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豆瓣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2013 - 5
A free ebook-only edition of Neil Gaiman's short story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and an exclusive preview of the new 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 a novel about memory and magic and survival, about the power of stories and the darkness inside each of us - available in June 2013.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was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FRAGILE THINGS
2021年2月26日 已读
有点细思恐极的感觉,主角像个傻小子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是我读得脖子后面的寒毛一根根竖起来,读完回想下又觉得美得不得了
小说 短篇
正常人 豆瓣 Goodreads
Normal People
7.9 (16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萨莉·鲁尼 译者: 钟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 风靡全球的电视剧 Normal People 原著
★ 九零后爱尔兰女作家,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萨莉•鲁尼的代表作
★ 2018水石书店年度图书、爱尔兰年度图书奖、2019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说奖、英国图书年度图书奖获奖作品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英美销量超150万册
★ 在全球被翻译成46种文字出版
★ 入围布克奖、迪伦•托马斯奖、女性文学奖
★ 入选《卫报》“21世纪100部最佳图书”(第25名)
★ 被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巴黎评论》、《时尚先生》、Elle、NPR等数十家机构、媒体评为年度图书
康奈尔和玛丽安在爱尔兰西部一个小镇长大。在学校,康奈尔备受欢迎,玛丽安则被视为怪人,独来独往。然而,一次令人怦然心动的对话,改变了两人的关系和他们今后的人生。
一年后,两人都来到都柏林的圣三一大学念书,在派对中重逢。此时的玛丽安活跃于大学社交圈,康奈尔则成了边缘人,腼腆而缺乏自信。大学数年中,两人各自与他人交往,但似乎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磁力,将两人彼此拉近。他们如同“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姿态”。最后在她走向自毁、而他往别处寻找生活的意义之际,他们究竟该如何拯救彼此?人怎样才能改变另一个人,人如何才能说出内心感受让别人真切感知?
继《聊天记录》之后,萨莉•鲁尼在她的第二部小说《正常人》中,用她出色的心理描写和温柔细腻的文笔,探索微妙的阶层关系,初恋的激情、脆弱与危机,家庭关系和友谊复杂的纠缠,为当代小说注入新生力量。
2021年3月8日 已读
「这些年来,他们就像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姿态。但最终她帮助了他,她让一种新的人生成为可能,她可以永远为此而欣慰。」实际上就是个young adult drama的感觉,甚至有点烂俗……但是女主这个人物塑造得真让人心疼啊
小说 爱尔兰
围城 豆瓣
9.1 (174 个评分) 作者: 钱锺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 2
《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围城》显示给我们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人生,又怎样用所有作家都必得使用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和“感”的。
2021年3月29日 已读
这么多年重读还是觉得好有意思,倒不是情节多有意思,钱老的文笔实在是有趣,轻巧幽默俏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写书的是个多么敏捷且有魅力的人,难怪有人想认识这只“下蛋的母鸡”
人生 小说
证言 豆瓣 Goodreads
The Testaments
8.8 (9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于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2020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度推荐图书”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
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
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
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
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
----- ---------------- --------------------------------------------
“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
——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
“如果哪一位小说家能够证明创作一本续作是正确选择的话,就非阿特伍德莫属了。”
——《卫报》
-----------------------------------------------------------------------------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2021年4月5日 已读
基列国的建立与崩塌,然而实际上基列国是真的无边无际,不是这么一个特殊时期诞生、一代而亡的蕞尔小国,它的建立也并不需要用突如其来的手段和强制力,更不可能因为信使向外传信而使它轰然倒塌。想要摧毁它,只能深信「爱如死之坚强」
加拿大 女性 小说
A Gentleman in Moscow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Amor Towles Viking 2016 - 9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Rules of Civility—a transporting novel about a man who is ordered to spend the rest of his life inside a luxury hotel
“In all ways a great novel, a nonstop pleasure brimming with charm, personal wisdom, and philosophic insight . . .this book more than fulfills the promise of Towles' stylish debut, Rules of Civility." – Kirkus Reviews (starred)
With his breakout debut novel, Rules of Civility, Amor Towles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master of absorbing, sophisticated fiction, bringing late 1930s Manhattan to life with splendid atmosphere and a flawless command of style. Readers and critics were enchanted; as NPR commented, “Towles writes with grace and verve about the mores and manners of a society on the cusp of radical change.”
A Gentleman in Moscow immerses us in another elegantly drawn era with the story of Count Alexander Rostov. When, in 1922, he is deemed an unrepentant aristocrat by a Bolshevik tribunal, the count is sentenced to house arrest in the Metropol, a grand hotel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Kremlin. Rostov, an indomitable man of erudition and wit, has never worked a day in his life, and must now live in an attic room while some of the most tumultuous decades in Russian history are unfolding outside the hotel’s doors. Unexpectedly, his reduced circumstances provide him a doorway into a much larger world of emotional discovery.
Brimming with humor, a glittering cast of characters, and one beautifully rendered scene after another, this singular novel casts a spell as it relates the count’s endeavo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 man of purpose.
2021年4月27日 已读
文笔是真的好,感觉作者和Rostov一样有审美洁癖,每一个字都非得流露出那股优雅精致的劲儿才行,虽然难免过度打磨之嫌,听着还是很舒服……一直心心念念Nina后来怎么样了啊……
小说 美国
Eleanor Oliphant is Completely Fine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Gail Honeyman Penguin Group USA 2017 - 5
Soon to be a major motion picture produced by Reese Witherspoon.
“A charmer...satisfyingly quirky.”—Janet Masl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s to Breeze Through This Summer”
"This wacky, charming novel...draws you in with humor, then turns out to contain both a suspenseful subplot and a sweet romance….Hilarious and moving."—People
No one’s ever told Eleanor that life should be better than fine.
Meet Eleanor Oliphant: She struggles with appropriate social skills and tends to say exactly what she’s thinking. Nothing is missing in her carefully timetabled life of avoiding social interactions, where weekends are punctuated by frozen pizza, vodka, and phone chats with Mummy.
But everything changes when Eleanor meets Raymond, the bumbling and deeply unhygienic IT guy from her office. When she and Raymond together save Sammy, an elderly gentleman who has fallen on the sidewalk, the three become the kinds of friends who rescue one another from the lives of isolation they have each been living. And it is Raymond’s big heart that will ultimately help Eleanor find the way to repair her own profoundly damaged one.
Smart, warm, uplifting, Eleanor Oliphant is Completely Fine is the story of an out-of-the-ordinary heroine whose deadpan weirdness and unconscious wit make for an irresistible journey as she realizes. . .
The only way to survive is to open your heart.
2021年5月9日 已读
看标题就知道是一个completely NOT fine的故事……看评论都说觉得很可爱但我觉得很致郁啊……主角陈述的语气越是轻描淡写和不屑一顾就越能感觉背后的痛苦和撕裂感,好在最后多少能和自己和解
小说 英国
山茶文具店 豆瓣
ツバキ文具店
7.9 (16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川糸 译者: 王蕴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3
★日本全国700多家书店店员投票选出的最想卖的书! 2016、2017连续两年获日本“书店大奖”重推!
★日本畅销作家小川糸备受好评暖心之作。16封手写书信,掀起“书信时代”怀旧风潮。
★一封封有温度的信,一个个有故事的人生。执笔写下说不出的话,与思念之人见字如面
★随书附带精美手绘镰仓游览导图
…………
在镰仓,有一家帮人代笔的文具店,每代店主均由女性担任,只要有委托便会接受,即使是餐厅的菜单也会帮忙。
不知不觉间,雨宫鸠子成为了第11代传人,而与外祖母之间的误会,以及开始独自一人活在世上的恐惧,使她充满迷茫。给死去宠物的吊唁信、宣布离婚的公告信、拒绝借钱的回绝信、写给挚友的分手信……
一封封代笔信是客人们的写实生活,也是一节节人生的课堂。
2021年5月31日 已读
很有意思的设定,写得很细心,笃悠悠的调调,用有生命的字迹传递感情,看似是说信,实际上在说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字里行间日本味很浓,直觉有很多翻译不出来的东西,读日语原版的话应该会更有意思
小说 日本 生活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7.2 (5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于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3
★ 就天赋与灵气而言,少有作家能与珍妮特•温特森相比
★ BBC100位杰出女性 /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
★ 一部大胆的、光芒四射的小说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你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
★ 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
★ 英国中小学教师推荐书目
★ 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国际大奖
==========
生活,是悲喜交替。
茫然,让你错失良机、最终失意。
勇气,带你奋力前划、逆流而上。
每个人心中那个犟头倔脑的小孩,正是我们对抗不公、压制与威胁的力量源泉。
我们接受教导,接受知识,接受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围墙坍塌,原来外面还有别的世界,命运,还有别的可能。
而橘子,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水果。
时而有趣到让你发笑,时而悲伤到近乎残酷,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面对种种质疑和打压时,如何探索人生道路,成为她自己的故事。
==========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会经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经历多少归零式的起步?每个人自我逐渐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渐忍受分离、孤独、背叛、愤慨的过程。小说中离家独自生活、重新追寻爱的真理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自己。——译者 于是
★ 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温特森有着平衡的语调和真实的声音。这本书是温特森最精美的作品之一。——《观察者》
2021年6月2日 已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文语境下的圣经语言还是很难翻通顺,翻译多少有点奇怪……不过这种故事就很能relate啊,有一些片段仿佛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一样,无论是在主内对性向的正视,还是站在性向的角度审视宗教/教会,最终更多是逐渐给自己affirmation……穿插在叙述里的寓言一样的小故事其实很有意思,不过也导致全篇感觉有点散
小说 英国
Drive Your Plow over the Bones of the Dead 豆瓣
Prowadź swój pług przez kości umarłych
作者: Olga Tokarczuk 译者: Antonia Lloyd-Jones Riverhead Books 2019 - 8
In a remote Polish village, Janina devotes the long, dark winter days to studying astrology, translating the poetry of William Blake, and serving as caretaker for the summer homes of wealthy Warsaw residents. Her reputation as a crank and a recluse is only amplified by her not-so-secret preference for the company of animals over humans. She's devastated when her two beloved dogs disappear. Then her neighbor, Bigfoot, turns up dead. As corpses pile up in increasingly strange circumstances, Janina inserts herself into the investigation, certain that she knows whodunit. If only anyone would pay her mind . . .
2021年6月25日 已读
超有意思!是我大意了居然没想到是这个走向,可能是因为跟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笔法差太多,完全没往这地方想……但是这个结局又很合理,而且好喜欢这个视角,神神叨叨的老太太
小说 波兰
大师的盛宴 豆瓣
Masterpieces: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of the Century
9.0 (49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 姚向辉 等 新星出版社 2012 - 9
本书共收录27篇上世纪最为优秀的28位科幻大师的短篇小说。从科幻的黄金时代,到锐意革新的新浪潮时代,再到天才辈出的多媒体时代,每个阶段的顶尖人物的作品均囊括其中,阵容可谓豪华无匹!科幻小说史上那些最为璀璨的巨星,诸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海因莱因、雷•布拉德伯里、乔治•马丁、威廉•吉布森、勒古恩、希尔弗伯格、弗雷德里克•波尔等均赫然在列。
2021年6月25日 已读
无常之月那篇太震撼了,其他也有几篇不错的,有几篇相比之下就有点公开处刑的味道……
小说 科幻
豆瓣 Goodreads
手紙
8.6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赵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0
“哥哥,你好吗?这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从你离去之后,这个社会开始对我复仇……”
武岛直贵,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父母双亡后,他和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给直贵筹措学费,哥哥闯入民宅偷窃,却因盗窃杀人而入狱服刑。从此,兄弟俩只能用书信沟通。犯罪的分明是哥哥,无辜的直贵却因此失去了他的全部。学业、求职、恋爱、生活、梦想,他苦苦地追求,社会却只因他是“杀人犯的弟弟”,一次次不由分说地将他驱逐。十多年来,哥哥从高墙内写给弟弟的一封封满怀牵挂的家信,就像一道道沉重的枷锁,禁锢了直贵的一生。直贵不禁自问:因为哥哥杀了人,所以连我也被这个社会抹杀了吗?
☆☆☆☆☆☆☆
不能错过《信》的七大理由:
1、入选直木奖,登顶东野文库本作品史上最高销量的不朽名作!
日本《每日新闻》连载话题作,单月突破百万册!
超越《解忧杂货店》《白夜行》!日本读者票选东野圭吾十大杰作之一!
2、东野圭吾的集大成之作,首部关注犯罪者家人生存困境的小说。
《信》情节曲折动人,笔力扎实,跳出了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因此被东野圭吾研究者认为是其集大成的作品。
3、日本两度影视化改编,超人气偶像山田孝之、龟梨和也出演男主引发热议。
同名剧作豆瓣网友热议。“原作具有感人魅力。弟弟被社会冷漠歧视而屡屡被迫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经历,想必另很多人感同身受。”
4、国内同名音乐剧入选2020音乐剧年度大赏,演出火爆,场场爆满!
“一对兄弟,两个家庭,跨越十年的救赎。”《声入人心》成员龚子棋、郑云龙动容演绎,感人至深。该剧为2018年中日集中交流月项目之一。
5、中日读者五星推荐,热泪盈眶度第一名!
“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畅销君的,这本书即使重读,也依然不减凄怆的魅力。”
6、多国语言出版,感动风暴席卷世界。
自出版以来,《信》已被译为中、韩、泰国、越南、德国等多个语言版本。影响力广大。
7、雅致双封,全新品质升级,收藏&馈赠俱佳。
随书附赠书信套装、邮筒书签,好看又好用~
2021年7月13日 已读
这种比真的来个案子好看太多……平野社长的心里明镜似的,对亲人的歧视是对犯人的处罚的一部分,但是这样对亲人公平吗?
小说 悬疑 日本
The Midnight Library 豆瓣
6.1 (15 个评分) 作者: Matt Haig Viking 2020 - 10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ere is a library, and within that library, the shelves go on forever. Every book provides a chance to try another life you could have lived. To see how things would be if you had made other choices . . . Would you have done anything different, if you had the chance to undo your regrets?"
A dazzling novel about all the choices that go into a life well liv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ly bestselling author of Reasons to Stay Alive and How To Stop Time.
Somewhere out beyond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 there is a library that contains an infinite number of books, each one the story of another reality. One tells the story of your life as it is, along with another book for the other life you could have lived if you had made a different choice at any point in your life. While we all wonder how our lives might have been, what if you had the chance to go to the library and see for yourself? Would any of these other lives truly be better?
In The Midnight Library, Matt Haig's enchanting new novel, Nora Seed finds herself faced with this decision. Faced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ing her life for a new one, following a different career, undoing old breakups, realizing her dreams of becoming a glaciologist; she must search within herself as she travels through the Midnight Library to decide what is truly fulfilling in life, and what makes it worth living in the first place.
2021年8月9日 已读
Carey Mulligan的声音so soothing~这口鸡汤我干了!其实感觉设定和message都挺俗的,但是听到I AM ALIVE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动了一下……并不是说选择死就不好,但是真的选择死亡以前还是很需要这样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
小说 英国
烟与镜 豆瓣
Smoke and Mirrors
6.0 (34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译者: 王爽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3
编辑推荐
◆看得头皮发麻的同时,原始的人性一览无遗。
◆《烟与镜》是格芬奖、斯托克奖、轨迹奖提名、世界奇幻奖提名作品!
◆作者尼尔·盖曼是当代奇幻大师,被斯蒂芬·金称作“故事的宝库”。
◆收录29个尼尔·盖曼经典短篇,写尽原始人性中的爱、嫉妒、贪婪、自私、恐惧和悲伤。
◆尼尔·盖曼颠覆经典,改写《白雪公主》,摒弃童话中的真善美元素,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集悬疑、惊悚、哥特风格于一体。彻底打破幻想和现实的界限!
◆盖曼是一位罕见的作家。他用心书写故事,充满智慧,有时甚至用一种相当独特的、毫不掩饰的视角看待人性。——Goodreads 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29个尼尔·盖曼经典短篇,写尽人性中的爱、嫉妒、贪婪、自私、恐惧和悲伤。
当天堂发生谋杀案;当“白雪公主是好人”是一个由公主讲述的谎言;
当世上不再有动物可吃,只有婴儿可供选择;
当恶魔吃掉男孩,以男孩之名走进人间;
当性别可以借助药物随意转化;当买凶杀人可以享受批发价……
翻开《烟与镜》,看得头皮发麻的同时,原始的人性一览无遗。
媒体评论
1.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斯蒂芬·金
2.尼尔·盖曼是英国国宝,现在他也同样成为了美国国宝。——科幻大师威廉·吉布森
3.当你全身心沉浸到尼尔•盖曼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他拥有非凡的创造力,他从不遵循一致的规则,他随心所欲,惟追随梦想而写作。——《娱乐周刊》
4.盖曼的作品将H.G. 威尔斯的想象、H.P.洛夫克拉夫特的诡异氛围以及伍德豪斯的幽默智慧结合在一起,他既能让我们的血液凝固,也能让我们仰天大笑。——《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
5.尼尔·盖曼的思想就像深不可测的幽暗海洋。每次沉入海中,周遭世界随之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恐怖、也更加美妙的世界。——《纽约时报》
6.阅读盖曼的乐趣之一就是看他如何颠覆我们对魔法、恐怖、幻想和世俗的期望。 ——《泰晤士报》
2021年8月10日 已读
《白雪·镜子·苹果》好有道理!我被说服了!但是这本书真的不能看译本,至少不能看读客的译本,什么鬼翻译什么头皮发麻……改天找原版看看
奇幻 小说 英国
当尼采哭泣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When Nietzsche Wept
8.5 (36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文·亚隆 / [美国] 欧文·亚龙 译者: 侯维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 3
有2018年10月5印本
2021年10月21日 已读
读以前没发现居然是个同人文(bushi)这个写法太有意思了,美中不足深铺垫得太长所以整体有点不平衡感,除此之外读的过程真的非常享受,这样的脑洞请多来一点
哲学 小说 心理学
Beartown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Fredrik Backman Atria Books 2017 - 4
Winning a junior ice hockey championship might not mean a lot to the average person, but it means everything to the residents of Beartown, a community slowly being eaten alive by unemploy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wilderness. A victory like this would draw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ailing town: it could attract government funding and an influx of talented athletes who would choose Beartown over the big nearby cities. A victory like this would certainly mean everything to Amat, a short, scrawny teenager who is treated like an outcast everywhere but on the ice; to Kevin, a star player just on the cusp of securing his golden future in the NHL; and to Peter, their dedicated general manager whose own professional hockey career ended in tragedy.
At first, it seems like the team might have a shot at fulfilling the dreams of their entire town. But one night at a drunken celebration following a key win, something happens between Kevi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s daughter—and the next day everything seems to have changed. Accusations are made and, like ripples on a pond, they travel through all of Beartown, leaving no resident unaffected. With so much riding on the success of the team, the line between loyalty and betrayal becomes difficult to discern. At last, it falls to one young man to find the courage to speak the truth that it seems no one else wants to hear.
Fredrik Backman knows that we are forever shaped by the places we call home, and in this emotionally powerful, sweetly insightful story, he explores what can happen when we carry the heavy weight of other people's dreams on our shoulders.
2021年12月16日 已读
这个作者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写群像……so tired of it……实际上后一半还挺好的,尤其是案子最后的结局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受害人自己最后处理这件事的方法,算是豹尾了,受害人和好友以及加害人好友的互动我也是真的很喜欢,但是前面絮絮叨叨还不时抖个机灵的写法我真的不大可
小说 瑞典
The Giver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Lois Lowry Laurel Leaf 2002 - 9
The Giver译为“赐予者”或“授者”,是洛伊丝·洛利最著名的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在The Giver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想像出来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的生活都被安排得好好的,人们不用决定工作,不用决定配偶,这些问题,社会都帮个人做好了决定。而这个世界也没有记忆、感情、颜色及音乐,人们只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有一个人例外,他一个人承担了整个世界该有的记忆,他必须独自承受痛苦、恐惧、和孤单,而他也同时知道什麼是温暖、幸福和爱。这个人被称为the receiver of memory,也就是the Giver。当12岁的男主角Jonas成为这个the receiver of memory的接班人后,他得到了他以前所不曾有过的经验,而当他知道愈多时,他愈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合理,最后他选择了逃离……
2022年4月6日 已读
这本居然是个反乌托邦?开始看了五分钟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每个人讲话都假惺惺的,做事一板一眼循规蹈矩仿佛一群机器人,但直到Jonas开始接受训练,才真正意识到这群人缺少的是什么……故事非常短小精悍,习惯了这个设定以后还挺predictable的,结局有点仓促草率,不过不影响他们看release的时候我差点哭出来(但是release是什么真的太predictable了啊……
小说 美国
第一人称单数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Goodreads
一人称単数
7.2 (111 个评分) 作者: [日]村上春树 译者: 烨伊 文治图书·花城出版社 2021 - 11
睽违六年!村上春树2021全新短篇小说集《第一人称单数》。11.18全网现货发售!
当世界不断变迁,唯有故事留住刹那光景。
8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重现村上式奇幻青春物语。
再不相见的男女···名为村上春树的角色···偷人姓名的品川猴···夏日气息与摇滚乐……
★村上回归第一人称叙述,代入感强。尽显故事的魔力!
村上作品中《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寻羊冒险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作家更善用“第一人称”叙事写作。8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重现村上式奇幻青春物语。村上回归初心之作!作家本人直言“再一次站在最初的位置上,迎接全新挑战”——村上春树
★暌违六年!村上春树2021全新短篇小说集,村上春树回归之作!
继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6年之后!继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3年之后村上春树正式小说作品。一经上市引发读者热评:“在疫情时代,还得是村上的书。读村上的小说能让人获得治愈。”马家辉微博点评:这书是短篇小说集,干净利落的故事,似回到了《挪威的森林》的笔调风格。
短篇小说,是一个世界的无数切口。
“第一人称单数”是截取世界某个片段的“单眼”。这样的截面越来越多,“单眼”就成了无穷交错的“复眼”。到那时,我便不再是我,你也不再是你。到那时,会发生什么?不会发生什么?欢迎来到“第一人称单数”的世界。
八篇小说中《石枕上》忆起大学时与打工相遇的文学少女偶然间的情感交流。
《奶油》写出无法在生活中获得解释、不合逻辑却又扰乱心灵,脱离现实的质疑,耐人寻味。热爱爵士乐的村上也写下这篇似真似幻的音乐小说《查理·帕克演奏波萨诺瓦》,故事中音乐报导的写手虚构了一张梦幻专辑,却因此衍生出如梦境与真实世界的奇异接轨。《和披头士一起(With the Beatles)》和披头士的专辑同名,是充满往日夏日气息与摇滚乐的初恋青春纪事……
值得注目的还有《养乐多燕子队诗集》,除了洋溢着对棒球的热爱,更结合了诗作、散文体裁,也是继《弃猫》后再次难得揭露少时与双亲的生活回忆。令人印象深刻的《狂欢节Carnaval》谈论丑陋,也等于谈论美丽,更兼论善恶,引人反复思索在生活这个面具底下的素颜,究竟是恶灵或是天使?《东京奇谭集》中非常受到读者喜爱的《品川猴》,此猴再次登场于续篇《品川猴的告白》,揭露品川猴启人疑窦的身世之谜与极致的恋情,极致的孤独。同名篇章《第一人称单数》,在春夜满月里的酒吧中发生了一段质疑自我的邂逅,故事结束了却余韵未了,彷佛跌入晦暗的酒吧空间,以小说开启一个不眠的微醺之夜。
八个题材视角各异的精彩短篇,可以说是迈入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村上春树,回望人生爱与死主题的珠玉之作连发。结合了短歌、散文、音乐与小说,展开村上风格的全新复眼小说。阅读村上小说,徜徉文学世界,活着不就是一首对于青春、爱与死亡的追想曲!
磨铁·文治图书荣誉出品。
2022年4月28日 已读
很薄的一本短篇集,很快就可以读完的那种,读起来确实很顺畅,毫不费劲,但读完却觉得……忘得比读得还快……真的没啥记忆点,就觉得那只偷人名字的猴子有点意思,以及他是真的喜欢Beatles和爵士乐
小说 日本
盲刺客 豆瓣 Goodreads
The Blind Assassin
9.0 (4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韩忠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7
这是一部结构奇巧、故事里套故事的小说。小说有两个女主人公,一个是劳拉,小说一开始就在车祸中死去;另一个是她的姐姐艾丽丝,生活在死者的阴影中,回忆着 快被湮没的往事。有关盲刺客的故事是劳拉生前写的,描述了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一个富家小姐和一个在逃的穷小伙子的恋情。同时,这对恋人想象出了发 生在另一个星球上的故事。这个虚构的故事里充满了爱、牺牲与背叛。而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艾丽丝嫁给了富商理查德,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殊不知,理查德将魔爪伸向了小姨子劳拉,于是,劳拉的车祸令人产生了怀疑……
2022年12月14日 已读
实际上不是很吃这本的套娃叙事,可能是我一直不是很适应这种故事里套故事再套故事的结构,结局也比较predictable,但是两个女性的形象塑造得真实细腻,絮絮叨叨的但又读得很顺畅,尤其是老年艾丽丝的视角真耐读……不过这本的翻译,到底是在干什么,金汤力翻译成杜松子补酒 甜甜圈翻译成炸圈饼just to name a few,哪怕用个翻译器都不至于翻成这样
加拿大 小说
龙文身的女孩 豆瓣 Eggplant.place
Män som hatar kvinnor
8.7 (9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斯蒂格·拉森 译者: 颜湘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八十二岁的瑞典产业巨子范耶尔在生日当天,照例收到了一幅匿名寄来的裱框压花,却令他情绪溃堤地哭了起来……
备受尊重的金融记者布隆维斯特一向以揭发企业丑闻为职志,却突然因一篇报道而获诽谤罪,职业生涯跌入谷底,不得不辞去亲手创办的《千禧年》杂志发行人一职。此时,一位大企业家亨利·范耶尔突然找上门来,开出不可思议的天价,请布隆维斯特花费一年的时间为他撰写传记,同时私下偷偷调查一起沉寂多年的少女失踪案,他的侄女四十年前在瑞典北部他们家族所有的一个岛屿上神秘消失的事实数十年来一直折磨着他。失业且面临财务危机的布隆维斯特接受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请托。最终,他发现了隐藏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显赫家族背后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
在调查过程中,布隆维斯特认识了矮小瘦弱的莎兰德,她貌似问题少女,却是个顶尖级的骇客,对电脑的掌控有如跟魔鬼签了契约,有了她的协助,布隆维斯特如虎添翼,然而这个龙文身的女孩的身世和内心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在瑞典,平均每3人就拥有1本《龙文身的女孩》;
在丹麦,《龙文身的女孩》销售程度仅次于圣经;
在法国,每4部车里就可以找到1人拥有《龙文身的女孩》;
在英美,每个读了《龙文身的女孩》的人都为之疯狂!
来自瑞典,史无前例攻占全球畅销书榜、屡创崭新纪录的完美小说,正待您品尝!
凭借处女作《龙文身的女孩》超越丹·布朗与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作者)
荣登“欧洲最具冲击力十大畅销小说家”榜首大师
斯蒂格·拉森“千禧”系列首部曲
王安忆,麦家,虹影一致推荐!
·相关媒体评论:
几乎找不到比这则数十年前发生在斯德哥尔摩北方一座偏僻小岛的少女失踪案来得更冰冷的案件,也找不到比勇于揭发丑闻的瑞典记者拉森所写的这本欧洲畅销书,来得更热卖的小说处女作。
——《出版人周刊》
一项出版界的奇迹,一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成功犯罪小说家……犯罪小说界极少同时需要向一位作家致敬与致哀——拉森就是这样一位光芒四射的作家。
——《周日泰晤士报》
瑞典的犯罪小说,就像该国一样,兼具高水平与社会关怀。这样的国家产生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战争与和平》是早晚的事……这部小说巨著借由许多角色来呈现许多主题……本书的情节与节奏的掌握都极为出色,难怪整个欧洲都为之疯狂。
——《悉尼前锋早报》
我不信你今年还找得到比这本更好看的书。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薇儿·麦德米
如雪地上的血迹般强烈鲜明!一部完美的杰作,带领读者感受北欧犯罪小说的独特力量。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李·恰尔德
《龙文身的女孩》是部全新的政治与新闻悬疑小说,内容非常贴近人心且具道德精神。尽管揭露的是社会的黑暗面,斯蒂格·拉森仍完成了一部精彩丰富的小说,书中的主要人物令人难忘。
——《英国病人》作者 麦克尔·翁达杰
一开始,我带着一种老练的读者挑剔的眼光阅读斯蒂格·拉森长达二千一百页的《千禧年》三部曲,但很快就被彻底地征服了。几个星期来,我完全沉浸在每一部作品带给我的无尽的欢喜和极度的兴奋中。这种欢喜和兴奋只有在我童年和少年时阅读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或者狄更斯和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时才有……像所有文学作品中的伟大的复仇故事一样,这个三部曲安抚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在这个残缺的充满了谎言的世界上,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也许它们就保存在城市的芸芸众生之中?!
——秘鲁作家 巴尔加斯·略萨
我遇见的每一位瑞典出版人都读过这三本书,也都不吝说出他们的赞美,这在嫉妒心很强的出版界是很难得而有趣的现象。再也不会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了。
——瑞典资深出版人 克里斯托弗·麦理浩
这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看的小说,可惜它不是由企鹅出版社出的。
——企鹅出版社中国公司总经理 周海伦
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它几乎接管了我的生活。……当我终于在凌晨三点合上本书时,眼睛已经极度疲累,但脑子却仍停留在拉森所创造出来、那极为鲜明的犯罪小说世界中,根本无法入睡。这是我读过最棒的犯罪小说之一。
——澳大利亚莫道克出版社发言人 朱莉·达拉赫
拉森的《龙文身的女孩》,总的来说属于密室犯罪小说,它起于智力,罪恶,仇恨,但终于一个人黑暗的内心,人性的“恶之花”,性与命相连的宿命。它终究是在丈量人心、世道,这是一般密室犯罪小说所达不到的。它像一首动听的流行歌,旋律是轻曼的,但调子是忧怨的,听着听着就听出一点宗教意味来,像麦当娜唱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
——麦家
已经好久没有像读《龙文身的女孩》的激动,书中的女主人公的野性和正义,智慧和个性的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女子所需要的形象!这本小说紧扣人心,使你一拿起就放不下,而且让你心里发出震撼,没人看了这本书会不喜欢的。
——虹影
如果你是个评论家,难免会发现有些书的宣传文字有点言过其实,但就《龙文身的女孩》而言,每一句赞美之词都名副其实……这本书黑暗且极具说服力……是我有幸读过最好的犯罪小说之一。“跨越了类型界线”是一句太常被使用的形容词,但用在这本书上可是再贴切不过了。
—— ReviewingTheEvidence书评网站
杰出、刺激、令人神魂颠倒、令人上瘾、有爆发力的“千禧”三部曲,挑战了所有的纪录。也可以单纯的以两个字来形容:奇迹!
——leblogdeslivres博客网站
笑忘录 豆瓣
8.3 (66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王东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1
《笑忘录》1979年在法国出版,获法国文学奖项“梅第奇大奖”。这是一部关于笑与忘、关于布拉格、关于布拉格、也关于天使们的小说。作品以1968年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为时代背景,描写了捷克不同阶层知识分子的多舛命运。书中不同的章节一个接着一个,如同旅行的几个不同阶段,朝向某个主旋律的内在,朝向某种独一无二情境的内在,而旅行的意涵已迷失在广袤无垠的内在世界,欲辩却已忘言。作者在故事叙述当中,探讨了人生中间记忆和遗忘的哲学关系;记忆,人们希望保持或者忘却的内容,如同附带欢娱和讽刺的笑一样,是交相辉映的永恒主题。是米兰·昆德拉奠定大师地位的关键代表作。
在这部批评界奉为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现代派小说杰作中,昆德拉试图打通小说、哲学和政治议论以及自传之间的隔膜关系,籍以用罕见的政治正确的角度,探讨人生、音乐、性、哲学、文学和政治等重大话题,用笔诙谐独到,常常使阅读者在沉重的阅读中邂逅绝妙的幽默趣事,以致忍俊不禁。
小说在法国出版后引起西方舆论界高度关注,获得当年法国最佳外国文学奖。但是,它也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当时的捷克政府以此书在法国的非法出版为由,剥夺了昆德拉德捷克国籍。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昆德拉,使其成为国际驰名的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