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儿的转运之鳔 - 标记
中国方术正考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中华书局 2006 - 5
本书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结合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此次新版,李零教授作了全面修订,并撰写了“新版前言”说明他研究方术的初衷,讲述对中国期宗教传统的独特认识从李零教授的文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打通古今中外的学术情怀。
木乃伊防腐指南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magasa / 谋杀电视机 上海三联书店 2013 - 5
这本书是关于一群热爱电影的人的书。
这群人曾经用七年时间,也就是博客最鼎盛的时期,在互联网上留下过一点脚印,现在这本书就是相关遗迹的陈列。中文互联网影评发端于世纪之交,依托于几个标志性的BBS,形成了几种显著不同的风格和模式。这本书的作者则是在网络影评进入博客时代之后,试图展示用中文进行电影写作的另一种可能。在刚刚投入电影评论之初,这群人几乎无一例外是电影专业之外的业余人士(这几乎是大多数“网络影评人”的共同特征),但在和电影及影评相伴的岁月里,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了职业影评人或电影文化工作者。他们至今信仰这种影像的艺术,相信它可以帮助每个人对抗心底的孤独。
2013年4月28日 想读
什么愿望都没实现的夏天 豆瓣
The Nobodies Album
作者: [美] 卡罗琳·帕克丝特 译者: 涂帅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4
《巴别塔之犬》作者卡罗琳·帕克丝特带着勾人心弦的谋杀谜案回来了!
就如在《巴别塔之犬》中试图让男主角要从狗身上得到真相一样,卡罗琳再一次证明她可以用不动声色的细致描写让全球读者如痴如醉。——《纽约时报》
死亡面前,是否还有真相?
-------------------
三十岁左右的一段时间,她每年的愿望都能实现,只有一个夏天例外
奥克塔维亚是一个畅销书作家,有能力虚构细腻的情感,却无力在现实中传达母子亲情。就在她找到症结前去与儿子和解的路上,获知儿子涉嫌杀害女友被捕。
一切始自那个什么愿望都没实现的夏天。
最后一场雪 豆瓣
La dernière neige
7.4 (7 个评分) 作者: [法] 于贝尔·曼加莱利 译者: 王东亮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3 - 3
★「在他生命的寒冬,我学会如何安静地哭泣」
★ 一本安静的小书,一段隐忍温柔的成长历险
★ 一次短暂的阅读,勾出与父辈间难以言说的爱与安慰
★ 法国梅迪西文学大奖得主 · 震撼心灵的父子情感之作
曼加莱利,堪称欧洲版“青山七惠”,他的作品正如《一个人的好天气》那样静谧温和。
不志在赚取泪水,说这样一个处处留白的简单故事,只愿在你的回忆里晕开一个小小的缺口。
※※※※※※※
父亲卧病在床,只能领取微薄的救济金;“我”在养老院陪老人散步,赚一些小费贴补家用;母亲形迹可疑每夜外出,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我”计划给父亲买一只鸢,精心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捕鸢的故事,反复地讲述给父亲听。为了凑够买鸢的钱,“我”承接了三个单子:溺杀了两窝猫仔,处理了一条老犬。“我”因此饱受心理煎熬,甚至无法面对养老院的老人,只有父亲能理解“我”。最后“我”虽然攒足钱买到了鸢,但父亲也病逝了。
※※※※※※※
雨贝.曼葛利的文字是如此干净、优美,字字句句精准地划进我们的心扉,这部关于父子情感的小说,毫不煽情,却绝对感人,读后必然令你难忘。
——法国《电视周刊》杂志
不用一句思念话语,却道尽所有思念。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却以更具象的画面与触觉,展现出来:如作者带着你,在黑暗中,不启动自动照明灯,引导你,扶着楼梯木质扶手,一阶一阶,踩过无光的所在,一层一层,踩往心底的最深处。而彼处,微微有光。
——《父后七日》作者 刘梓洁
无可慰藉 Goodreads 豆瓣
The Unconsoled
8.1 (25 个评分) 作者: (英)石黑一雄 译者: 郭国良 / 李杨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4
《石黑一雄作品:无可慰藉》为“石黒一雄作品系列”第四种,秉承石黒一雄的一贯风格,外表清淡,内心强大。小说描写一位钢琴演奏家在一座谜样的城市里所经历的谜样的几天。他忽而是旁观者,忽而又被卷入其中,所见之人无不一往情深却又执迷不悟;所遇之事无不怪异荒诞,充满变数。在这座人心为怪诞的艺术价值观所左右的城市里,在努力寻找梦境出口,为这一切寻求解释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正面临人生最为严酷的一场演奏。
觉醒之旅 豆瓣
The Book of Awakening
作者: [美] 马克·尼波 译者: 曾琳 / 赵菁 南方出版社 2013 - 2
觉醒之旅:365天都市身心灵修行课2013年2月第2次印刷五星畅销完整版。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被公认为——
新世纪最值得全人类反复阅读的身心灵巨著
美国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雄踞畅销榜至今十二年!
马克·尼波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精神导师
以前我每天读圣经,现在我每天读《觉醒之旅》。——传媒女王奥普拉
被《心灵&健康杂志》评选为“最 佳灵性书籍”
《奥普拉脱口秀》、《早安美国》、天狼星电台心灵节目等权威媒体倾力推荐
奥普拉、帕克·帕尔默、安琪拉·亚立恩、麦克·马洪尼等畅销书作家一致推崇
最受丹·米尔曼、班奇•兰登、安娜斯蒂莎等国际顶尖身心灵导师欢迎的灵性读本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畅销百万、影响全球数千万读者的觉醒与灵修之书。作者对亲身经历做了最赤裸、深刻的省思,以365天冥想的形式书写出来。每篇都有细微而深刻的觉察,带来全新的认知与洗礼。
作者以平常事物为原料,引领我们藉由观看、品尝、触摸、舞蹈与感觉,走入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帮助我们看穿现代生活带来的逆境打击,清扫心灵的负面污染,消除心灵黑洞,脱离心智的束缚,找回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每篇篇末都附有练习方法,带领我们探索属于自己的顿悟。在浮躁与迷茫充斥的今天,不论身处何处,翻开本书,倾听作者的絮语,依据他的指导,呼吸之间,我们即可获得重生,重新享受到生活的芬芳。
从科学到神 豆瓣
From Science to God: A Physicist's Journey into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作者: 彼得·罗素 译者: 舒恩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2
《从科学到神:一位物理学家的意识探秘之旅》内容简介:科学在解释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运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却了解得有限。心理活动是无法用观察物质的方法来验证和量化的,对唯物主义思维模式来说,意识是一个巨大的反常现象。《从科学到神:一位物理学家的意识探秘之旅》意在阐明一种新的世界观,指出意识,而非物质,才是创造的基本元素。科学与灵性的融合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生存环境和人际互动的认知模式,消解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冲突。罗素邀请读者跨过灵性与科学的鸿沟,发现神所代表的新的含义,并重新界定我们存在的意义。
道教手印研究 豆瓣
作者: 任宗权 2002 - 1
《语法讲义》的底本是作者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从1961年初次在北大油印这份讲义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年。这次修订出版,补写了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六、第十八章。其余部分也作了补充和修改。
《语法讲义》中某些论点以及提到的一些语言事实,曾经跟王还、陆俭明等同志讨论过,得益很多。此外,当年在班上听课的同学们提出的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对作者的启发是很大的。
呼吸的奇迹课程 豆瓣
作者: 李宜静 2011 - 3
《呼吸的奇迹课程》内容简介:国际生命呼吸课程老师李宜静精研十年,带领我们做对呼吸,启动身体的自愈力,做到身心的深层疗愈。这是一个简单、没有压力、轻松、愉快的呼吸法。累的时候,是否该停下来休息一下、补充能量,再继续向前?然而大部分的人累了,就喝杯咖啡或茶,让咖啡因刺激神经系统,然后继续向前冲。这就好像一匹已经疲惫不堪的马,我们还继续鞭打它,要它继续向前跑,难怪我们都是未老先衰。学会一些实用的呼吸法,每天早上练习个10~20分钟,一整天下来,身体及精神的状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读完这本书,你能得到一些改变:
☆ 我们可以更用心、更有觉知地来过日子,而不必走上生病的路—— “生病”,包括所有身体的、心理的,及各种不同关系的病——包括人际关系、金钱关系,以及自己与自己相处的关系。
☆ 时时在意自己的呼吸,给呼吸“自由”,去做它该做的工作,释放负面情绪的能量。
☆ 在做完呼吸后,每个人的气色、精神就已经有很大的差异,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头脑变得比较清晰,心情变得愉快,也会有更多的包容心、耐心与爱心。
光盘内容介绍:
国际生命呼吸课程导师
李宜静生命呼吸法
1. 释放深层情绪呼吸法(20分钟+10分钟休息静坐)
2. 回归纯真健康呼吸法(25分钟+10分钟休息静坐)
3. 快乐呼吸法(10分钟,之后自行休息静坐10分钟)
带领人:李宜静
音 乐:Dancing Waves/Tian
舞浪/江天(钢琴演奏)
制作人:劳伦斯•辛格
(Laurence Singer)
附赠光盘:
业力管理 豆瓣
Karmic Management
作者: [美] 麦克·罗奇格西 / [美] 克丽丝蒂·麦克奈丽 华文出版社 2011 - 1
《业力管理: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为全球商业畅销书《当和尚遇到钻石》的续集。《业力管理: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将古老的与当代的西藏佛教传统智慧、把获得事业成功、人生圆满的业力管理学的八大法则呈现在读者面前。每项法则开始,都会引用古老智慧典籍的一句话,教导的是一个历经千年考验而依然存在的崭新经商之道:助他人成功,必将成就自己。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豆瓣 Goodreads
Last Evenings on Earth
8.2 (226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4
◎《2666》作者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
◎令人着迷、苦寻的答案。挫败,但并非失败的旅程。
◎《2666》屡获2012年各项读书大奖: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是惟一入选的外国小说;《中国图书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入围新浪读书年度十大好书等。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 豆瓣
7.8 (24 个评分) 作者: 小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4
◎ 编辑推荐
1.三十年精神病院护士生涯的真实记录。对大多数人来说,疯人院是一种象征、一个在骂人与嘲笑时才会想起的字眼,小安则切切实实地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年,见证并记录下疯人院里的种种欢笑与泪水、荒诞与离奇,难得的是这些记录不猎奇、不哗众取宠,而是有种众生平等的温情。他人的疯癫是映照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如福柯所说,疯癫“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2.非虚构•四川话•寓言•喜剧•魔幻现实。小安的另一个身份是诗人,照顾了疯子三十年的诗人,著名作家韩东说“她想写得差都不可能”,她的记录干净、幽默、充满想象力,她无疑正是疯人院这一前所未有的题材的最好执笔者。本书部分内容为《南方人物周刊》特别专栏,著名诗人韩东、何小竹作序倾情推荐。
本书是小安在精神病院工作三十年后写下的疯人言行录。小安的精神病院,有一条落满樱花的小河,一座小桥,一座花园,疯子和护士们过着幼稚园般的生活,唱歌,踢球,吵架,生病,看电影,谈恋爱……
小安这样的写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是无路可逃的,也就是说她想写得差都不可能,因为她从不想写得更好。小安是典型的“跌到高处”的人,而非那种向往好因而可以更好的作家。小安就这么写着,你就这么读着,于是就有福了。
——韩东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小安永远是单纯的。因为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这“另一个世界”从现实层面讲,就是她的工作单位,精神病院。从精神层面讲,就是她一刻也没离开过的,也是一生所寄托的的诗的世界。
——何小竹
2013年4月23日 想读
里斯本夜车 豆瓣
Nachtzug nach Lissabon
8.4 (11 个评分) 作者: (瑞士)帕斯卡·梅西耶 译者: 赵英 重庆出版社 2013 - 4
★位列德国畅销书榜140周,20多个国家300万册销量,掀起全球阅读热潮!
★多国读者诚挚推荐,INS全球晒书成时尚!
★意大利尚内卡渥文学奖最佳外文小说奖,《旧金山纪事报》《时代报》《世界报》《明镜日报》《芝加哥太阳报》《圣地亚哥论坛报》《哈珀周刊》等50余家知名媒 体同时大篇 幅报道!
★同名高分电影由戛纳金棕榈大奖得主执导、奥斯卡影帝主演,入围柏林国际电影!
———————————————————————————————————————
有时候,你也会读到这样一本书,你会与作者对话,思考作者一生中诸多难以言喻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有关孤独、生命的答案。
按部就班的标准人生突然因为一位奇异女子开始脱了轨,让曾经一成不变的他邂逅了一本值得探寻的书。他开始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冒险、自己的浪漫。他试着打破秩序与理性冲出牢笼,前往热情感性的世界,寻找化外之地的自由人生。
若你也曾想逃离孤独、想逃离庸碌生活,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请翻开这本书。
———————————————————————————————————————
赞美这部作品语言的优雅和美丽。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孤独、记忆、语言等概念,让我们理解,我们对他人、对世界知之甚少。
——《芝加哥太阳报》
梦幻般的作品!作者探索了对孤独、语言和人类的相处,读者会因为经历了这段旅程而感觉更好。
——黛布拉·金斯伯格《圣地亚哥论坛报》
丰富、灿烂、令人欲罢不能的作品,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托马斯·曼、埃利亚斯·卡内蒂的书,但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让-保罗·萨特的作品。
——约翰·伦纳德《哈珀周刊》
一本严肃而又美丽的书,讲述了孤独且被审视的人生。
——法国《世界报》
生活不过是流沙,在一阵风吹下,短暂成形,下一阵风来时,又被吹散。一个徒劳的构成,在它尚未真的完成之前,便已被风吹散。
——豆瓣评论
禅修入门 豆瓣
虚云
作者: 虚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禅修方法,介绍了明清以来禅宗中最易入手的禅修方法,即如何参话头禅。这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参禅的先决条件》和《参禅法要》两篇是禅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领会,依之修习,就会对禅宗有个入处,从而深入堂奥,见性成佛。 第二部分是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江西云居山的禅七开示,是对参禅者的当面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 第三部分为佛法基础,阐释了戒定慧三学。其重点在三归五戒,学人严持戒律,方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消除烦恼,佛果可期。 第四部分是《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虚云和尚是近千年来佛教界最伟大的禅师之一,其修行及开悟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种种神迹,令人惊叹。他一生历尽艰辛曲折,复兴了众多的禅宗祖师道场,门下弟子众多,延续并光大了禅宗的法脉。他的一生是实践佛法、传播佛法的一生,令人敬仰,也是后世修行者的榜样。
第三状态 豆瓣
作者: 黄利
本书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第三状态的专著,涉及到社会、心理、医学等诸多领域。
通过本书介绍的实用技巧,你可以判断并预测第三状态的到来,掌握摆脱身心痛苦的方法,成功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
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 豆瓣
作者: 孟慧英 西苑出版社 2004 - 10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萨满文化处于一个濒于消亡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仍旧存活的萨满、还是萨满文化知情人,无论他们对那个即将逝去的文化抱有怎样的情感,他们都很习惯地生活在现在的时空中,虽然他们的生活角色是各种各样的。本书不打算作普遍意义的理论研讨,只想介绍我在调查中所见到的事实,它们既有给予本人以巨大启发的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事件,也有使我感动和震撼的那些生活场景和现场述说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能在毫无感觉、麻木不仁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他接触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事实。他所调查的每个人都处在现实人际关系之中,处在社会具体生活需求之中,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自我的持续与完整,追求与外界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均衡。一种文化的命运是通过许多个人的故事和现实场景来展示的,这些对于我们理解目前所处的社会进程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想要感悟中国当代社会历史进展的面貌,或许从本书的介绍中可见一斑。
The Golden Game 豆瓣
作者: Stanislas Klossowski De Rola Thames & Hudson 1997 - 11
Alchemy, its mysteries, and the quest for the Philosopher's Stone have been a str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culture from antiquity onwards. By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complex pictorial language of alchemical symbols had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elaboration and beauty. With the spread of printing, the whole fantastic iconography flowered as never before. This magnificent book presents a selection of the finest alchemical engravings, brough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est engravers of the age--the De Bry family, Merian, De Hooghe, and others--worked to interpret the haunting emblems of Lambsprinck and Michael Maier, the profundities of the wordless Mutus Liber, or the Christian mysticism of Jacob Bohme. In his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ies,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origins of this visual tradition, interprets the symbols,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uthors, publishers, patrons, and engravers.
扪虱谈鬼录 豆瓣
8.2 (26 个评分) 作者: 栾保群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 4
本书为作者在《万象》杂志上发表过的二十来篇“谈鬼”文章结集而成。
目录
1、小序
2、也谈“水里的东西”(夹带一章)
3、说僵
4、避煞之谜
5、哀伥
6、那一边的吃饭问题
7、阴山八景
8、恩仇二鬼
9、髑髅的幽默(外一章)
10、鬼的死亡
11、无债不成的父子
12、纸灰飞作白蝴蝶
13、罗酆山的沉默
……
禅宗与道家 豆瓣
作者: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本书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作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镜子 豆瓣
作者: [法] Dominique Paquet 译者: 杨启岚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 6
这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美的追求这个历史进程,叙述了从上古时代的古埃及起,直到当代为止的人类自身装饰美的发展演变历程,辅以100多幅图片,充分展现了各个时期人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