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2022年8月7日 已读 是想看歌舞剧厅的,结果看了些有的没的,外行相当于没看。
声源完成一次振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作T,单位为秒(s)。1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作f,单位为赫兹(Hz),它是周期的倒数。
哈斯发现,一个延迟的声音可以比先到达的声音有更高的声压级,但在主观上它们听起来却一样响。他经过实验得出:对于一个延迟10~25ms的声音,必须比先到的声音大约高10dB,两者听起来才一样响。图11-17即为著名的哈斯曲线。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声学现象值得注意,即:听者只注意到第一个到达的声音的方向,而忽略相继到达的短延迟声的方向,即通常30ms之内到达的声音将会和第一个声音相混合。Wallach把这种现象称为“先入为主效应”(亦称第一波阵面定律),这个效应通常也称为“哈斯效应”。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物·画·影 豆瓣
8.0 (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巫鸿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7
◆ 编辑推荐
·
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
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崭新视角串联奢侈品、绘画和影像
聚焦全球贸易流通中关于镜像的视觉想象与艺术创造
·
◆ 内容简介
·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 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
◆ 专业评论
·
在巫鸿的研究里,穿衣镜这一不为传统艺术史关注的器具获得了新的生命,它的“物”与“像”串联起世界贸易、新的再现媒介和现代人多元化的自我表达方式,同时也对艺术史的叙事本身提出新的要求。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他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的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不仅如此,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甚至在对世界范围内整个美术史学科的走向产生重要的作用。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巫鸿教授有关中国美术的相关研究,跨越上古与中古时期的墓葬美术、宗教美术与传世书画艺术,兼及史前时代的玉器文化与当代实验艺术,其开拓领域之广、研究力度之深,可谓前所未见。他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当代人类学的思维与视角,创造性地将绘画、雕塑、器物与建筑有机整合为一体,从而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美术史学科的、能够打通微观研究和宏观叙事的“中层研究”方法论体系,使图像、器物与建筑空间的研究能够与人和时代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相联通。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
巫鸿并未把艺术品作为多样而变化中的世界观的图解。相反,艺术品在他手里成为了历史中的演员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历史的标志物。
——伊万兰•卜阿(Yve-Alain Bois,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前系主任,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
巫鸿希望的,是通过分析美术材料本身找到一条可以跟随的线路,寻找视觉材料内在的演变路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美术演变的轨迹从这些概念中剥离出来,在美术中说明一个精神性的“中国”。
——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
巫鸿先生在解读中国画史名迹时不仅注意重新审视传统的读画方式和内容实质,还充分注意到绘画媒介形式的物质性特征,将绘画置于一种由创作者、观赏者共同参与动态过程,从而丰富和提升了鉴赏这幅名画的内涵和意义。
——赫俊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
◆ 媒体评论
·
巫鸿认为作为处理历史材料的研究者,终能够改变西方中心格局、建立全球性美术史的途径并不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推演出一套理论话语,而是通过对于历史的具体的作品,通过考古材料,通过历史上的书写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多元性的美术史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雅昌艺术网
·
巫鸿是一个有着特定的视角和兴趣,并将这种视角和兴趣沿用到极为多元的研究对象之中的学者。
——《燃点》
·
在如今更趋多样化的美国学界,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可谓是活跃的一个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研究领域跨越了古代与现当代的壁垒,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并互为借鉴。
——《艺术新闻(中文版)》
美术的诱惑 豆瓣
作者: [日]宫下规久朗 译者: 王健波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3
【内容简介】
人们需要美术吗?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喜欢美术的人当然觉得美术不可或缺,但是对美术不感兴趣的人大概不以为然,觉得即使没有美术也没有关系。
不过,对美术不感兴趣的人是否对美术有所误解呢?
日本知名畅销书作家、神户大学教师宫下规久朗精选20个主题,带领你在世界、生活的各个角落感受美术的魅力。其实,美术并不单纯是优雅趣味的对象,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饮食情景、文身、天才的诞生、错视画、三岛由纪夫、供养绘额、折衷主义的荣光与凋落、琳派与原始主义……美术深涉政治经济,点缀生老病死,反映人的欲望和理想。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美术一直在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美术,具有吸引所有人的力量,给人以深深的诱惑……
-------------
【编辑推荐】
人们需要美术吗?我们是否对美术有所误解呢?神户大学教师、日本知名美术史学家宫下规久朗精选20个主题,为你讲述美术真正的旨趣所在!
----
▶三得利文艺奖得主、神户大学教师的亲自解说
——日本知名美术史学家,神户大学教师宫下规久朗,以《卡拉瓦乔:灵性与观点》获三得利文艺奖,是日本知名卡拉瓦乔研究者。宫下规久朗艺术史类著述颇丰,文笔优雅、情感真挚,阅读他的作品,仿佛是在与他面对面地亲切交谈。
----
▶与众不同的20个精选主题
——《美术的诱惑》中,宫下规久朗精选了20个与我们的生活、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主题——饮食情景、文身、天才的诞生、三岛由纪夫、错视画、供养绘额、折衷主义的荣光与凋落、琳派与原始主义……美术,原来与你近在咫尺!
----
▶关于美术,你从未察觉到的诱惑与魅力
——你是否对美术不以为然?是否觉得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爱好、单纯的趣味?其实,美术深涉政治经济,点缀生老病死,反映人的欲望和理想。《美术的诱惑》将带你领略美术在历史文化中发挥的力量。你会发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美术一直在人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精致的装帧,具有收藏价值
▶精致的装帧工艺,高清名画图片,具收藏价值。这样的美术,具有吸引所有人的力量,给人以深深的诱惑!
2022年9月11日 已读
除却开本比较小,导致图片也格外小,还有封面恐怖,书的印刷味道大外,没什么太大问题。拿着舒服,内容和预期的差不多。只是这边有了公众号,也就部分取代了专栏。根据作者所说,中日都少以食物为主题的画作,蝴蝶与蜻蜓是灵魂的象征,在某些地方被视作不吉,3.5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中信出版社
“空间”的美术史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巫鸿 译者: 钱文逸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我用这三场讲座做了一件我一般不太做的事,就是直接地讨论美术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方法。我感到,美术史在中国是个有活力、吸引年轻学子的领域,因此希望将这个系列讲座想象成一个短期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一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面对的问题,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听课者思考问题、寻找新的题目、做新的研究。——巫鸿
--------------------------------------
《“空间”的美术史》是巫鸿教授应OCAT研究中心之邀于2016年6月20—22日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进行的系列讲座的整理出版。
美术史对视觉对象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图像”和“形式”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而“空间”及与之有关的概念不断出现在作者的美术史写作中,开始形成观察、描述和解释美术作品中的一个框架。
本书以“空间”为线索,将作者多年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的高度上进行整合,并从教育者的角度,首次为国内年轻学子开启“讲习班”模式,为学生总结自己以往研究的意图,讲解自身的治学经验。
讲座部分中英文共同呈现,同时收录与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的三场精彩对谈,带来对“空间”主题的多角度思考。
2022年8月23日 已读
只读了中文的部分。会分析,更会写,其中通过布局窥测创作者意图和外界情况的部分有些意思,但虽然有不少例子,到底还是觉得只能窥见一个角度的部分碎片……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上海人民出版社
豆瓣
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
8.0 (9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胡小锐 / 彭月明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8
“你骗得过味蕾,却骗不了你的胃。”
烹饪,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人们发明并使用一系列方法来将生鲜食材加工成可口营养的美食的过程,是人类做的最有趣也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美国饮食界的良心和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研究饮食,此次,他走访全球,向餐厅大厨、面包师、乳酪师、酿酒师等专业人士学习烹饪。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烹饪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身体与心灵,维系着家人的幸福与自然的环境,烹饪技术所蕴含的哲学与世界观更能告诉我们,面对自然,文明应采取怎样的姿态。
书中用四个篇章来解析依赖于火、水、气、土这四个经典元素,由自然向文化转变的重要烹饪形式,它们在这个改变自然的过程中有自己特有的方法,特有的态度,特有的分工,特有的情怀。
作者诚挚邀请读者一起,通过简单的烹饪练习,自力更生,减少对于食品工业的依赖,改变生活中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重修与自然、与社会、与家人、与自己的关系。哪怕是一锅乱炖,也是一次烹的探险。你会重新发现,烹饪,这项看似最平凡的技艺,竟对人类现代社会诸多困境进行了解答。
珍宝的殿堂 豆瓣
Treasure Palaces: Great Writers Visit Great Museums
作者: [英] 玛吉·弗格森 编 译者: 乐艳娜 2019
“博物馆是这样一个地方,我们从中探索过去,反思当下,收获引领走向未来的深刻见解。”
——尼可拉斯·赛洛塔,泰特美术馆馆长
从艾莉·史密斯在阳光明媚的卡普里岛那一处令人惊叹的别墅,到阿兰·霍灵赫斯特笔下哥本哈根市中心不可思议的神殿,《珍宝的殿堂》汇聚了24位伟大的作家,讲述了那些令他们感到困惑、敬畏、鼓舞的博物馆私人旅行。
餐桌上的危机 豆瓣
BIG CHICKEN: The Incredible Story of How Antibiotics Created Modern Agriculture and Changed the Way the World Eats
6.5 (6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丽安·麦克纳 译者: 吴勐 中信出版社 2021 - 3
试着想象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你去牙科诊所时惊恐地发现,由于病菌对各种常用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拔牙竟然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这就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抗生素耐药性。
人们通常以为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主要源于医疗中的抗生素滥用,但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惊悚的事实:美国售出的80%的抗生素、全世界售出的50%的抗生素,都被禽畜而非人类服用!
抗生素问世后,除了在医疗中发挥奇迹般的作用以外,也迅速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剂。它能够促进动物生长,还能起到预防养殖禽畜患病的作用,于是农业中滥用抗生素的状况越演越烈,使微生物对各种重要的抗生素相继产生耐药性。
农业生产中的抗生素滥用酿成了严重的医疗危机,让急需抗生素解除痛苦甚至救命的病患无药可用。这场危机就潜藏在我们的餐桌上,尤其是在工业化养殖的鸡肉里。耐药菌的产生源头,正是那些集约化生产、将肉鸡关在拥挤不堪的笼子里并投喂大量抗生素的农场。鸡肉成为餐桌必需品,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肉鸡的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怎样逐步工业化、集约化,养殖者又为何将抗生素饲养作为常规操作?更重要的是,对于这场餐桌上的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怎样的努力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这是一个重要且精彩的故事。
遇见梵高椅 豆瓣
ゴッホの椅子
作者: [日] 久津轮雅 译者: 米悄 2022 - 2
一把现身于画作的无名之椅,梵高赋予其颜色,三位“人间国宝”为之惊叹。从一把经典木椅读懂民艺之美。青山周平诚挚推荐。
一把吉卜赛人手作的无名之椅,现身于梵高名作《在阿尔勒的卧室》,因此被日本民艺家命名为“梵高椅”。三位日本“人间国宝”为之惊叹,中村好文称其“栖宿着座椅的灵魂”。它的制椅工艺濒临消失,却吸引木艺巨匠黑田辰秋两度亲赴西班牙考察,并启发他为日本皇居宫殿创作了代表日本的座椅。它被日本民艺馆永久收藏,也进入寻常人家,成为代代相承的心爱之物。
民艺品蕴含的智慧与美感,木艺领域首位“人间国宝”追寻40年的制椅梦想,尽在始于这把椅子的故事中。
◆ 编辑推荐——————————————————————————————————————
★从一把经典木椅读懂民艺之美。青山周平诚挚推荐!
一把现身于画作的无名之椅,梵高赋予其颜色,三位日本“人间国宝”为之惊叹,木艺巨匠两度亲赴西班牙考察,中村好文、白洲正子盛赞!
★如此朴素的椅子为何会让人心动并爱不释手?做工粗犷的原木座椅如何启发了以精湛技艺闻名的木艺界的“人间国宝”?从日本到西班牙,追寻梵高椅的独特魅力。
诞生于吉卜赛人的洞窟工坊,切削原木,转眼即成,是弗拉明戈剧场不可缺少的小道具;
初次亮相日本即热销,被日本民艺馆永久收藏,也走入日本寻常人家,成为代代相承的心爱之物;
启发日本木工工艺领域首位“人间国宝”实现40年的制椅梦想,为没有座椅文化和历史的日本,创作出代表日本的椅子。
★图文详解,解锁梵高椅的完整制作过程;首次公开,珍藏半个世纪的影像资料、座椅写生。特别收录黑田辰秋的椅子代表作及制椅图片资料。
★内文90克艺术纸,四色印刷;封面全部为特种纸,护封烫印工艺,内封专色印制。
2022年10月18日 已读
在成为“梵高椅”前,它被叫做西班牙的乡村座椅或吉卜赛人的手工椅子。
这本书给人惊喜,一在于最后竟然有做椅子的真人步骤图,看上去简单又困难,在想做手工这样的事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分类成日常外的呢;二是体会到了椅子的美,有些在制作时被用心对待,看到大大小小的漆器收藏图时,觉得其实不应为打理麻烦就失去想要拥有的心情。美好之处,会在每每看到它们时出现,可能属于比较庸俗的成就喜悦,但它们是被用心制作出来,抑或是现代产业链的一环,这些都是没法改变的,人类能创造出的,3.5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上海人民出版社
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 豆瓣
作者: [日]中村好文 译者: 蕾克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1 - 8
本书是日本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拜访艺术创作者宅邸的文集。中村好文在书中走访了14位艺术家的住宅,以建筑师的眼光,发掘潜藏在建筑中的人性温度和独特灵感。书中走访的艺术家,并不是那种政府发过荣誉勋章的著名人士,而是一些与地位和名誉都无缘的自由人,他们爱艺术亦爱生活,利用承载着个人记忆的小物品,辅以各自擅长的手艺与匠心,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手作私宅”,令家居空间充满创作者的血与骨。
栖身之所是“房子”,容纳起生活才成为“家”。跟随本书发掘日常乐趣,搭建起创意生活的舞台,让住宅充满潜在的可能性。
◆ 编辑推荐——————————————————————————————————————
☆曾为村上春树、三谷龙二设计住宅的日本建筑师中村好文新鲜探访记!去12户小众艺术家的家做客,观察他们亲手打造的个性住宅风格,从中发现让家居生活充满乐趣的灵感。
☆中村好文被誉为“建筑师中的生活家”,懂建筑更懂日常生活之美,能发现住宅细节中低调巧藏的人性之光,可启发读者构思独属于自己的家居味道。
☆栖身之所是“房子”,容纳起生活才成为“家”。一个家,是由住在里面的人打造出来的,是大度包容起屋主日常生活的容器。
日本味道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北大路鲁山人 译者: 何晓毅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8
《日本味道》是日本全才艺术家鲁山人历年来谈吃论食的文章。鲁山人曾创办会员制餐厅“美食俱乐部”“星冈茶寮”,开一代美食之风。主张“餐具是料理的衣服”,设立星冈窑,从事制陶。 鲁山人主导的菜肴和陶器制作均不拘一格,恰如其人,独立特行。其料理美学影响了整个日本的饮食理念,直至今天。
2022年11月5日 已读
话不投机半句多。“雪虎——这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就是把炸豆腐烤一烤,用萝卜泥就着吃。给烤过的炸豆腐浇盖上雪白的萝卜泥,起了个名字叫“雪虎”,就这么回事儿。如果把萝卜泥换成别的,即便季节是冬天,比如用葱花的话,就称作“竹虎”——京都人这么说。”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上海人民出版社
歌舞伎入门 豆瓣
かぶき入門
作者: 郡司正胜 译者: 李墨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 1
郡司正胜,日本戏剧学家、导演家。1913年生于北海道札幌市,23岁考入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留任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任教。1944年校订《手前味噌》并作注解。以后开始发表各种学术著作,并导演歌舞伎、舞蹈剧等。1998年病故,法号“一心院权戏日正居士”。代表著作有《手前味噌》《歌舞伎入门》《歌舞伎——样式与传承》《歌舞伎的发想》《歌舞伎的美学》《歌舞伎十八番集》《歌舞伎论丛》《东海道四谷怪谈》《歌舞伎梦
2022年11月7日 已读
内容和书名不符啦,不是入门,比起总结,分析和平均更多。但因为内容很多,所以很厉害的样子……才知道少女歌剧不仅有宝冢,我贫乏的认知受到冲击。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中国戏剧出版社
时尚道法自然--时尚的可持续发展 豆瓣
本书基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同名展览,意在探讨自1600年至今的时尚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博物馆的许多服装藏品中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服装的材质、装饰,甚至板型设计均受到自然的启发。同时,介绍一些正在开发的,旨在减少时尚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解决方案。 此外,本书也在提醒人们关注消费者在时尚流行中的作用,以及时尚消费者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界这一发展体系和战略中所起到的作用。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时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深入地思考,并重新审视个人衣橱中的服饰。
2022年11月19日 已读
很像导读小册子,读完后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图美丽。
“礼服各个部分的设计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从使用Newlife聚酯纱线(100%消费后的塑料瓶制造)织造面料到采用再生材料制成拉链,我们尽可能地将那些日常消耗品在这件服装中进行回收再利用。”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日本风俗小物 豆瓣
作者: [日]中川政七商店 (编著) 译者: 颜衡晟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7
“中川政七商店”创业于享宝元年(1716年),以麻织物起家,甚至代表日本参加过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权威代言人。在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川政七的探索开始从布料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小道具传递日本的传统文化。
本书用节气的视角享受一年时光。在人类与自然的最初相处中,季节变化左右的生活的细节,其中蕴含的诸多智慧在现代生活中被遗忘,比如冬日酿造发酵类食物,春日利用鲜花制作甜品,梅雨季要注意防潮,秋日则可以品尝丰富果物制作的果酱等。本书提供了让这些生活习惯获得了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存续的方法。
书中介绍的工具并非被束之高阁的脆弱美学物件,而是可以实实在在用于生活的小窍门。虽然是日本生活场景中的物品,却同样可以进入我们的日常。
第一部分“岁时记与生活小知识”介绍一年中十个二月份的风俗小物品及当月的生活小知识,同时,带领读者感受地道日式生活的魅力,是很好的风俗科普,同时也不乏极具实用性的生活窍门。第二部分“探访工坊”,介绍了三家使用传统工艺制作产品的工坊,包括地毯工坊、漆器工坊,以及花纹草席工坊,讲述“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再生及活用。
宝冢剧团经营战略 豆瓣
元・宝塚総支配人が語る「タカラヅカ」の経営戦略
作者: [日]森下信雄 译者: 方瑜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8
一部演艺经纪运营宝典
“偶像养成”“可持续发展”
“创作、制作、销售的垂直整合系统”
不论AKB48、乃木坂46,或创造101、偶像练习生
在这里,一呼百应的现象级“偶像风潮”始祖
为你揭开百年造星工厂经营秘方
◎ 编辑推荐
日本演艺圈中的顶级贵族人设——宝冢,是纷繁复 杂的演艺圈中一座“清正美”的象牙塔,也是粉丝等级制度和明星养成制度的金字塔。她吸引无数人争相“一睹芳容”,票券以秒为单位售罄是百年常态。
宝冢浓烈的风格,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这里盛产“戏骨”演员,撑起日本影视界中坚阶层的女演员——大地真央、黑木瞳、天海祐希都来自这里。
为了“取悦”观众,宝冢可谓“壕”情万丈,一掷千金。但在这种前无古人的巨大商业成功背后,华丽的舞台、巧妙的市场定位、惊人的执行力,缺一不可。
原宝冢总经理森下信雄在本书中起底这艘日本演艺界的超级航母,从阶级制度到公演排场,从粉丝经济到偶像养成,写尽惊涛骇浪与无限风光。告诉你娱乐战争中的胜利者,永远既能为观众提供至高的舞台美学享受,也能轻松打好最可观的每一笔算盘。
跨越一个世纪,长盛不衰的巨星花园;解锁开票立罄,一票难求的“票券营销法”:
☆ 一步找准市场定位,与其“红海拼死厮杀”,不如“蓝海自成一体”
☆ 塑造支撑演出内容的“世界观”与“美学意识”
☆ 紧抓观众心理,达成营造期待感·推进观赏感·回味幸福感的“前味·中味·后味”三段式营销策略。
☆ 凝聚粉丝认同感,打破社会身份差异。阐释“无缘社会”对娱乐的冲击,从社会学角度指挥偶像经济“排兵布阵”,未来方向一览无余。垂直整合系统和著作权管理法双管齐下,“创作、制作、销售”一条龙产业玩转舞台作品“独家定制”。
◎ 内容简介
宝冢剧团,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演艺团体,团员是清一色的未婚女性,却以“男役”闻名于世。它拥有十分成功且特殊的其舞台表演和经营模式十分成功,在日本,乃至世界的舞台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宝冢也是一片人才辈出的沃土,培养过黑木瞳(《失乐园》《白色巨塔》)、凉风真世(《浪客剑心》)、檀丽(《武士的一分》)天海佑希(《女王的教室》《老大》)等超一线魔王级女演员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无数明星都来自这里。时至今日,星光熠熠的宝冢剧团已经活跃了超过百年,并且还将继续活跃下去。
本书由曾担任宝冢总经理的森下信雄亲自撰写,从剧团经营方针开始谈起,揭晓在风云变幻动荡沉浮的娱乐战场上,宝冢模式能够延续超过百年的原因。同时,书中特别将宝冢剧团与掀起女性偶像热潮的 AKB48 相比较,解析宝冢剧团如何以“清纯、正直、美丽”为出发点,结合戏剧与歌舞秀的商业模式建立跨越百年的娱乐王国,带领观众进入豪华炫丽的梦幻世界。
2023年1月18日 已读
路人粉看得蛮开心的。作者把宝冢叫做niche market,“大腿舞”本名是kick rokcet dance,堇物语,还有dinner show。看舞伎时存在过疑惑的敲年糕原来有专门的叫法鏡開き/鏡割り(割不适合年节用)。和央退团作时身体状况差到要坐轮椅过后台(搜了下Takako又看了一些八卦)。
对持续性交流同一主题没兴趣,觉得无法融入粉丝社区,读这本才真正意识到,对制作人而言社群运营的重要性,“无缘的场合素,无缘的人们”和之前看的社会学主题有像。素人神格化倒没太多感触。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世界之窗 豆瓣
作者: [日]东京工业大学冢本由晴研究室 译者: 雷祖康 / 刘若琪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 6
东京工业大学、冢本由晴研究室编的《世界之窗》由实际量测、探访调查等研究方法,针对各式各样窗户所展现的功能进行观察与记录。窗户本身能够适应大自然的光、风、水、热等环境要素,单独地展现自身的功能,同时人们也可以根据阳光、通风等状况来调节它的开与关。并且,多数窗户还能藉由设在建筑间、墙壁上的错落重复层叠,来展现单独窗户所不能够表现出来的韵律与样式。不论是哪个窗户都或多或少地都蕴藏着前述的功能,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其中部分功能,还能够创造出更具有特色的窗户,这些效果都是藉由比较世界各地的窗户特征后归纳认识到的。
森山大道 豆瓣
Daido Moriyama
5.6 (15 个评分) 作者: 森山大道 摄影 / 上田义彦 编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7 - 11
森山大道,1938年生于大阪,日本知名摄影师,以其风格鲜明、黑白反差大、高对比度的摄影作品而蜚声海内外。本画册,由日本知名时尚摄影师上田义彦编辑、日本顶级设计师中岛英树设计,以呈现森山大道于1965年之后所拍摄的具有代表性的黑白与彩色摄影作品。
2023年3月7日 已读 看上去并不舒适的构图也能成为一种风格……现在能拍出这种黑白的ins上不应该有一大坨吗……我还不懂这个世界……看了一下,1938年生人……这是原因吗……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戒指之美 豆瓣
Rings:Jewelry of Power, Love, and Loyalty
作者: 【英】黛安娜·斯卡里斯布里克 译者: 全余音 / 别智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0
这是一本关于权利、爱情与忠诚的西方戒指品类图鉴。
作者凭借其半生专业积淀,以戒指为主线,从古埃及文明到当代时尚,横贯东西纵览历史。印章戒指的权贵、爱情戒指的坚贞、友谊戒指的忠信、祈祷戒指的虔诚与死亡戒指对人生的警示,为读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珠宝解读视角。而那些与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戒指则知微见著的重温了一段段难忘的历史。装饰戒指、宝石戒指和功能戒指,千年款式的变迁也为设计师们追溯灵感源泉指引了方向……
2023年4月22日 已读
印刷质量不太稳定,除此之外很完美。是这个月看完的第一本字书orz对真实的饰品完全不感兴趣都看得让人在心里狂叫“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存在”,甚至想戴戒指了。有不少文化方面的内容,早期将经典作品做成戒指现在看来完全是周边嘛w
a艺术摄影食物建筑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艺术博物馆 豆瓣
The Art Museum
作者: 英国费顿出版社 译者: 王燕飞 等 / 张欣 等审校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10
史无前例、独一无二、包罗万象
25个展馆,452个展厅,365天、每天24小时开放
世界知名艺术出版机构英国费顿出版社历时13年打造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可以随时随地参观的艺术博物馆
......................
※编辑推荐※
☆ 世界知名艺术出版机构英国费顿出版 社历时13年打造而成,从世界各地超过650家博物馆获取艺术品授权和图片,囊括近3000件作品,逾3000幅彩色图片。
☆ 费顿出版社组建了超过100位全球专家团,其中既有博物馆的资深策展人,也有知名院校的艺术学者。专家团负责精选各个文化、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经过细致地编排设计,建造一个无与伦比的理想博物馆。
☆ 组织专业的文字审校团队,对译稿进行仔细审校,全面提升翻译和编校质量,并补译了之前的中文版均未翻译的地图、术语表、展厅目录和馆藏地目录,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全球艺术图景。
☆ 特4开超大尺寸,所有图片经过专业调色,国内顶级印刷厂印制,精准还原作品原貌,图书本身就堪称一件艺术品。
......................
※内容简介※
这是一座虚拟的艺术博物馆,由英国费顿出版社(Phaidon Press)创建并策展,收藏了人类最为精美的艺术品,且不受实际空间的限制。约3000件绘画、雕塑、湿壁画、摄影、挂毯、浮雕饰带、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木版画、丝网版画、陶瓷和手抄本等荟萃一堂,讲述世界艺术的历史。
徜徉于25个展馆,在陈列着旷世杰作的452个展厅中度过美好时光。这些艺术品有的妇孺皆知,有的默默无闻,搜罗自世界各地的公共和私人收藏。你可以驻足于宽敞的走廊,或参观具体的展览,从我们的永久收藏中选取作品呈现特定的主题和内容。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伦勃朗最杰出的自画像、委拉斯凯兹的《宫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国的陶瓷、葛饰北斋的木版画、秘鲁的金器、拉斯科洞窟的岩画、赛‧托姆布雷和布莱斯‧马登的作品,一一收藏。内容之丰富,别无他处。
展馆有彩色编号,墙面文字清晰地解释了每个展厅所涉及的艺术运动、文化或主题,每件作品附有说明标注。“艺术博物馆”恢弘开阔,方便游览,极富教益,启迪心智,不啻为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开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可以随时随地参观的艺术博物馆。
......................
※媒体推荐※
“史无前例、独一无二、包罗万象,来自各地的公共、学术等大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共同汇聚,铸造了这本承载着壮绝视觉体验的世界艺术作品集。意在启发、引导、教授,同时也为古典艺术提供了无价的参考,值得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
“满足愿望的艺术作品集。3000年的流传佳作触目可及,是非常吸引人的”
——《艺术与拍卖》
“如果这本艺术博物馆是一个真正的博物馆,那么人们就不会需要其他的博物馆了。”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如果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馆长举办一个世界上最优秀作品艺术作品的展览,那么他的参展目录会与《艺术博物馆》十分相似。
——《悦游》
“这本书核心的理念是:将一本书构思和设计成一个博物馆-它引导读者踏上追溯从法老王到杰克逊·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以及之后的艺术史旅程”。
——《价值》杂志
“就像在真正的博物馆中,当你一度拿起了这本990多页的书,要小心很容易深陷其中。所以先去做好饭、溜好狗、教育好孩子,然后在夜晚翻开书进入那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
——《城里城外》
“就像世界上的著名图书馆都整齐地排列在咖啡桌上。”
——USA电视网
实用创意时装画 豆瓣
作者: [英]诺埃尔·查普曼(Noel Chapman) / 朱迪思·奇克(Judith Cheek) 译者: 王真 2014
一本创意无限的时装画创作必备手册
一本集绘制技巧与经典作品于一体的实用宝典
【编辑推荐】
时装画创作必备手册
助你突破瓶颈,打造个人风格
快速变身时装画设计大师
听资深设计师分类详解时装画创作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看设计师深入浅出教授人物姿态万用模板制作技巧
尝试各类服装面料的特性和绘制方法
欣赏书中收录的百余幅时装画经典作品
零基础读者入门必看,设计师晋级一流必读
畅享一段创意无限的时尚绘画之旅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绘制创意时装画的实用指南,也是一本精选了数位知名设计师作品的经典图集,不仅适用于时装画艺术的爱好者,也适用于希望晋级一流的专业时装设计师。
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八个章节对与时装画绘制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详解,如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人体结构和比例的把握、各种面料的表现方法、工艺结构图的绘制等。书中穿插讲解实用的绘制技巧,如使用模板快速绘制人体、使用速写本收集灵感等。此外,本书最后一章中展示的近百余幅作品,大多是首次公开发表,堪称设计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