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科普
妇科圣经 豆瓣
The V Book: A Doctor's Guide to Complete Vulvovaginal Health
9.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丽莎白·G.斯图尔特 / [美] 宝拉·斯宾塞 译者: 许杰明 后浪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0 - 3
生为女人,一生至少读一次的书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权威妇科专家写给天下女人的私密宝典
◎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G. 斯图尔特(Elizabeth G. Stewart)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外阴阴道健康方面的专家。本书内容既权威又通俗易懂。阅读本书,您可以获得以下知识:
★ 外阴阴道正常时,该知道的健康之道
★ 外阴阴道出现异常症状时,该如何处理
★ 认识外阴阴道疾病,了解相关治疗方法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20多年妇科疾病,尤其是阴部疾病的诊疗经验编写而成。分成三部分详细叙述:第一部分,外阴阴道健康时就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保养;第二部分,当身体开始出现问题时,该注意什么及如何处理;最后一部分,则针对特定的健康问题与治疗,提出深入的剖析指南。
本书内容广泛、权威,包含所有年龄段女性需要了解的外阴阴道知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性一生中,外阴阴道是怎么变化的?
★ 怎样选择一位优秀的妇科医生,如何正确地提问题?
★ 日常阴部卫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 如何安全地使用护垫、卫生棉条和卫生巾?
★ 异味、瘙痒等难以启齿的症状,有解决的办法吗?
★ 子宫颈涂片检查是怎么回事?
★ 性交疼痛,有哪些缓解的方法?
★ 蔓越莓真的可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吗?
★ 如果检测到癌细胞或癌前细胞,该怎么办?
◎ 名人推荐
“斯图尔特博士是帮助我们了解外阴阴道健康和疾病知识最合适的临床医生。我向所有女性和妇科医护人员强烈推荐本书。”
—— 罗伯特·L. 巴比厘,医学博士
哈佛大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妇产科主任
“一部优秀的图书!每位女性都需要知道本书中清晰且有力量的信息。”
—— 克里斯蒂安·诺思拉普,医学博士
《女性身体,女性智慧》(Women’s Bodies,Women’s Wisdom)作者
“以极其友善且让人愿意接受的方式,驱散了女性健康方面诸多谬见和误解。”
—— 苏珊·洛夫,医学博士
《乳房圣经》(Dr. Susan Love’s Breast Book)作者
2021年4月26日 已读
大概算是查询手册。有配图就好了,开始看基础名词都混乱从而意识到自己几乎相当于一无所知……前半部分感想是“啊竟然是这样的”,后半部分暂时跳过
a科普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健康的水 豆瓣
作者: Fox 2001 - 1
从本册子中你可以知道:水,也许是你健康长寿所忽视的要素,怎样饮水才能帮助预防心脏病,饮水中什么矿物质有助于预防癌症,氯化消毒为什么是不安全的,为什么蒸馏水是不健康的,活性炭过滤器与瓶装水和更多……作者在本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健康的水的标准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理想的是170mgL左右),要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理想的是300mgL)和PH值偏碱性(在7。0以上)。他用翔实的资料进行了论证。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论水与健康问题的小册子。
密码朋克 豆瓣
Cypherpunks: Freedom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8.4 (15 个评分) 作者: [澳] 朱利安·阿桑奇 译者: Gavroche 中信出版社 2017 - 10
互联网已经在世界各地掀起了革命,然而全面的打击也正在展开。随着整个社会向互联网迁移,大规模监控计划也正在向全球部署。我们的文明已经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道路的一边通往一个承诺“弱者要隐私,强 者要透明”的未来,而另一边则通往一个极权的互联网,在那里,全人类的权力被转移给不受问责的间谍机构综合体及其跨国公司盟友。
密码朋克是一群倡导大规模使用强密码术以保护我们的基本自由免遭攻击的活动家。维基解密的主编和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是秘密朋克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现在,在这本新书中,阿桑奇将与一群来自赛博空间战场前线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一起探讨,互联网终将解放我们,还是奴役所有人。
2021年3月6日 已读
很有意思的对谈,有些启发,比如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坏的那一方,这个道理一再被重申,每次看到还是感觉当头一棒。目前没能解决的问题,会在未来被解决吗,这个世界会走向哪里呢。讨论,不一定能得出答案,但是需要讨论。
a科普 中信出版社
时间图谱 豆瓣
Cartographies of Time: A History of the Timeline
作者: [美] 丹尼尔·罗森伯格 / [美] 安东尼·格拉夫顿 译者: 杨凌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9
★美国亚马逊网2010年“年度好书”
★《巴诺书评》2010年优秀跨界读物
★时间线、时间轴、时间表研究的开先河之作
★文字历史讲故事,历史年表记事实。
★汇聚15世纪以来欧美历史学者与艺术家绘制时光的成果,收录从中世纪手抄本到当代信息图的291幅时间图谱。
历史是什么样子?时间该如何绘图?《时间图谱》是第一部综述性专著,呈现时间被图形化的历史,涵盖1450年至今欧洲与美国关于时间线、时间表、时间轴等历史年表的视觉化创作。
从古老的图案到当代的图表,在对时间的呈现中,线条都是一个核心要素。线性的象征隐喻,在时间的视觉化描述中无处不在,无论那是年鉴、历书、图表,还是各类的图形图解。即使是我们的日常语言,也充满了关于时间的表述,有“前”有“后”,或“长”或“短”。时间是思维装备或智力结构中如此熟悉的一部分,以至于有时候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其实原本是后天习得的东西。况且,现代形式的时间图谱,问世甚至还不足250年。而在那之前的,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直到如今也还未得到完整充分的讲述。
丹尼尔·罗森伯格与安东尼·格拉夫顿精心构造了一份生动的历史,里面充满奇妙的人物与意想不到的反转和迂回曲折。从中世纪手抄本到互联网页面,书中囊括了多种多样的时间图谱;它们以其自身独有的方式——或弯曲或交叉或分岔旁逸——挑衅人们关于形式的常规思维。在我们逐渐演变的历史感知中,视觉形式扮演了何种角色?如果你对此论题感兴趣,这部拥有丰富视觉图像的综述作品一定会给你启发。
★这是一部让人大开眼界的作品,书中汇聚了制图师、年代纪学者、艺术家与信息图高手们对时间进程的视觉化记录。
——《纽约时报》
★这是一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之所以为人的精彩指南。书中的精美图像图表记载了《圣经》的历史、王朝的兴衰、数个世纪的人类进步史,以及人类对时空感知的起源风貌。
——《卫报》
★本书关于历史学时间观念呈现与变迁的叙述精彩纷呈。与文本相映成趣的是令人两眼放光的众多图谱:这些时间轴、时间线、时间表来自于跨度长达六个多世纪的时空。
——《新共和》
★该书及其相关展览令人眼界大开,深度拓展了读者对知识视觉化的认识。
——《艺术论坛》
★这是一部用热爱与优质素材构建的作品,体现出作者的渊博的知识和广度惊人的视野。
——《设计观察家》
★全书拥有丰富多彩的图像、图表、信息图,是一本容易阅读的时间地图史。两位作者开篇就说“我们认为时间线是比一般人想象得还要复杂的很多的彩色图像”。格拉夫顿还写过一本《脚注趣史》,他向来善于带领读者进入奇妙事物的异想世界。
——《好书杂志》
★书中的大量图像图表令人目眩神迷。历史爱好者和对数据视觉化感兴趣的读者必定会爱不释手。
——猎酷网(Coolhunting.com)
2020年11月25日 已读
想象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不断在图书馆借阅藏书,又在网络上查询浩瀚资料的过程,信息量和有意思的程度成正比,有一定收藏价值,废土时代挖出来后肯定会放在枕边,当成宝藏,反复阅读。如果能抓住这个世界上很多存在的过往,都可以拉出长长地一根线,人们对时间的描绘也是同样。
a科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裸眼观星 豆瓣
Night Sky with the Naked Eye
作者: [美]鲍勃•金 译者: 秦麦 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8 - 11
★ 国内唯一主打“裸眼观星”的观星指南。不借用任何设备,仅以肉眼观察夜空中的奇特美景。这无疑是最便捷的观星方式。非常适合忙于学习和工作,无法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选购望远镜的大多数人。
★ 指导细致,手把手传授观星技巧。天文老鸟奉上几十年观星经验总结出的技巧,玩法多样,实用性强。读者将知道如何看到原本无法用裸眼看到的星辰,也将学会如何用手机拍摄天体。
★ 图文并茂,彩色印刷。书中收录大量天文摄影图片,有的来自NASA、NOAA等知名专业机构,有的天文爱好者提供。这些图片可以帮助读者找到观星目标,也可以作为夜空奇景来欣赏。
★ 包含足量天文趣味知识。水逆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星座不像它们代表的图像?宇航员如何看日出?……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裸眼观星》中找到答案。
没有望远镜,没有昂贵的设备,仅凭双眼,人们也可以领略夜空中的美景。跟随这本书的指导,读者可以裸眼分辨和观赏人造卫星、行星、流星雨、彗星、星座、月海、黄道带、极光,甚至银河之外遥远的仙女星系。听起来难得一见的奇景就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裸眼观星》全书分为10章,每章一个观星主题,作者以平实易懂的语言搭配百余张精美的天文摄影照片,为读者带来了极为实用的裸眼观星指导。本书还包含丰富的趣味天文知识。水逆是什么?什么决定了极光的颜色?为什么有的星座不像它们代表的图像?彗星是如何命名的?宇航员如何看日出?天空中移动的“UFO”是什么?如何拥有自己的星?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裸眼观星》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可以让零基础的门外汉爱上星空,可以让观星新手快速掌握观星技巧,还可以让观星多年的天文爱好者更加享受观星的乐趣。
2020年11月7日 已读
为什么字不能大一点,比起美观,减少疲劳更重要好吗……地球的影子太浪漫了。
像博物馆奇妙夜里的入职手册,光看完全记不住,只好压在箱底等抬头看夜空后用了。
a科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豆瓣
The Soul of the Night: An Astronomical Pilgrimage
8.9 (15 个评分) 作者: 切特·雷莫(Chet Raymo) 译者: 高爽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科普版《瓦尔登湖》,让天文学浪漫如诗
美国30年经典科学美文首度引进
科学家切特·雷莫在本书中探寻到科学与信仰的深处,探究天文学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性及其意义的奥秘。通过天上繁星的排列以及几千年来人类口口相传的关于它们的故事与神话,雷莫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追寻黑夜的灵魂的朝圣之旅”。
三分钟漫画汽车史 豆瓣
6.0 (6 个评分) 作者: 赛雷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7
赛雷作品《三分钟漫画汽车史》,每篇3分钟,爆笑解读14个汽车品牌的百年人生:
◆为了实现造飞机的梦想,宝马不惜造过火车配件、木制家具、摩托车、水壶、杯子;
◆法国标致是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牌,却因为不懂国情而彻底玩儿砸了;
◆阿尔法·罗密欧成也赛车、败也赛车,它旗下曾有一名王牌车手——恩佐·法拉利!
◆保时捷早年打造过一款小巧的家用车,后来名满天下——大众甲壳虫!
◆以“开不坏”著称的丰田车,早年却在“山寨”上走了无数弯路;
◆布加迪曾在经济危机期间接过火车的订单,一不小心又刷新了火车的速度纪录……
小车迷入门神器!读懂百年车史,就读懂了百年科技史!
2020年10月26日 已读
历史太短,像是新型玩具,这大概是人们对汽车狂热的一个来源之一。KU会员里的,漫画有些梗很粗俗,介绍也是流水帐,不知道里面讲的对标和收购几天会忘。
a科普 天津人民出版社
望向星空深处 豆瓣
Seeing in the Dark:How Backyard Stargazers Are Probing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蒂莫西·费里斯(Timothy Ferris) 译者: 迟讷 译林出版社 2020 - 8
宇宙对所有人敞开,天文爱好可以让人意识到存在的美、理性和伟大。
.....................
▼编辑推荐▼
☆ 写给科学与星空的情书:“旅行者号”金唱片制作人、NASA空间探索政策顾问蒂莫西·费里斯经典力作,国际天文年指定读物,获评《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好 书、美国笔会文学奖·年度研究型非虚构类作品。
☆ 细腻优美的星空知识科普:作者如向导一般,带你零障碍游览宇宙,欣赏土星环缝、木星大气层、狮子流星雨、指环星云、室女超星系团、宇宙泡……饱含诗意的笔触令人手不释卷。
☆ 全世界观星者的逸闻趣事集:作者从天文史中钩沉索隐,并亲访各行各业痴迷于星空的人们,勾画出天文爱好者的生动群像。BBC《仰望夜空》节目主持人帕特里克·摩尔爵士、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赖恩·梅、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用精彩故事讲述天文爱好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
☆ 科学与人文并举:全书从天文延伸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凝聚着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视角宏大,文笔隽永。
☆ 对零基础者友好:附录包含天文术语表、四季星图、星表、观测指南、经典书目等丰富信息。
☆ 天文科普名家力荐:天文学家、《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和天文科普作家、牧夫天文论坛创始人解仁江倾情作序,国家天文台科普工作者、天文摄影师张超审订推荐。
.....................
▼内容简介▼
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赖恩·梅怎样一边研究行星际尘埃,一边写歌?彗星猎人戴维·列维用什么器材发现23颗彗星?从未上过学的帕特里克·摩尔如何成为英国国宝级天文学家,并通过目视观测到月球东海?……
自古以来,无数观星者用毕生的热情和好奇去测量宇宙、了解自然,奠定了当代天文学的基础。蒂莫西·费里斯在本书中讲述了他们探索星空的故事,并以专业、隽永的笔触,带领读者浏览从太阳系行星到遥远深空的宇宙图景。他将自己与众多观星者的人生经历巧妙地融入篇章结构,既勾画出业余爱好者在天文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揭示了天文学与更广阔的文化之间的联系。
书后附有星表、星图、观测技巧和天文术语表,为我们欣赏夜空之美提供了入门指南。
.....................
▼媒体推荐▼
费里斯是天文领域的桂冠诗人,他的这部新作文笔优美、引人入胜,必将被一代代观星者视若珍宝。掩卷之后,你会渴盼夜幕快些降临,好走出家门仰观宇宙,亲眼看看那些闪烁的奇迹。
——《华盛顿邮报》
费里斯带领读者在已知的宇宙中做了一次壮游,从邻近的行星启程,直抵遥远的星系。他的叙述气势磅礴、行文典雅,充满了历史与科学的细节。
——《探索》频道
一位一流的科普作家深入探究了他对观星的毕生热情,结成此书。对于志趣相投的人和未来的天文学家而言,它是必读的经典。
——《科克斯书评》
费里斯拥有令人艳羡的天赋,能够描摹夜空之壮美。你会不由得被吸引到户外,仰望星空并惊叹不已。
——《新科学家》
这本书为新手开启了步入天文学领域的门扉,也俘获了业已痴迷于星空的人们。
——《出版人周刊》
.....................
▼名家推荐▼
全书充满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激情洋溢,人文与天文并驾齐驱。
——卞毓麟
无论是蒂莫西的个人感触与畅想,还是他与受访者的对话,都沉浸在散文一般的语境中,文笔优美,情感真挚。
——解仁江
这是一本天文爱好者的情怀之书,喜爱探索夜空的你一定能从中找到共鸣。
——张超
2020年10月24日 已读
看到银河,原来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的频率高到每天都有十几颗,还是房子大小的,但彗星的危险系数更高,如果发现或许只有几个月的缓冲时间。
两个夜晚看完,并不适合对宇宙没什么了解的路人,或许业余星空爱好者能看得比较尽兴吧。比较有意思的部分反倒是作者个人的经历而非后半部分的涉及星空的内容。
封套摸着很舒服,不过比起我喜欢的巧克力感少了厚实。
a科普 a非虚构内容 译林出版社
乳房 豆瓣 Goodreads
A Natural and Unnatural History
7.6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洛伦斯·威廉姆斯 译者: 庄安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本书从一个母乳喂养孩子的故事开始,新手妈妈弗洛伦斯无意中发现母乳除了拥有各种美好成分之外,竟还含有许多环境毒素。这些原本不该出现的工业化学物质为什么会跑到自己的乳房和乳汁里?身为一名科普记者,弗洛伦斯在惊愕之余着手探究,她前往美国各大癌症研究中心、环境政策研究所以及新西 兰的乳房研究实验室等机构,和众多科学家、人文学者交流,从人类学、生物学、医学、环境史的角度解读乳房,关心现代生活如何改变我们的乳房,我们的健康。
2020年10月23日 已读
现代世界对人类的影响之一:化学物质的入侵。只是两团脂肪,却成为了如此最重要的存在,不可思议。
a科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万物发明指南 豆瓣
How to Invent Everything
8.3 (23 个评分) 作者: [加] 瑞安·诺思 译者: 王乔琦 中信出版社 2019 - 9
如果你忽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只在历史书中读到过的古代,你该怎么办?
-
面对陌生的原始社会,没有电、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你该如何生存下去?
-
别担心,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
从钻木取火到发明蒸汽机、计算机,以你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表和物理定律,
从时空穿越到再造人类文明,你只需要这一本书。
这是一本时光机维修手册,更是你成为人类文明主宰的秘籍。
快开始新奇的文明创造游戏吧!
这是一部穿越人类发展时空、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
追溯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发明发现,带领读者重新感受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
本书编排精妙,切入点新颖有趣,是为一位不小心“被穿越”的旅行者而打造的生存指南,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脑洞,搭乘时间机器返回那些曾经在传说中听过的时间、地点,根据具体的情境思考自己该如何生存。
-
书中有详细的操作步骤,交互式设计令读者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展开一场别具一格的时空旅行和文明创造游戏。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如果我不得在无人岛上漂流,而只能带一本书,必须是这本。看开头说只要这本书还不屑一顾,看完后:是我太无知。
a科普 中信出版社
趣味生活简史 豆瓣
At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8.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布莱森 译者: 严维明 接力出版社 2011 - 7
本书是《万物简史》作者最新扛鼎之作,其创作灵感源自于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最终归宿。
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最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里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于是,作者决定探究每间屋子在居家生活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性爱、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从考古学到园艺学,从食物贮藏到流行病,从香料贸易到艾菲尔铁塔,从女性时装到室内装潢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撰写了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一部居家生活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舒适的历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为了过得舒适和快乐而无休止地索取,我们最终会制造出一个既不舒适又无快乐可言的世界。作者以强烈的好奇心、超人的智慧、独具一格的文笔和娴熟的叙事方式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到字里行间,成就了这部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大作。
假使说《万物简史》如一幅通过望远镜勾勒宇宙万物的全景图,那么本书则如一幅通过显微镜呈现日常生活的缩微景观。布莱森以饱满的好奇心、绝妙的智慧心、独具一格叙事腔调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至本书的字里行间,使万千读者有缘再次领略一部最具娱乐精神且最为发人深省的神奇之书。
2020年8月23日 已读
他写的游记我看得津津有味,可是两本简史真的读不下去,为什么?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内容虽然有趣但以后还是不会再读比尔·布莱森写的除了游记外的书了。
a科普 接力出版社
Big Data 豆瓣
作者: Dawn E. Holmes OUP Oxford 2017 - 11
Since long before computers were even thought of, data has been collected and organized by diverse cultures across the world. Onc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became a reality for large swathes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th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each day became huge, and continues to grow exponentially. It includes all our uploaded documents, video, and photos, all our social media traffic, our online shopping, even the GPS data from our cars.
"Big Data" represents a qualitative change, not simply a quantitative one. The term refers both to the new technologies involved, and to the way it can be used by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Dawn E. Holmes uses a variety of case studies…
2020年7月22日 已读
很薄一本,要是中文的大概率是看不下去的,比较枯燥,没什么意思,目录其实已经概括全部内容。
a科普 oup oxford
美丽的数学 豆瓣
The Mathematics Lover’s Companion
作者: [美]爱德华•沙伊纳曼(Edward Scheinerman) 译者: 张缘 2020 - 6
一个图形怎么才能有多于一个但又少于两个面?
一个高度精确的医药测试,有可能更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吗?
如果只能看到销售数据的第一位数字,你怎么才能知道你的会计是不是在说谎?
……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真实、有趣而美妙。当你开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生活或许会变得更加简单而确定,你准备好了吗?
爱德华•沙伊纳曼,“沙伊纳曼定理”的命名人,知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会在这本书中帮我们发现和解答身边有趣的数学问题,带领我们走进那个关于数字、图形和不确定性的美丽新世界。
如何给狮子剥皮 豆瓣
How to Skin a Lion: A Treasury of Outmoded Advice
5.9 (30 个评分) 作者: [英] 克莱尔·科克-斯塔基 译者: 董秀静 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8
来自大英图书馆的古老建议
一本彻底“过时”的生活宝典
◎ 编辑推荐
☆ 打开大英图书馆百宝箱,搜罗中世纪手稿,维多利亚时代的书籍与自助指南,古老的智慧顾问为你导航,展卷辉煌灿烂的“日不落帝国”历史图谱,开启充满神奇与冒险的“前现代” 生活之旅。
☆ 了解一般人“闻所未闻”的趣味冷知识,掌握一般人“见所未见”的生活小技能——给狮子剥皮、用花语进行交流、用蜗牛预测未来、徒手训练猎鹰、制作全天然润唇膏、不用干洗机干洗衣物、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生存、做个真正的淑女或绅士……
☆ 这是一本如此奇妙的书,它古怪、有趣、让人着迷,恰好适合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不走寻常路的你。
◎ 内容简介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知识广博到可以回答“如何给狮子剥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对古老失传的手艺和技能充满兴趣;如果你是一个冷知识爱好者和不折不扣的“书虫”;如果你具备探险精神并愿意用热情介入历史和生活……别犹豫,这本《如何给狮子剥皮》不会让你失望。
本书从大英图书馆的百宝箱中搜集了各种各样关于生活技巧、社交礼仪、生存技能的建议。资料来自中世纪的手稿、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手册和二十世纪早期的自助指南,从栽花到养蜂,从医学到魔术,带你探秘维多利亚时代多彩的历史画卷,为你展现真实可靠的“前现代”生活图谱。从细节窥见时代,以趣味探索生活,这既是一本奇妙的生活宝典,又是一册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汇总,更是一场真正的趣味冷知识盛宴——那些搜索引擎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奇妙的答案。
2020年7月19日 已读
内容挺有意思的,但因为在生活中几乎没有实操性,也无法让人对这个世界有多一分的理解,所以读起来并不是更有耐心。这本书更适合在几个世纪前出版(比如大航海时代),好奇写这本书和出版这本书的人都是怎样的心态。
a科普 中国华侨出版社
动物思维 豆瓣
Being a Beast: Adventures Across the Species Divide
作者: (英) 查尔斯·福斯特(Charles Foster) 译者: 蔡孟儒 2019 - 7
《动物思维》作者通过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描述了深入动物世界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作者身体力行地观察并实践了人类学习身边的动物,利用“生物学思维”的更大可能性。
作为进化的“适者”,獾比很多“强者”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水獭为了适应生存规则,不断找寻更佳的生态位;狐狸适应了城市的变化,享受着多样性带来的红利;处于食物链底端的赤鹿,努力打破习得性无助的樊篱;雨燕翱翔于空中,时刻都在行动。通过本书,你能够观察到人类身边的动物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波动中找寻机会、生存甚至受益。
要在波动的世界更好地生存,你要习得生物学思维。
要从根本了解何为生物学思维,要看《动物思维》。
●另类诺贝尔奖生物奖获奖图书,乍看令人发笑,细究发人深省。
●当代知名博物学家,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区别与联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认识自我。
●以动物为师,超越人类思维局限,掌握竞争社会的生存法则。
本书让你了解到另一种习得生物学思维的方式,其他生物学思维图书是教读者如何理解生物学思维,而本书则告诉你如何通过训练的方式向动物学习,以获得真实的生物学思维。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向福斯特一样身体力行,但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一定也能对福斯特的行为感同身受。
●复旦大学、中科院、《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媒体专家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2020年7月5日 已读
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野性——这个时常看到但对于住在城市中的人偏向抽象的形容词。侧面显出作者描写得还不错,不过如果多配一些图,能更直观地看到他的研究方法一定会更有趣。
a科普 a非虚构内容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 豆瓣
7.7 (15 个评分) 作者: [美]郑春顺 译者: 单志斌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6
这是一本以诗与画为路标的太空漫游手册。以在世界最高天文台的一次观星之夜为主题,按时间顺序展开导览。科学、艺术与哲学通灵共舞,探索人类与宇宙的终极意义;里尔克、莫泊桑、艾吕雅的诗句与梵高、高更、毕加索的绘画交相辉映。三部分内容所搭配的诗画旁白,就像手册中的分类彩插,吟诵夜 之诗行,描绘暗夜幽景。
· 一本以诗和画为路标的太空漫游手册,提供多维度的夜空遐想体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得主、越裔美籍天体物理学家郑春顺跨界之作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科幻作家郝景芳击掌推荐
· 百余幅全彩高清图片,畅饮太空之美
· 科学、文学、艺术互相渗透的综合审美读本,星空迷恋和文艺之魅永不过时
2020年7月3日 已读
读的电子版,有些好奇夹杂着艺术与文学内容的这本书的装帧。原以为是写自己的经历,但只有开头提了一些,后面都是比较基础的科普内容,读得还挺顺的。
a科普 中信出版社
云彩收集者手册 豆瓣
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
8.2 (161 个评分) 作者: [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 译者: 王燕平 / 张超 译林出版社 2018 - 3
本书介绍了46种云彩和大气光学现象,并且收录了全世界云彩爱好者 拍摄的百余幅精彩摄影作品。从太空 边缘的神秘夜光云,到我们周围的重重雾霭,都在这本手册之中。即使没有任何自然观察经验,读者也可以了解云彩的名称、特征、形成原因,鉴别云的种类,并利用书中的趣味记分系统与亲朋好友展开观云竞赛。
色彩的秘密生活 豆瓣 Goodreads
The Secret Lives of Color
7.9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卡西亚·圣克莱尔 译者: 李迎春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9
什么颜色令画家为其举行盛大的葬礼?
什么颜色是中产阶级的代表色?
什么颜色是导致凡·高的《向日葵》逐渐枯萎、褪色的罪魁祸首?
《色彩的秘密生活》揭秘色彩背后的奇闻逸事:从人类文明、科学艺术到坊间八卦,讲述75段引人入胜的色彩简史!
※一部色彩改变世界的历史:石灰白预防鼠疫,卡其色改变了战争,粉色降低罪犯的攻击性……
※一部如彩虹般绚烂的色彩宝典: 10大色系,75种颜色,从寻常的金黄到鲜为人知的天芥紫,将每种颜色的历史娓娓道来!
※一部趣味性与权威性兼具的颜色简史:30余页、600余条注释与参考书目,支撑趣味历史的是背后的严谨考据。
※一部备受推荐的榜单书:被评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英国BBC 诚意推荐好书,是《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榜单书。
◎内容简介
《色彩的秘密生活》讲述了75种迷人的颜色及其不同寻常的故事。
从金发到红发,从改变了战争方式的棕色到保护人类免受鼠疫之害的白色,从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到拉斯科洞窟壁上的木炭画,从朋克的酸性黄到与圣徒同名的凯利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就像其颜色本身一样熠熠生辉。
◎媒体推荐
文字优美……满是引人入胜的色彩轶事和历史考据。这本优雅的色彩宝典包含了你对色彩的疑问的全部答案。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年度好书评语
不仅仅是色彩的历史,也是有关科学与艺术的故事。卡西亚· 圣克莱尔这本富有趣味的书真正地将二者变得生动、轻松。
——《 华尔街日报》
圣克莱尔这一系列有关色彩文化与社会的秘史,兼具科学性、幽默感和艺术史考据性。
——《 出版人周刊》
一席色彩的自助盛宴。
——《Nature》杂志
2020年6月27日 已读
装帧有质感,内容很有意思,接近五星吧。作者其实写得短小,稍微查一下会发现有更丰富的故事。人类只有三种视锥细胞,能看到的其实不多,想到路易被莱斯特转化之后的描写,当年渴望看到同样的新世界,现在看来大概雀尾螳螂虾就拥有这样的视觉。全篇只有白色下面没有英文,不知是不是刻意的呢,另外能多配些图就好了。
a科普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湖南文艺出版社
皮肤的秘密 豆瓣
Haut nah: Alles über unser größtes Organ
8.0 (50 个评分) 作者: [德]耶尔•阿德勒 (Yael Adler) / [德]卡提雅•史匹哲 (Katja Spitzer ) 绘 译者: 刘立 东方出版社 2019 - 2
【2020年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
*关于皮肤的17堂课!解读关于人体最大器官的一切!
*内附插图,双色印刷,俏皮生动
*
*30多国畅销的科学护肤指南
*重塑你的护肤三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健康传播专家 范志红老师 诚恳推荐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希川 诚恳推荐
*知贝医疗皮肤科医生、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 董禹汐 认真审定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奇妙有趣的皮肤,是心灵的明镜,
是显现我们内心与潜意识的人体大屏幕。
皮肤上的蛛丝马迹,显露出身体内在的问题。
*
忧愁与快乐都会带来皱纹,
过多糖、奶、精白面会引发丘疹,
肥胖容易导致皮肤褶皱内部感染,
干燥、汗湿的皮肤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异常,
怎样的医美才能真正起到帮 助皮肤的作用……
*
皮肤如同一座储藏有无数迹象与信息的大型档案馆,
那些能够读懂她的人,会为这些通向无形的有形连连称奇。
她是人类身体上面积最大的器官,是自然奇迹的馈赠。
这本书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皮肤,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
--------------------------------------------------------------------------------------
*
《皮肤的秘密》,是德国著名皮肤专家耶尔•阿德勒博士关于皮肤保养的大众科普读物,讲述皮肤健康的秘密。皮肤,是人体最大但常被忽略的“器官”,它是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也是所有器官抵御外界伤害和刺激的最佳战友,更能与多种器官合作來维持人体的运转。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竟然也会影响我们对伴侶的选择,肝痣多的人意味着拥有年轻长寿的宝藏,阳光短缺时会出现抑郁,不含矿物油的口红可以抵御唇癌……
经验丰富的作者将这些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样貌呈现出来,并配有俏皮的小插图,帮助我们轻松get皮肤构造及运转机理,从此拥有健康的皮肤乃至身体。
*
------------------------------------------------------------------------------------------
*
既温柔体贴,又带有幽默感。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能用理性的态度了解各种皮肤小问题的科学真相,轻松掌握与皮肤护理相关的日常知识。
——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中国科学首席专家、食品科学博士)
*
*这本书里有关于皮肤的一切。它让我们远离护肤的误区,辨析谣言与真相。科学护肤的秘密尽在此书!
——杨希川(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
皮肤永远与自己息息相关。在这本书里,你不仅能学习如何科学护肤,还会学到关于皮肤过敏、足癣感染、皮肤癌等的知识,而体味、两性吸引等也与皮肤联系紧密。这本书是开启“皮肤秘密”之钥。
—— 董禹汐(知贝医疗皮肤科医生,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医生)
*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读者们,我特别推荐《皮肤的秘密》这本书。因为它通俗易懂,又包罗皮肤万象。我阅读后受益匪浅。
——徐宏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医生、医学博士)
*
*除了如何善待我们的脸庞,阿德勒医生不仅会为我们悉心讲解关于美白防晒、祛斑去皱、医学美容、膳食营养等大家迫不及待想了解的“干货”,还会饶有趣味地域我们探讨各种羞羞的事情,比如排泄物、剃毛、男欢女爱以及令人闻声色变的性病。
——刘立(译者,现居德国)
*
艾德勒博士以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描写了我们的皮肤,但这些都是100%的专业。它读起来像一个小说,你甚至不想放下它,在看到第一页后我就感到兴奋不已。我想不管你是多么固执,都能从书中得到很多颠覆常识的皮肤知识。
——亚马逊 读者评论
*
当时完全是出于消遣才买了这本通俗读物,没想到却成为影响我人生的小小枢纽,听上去有些小小的伤感,五星好评并不是说这本书怎么有说服力、怎么有趣易懂,更重要的是阿德勒医生通过本书所要传达的信息。
简而言之,“痣的排查ABCDE法则”促使距离上次看皮肤医生五年后的我,果断再去找大夫检查自己身上多得数不清的痣。在点掉一个痣14天后,一直天真乐观的我被告知这是颗黑素瘤,于是发现了向淋巴结的微转移,接受了一系列的根治。
通过这些我主要想说,这一切对于24岁的我而言确实是晴天霹雳,可以说死亡忽然就摆在了我面前,给我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多亏了阿德勒医生,在经历短暂的恐惧和悲哀后,让我能真正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享受每一分每一秒。
——亚马逊 读者评论
酸食志 豆瓣
作者: 要云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
一次让你“酸掉牙”的阅读体验!
酸食历史×酸味地图×酸味食谱,老食客30年寻味之旅,解构中国人的酸食DNA。
酸是时光对食材的造就,也是寻常百姓的人生况味。
……………………
◎ 编辑推荐
★ 食客要云历时30载,遍寻中国大江南北,将中国人吃酸的历史、习俗、地域差异总结归纳,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对“酸”文化的探索。
★ 内含8p全彩美食照片,以及几十道酸味食谱,在了解酸食文化的同时“大饱口福”,来一次酸掉牙的阅读体验。
★ 作者文笔优美,既有着老食客的沉着,亦不乏可爱活泼,读起来轻松愉悦。
★ 装帧精美,护封的黄绿色调十分清爽,波浪形设计体现了PH酸度值概念,可爱有趣,内封采用精美特种纸,烫白工艺。
…………………………
◎ 内容简介
中国人对饮食的口味,常以“五味”概括,酸甜苦辣咸。而“酸”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角色,可与各种味道复合,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不同,但普遍都能接受酸食。三十年来,老食客要云尝遍大江南北,吃到了北方的酸菜、酸饭、酸汤子、酸奶,也见识了南方的果酸、虾酸、牛肠酸、蚂蚁酸,将中国人舌尖上的那抹酸味儿化成清爽平易的文字,一一记录。
本书探究了中国的酸食历史,解构了中华民族的酸食地图,也奉上了诸多令人分泌唾液的酸味食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培植一方人的味蕾。试着品一道酸,品一品那蕴于其间的生活况味。
2020年6月19日 已读
好久没读美食相关的书,一溜溜菜名过眼,导致昨晚读饿了,只好先放下,今天吃饱了再看也依旧在疯狂分泌唾液。四大醋只吃过两种。山西陈醋原料是高粱,夏晒冬捞;镇江香醋只要二十一天酿成,和永春老醋一样用的是糯米;保宁醋则是麸子,用了二十多种中药做成,也是唯一的药醋。重口或是为了掩去粗砺的食物,因此越贫穷的地方口味越重也说不准……吃酸蚂蚁,腌制拔掉羽毛、去除内脏的鸟,吃花蜘蛛和老鼠,这几样菜给人印象太深,作者是真的品尝过很多,写出来也特别生动,小时候开始家人吃面就要放醋,也有用坛子腌菜(泡则要很快吃完),如今看来多了文化与风俗的传承感。还有些不认识的字,边读边查,感觉自己像个文盲orz
a科普 a非虚构内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