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正午5 豆瓣
NOONSTORY
6.6 (7 个评分) 作者: 正午故事 台海出版社 2018 - 3
★ 池子的脱口秀之路,广州城中村的案子,上海的植物故事
★ 日常生活之下的暗流,不被人察觉的社会纹理
★ 正午创办三周年,我们依然坚持“不客观 不陈旧 不新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五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罗洁琪写的《傻妹》,由一起强奸案写出了广州一个城中村的生态。《176个被告人》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一个平常的小区,一栋平常的大楼,一个平凡的人被砖头砸死。警察调查无果,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大楼的住户都成了被告人。
在“随笔”栏目,推荐张莹莹的《植物笼罩上海》,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本期收录了范雨素的《农民大哥》,以及风格各不相同的几篇随笔。
本期正午的“访谈”,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我们请池子讲述了他的脱口秀之路,是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另一篇《爱、性与残疾》,讲的是一个独特的话题,在法国为残疾人提供性陪护的人们。
这期“视觉”栏目,是一组非常触动人的图片,摄影师高山拍摄自己的母亲。
最后,是非常长非常长的“长故事”。本期的三篇长故事,一如既往,长而好看。分别是李纯的《李绪义决定抢劫运钞车》,叶三的《西北野孩子》,罗洁琪的《壮阳内裤骗局》。
【编辑推荐】
《正午》第五期,延续了前四期的基调,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惊心动魄。
特写:傻妹的故事——这是一个广州的城中村。约十年前,从天河开过来的3号线地铁开通后,这里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的白领选择坐地铁回来这里睡觉,就像倦鸟归巢,只是过夜而已。傻妹在城中村出生,在街头巷尾里游荡,问陌生人讨食长大。去年9月,她被一个男人强奸。大半年过去了,城中村的生活依旧。
个人史:池子的脱口秀之路——单口喜剧是现场的艺术,但能去现场的人还是少数,如今都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前有《今晚80后脱口秀》,后有《吐槽大会》。我们采访了年轻喜剧演员池子,讲了讲他的脱口秀之路。
访谈:“学院派”电影人梅峰——2015年,梅峰首次担当导演,将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获得2016年第53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也使饰演主角丁务源的范伟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在这篇访谈中,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
随笔:植物笼罩上海——上海很绿,这是我对上海最强烈的印象。每走几百米总能遇到小巧的花园,足以在高楼、马路和汽车的缝隙里稍事休息。我们请了一位植物学者,和他一起逛了逛上海。他提出以延中绿地作为起点,因为它透露出在拥挤城市中建设宜居环境的努力。
视觉:我给我妈拍照片——2013年初春,摄影师高山开始拍摄自己的母亲。这些动人的照片,微妙地改变了他们母子的关系。
【推荐语】
青年的大哥能吃苦,有豪情。他一夜一夜地不睡觉,写小说。他指着我们家的三间破烂砖瓦房说:“你知道吗,几十年后,这房子就和鲁迅故居一样,要叫作范云故居了。”他的豪情一直激励着我慢慢长大。——范雨素
如果你对观众的笑点有敏锐的嗅觉,一个段子写完你就知道好不好笑,自己在家感觉一下觉得不对就改。我觉得一个段子讲多了演员会麻木,对它失去新鲜感。我特别希望自己能达到对笑点把握特别准确的程度,哥们儿就在家写,一拿出去给一万人讲,就能特别炸。 ——池子
李安有几部比较不成功的电影,叫好,不一定叫座。但其实他拍那些电影,是有目的。比如拍《与魔鬼共骑》,这是因为接下来要拍《卧虎藏龙》。他先要去习惯那些和骑马有关的东西,他都希望掌握到。他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做每件事,一定有他的想法,他才去做。 ——徐立功
2018年10月1日 已读
饭前饭后的消遣,一道漫长的甜点。大概只有梅二的自述还有点称得上“非虚构的魅力”。
2018 中国 非虚构
模范青年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阿乙 海豚出版社 2012 - 6
《海豚书馆:模范青年》塑造了两个青年的不同命运,“我”和“周琪源”其实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人,都是希望出走的青年,自由放荡,随波逐流的“我”走出去了,而勤奋克己的周琪源则黄钟长弃。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本小说的题目是《模范青年》,那么究竟谁是模范青年?“我”还是周琪源?《海豚书馆:模范青年》是阿乙的小说,描述了两个青年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以及最终的不同命运。“我”和“周琪源”同是专科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我”逃课,打游戏,成绩平平,“敞开外衣,解下领带”,凭借身上的制服在高速公路上蹭车;而周琪源则是我的反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模范学生,他刻苦学习,衣裳整洁,更要命的是他说的是普通话,和“我”的方言相比,他就是一只让人不安的猫,这决定了周琪源和我的距离。毕业后,两人都被分配到公安局,周琪源一如既往地看英语单词,刻苦学习,发表论文,但是在瑞金的小县城里,他就如一个影子一样,这些都一文不值。之后“我”突破父亲和家人的阻挠,开始去郑州、北京闯荡,进报社、杂志社开始真正地文字生活;而周琪源则开始慢慢溶入小县城,结婚,生字,生病,死亡,期间以一年发表一百余篇文章的速度写作,还考取了研究生,但是不敢或不忍反抗父亲,最终放弃了离开瑞金的梦想,郁郁而终。最终“我”说出了周琪源临死之前的落寞,那就是出走,只可惜壮志未酬。
2018年8月1日 已读
当你翻遍网络以为这是一部虚构小说的时候会感觉到鄙夷,怎么就这水平?没有跌宕起伏,什么都没有。可是你知道吗,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这时候忽然就觉得要泪水满溢而出了。这操蛋的生活啊,这不可知的命运啊,这跟我一样的平凡人啊,这想要出走想要奔突的心魂啊,都烟销云散。
2012 中国 阿乙 非虚构
施善与教化 豆瓣
作者: 梁其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3
善会及善堂是明清社会的新现象,由地方士绅商人等集资、管理慈善机构。这些慈善组织兴于16世纪末期的明代,盛行于清代,甚至民初仍有不少传统善堂仍在运作,本书研究重点则在19世纪中期以前的历史。它们遍布全国,是清代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重要性及社会意义不容忽视,其中渗透了复杂而具体的文化因素。本书既从客观的社会经济角度去探索善堂的成因,也从施善者的主观角度去分析善堂的功能与性质,从而深入解读了明清时代的社会文化。作者透过慈善组织发展的历史,看社会经济改变与价值观改变的关系,并与海外汉学对话,回应了中国有无“福利国家”传统之问,为明清社会描绘出一幅活泼的历史场景,丰富了世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
我不是药神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IMDb
我不是药神
8.5 (2419 个评分) 导演: 文牧野 演员: 徐峥 / 王传君
其它标题: 中国药神 / 印度药神
普通中年男子程勇(徐峥 饰)经营着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不速之客吕受益(王传君 饰)的到来,让他开辟了一条去印度买药做“代购”的新事业,虽然困难重重,但他在这条“买药之路”上发现了商机,一发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制药独家代理商。赚钱的同时,他也认识了几个病患及家属,为救女儿被迫做舞女的思慧(谭卓 饰)、说一口流利“神父腔”英语的刘牧师(杨新鸣 饰),以及脾气暴烈的“黄毛”(章宇 饰),几个人合伙做起了生意,利润倍增的同时也危机四伏。程勇昔日的小舅子曹警官(周一围 饰)奉命调查仿制药的源头,假药贩子张长林(王砚辉 饰)和瑞士正牌医药代表(李乃文 饰)也对其虎视眈眈,生意逐渐变成了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
本片改编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代购抗癌药的真实事迹。
2018年7月2日 看过
看的是公映前的点映,大厅里坐的也有6成。电影叙事流畅,人物鲜明…等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煽情有点儿过,黄毛和医药公司都有点刻板(可能也无力展开了),区别是前者是正面形象后者反之。又及,题材选的不错。
2018 中国 剧情
嘉年华 (2017)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嘉年华
8.5 (981 个评分) 导演: 文晏 演员: 文淇 / 周美君
其它标题: Angels Wear White / 嘉年華
小米(文淇 饰)在位于风景区的一间酒店里打工。一天,正值小米当班,一个男人带着两个看上去还是小学生的女孩子来开房,虽然心中所有顾虑,但小米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替他们开了两间房。之后,在监控录像里,小米看到男人在半推半就之下进入了两个女孩的房间,心中隐隐觉得不安的小米将这一幕用手机录了下来。
两个女孩一个叫孟小文(周美君 饰),一个叫张新新(蒋欣悦 饰),那个男人是他们的“干爹”。东窗事发之后,小文的母亲报警并找到了律师郝洁(史可 饰),希望法律能够还他们一个公道。然而事与愿违,证据的缺乏让嫌疑人迟迟不能定罪,而最最关键的证据,正掌握在小米的手中。
2017年11月27日 看过
这里的合谋走得更远:受害者父母出于息事宁人、怕人指指点点的缘故,动了不再追究的念头,让自己沉默;目击者/知情者出于利益、恐惧的沉默。这一出合谋戳破了大洋国的和美外衣:这里的社会环境更容易指责无权的受害者,这里的权威第三方其实一无是处,这里连16岁的孩子都懂得沉默、自保…
2017 中国 剧情
正午3 豆瓣
NOONSTORY
7.0 (12 个评分) 作者: 正午故事 编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2016 - 9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三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故事”。
“特写”栏目,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本期的《恋恋老狼》和《四平艺人》都属于此类故事。
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本期邀请了覃里雯,为“正午”撰写了《柏林的野猪》。作家张亦霆为我们描述了他的朋友徐浩峰。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本期的摄影师是王轶庶。
第三期正午还开设了一个新栏目,叫“个人意见”。我们采访了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试图探讨影响过他们的人和事。本期我们走访了画家刘小东和音乐人周云蓬。
除了叙事之外,我们偶尔也会推出“访谈”系列,偏重思想和观念。在这期正午,作家李翊云谈了谈写作的野心,老树谈得更多、更广,谈的是人生态度。
本书的最后,是正午团队偏爱的“长故事”,它的“长”,不在于字数的多寡,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推荐《普通纵火案》和《斗鸡江湖》。
2017年11月25日 已读
比第二部要好,可是比第一部要差5条街。访谈马马虎虎,故事也就《斗鸡江湖》觉得出彩。
2016 中国 非虚构
生于午夜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张晓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5
张晓舟十余年球评精选
中国屈指可数值得结集出版的足球文字
一个惨绿青年永恒的青春共和国
陪伴一代人成长的共同记忆
人生能有几回世界杯?这问题或许有些残酷。足球,可以只是一项运动,四年一次的轮回,无聊生活的调剂品,也可以是尽情挥洒汗水的青春,刻骨铭心的热恋,还可以是一生的挚爱,无怨无悔。
在《生于午夜》里,张晓舟以他狂放、犀利而又诗意的文笔,探索足球的秘密。足球场就像一个疯狂旋转、孤注一掷的轮盘,人们不惜押上激情、欲望、金钱、性命、国家,而足球最终建立的,是一个惨绿青年永恒的青春共和国。
《生于午夜》是一部广义的球迷日记,充满了一个资深球迷的体验、见证以及偏见。因此,请不要试图从本书中寻获足球知识,尤其是技术战术知识,以及所谓“客观”——在足球这个邪物上,不存在任何“客观”,除了电子眼。
古诗十九首释 豆瓣
作者: 朱自清 译林出版社 2015 - 1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学术著作《古诗十九首释》,以及《诗言志辨》的部分章节。在《古诗十九首释》中,朱自清以现代人的学术眼光和审美情趣重新阐释《古诗十九首》,既对诗歌故实进行注解考证,又对诗歌意蕴进行鉴赏批评,形成了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成为后人研究的典范。《诗言志辨》则节选了诗言志、诗教、正变三章,重在研究诗论史的发展,是朱自清诗论研究中最精粹的部分。
2017年11月16日 已读
可惜只有前九首。像一本《九阳真经》只写了一半
中国 朱自清
重构近代中国 豆瓣 Goodreads
8.0 (9 个评分) 作者: 李怀印 译者: 岁有生 / 王传奇 中华书局 2013 - 10
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历史问题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产生的?建构这些历史进程的史学家有着怎样的现实关注和心路历程?这些历史进程是否真实无误?所有答案似乎都可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中去寻找。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第一次系统地回顾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各个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书写,包括1949年以前现代化史学与革命史学的平行发展和对抗、195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化以及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激进史学”、19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引进、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史学主叙事危机和史学的“后现代转向”,并深入探讨了主叙事构建背后的复杂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史学家们努力如实还原历史,但最后总是不可避免地写出既符合现实议程,又为政冶合法性服务的历史。在解构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叙事之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提出了一个在时的、开放的历史观,以期有助于辨清现今的中国在通往最终目标的漫长道路上所处的位置,从存在诸多可能性的、杂乱无章的过去找出线索,以把握中国未来社会改造的轨迹。
2017年11月14日 已读
关于史学书写的书写。作为非历史学爱好者,读导言那章就好了。也可以作为一本贵Party的史学书写的历史(又名“论如何发明历史”,或“如何像写小说一样写历史课本”),随时可以查看在寻求合法性的道路上,贵Party有多努力你知道么?
中国 历史 略读
跨界对话:公益项目实战宝典 豆瓣
作者: 商道纵横 2016 - 7
“商道智汇企业社会责任系列丛书”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政府和监管机构工作者、NGO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读者提供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前沿动态和专业观点。
本系列丛书将围绕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进行相关介绍和解读,如本书就对企业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NGO合作开展公益项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本丛书将陆续推出《战略CSR与社会创新》等书。郭沛源、吕秀娟主编的《跨界对话:公益项目实战宝典》是该丛书之一。
2017年11月10日 已读 读起来挺有意思。可以抄送给公司、基金会们:DM&E, Communication, etc.
中国 公益
祖国的陌生人 豆瓣
7.2 (24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中信出版社 2010 - 1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通过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爱辉-腾冲)来了解这个国家,但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其所想象,这在作者行走三峡和陕西以及其他地方时,似乎也是一样,传统已经断裂,混乱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他既看到了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
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很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2017年11月4日 已读
特别有趣的是那几个普通人的特写。而其他的则像是刚兴起了就结束。能这样一如既往地坚持的,自然有许知远老师的可贵之处。而那些叫嚷着要建设性的、以“文艺青年/中年”的标签来嘲笑他的人们,恐怕连嘴炮也说不上。
中国 散文
正午2 豆瓣
NOONSTORY
7.3 (21 个评分) 作者: 正午故事 台海出版社 2016 - 5
继《正午1:我穿墙过去》之后,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二本,在内容上仍然保持了第一期的品质。
开篇栏目“写给正午的话”,本期邀请了张北海,书写他回山西老家的经历,平实动人。“特写”栏目,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本期最突出的是《时间的工匠》和《失败者之歌》。
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本期邀请了韩松,为“正午”撰写了《我与科幻世界》,描述了一个杂志的前世今生,映衬出中国现实的科幻性。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除了叙事之外,我们偶尔也会推出“访谈”系列,偏重思想和观念。“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
第二期正午还开设了一个新栏目,叫“玩物”。本期最有趣的来自《沉默的竹夫人》,夏天即将来临,也许你也需要一个竹夫人。
本书的最后,是正午团队偏爱的“长故事”,它的“长”,不在于字数的多寡,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推荐《风雪聂拉木》。
2017年10月6日 已读
有2/3的篇章水分严重,直到《饭来张口去青海》开始有点起色,接着又是一波低谷。全书除了上文之外,还有关于小河的特写,吴靖的访谈,《一个山西青年的任逍遥》、《风雪聂拉木》值得一看。其他就忘掉也好,略过也罢。
2016 中国 非虚构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 豆瓣
6.8 (17 个评分) 作者: 王小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7
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精选了2001—2019年,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王小峰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3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老狼……等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同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流行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既包括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彩铃、网乐,也包括至今依然万众瞩目的春晚、选秀、音乐节,涵盖音乐、电影、相声、文学等各个方面。持续二十年的深度观察,为今天的我们回顾流行文化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记录,也为我们反思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欢提供了新的视角。
【编辑推荐】
持续观察二十余年,记录流行音乐史上属于一代人的夏天——从业几十年的文化记者,一线专访崔健、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汪峰、朴树、老狼……细数他们的成长历程,探寻舞台背后的故事。
探讨大众文化热点议题,掷地有声地记录娱乐至死的时代——从音乐到电影,从相声到诗歌,春晚、选秀、粉丝、音乐节……本书几乎囊括所有文化圈热点议题,对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中娱乐至死的现状做出犀利的批判性分析。
用冷静、理性的视角,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什么是乐队?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摇滚精神?小剧场话剧为什么受到热捧?选秀节目的本质是什么?本书探寻文化繁荣背后的真实社会形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独立、理性的声音。
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作者持续关注文化议题。如何找到采访的突破口,找到理解一个人、分析一个现象的钥匙,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如何找出人物、事件背后的社会脉络,从树木见森林,用文字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变迁?本书为年轻人提供了非虚构写作的样本。
根据本书内容,全新设计“以偏概全”的个性化年表——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六十年大众文化发展轨迹,记住大众文化领域的一些人、一些事。
2017年10月3日 已读
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资料集看待。另外,谈春晚一篇,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不过时——只要大清还在。
中国 随笔
跨越边界的社区 豆瓣 谷歌图书
9.3 (25 个评分) 作者: 项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8
作者利用同乡之便,深入位于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浙江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用大量第一手的材料,描述了“浙江村”与周边村镇,政府部门,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的互动,分析了在深刻而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方方面面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他们的对策。
本书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涉及的问题既深且广,堪称有前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触及社会和人民心理深层变革的佳作。
2017年9月25日 已读
作者用“回到事实”的态度,把人类学/民族志变成一种“理解的知识”,最终达到“对社会组成方式的探求”。与过去根据理论来定义社会构成及其发生的一切不同,这本书还努力地勾勒出“水面之下冰山彼此相连的结构”。这些努力、尝试其实要比社会事实要重要得多。
2000 中国 人类学
时间的玫瑰 豆瓣
8.4 (36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 8
作者北岛用“诗歌传记”的表现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20世纪最为辉煌的诗歌时代——“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洛尔加、曼德尔施塔姆、里尔克、特拉克尔、策兰、帕斯捷尔纳克、特朗斯特罗默、艾基、狄兰·托马斯。这些诗人也是北岛最喜欢和热爱的。用平等、理性的眼光,雕琢20世纪的“黄金时代”。一种完全出自个人思想,又完全超越个人思想范畴,面对诗歌与历史的理性思想。
在手法上,作者把诗、诗歌和时代有力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谈到人的文论创作,在整个过程中,北岛再现了诗人的生平、时代。“我采用的是一种复杂的文体,很难归类,依我看,这和现代诗歌的复杂性,和个人代和作品,也分析了外诗中译面对的困局和荒诞,迫使读者直视文化穿越的可能和不可能与时代、经验与形式、苦难与想象间的复杂性有关。”
2017年8月14日 已读
谢谢北岛老师。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中国 文学 随笔
云南记 豆瓣
作者: 雷平阳 长江文艺 2009
《云南记》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诗歌作品。这些诗作包含了山水、密林、寺庙、虫鸣、父亲、墓地、疼痛和敬畏等等一些“关键词”。书中作者的写作简明练达、质朴有力。他的语言,具有石头和土地的光泽;他的感情,隐忍、细腻并保持着事物原生态的品质。
2017年8月7日 已读
扉页上写着: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六日,还有十天就是七年过去。深夜里看完,一度难以自制。快去想想故乡,快去想想这七年,十年,三十年,是怎么过去的。“活在生活的刀刃下,有力使不出,有苦不敢对人言”,我的“云南”,不再是我的那个村庄。
中国 文学 诗歌
闪光少女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闪光少女
6.8 (569 个评分) 导演: 王冉 演员: 徐璐 / 彭昱畅
其它标题: 섬광 소녀 / 閃光少女
  陈惊(徐璐饰)是一个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称“神经”。作为音乐附中的奇葩人物,陈惊人缘欠佳只有男闺蜜“油渣”(彭昱畅饰)甘愿为她鞍前马后。自信满满的陈惊恋上了校草师哥,不料却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还引起了校园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为了向师哥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组成2.5次元乐团,挑战权威、破除成见,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一个懵懂怪力的少女,一场默默守护的爱恋,一群奇葩义气的小伙伴,“神经女孩”如何逆袭成为“闪光少女”?2017年暑期《闪光少女》放肆揭晓——不一样,又怎样!
2017年7月29日 看过
…好尴尬。就算我不太熟二次元也觉得这衣装太出戏。情节有点假,对白还好,有点为了笑而强加戏份。表演上…能少装一点么。最后,字幕出来之后的那部分彩蛋居然比正剧要好。导演加油,希望你拍出彩蛋那样的电影(然后就没啥票房了…)
2017 中国
大护法 (2017) Bangumi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大护法
7.7 (1203 个评分) 导演: 不思凡 演员: 小连杀 / 图特哈蒙
其它标题: 大护法之黑花生 / Dahufa
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太子(图特哈蒙 配音),大护法(小连杀 配音)来到了一个诡异而又古怪的小镇上,在那里居住着一群不会说话的花生人,它们夜夜点燃来路不明的油灯,将天上漂浮的巨大花生熏得黑漆漆的。
大护法在镇上找到了藏匿在此的太子,并遇见了一直在保护着太子的小鸣(幽舞越山 配音)和会说话的花生人小姜(李兰陵 配音),在大护法的威逼利诱之下,太子同意跟他回去继承王位,却在半路上遭到了绑架。在解救太子的过程中,大护法渐渐解开了这个小镇上隐藏的骇人谜团,与此同时,他的强大宿敌亦在身后步步紧逼,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2017年7月23日 看过
具体看来,觉得很多观众在有那么几个时候变身中国的广电总局的审查者。就是一部正常叙事、论述的电影,被草木皆兵的白痴共青团一渲染,顿时多了一种禁忌:现实是不能被映射的。这种禁忌,意味着现实有多糟,这电影似乎就有多好。
2017 中国 动画
绣春刀II:修罗战场 (201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绣春刀II:修罗战场
7.0 (922 个评分) 导演: 路阳 演员: 张震 / 杨幂
其它标题: 绣春刀2:修罗战场 / 绣春刀:修罗场
明天启七年,北镇抚司锦衣卫沈炼(张震 饰)在一次扫除乱党任务中,为救画师北斋(杨幂 饰),将同僚凌云铠(武强 饰)灭口。此后一方面要摆脱来自陆文昭(张译 饰)、裴纶(雷佳音 饰)的质疑与调查,一方面又在神秘女子的要挟下放火烧了锦衣卫经历司。裹挟在乱世,沈炼与北斋情陷其中,却越陷越深。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巨大阴谋正暗中布局。众生如蝼蚁囿于修罗场,逆鳞之战,一触即发……
2017年7月23日 看过
导演当然不会把电影的追问溯源到这个帝制和官僚集团的互相勾结、角力上。但是要塑造一个立体人物(沈炼)的挣扎和角色彼此间荒诞而又无奈的争斗的话——像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你看的悲剧,似乎冲突还不太够,或者表现力不够。所以,平平。
2017 中国
铁西区第三部分:铁路 (2003) 豆瓣
8.9 (45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其它标题: 铁西区第三部分: 铁路 / Tie Xi Qu:West of the Tracks-Part 3:Rails
《铁路》长不足两个小时,主要片段是大段的火车穿越铁西区的空镜,穿过一个个工厂,穿过道路,大雪飞扬或烈日炎炎。铁路边的货场住着一对相濡以沫的父子。
2017年7月16日 看过 我实在没耐心了之三。
仅作记录。有那啥记录意义,其他就…PS,对沈阳没啥好印象。
2003 中国 记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