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皮皮 - 标记
万历十五年 Goodreads 豆瓣
8.9 (50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2017年8月30日 已读
夹边沟记事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3 (203 个评分) 作者: 杨显惠 广东省出版集团 2008 - 9
《夹边沟记事》从2000年春季被《上海文学》开始连载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夹边沟记事》,且恢复了它的原名。
生活三部曲:生活的样子 豆瓣
Une vie exemplaire
7.2 (5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克劳德·弗洛克 译者: 周克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7
不可错过的当代插画家弗洛克温情之作
风行欧洲的“清晰线条”画风
简单却耐人寻味的生活哲思
...................
※编辑推荐※
☆ 简单、明快的漫画式的勾线和上色,优雅艺术的视觉享受。
☆ 诠释生活,字里行间饱含父爱,适合亲子共读,共同探讨生活和爱的主题。
☆ 著名法语翻译家周克希先生精雕细琢,直抵人心的译作。
☆ 法国多家媒体报道,登上了法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费加罗报》,经典佳作。
☆ 精美大开本提供开阔精神操场,让我们回到生活本身,思考生活的理想模样。
☆ 值得珍藏,启迪心智的生活哲理绘本,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
☆ 培养孩子生活的感受力,锻炼孩子善于捕捉事物的具体感性特征的能力。
...................
※内容简介※
一位温柔的父亲和他充满好奇心的女儿,以及一只乖巧的兔子,到他们理想的生活里游历了一番。在这里,他们以缓慢的节奏,优雅从容地生活着:一起种植,绘画,演奏,阅读,雨中漫步;一起认识世界,爱,感受,幻想……
生活就是一出接一出的戏,作者笔下的父女于是分饰着不同的角色,上演一幕幕温情的独幕剧,或意味深长或带点幽默嘲讽,打动人心又引人深思。
...................
※名人推荐※
书中的建议到底是给什么人的?
年幼的读者?他们的父母?还是爱丽丝的小兔子?
小兔子不顾时光的流逝,在精美的纸页上流连忘返。不管怎么说,书里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好建议,保准能给您带来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作者还带您去领略一系列的独幕剧,它们精巧迷人,有时又不乏温和的讽刺趣味。
——让-吕克·弗蒙塔(儿童文学作家、编剧)
...................
※读者评价※
◎ 这本书,弗洛克献给他的女儿们。他和她们一起思考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传递给她们无价的生活价值观。温柔,细腻,有趣,满怀诗意,有时又不乏温和的讽刺。对我来说,它像是生命中最好的礼物。
◎ 成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弗洛克重新追述生活中那些简单的时刻。
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 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使我们得到教益的生活哲理,非常大气的插图。所有愿意给予无私的爱和被无私地爱着的人,一定会在书里找寻到久违的感动。
肥猫艺术课 豆瓣
Fat Cat Art
作者: [俄罗斯] 斯韦特拉娜·彼得罗娃 译者: 袁天添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9
本书是一本趣味讲解艺术史的知识性读物。本书运用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文字,向大众普及了跨时代的艺术发展简史。作者精心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国籍艺术家的百余幅名画,运用简单的介绍性话语,介绍了这些名画的时代背景和馆藏地点,是一本简单的“名画艺术史”讲解书。但是,与一般艺术史图书不同,本书主人公,是用现代电脑软件合成到名画里的姜黄色肥猫,所以,这堂“名画艺术课”是以这只“肥猫”口吻写就的。
◆“软萌”肥猫融入经典世界名画:
书中选取了百余幅世界名画,涵盖了几千年来全球各国的艺术发展历程。最为特别的是,作者将一只 “网红”肥猫通过电脑合成的方式融入名画,让肥猫不着痕迹地“霸占”了名画,一下就让高深的艺术变得平易、可人起来。
◆“傲娇”口吻解读世界艺术发展:
除了将肥猫的形象融入世界名画,作者还使用一只猫的“傲娇”口吻解读了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从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师名作,到流传至今的日本浮世绘,书中的肥猫如同一位博物馆的导览员,带领读者走遍一个世界艺术的画廊。
◆铜版纸印刷+24开方形开本,精美悦目:
本书内文使用铜版纸,排版采用名画与讲解对开的形式,对照阅读简单明了。开本上,本书采用24开方形开本,摆放在书架上也很悦目。
居住的政治 豆瓣
作者: 郭于华 / 沈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7
本书以一种实践社会学的基本立场,即强调将社会事实看作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将“居住”视作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并力图将其提升到“居住的政治”这一高度来解析其中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其内在的机制与逻辑。
在此意义上,本书也可作为从微观社区开始对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后果的社会学考查与评估。
另外,本书还引入了公民权理论、行动社会学理论等新的理论视角,力图对以往大部分研究主要停留于社会运动范式有所超越,进而更加有助于揭示当前城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本质意义所在。
2017年7月5日 已读 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
电子书
华夏地理 豆瓣
8.3 (6 个评分)
寰宇新知 全球同步
※创刊于2001年2月,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从多种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主题。
※每月特许精选美国《国家地理》专稿,与全球28个国际版本同步刊出
※中国最具实力的期刊出版集团 “时尚”是我们的强力后盾
※使用美国《国家地理》的全球统一版式(高*宽=254*175mm)
关于更名
2006年6月起,经新闻出版总署〔2006〕463号批准,《华夏人文地理》正式更名为《华夏地理》。同时启用新的名称和商标。
正如李永适主编所言:地理的概念本来就有人文和自然两个内涵,少了“人文”二字的新杂志并不会因此放弃该刊一向对人文的关注。“像以‘增进与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的美国《国家地理》一样,《华夏地理》是一本既强调知识也关怀人文的杂志,对科学与知识的强调决不影响这本杂志向来作为特色的人文关怀。”“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两个是互补而不是冲突的概念,新的刊名只代表我们的关注更加广泛,我们会本着一贯的风格,通过文字与影像,并以更科学的态度来继续关怀中国以及全世界的人与自然议题。”
更名后,《华夏地理》的办刊宗旨是:关注人与自然、环境、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系,并涉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学与生态学。这次的更名定位于这本杂志不在单单局限于某些领域,涉及面有所增加。
新的起点,新的平台,《华夏地理》将继续致力于做读图时代最好的图片杂志!
关于美国《国家地理》
1888年创刊的美国《国家地理》,一向以专业的摄影图片著称于世。《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与全球28个国际版本同步刊出。
2017年6月22日 已读
推销员之死 豆瓣
Death of a Salesman
9.6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米勒 译者: 英若诚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推销员之死》首演于一九四九年,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场,一举囊括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阿瑟•米勒赢得国际声誉。
剧本讲述一名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遭遇。六十多岁的威利年老体衰,不再受到主顾欢迎,只能经常向邻居借钱。他因此时常自言自语,陷入与现实交错的梦幻和回忆中去。他懊悔年轻时没有像哥哥本那样去阿拉斯加闯荡,发财致富,又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
威利的长子比夫是他最大的心病。比夫已经三十五岁却依然生活没有着落,他向往农场的田园生活,却下不了决心付诸实践。比夫年幼时,一次撞见威利与情人幽会,使他大受刺激,从此越发自暴自弃。比夫成年后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却没有一件事情成功。在比夫的少年时代,威利就对他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如今依然盼望他出人头地。在生活道路的选择上,父子两人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威利的妻子林达发现他有打算自杀的迹象,比夫为了安慰老父亲,不得已决心去向从前的上司借钱做生意,却碰了一鼻子灰。威利也鼓足勇气向老板要求留在纽约工作,不再到新英格兰跑业务,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精神恍惚,儿子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东跑西颠的推销员罢了。
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最后他为了使儿子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临死前,他依然幻想着儿子有了这笔本钱就能出人头地。
2017年6月19日 已读
昨天的中国 豆瓣
8.4 (35 个评分) 作者: [法] 阎雷 译者: 杨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3
继布列松、马克·吕布和刘香成等摄影大师之后
专注拍摄中国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西方摄影师
行走拍摄中国三十年作品首次在国内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推荐语】
16岁,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是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我要学习中文,我要拍中国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所以我来中国了。
我没有后悔这个梦。
——阎雷
以中国为主要拍摄题材的外国摄影师中,阎雷也许可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人之一。他完全可以与他的前辈马克 •吕布比肩。
——那日松
2017年6月13日 已读
沉重的肉身 豆瓣
9.0 (5 个评分) 作者: 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15 - 6
《沉重的肉身》一书收录了作者刘小枫随笔8篇。本书所谓现代性伦理,指的是人民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时下人们正身不由己地从人民伦理脱身出来,转向个体自由伦理。本书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作为一个学者,刘小枫的每一部著作似乎总能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这部著作中用清新流畅的文笔解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经典之作,并通过复叙事使一个个沉淀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伦理问题真正成了问题。毕希纳、昆德拉、卡夫卡、基斯洛夫斯基这些卓越的叙事思想家的叙事在刘小枫的喃喃复叙事中又鲜活了起来,呈现着它们敞开着的意义。《沉重的肉身》自1999年初问世以来,即引起学界关注,上市未及一个月即再版,至今已印六版,一时成为热门书籍。本次再版,订正了个别词句,使用了新版式,从而不同于以往的绿色封面,变为红色封面。
2017年6月4日 已读 沉重的肉身
哦,香雪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铁凝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8 - 1
《哦,香雪》主要内容: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然而,两根纤细、闪亮地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它走的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轨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也许乘车的旅客提出过要求,他们中有哪位说话算数的人和台儿沟沾亲;也许是那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儿沟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驰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有人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捶打而发出的一、两声娇嗔的尖叫。也许什么都不为,就因为台儿沟太小了,小得叫人心疼,就是钢筋铁骨的巨龙在它面前也不能昂首阔步,也不能不停下来。总之,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利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变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玻璃门内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5
夏目漱石很少在作品种直接写他个人的生活与思想,《伦敦塔》等四则作品对于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复杂性,大有裨益。
《伦敦塔》发表于1905年,是夏目漱石根据留英时期参观伦敦塔的体验,以幻想与现实交错的笔法写成的一篇幻象诗,以悲怆哀婉的主调抒写了英国专制王朝的血腥历史,渗透着对陷入绝境者的哀怜与同情。森鸥外曾赞许说,这篇作品的风格,几乎不像是出自日本人之手,倒像是西方人写的作品。
《文鸟》和《十夜梦》都写于1908年。日本文艺评论家江藤淳认为,《文鸟》恐怕是夏目漱石众多作品中最美的一篇,这只文鸟可视为夏目漱石内心深处飞出来的一只青鸟。作者在文鸟栖息的鸟笼中看到了主观世界的幻影,整篇作品就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与心底隐衷相交流的记录。
《十夜梦》则是夏目漱石对人生的实存感觉更为复杂的变奏。通过十个梦境,把作者对人生的许多疑问给予形象的回答。
《玻璃门内》写于1915年,即作者去世前一年。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身边杂事上,透过玻璃门来静观这个世界,其中既有目前的人与事,也有对逝去年华的回忆,而对人生的思索,则集中在生与死这个永恒的主题上。
2017年5月29日 已读
东方文学史通论 豆瓣
作者: 王向远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 6
《东方文学史通论》作者王向远,在近代以前的几千年间,东方文化与文学是出口大于进口,一向保持顺差。如果非要说中心,应该说,那时的中心是东方。欧洲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文化萧条时期,正是东方文学的繁荣发展时期。
2017年5月29日 已读
诗词格律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王力 中华书局 2000 - 4
《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话。这本书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了。
2017年5月13日 已读
局外人 鼠疫 豆瓣 Goodreads
9.2 (22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郭宏安 / 顾方济 译林出版社 2007 - 8 其它标题: outsider: Plague
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活着没有意义。《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和《鼠疫》中的主人公里厄医生面对着同样荒谬的世界时,态度完全不同:《局外人》的莫尔索冷淡漠然,麻木不仁,连对母亲的逝世以至自身的死亡都抱着局外人的态度;《鼠疫》中的里厄医生在力搏那不知从何而来的瘟疫时,虽然有时感到孤单绝望,但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是跟那吞噬千万无辜者的毒菌作斗争,而且在艰苦的搏斗中,他看到爱情、友谊和母爱给人生带来幸福。里厄医生不是孤军作战,他最后认识到只有通过一些道德高尚、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反抗肆无忌惮的瘟神,人类社会才有一线希望。
本书收录了法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的两部作品:《鼠疫》与《局外人》。这两部作品同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缪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的荒唐的生存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而是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
2017年5月13日 已读
麦肯基疗法 豆瓣
7 Steps to a Pain-Free Life: How to Rapidly Relieve Back and Neck Pain
8.4 (5 个评分) 作者: (新西兰)麦肯基,(新西兰)库贝 著,王小亮 译 / Robin McKenzie 译者: 王小亮 金城 2011 - 1
麦肯基疗法是一种已被多国医学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自我防治颈腰痛的方法,它最突出一点在于,减少了医疗花费,可谓最便宜的治疗方法。
麦肯基疗法自提出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被广泛应用,被全世界的康复医学所认可。《麦肯基疗法》是麦肯基先生首部引进中国的作品,在此之前,这一疗法就被由教育部批准、首都医科大学牵头组织24位专家编写的《运动疗法技术学》、《骨科康复学》以及《运动与康复》等权威教材采用,被《中国康复》、《按摩与导引》、《中国临床康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现代康复》等专业康复杂志广泛介绍,并在医院被广泛应用于颈椎、腰椎疾病的临床康复医疗。
麦肯基治疗技术从20世纪中期始用于腰痛治疗,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其自成体系的力学诊断理论和治疗技术独具特色,并获得国际康复治疗界的认可。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 主任医师 孙启良
麦肯基套餐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较好的依从性。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 黄东锋
麦肯基疗法结合其他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治医师 顾敏
使用麦肯基指导36例下腰痛(腰椎间盘移位综合征 ) 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第 1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72.22%。麦肯基脊柱力学疗法对下腰痛的康复疗效非常显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艺光
麦肯基疗法配合推拿与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病人适应性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副教授 王晓红
观察麦肯基疗法配合超短波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以腰疼疗效的分级进行评定。结果30例病人症状体征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的疗效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杨远滨
2017年4月25日 已读
设计@书 豆瓣
Book Design
作者: 【英】安德鲁• 哈斯兰(Andrew Haslam) 译者: 赵菁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 3
《设计@书》内容简介:从前期设计到后期制作,从理论到实践,从无到有地带您直观了解,一本书的诞生过程。文中事无巨细地阐述了成为一名专业书籍装帧设计师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点,教会你该知道的专业常识。是广大设计类院校师生和设计爱好者,必备的书籍装帧宝典。书中还附上:ISO(国际标准化)纸度表、栏间隔数列表、落版配置表、装订步骤图、苹果电脑键盘快捷键一览表等好用工具。
2017年4月24日 已读
语法答问 豆瓣
作者: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1985 - 7
按照原来的打算,这是一本为不大懂汉语的外国人或者不大懂语法的中国人写的通俗的小书。目的是针对一些常常引起争论的基本概念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等到 提笔写的时候,才感到不可能写得象原先设想的那么通俗。要是那样的话,许多道理就讲不透。可是又不能写得太复杂,因为到底不是给专家看的。结果就成了现在 这个样子:高不成,低不就。语法书有两种:一种偏重于讲语言事实,一种偏重于讲理论或方法。这本书没有接触多少语言事实,更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从这一点 说,也是高不成,低不就。
这本书里没有提到复句,因为有关复句的问题已经在另外一本小书里(《语法讲义》,1982,商务印书馆)讨论过了,没有必要在这里换成对话的形式重说一遍。
这本书管宾语和补语前边的动词性成分叫述语。词组有时候叫句法结构,所以主谓结构和主谓词组、述宾结构和动宾词组等等是一个意思。此外,句法成分就是一般书上说的句子成分。
2017年4月19日 已读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豆瓣 Goodreads
9.1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译者: 中国摄影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0 - 8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新修订版)(上册)》内容简介:一本经久实用的教材总是引导我们去把握摄影作品与影像之外的时空所形成的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生成的关系,从而使得视觉的权力越来越具有主体性。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新修订版)(上册)》实际而通俗的摄影入门书, 很好地解答了我对于摄影技术的疑惑,它会让你成为优秀的摄影匠,如果你继续深入阅读与实践,最终会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2017年4月10日 已读
解读中国经济 豆瓣
中国经济专题
8.5 (8 个评分) 作者: 林毅夫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9
《解读中国经济》是在首版《中国经济专题》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版结合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变化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增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储备货币与全球治理”的附录。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解读中国经济》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海报:
2017年4月10日 已读