
据这本书的出版方称,“哥吃的不是面,而是寂寞”是近年网络上最为流行的句式之一,“寂寞党”成为百度2009年度搜索风云榜“十大网络流行文化”之一,近年来很多女性,因为婚后和伴侣无法沟通,感觉孤独寂寞而主动提出离婚,同时,我国孤独症的发病率也已达到1%,比20年前提高了100倍,可以说孤独和寂寞是现在中国社会最普遍的情绪问题,甚至慢慢深化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第一家80后心理咨询机构,心灵安全岛的首席心理咨询师四四对记者说:“现在,我们非常需要这样一本书,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寂寞,看清掩饰寂寞的那些举动,我们不自知地用爱情、焦虑、忙碌、信息、美食、八卦、信仰……填满自己,其实抗拒的还不都是寂寞?”
在这种形势下,《让寂寞来,让寂寞走》的出版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应,对于人们解除寂寞的情绪有直接的作用,堪称一本关于爱与寂寞的心灵觉醒之书。
《让寂寞来,让寂寞走》作者吴九箴认为,寂寞来自长期忽略了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孤寂、来自被社会遗弃的孤单、来自被人排挤的孤独、来自内心深处的莫名空虚,更有可能是来自童年时期受到伤害后,长期内化出来的恐惧和不安。作者以浅显而具有禅意的笔触,提出现代人面对寂寞与爱情时应有的27个觉醒,并认为,在寂寞来袭时,只有保持清醒与觉知,勇敢地睁开内在的眼睛,看清它内在的真面目,从源头把寂寞解构掉,才能远离苦恼和寂寞,永远自在无碍。应该勇敢地让寂寞来,让寂寞走,这样才能抚慰受伤的心,找到真正的幸福、平静、快乐的生活。
据这本书的出版方称,《让寂寞来,让寂寞走》的作者吴九箴,是台湾著名的心灵导师,其作品在台湾、香港及马来西亚等地区屡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文章及“吴九箴语录”已经被中国网友在博客、论坛中广为转载,本书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
吴九箴是台湾嘉义人,曾任记者和专栏作者,幼年时家里贫困,要打工又要上学,觉得生活很苦。长大以后又为感情事烦恼,觉得人生很苦,于是开始努力钻研佛学与心理学,希望能从此离苦得乐。在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之后,他创造出一套“自力觉醒”的方法,重塑心灵的平静和安乐。
据悉,吴九箴另一本用佛学和心理学解读烦恼的书:《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给你的每一张牌》也将于近日出版。
2012心灵重生 豆瓣
作者: 李欣频 / 章成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11
《2012心灵重生》:玛雅历预言:2012年12月,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2012年太阳风暴可能突袭地球
中国的易经、推背图也将特殊的时间点指向2012
侵袭中国的大暴雪、南部大水,印度、墨西哥大旱,希腊与加州大火,印尼大地震,非洲粮食危机,日益肆虐的H1N1、飞机事故频发、金融海啸……以及你的身体、家庭、工作、金钱、人际关系、心境上的骤变……都与2012息息相关。
如果我的生命只到2012,那么原定的人生计划还有什么意义?保险费还要继续缴吗?我还需要存退休金吗?我宝贵的时间应该拿来旅行还是拿来工作赚钱?如果2012什么事也没发生,地球依旧如常地运行,没有比较好,也没有比较差,那么我停了保险、停了工作,到2012之后该怎么办?
2012是地球变动的概念词,2012的影响现在已经开始,也不会在2012年结束。2012预示着许多重大变动,而变动本来就是人生中的常态,我们该思考的不是如何避免变动,而是要如何活在“当下”,学习“放下”,以充满宁静、友爱的心态来面对世界。
宇宙之愛 豆瓣
Cosmic Love: Secrets of the Astrology of Intimacy Revealed
作者: 珍.史匹勒 / Jan Spiller 译者: 韓沁林 積木 2013 - 4
本書特色
1. 占星大師珍.史匹勒繼《靈魂占星》又一探索親密關係力作
2. 結合心理學與靈魂演化論,闡釋當代占星學的深刻內涵
3. 從星盤的南北月交點分析前世今生的心理癥結
4. 提供建立∕改變∕修補∕轉化親密關係的關鍵秘訣
你是否曾對某段關係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你們彼此是靈魂伴侶還是業力伴侶? 初見面時一見如故還是格格不入? 你相信今生的相遇是為了過去的約定嗎? 如何在今生透過某種交流互動,讓雙方靈魂共同獲得療癒? 以上種種困惑,本書中都有詳細的說明,而「愛」,則是一切終極的答案。
「月亮交點」指的並非實際的星體,而是月球繞地球的軌道與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交錯時形成的點,其中北交點是月亮從黃道面南方往北方升起時交叉出的點,而南交點則是月亮從北方往南方下降時交叉出的點,南北交點永遠形成180度的對分相。
占星學中的南北交論點有濃厚的宿命觀,學理上認為南交點是令我們產生執著的領域,這可能和我們的家族、童年或過去世有關,也代表前世個性中被過度強調的部分;而北交點則描述今生應該發展的生命課題,在這些我們不熟悉的生命領域中,則亟需心理上的轉換和意識上的覺醒。
本書利用星盤比對的方式,解說業力的交互作用,從占星、心理與靈性的角度,驗證南北交點對每個人一生的深遠影響,更將之視為解析雙方親密關係的重要指標。
每個人的靈魂都處在成長的過程,人際關係中的業力之輪也不斷運轉,茫茫人海中,家人、朋友和親密伴侶甚至「宿敵」來到世間,都是注定與你∕妳我相遇,試圖達成和諧的互動,完成生生世世的演化任務。
本書以月亮南北交點的觀點演示「前世種什麼因、今生結什麼果」的宇宙原則,針對每對關係命盤上的月交點的位置、落入的星座、宮位及相位,逐一闡明靈魂在累世所遭遇到循環式的匱乏、過度、侵略、傷害與報復。然而可貴的是,本書擺脫玄奧僵化的宿命式思考,告訴你該如何理解災厄、看待關係、回應歷練、撫平創傷……,最終能有意識地選擇同情或原諒自己和對方,拒絕再扮演極端的角色,達到自我成長、創造雙贏的恆久平衡關係。當然,每次的挑戰與災難,都讓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覺知、更正面的方式來體驗生命中的各種「愛」。
享譽全球的占星家珍.史匹勒在這本權威著作中,示範如何將占星學原則實際運用在親密關係的互動,並為僵滯不前或遭挫敗、誤解的關係,提供前世今生的理解角度和具體可行的轉化建議。她超越了一般人所熟悉的太陽星座與性格分析套路,深入探索本命盤上北交點──地球、月亮及太陽軌道交會──的重要意義。
書中利用星盤上北交點的位置,分析每個原生者與生俱來的天賦能為親密關係帶來何種餽贈,他們該如何看待關係並與其互動,也點出原生者潛意識中存在著阻礙進一步發展關係的迷思,以及如何尋求解套與療癒。
本書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讀者用正確的方式把愛帶進生命裡,並透徹體悟宇宙之愛的真正力量。
叢書系列:Light+
規格:平裝 / 464頁 / 17*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1838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29965
https://www.book4u.com.tw/book_Detail.asp?goods_ser=kk0349323&flag=1
變異三王星 豆瓣
The gods of change : pain, crisis, and the transits of Uranus, Neptune, and Pluto
作者: 霍華.薩司波塔斯 / Howard Sasportas 译者: 魯道夫、陳燕慧 春光 2013 - 5
英國心理占星學中心創辦人 霍華.薩司波塔斯 最具指標性作品
占星學高階行運的精闢說明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行運入各宮及其他行星的完整詮釋
闡明個人課題、人生藍圖、危機和轉機的思考重點
是一部極具特別指標意義的專業占星學習用書
第一部:
介紹作者對占星學的基本立場與態度,隨後帶入本書主題,亦即看待三王星(天王、海王、冥王)帶給個人的課題時,特別需要強調的省思重點。有助於讀者在學習時,有正確和正面的態度,不會對三王星有錯誤和恐懼的認知。
第二、三、四部:
詳述三王星的相關內容。先由行星的故事、軼事,該行星最重要的詮釋意義,神話上的起源、典故等完整的資訊說起,讓即使是外行讀者都可以對該行星有清楚的認識。接著再依序詳述,當該行星行運至與出生星圖之行星產生相位時的可能詮譯,以及當該行星行運進入各宮位時的代表意義。
第五部:三個作者曾處理過的精采案例做實例說明。
叢書系列:命理開運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7236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31385
你可以通灵 豆瓣
Acient Teachings for Beginners
作者: [加拿大] 道格拉斯·德龙 译者: 彭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 7
本书是一部心灵进化与灵性成长教程,内容详尽、密集,包含具体的练习与实验,可以帮助你全面开发自己的灵性潜能。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超自然能力,通过学习这个教程,你可以开发出灵视力、灵听力、超感应力,学会观察人体气场、解读气场颜色,还可以与自己的天使、指导灵进行交流。
璀璨的暗夜之旅 豆瓣
作者: 阿瑪斯 译者: 林群華 心靈工坊 2012
A. H.阿瑪斯,一位整合理論家、神祕主義者、靈性導師、長青哲學的代表性人物。
十四篇自在流動的日誌,記錄了難以言喻的、珍貴而真實的證悟旅程!
我默觀著親密與甜蜜感滲透我的胸膛,我發現身體失去了平常的界線;現在它成為了萬有。在我身體胸腔的部位,這萬有的合一是一種甜美的親密感。對死亡的默觀引領我進入了萬有背後神祕的黑,我因而有機會經驗到我的身體就是萬有。
突然之間,我的意識浸淫在絕對之境的寧靜裡。這時縱深、親密性、奧祕和光出現了。我成了一片玄奧的寂靜,我看見周遭的車子都漂浮在黑色的浩瀚裡。整座橋都飄浮在我的遼闊裡,包括我的車子在內。所有的現象,橋和夜空,都是從我神祕的縱深裡生起的閃爍顯相。這顯相美得璀璨,黑色的奧祕滲透了它的每一處。
我不是在開車,而是目睹一切現象在我面前展開,包括車子的動作,還有握著方向盤的手。這真是一個魔幻世界。
我既是個體性的靈魂,也是無限寬廣的絕對之境,看似矛盾的它們合而為一了。
兩者合一,如此不可分割,彷彿絕對之境是身體,而靈魂是身體的臉一樣。靈魂極其纖美、晶瑩,深深屬於絕對之境。
本書特色
.前所未見地以精確細膩、誠實探究的心理學語言,完整地具體描述了逐步揭露內在絕對之境的歷程。
.本書是通往空有不二實修道路上的無私導覽和指引,也是靈性出版品裡未曾見過的、示現於精微次元的開悟自傳。
佛说死亡 豆瓣
作者: 海波 2007
本书立足传统文化结合死亡学最新研究视域,对人类能否破解死亡之迷、死亡是否为生命的终结、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何在、中国传统的死亡心理是怎样的、佛经为何被西方学界乃至社会奉为“死亡学宝典”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探讨。
奥卡人的新生 豆瓣
作者: 史蒂夫·赛因特 译者: 朱燕楠 / 朱晓垚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 4
内容简介:
五位传教士遇害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他们的生平也一直感动、激励着无数人的心灵。然而,那次事件却留下了重重的疑团和迷雾,许多至关重要的细节和原因仍然不得而知。谁能再度开启这段尘封的往事呢?
史蒂夫·赛因特,罹难者纳特·赛因特的儿子,承担起这份使命。像爱的使者一样,他携家人返回厄瓜多尔丛林,来到瓦达尼人(奥卡人)中间,把他们当作朋友,甚至家人,尽管他们中间有人曾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
《奥卡人的新生》既是跨越时空的历险记,更是灵魂的诉求。史蒂夫在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里穿梭,最终揭示了父亲惨遭杀害的真相。随着事件的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史蒂夫也越来越迫切地面临着新的使命:引导瓦达尼人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
《奥卡人的新生》精彩书摘一:
凶手给传教士的儿子洗礼
我们准备洗礼。凯西想让基莫和代乌威为我们施洗,他俩都是令我尊敬的勇士,他们待我如同家人一般。我完全同意凯西的选择。
当我们低下头后,基莫向上帝祷告:“很多年前,我们来到这里做了一件大大的坏事。如今,我们靠你的恩典和心中的圣灵回来做一件好事。我们把这四个年轻人领进水里,他们要抛弃旧的生活方式,向你明示他们真心跟随你独生子耶稣的带领,沿着你的路走下去。”
当基莫在祷告中称他和代乌威熟悉这片沙洲时,我才恍然大悟:为我们洗礼的这两个人正是杀害我父亲及其同伴的凶手,而且就是在此地刺杀的!很难想象,这么慈爱和善的男人居然能下此毒手。我没有忘记丧父的痛苦,但我同样无法不爱基莫和代乌威,不爱那些与我们一同造访这个可怕奇妙之地的瓦达尼人。
接着,基莫和代乌威领着我和凯西、昂卡耶、伊尼瓦走下河,将我们的整个身体没入水中。当我们被扶出水面时,他俩告诉我们要跟随上帝的脚步快乐和平地生活。
我们回到河滩,围成一圈聆听代乌威祈祷。一向寡言少语的代乌威对上帝说话时却滔滔不绝。我睁开双眼,心里纳闷有这么多东西值得一看的时候为什么非要闭上眼睛。沙滩上,就在我们的圈子中心,落着一只鲜黄的蝴蝶,酷似爸爸的小飞机。
代乌威终于发表完了对上帝的演说,而蝴蝶仍停在那里,恰巧在亨利56遭劫的地方。我想问问基莫和代乌威为什么要毁坏飞机,可我不知怎样开口,雷切尔姑妈也肯定不会同意。我也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刺杀爸爸和他的朋友们,但我依然难以启齿。当时我还太小,意识不到我们的举动有什么不寻常。可在别人看来,凯西和我竟然在同一个地方由刺杀我们的父亲并用砍刀将他分尸的人来洗礼,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雷切尔姑妈热爱这些人,甚至在他们刺杀传教士之前就一直为之祈祷。我以姑妈为榜样,从没想过要记恨这些人。
祈祷完毕,瓦达尼勇士领我们四人钻进河滩旁的丛林,指着一根树桩说:“那五个外来的基督徒曾在这棵树上建造过夜的小屋,他们是来传福音,教我们好好生活的。”他们的尸体就埋在树下。当时没有人想到,我们中的一人也将终老于此,并葬在这里。更没有料到的是,亨利56有一天会在此地重现。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妈妈注意到有四朵鲜红的小花簇拥在墓地附近。真奇怪,为什么不是五朵?随后,雷切尔姑妈在不远处又发现了另一朵。我想起来了,艾德·麦卡利没有和爸爸、吉姆、罗杰、彼得一同下葬。他的尸体在下游被发现,离此地太远,无法妥善运回来安葬。那么,第五朵鲜花一定是为艾德叔叔绽放的。
和平之子 豆瓣
作者: 唐·理查森 译者: 钟宜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 - 4
《和平之子》主要内容:新几内亚原始丛林中的沙威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以杀戮为乐,以背叛友谊为信仰。世代相传的仇恨,永地休止的屠杀,使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可言。这让沙威人身处险境却习以为常。
然而,沙威人也渴慕和平。当地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两个部落互换男孩作为“和平之子”,便可换来和平。但寄希望于两个弱小生命的和平一定是短暂而脆弱的,时隔不久,部落间便会发生新的杀戮,仇恨之火再次燃起。沙威人因此陷入冤冤相报,濒临灭绝的境地。
穿越荣耀之门 豆瓣
作者: [美国] 伊丽莎白·艾略特 译者: 朱燕楠 / 马晓垚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 2
内容简介:
1956年,五名立志将福音传播到丛林深处的传教士,放弃了舒适安宁的生活,冒险深入厄瓜多尔原始丛林,希望向印第安土著部落奥卡人宣讲福音。不幸的是,他们刚踏上部落的领地,就遇难身亡。尽管他们手中有枪,却始终未扣动扳机……
从不欢迎外来者的奥卡人,起初并没有拒绝传教士的礼物和友好。经过无数次试探性接触后,五位传教士觉得机会成熟,决定于1956年1月的某天,准备与奥卡人进行一次关键性会面……
五位年轻人的妻子不约而同地屏息守候在收音机旁等待回音……
《穿越荣耀之门》评论
这本书应该被每一个基督徒的图书室收藏,它使我们看见那些致力于福音使命的家庭,是怎样给出了一个“标竿人生”的定义。
——亚马逊读者 评论节选
这本书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真实地信靠上帝究竟能有多少?
如果我们被呼召,我愿意放弃些什么?
我会牺牲我所喜欢的舒适生活吗?
我会牺牲自己计划好的人生吗?
比牺牲自己这些更难的,是如何面对我们的妻子或丈夫。我愿意冒着牺牲他/她的危险,开始一段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旅程吗?甚至我们永远都不能再见面,直等到天堂相会的日子?
本书将这样的信仰历程,属灵的挣扎,神的作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激励。
——亚马逊读者 评论节选
《穿越荣耀之门》评论
尾声一
1958年11月
从那个星期天下午到今天,将近三年过去了。此刻,我正坐在棕榈滩西南方不远处的提瓦努河畔的一间小茅屋里。在三米开外的另一间茅屋里,坐着杀害我丈夫的七人中的两个。其中一人叫吉基塔,他刚给三岁半的瓦莱丽烤了一只大蕉。为了喂饱在这块空地上居住的十来个奥卡人,吉基塔的两个儿子扛着制作精巧的吹箭筒到丛林里打猎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种事只有那位能让斧头漂起来,能让日头停下来,能将活物的气息掌握在手中的全能的、永远的上帝才办得到。
五位传教士死后,宣教飞行团契继续给奥卡人空投礼物。他们依然友好地接受,但我们知道再也不能以此判断他们的态度了。
飞行员纳特的姐姐雷切尔·赛因特依然在黛玉玛的帮助下潜心研究奥卡语。黛玉玛与其他几千印第安人一起,渐渐认识主耶稣,并开始祈祷,让上帝光照她的部落。
1957年11月的一天,我正在阿拉胡诺麦卡利一家原来的工作站里,突然来了两个克丘亚人。他们从库拉赖河赶来告诉我们,有两个奥卡妇女在他们家里。我立即跟他们走,在搜救队曾住过一夜的克丘亚人居住地,见到了曼卡姆和明塔卡。明塔卡是曾到“棕榈滩”与传教士见面的两个女人中较年长的一位。
后来,这两位妇女与我一起回到了山地亚。我开始在那里跟她们学语言,并不断祈求上帝领我们进入她们的部落。上帝最初的回答出现在《尼希米记》九章19节和24节的应许中:“你还是大施怜悯,在旷野不丢弃他们。白昼,云柱不离开他们,仍引导他们行路;黑夜,火柱也不离开他们,仍照亮他们当行的路……这样,他们进去得了那地,你在他们面前制伏那地的居民……都交在他们手里。”
当雷切尔和黛玉玛从美国访问归来后,我们去看望她们。这三位奥卡妇女在分别十二年之后,再次见面了。她们打算携手重返部落。1958年9月3日,她们回去,让族人明白了那些友善的外人是带着爱来到丛林的。三个星期以后,她们又回到阿拉胡诺,玛吉·赛因特和我一直在那里等着。她们又带来了七名奥卡人,还邀请我和雷切尔去部落里与族人一起生活。
于是,我们在1958年10月8日来到奥卡部落。期待已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奥卡人很友好,且乐于助人,待我们像亲姐妹一样。不但帮我们盖房子,还把肉和树薯分给我们吃。他们说,杀死传教士只是因为错把他们当成了食人者,当初下手的根本原因是恐惧,现在他们后悔了。
但是我们知道,那并非意外。上帝总是按他自己的意志行事。来自很多国家的信件提到,上帝借五位传教士的经历影响了成百上千的人,因为他们坚信“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因此,我们请求那些为我们祈祷的人继续祈祷。虽然我们进入了这个部落,但也不要忘记这仅仅是个开端。
身体的乡愁 豆瓣
作者: 林东林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得主、《乡关何处》作者野夫:东林兄的这部《身体的乡愁》,是一部奇特的随笔集。 看似东拉西扯,却又自成章法。涉及知识甚广,探索 人类身体日渐麻木 的诸般感觉,引经据典且兼以个体回忆,文笔散淡而韵味十足。 这是中国文人少有的一路刀法,是一种很难 归类的文体实验。
本书作者林东林:我一路跋山涉水、开疆拓土, 笔 下 的文字自己流淌漫溢,流出我心里的堤坝和围墙,从世界的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从一条河流旁边到一座远山 旁边,带着那些地方的气味、情绪、植物、水土、人群和街巷,筑建起一个 用身体感受来的皇天后土和山河大地。
找不回来的,都是乡愁 。20 年市井,10 年城市,在乡野和繁华的穿越徘徊中,寻味我们丢掉的饥饿、疼痛、味觉、触觉、自由、行走、美学和灵性,找回一个素朴而干净的自我! 在《身体的乡愁》中,作者讲述了我们的八种“身体乡愁”。 本书带你回到乡野和市井,回到生活的本义,回到身体原来的细腻和温婉,寻找味 觉、体会饥饿、感悟疼痛、领会五官;回到慢、空和静的美学,体念孤独和归属,找回 灵性,拯救我们沦陷、污染了的身体场、生活场、美学场和精神场。
生死無懼 豆瓣
作者: [美国] 索甲仁波切 百善書房 2004 - 6
索甲仁波切以活潑易懂的筆調,深入淺出的闡明生死的真相,並以三百六十五天為順序,每天寫就一則精闢的文章,幫助忙碌的現代人,利用瑣碎的片段時間,隨時反省生命;也可以運用信手拈來的雋永詞句,釐輕紛亂的思緒,每天只要給自己三分鐘,就能擷取大師的智慧,激發人生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