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豆瓣 Goodreads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7.9 (166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M.波西格 译者: 张国辰 重庆出版社 2011 - 9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2020年10月12日 已读
把哲学思考和讨论融入一次长途旅行中的写法挺有意思,虽然将摩托车的部分对我来说就是乱码……对良质的讨论很值得读,但总觉得翻译是不是翻丢了什么东西……
哲学 小说 美国
24个比利 豆瓣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7.9 (120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邢世阳 湖岸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 6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他到底是个欺骗公众的骗子,或只是个不幸的受害者?
父亲自杀,继父百般虐待,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多次自杀,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纽结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
当比利闭上眼睛,会有守护者里根出来击退施虐者,会有8岁的承受者戴维哭泣,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利普、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像是一个队伍,每个人承担不同任务
一个人格来承受我的痛苦
一个人格来表现我的快乐
一个人格来保护我的身体
一个人格来享受他人的关爱
一个人格来学习逃脱
……
【推荐】
◎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心理纪实的巅峰!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之等待20年的“故事”,改编电影《拥挤的房间》(The Crowded Room)正在制作。启发了《搏击俱乐部》《致命ID》《禁闭岛》等烧脑电影!
◎比利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医生和一名心理学家共同见证下接受彻底检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
◎小S×阿信×吴奇隆×赵又廷×王心凌×陈乔恩×郑秀文×范玮琪×彭浩翔×钮承泽……港台众明星都在追看的一本心理纪实小说。潘玮柏更发行同名专辑!
◎日本五年狂销六百万册、中国台湾累计销售过百万册。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作者最负盛名作品。
2020年10月21日 已读
读到后来自己都有点恍惚,不时会忘了这么多事情实际上是在同一个人的身体和头脑里发生的……其实很可以理解怀疑他“人格分裂”真实性的人,所谓的“理解”“接受”和“治疗”能给他提供的帮助恐怕也微不足道,始终是他一个人自己与自己的撕扯与战争……最后The Dying Place那段真是又震撼又心疼
小说 心理 纪实 美国
Orlando 豆瓣
作者: Virginia Woolf Vintage Books 2005
Orlando’s journey, from the court of Queen Elizabeth I to modern times will also be an internal one. He is an impulsive poet who learns patience in matters of the heart, and a woman who knows what it is to be a man. Virginia’s Woolf’s most unusual and fantastic creation is a funny, exuberant tale which examines the very nature of sexuality.
2020年10月26日 已读
这篇真的好有趣,伍尔夫式的轻巧和幽默,用尚未受到男权规训的视角看所谓的“女性特质”,对二元性别的嘲讽,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模糊所谓的性别特质是真的有趣,文笔也是真的舒服
VirginiaWoolf 小说 英国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32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20年10月27日 已读
哎从去海边结果下雨了那次就能看出来,莉拉会留在那个世界里,埃莱娜才是最终能够抗争和逃脱的那个人……
女性 小说 意大利
日本沉没 豆瓣
日本沈没
8.7 (1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松左京 译者: 高晓钢 / 张平 译林出版社 2020 - 7
【编辑推荐】
《三体》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刘慈欣
★《三体》灵感来源,世界末日前最值得看的小说(韩松 语)
★日本科幻无法企及的高山:日本科幻大师小松左京代表作
★出版后不到一年,狂销近400万册,加印100余次,被称为“战后日本第一畅销书”
★出版翌年荣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日本科幻星云奖双冠王
★自出版以来数次被改编成电影,每每夺得票房冠军;
2020首次动画化:NetFlixד鬼才导演”汤浅政明×A站 强强联合
★ 一个国家,在灾难之下究竟会有多脆弱?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列岛沉没……当这一天真的来临,1亿1千万日本人将何去何从?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世界末日前最值得看的小说。
——韩松
日本科幻对我的影响很大。具体到《三体》,其实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看《日本沉没》后很震惊,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个民族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对未来的恐惧感体现出来,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刘慈欣
小松左京有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世间之物无不是他观察的对象。他精力充沛地参与其中,努力行动,将一切知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血肉。因之,才形成了他独特的将科学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写作风格。本书正是他的个人风格与九年投入铸就之大作。一部举世瞩目之作!
——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星新一
【内容介绍】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列岛沉没……
当这一天真的来临,1亿1千万日本人将何去何从?
小笠原群岛北部一座70米高的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
调查专家组潜入8000米深的日本海沟,发现了大规模的异常现象。
一场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正在深海酝酿。
日本,即将沉没。
随着最终倒计时的逼近,一支冠以“D计划”之名的小队开始了行动。
他们,是日本最后的希望。
2020年10月31日 已读
太真实了……日本人大概对自然灾害有一种天生的、深入骨髓的恐惧,所以所有的描写,无论是人还是场面,都真实到让人呼吸一滞……不过这本书的翻译有点一言难尽……倒不是语句不通什么的,写出“富士火口喷火”、“不毛之地的沙漠”这种话,总觉得翻译可能中文不大好
小说 日本 科幻
新参者 豆瓣 Goodreads
新参者
8.1 (8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
【新参者】新加入、刚到来的人。
东京,日本桥。一个单身女人在公寓内被勒死。警方发现她最近刚搬到这里居住。
负责调查的是也刚调到日本桥地区的刑警加贺。仙贝店、高级料亭、陶瓷器店、钟表店、民间艺术品店,加贺走访案发地附近一家家店铺。他的调查看上去琐碎又与案情无关:通勤轨迹不 同于往常的保险员、替老板给情人买人形烧的料亭小伙计、关系不睦的陶瓷器店婆媳、因女儿私奔而断绝父女关系的钟表店老板……
案件真相就在充满人间烟火的家长里短中逐渐显露。
================================================================
这是一个靠逻辑破不了的案子,情才可以!
一部让人读后热泪盈眶的推理小说
在这本推理小说里,推理不是重点,而是要找出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找到凶手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彻查案件的原因,否则就不能真正救赎。
《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年度第1名
这是一部随着事件的解决,心灵不断得到温暖的作品。——新垣结衣
偷影子的人 豆瓣 Goodreads
Le voleur d'ombres
6.9 (196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克·李维 译者: 段韵灵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6
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某年灿烂的夏天,他在海边邂逅了一位又聋又哑的女孩。他该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她?他将如何信守与她共许的承诺?
一段缠绵多年的爱恋,一段进行中的不完美爱情,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
《偷影子的人》是马克•李维的第10部作品,该书在法国首印45万册,位列全年销量排行榜的总冠军,法国媒体惊叹:“销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还快!”这部作品完美展现了马克•李维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有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不离不弃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气息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带给读者笑中带泪的阅读感受,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
2020年11月9日 已读
苹果卡卡蛋糕、咖啡闪电面包、死而复生的老鹰风筝、会用风筝说“我想你”的小姑娘……谁不喜欢这种清新温柔又烂俗的小故事呢
小说 成长 法国
第三人 豆瓣
The Third Man and The Fallen Idol
8.0 (5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吴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6
“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打击会在何时到来。”
二战结束后,马丁斯受挚友哈利之邀,来到被四国强占的维也纳。不过,等待他的不是哈利,而是哈利的葬礼。
不死心的马丁斯决定调查哈利的死因。警察、哈利的哥们儿、女友、医生……他搜遍了整个维也纳,却依旧一无所获——直到神秘的“第三人”出现。
真凶似乎就在眼前。可当“第三人”的面目被揭穿,马丁斯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真相,更是整个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堪……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
编辑推荐: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如果你始终看不懂成年人世界的复杂,就一定要读《第三人》!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
◆怪不得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格林是奈保尔、福克纳、威廉·戈尔丁、库切、略萨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致推崇的文坛宗师,作品被译成35种语言,风靡61个国家和地区!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未授予格林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评选的重大失误。
◆英国《卫报》将《第三人》视为“英国国家的象征”!
◆本书改编电影当选英国电影协会英国有史以来电影之首、《时代周刊》世界百年百大电影之一、BBC人类百大电影第4位……获奥斯卡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改编剧本奖……
◆71年来读者翘首以盼的中文完整译本,上外吴刚教授倾情翻译!
◆《卫报》:《第三人》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从中可以一窥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年人们只知道《第三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今它已是我们眼里的传世经典。
◆《时代周刊》:维也纳的罪恶街角、亡命的下水道、面带微笑的恶棍、黑市的盘尼西林贩子……《第三人》是精彩、阴郁、华丽的经典之作,不同文明的力量在这里反复碰撞。
◆《纽约时报》:没有格林的小说,就没有后来电影的成功。《第三人》是影史数一数二的影视原著。
◆完整收录奥斯卡金像奖作品《第三人》和奥斯卡提名作品《堕落的偶像》原著小说!两部作品的改编电影均由奥斯卡导演卡罗尔·里德执导、格雷厄姆·格林担任编剧!
◆“他从来都没有长大。他周围的世界长大了,仅此而已。”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
媒体评价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第三人》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从中可以一窥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年人们只知道《第三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今它已是我们眼里的传世经典。
——《卫报》
维也纳的罪恶街角、亡命的下水道、面带微笑的恶棍、黑市的盘尼西林贩子……《第三人》是精彩、阴郁、华丽的经典之作,不同文明的力量在这里反复碰撞。
——《时代周刊》
未授予格林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评选的重大失误。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
没有格林的小说,就没有后来电影的成功。《第三人》是影史数一数二的影视原著。
——《纽约时报》
《第三人》是一部毋庸置疑的经典之作。在格林的原著小说里,铺着鹅卵石街道的战后维也纳若影若现,至今想起来仍会让人起鸡皮疙瘩。
——《娱乐周刊》
读《第三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并不会就此完结。格林给了读者非凡的悬疑体验……通过人物塑造,格林展现了其恰到好处的故事掌控力。
——《科克斯书评》
《第三人》配得上“伟大”二字,这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代表作。作者把主角置身于异国他乡,让他面对从未遇到过的道德困境,而你也将体验到非比寻常的悬疑感。
——《俄勒冈人报》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米格尔街》作者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林写出了我这个时代真实又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对任何语种来说都是如此。
——《喧哗与躁动》作者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传奇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蝇王》作者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林在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耻》作者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城市与狗》作者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周刊》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
——《独居的一年》作者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茧》作者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2020年11月16日 已读
中产白直男气息溢出屏幕了,每过几页就要diss一下黑人或者女性,而且翻译不咋地,我真的不大可
小说 格雷厄姆格林
夜航 豆瓣
7.1 (23 个评分) 作者: [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译者: 梅思繁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小说写了某个夜晚,三架邮政飞机分别从巴塔哥尼亚、智利和巴拉圭,一起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的一架由于遭遇飓风而坠毁的故事。故事在貌似平行、实则息息相关的两条线上展开,飞行员法比安挣扎在电闪雷鸣的夜空,而航线负责人里维埃忐忑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一动一静,一暗一明,大反差的光与影的画面交替出现,紧凑而又富有节奏感,惊心动魄。高山沙漠,风暴雷雨,这些变幻诡谲的自然现象,在作者笔下立体鲜活;而饱含感情又具象的文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无论是内容还是叙述技巧,《夜航》都属中篇中的杰作。
2020年11月25日 已读
「这些星星其实是在人群中寻找、召唤我。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即使被人群包围着,我还是依然觉得孤单。」且不说剧情、人物怎么样,圣埃克苏佩里的文字实在是漂亮,美妙到有一种脆弱易碎的感觉。
圣埃克苏佩里 小说 法国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Prawiek i inne czasy
8.9 (194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译者: 易丽君 / 袁汉镕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 12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国际布克奖得主、
波兰文学女王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成名作
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碎片化小说,
八十四块时间的裂片,
拼贴出历史的斑斓大梦。
◎ 编辑推荐
☆ 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为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19 年 10 月颁发),本书是她的成名作。
☆ 20 年间被翻译为 22 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 108 次,是入选波兰中学课本的国民小说,也是打动评论界的口碑之作。
☆ 故事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宇宙中心的虚构小镇和一个蕴藏造物之谜的游戏棋盒。小说通过不断转换视角,以八十四块时间的裂片,拼贴出历史的斑斓大梦。
☆ 太古是一个地方,它的四个边界由四位天使守护。这里有玩物丧志的地主、痴心不改的孤独集邮者、触摸时空边界的少女、与月亮结仇的老妇,也有天使、水鬼、哈巴狗,乃至咖啡磨……这是一部以魔幻现实主义书写东欧百年历史的巨作,也是一首观照人性、慰藉灵魂的童谣。
☆ 关于特殊时期平凡人的尊严,关于爱、欲望和徒然的失去,关于早已谱写的命运和冲破束缚的灵魂。
◎ 内容简介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小说共84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
太古是一个地方,位于宇宙的中心。它的四个边界由四位天使守护。太古之外的世界并不存在,自以为走出太古的人,其实站在边界上做梦,梦见自己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等他们苏醒过来,便回家去,把自己的梦当成了回忆。边界也会生出现成的人,如同他们从外面的世界而来……
◎ 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机构瑞典文学院
本书深深扣动了读者的心弦,特别是对20世纪波兰的崭新呈现手法令读者眼前一亮。
——《经济学人》
在这本史诗小说中,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创造出了一个既弥漫着古老神话,又坚实扎根于当下的世界。
——《法兰克福汇报》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的散文风格具有强大的抚慰效果。安静而有力量,这是一个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故事。
——《今日世界文学》
本书交织民间传说、史诗、神话与波兰生活景致,形成一个充满符号、隐喻的世界,令人从容反视生命、爱情和意义的种种。
──《中国时报开卷周报》翻译类十大好书推荐词
◎ 获奖记录
★ 作者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2019年授予)
★ 获1997年获波兰权威文学奖“尼刻奖”
★ 获1996年波兰Paszport Polityki奖(由波兰ZUI大的周刊纸媒Polityka评选的年度奖项)
★ 获1997年波兰Kościelski奖(创始于1962年的独立文学奖项)
★ 获2003年《中国时报开卷周报》翻译类十大好书
2020年12月22日 已读
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百年孤独》的即视感,然后一看豆瓣短评果不其然……然而其实又很不一样,更轻盈和精巧,又不失令人震撼的瞬间,真的很难得啊,女性创造的女性的时间
小说 文学 波兰
Anansi Boys 豆瓣
作者: Neil Gaiman William Morrow & Co 2005 - 9
One of fiction's most audaciously original talents, Neil Gaiman now gives us a mythology for a modern age -- complete with dark prophecy, family dysfunction, mystical deceptions, and killer birds. Not to mention a lime. Anansi Boys God is dead. Meet the kids. When Fat Charlie's dad named something, it stuck. Like calling Fat Charlie "Fat Charlie." Even now, twenty years later, Charlie Nancy can't shake that name, one of the many embarrassing "gifts" his father bestowed -- before he dropped dead on a karaoke stage and ruined Fat Charlie's life. Mr. Nancy left Fat Charlie things. Things like the tall, good-looking stranger who appears on Charlie's doorstep, who appears to be the brother he never knew. A brother as different from Charlie as night is from day, a brother who's going to show Charlie how to lighten up and have a little fun ... just like Dear Old Dad. And all of a sudden, life starts getting very interesting for Fat Charlie. Because, you see, Charlie's dad wasn't just any dad. He was Anansi, a trickster god, the spider-god. Anansi is the spirit of rebellion, able to overturn the social order, create wealth out of thin air, and baffle the devil. Some said he could cheat even Death himself. Returning to the territory he so brilliantly explored in his masterful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American Gods, the incomparable Neil Gaiman offers up a work of dazzling ingenuity, a kaleidoscopic journey deep into myth that is at once startling, terrifying, exhilarating, and fiercely funny -- a true wonder of a novel that confirms Stephen King's glowing assessment of the author as "a treasure-house of story, and we are lucky to have him."
Flowers for Algernon 豆瓣
8.8 (38 个评分) 作者: Daniel Keyes Mariner Books 2004 - 6
With more than five million copies sold, Flowers for Algernon is the beloved, classic story of a mentally disabled man whose experimental quest for intelligence mirrors that of Algernon, an extraordinary lab mouse. In poignant diary entries, Charlie tells how a brain operation increases his IQ and changes his life. As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akes effect, Charlie's intelligence expands until it surpasses that of the doctors who engineered his metamorphosis. The experiment seems to be a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of paramount importance-until Algernon begins his sudden, unexpected deterioration. Will the same happen to Charlie?
An American classic that inspired the award-winning movie Charly, Flowers for Algernon now returns to Harcourt as a Harvest paperback.
2020年12月17日 已读
就真的,比原版的短篇差太多,扩写得感觉很鸡肋……不过日记的形式用得太合适了,看着这个从单词都拼不对也不会用标点到会用long and fancy words去表达很深奥的思想再退化到拼不对单词的过程真的很难不哭崩,如果这只是一场绚丽的梦醒来时你是否会后悔?还是会感恩至少做过这么美的梦?
DanielKeyes 小说 科幻
Metamorphosis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Franz Kafka / Susan Bernofsky (Translator) W. W. Norton & Company 2014 - 1
“This fine version, with David Cronenberg’s inspired introduction and the new translator’s beguiling afterword, is, I suspect, the most disturbing though the most comforting of all so far; others will follow, but don’t hesitate: this is the transforming text for you.”―Richard Howard
Franz Kafka’s 1915 novella of unexplained horror and nightmarish transformation became a worldwide classic and remains a century later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ad works of fiction in the world. It is the story of traveling salesman Gregor Samsa, who wakes one morning to find himself transformed into a monstrous insect. This hugely influential work inspired George Orwell, Albert Camus, Jorge Louis Borges, and Ray Bradbury, while continuing to unsettle millions of readers.
In her new translation of Kafka’s masterpiece, Susan Bernofsky strives to capture both the humor and the humanity in this macabre tale, underscoring the ways in which Gregor Samsa’s grotesque metamorphosis is just the physical manifestation of his longstanding spiritual impoverishment.
2020年12月28日 已读
打工人周一上午听变形记真的丧到底……去上班就变成Soul里的大黑,不去上班就变成大虫子😔
FranzKafka 奥地利 小说
告白 豆瓣
こくはく
8.6 (83 个评分) 作者: [日] 凑佳苗 译者: 竺家荣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4
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
“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以爱女死于校内的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开始。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小说从复仇者、杀人者、杀人者家属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层层揭开事件真相。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校园犯罪中,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恶的张扬?
爱与痛,善与恶,罪与罚,频频敲击我们内心的道德尺度。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最深处。
《告白》是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的经典之作,日本销量逾340万部,获得2007年第29回小说推理新人奖、2008年“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 10”第1名、2009年本屋大赏第1名、2010年文库本销售第1名。此外,经数据统计,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好于92%的剧情片,好于98%的惊悚片;斩获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连续四次成为票房冠军,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
2020年12月28日 已读
其实大概三星半吧,读起来挺有意思的但是硬伤也不少,比如这本书里所有人认真学习一下艾滋病传播常识的话drama能少一半……还有我是真的没办法习惯这种直接把日汉字拿来假装自己翻译过了的日译中
小说 推理 日本
绑架游戏 豆瓣
ゲームの名は誘拐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陈岳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
不要被书名误导,这是一本很浪漫的书。
陆烨华(上海推理三巨头之一)
精巧的结构,流畅的故事,以及结尾极具冲击力的逆转!这是东野圭吾再次让我感到惊艳的作品。
时晨(上海推理三巨头之二)
之一之二说得对!
孙沁文(上海推理三巨头之三)
单纯地投入这场游戏,去享受久违的被欺骗的快感。
陆秋槎(大名姐姐,推理作者,本书由此人撰写简体字版解说)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脑子竟然不够用了。当你以为这就是真相的时候,更加意外的事实立刻就会击破你所认为的一切。也许这就是东野圭吾的魅力吧!
青稞(很难买到非签名本且专注暴风雪山庄的推理作者)
《绑架游戏》已经是东野圭吾多年前的作品了,那个时候东野的作品,还没有只会滑雪,也更力图创新。
女巫(推理译者,推圈大V,责编新认的姐妹)
东野圭吾是那种即使你在网络上疯狂嘲讽,但是一转头就买下他下一本新书的作者。
女巫(的第二人格)
本书可谓是东野圭吾风格的集大成者,有着不亚于《恶意》的恶意,与不亚于《嫌疑人X的献身》的献身。
牧久音(推理译者,大龄学生,女巫养子)
每当有人让我推荐推理小说的时候,我推荐的第一本永远是东野。
教授(不知道为什么被尊称为师太,真名赵婧怡,推理作者)
我觉得这是东野最强作!
欧阳博(千本樱资深推理编辑,永远戴着帽子)
绑架题材的犯罪故事并不容易写出新意,东野圭吾却仍能借助新奇的手法与精巧的布局,带给读者惊喜。
王萌(新星出版社资深推理编辑,热爱动植物,常被人误以为可爱)
黑色东野圭吾的杰作,犯罪本身是自私自利,一切都为了自己而活!
阿井幸作(在北京的日本人翻译家,支持实体书,坚持在地铁上翻书)
***
商界精英佐久间为日星汽车做的推广方案遭到驳回,挫败感令他心生怨气。这一晚他来到日星汽车副社长家门口,没想到正好撞见一位少女翻墙而出。这位少女是副社长的私生女树理,由于家庭问题而离家出走。出于共同的报复心理,佐久间与树理自导自演了一出赎金为三亿日元的绑架案……
可是,最让佐久间失算的是,他爱上了树理。
2021年1月14日 已读
确实不是什么推理小说,情节简单到一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不过,它是个TM代餐【不是啦!
小说 悬疑 日本
嫌疑人 豆瓣
The Suspect
作者: [澳] 迈克尔·罗伯森 译者: 吕卓琳 / 叶家晋 2020 - 9
♆ 击败斯蒂芬·金和J.K.罗琳的“金匕首奖”得主、两度“奈德·凯利奖”得主、两度“爱伦·坡奖”短名单入围者成名作;知名心理悬疑系列“奥洛克林医生系列”第一部 ♆
✍【内容简介】
心理医生约瑟夫·奥洛克林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然而这一切都在转眼间崩解。
年届不惑的他被确诊罹患帕金森症,不久他又卷入了一桩谋杀案。他作为性工作者人群的心理研究专家,受邀协助警方调查一起无名女尸案,中途意外发现死者竟是他几年前的同事兼病人凯瑟琳,她曾控告他性骚扰。她重回伦敦是因为收到了他诊所的面试通知,但没人知道通知是谁发出的。她遇害的日子正是他确诊当天,而他绝对不能说出那晚自己去了哪里。他之前提供的专业意见此时似乎都成了误导警方的烟幕弹,尤其是关于他那个有暴力倾向、沉迷幻想的病人博比的信息。约瑟夫没有杀人,但他已然成了头号嫌疑人。他不得不选择逃亡……
✍【编辑推荐】
仿佛平坦街面上突然裂开噬人的缝隙,一夕之间,心理学家约瑟夫·奥洛克林从报纸头条中的英雄堕落为道貌岸然的杀人嫌犯,每一步都走在操盘手预期的路线上。一边狼狈逃亡,一边奋力追寻迷宫的出口。情节曲折跌宕犹如坐过山车。人类精神世界的诡异神奇令人着迷。使用权力时的漫不经心摧毁了普通人的人生,在未来某个无法预测的时间点,反噬将消无声息地到来。
✍【媒体评论】
全程高能,戏剧冲突饱满,笔法老练,藏有许多猜谜游戏,让你紧张得咬指甲,书中充满细腻的性格描写、考究的细节和微妙的幽默感。——《每日镜报》
情节之曲折跌宕足以征服绝大多数惊悚小说读者……读到将近结尾时,我已深陷故事情节中,糊里糊涂错过了最后反转前那些微妙的暗示。——《出版新闻》
可信的人物,构思巧妙的情节,给读者奉上一段无法释卷的阅读体验,作者是悬疑小说界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星期日电讯报》
简直令人毛骨悚然……情节构思力求精确,叙述中蕴含真正的智慧。——《纽约时报书评》
2021年2月2日 已读
这个结局又说不通又没意思……可取之处可能是书里有关心理学和帕金森症状的描述
小说 推理 澳大利亚
The Voyage Out 豆瓣
作者: Virginia Woolf BiblioBazaar 2007 - 3
One afternoon in the beginning of October when the traffic was becoming brisk a tall man strode along the edge of the pavement with a lady on his arm. Angry glances struck upon their backs.
Virginia Woolf first novel, a tale of doomed loved, brought her instant acclaim.
2021年2月23日 已读
这个悲剧结尾好突然啊……有点扼腕,哎
小说 英国文学
凡人之心 豆瓣
Any Human Heart
8.1 (38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博伊德 译者: 王一凡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10
“我必须尽快开始真正的生活了,在我死于无聊和沮丧之前。”
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串联起20世纪社会的历史,记录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题:爱与怜悯,激情与背叛,谎言与梦想,失去与惦念,乃至消隐与死亡。一本书,一面镜子,一颗烧灼的心,字里行间不断刺痛着读者:渴望伟大却又渐趋“平凡”的 人生 ,该如何勇敢前行?
在伦敦初出茅庐,与伍尔夫、伊夫林·沃一同探寻文学的灵感;在爵士时代的巴黎,与乔伊斯、毕加索共赴流动的盛宴;在西班牙内战中,和海明威搭档冒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伊恩·弗莱明招募为间谍,又在异国他乡突遭背叛;在纽约,作为艺术品商人,经历风起云涌的先锋艺术运动。故事的主人公洛根·蒙斯图尔特,一生和同时代的弄潮儿多有交集,几乎游历了世界各地,但和我们一样,他也是凡人,在追求幸福的时候也犯下各种错误。
※※※※※※※※※※※※※※※※※※※※※※※※※※※※※※
★ 也许我们最终都只是凡人,但至少曾追求过完美的一生
★ 属于21世纪的当代经典,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英国影星“抖森”至爱的名著
★ 布克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提名作品,同名改编剧集获“英国奥斯卡奖”
★ 英文原版在豆瓣已有近1000位用户标记
★ 《大西洋月刊》年度好书、《卫报》“死前必读的1000本书”
★ 和麦克尤恩、巴恩斯齐名的英国国民作家,“被英国当代文学图景低看了的”实力派小说家威廉·博伊德核心代表作首次译介
★ 让·莫内欧洲文学奖、法国Elle杂志读者大奖获奖作品
★ 多次获《书店日记》《小说药丸》等著名“书单书”推荐
★ 《星期日泰晤士报》头牌专栏作家布莱恩·艾普亚德曾撰文称,相比共同入围2002年布克奖并最终得奖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凡人之心》更应获奖
※※※※※※※※※※※※※※※※※※※※※※※※※※※※※※
一部出色的流浪汉小说,风格自信而写意。一股老式但新奇的力量,从头到尾始终保持活力。这部小说是各类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也会是其中任何一个奖项当之无愧、炙手可热的得主。
——安妮塔·布鲁克纳(英国作家,布克奖得主)
博伊德在全书开头的文笔是如此灵动,以至于读着读着,我们都忘了蒙特斯图尔特是一个虚构的角色。
——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首席书评人)
《凡人之心》也许是最多人向我推荐的书了。我倾向于避开任何一本别人推荐给我的书,宁可天真地想象自己会发掘出属于我的文学金矿,不过这次她的热情实在令人难以拒绝,于是在晚饭后,我点上烧木炭的火炉,读了起来。到临睡前,我已经欲罢不能了。
——肖恩·白塞尔(《书店日记》作者)
这部小说比起一部世纪旅行见闻录来说可要丰富得多了。它映射出个人人生的轮廓:主旋律;反复无常;真诚与虚伪的友谊;没有能力完成自己人生设想的哀叹;几乎毫无意义的某些人生经历。小说名为“凡人之心”,然而,蒙斯图尔特并不代表每一个人。他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更加慷慨、宽容,更能享受自己的人生。
——《大西洋月刊》
这本书乐趣无穷……读来令人快乐极了。
——《华盛顿邮报》
博伊德具备一种独特的能力,这使得他能通过描述丰富、真实的细节,刻画复杂、可信、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人物,最终讲出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这本书我读了两遍了,可能马上要再读一遍。而又有几本书能让你这样不住想要重读呢?
——《洛杉矶时报》
一个伟大的角色——以及一部伟大的小说……博伊德让你确信自己读到的正是一个真实、有缺陷、边缘化的角色,饱经20世纪历史中恶意和反复无常的创伤后,内心无尽的秘语。
——《西雅图时报》
博伊德所赋予主角的,如果不是精神,那也是声音的完整性,是对自己不恰当之处最轻微的嘲讽,是对句子和短语优美凿琢后呈现的一出戏剧。
——《纽约时报书评》
惊艳、动人,极为有趣。这既是一本记录逝去时代的精彩回忆录,也是一个有关平凡人的动人故事。
——《星期日电讯报》
博伊德的技巧如此令人信服,甚至在书刚出版的时候,使得许多读者以为主角蒙斯图尔特在现实世界中是真实存在的。
——《卫报》
博伊德惊人的叙事能力在这里得到了释放:这是一部你难以预知结局的传记,让你深深着迷又不住猜想……这是博伊德迄今为止最令人愉快的小说之一:慷慨、机智,又悄然地别具深意。
——《标准晚报》
读到最后三分之一,似乎有点懂了说自己最爱这本书的抖森是怎样的人。LMS的一生,从二十年代的巴黎文学界,二战时期的间谍生活,五六十年代的纽约…一路下来,如果真能如《午夜巴黎》那样穿越,大概每个阶段都有人愿意穿回去,跟他交换吧。然而他那种一直追寻年轻时理想,回首时的无奈遗憾,却比那些传奇似的经历更直指人心,引人反思,我这一生,是否虚度? 回顾人生,如一条河,我只是疑惑了,究竟自己是河心小船上那个人,还是岸上观望那个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开始疑惑,开始思考,岸上的人变成了船上的人,这大概是本书最大的魅力吧。 如果能给六颗星星,我会毫不犹豫,逐一点亮。
——豆瓣读者Kathy
花几十天读完了小说主人公用一生写下的日记(虽是虚构但却真切无比),内心好像被一股巨大的虚无感吞噬。眼见主人公辗转于人生得意与颠沛流离间,世事无常,一路到最后,纵然有可被鉴定为传奇的经历傍身,还是抵挡不了衰老和死亡,抵挡不了时间这个最大的敌人。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一样。
——豆瓣读者sorrento
算不上成功,算不上传奇,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也不断失去所爱,但看到最后一直在被戳中,如果是自己,又能不能把这么一生过好呢?
——豆瓣读者with
读的时候,有许多回,威廉·博伊德写下的句子深中我心,牵扯出在那个时刻最本能流露的感情。能做到这一点的作家实在不多,而博伊德成功做到这点不止一次。《凡人之心》是我读过的博伊德的第一本书,但必然不会是最后一本。
——英国亚马逊读者Kundra
厚实、浓重、无限蔓延,并非我惯常喜欢的类型,但不得不说,在读完之前我就是没法放下这本书。尽管篇幅不短,但《凡人之心》是那种能让你在翻阅繁多书页的过程中,持续且牢牢吸引住你的小说。博伊德有一项罕见的天赋,这让他写出充满力量、无比动人的散文文体。此外,《凡人之心》包涵这一切:爱、欢笑、痛苦、困顿、泪水,以及成功与失败。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
——Goodreads读者J. Kent Messum
※※※※※※※※※※※※※※※※※※※※※※※※※※※※※※
【对威廉·博伊德的评价】
他那一代人中最优秀的故事讲述者之一。
——塞巴斯蒂安·福克斯(英国作家)
伊夫林·沃和金斯利·艾米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博伊德似乎特别幸运,因为他天生就喜欢讲故事,而且有能力用迅疾、自信的散文表达这些故事。
——《纽约时报》
很少有当代作家能像博伊德那样有力地描绘出离我们很近的现代历史。他的人物和他的散文同样令人着迷。
——《华盛顿邮报》
威廉·博伊德可以说是英国在世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周日快报》
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小说家。博伊德可能比他的同代人写了更多真正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有一种难得而优雅的持久性。
——《每日电讯报》
他是最优秀的英文散文家和故事讲述者之一。
——《大西洋月刊》
博伊德是一个天生的讲故事的人,他清晰、紧凑的散文从来不会阻碍到他的人物和他们不可预知的命运。
——《华尔街日报》
21世纪的格雷厄姆·格林化身。现代英国小说家中写出最多令人不忍释卷的书的那个,具有以传统方式讲故事的美德——地点的唤起、节奏、戏剧性……天才的故事大师。
——《独立报》
博伊德是一个温文尔雅、多才多艺、随和的哲学式文学表演者,聪明而富有思想。
——《纽约时报书评》
读一本威廉·博伊德的小说,就像开启一瓶葡萄酒,点燃一架火炉,坐在你最喜欢的那把扶手椅上——相信大师会带你踏上一段充满趣味、不可预知的旅程。
——《旁观者报》
2021年2月9日 已读
这是一本到了最后五分之一才开始精彩到让人忍不住集中精力去看的书,最后五分之一值得至少四星,但是前面实在是……very typical……细想可能是很共性的,男人的生命要到60岁开始度过最后的五分之一时才变得更有意思,因为他们终于不再(频繁地)性化周围所有的女性,因此(不得不)褪去了因为自己有阳具而产生的骄傲,迎来了漫长的贤者时间,变得自省、有哲理,甚至有了他们曾不齿的同理心……我是真的很想看到他看到女人就产生性欲的部分就跳过,奈何日记体让情节很散,各部分交织在一起,不允许我这么做,而我对他的性生活毫无兴趣,明明有这么精彩的人生,性生活全删光我给四星半
小说 英国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1年2月18日 已读
大概年纪太大了不配跟这种书共情了……不过时代感还是很强,读起来很带劲儿……如果不是翻译这么弱的话还能更好,看到短评一群夸翻译的我真不知道我读的是不是这个版本……这种俚语和粗口很多并且连续对话篇幅长的书很难翻好,这本成功地翻出了央视六套译制片味儿
小说 美国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 豆瓣
夏と花火と私の死体
7.0 (135 个评分) 作者: [日] 乙一 译者: 连子心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9
★ 乙一惊世成名作,16岁写成,轰动文坛。
★ 九岁那年的夏天,我看着我的尸体漫山遍野奔跑。
★ 一部书写天真与恶的暗黑杰作。这个盛夏的故事,让人冷到骨子里。
★ 获第6届JUMP小说大奖, 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山本周五郎奖得主盛赞。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是我在《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读过的最好的日本小说。——读者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是一部奇异卓绝的作品,我16岁的时候絶对写不出来。——我孙子武丸(日本本格推理10佳得主)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与《在黑暗中等》并称为乙一两大杰作,一部冷彻骨髓,一部暖到心底。
★ 乙一的作品风格强烈而独特,写尽人性丑恶,让人不寒而栗,又会在淡淡的凄凉中,透露一丝温情与希望。——凤凰网
★ 絶版多年后推出的全新译本,知名设计师设计封面,精装典藏。
内容简介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是日本作家乙一的成名作,16岁写成,轰动日本文坛,并获得第6届JUMP小说大奖,得到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山本周五郎奖得主盛赞。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内容简介:
夏日的下午六点天还很亮,我和好朋友坐在高高的树上,看着我喜欢的男孩挥着手从森林那头跑来。风抚摩着我的脸颊,周围全是叶子的香气,真好啊!一只温热的小手搭到我背上,我摔了下去,死掉了。男孩跑到树下,对着一动不动的我笑了。“把五月藏起来吧。”他说。我睁着眼睛,看着他们拼命去藏起我的身体,努力不让别人发现。啊!真是辛苦啊,怎么藏也不得安宁。
2021年2月23日 已读
第一篇尸体视角太有意思了,第二篇又优美又诡谲,并不是真的“恐怖”但是又看得手脚冰凉
小说 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