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杂忆与杂写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7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2016年11月14日 已读
8' 2016/11/02~11,14 4h2 开卷两篇《大王庙》、《我在启明上学》讲述幼年求学故事,初读就觉得很有趣,后来才发现是杨绛先生在七八十高龄时所写,又觉得更有意义。那种平和冷静地看待、娓娓道来地讲述、又带着点好玩怀念追忆之情的文字,加上有恭谨认真也有孩子气、和现代风格不同的求学经历,觉得还真是很想去看看启明、现在的上海第四中学。其余篇目,有讲述自己与先生与友人的生活、还有一些序言和信件,从中也是对另一种生活的窥视。
F-散文 中国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豆瓣
6.8 (86 个评分) 作者: 蒋方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0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
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蒋方舟
送你一颗子弹 Goodreads 豆瓣
8.2 (523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2016年11月6日 已读
9' 2016/11/2~6 4h 有几篇文章还挺喜欢。人文社会学者视角中的生活点滴及随想,想起来神夏里那句“Brainy is the new sexy"。
F-随笔/社评 中国
西窗法雨 豆瓣
6.8 (16 个评分) 作者: 刘星 法律出版社 2013 - 9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文章短小、精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在这样的论说里,进入法律的智慧天地,享受智慧的乐趣。
2016年11月2日 已读
8' 2016/10/29~11/2 3h40 法律原则与制度设计主题下的开胃小菜,部分地引出问题、提供思路与视角,但也仅限于此。
T-社科 中国
而立·24 豆瓣
作者: 张艺兴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0
责任、梦想、努力、坚定
张艺兴的24年
经历了充满了春之朝气,夏之溽热,秋之丰盛,冬之变革的四季。
从青涩少年蜕变为耀眼巨星
张艺兴首次记录成长点滴
这是熟悉又陌生的张艺兴:
童年时经常思考“我的世界”的问题
对那个时候的我自己来说,这种天旋地转的,需要一个人静静的时刻,好像很重要。
· 十七岁只身赴韩
“有人问我在韩国那两年的生活是什么颜色?我想了很久,是没有颜色的,我不知道努力是什么颜色”
二十一岁以EXO成员身份正式出道
“所有人只能帮助那个想要成长的你。没有人会求着你去成长,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二十三岁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只做我内心认为正确的事。问心无愧,堂堂正正。”
一个简单又坚强的张艺兴。
春之朝气,在万物如新的时节与世界初见。
“家人的爱,是一种幸福,更是一份责任。”
夏之溽热,在严酷艰难的时刻退去青涩。
“找回自己,需要战斗。从来没有天分,只有努力。”
秋之丰盛,在耀眼的季节坚定向前。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做给自己看,也做给怀疑我们的世界看。”
冬之变革,在蓄势待发的转折期间从未忘却初心。
“就算世界只剩下自己,也不要丢了梦想”
我会疲惫,但不会胆怯
我会失败,但不会退缩。
我就是我的世界
生活十讲 豆瓣
8.2 (53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5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
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传播无远弗届。在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旧有的社会转型、伦理道德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物化、官学的限制、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价值、官学、伦理和信仰亟待建立。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学刊物却日益萎靡,我们需要文学,去体味生命的过程。 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入了理性时代,而神话的缺失,却过早带走了我们的童年和想象力。爱是一生的功课,如果可以真正诚实地面对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情与欲的挣扎。“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享受绿色和有机的生活。
蒋勋的文辞优美,直指本质,悲悯却并不忧伤。在这个问题迭出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自私的皮球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辉格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 3
《自私的皮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是这样过的》内容简介:以经济学核心理念贯穿全书,按主题分为价格与市场、产业与创新、行为与心理、制度与政策、宏观经济等几个部分,讨论了近年来在产业、经济与社会领域发生的关注度高、争议大的热点问题。这是一位独立学者对人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所得,力求以平实的文字、清晰的逻辑和独特的视角,与你分享思考和体悟的快乐,并共同体验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交叉融会所能带来的知识乐趣。
2016年10月29日 已读
8' 2016/10/07~29 11h 前三部分读得比较认真,作为一个几乎毫无经济学基础的人也能读得清楚明白而觉得有意思。第四部分开始涉及宏观内容,就只能是概略地扫了一遍,可能还是需要知道基本概念后再回头来看才比较合适,因此第五部分作者自述的思想背景几乎就只是翻了一翻跳过了。博客式的语言,案例分析加发散的架构,作为兴趣读物其实相当不错,考虑打点基础后再回来读吧。
T-社科 中国
许三观卖血记 Goodreads 豆瓣
9.1 (25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2 - 9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妞妞 豆瓣
7.0 (23 个评分) 作者: 周国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 - 5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8年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爱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随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作者为女儿妞妞写的。这《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就叫《妞妞》,还有一个副题:“一个父亲的札记”。妞妞只活到一岁半,而离开我已经快三年了。姐妞活着时喜欢玩书,抓到随便一本书便会快乐地喊叫:“妞妞的书!”这声音一直在头脑里盘旋,叮嘱作者写出了这本真正属于她——至少是关于她——的书。 当然,这《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也是为作者自己写的。一个昙花一现般的小生命,会有多少故事呢?可是,对于作者和妻子来说,妞妞的故事却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不能不写。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生。在这《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作者写下了妞妞的可爱和可怜,他们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他写下这一切,因为他必须卸下压在心头的太重的思念,继续生活下去。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虽异乎寻常,却令人心碎地发生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世界上是存在绝望这种东西的!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
务虚笔记 豆瓣
9.3 (21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务虚笔记》内容简介: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2016年10月1日 已读
7' 2016/09/13~26 6h20 只有7'可能是因为最近挺在意内容密度或者说效用吧…最为中心的关于命运的观点、关于生死爱情和其他一些的感悟,觉得并不需要这么多故事这么长篇幅才能传达清楚。而如果是为了讲故事本身,对我来说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是营造出足够的氛围。
F-小说 中国
把时间当作朋友 豆瓣 Goodreads
8.2 (151 个评分) 作者: 李笑来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 6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作者引述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