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灵性
老鷹的贈予-唐望故事 豆瓣
作者: CASTANEDA, CARLOS魯宓譯 方智
存在的回憶開始鮮明地出現,粉碎了他對於內在意識與外在現實的確定。本來應該是很單純的直線式敘述,在「遺忘的回憶」出現後,時間的順序開始錯亂,而卡斯塔尼達仍舊本著報導而不分析的寫作風格,使本書後半部的時空交錯變得異常複雜。眾多的人物陸續上場,唐望的觀念開始擴張。這是第二階段的特色,也是學習上竹必經歷程。一切開始由簡入繁,幾乎令人無法應付,這種情況要在日後才會改善,再度由繁化簡。
那些彷彿無中生有的回憶,在第四本書以nagual一字來代表的神祕境界,在第五本書是「第二注意力」,而在本書中成為「左邊意識」;而屬於日常理性的tonal,也就是成為「第一注意力」與「右邊意識」。左邊與右邊兩種意識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只是我們學習熟悉了右邊,而荒廢了左邊。當左邊意識出現時,會發生違反現實常理的現,易被大驚大怪地當成神通奇蹟來追求,其實兩者是平等的。唐望說:「一個常犯的錯誤是:人們易於高估了左邊的意識,被它的清晰與力量所目眩神迷。在左邊意識並不表示一個人立刻擺脫了所有愚蠢;它只代表一種擴展的知覺能力,更能夠學習與了解,以及更能夠遺忘……
相對於「遺忘的回憶」的是「生命的回顧」,這是卡斯塔尼達首次有系統介紹的一種巫術做法。其中的道理單純而又徹底,說來容,做起來卻難如登天,而唯一的阻礙只是個人的自我。「遺忘的回憶」與「生命的回顧」帶來了一種劇烈的人格轉變。卡斯塔尼達發現他擺脫了他個人舊有的心理模式,達到一種超然的「無形」狀態,能夠專心沈浸於當下的行為。然而,這種在其他神祕學中汲汲追求的境界,在這裡馬上落實為一種學習的過程而已:「無形是另一種弱……在無形中沒有任何既定的情緒力量……無形的一項特質是能夠沉浸於當下的行動,自然也就延伸到一切行為,包括反覆無常與自卑自憐,使行動與目標之間產生難以置信的鴻溝……」卡斯塔尼達一直試圖用言語文字來為唐望的巫術建立系統,在本書中可以算是達成了一個雛形。
內在的火焰-唐望故事 豆瓣
作者: CASTANEDA, CARLOS魯宓譯 方智
此書是卡斯塔尼達第七本關於他的老師唐望的記錄,他在一九八四年時出版了本書。這從他在第四本書結尾與唐望告別之後,已經過了幾乎十年之久。在此書,他首先回溯了唐望知識的歷史傳承,說明了唐望的巫術觀念是淵源於古老的南美洲文化,具有無限久遠的歷史,以及難以想像的轉化歷程。在先前的著作,唐望知識所具有的特性,一種對於世俗價值標準的扭轉與重新定義,在這裡找到了歷史上的依據。唐望說:「真正的神祕是知覺。不是我們去知覺什麼,而是什麼我們知覺。」
唐望在卡斯塔尼達一系列著作中所一直強調的,是個人行動與體驗的重要,及言語描述的限制。唐望的奇妙戰士世界在此落實於日常的現實,而仍然保持著非比尋常的態度與做法。卡斯塔尼達個人對於巫術觀念的誤解與轉化,經過了六本書迷宮式的探索之後,總算在這本書裡穩定了下來。本書所闡明的能量放射觀念,成為新一代的巫術理論基礎。事實上,稱之為「巫術」已經是不正確了。這些觀念的描述方式具有一種客觀科學調查的包容性,是傳統亦學所缺乏的。
寂靜的知識 豆瓣
作者: 卡羅斯.卡斯塔尼達(Caros Castaneda) 译者: 魯宓 方智 1996
孟東籬卡斯塔尼達的書,以我們最不熟悉的方式,揭示我們最熟悉的事物之下的祕密。笑鬧、荒誕,而又不容迴避;吊足人的胃口,而又真理畢現。是這個心靈革命時代的奇觀之一。
唐望系列的書,對宇宙本然及個人真相有著全新的觀照,並為你我展開了一片令人感到驚異、炫奇、神祕的視野。在這個能量結構體系,不僅個人可以尋求更高的超越,現實世界亦能為之改變,讓我們更開放地去體會心靈與世界的奧妙。
洛杉磯時報書評卡斯塔尼達成功地觸及了廣大的讀者……他是在表達我們時代中的重要課題。
紐約時報我們再怎麼強調卡斯塔尼達的著作都不為過。
多倫多週末早報貫穿卡斯塔尼達著作的張力,在《寂靜的知識》中達到頂點。我們的英雄卡斯塔尼達,似乎接近了他的目標。吸引人的角色,危險與善良兼具,但總是引人入勝。以冒險故事而言,唐望故事系列的魔力是無匹敵。
戰士旅行者 豆瓣
The Active Side of Infinity
作者: 卡羅斯.卡斯塔尼達 / Carlos Castaneda 译者: 魯宓 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 - 4
「對『戰士旅行者』而言,選擇其實不是去選擇,而是優雅地接受『無限』的邀請。」~唐望
在卡斯塔尼達的前一本書《Magical Passes》中,他透露自己是一種巫術傳統中的最後一位傳人,所以他可以自由地,也是義務地盡量分享他的知識。在這種心境下,他於本書中回溯了與唐望最早期的一些學習經驗,並且描途了他尊照唐望指示,選擇生命中「最值得回憶的事件」時所遭遇的困難。唐望說,巫士如果能辨別出主要生命事件(不單是高中畢業之類的表面事件),就能夠「達到心理與能量上的調整,在知覺上為進入未知做準備」。
如此痛苦地深入潛意識,也是心理分析的基礎,不管卡斯塔尼達的讀者是否能掌握住唐望的奧妙教誨,或者只是遵循比較熟悉的心理學領域,他們都會對卡斯塔尼達在書中所透露的個人生命感到著迷,尤其是他的童年與青少年階段。在這本他死後才出版的書中,卡斯塔尼達揭露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意義深遠,令人動容,也令人無法不去思索,他如此艱苦自我準備後,所進入的另一個世界,也就是唐望所謂的「無限的活躍領域」(The Active Side of Infinity)。
2015年4月14日 已读
唐望系列的最后一本。完美的终局。
灵修灵性
花精物语 豆瓣
作者: 王晓莉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9
《花精物语:生命的38种痛与美》内容简介: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贝曲医师(Dr. Edward Bach)发现花朵的能量对人类情绪有对应的平衡效果,于是便用日晒法和煎煮法,将花朵的能量保存在白兰地里,这就是后来的贝曲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贝曲花精有38种单方花精,可应用于日常情绪调理。80多年以来,花精效果在不断验证中口口相传,已经被欧美普遍接受。花精不仅是一般家庭的常备疗方,还成为了欧洲皇室最流行的自然疗法必需品。贝曲花精中文译名繁多,无论是叫贝齐花精、巴哈花精、巴赫花精,指的都是英国贝曲医师发明的贝曲花精。
海报:
2015年4月20日 已读
用温柔美好的笔触,描述了美丽的植物世界,植物蕴含的情绪密码以及先天的秉性。只要阅读,就能够感受到那种宁静的力量。
灵修灵性
情绪的“处方” 豆瓣
花精与花魂
作者: 崔玖 林少雯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 3
●欧洲皇室最流行的情绪疗法
●有什么情绪吃什么花精,“处方式”情绪疗法
●胡因梦、李嗣涔、陈祈明等联袂推荐
●针对7种消极情绪的38种巴赫花精处方
花精不是香水,不是精油,不是香薰,不是花粉,不是花草茶。
是让你更自信、更美丽、更优雅、更快乐、更幸福的“能量处方”!
每种花代表一种独特的生命能量,解读内在情绪密码,提升自我觉察力,达到身心灵平衡
这是一本关于花精疗法的通俗读物。针对7种消极情绪的38种花精处方。
本书通过讲述花的12个面相,完整呈现花精制作的原理和奥秘,及改善人们情绪方面的运用,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当前世界各国花精疗法的发展。作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四千多案例为基础,结合物理、天文、心理、生物等角度,探索花精疗法与身心灵修行之间的联系,帮助人们找到自我平复情绪的方法,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
花精广泛运用于情绪平衡、美容Spa、身心灵修行、星座分析、瑜伽静坐、戒毒戒烟、抑郁治疗、潜能培训、比赛表演心理调节等领域,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服用花精,如作家胡因梦、星座专家薇薇安等人的亲身体验与肯定,加深了人们对花精的好奇和关注;而香港明星如林忆莲、叶倩文等,在表演前服用花精以平复自己紧张的情緒。
2015年4月20日 已读
作者浅谈了自己从一位妇产科权威如何走上花精之路的全过程,对花精本身的属性谈及的不多。
灵修灵性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豆瓣
南怀瑾
作者: 南怀瑾 东方出版社 2014 - 4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在望九高龄所做的有关生死问题阐释的录音整理,先生以诙谐幽默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南氏语言,向我们揭示了生死这两件人生大事的奥秘。南先生运用佛法原理,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由死亡到出生逆向讲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并用十二因缘说客观地分析了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遭受种种苦痛的根本原因,为迷茫者解惑答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好好活着,才可以好好地死去。
听南师讲“生死”:好好活着,才可以好好地死去。生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百年之后又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这世界上真的有命运吗?如果有的话,那么,什么是命,什么是运?这些让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都可以在南怀瑾先生的这本小书里找到答案。
新巴赫花精療癒 豆瓣
Neue Therapien mit Bach-Bluten 1
作者: [德] 笛特玛·柯磊墨 Dietmar Kramer 译者: 王真心、黄瀚平 自由之丘 2014 - 4
出身正統西方醫學的英國巴赫醫師及病理學家(1886-1936),他的前提是:「治療人,而不是治療病症。」他認為病由心生,疾因是負面情緒,例如:擔憂、恐懼、不滿、不耐煩、悲傷等等。基於這個理由,他走向尋找可以對疾病原因痛真正對症下藥的心靈良方。二十世紀初,結合自然及同類(順勢)醫療,他研發出來38種巴赫花精,從情緒層面找出病因、並以野生植物的花精作為治療,在自然醫學領域有著重要地位。在西方,巴赫花精是一般有機店甚至藥妝店都能購買到的平價日用保健品。
德國自然醫學醫師及能量療癒師柯磊墨(本書作者),則從巴赫花精的基礎上,開發創新出「新巴赫花精療癒」,將療癒從表層情緒,更深入地帶入處理內在深層的心靈衝突,目前廣泛運用於歐美、亞洲等國家。
柯磊墨醫師透過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以及氣場(能量體)、中醫陰陽五行及經絡理論等更具敏感度的方法,首次將38種巴赫花精重新歸類,創新發展出外在花精及內在花精的分類,以及12花精軌道,幫助我們釐清花精彼此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得知哪些比較屬於問題的表層、而哪些是牽涉到更深層的原因。透過花精軌道來做評估,更容易定位哪裡有內在的衝突,也幫助指出療癒的途徑。
他同時提出了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找出38朵巴赫花精和人體皮膚表面對應的部位(類似中醫的腳底穴道反射區,詳細圖解請見《新巴赫花精身體地圖》一書),既可針對病痛的部位來找出對應的花朵進行診斷,亦可以將花精直接敷用在這些部位上進行療癒,大幅提升花精的成效。
書中也提出其他的診斷輔助方法,幫助我們更容易正確的選擇我們所需的花精,例如同伴診斷法、問卷法、占星術診斷法。特別是透過書中所附的問卷,每個問題之下都羅列出可能適用的花朵,如此一來,就算是初學者,只要透過簡短的特徵描述,也可以在沒有大量背景知識下做出正確的判斷。
透過柯磊墨醫師多年使用巴赫花精療癒的臨床經驗,總結出許多根據花精軌道進行評估以及分層治療的例子,讀書可依據書中附錄的評估表,進行每一次療癒的記錄診斷。最後還詳細說明了花精的不同配製方法、用量、服用後的反應、自我療癒的可能性與限制,以及花精使用於動物及植物的可能性。
2015年4月24日 已读
来来回回的对照读完,还做了笔记。又在豆瓣上添加了这本书……德国人的严谨让自然疗法和顺势疗法也呈现出科学评估的样貌。非常好。充满灵性又不失审慎。
灵修灵性
新巴赫花精身體地圖 豆瓣
Neue Therapien mit Bach-Bluten 2
作者: 笛特瑪.柯磊墨 Dietmar Kramer 译者: 王真心 自由之丘 2014 - 4
媒體推薦
新圓山診所負責人 崔玖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夏清江
李穎哲中醫診所院長 李穎哲
加拿大自然醫學醫師 王佑驊博士
內容簡介
◎透過三十八朵巴赫花精對應的皮膚反應區進行診斷與療癒。
◎附各部位詳細身體地圖,按圖索驥、輕易上手。
◎結合敷布、乳霜等簡易工具使用的花精療癒。
特別收錄:
�6�4依38種花精別,以兩百多張身體地圖,詳細圖解花精在身體上對應的部位。
�6�4依身體部位別,收錄身體分區圖解地圖。
�6�4根據十二花精軌道的診斷法練習。
�6�4以手部掃描人體氣場的敏感診斷法練習步驟。
本書兩位作者都是擁有高敏感度的自然療法醫師。他們成功地透過所發現的「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將巴赫花精的治療帶向了一個嶄新的境界,讓巴赫花精的治療變得更簡易、更迅速、更有效。不敏感的人可以直接運用皮膚反應區的檢測與療癒方法來有效的工作,治療師可以用在他的治療工作上,而花友們則可以運用在自我療癒上面。
◎圖解花精與身體對應的部位,讓個人療癒更簡易進行
每一種巴赫花精都與人類身體某部位的皮膚表面有關聯,這近似中國人所謂的腳底穴道反射區。負面的情緒會在這些部位產生能量結構上的變化,通常伴隨著疼痛或感受能力的失調。它們一共有兩百四十四個反應區,這些反應區以兩百張清楚的圖片呈現出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坐落的位置。我們可以從身體的部位直接讀出當事人所適用的花精。
◎巴赫花精外用法大幅提升花精療癒效果
透過使用敷布或是乳霜,將其放置或塗抹在受到干擾的反應區,就可以大幅度地提升花精的效果。比起內服花精,此花精外用法不只更快速的使負面的情緒狀態獲得緩解,連身體上的不適也會在使用花精皮膚外用法後獲得改善。
◎巴赫花精在心靈層面及美容上的運用
我們可以藉此處理心靈上的困境,例如:有關罪惡感的問題,我們可以在罪惡感在身體上作用的部位直接加以處理;我們也可以透過皮膚反應區做預防性的處理,比如若有攻擊的傾向,我們就可以預先處理相對應的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以避免膽結石的形成等等。書中描述了很多案例,為巴赫花精的新療癒形式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另外,由於心理層面的狀況會反應在皮膚表面上,我們現在也可以將巴赫花精運用在美容上。許多實際例子說明了巴赫花精在化妝品上的運用。
本書這套歷時多年研究找出來繪製而成的身體地圖,是一套專業人士及一般人都能輕鬆使用的身體療癒地圖。這套人體地圖,在台灣也被多位中醫師及自然療癒師所使用。
本書適合對象:
身體工作者、心理輔導工作者、能量療癒師、中醫師、自然療法工作者、靈性工作者、對花精有興趣的自學者
2015年4月27日 已读
一些实例,和花精外敷所对应的全身位置。比较详尽。估计外敷效果更快一些……
灵修灵性
巴赫花精与自我疗愈 豆瓣
Heal Thyself / The Twelve Healers and Other Remedies
作者: [英]爱德华·巴赫(Edward Bach) 译者: 郑建萍 / 王慕龄 2015 - 5
《巴赫花精与自我疗愈》首次以简体中文出版了巴赫花精创始人——巴赫医生的主要著作,从疾病的根源和本质入手,阐明了作者关于医药、灵性、健康和疗愈的见解。
在过去两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方文明专注于物质主义,看不清人类疾病的本质。作者认为,人格不圆满才是人类真正的痼疾,而疾病本身是有益的,能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问题。作者研制出38种花精,创立了纯粹彻底、简单有效的巴赫花精治疗体系,借助大自然的强大能量调节情绪、纠正人格的不圆满、引导出人类自我疗愈的潜能,从而实现从内向外的疗愈。
巴赫花精治疗体系创立近80年,已流传到世界各地,是目前全球最流行、最安全的一种自然疗法,被国际卫生组织纳入了自然医学与预防医学的体系。
2015年5月2日 已读 万流之宗。但真的比较概括,像一本药品的说明小册子和温暖布道书。也许这样更能刺激人演绎出多种的使用方法和组合。这个自由已经给出了。
灵修灵性
身心合一 豆瓣
作者: 肯·戴奇沃迪 译者: 邱温 当代中国 2010
《身心合一》内容简介:身体是一本活生生的心灵自传,记载着灵魂在成长道路上,通过种种的情绪活动与心理习惯所塑造出的性格、处事念度、人际关系、情感状态,以及心灵深处幽微的点点滴滴。难以置信的是,不同的身体部位竟然储藏不同的情感;每当胸部肌肉得到舒展时,被遗弃或被忽略的感觉就一再出现;按摩背部上方则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按摩下颚会释放出悲伤;按摩臀部会释放出性压抑;按摩肩膀则会倾诉无穷尽的负担和责任。
身体就像一块线路板,每当我们打开肌肉神经系统的某些开关时,类似的故事和经验总会从不同人身体的相同部位涌现出来。
2015年5月6日 已读
情绪形成固化的性格和固定的体态,当肌肉被放松身姿被校正后,情绪释放也会达成,性格会有改变。还是回归基础比较好,坚定了继续瑜伽的信念。全本书介绍很多,真知灼见,但对如何着手没有多谈。想要知道如何“做”的人会略有失望。
灵修灵性
健康之道:最後的一堂賽斯課(賽斯書) 豆瓣
作者: 珍.羅伯茲,譯/王季慶 遠流
來自暢銷書《靈魂永生》的作者.交織在人性與神性間的掙扎與省思∼在一九八四年,替二十世紀最深奧和最多產的形上學老師說話的那個聲音靜默下來了。賽斯,描寫自己為一個「不再聚焦於物質東西上的能量人格元素」的存在體,自一九六三年起獨家透過珍•羅伯茲說話。在導向其死亡的長期臥病期間,珍從她醫院病床上繼續傳述賽斯,但這最後的作品沒有問世。現在,在珍逝世不止十年之後,她的丈夫,羅勃•柏茲,與我們分享珍最後歲月的故事,以及賽斯在那段時間所給予的精緻教誨。在檢查人類身體裡的生命奇蹟時,賽斯說到:
◎為什麼醫藥和治療往往使疾病永續
◎給疾病命名的作法如何可能對我們不利
◎宗教對創造疾病的影響
◎兒童的健康如何被父母的信念影響
◎幽默作為療癒的一個有效因素別將心智想作是個純粹精神性的存在體,而將身體想作是個純粹物質性的存在體。反之,將心智及身體兩者想作是個連續的、交織的過程,那同時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你的思維事實上就與你的身體一樣的實質,而你的身體就與你的思維彷彿的不實質那樣不實質。你實際上是個不可或缺的力量,存在為你環境的一部份,然而同時卻又與你的環境分開。
迪巴克•喬布拉醫師:「賽斯書以心靈的一個新圖表來展示實相的一個替代地圖……對所有意識的探索者都有用。」──《成功的七項心靈法則》及《創造富裕》的作者
瑪麗安•威廉森:「賽斯是我的第一位形上學老師。在我的生命中,他一直是個不變的知識來源與靈感。」──《發現真愛》的作者
露易斯•賀:「我會喜歡看到,賽斯書成為任何在靈性道路上的人的必修讀本。在賽斯書裡令人訝異的深度訊息,在今日就與當珍•羅伯茲在七十年代早期一開始傳遞這資料時一樣的有意義。」──《創造生命的奇蹟》的作者
珊娜雅•羅曼:「當你讀賽斯的言詞時,你獲得的不止是新的概念。賽斯的能量透過每一頁傳過來,那能量擴展你的意識,並改變你對實相本質的想法。」──《喜悅之道》的作者
傑若德.詹波斯基醫師:「賽斯書對我的靈性之旅有極大的益處,幫助我看到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愛是放下恐懼》的作者
麥可•塔波:「我非常驚訝地──並且有點惱怒地──發現,賽斯雄辯滔滔並清楚易懂地清晰表達出一個實相的觀點,那是我只在極大的努力與對超自然現象和量子力學的一個廣泛研究之後才得到的……」──《全像宇宙》及《超越量子》的作者
2016年2月23日 已读
赛斯书。系列最后一册。
灵修灵性
赛斯书: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 豆瓣
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ure of Mass Events
作者: [美]珍·罗伯兹 译者: 王季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 6
“你创造你的实相。”这是赛斯的经典话语。在本书中,赛斯不仅阐释了个体经验如何形成的,而且还阐释了“你们怎么创造你们自己的实相”的。 为什么一些流行病会突然在某个时间段爆发?为什么会发生核泄漏和狂热教派的集体自杀事件?机智的赛斯告诉我们,无数事物、事件的可能性存在于一个叫作“架构二”的超越时空的实相里,当意识对某种可能性和图式产生强烈的情感意向后,就会物质世界中演化出真实的事件来。当一群人某个心理议题达成合意时,群体事件就发生了。疾病永远都是“被邀请”而来的。
2016年1月11日 已读
赛斯书。读过的第三册。
灵修灵性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賽斯書) 豆瓣
作者: Jane Roberts 译者: 王季慶 方智 1996 - 11
宇宙被「一切萬有」夢出來

世界經由「意識單位」的行動而進化。

每個人透過價值完成都增進了生命的品質。

物質就是能量,而所有的能量都包含意識。

轉世並不涉及罪與罰。

人類的基因系統與輪迴、社會環境和文化活動密切地互動。

每個生命在求品質時,都肯定了「快樂原則」。

當然,還有更多的重要訊息等著你來接收。

這是賽斯最後一本大格局的綜論,將宇宙的起源、人類文明、基因學、轉世的結構、集體夢等一網打盡,也打破了宗教與科學的迷思。

看了這本書之後,你對你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將全然改觀,並自然而然走上愛與信心的「 價值完成」之路!
断舍离 豆瓣 Goodreads
新・片づけ術「断捨離」
6.8 (150 个评分) 作者: 山下英子 译者: 吴倩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7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断舍离:心灵减负篇 豆瓣
作者: [日本] 山下英子 译者: 孙律 2015 - 3
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间,我们怎能接纳未来?山下英子《断舍离》最新篇,独创心灵加减法。让你为心灵减负,活出全新自我。
2013年,一种新型的整理观念——断舍离正在悄悄改变全亚洲人的生活;今天,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告诉你,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整理术,更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是一种做减法的修行。
本书列举了大量案例,突出介绍了四种急需断舍离疗法的群体:逃避现实型的拖延症群体,执着过去型的依赖症群体以及担忧未来型的抑郁症群体。山下英子携手著名心理医师中村究,开设心灵断舍离讲座,引导人们转换思考模式,把焦点放在成功完成的事情上,改用加分法生活,一点一点地累积判断力、自信心,不断进行自我肯定,并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山下英子让我们学会了用断舍离给我们的心灵减负,更提出了针对依赖与抑郁症的心灵加减法,让我们在断舍离的实践中认清自我,寻找更深层的自我认知和理解,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自在呢。最终达到: 不为他人的想法左右,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断舍离(心灵篇) 豆瓣
6.4 (1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山下英子 译者: 王珊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3
从“断舍离”开始,
建立更深刻的洞察、更高远的观点、更宽广的视野,
培养“俯瞰力”
成为具备决断力与行动力的快乐人!
2013年,一种新型的人生观念——断舍离正在悄悄改变中国人的生活;2014年,断舍离将持续升温,并进一步应有于心灵指导,让生活更清爽,让心灵更自由。
《断舍离》简体中文版一经上市就引起轰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断舍离的实践大军中。媒体关注不断,《悦己SELF》、《瑞丽》、《昕薇》、《心理月刊》、《人物》等多家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媒体竞相报道。
继《断舍离》掀起风暴热潮之后,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再度提出全新的心灵整理术——俯瞰力。
俯瞰力是通过实践断舍离而得到的深刻观照能力。断舍离教给人们的是运用减法哲学来处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俯瞰力则教会人们进一步通过加法哲学认识更深层的自我。
当我们越能掌握住自我,明白自己现在的位置,就能更有意识地生活,而不会被现况拘束、不会被问题蒙蔽,也不会受当下的情绪影响。面对事情,你可以跳脱主观,寻求出积极的双赢之道,甚至可以由此摆脱对运气的期待,不再需要所谓的“吸引力”,而是由心底生出坚定的自信,积极生活,令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靈界的訊息(賽斯書) 豆瓣
作者: Jane Roberts 译者: 王季慶 方智
本書是「賽斯資料」的入門書,詳述了羅伯茲與賽斯達成接觸的經過,並以突破性的觀念,說明了超感官能力的開發、輪迴的意義與結構、多次元時的實相、人類超越肉體的「本體」、神的觀念等重要的心靈課題。無論你是科學家、修行人,或是生命的探索者,經由此書,都將發現一片嶄新的天地。
一九六三,美國女詩人珍.羅伯茲忽然收到「賽斯」所傳來的「靈界的訊息」。賽斯說他是一個不具肉身的存在,已完成塵世生活的輪迴,現在他是教師,以深入淺出,不帶迷信色彩的語言,傳給人類多次元世界的知識。他們長達二十年的合作,傳下了後來結集成數大冊的通靈訊息,這即是如今風行歐美,成為新時代(New Age)運動中心思想的「賽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